首頁>Club>
先後殺劉封,廢李嚴,坑孟達,害魏延,雪藏霍弋羅憲,使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諸葛亮是何居心?
6
回覆列表
  • 1 # 魯F飛8

    言重了。

    諸葛亮的丞相職位,確實有被架空的階段。狡兔死,走狗烹也是正常。託孤以後,為了重回權力中心,當然需要消滅不同的聲音來鞏固自己的威嚴。川中各降將降官,服的是劉備,都害怕諸葛亮,當然人人自危。

  • 2 # 評說天下善留心間

    單純就三國演義來講,不講真正史實。劉封孟達之流該殺,劉封作為侄兒,不救關羽,孟達反覆無常,有能力得有些自大,諸葛亮還想用他,可是建議他不聽,孟達也不是諸葛亮殺得,司馬懿殺得。李嚴作為託孤忠臣,捏造資訊,使諸葛亮出祁山無功而返,雖然,即使,沒有李嚴作亂,諸葛亮也未必能收全功,可一碼歸一碼,並且,李嚴也知道自己錯了,到死他都很自責,也很盼諸葛亮能再次啟用,諸葛亮貶了李嚴,但重用其子,恩威並重。魏延也是反覆無常,最後為搶奪權利,把棧道都燒了,一己之私枉顧國家利益,確實該死。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我覺得是種誤解,誤解了諸葛亮。好像這是諸葛亮害的似的,其實不然。諸葛亮事必躬親,是他心思太重了,劉備託孤枷鎖太重了,為了報答劉備知遇之恩,雖死難報。他也想用很多能人,高手,但是蜀漢集團招不來那麼多高手,他能用的人都是老人,為什麼沒有新的高手呢?想想,劉備從開始打天下,就一直是哥仨,外加個趙雲,簡雍,孫乾等,請出來諸葛亮後,慢慢穩定住了,剛好諸葛亮又是全才,軍事,政治,經濟,文化,什麼都懂,無一不精,劉備就沒花力氣招人了,問題在劉備身上。況且,劉備先去荊州後去益州,劉表和劉璋兩個昏君,有能人也耗跑了。諸葛亮也想等局勢好點後,培養人才,找點高手,剛沒站穩腳跟,關羽大意失荊州,張飛死了,劉備猇亭一戰全軍覆沒,自己也羞憤而死,蜀漢立馬陷入慌亂狀態,接下來平南中,出祁山,諸葛亮就沒閒著。招人,培養人是要時間的,他沒時間呀。最主要的的,是劉禪昏暗,宦官當權,諸葛亮這麼聰明,什麼看不透,盡人事而為之吧,不過還是培養了蔣琬費禕,也料到這兩人之後蜀漢就完了。他連偷渡陰平都料到了,還有啥料不到的。

  • 3 # 歷史的墊腳石

    諸葛亮作為三國演義中,一位神級軍師,形象幾乎是完美的,但是在蜀漢後期,諸葛亮一些作為,卻導致蜀漢沒有可用之人,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首先是劉封被殺。劉封作為劉備的養子,在劉備四十歲還有沒子嗣的時候,為了自己的努力不會白費,所以就收了劉封作為自己的兒子。而在有了後主劉禪之後,這個養子的地位,一下子就邊的可有可無了。劉封聰明伶俐,一身好武藝,給劉備立下過無數的汗馬功勞。只可惜不受上天的眷顧。劉備已經垂垂老矣,諸葛亮提議殺掉劉封,劉備自然心知肚明。

    孟達與劉封兩人,攻打上庸,成功逼降了太守。成功拿下後,兩人確沒有去支援身處險境的關羽,孟達害怕被降罪,頭像了魏國。

    魏延在蜀漢後期,作為武力值已經逼近頂風的人物,卻未得到諸葛亮的重用,因為作為一個降將,當時帶頭叛亂的人,實在是難得諸葛亮之心。諸葛亮明白在自己死後,將沒有人能夠駕馭的了魏延,所以還是不要留後患的好。

    諸葛亮的行為,雖然導致是蜀漢的衰敗,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也是合情合理的,所謂人無完人,蜀漢的各項實力都是比別人差的,能做到當時的成就,已經是很了不起了。

  • 4 # 路遙lgy

    謝謝邀請!說諸葛亮有不臣之心,不敢苟同!如果有又何來的白帝城託孤之說?又何必上書《出師表》,領兵出祁山呢?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益州平定,任命諸葛亮為軍事將軍。劉備稱帝,又拜諸葛亮做丞相,總攬朝政。到劉備死後,繼位的嫡子劉禪年紀小,才能弱,事情不論大小,都有諸葛亮決定!(若有不臣之心這時是機會吧?)。此後,諸葛亮與東吳交好,在國內平定南中諸郡的叛亂,制定法令,建立制度,整頓軍隊,各種軍用器械,都達到精妙的程度,,法令嚴明,獎賞或懲罰都要兌現和恰當,沒有一件壞事不接受懲罰,沒有一件好事不予以表彰,達到了官吏不營私舞弊,人人自勉,要求上進,路不拾遺,搶不起弱,社會風氣呈現安定的局面! 陳壽在上書中說,諸葛亮的夙願是: 進一步就像昂首長鳴的龍馬,像注視獵物的猛虎一樣,要統一全國!………………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嘔心瀝血!為蜀國的穩定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說他有不臣之心,純屬無稽之談罷了!

  • 5 # 孔六十三

    謝謝邀請!說諸葛亮有不臣之心那真是冤枉他了!諸葛亮對蜀國可是忠心耿耿,真正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號稱“臥龍”,隱居於山林之間。他一身的本領,難道不想出仕為官?並不是,他只是在看天下的形勢,找合適的主公。後來便跟隨了忠德仁厚、謙遜有禮的劉備。當時的劉備集團弱小,為請諸葛亮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以後,自然對他委以重任,信任非常。諸葛亮要的就是主公能聽從他的建議,給他足夠的權力,來發揮自己的才幹。劉備要的是一統江山,諸葛亮要的是施展一身本領,名垂青史。所以諸葛亮把自己的夢放在蜀國,希望在這裡發光發亮。在他實施自己的策略時,會有不同的聲音,有支援的,有反對的,反對的自然就被他想辦法清掉了。所以他與幾位被害的將領都無個人恩怨,只是阻擋了諸葛亮強大蜀漢,一統天下這一計劃的路。

    可惜的是諸葛亮將一生心血放在“隆中對”的大計上,最後還是“出師未捷身先死”。

  • 6 # 庚申己

    劉封是劉備賜死的,跟諸葛亮關係有,但主要還是為了接班人考慮。

    孟達是因為對關羽見死不救又跟劉封不合才叛逃的,叛逃後很受曹丕賞識,被派駐守曹魏西南,後來罩他的曹丕死了,這夥計心裡不安又想叛魏迎蜀,結果被司馬懿所殺,總結起來就是自己作死。

    李嚴是劉備託孤時的二號人物,但李嚴的野心太大,曾勸諸葛亮加九錫,被諸葛亮嚴辭拒絕,後來諸葛亮要求李嚴鎮守漢中,李嚴反而要求合併五郡,讓自己當巴州刺史。曹真大舉伐蜀,諸葛亮在積極佈防的同時命令李嚴帶二萬兵趕赴漢中。而李嚴以司馬懿開府為由要求自行開設府署。諸葛亮只好上奏提升李嚴兒子李豐為江州都督督管李嚴原來事務,並讓李嚴以中都護身份代管丞相府事務。但即便如此,李嚴仍然不滿足,在諸葛亮北伐時拖後腿,最後被諸葛亮上表流放。李嚴被廢是因為其野心太大私心太重。

    諸葛亮並沒有害魏延,魏延是在諸葛亮死後與楊儀不合被殺。

    霍弋羅憲是後輩,兩人領兵時諸葛亮早已去世,這個鍋諸葛亮不背。

    劉備223年託孤,諸葛亮234年去世,其提拔的蔣琬、費禕、董允在其去世後依然保持了蜀漢將近30年穩定,被後人稱為蜀漢四相,直至董允去世。

  • 7 # 木子113465621

    瞎扯犢子,蜀漢的人才荊州一戰損失一茬,夷陵一戰損失大半,一個爛攤子還說沒人才,有眼力見的都投奔好主子和歸隱了,在古代跟錯了主公就辭職不幹就行了嗎,那可是幾代人的生家性命啊

  • 8 # 神舟六

    一、劉封是劉備的義子,關羽攻打曹操屢次讓劉封相助,劉封不預理睬,關羽敗走麥城也不出兵相救,還逼反孟達。孟達與徐晃將劉封打敗逃回成都後,劉備聽從諸葛亮建議被賜死。

    劉封之死是罪有應得,自個兒作死身犯死罪,如果劉備不想殺他,諸葛亮能攔得住嗎?

    二、孟達。孟達叛蜀一是和劉封不和,劉封常欺負孟達,二是關羽兵敗後不救。孟達後來又反魏歸蜀,被司馬懿所殺,貌似沒有孔明什麼事兒吧?

    三、李嚴。同諸葛亮為劉備的託孤之臣,給諸葛亮北伐軍籌備押送糧草,因下雨誤期,至使諸葛亮北伐因缺糧草而退兵,為推卸責任反而怪罪諸葛亮的北伐,被後主廢為庶人。後來聽說諸葛亮死於北伐途中,自以為再也沒有人起用了,遂憂鬱而死。

    四、魏延。諸葛亮死後,費瑋楊儀姜維等執行諸葛亮遺命退軍,魏延非但不退軍,還想搶奪軍權,帶本部攔截大軍,楊儀派馬岱殺之。魏延死於楊儀之手。

    五、霍弋。霍弋先是太子舍人,諸葛亮北伐時還讓其與義子諸葛喬一同去軍營鍛鍊,充分說明諸葛亮一直在培養人才。

    六、羅憲。生於218年,諸葛亮死時他才十六歲一個小屁孩兒,不懂諸葛亮能雪藏他什麼。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以匡復漢室為己任,劉備託孤時曾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諸葛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後來諸葛亮最終死於北伐途中,兌換了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諾言。

  • 9 # 小杜笑看風雲

    說諸葛亮謀害蜀漢骨幹,有不臣之心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用心險惡。李嚴當時就以諸葛亮有異志向劉禪進過讒言,劉禪把諸葛亮從北伐前線召回來,導致第二次北伐在節節勝利的情況下失敗。李嚴被廢去一切職務,貶為庶人也多是這個原因。千年之後,竟還有人說諸葛亮有不臣之心,可惱可笑。

    諸葛大名垂宇宙,萬古雲霄一羽毛。諸葛亮的志向,豈是爾等所知。諸葛亮品行高潔,志向高遠。但他的高遠,決不是當個什麼王,稱個什麼霸,有不臣之心。他的志向高遠是心繫百姓,以救蒼生。當年劉備三顧茅廬,跪求諸葛亮出山,諸葛亮是不願出山的,出山幫著你和曹操孫權爭王爭霸,諸葛亮是不感興趣的。後來劉備說“你不出山,奈天下蒼生何!”你不出山,天下蒼生怎麼辦,這才打動諸葛亮,同意出山,輔佐劉備。他輔佐劉備是為了拯救天下蒼生,黎民百姓,而不是為了一官半職,封侯拜相,光宗耀祖。更不要說野心勃勃,心懷異志了。

    諸葛亮是以法治國,他是有功必賞,有過必罰,有罪必懲,他自己曾因丟失街亭,用人不當,自貶三級。他懲處的人都有該懲處之處,諸葛亮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會放過一個壞人。當然,也不會因為你曾經有功,有錯了就不罰你。也不會因為你曾經犯錯,現在立功了就不賞你。功是功,過是過,賞罰分明,一視同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就是諸葛亮。

    諸葛亮視封侯拜相如糞土,功名富貴如浮雲,他會在乎劉禪做的那個位置?他會想稱帝想稱霸?他真的惦記劉禪的位子,完全可以取而代之,用得著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嗎?

    曹操專權,諸葛亮也專權,但專權的本質不同,曹操專權是為了篡漢,他先司空,再丞相,再魏王,再加九錫,再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天子儀杖,策立世子,開府建國。一步一步架空漢朝。

    諸葛亮專權是為了報答劉備的三顧之恩,託孤之信。是為了對後主盡心盡力的輔佐報效,是為了興復漢室,一統江山。

    說諸葛亮有異志,懷不臣之心,他稱王了嗎?他加九錫了嗎?他帶著刀劍上殿了嗎?他大模大樣的去見劉禪了嗎?他給自己弄天子儀杖了嗎?最重要的,他培養自己的兒子做接班人了嗎?他立世子了嗎?曹操和司馬懿都培養了自己的兒子,曹操死後,接他位置的是曹丕,司馬懿死後,接他位置的是司馬師,司馬昭。而諸葛亮死後,接他位置的是蔣琬,費禕,董允。他從沒有想過培養自己的兒子做接班人,也沒有立過世子。不培養自己的兒子,不立世子,這會是一個有不臣之心的人嗎?

    諸葛亮死在北伐的前線,實現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諾言,身無餘物,家無餘財,兩袖清風,不帶走一片雲彩。

    諸葛亮歷代以來被人們稱為道德楷模,千古完人。現在黑諸葛亮的人,才是真正的別有用心。他們無非是想說,華人是劣等種族,華人裡沒有一個好東西,就連諸葛亮也不是什麼好鳥。華人就應該被西方人統治,華人就應該被西方人滅絕。如此而已!

  • 10 # 丁丁的小灰機

    恰恰相反。不管從哪部文獻裡都找不到諸葛亮有奪位的痕跡。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面呢?

    主要還是因為劉備之死。本來大多是劉備收降過來的,劉備一死劉禪平庸,會是什麼局面可想而知。要不是有諸葛亮這洞察先機的智士,蜀國早已經四分五裂,根本撐不了那麼久。這些易主大將也不是什麼善茬,先主一死,後主平庸,都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有貪圖享樂的,有囂張跋扈的,有犯上作亂的,有作奸犯科的等等。先主一死,眾將百態。同時也失去了號召力,猛士賢良少有投奔。加上劉禪不善經營人力資源,造成了蜀中無大將的局面。

    另外問題中提到的人物,劉封是見死不救的,李嚴後來是貪圖享樂的,孟達是反覆無常的,魏延是囂張跋扈的,霍弋算是重用的,羅憲是諸葛亮死了還沒成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華語樂壇非要做個排名,你覺得張學友該不該排在第一?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