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蜀鄉阿偉
-
2 # 南一夢
除去其他因素導致的,單說空心防治的話在萵苣伸長膨大期間,每7-10天葉面噴酒1次0.1%硼砂、800倍活性鉀混合液,或0.1%硼酸、0.3%磷酸二氫鉀混合液,或1000倍流體硼、0.5%硝酸鉀混合液,連續噴酒3一5次。均勻噴溼所有的葉片。這樣萵苣伸長快,膨大迅速,莖肉結實,不空心,產量高。
-
3 # 華客食旅
在萵苣伸長膨大期間,每7-10天葉面噴酒1次0.1%硼砂、800倍活性鉀混合液,或0.1%硼酸、0.3%磷酸二氫鉀混合液,或1000倍流體硼、0.5%硝酸鉀混合液,連續噴酒3一5次。均勻噴溼所有的葉片。這樣萵苣伸長快,膨大迅速,莖肉。
-
4 # 從此ok
萵苣空心是種植萵苣過程中常見的一種疾病,嚴重危害萵苣的品質和產量的減少。那麼怎樣預防萵苣空心呢?下面跟我一起來看看吧
1、選擇應季的品種進行種植。
2、移栽後,適當的育苗是促進根系健康生長,防止萵苣空心的有效措施。
3、種植中前期及時補充鈣、硼等微量元素,可以很好的降低空心率和裂莖
4、適量增加種植中期磷、鉀肥的用量,控制氮肥用量,適當控制植株旺長,可以有效防止空心,及時噴施調節劑也是一種常用的方法。
5、在萵苣生長期間,特別是中後期,要避免大水漫淹,適合小水勤澆,最好採用滴灌。
6、天氣寒冷時,及時採取適當的保溫措施,避免溫差過大,因時而異。
透過以上方法就能防治萵筍空心
-
5 # 肥仔農經
萵筍也稱為萵苣,雖說葉片可以食用,但是還是以地上莖為主,食用起來不僅肉質脆嫩,而且味道鮮美,深受消費者的歡迎。然而據不少種植戶反應,萵筍在肉質莖膨大時期,時常會出現空心的現象,這在影響產量的前提下,也降低了食用價值,同時也嚴重影響種植戶的經濟效益,那麼對於萵筍空心現象,該如何進行防治呢?首先我們先來看下引起萵筍空心現象的主要原因,結合病因再對症下藥。
引起萵筍空心主要原因品種因素:由於萵筍品種的不同,相對應的抗性也有所不同,因此有些品種由於抗性太低,在種植過程中會發生空心現象。水肥有關:水肥供應不均勻或出現忽旱忽澇等現象,很容易出現裂口現象,尤其在肉質莖成熟的時候,外皮已經木質化,此時大量澆水會使肉質莖突然膨大,表皮不能隨之膨大,便會形成空心。惡劣天氣:遇惡劣天氣,主要是在萵筍肉質莖膨大時期,突然遇到強冷空氣,這會影響根系活力,從而降低吸收水肥的能力,因此便會引起空心現象。缺乏元素:供給養分要全面均衡,不管缺少什麼元素都會影響萵筍生長,其中缺乏硼元素會降低萵筍抗逆性和抗病性,導致肉質莖容易裂口或空心。採收過晚:萵筍種植要適期進行採收,過晚採收極易造成裂口、空心現象的發生,大大降低萵筍的品質。如何防治萵筍空心現象品種選擇:首先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等條件,選擇適宜本地的萵筍品種,可有效降低萵筍後期發生病害等問題。水肥管理:其次要加強水肥管理,當萵筍心葉與蓮座葉齊平時,萵筍莖部開始膨大,這時應澆小水並施速溶肥和葉面肥,此次水肥一定要適時,過早或過晚都不利於肉質莖生長。與此同時,澆水還要適量,切勿大水漫灌,而且還要結合澆水再追肥1-2次,葉面肥1次,可有效預防萵筍裂口、空心現象發生。適期採收:萵筍採收要適期,當萵筍主莖頂端與最高葉片的葉尖相平時為採收適合期,因為這時萵筍的肉質莖已經充分膨大,很少會出現開裂、空心現象。 -
6 # 北沐孤酒
1、萵苣生長期間旱澇不均勻,突然的大水漫灌造成內外組織生長不同步,形成空心。
2、施氮肥過量,磷和鉀不足時,造成養分供應過量,植株體內幹物質積累不足,容易產生空心。
3、受品種和季節影響,適合秋季種植品種的,夏季種植時容易造成空心。
4、萵苣迅速生長期時遭遇冷寒天氣,萵苣植株體內外之間的溫差太大,很容易產生空心。
5、苗期蹲苗時間過短,根系小而淺,後期營養吸收不足時,容易造成空心。
6、植株體內缺乏硼、鈣和其他微量元素會影響萵苣體內生物酶的形成和細胞壁薄脆,造成植株抗逆性很差,容易造成空心。
7、苗期蹲苗時間過短,根系小而淺,後期營養吸收不足時,容易形成空心。
-
7 # 老農民說事
萵筍空心病是常見的一種病害,受到空心病影響的萵筍美觀度和口感上會大打折扣,但不會影響到萵筍的正常食用。在中國很多地方萵筍都能夠正常生長,原產地在地中海沿岸,後來隨著交通條件改善和貿易往來傳到中國。萵筍的食用主要以莖幹為主,富含人體需要的多種營養物質,能夠補充人體需要的營養,促使人體機能的正常運轉,再加上價格便宜實惠,其就更受普通消費者歡迎了。在種植萵筍的時候經常會有農戶遇到其出現空心病的現象,大大影響到了萵筍的整體品相和銷售,影響到了農民的收入水平和利益。
萵筍空心病出現的原因病蟲害是很多種植業過程中都不可避免會遇到的問題,也是經常會導致農戶利益受損的根本原因。在出現病蟲害以後防治得當往往能夠有較好的效果,但防治不及時就有可能會致使病蟲害滋生,從而導致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大幅度下降。為了能夠有效的防治病蟲害現象的出現,種植戶大多都會從導致病害的原因入手,從原因著手解決農作物病蟲害問題。
空心病的出現往往是綜合因素導致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種植萵筍前沒有選擇抗病效能好的品種,且沒有消除土壤中的病蟲害導致後期病菌和蟲害的大規模滋生;二是種植萵筍過程中對水肥的管理不當,肥料和水份會促進萵筍的生長,但攝入的量過多或者過少會導致萵筍出現空心病的出現;三是採收時間的不恰當導致萵筍生長過猛,從而導致其出現了空心或者裂口的現象。萵筍空心病只是常見病蟲害的一種,在預防空心病的過程中要綜合採取措施避免其它病蟲害的出現。
萵筍空心病的防治針對萵筍空心病的防治要綜合採取各種方式來降低發病機率,病蟲害的防治其實就是降低機率的過程,沒有100%的預防病蟲害發生的措施。萵筍病蟲害的防治要掌握以下三個點:一是品種為王,選擇合適的萵筍品種能夠較大程度提高萵筍的整體品質,降低各類病蟲害現象出現的機率,產量和質量都能夠有保障;二是水肥管理為皇,水肥管理是種植過程中最有效的提高產量和質量的手段,同時水肥管理也是一把雙刃劍,要合理有效的利用好水肥管理,不然有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三是合適的時間採收既能夠降低病蟲害的出現,同時能夠提供最佳口感的萵筍給消費者。
-
8 # 鄉村波比
萵筍相信很多人都吃過,我們主要吃它的肉質嫩莖,萵筍是人們比較愛吃的一種蔬菜。它可以用來製作涼拌、炒著吃或者醃製酸萵筍。萵筍對於環境的適應性比較強,它可以在春天和越冬栽培。而我們有時候在種植萵筍過程中會發現萵筍跟莖內部空心,這樣整個肉質莖就無法食用,嚴重影響產量。那麼如何防治萵筍空心呢?
1.品種不同造成。有一些萵筍品種本身比較容易出現空心的現象,因此我們在種植時要選擇一些抗性比較好的、不容易發生空心現象的萵筍品種進行種植。
2.澆水過量導致萵筍空心現象。對於一些春季種植,夏季收貨的萵筍而言,平時在乾旱的時候也要澆水適當。如果澆水過量,那麼萵筍的肉質莖就會吸水快速膨脹,最終由於半木質化的萵筍外皮由於沒能承受內部的膨脹力度,因此就完成了空心或者裂口的現象。
3.萵筍體內缺乏硼鈣或者其他微量元素,這也會影響萵筍體內細胞壁的生成。最終造成細胞壁脆弱,比較薄,從而導致萵筍抗逆性很差,因此也就加大了空心的現象發生。
4.萵筍採收比較遲有關。採收也比較關鍵,比如在11月中旬播種育苗,那麼到了5月初到5月中旬就要收穫;如果是在6月下旬播種育苗,那麼在9月中旬就要收穫。
而且要觀察萵筍的肉質莖狀態,比如肉質莖肥大、水分足,那麼可以隨時採摘收穫上市。如果到了一定階段沒有收穫,那麼挺久在土地中的萵筍就會老化,出現空心現象。
-
9 # 惠農天地
萵筍也被稱為“萵苣”,“青筍”,是菜市場上經常可以看到的一種蔬菜。它的地上嫩莖及嫩葉都可以食用,但主要還是以食用地上嫩莖為主。它的地上嫩莖非常美味爽口,既可以用來煸炒,也可以用來涼拌,還可以生吃,吃法多樣。但是在菜市場上,我們經常會買到一些空心的萵筍,並且空心部位有一些跟泥土一樣的黃色東西,這讓消費者很失望。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樣才能防止萵筍空心呢?下面我就具體給大家講解一下萵筍空心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止萵筍空心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萵筍空心的具體原因①品種問題:有些萵筍品種抗逆性比較差,在生長過程中,容易受到環境,病蟲害感染的的影響,進而導致空心問題。
②天氣原因:
溫度影響:萵筍一年可以栽種兩季,如果在萵筍地上嫩莖膨大期,遇到寒流,氣溫很低,會影響萵筍根系吸收營養,進而出現空心問題乾旱影響:在萵筍生長期內,天氣炎熱,會導致土壤變得乾燥,萵筍蒸騰作用加強。土壤水份供應不足,會導致萵筍失水,難以吸收土壤的營養,進而出現空心問題。③施肥不當:萵筍地上嫩莖膨大時期,需要消耗非常多的養分,如果沒有及時給萵筍施肥,泥土會養分不足。會導致萵筍葉子無法合成有機物,進而隨著萵筍的生長,慢慢就出現了空心問題。
④澆水問題:
澆水太少:萵筍在嫩莖膨大期,需要大量的水份進行生長,如果這時候給萵筍澆水太少,會導致萵筍缺水,不能很好的吸收土壤中的營養,進而導致萵筍出現空心問題。突然大水:在萵筍地上嫩莖膨大期,前期一直比較乾旱,澆水量又不足。如果突然下大雨,或者突然澆水很多,會使得萵筍嫩莖迅速膨脹,出現內外生長不一致,而出現空心問題。⑤採收問題:萵筍到了時間要及時採收,如果沒有及時採收,根系會慢慢老化,營養供應不足,萵筍嫩莖會消耗自身的營養維持生存,所以慢慢的萵筍就出現了空心問題。
⑥病蟲害感染:萵筍在生長期內,可能會感染很多的病蟲害,有些病蟲害危害萵筍的根系,導致萵筍根系不能很好的吸收營養,水份。有些病蟲害會危害萵筍的葉片,比如輪紋病,褐斑病,影響萵筍葉片光合作用,有機物合成減少,進而導致萵筍空心問題。比如輪紋病,褐斑病,萵筍病毒病,黑斑病,霜黴病,蚜蟲等等。
⑦缺乏微量元素:有些微量元素是萵筍生長的必要物質,比如硼,鈣等元素。如果缺乏,會導致萵筍細胞不能夠形成細胞壁,影響萵筍的生長,導致空心問題。
在種植萵筍時,要防止空心問題,可以選擇適宜環境能力強,抗病蟲害能力強的品種進行種植。可以選擇“柳葉筍”,“掛絲紅萵筍”,“銅錘萵筍”,“雁翎萵筍”等抗逆性強的品種進行種植,預防萵筍空心問題。
萵筍一年可栽種兩季,一般是在每年的4月中旬左右和9月中旬左右進行種植。在萵苣嫩莖膨大時期,如果遇到寒流天氣,要及時給萵筍保暖,防止空心。露地種植的萵筍,要搭簡易的塑膠棚進行保暖。大棚種植的萵筍,要及時把通風口關小,給萵筍保溫。
在萵筍的整個生長期合理施肥,才能保證萵筍營養供應,促進萵筍的生長,提高萵筍產量,並且防止空心問題。
①底肥:在萵筍定植前,要對土地施加底肥,以保證萵筍幼苗生長所需要的養分。底肥要以農家肥為主,配合複合肥,氮肥一起施加,大概每畝地施加4000kg肥料。農家肥可以提高萵筍的抗逆性,避免感染病蟲害,預防萵筍空心問題。
②緩苗肥:萵筍移栽到大田後,等到萵筍成活,長出葉子,這時候萵筍緩苗期已經過完了。緩苗期過完後,就到了萵筍幼苗快速生長髮育期,這時候要給萵筍幼苗進行追肥,才能促進它的生長。以腐熟的農家糞水,氮肥,複合肥一起施加,每畝地施肥量大概1000kg。
③膨大肥:在萵筍的地上嫩莖膨大期,需要消耗大量的營養,這時候一定要多施肥,才能保證萵筍的營養供應,避免萵筍出現空心。以農家糞水和複合肥為主,配合少量的氮肥一起施加,每畝地大概施肥2000kg。氮肥不能施加太多,以免萵筍的葉子徒長,影響地上嫩莖的膨大。
④葉面肥:在萵筍嫩莖膨大期間,可以使用鉀肥,磷肥,鈣肥,硼肥的水溶液對萵筍進行適當噴灑。鉀肥,磷肥,可以促進萵筍嫩莖膨大,提高萵筍產量。鈣肥,硼肥可以提高萵筍的抗逆性,預防萵筍空心問題。
在萵筍生長期間,可根據土壤的乾燥程度,進行適當澆水,只要保持土壤溼潤即可。也可以根據天氣情況,萵筍的生長情況進行適當澆水。
①正常天氣:在正常天氣下,我們只要保持萵筍土壤溼潤即可,澆水量不能太多,大概一個禮拜左右澆水一次,見幹見溼。
②天氣乾旱:在天氣炎熱,乾旱時期,一定要多澆水,保持土壤溼潤,以免萵筍缺水,導致空心問題。
④萵筍膨大:在萵筍嫩莖膨大期間,一定要多澆水,不能讓地面乾旱,保持土壤溼潤。但也不能讓土壤水份太多,見幹見溼即可,避免萵筍出現空心。
萵筍感染病蟲害,也會導致空心問題,要積極防治病蟲害,才能避免萵筍空心,提高產量。
①蚜蟲:蚜蟲主要危害萵筍的幼嫩部位,吸食萵筍體內的汁液,導致萵筍植株營養不良,並傳播病菌,導致萵筍感染其他病害,並出現空心問題。
防治措施:可以利用蚜蟲的趨黃特性,在萵筍田間懸掛黃色粘蟲板進行防治蚜蟲,也可以使用高效氟氯氰菊酯,吡蟲啉等藥物對萵筍噴灑防治。
②病毒病:病毒病會導致萵筍葉片出現褐色小斑點,並且影響萵筍的根系生長,使得病株根系不能很好的吸收營養及水份。非常影響萵筍的光合作用以及營養的吸收,容易導致萵筍出現空心問題。
防治措施:病毒病,主要就是由蚜蟲傳染,所以要防治病毒病,必須要首先消滅蚜蟲,才能更有效的防治病毒病。在病毒病發病初期,可以使用植病靈,高錳酸鉀等藥物對萵筍噴灑防治。
防治措施:選擇抗病能力強的萵筍品種進行種植,種子播種前,使用藥物進行拌種。在發病初期,對萵筍噴灑百菌清,科佳等藥物進行防治。
④霜黴病:萵筍感染霜黴病後,會導致萵筍葉面出現黃色的圓形斑點,慢慢的斑點會擴大,在潮溼天氣下,病斑會出現白色黴層。隨著時間的推移,萵筍葉子會慢慢乾枯死亡,嚴重影響萵筍的光合作用,使得有機物合成減少,出現空心問題。
防治措施:選用抗病能力強的品種進行種植,下雨天氣及時清除田間積水,澆水不要太多,栽種密度要合理。在發病初期,使用普力克,金雷多米爾,科佳等藥物噴灑防治。
萵筍到了採收期,就要及時的採收,如果一直不採收,萵筍就會消耗自身的營養進行生存,導致萵筍空心問題。一般當萵筍的頂端,與萵筍的最高葉片相平時,就可以進行採收,採收期不宜過長,避免萵筍空心。
-
10 # 陌上花開且緩歸
萵筍,在陌上花這一帶俗稱“萵苣筍”。雖說這些年,經測評,萵筍的葉子營養價值也是非常的高,所以早前大多被丟棄,或者是隻用於餵豬的萵筍葉也堂而皇之的論斤銷售了,而且價格還不低。不過,說到底,吃萵筍吃的主要還是它的地上莖。
萵筍的地上莖肉可涼拌生吃,也可炒熟了吃,還可用來做餡包餅。優質的萵筍莖肉在色澤上呈翠綠色,肉質脆嫩且緊實。但如果在種植過程中在以下幾方面疏忽了,就有可能導致萵筍空心,在美觀度上和口感上都會大有欠缺。
1、澆水在萵筍生長過程中,如果澆水忽多忽少,也就是忽旱忽澇,就會使得地上莖肉質部分和外皮組織生長不同步,形成內裡空心。
尤其是萵筍接近成熟時,地上莖外皮部分逐漸木質化,如果突然澆水過多,內裡肉質部分快速吸水膨脹,而本質化的外皮膨脹度卻不夠,這時不僅會出現空心現象,還極易會導致外皮裂開。
所以在萵筍生長過程中,尤其是肉質莖膨大期,要注意澆水均勻,保持土壤溼潤,切忌大水漫灌,切忌積水。如果發現土壤板結,要及時進行中耕,確保土壤排水性和透氣性。
2、施肥在萵筍生長過程中,各種肥料都要充足,除了氮肥之外,磷、鉀等元素也不能缺乏,否則會使得地上莖肉質部分幹物質積累不夠,產生空心現象。
另外,像硼、鈣等元素也是不可缺少的,缺少了這些元素,萵筍的抗病能力就會減弱,肉質莖也會出現空心現象。
尤其是在萵筍肉質莖膨大期,這時候不僅需水量會增加,肥量也同樣會增加。可在此期間,進行葉面噴施硼肥,視實際情況一兩次即可,這可以有效地防止萵筍肉質莖空心和外皮開裂。
3、溫度萵筍雖然是喜陰冷,不耐高溫的蔬菜,但是如果在地上莖膨大期連續遭遇寒冷天氣,使得地上莖部分內外溫差過大,也很容易出現空心。
4、採收萵筍成熟後就要及時進行採收,如果採收過晚,肉質莖就會因為生長過度,產生中空現象。尤其是在臨近採收期,如果過度澆水,那麼肉質莖空心現象就會更嚴重,而且粗纖維增多,口感過老。
從種植時間上來說,夏季萵筍的植株生長尤其迅速,它的採收期也是其抽苔最快速的時期,如果不及時採收,肉質莖中空的現象更甚於其它季節的萵筍。
雖然,程度不嚴重的空心萵筍在營養成分上並不會喪失多少,也是可以食用的。但是在外觀和口感上就大打折扣了,如果是用於銷售,這肯定會降低它的商品價值。如果空心程度嚴重,更是會直接失去食用價值。所以,菜農們在種植萵筍時,一定要注意上述幾方面。
回覆列表
萵筍空心是一種常見的生理性病害,多種原因會導致萵筍空心,空心會影響萵筍的美觀和口感,但是可以放心食用,不會對人體產生有害物質。
產生原因:
1.與萵筍品種有關。不同萵筍品種表現出來的抗性會不一樣,有些抗性差的品種容易產生空心。
2.與水肥有關。萵筍生長期間若水肥供應不均,易導致萵筍裂口多,空心現象嚴重。尤其當萵筍成熟時,外表皮木質化,此時大量澆水,其肉質莖會吸水膨脹,而表皮不能隨之膨脹而出現空心、裂口現象。萵筍生長期缺少硼元素,會導致其體內維生素C含量降低,植株自生抗病、抗逆能力減弱,出現空心現象。
3.與採收過晚有關。萵筍成熟後,若採收過晚,易導致空心,使其品質下降。
預防措施:
1.因地制宜,選用抗性品種。
2.生長期加強水肥管理。當萵筍心葉與蓮座葉齊平時,其莖部開始膨大,此時應澆小水並開始追施。開始澆水後,莖的膨大速度加快,需水、肥量增加,澆水要均勻,水量要適中,嚴防大水漫灌。同時注意中耕培土,增加土壤通氣性,防止土壤板結。並採用葉面噴施的方式施用硼肥1-2次,可有效預防莖部裂口出現。
3.適時採收。當萵筍主莖頂端與最高葉片的葉尖相平時為收穫適期,此時肉質莖已充分膨大,品質脆嫩,不易出現莖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