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告白老司機
-
2 # 隨心jo
人生痛苦的根源在於投射出這個世界的那個心靈是不圓滿的,不圓滿的心靈不可能投射出圓滿的境遇,同時我們還把自己投射出來的夢境當真,所以陷入了這種二元世界的痛苦當中,就好比一條河流源頭的水是被汙染的,那麼支流的水必定不清澈。
從二元世界來講,痛苦的原因有很多,那佛家講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我們在這個夢幻泡影當中每天都經歷這些,恰恰我們還把這個世界當真,所以會痛苦,從源頭來講就是我們的心靈以為有了分裂,沒有了愛,加上我們把這個幻象當真,所以痛苦是無所避免,那如何才能解除這種痛苦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去修復我們那個不圓滿心靈,當你的內在是圓滿的,是出於愛的,開心的,喜悅的,平安的狀態時,那你外在必定是圓滿的,那時你就擁有無窮的智慧和創造了,一切在你看來都毫不費力。
-
3 # 天下蒼生笑
當一隻玻璃杯中裝滿牛奶的時候,我們會說“這是牛奶”;當改裝菜油的時候,我們會說“這是菜油”。只有當杯子空置時,我們才看到杯子,說“這是一隻杯子”。
同樣,當我們心中裝滿學問、財富、權勢與成就的時候,就已經不是自己了。往往是擁有了一切,卻不能擁有自己;找到了一切,卻沒有找到自己。
我是誰?這是人類永恆的困惑。
因為大多數人最在乎、最關注的就是這個“我”。我們的整個生活,基本上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而建立。但我們是否想過:究竟什麼代表著我?僅僅是眼前這個會說會動、會哭會笑的身體嗎?
你可能不是你所瞭解的“你”
3年前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因為我擁有了我所渴望的一切。但腦海裡仍然有個聲音對我說“我需要更多才能快樂”。
越是審視自身的痛苦,我就越看到同樣的痛苦也困擾著我身邊的每一個人。比如,我們不願意排隊,我們對孩子沒有耐心等,就好像我們以為未來的某一天自己會坐享其成。
我是做研究科學的,所以我想用科學去讀懂人類受苦的根源,但這徹底顛覆了我對現代科學所瞭解的一切。更重要的是,他改變了我對“人”的理解和活著的意義。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這個理論,這可能非常難以置信,所以接下來,你可以批評但也請你保持一顆開明的心。因為你很有可能不是你所瞭解的那個“人”。
我是誰?
我是誰,我是一個人,今年33歲?
如果用顯微鏡觀察身體的某一個部位,你會看到微妙的細胞。你的身體是由50萬億個細胞組成的。
如果再拿個更高倍的顯微鏡來觀察這些細胞,你會看到大約20萬億個的原子。也就是說,你的血肉之軀其實是由很多很多個原子所構成。
這時你若再近距離的繼續觀察這些小到不行的原子,你會發現原子會逐漸的消失,所剩下的只有飄忽不定的能量。
137億年前,大爆炸發生時宇宙中曾經所存在的一切,僅為這些極小的、未分化的、純粹的能量,我們就是能量,人的身體就是一個複雜的能量格局。
我站在這裡一動不動,但你觀察我身體的任何一部分,我正在以光的速度移動,並且我與宇宙同時存在。
那問題是我明白這個概念,但我們為什麼感受不到?為什麼一直以來我們如此確定自己是個人,而從未感覺自己是能量?能量聽起來多厲害!
我為什麼感受不到真實的自己?
我認為感覺不到真實的自己的原因,在於我們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人類層次的一些瑣事上,以至於忽略了一直潛藏在內心深處的力量。
一起來看看我們是怎麼分心的,現在花5分鐘去想想你明天要做什麼。
「5分鐘……」
好了,你剛剛所做的,據人類所知全宇宙還沒有其他生物可以做到。
你剛才在腦袋裡創造了一個虛擬現實,並對現實中還沒有發生的未來做了預測。
這種假設的能力,當你用幾種有可能發生的現實做比較時,你也在規劃著未來,大到農業的發展,小到你的退休。
這改變了地球上的一切,這估計也是人類進化史上繼直立行走之後的最重要的里程碑。
接下來再做一個小測試,現在試著花10秒鐘什麼都不想。
「10秒鐘……」
有人可以堅持嗎?我大概堅持了兩秒,剩下的時間我一直在想“怎麼才能什麼都不想”。
這意味著人類的進化給予了我們這份特別的、卻又無法掌控的能力,但你要知道沒有任何其他的生物有假設的能力。並且這個進化來的超能力也是有副作用的,就彷彿全宇宙都在你腦子裡卻由不得你來支配。
當你無法控制你腦子裡想什麼,你被迫創造了這些均有可能發生的現實。
你不停地拿這些可能性與現狀做對比,試圖計算出下一步怎麼走,但這同時也成為了人類痛苦的根源。
比如後悔過去或者擔憂未來,這些都是人類才會感受的。
有沒有根除這痛苦的可能?
為了搞懂是否有根除痛苦的可能,我們需要用科學實驗來了解自己,我們必須摘下有色眼鏡,毫無批判的去審視我們所有層面的經歷,但這也非常難。因為我們在生活中投入了太多太複雜的情感。
有些人能理會當你在電影院全身心的沉浸其中幾分鐘過後,你完全忘記了自己在看電影,直到影片結束,耀眼的燈光把你打回現實,你仍然有些神魂分離。
但要我們站在另外一個角度去觀看自己主演的“電影生活”,就越發的難上加難。
下面有一個實驗,只能讓你初嚐到一個需要經年累月才能理解的意義。
第一個實驗是關於視覺的。
我們在物理中發現所有的光都是來自於電磁場的震動,光的本質沒有任何顏色,只有頻率上的變化。
但當光反射到你的眼睛中,再傳輸到你的大腦,這時大腦創造了主觀的顏色。
這意味著你所看到的身穿紅色衣服的我,這個紅色僅存在於你的大腦中,你所看見的整個畫面僅發生在你的腦海裡。
就像你意識在播放電影,而如果你把注意力從我身上移開,你會開始注意到你自己,那個正在你的大腦裡看著我的你自己。
第二個實驗。
接下來在你大腦裡默唸這句話兩遍:“我能聽到我的腦海裡正在讀句子的聲音。”
是不是很詭異?
之所以詭異是因為你從這個微妙的角度能夠客觀的觀察到你的思維。你實際聽到的是自己在腦袋裡給自己的想法配的音。
試著想一下,接下來的數千個小時,如果我繼續這個實驗,我會盡可能、客觀的觀察我的思想、情緒和觀念,甚至我的大腦對時間和空間的認知。
越是把注意力從我的思想觀念上轉移開,我越更多的意識到另外一個自己正在暗中觀察著自己。
最終我或許可以把注意力從一層又一層的想法、認知、身體和感官中抽出來,剩下的只有毫無感知的意識,直到什麼都不剩。
我看到了那些擺在眼前曾經屬於我的標籤並不是我。唯一剩下的只有這種存在的感覺。
我存在,只是一種存在感。
我發現在這時“我”的定義已超越了意識可理解的範疇。
“我”到底是什麼?雖然令人難以理解,但它無時無刻不與我們同在。
“我”即是宇宙的根源,“我”潛藏於我們生命中的每一瞬間,就像魚兒可能永遠不知道自己遊在水中,我們可能永遠都察覺不到已被層層包裹住的“真實的自己”。
“我”即是空,它完全沒有任何的實質性,但當我親身經歷過它之後,才會有可能意識到或許我不是個“有意識”的“人”,或許我是一個“化成人形的意識”。
當我看到這空空如也的“我”,既沒有故事,也沒有形態,甚至連時間、空間的概念也沒有,我們其實對此再熟悉不過了。
137億年前,宇宙中只有未分化的純粹的能量,或許我們會意識到,你我就是那個能量,從始至終我們一直都是並且永遠都會是能量。
所有痛苦的根源
愛因斯坦曾說過:“思想總是被意識的幻覺折磨。”
這種幻覺讓你覺得你是個獨立的人,但實際上你是無處不在的、無時無刻不在運作的能量。
就像海洋是由流動的水組成,我們可以命名海洋的一片為海浪,但這也使我們產生錯覺,認為這一片海浪是脫離海洋的個體,但這一片海浪並不在大海之中,這一片海浪就是大海。
同樣我們或許不是海浪,而是整片海洋,這樣我們能直觀的理解,我們都是不可分割的能量。
這種領悟是無法用語言解釋的,因為是它創造的語言,你只能去體會它。
幾千年來,人們試圖為其命名,有人叫他“靈性開悟”。
據我所知,大約在2500年前,已有人類開始意識到我們的本質是能量。從此以後,所有開悟的人都在說:“靈性的開悟會終結人類的痛苦!”
毋庸置疑這將結束人類的痛苦。
所有的痛苦都源於個體與整體分離的幻覺,幻覺讓你覺得你是一個為生存而掙扎的人,幻覺讓你相信你身體裡兆億的原子只是肉體。
然而如果我意識到我是能量,我的身心只是能量所塑造的短暫的Phantom,我將欣然地接受死亡,我的心智即是幻想,因為真實的我將永遠是能量而已。
如果我這樣思考,那個在我腦海裡操控我的聲音變得蒼白無力,從今以後我再也不用被那個聲音所控制,人生繼而變成了一場精彩的遊戲。
我們小時候都有過類似的經歷,但你可能記不清了,多年前或許在某個海灣,當我們建造沙灘城堡時,整個世界都不復存在了。
因為當初的我們心無雜念,我們甚至沒學會如何計劃,所以唯一重要的一刻就是現在。
我認為這種領悟是如此的至關重要,以至於所有的宗教都在試圖告訴我們它的重要性,如果這真的能夠終結人類心理上所遭的罪,這將是科學史上最偉大的成就。
從冥想了數千個小時的出家人的腦電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異常明顯的變化,上萬億連在一起的神經元結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隨著大腦中樞神經量化的、客觀的變化,他們形容自己有一種無二無別、無窮無盡、混為一體的感覺,在我聽來這像是他們直觀地體驗了作為能量的本質。
如何改變人類大腦的結構,才能使人明白他們實際上是能量?我們仍不知道還要多先進的科學技術才能使人類徹底醒悟。或許在有生之年我們可以結束人類的一切苦難,這會是怎麼樣的一個世界?
如果世上每一個人都能感到人與人心連心的完整,當你不再為自身而掙扎,你人生的著重點即會改變。
因為你會覺得全世界就是你自身,你會把別人的痛苦當作自身的痛苦,繼而想去幫助他們。
一個真正想去造福世界的人,當他們把眾人的利益放在首位,那意味著要犧牲自己。有多少人現在能夠做到?
如果全世界70億人都這樣做呢?也許阻礙我們解決所有問題的根源在於自己是脫離於世界的個體,是做出改變的時候了。
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都是一個整體。
在佛經上,寫得非常清楚:“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也就是說,眾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根本,誰離開眾生,誰就永遠不可能成功,就猶如一棵樹一樣,根深才葉茂,如果根不深扎大地,大樹就會慢慢死掉。
所以,我們會看到一個越是成功的人或者團體,他服務的人就越多,就像阿里巴巴服務了那麼多人,利益了那麼多人。
當我們覺察到一體感以後,該怎麼做呢?就應該把全部的注意力轉向利他,而不是利己,因為利他是自利的基礎,沒有利他,自己也完全無法自利。
因為本來就是一體,所以就該多想幫助他人、幫助社會、幫助國家、幫助世界,最後我們會發現,其實最後受益最大的還是我們自己。原來幫助他人,就是幫助我們自己。
-
4 # 姚華興
痛苦的根源是想問題、想的問題。一個是問題,沒有問題就省心了,不用考慮、處理、解決問題、無事一身輕。但這是不可能、不現實,實際上大大小小的問題經常閃現在眼中、跳躍在腦海中,躲不開逃不脫,只能是開啟另一把匙鑰——想。想有兩面性,其一想的是亊情壞的一面,越想越蹩氣、越糟糕、越窩囊、越沒勁,使人的鬥志消沉、沒底氣;其二想的是正面,則提氣、提神、打腰,使自己鼓足勁、鉚足了力,正對問題、困難,積極尋找、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方式,有可能問題迎刃而解。痛苦的根源是問題,處理的方法是正確的想、積極的想,把問題解決了,痛苦的根也可拔掉。參加議論。
-
5 # 校外老師
世上萬千事,但歸於心不過是喜怒哀樂。
當面對不公,逆境,困境,災難等等,決定自己痛苦的還是自己的心。所以修養自己的心是關鍵。有一句話是“養心莫善於清心寡慾”。所以說,一種痛苦的根源是,慾望太多了。
《素書》裡講,“苦莫苦於多願”。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生的痛苦莫過於,希望,願望太多。所以這句話告訴我們,人做事不要過於注重結果,不要希望太多,苛求太多。
牢記一句話“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回覆列表
跪舔,是你一切痛苦的根源。
?
1.不要過度付出,慢慢來。
有個私教學員向我諮詢了一個事情。
最近,他深深地愛上了一個姑娘,姑娘也知道男孩喜歡自己,也會和男孩聊天。
但不知為何,兩人的關係始終不能更近一步,只能做那種熟悉的普通朋友關係。
大家就讓這個女孩,叫上這個學員。
男主立刻回覆:“我去接你吧。”可是女神馬上拒絕:“不用了。”然後女孩就不說話了。
沒多久,女孩就在群裡發了一條訊息說,自己加班,晚上不去打牌了。學員也就沒能見到他的真命天女。
這個事情中,男孩至少犯了兩個錯誤。
例如,男主可以說:“你怎麼來約我了,那你去嗎。”或者“你去嗎?你去我就去。”
這樣調侃一下,可以增加兩個人之間有趣的互動。立刻答應,就失去了一次交流的機會,也顯得太唯命是從了。
第二個錯誤是,當女孩說:“外面雨好大”男孩直接提出去接女孩,結果碰了一鼻子灰。
當女孩與你還只是普通朋友關係的時候,如果她隨口說遇到了麻煩,男孩反而不該顯得太過積極。
只有當女孩既有麻煩的狀態表達,也有麻煩的感受表達的時候,男生才應該去主動關心。
舉個例子,當女生說,雨好大,今天出門真是太不容易了,想想真頭疼。這時男生就可以主動一點。
如果一個女孩對你還沒有太多的好感,那麼她就還不確定你們將來的關係會是一個什麼走向。
這時過於積極主動,會讓女孩內心感到太多壓力,因為這是一種在好感不足時,強行拉近關係的越級行為。
在實際生活中,我總會看到一些男孩在追求女孩的時候,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對女孩總是有求必應。
這太傻了。
有些男孩,甚至在女孩沒有提出什麼要求時,還會主動去做很多所謂貼心的事情,以求打動女孩。
這更傻。
只要女孩剛剛流露出一點興趣,男孩就會覺得自己應該表現一下,於是就立刻關心體貼無微不至。
這就傻到家了。
如果女孩表現出拒絕的時候,男生還會信誓旦旦地說,我喜歡你,所以心甘情願,對你不求回報。
這已經傻到無可救藥了。
如果你境界高尚,為什麼不多去思考怎樣孝敬父母,而偏偏只為女神鞍前馬後呢?
標榜不求回報,實際上是希望透過自己超支付出,徹底打動女神,直接得最好的回報:女神做自己的女朋友。
但是這種幼稚的想法,違反了男女交往應該一步一步升級關係的自然規律,所以最難成功。
這會造成交往過程中,很多男孩在不計代價的付出後,只會得到心酸的結果,而女孩卻愛搭不理。
可能有些人會說,追求不就是有追有求嗎?想讓人家做自己的女朋友,自然要有所付出。
想要獲得女孩的好感,並不等於一定要透過提供服務,來賺取女孩的好感。
請記住,你的服務,只會得到顧客式的感謝,而不是兩性間的喜愛。
那些成功的追求者,女孩對他們本神就欣賞和有好感,在此基礎上,女孩才會被他們的關心打動。
所以,付出的最大作用,應該是增加自己的吸引力,營造良好的交流氛圍。
絕不是對女孩言聽計從,不求回報的付出。
你單方面付出的越多,你和她的關係就越不平等,在一起的可能性也就無限趨近於零。
從另一個角度說,即便是單身,也比加入一段不平等的關係更好,因為它的壞處實在太多。
接下來,讓我來一條一條列舉。
02.關係不平等的三大危害。
第一,單方面的付出,極其不利於男人形象的建立。
追女孩的過程,本質上就是一個向女性展示自己的過程。
女人都希望自己的伴侶是一個能夠依靠、獨當一面的男子漢。這樣的男人往往個性鮮明、非常自信,而且特別有主見。
如果你不顧分寸、大獻殷勤,凡事皆以女孩的心情為政治正確,給女孩的感覺就會剛好相反。
女孩習慣性的依靠一個男人,如果男人的地位始終比女孩低,那麼女孩就很難產生可依賴感的感覺。
第二,這會給女孩很大壓力,讓她想要逃離。
一個正常的女孩,接受男孩的付出越多,內心的負疚感就會越強,因為中國是個人情社會,拿了是要還的。
正因為這個原因,當女孩對你的好感不足,她就不可能因為你對自己好,就還給你想要的那個結果。
為了尋求心理平衡,她會越發的看輕你,並且主動減少和你的交往,以方便從心理上賴掉這筆人情債。
第三,太過被動,不利於推動兩人關係的發展。
作為被追求的一方,女孩很少主動會推進關係。
如果你總是唯女孩馬首是瞻,在條件滿足的時候,卻不主動提要求,主動升級關係,時間一長,女孩就會認為你不夠喜歡自己。
所以,她對你的好感,反而會大大降低。
無論是建立良好形象吸引女孩,還是有效推動兩人關係發展,平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在真實世界中,追求者與被追求者的關係,的確會有些不平等的,因為被追求者,會預設自己的地位比對方高。
所以,這時就需要你在交往中,主動透過一些方法來調整兩人之間的平等感。
03.絕不當太監,四個創造平等的手段。
一,追女孩,忌諱做出超越現有關係的付出。也忌諱在付出之後,要求女孩立刻回報。
必須在機會合適的時候,再要求,這個分寸需要把握好。
比如說,當女孩接受你的一些付出,並且她也知道你喜歡她時,你就可以在氣氛良好時,做一些曖昧的舉動。
比如拉手摟腰。
這可以把你們的關係變得更加親密,女孩也會覺得你這個舉動特別有男人味。
至於她是否立即接受,這根本不重要,因為提出這個要求,是一個男人本身就應該做的。
記住,在自己有把握的地方,一定要敢於堅持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出現分歧時,絕不要盲從女孩。
第二,及時制裁女孩。
如果你的付出,一直沒有得到女孩合適的反饋,那麼你及時止損,甚至表達一些不良感受。
你應該讓女孩明白,你不可能一直永遠無條件對她好。
第三:用基本常識約束自己。
為女孩付出之前,應該先用社交的常識來衡量一下,看看在同樣的情況下,如果是其他朋友,你會不會也這樣做。
如果不會,那就說明你的行為越界了。
第四:學會拒絕一些要求。
很多女孩子,會在你開始追求她時,預設你應當對她好,預設你應當把她當做你生活中的太陽。
這是危險的,因為她可能會提出一些要求,而這些要求超越你們現有的關係。
在她提出你們這樣的要求時,你應該有選擇性的拒絕她,把你的地位往上拉。
比如她讓你幫她搬家,或者問你結一筆不大不小的錢,你應該在考察了你當前的關係之後,再做選擇。
在一些無傷大雅的事情,你也可以適當拒絕。
比如聊天時,你和女孩開個了玩笑,但女孩沒聽懂,問你為什麼,這時你就可以調侃她一下:
“沒明白?算了,留個懸念,下次再告訴你。”
這比你一五一十的解釋要好的多,從聊天的氛圍和情緒上,可以把你較低的地位給拉回來。
當然,堅持己見,或是提出要求、制裁拒絕,都需要輔以自然的表達方式別讓女孩覺得沒面子。
可以低姿態,但理性上不能讓步,軟中帶點兒硬,如果再加點幽默調侃,那就完美之極。
各位謹記,一味的付出,絕不會得到女孩同等的欣賞和尊重,男人必須要有個男人的樣子。
如果她是個娘娘,你怎能是個低頭允諾的太監?
要做,就做個軟硬兼施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