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馬奔程
-
2 # 一點點歷史
之所以會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借鑑了“必殺飛,始可和”,這個說法。
“必殺飛,始可和”這句話出自《宋史.岳飛列傳》,正因為如此,殺岳飛也被認為是宋金議和的必要條件。
不過對於“必殺飛,始可和”,這個宋金議和的前提條件否存在,一直都存在爭議。
我們可以反向思考一下,如果按照題主的說法,宋金議和在1140年就完成,岳飛在1142年被殺,顯然這個前提條件是無法自圓其說的。
我們再來看一下宋金議和這件事。
宋金議和是指“紹興和議”,有三點主要內容,1、宋稱臣。2、劃定邊界。3、宋朝納貢。“紹興合議”究竟是什麼時候完成的,是這個問題的關鍵點。
根據記載,紹興十一年(1141年)金熙宗將被俘的宋欽宗封為天水郡公,提高了級別,可以看作是金朝向宋示好的一種做法,而同年四月宋朝解除了岳飛、韓世忠等人的兵權,為議和做好了準備。
同年十一月金朝派人向南宋提出議和條件,宋高宗趙構雖然答應條件,同時也提出一個要求,向金人索要被擄去的生母韋太后:“太后果還,自當謹守誓約。如其未也,雖有誓約,徒為虛文。”
轉年三月,金朝派人冊封宋高宗,標著這“紹興和議”正式確立,在這之後,金朝才放回韋太后。而岳飛被殺的時間是,紹興十一年的除夕夜,可見在合約正是確立之前岳飛就已經被殺。
從以上兩種分析來看“必殺飛,始可和”這句話要麼是杜撰,要麼是“紹興和議”期間雙方商定的。
-
3 # 琴簧汗舞
答:1、常識性問題,兩國協議或盟釣,為了尊嚴,寧可割地賠錢也沒有殺將的。除非到了滅國的程度並且遇到一位非常昏昏沉沉君王。2、殺飛純為南宋的部政治矛盾的結果,既然,領導人要和,武將理應交出兵權,更何況是相對自主權較大的岳家軍。3、提出早立儲君,大該是致死原因,這嚴重干涉了趙帝的家事乃國是,說你沒有野心?4、軍人以服從命令為職業,岳飛缺少這方面的謀士,實在可惜。
-
4 # 沂藍書院趙月光
金國天眷元年(1138年),完顏撻懶回到金朝上京,提議原來的齊舊地送給南宋,雙方議和。完顏撻懶是金國的主和派,秦檜就在他的手下,他把秦松暗縱回南宋,目的是為了雙方議和。
南宋紹興九年(1139年)的達成宋金第一次議和,雙方以黃河為界。此時金國主戰派金兀朮不滿,殺死了完顏撻懶,撕毀了議和協議。金兀朮喻紹興十年(順昌敗於劉錡,郾城敗於岳飛)、紹興十一年(拓皋敗於楊沂中、劉錡)分別入侵南宋。
紹興十一年,金兀朮已經吃了不少宋軍的苦頭。趙構已經看出來,金兵已沒有對南宋的大規模進攻能力了,見好就收,於是收三大帥(張俊、韓世忠、岳飛)的兵權。
趙構的賣國嘴臉,連秦檜都看不下去了。紹興十一年十月(農曆),秦檜關押岳飛。
紹興十一年十二月,金宋達成第二次紹興和議書面協議,談判使者簽押。
趙構無條件全盤接受金兀朮的條款,秦檜都看不下去了(秦檜原來的議和條件是以黃河為界,趙構以淮河為界,還多割了四州之),心想我是賣國賊,你比我賣的還狠:“自古盟會,各出意以為之誓,未有意自彼出,而反覆更易,必欲如其所要者。”(應該是雙方按自己的利益討論,你答應的條款卻都是金國他們提出的,並且金國還反覆修改,你一點都不改嗎?) 趙構厚著臉皮說:“朕固知之。然朕有天下而養不及親,徽宗既無及矣,太后年逾六十,日夜痛心。今雖與之立誓,當奏告天地、宗廟、社稷,明言若歸我太后,朕不憚屈己與之和。如其不然,則此要誓,神固不聽,朕亦不憚用兵也。”我是為了孝順太后,我不怕用兵的,我一樣能把金兀朮的屁股打爛!“(韋)太后果還,自當謹守誓約。如其未也,雖有誓約,徒為虛文。”
金兀朮捏住了趙構的命根子:
韋太后是個老太婆,我留著沒用,送給你!但你趙構必須答應我的所有條件,還要把岳飛殺了。如果你不答應,就讓宋欽宗簽押,然後把宋欽宗放回去,看你怎麼辦?。
紹興十一年除夕夜(1142年1月27日),趙構、秦檜殺害岳飛。
紹興十二年(1142年)正月,趙構派端明殿學士何鑄去金國,二月到達金國首都,進獻趙構親筆寫的誓表。何鑄請迎趙構的母親韋太后、宋微宗的靈柩回送,金國答應這些條件。
-
5 # 上將噯福斯
這個問題本身很不嚴謹,宋金合議,並不是在公元1140年。
而看了諸位的回答,也感覺盡皆不得要領。其中是非曲直,很有必要說說清楚,故而試做一答。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宋金之間進行過多次和議。宋金第一次和議,是在紹興七年,1137年。這一年,岳飛率軍北伐偽齊,收復今豫西、陝南大片失地。繼而宋軍又在藕塘(今安徽定遠東南)大敗偽齊軍,迫使金廷廢除偽齊政權。這時,金熙宗剛剛登基,金國內部不安,政治鬥爭異常激烈,無暇南顧。經過十多年的戰爭,金國部分統治者認識到靠武力很難征服南宋。為了鞏固皇位,減輕外部壓力。金熙宗力主與南宋議和,並將其所佔領的陝西、河南地歸還南宋,雙方達成和議,暫時停戰。這次議和,金國由於起內部問題,表現出極大誠意,也做出了較大的妥協讓步。
宋高宗對這次議和固然欣喜若狂,但是岳飛卻極力反對。岳飛多次上表,力陳“金人不可信、和議不足恃”的道理,斷言:河南無險可守,金人歸還陝西、河南是一個極大的陰謀。惹得宋高宗極為惱怒!
岳飛的判斷是正確的,因為這次議和惹惱了金國的主戰派,第二年(1138年),金兀朮發動政變,推翻金熙宗,成為金國實際最高統治者。金兀朮很快撕毀合約,對南宋發動侵略戰爭。這才有了1140年的順昌大捷、郾城大捷、潁昌大捷,金兀朮被打的丟盔棄甲、岳飛兵峰直指開封!
金兀朮不甘心失敗,1141年,又一次發動南侵,又被打敗。至此,這個頑固的主戰派、侵略者,終於認識到,宋金之間的實力,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扭轉,金國已經無力消滅南宋,這才開始議和。
這一次議和後,雙方維持近二十年之友好。
民間傳說,宋金議和,殺岳飛是前提。這種說法,未免太過兒戲。相信這種說法的,未免太過幼稚。
紹興議和,盟約要點如下:
一、宋對金奉表稱臣,受金冊封為皇帝。二、兩國疆界,東以淮水中流,西以大散關(陝西寶雞)西南為界;自淮而西,宋割京西唐(河南泌陽)、鄧(河南鄧縣)二州,及陝西商(陝西商縣)、秦(甘肅天水)二州之半與金。三、每歲金主生辰及正旦,宋遣使稱賀。四、宋歲貢銀絹二十五萬兩匹,於每歲春季,搬送至泗州(安徽盰眙縣東北)交納。五、金許歸宋徽宗梓宮及高宗母韋太后。宋稱臣割地,歲貢賀旦,自列於藩屬,與其說是盟約,毋寧稱作降書。這條條款款,沒有一條說要殺岳飛。
其實兩國交戰還是議和,實力才是決定行因素。金人狼子野心、貪得無厭,假如南宋不堪一擊,金人肯定是侵略吞併、趕盡殺絕,怎麼可能與南宋議和。
正是在戰場上屢次遭受重大打擊,才迫使金國不得不坐下來議和。道理就是這麼簡單,很多人卻一根筋的願意相信那些荒謬的戲劇化傳說。
岳飛被害,其實他與宋高宗矛盾激化的結果。換句話說,因為岳家軍的強大實力,引起了宋高宗的強烈猜疑。
對於皇帝來說,只要是能夠威脅皇位的,都是敵人,管你是忠誠不忠誠。趙構要消滅一切可能的威脅。宋金議和之前,趙構就想動手,但是還要依靠岳飛抗金,沒辦法只好暫時忍耐。
議和之後,趙構認為,宋金之間的矛盾下降為次要矛盾,與岳飛等武將的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於是先剝奪兵權,然後再下毒手。
一代名將,沒有死在殺敵的戰場,卻死在了昏君的猜疑上。實在可恨!
-
6 # 德厚致遠
紹興和議包括兩次宋金和議,第一次是紹興八年(1138年),金朝與偽齊因屢次侵宋失敗,傀儡劉豫統治暴戾,已成金國累贅,因而金把偽齊劉豫廢黜,這時金朝大權掌握在撻懶手中。金主採納撻懶建議,決定把原劉豫所統治的地區交給南宋,以便讓南宋鎮壓來自民間的反抗鬥爭,金國放歸秦檜,做為和議代理人,目的就是要求南宋向金稱臣,貢納歲幣銀絹各二十五萬,兩國以黃河為界。趙構接到口信表示同意,考慮到秦檜深得金人信賴,和撻懶關係甚好,是一難得媒介人物,趙構升遷秦檜為右僕射同平章事兼樞密使。
紹興八年五月,宋使王倫和金使馬陵思謀等到達臨安,彙報了金方正式提出的議和條件要求,幾番協商,抗戰派左相趙鼎被罷職,秦檜獨自任宰相,代替趙構行跪拜禮,接受金朝的詔書,宋對金稱臣。
可是,金朝統治集團內部,權力鬥爭也很激烈,紹興九年,金軍的幾個主帥完顏宗望、完顏宗輔、完顏宗翰已先後病故,完顏宗弼(兀朮)以謀反罪殺死撻懶。完顏宗弼成為唯一的金國主帥,金兀朮反對把河南、陝西地區交還給南宋,因此紹興八年和議又被推翻,宋使王倫被拘禁河間。僅讓藍公佐回稟高宗,提出要修改議和條件。
紹興十年(1140年),金兀朮分兵四路南下,想憑仗武力徹底滅亡南宋,高宗知道後,才從苟且偷生的夢中驚醒,匆忙調兵遣將,進行抵抗。金兵先在開封東的順昌敗於劉錡所部的八字軍,後在開封西南的郾城和穎昌,金國的女真精銳部隊鐵浮屠和柺子馬在與岳家軍對陣中又兩次敗退,郾城大捷,岳家軍打敗了金軍主力,並收復了鄭州、洛陽等地。與此同時,韓世忠部也收復了海州、亳州。河北之地的義軍民兵也收復不少城池,相約以‘’嶽‘’字旗為號,等待岳家軍渡過黃河配合進攻金兵。南宋舉國上下希望收復失地的呼聲很高,金兵銳氣沮喪,盡棄輜重,疾走渡河,準備北撤。勝利的訊息傳到京城,趙構是悶悶不樂,怕的是金兵放歸欽宗,威脅帝位。秦檜是憂心忡忡,怕的是金國問罪,露了老底。因此,秦檜先命令張俊、楊沂中、劉錡等抗金將領率先撤退,接著以孤軍不可久留為藉口,請求趙構給岳飛下達班師的命令。趙構競在一天內連下十二道金牌逼令岳飛退兵。岳飛悲憤地說:“十年之功,毀於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由於各路宋軍退兵,已收復的國土又拱手讓給了金國。
公元1141年,宋高宗為了向金國表示議和“誠意”,解除了岳飛、韓世忠、張俊三大帥的兵權,劉錡貶職,撤消了對金作戰的專門機構。隨後,秦檜派使者到金求和,金兀朮為挽回敗局的顏面,急忙給秦檜修書一封:“汝朝夕以和請,而岳飛方為河北圖,必殺飛,始可和。”檜亦以飛不死,終梗和議,己必及禍,故力謀殺之。金國以“必殺岳飛”為條件,答應和議。
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月,南宋派魏良臣赴金,提出要議和。 金國派蕭毅、邢具瞻為審議使,隨魏良臣回南宋,提出議和條件。此時趙構生母韋氏託人將一封信送到趙構手裡,趙構大喜曰:‘’遣使百輩,不如一書。今立誓信,歸我(韋)太后,朕不恥和‘’。當月,《紹興和議》最後的書面內容即達成。 十二月末除夕夜(1142年1月27日),趙構和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岳飛於獄中,其子岳雲、部將張憲被斬於臨安(今杭州)。
趙構和秦檜以稱臣賠款,割讓從前被岳飛收復的唐州、鄧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為代價,簽定了《紹興和議》。金國冊封趙構為宋帝,宋金邊界東以淮河,西以大散關為界。
《宋史·高宗本紀》記載:紹興十二年正月初六宋高宗派使到金議和,紹興十二年(1142年)夏四月丁卯(5月1日),(韋)皇太后偕梓宮(徽宗靈柩) 發五國城,紹興十二年八月,金遣完顏宗賢護送梓宮,高居安護送皇太后到達臨安。
-
7 # 鹹魚閒聊
岳飛在世時宋金一共有過兩次議和,第一次議和是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秦檜以宰相身份替趙構跪於金使腳下,取消宋國號,作金的藩屬,並向金納貢,當然了這次議和持續的時間很短暫,紹興十年,金兀朮撕毀和議,再次侵犯南宋。
金兀朮南侵,岳飛,劉錡等主戰派將領分兵抵抗,取得了順昌之戰的勝利,後岳飛揮師北上,取得了郾城之戰,穎昌之戰的勝利,大破金兀朮的鐵浮屠,柺子馬,金兀朮退守開封,岳飛進軍朱仙鎮,距離東京城僅三十公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趙構十二道金牌將岳飛召回,岳飛悲憤難當:“十年之力,廢於一旦”。
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宋金再次議和,據《宋史 岳飛列傳》中記載金兀朮給秦檜的密信中寫下了“必殺飛,始可和”的議和前提條件,於是一場欲加在岳飛身上的陰謀拉開了帷幕,公元1141年四月,岳飛被升為樞密院樞密副使,直接剝奪了岳飛的軍權,如果說這次的明升暗降只不過是趙構忌憚岳飛的兵權在握,功高震主,並無殺害之心的話,那麼接下來的舉措便是謀害岳飛的開始,八月,岳飛被罷免樞密院副使,而後張俊在秦檜的授意下,威逼岳家軍將領王貴,王俊等揭發岳家軍將領張憲謀反,而後將岳飛牽連進內,張憲,岳雲被捕入獄,十月,岳飛被捕入獄,十一月,宋金達成“紹興和議”,宋向金稱臣,雙方劃定國界,宋每年向金供奉銀絹二十五萬兩。十二月(即公元1142年1月),岳飛被害。
所以從時間上來說,岳飛應該在宋金開始議和時便被抓了,這也符合“必殺飛,始可和”的記載,當然了,岳飛因何而死,我在之前的問答中回答過,可笑的是現在很多人都在為秦檜洗白,有的人更是不遺餘力的抹殺岳飛的功績,說什麼岳飛從未打敗過金軍主力,岳飛消滅的金軍數量很少,岳飛不聽趙構之命不去救援淮西等等,而秦檜呢?竟然成了輔佐趙構開創南宋中興的治世能臣!各位朋友,嶽王廟被人們拜了近一千年,岳飛被人們敬仰了近一千年,秦檜,王氏,万俟卨,張俊之流也跪在那兒近一千年,這近一千年來的史實是某些人想洗白就能洗白,想抹殺就能抹殺的了的嗎?
當然了岳飛並非完人,誰都不可能是完人,聖人也有錯的時候,但在國仇家恨,大是大非面前,錯了便是錯了,錯了便是墮入萬丈深淵,不得翻身。秦檜是,趙構亦是如此。
關於岳飛的一些問題,我不想再做過多的回答,對於一個民族英雄來講,我們實在不應該在他身上有太多的流言蜚語,這是對英雄的不尊重,亦是對民族,對歷史的不尊重。
-
8 # 為國釣魚
這個問題提的很隨意,唯一的好處就是方便@曉風2016賣弄底線
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讓史書來作答吧
宋金第一次議和
~《三朝北盟會編.卷一百八十三》
紹興八年正月十四辛丑,金知蔡州劉永壽殺金德州同知兀魯孛堇,率眾歸降岳飛
跟隨酈瓊降金計程車兵、北地遺民也紛紛迴歸南宋,一時之間,南宋招降納叛的事業搞得紅紅火火
二月,韓世忠、岳飛入朝述職,主戰派王庶遷兵部尚書,就連趙構都能感覺到形勢一片大好
三月初二,趙構下詔,以光武帝為楷模,號召南宋全華人民整軍備戰
三月初七,秦檜為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四月,金知同州李世輔與知華州王世忠欲反金歸宋,因手下告密,王世忠被摺合孛堇所殺,李世輔設伏擒撒離喝撒離喝稱宋金即將講和,並出示議和文書
金國高層最遲在四月知道議和條款
六月,金人求和,遣使南宋
議和前兩個月,議和的結果就已經單方面確定,還是秦丞相手段高啊
此次議和遭到南宋朝野普遍反對
“不念父母之仇,不思宗廟之恥,不痛宮眷之辱,不恤百姓之冤,逆天違人,以事夷狄”~王庶.上書
“能戰能守而能和者有矣,未有不能戰不能守而能和也”~殿中待御使.張戒
“欲窮中國,欲慢我勢,欲弱我兵”~禮部侍郎.曾開
“敵畏我甲兵之盛也,憚我土地形勢之強也”~兵部侍郎兼權吏部尚書.張燾
送上門的地這些人不想要?
此時宋金強弱之勢已經逆轉,主戰派擔心議和後會“損陛下威武,離天下人心,蠹耗財賦,怠惰兵將”~王庶
秦檜力排眾議堅持議和,多次單獨給趙構做思想工作,以三個三日為期試探趙構議和之志是否堅定,並擠走了趙鼎
十一月初,金人再遣使議和,南宋朝野再次反對議和,秦檜每天切齒,卻無可奈何,直到勾龍如淵出現掌握臺諫,彈劾反對議和的大臣
反對也更激烈當然,這些人後來都被秦檜收拾了
十二月一日癸丑朔,趙構下戒諭和詔,金國許還河南故地
紹興九年正月丙戌,趙構賜“新復河南州軍敕”
受皇帝詔書必須要回“謝”,岳飛的回信是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那些傢伙歷來不可信(欽宗就是被騙入金營遭到扣留),這樣莫名其妙地講和使我這樣的統兵將領很是羞愧,即使講和我也不放鬆軍備,隨時準備恢復河山,令金人臣服
“你,你,你,怎麼能有骨氣呢”?秦檜見表,恨得牙齒癢癢的
正月十三,金知宿州趙榮來歸(即被遣返,紹興十年跟隨兀朮南侵)
宋金第二次議和
紹興十年五月,金國果然敗盟,大舉南下
趙構很生氣,重金懸賞金軍統帥完顏宗弼~《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百三十五》
調兵遣將與金軍作戰~《宋史.卷二十九.本紀二十九.高宗六》
這只是六月戰績,隨後閏六月、七月宋軍打得更精采,這不是本文重點,略過
大戰在即,先後兩次“詔”班師,趙構剛剛才奮公公之餘烈,又是排兵佈陣又是懸賞捉拿金兀朮,趙構就這麼愛好打臉?自然不是,“實檜書”
秦檜這麼大膽的原因是,他在朝廷快混不下去了,例如,工部尚書廖剛指著秦檜的親戚鄭億年說:
你不是以家人百口為議和作保麼?現在金人敗盟,你還有什麼臉呆在朝廷?
其時秦檜在座,自然切齒嫉之
秦檜很明白,除了能與金國搭上關係,主持議和外,無論能力還是威望,在朱勝非、呂頤浩、張浚、趙鼎面前自己只是個渣
而趙構的心思秦檜已經琢磨得非常明白,這傢伙能講和就絕對不願戰,也就絕對不會自斷議和捷徑
流水賬
八月,主戰大臣紛紛罷免
九月,楊從儀夜襲金人於鳳翔府,敗之;忠義王忠植舉兵復石、代等十一州
十月,金兵侵慶陽府,守臣宋萬年降;犯陝州,吳琦敗之;襲洮州,宋孔文清、惠逢擊敗之;王忠植被叛將所執,不屈而死
十一月,金將合喜復犯陝州、寶溪縣,皆被擊敗
紹興十一年春正月,楊從儀敗金人於渭南;完顏宗弼犯壽春府,淮西之戰爆發
四月,淮西戰事結束,南宋罷三宣撫司,以張俊、韓世忠為樞密使,岳飛為樞密副使
五月,查韓世忠
七月,罷劉琦兵權,命知荊南府
八月,金國第一書送抵臨安;岳飛罷為少保武勝定國軍節度使醴泉觀使
九月,遣劉光遠充金國通問使,曹勳副之;吳璘復秦州,楊政克隴州,郭浩復華州,邵隆復虢州,吳璘剡灣大捷
十月,張俊不抵抗,金人陷泗州、楚州同月,邵隆復陝州,楊政與金人戰於寶雞縣,敗之
戊寅,下岳飛、張憲大理寺獄
壬午,遣魏良臣、王公亮為金國稟議使
癸巳,韓世忠罷為醴泉觀使,封福國公
十一月,兀朮遣審議使蕭毅、邢具瞻與魏良臣來臨安,議定和議條款
十二月二十九,岳飛遇害
紹興十二年正月戊申(十四日),“御使中丞万俟卨、大理寺卿週三畏同班入對,以鞠岳飛獄畢故也”~《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百四十四》,岳飛遇害十五天後,趙構聽取岳飛案詳情
同月,割泗、唐、鄧、商州於金國
三月,許還梓宮和韋太后的訊息秘密傳回
四月,遣使迎還
五月,遣使賀金帝生辰,趙構如願以償名正言順地祝金爸爸生日快樂!
後來,趙構也叫秦檜乾爹了
這兩次議和都是南宋在佔據極大優勢的情況下詭異地搶著跪了,從時間表看,每一次都是秦丞相在危急關頭恰到好處地挽救了兀朮,挽救了大金
-
9 # 鐵騎無聲
時間上的“硬傷”是你大腦的結構造成的!你自己去醫院查一下,這個病確實挺重,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首先,宋朝時侯,不管皇帝趙構,還是大臣秦檜、岳飛,他們都不懂什麼“公元紀年”這麼高深的知識,當時所用的年號叫“紹興”。宋、金“紹興議和”是在南宋紹興十一年。為了議和,在秦檜的運作下:同年五月就全面停止對金作戰,將岳飛、韓世忠等人的四路大軍全線撤回,又用“明什暗降”的手法收了他們的兵權。十月十三日,岳飛被誣陷入大理寺獄。十一月初七“紹興和議”簽字。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夜)岳飛殉國。這些事都發生在南宋紹興十一年。岳飛五月從前線撤回到除夕殉難,總共就是半年多時間。岳飛入獄不到一個月,“議合”就談成了,紹興十二年正月初十(岳飛殉難十天後)協議條款正式生效!趙構派出使節前往金國迎“二聖”、及母后回朝。
整個事件就是這樣環環相扣、時間緊湊、脈絡清晰。哪裡有什麼“硬傷”!
2016年初,有個叫“曉風”的人,也是玩弄公曆和夏曆時間差這種拙劣的把戲,故意把“紹興議和”與岳飛殉國搞成兩年,愚弄不懂歷史的讀者,被我批了個啞口無言…。沒想到爭論這麼久,還有人撿這曬得焦乾的“甘蔗渣”來嚼!
-
10 # 塞得—烏漆嘛黑
因為當時南宋的國家實力照比金國的實力要弱一些,實際上金國早就想滅掉南宋,但是有岳飛的存在,所以想滅掉南宋也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震撼江山易,憾岳家軍難,這是金兀朮說的,而秦檜是金國的臥底,南宋的叛徒,所以想滅掉南宋,首先必需殺死岳飛,好為以後滅掉南宋做好準備,也因為岳飛一心直搗黃龍府,迎接二聖還朝,觸動了南宋皇帝的個人利益,所以才殺掉岳飛的。
-
11 # 柳生神嚴
現在從公佈的史料裡面看宋向金的貢幣是南宋國民生產總值的一層,而岳飛的軍費是南宋國民生產總質的八層甚至還更高,這本帳誰都會算,其實要我說岳飛死的也冤也不冤,作為武將本身就受人猜忌你又還拼命的擴充軍備,全國有三分之二的軍隊都在你手上,還動不動就撂挑子威脅皇帝還想迎回二聖,二聖回來了高宗如何自處到了那時二聖和高宗你不是想讓誰當皇帝就誰當皇帝那你不就是一個擁斬殺皇帝尚方寶劍的人,請問隨便那一條拿出來那個皇帝能饒得了你,無論是那一條你都得死!
回覆列表
在歷史上,宋、金之間曾出現數次議和,而1140年議和未查到相關記載。宋朝皇帝一直派人暗中接觸金國,希望宋、金之間可以南北分治,第一次議和發生在1138年,但是隻維持了很短的時間。第一次議和不久,金國內部發生政變,新上位的完顏兀朮撕毀條約,再度侵宋。岳飛率領岳家軍抵抗,並取得節節勝利,揮師北伐,直搗黃龍迎回二聖的目標指日可待。而隨著岳家軍的節節勝利,宋朝的統治者又看到了議和的希望,所以再次派人商議議和之事。金國方面,由於連年的征戰,人口減少嚴重,國內反戰情緒越來越高,迫於戰事的現狀和國內的壓力,金國與宋國於1141年再次議和。金軍曾言:“撼山易,撼岳家軍難。”所以與宋朝的議和條件中包括殺死岳飛。而宋朝皇帝考慮到南北分治議和之後就可達成,擔心武將回朝後會干政;再者岳飛整天嚷嚷著要迎回二聖,如果二聖真的回來了,自己的皇位就要旁落,所以下了十多道金牌召回了在前方征戰的岳飛。岳飛一代民族英雄,忠勇可嘉,卻成了這場權力鬥爭的犧牲品,最終以“莫須有”的罪名於1142年除夕慘死於風波亭。所以說岳飛的死並不存在時間先後上的矛盾,可憐一代英雄死而含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