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力川科技

    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實在幾千年的古代史上,打仗的年頭比和平的年頭一點也不少。不是在國內打,鎮壓農民起義,就是境外打,中原文明與遊牧民族幹。再不就是各個政權互毆。春秋戰國打了三百多年,楚漢爭霸打了四年,兩漢與匈奴打了幾百年,三國兩晉南北朝一直在打仗,隋末農民起義,隋唐與高句麗、突厥的長期戰爭,五代十國戰爭未斷,宋、遼、金、夏、蒙古之間互毆,蒙古人橫掃半個世界,明末與起義軍、滿清三方勢力角逐,清朝與準葛爾、俄羅斯的戰爭,清末與八國聯軍的戰爭。可以說,從三皇五帝到現在,歷史是在不同規模的戰爭向前緩步而行的。

    那麼,在沒有電話、電報、手機、雷達等近現代先進通訊裝置的情況下,古代戰爭是如何傳達軍令的呢?

    “烽火戲諸侯”反映的事實

    有一個典故名叫“烽火戲諸侯”,說的是西周的末代國王周幽王寵愛褒姒,但褒姒不喜歡笑,於是他想到了一個哄褒姒笑的辦法,就是假裝有敵人進犯,命令點燃烽火。各諸侯聞訊趕來救駕,卻發現是個周王的騙局。褒姒倒是看著亂哄哄的諸侯笑了,但周幽王也因此失去了烽火臺的公信力,最後導致亡國。

    古代沒有現代化的通訊工具,烽火臺便是傳遞資訊的手段。白天以狼煙為號,晚上舉火為號,可以達到示警的作用。三國時期關羽進攻曹魏之前,就是利用烽火臺防犯東吳背後下刀子的。可惜的是,東吳沒有選擇正面進攻,而是白衣渡江,裝做商人突然襲擊,因此負責看守烽火臺計程車兵沒有來得及點燃烽火就被繳械了。

    從周朝到清朝,烽火臺一直髮揮著軍事上的傳遞資訊作用,萬里長城上就建了許多烽火臺,三千年裡一直有士兵把守。長城現在只是一個觀賞功能,但在古代,那可是守衛國家的屏障,重兵把守的。

    驛站傳令兵肩負的使命

    自商周時期,國家就設定的專門的驛站負責傳遞資訊。沒有電話、電話、手機,只能靠人工傳遞資訊了。在中國的郵差也有三千年左右的歷史了。如果趕上特別緊急的事件,那就是“八百里加急”郵件,需要驛卒一站一站地送,馬累了更換馬匹。闖王李自成在起義之前,就是一名驛卒,因為下崗失業才造了反。

    古代的驛站肩負最重要的使命,沒有他們,就無法做到資訊的上傳下達。“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就是說的驛卒為給楊貴妃送鮮荔枝,不知累死幾匹馬、幾個驛卒,才哄得紅顏一笑。安祿山造反,朝廷六天時間裡就得到了訊息。宋朝時岳飛一天之內收到十二道金牌,也是驛卒從朝廷透過驛站傳達過來的。而敵人為了截獲情報,一般也是打驛站的主意,透過殺死驛卒得到需要的情報。與其他通訊方式比起來,驛卒傳遞資訊,是最安全、保險、快捷的通訊方式。

    飛鴿傳書等的輔助功能

    除了驛站傳令兵,歷史上還出現了一些其他的傳遞資訊工具,比如最有名的“飛鴿傳書”,飛鴿具有超強的飛行能力和記憶能力,而且飛得高,如果不是遇到李廣那樣的神射手,相對來說比驛卒傳令兵還安全。信鴿飛的速度遠遠超過了馬匹,如果送信順利,會起到意想不到的傳遞資訊效果。

    信鴿之外,還有利用狗傳遞資訊的。晉朝的陸機養了一條狗名叫“黃耳”,就曾給陸機千里傳信,與其他狗不同的是,這隻狗通人性,能懂人語,象現代訓練出來的軍犬。狗的奔跑速度是很快的,僥倖遇到一隻通人性的狗,那是不錯的通訊工具。

    除了利用動物之外,還有利用水流傳遞資訊的。隋朝初年的大將史萬歲,把戰報寫好裝到竹筒裡,然後放到河流中,竹筒順流而下,被下流的農民拾到,發現其中內容,交到了大將軍楊素手裡,楊素又把這個訊息上報皇帝。

    不過,不管是信鴿也好,狗和河流也罷,這些只能做為戰爭條件下傳遞資訊的輔助工具,說白了這些都並不靠譜,帶有極大的偶然性。靠譜的還是資訊傳遞還得靠烽火臺與傳令兵。

    令旗、戰鼓等的現場指揮

    現場指揮,指揮官是如何處理的呢?《荀子·議兵》中說:“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這是說的用鼓和鑼指揮戰爭。實際上,在古代的軍事指揮中,不只限於鼓和鑼,還有許多種配套措施,幫助指揮員現場指揮。

    第一設定專門的傳令兵,主帥釋出命令,有時是層層傳達,有時是臨陣透過傳令兵騎著馬在軍隊中來回奔走大聲喊出重複主帥的訓話,從而達到上傳下達的效果。

    第二是令旗和軍旗,令旗配備專門的令旗兵。我們看三國時期黃忠陣斬夏侯淵,就是根據法正的令旗指揮抓住時機的。宋朝時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最後就是將令旗兵幹掉,大陣不攻自破。令旗兵根據主帥的指示,用旗語指揮,這從古代到現代一直在用。另外,各種部隊的分別,也是透過軍裝和軍旗區分的。軍旗上寫著將帥的姓氏,或者國家的號,或者軍隊的號,或用顏色標識加以區分。

    第三就是我們所說的擊鼓鳴鑼,擊鼓代表前進殺敵,“鼓聲大作、擂鼓助威”,都是說的這個意思。而撤退時則“鳴金收兵”,一敲鑼就代表不打了,全軍撤退。

    第四指揮官利用“偵察兵”收集情報,古代叫“斥侯”。偵察兵和通迅兵(傳令兵)是主帥的左膀右臂,一個負責收集情報,一個負責下達指示,相互配合,達到實現主帥下達的戰略意圖。

    第五是號炮,中國在世界上最早發明了火藥,號炮在戰爭中的應用,最早是號炮。就象現在在天上放一個“二踢腳”,起到訊號炮的作用。我們常聽到評書中說“三聲炮響”,代表出兵。其實訊號炮有許多種意思,一響是什麼,二響是什麼,三響是什麼。士兵透過號炮採取行動。

    第六是號角。也叫衝鋒號。這是和敲鼓起一個作用的。但號角比起大鼓來說更為攜帶方便。號角兵拿著號角吹,可以激勵士兵們勇猛向前。

    第七是嘶吼。成千上萬的人共同喊一個字,可以起到排山倒海的作用。我們常常在影視劇中看到了,成千上萬的軍人齊聲喊“殺”,這陣勢足以嚇倒敵人。帶隊的指揮官帶頭喊出一個字,成千上萬計程車兵跟著喊,也是現場指揮的方式之一。

    在古代沒有現代化的通迅工具前提下,將帥們透過各種方法克敵制勝,著名的曹劌論戰,就是曹劌根據旗、鼓以及敵人的隊型現場分析指揮取得勝利的。隨著時代的進步,通訊工具的發明,指揮官有了更多的分析敵情和下達指示的輔助,使戰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 2 # 小邢到底行不行

    通訊方式包括:飛鴿傳書、驛馬傳書、烽火傳書。

    1:飛鴿傳書與鴻雁傳書是一個意思,就是古人之間聯絡的一種方法,將信件系在鴿子的腳上然後傳遞給要傳遞的人。古代通訊不方便,所以聰明的人利用鴿子會飛且飛得比較快、會辨認方向等多方面優點,馴化了鴿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通常來講,鳥類本身會認回家的路,就像倦鳥歸巢一樣,例如我跟使用者是朋友,我跟友人當然住在同一個地方,後來我要去別的地方了,我就帶著家鄉的鴿子離鄉背井,有天我有事情要聯絡友人,我就把字條放在鴿子腳上一種專門放信的東西的裡面,再把鴿子放出去,鴿子就會飛到家鄉去,友人就會發現那隻鴿子和我的信,雁子也是,她們都是利用鳥類的習性。

      鴿子對地球磁場的感覺很靈敏,而且特別戀家,這是它們先天具備的優勢。但要成為一隻信鴿,主要還在於訓練。飼養信鴿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放翔、競賽與使用。要想獲取理想的信鴿,除了精心選育良種與科學飼養管理外,最重要的就是訓練。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訓練的基本原理是根據信鴿的生物學特徵及生理特點和“條件反射”原理。訓練的根本目的,在於培養、鍛鍊、提高鴿子的素質,發揮其固有的生物學特徵與特長,從而具備完成各種通訊和競翔任務的基本要素及條件。訓練的基本內容一般包括:基本訓練、放翔訓練、競翔訓練、適應訓練和運用訓練。訓練原則上應從幼鴿抓起,由簡到繁、由近到遠、由白天到夜間、由基礎訓練到專業訓練,總之由易到難進行。下面就訓練的基本內容分類詳述。

      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就開始用鴿子傳遞書信了。中國也是養鴿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隋唐時期,在中國南方廣州等地,已開始用鴿子傳遞書信。

    2:中國幅員遼闊,所以為方便聯絡,古代王朝就建立了以驛傳方式通達資訊的制度,西周時已經產生了郵驛傳命的制度。唐朝時“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透過飛快的驛馬,將嶺南的荔枝送至長安而色味不變以取悅美人的記載,讓人們領略了唐代驛傳的神速。

    清代驛站制度更加完備,全國驛、站、塘、臺計為1785處,驛道四通八達,從京師通到各邊遠地區。

    清代驛站管理嚴密,整個由兵部負責,京師設皇華驛,各省腹地及盛京地區設驛,軍報所設為站。凡是透過驛站發遞的,都要分緩件、急件。奏摺、文書、軍報的驛遞均有規定,對軍站的利用限制很嚴,往往是軍機處發往西北兩路將軍、大臣的加封信函及返回檔案,準由軍站傳遞。其他的一般應由驛站傳遞,而督、撫尋常文書則應由塘鋪遞送,不能用馬遞。軍機處檔案,往往在公文上註明“馬上飛遞”字樣,規定每天300裡,如遇緊急情況,可每天400裡、600裡,最快達800裡。

    3:烽火是中國古代用以傳遞邊疆軍事情報的一種通訊方法,始於商周,延至明清,相習幾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漢代的烽火組織規模為大。在邊防軍事要塞或交通要衝的高處,每隔一定距離建築一高臺,俗稱烽火臺,亦稱烽燧、墩堠、煙墩等。高臺上有駐軍守候,發現敵人入侵,白天燃燒柴草以“燔煙”報警,夜間燃燒薪柴以“舉烽”(火光)報警。一臺燃起烽煙,鄰臺見之也相繼舉火,逐臺傳遞,須臾千里,以達到報告敵情、調兵遣將、求得援兵、克敵制勝的目的。 在中國歷史上,還有一個為了討得美人歡心而隨意點燃烽火,最終導致亡國的烽火戲諸侯。

  • 3 # 歷史興趣

    古代從三皇五帝到如今,歷史上不同時期發生了不同規模的戰爭。戰爭必不可少要傳達命令,古人在沒有現代先進通訊技術下如何來下達指令的。

    “烽火戲諸侯”這個典故來看,古人是用烽火臺點燃烽火來傳達命令的。但用的不好,也會把自己玩死的。最近大火的“長安十二時辰”裡的望樓也是一種通訊工具,用簾子拉起變化成不同的格子,組成不同的暗語來傳達命令。影視劇裡經常聽到“八百里加急”,這是靠人工來傳遞資訊,沿途設定了好多驛站,驛站只負責傳遞資訊。

    成語“一鼓作氣”說明古代用戰鼓來傳遞命令,士兵們能從鼓聲裡穩住自己的心神,來提高士氣。戰鼓不能無力停歇,否則會影響士氣,使士兵心神動搖。所以有了“一鼓作氣”一說。

    令期也是傳達命令的工具,從字面上看是用旗幟來傳達命令。古代主將用大旗指揮行動,小旗交給下屬傳達命令。近代炮兵也用令旗下達命令,還發明瞭旗語。衝鋒號被近代也當著傳達命令的一種訊號。衝鋒號構造簡單,發聲響亮,傳播性很遠。只要衝鋒號一響,部隊全體成員就要發起衝鋒猛攻,也是殊死一博的時刻。還有訓練動物等來傳達資訊,這也有點不太靠譜。我們最熟悉的信鴿據說也是傳達資訊的高手。各種各樣傳達資訊的工具是不同時期的產物,在當時年代應該是非常實用和快捷的傳遞方式,也發揮了無語論比的作用。古人用他們的智慧及才華解決了當時通達命令的難題。

  • 4 # 華豎

    每個時代都有時代發展的烙印,現代戰爭通訊指揮手段非常豐富,有衛星通訊、有光纖通訊、有無線電通訊,甚至還有地波通訊,這些通訊手段保證了平時和戰時通訊暢通,指令傳達快速準確。那麼在古代的時候是如何通訊的呢?

    其實古人也一直在研究兩個問題,一個是解決命令快速到達的問題,另一個是命令到達的安全性和準確性的問題。這其實也是現代通訊要解決的兩個核心問題,即更快速,更安全。

    古代沒有衛星,沒有無線電,也沒有光纖,他們靠的馬匹,靠的遍佈全國的驛站來解決命令傳達和公文傳遞。

    在夏商周時期,建立了分佈各處的峰火臺,在有外敵侵擾或防邊之間就可點燃狼煙,傳遞警報。這是比較原始的資訊傳遞方式,其準確性不是很高。歷史傳說中的烽火戲諸候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

    秦始皇在統一全國後,實行車同軌,字同文等制度,建立了以咸陽為中心通向全國的馳道,沿途設立驛站,用於全國的通郵和中央政府命令的傳達。

    而對於軍令,則有更為嚴格的要求。

    以清朝為例,驛站間使用勘合和火牌作為憑證,而其中的火牌便是兵部專用的憑證。有火牌憑證,各地驛站就會根據要求對公文進行不同時限的處理,如公文限"馬上飛遞"的需要日行三百里。緊急公文則標明四百里、或者五百里、六百里字樣,都按要求時限送到。這種通暢全國的驛站系統,使得中央與地方或邊疆間保持了通訊的暢通,也不會出現軍情的貽誤。

    有了驛站解決了郵道問題,可以實現快速到達。但其中還有一個安全保密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呢?

    除了用火牌作為憑證外,各地還會根據要求採取沿途護送等措施,保證公文不會丟失。此外,如果牽扯調動軍隊,君臣之間還有另外的約定,如兵符制度,平時皇帝拿一半,將軍拿一半,見兵符才能調動軍隊,這也保證了命令的安全性,也便於對各地軍隊的管控。歷史上曾發生過信陵君竊符救趙故事,信陵君之所以能調動軍隊憑藉的就是從魏王手中竊取的兵符,即便如此,大將晉鄙仍是不信,被信陵君所帶的朱亥擊斃,從而調動大軍解了秦軍圍困趙國首都邯鄲之難,成就了一段歷史經典。

  • 5 # 深海沉鉤

    中國古代戰爭動輒幾萬十幾萬人出征,沒有現代化的通訊裝置,比如步話機,對講機……!到底是怎麼進行指揮的呢?

    小規模作戰:一般兩軍對戰,通常都會在目力所及之處,方圓五公里之內。)

    在作戰時,用於通訊的的旗幟由五種顏色黃、青、赤、白、黑。這四種顏色分別表示不同的方向,青旗表示東方,白旗表示西方,赤旗為南方,黑旗為北方,黃旗則為中央。

    隊形陣勢:青旗直陣、白旗方陣、赤旗銳陣、黑騎曲陣,黃旗換陣。同時也要號角,戰鼓,金屬響器。

    大軍團作戰,畢竟大軍鋪開幾十裡,即便是小範圍的作戰也是參在傳達命令的問題,戰鼓戰旗是一種重要的資訊方式,戰場上必不可少的就是鼓點,戰鼓的聲音很帶勁,很 有節奏感,除了在戰場上能夠振奮人心,還是統一戰鬥跟命令的一種辦法,令旗是中軍的指揮辦法,只有在部分地形下可以進行使用,除此之外還有就是戰場的嘶吼!

    戰鼓的很多節奏變成了後來著名的古風歌曲,當時的古代戰場振奮人心的鼓點,比如說在唐朝時候,急促的鼓點代表著進攻,連續的長節奏鼓點代表著按兵不動,假如是金 鑼加急促的鼓點說明是要退兵,才有了(鳴金收兵)這一詞語。根據還原古代的戰場就能直到,古代的戰陣非常給力,而且戰陣必須使用才能贏得勝利,混亂無序是古代戰場最大的殺手。

    現在的人實際上無法感受真正的牛皮戰鼓,聲音在空曠的地方隆隆作響,隔著好幾裡都能夠聽到,配合上金鐵交錯的聲音十分帶感,古代戰場上不準發出任何跟戰鬥沒關係 的聲音,並且總體的安排上會提前確定陰陽符(古代的密碼),戰場上陰陽符跟鼓點配合會十分的好了解。

    後來還出現過一種比較古老的傳令方式,那就是集體的大吼,真像以前聽到的一個段子(山裡人通訊靠吼)!列陣的時候,陣內可能同時透過一個字的發聲來調整,比如御,並等,後來利用這個跟戰鼓變成了比較先進 的傳令體系,後來火藥的出現更是出現了炮響,用炮響來代替,所以古代戰鬥令旗跟戰鼓實際上只是表面,士卒用本國統一官話的齊吼當作指令!

  • 6 # 鄧大仙

    雖然古代沒有先進的通訊裝置,但是不代表沒有落後的通訊裝置。因為軍令關係到國家的命運,所以古代君王對於軍令下達和執行這一塊兒還是非常重視的,一般來說傳達軍令的方式大概有三種:飛鴿傳書、驛站傳令、擊鼓令旗傳令。

    飛鴿傳書是速度最快,危險性最小的傳送方式,不過也存在很大的弊端。飛鴿是由人專門飼養的信鴿,這些信鴿會固定的像某一個人傳送訊息。只需要把所要寫的資訊捲起來裝進一個小小的竹筒裡,綁在信鴿的腳上,就可以了。但是飛鴿所攜帶的內容太少,並不適宜傳送資訊量過大的內容,所以一般都是緊急軍令時才會用。

    驛站傳令是速度次於飛鴿傳書的一種傳送方式。古代政府會每隔一段距離修建驛站,這些驛站在平時接待一下過往的官員們,關鍵時刻就是幫助傳令兵節省時間。一旦到了戰爭時期,驛站裡隨時都要準備充足的飼料,餵養好每一匹快馬。傳令兵路過的時候,之前所使用的戰馬可能會因為太過勞累而無法前行,在驛站更換一匹就可以繼續。

    擊鼓令旗傳令是用在戰場上的方式,古代人打仗一般都是使用的冷兵器,距離近的時候還能喊上兩句,要是距離遠,人嗓子不能傳達的時候,就會使用擊鼓的方式鼓舞士氣。指揮上會有人專門拿著令旗,用令旗來控制大軍的進攻方向。

    除了以上幾種,還有一種不太常用的傳播訊息的方式叫烽火連諸侯,這種方式是古時候遇到戰事時會點燃烽火,通知其他人

  • 7 # 北疆同心聊歷史

    古代限於技術限制,當然沒法像現代這樣使用各種先進的通訊手段,進行軍令傳輸了。但是古人也很聰明,自然也會有多種實用的通訊手法。

    一、在遠距離通訊方面有烽火臺,一般烽火臺都建造在邊疆要塞地區,用以偵察和觀測敵情,一旦敵人有所動作,則白天可使用燃起煙霧,夜晚則使用點燃火光的方法,向後方報警,透過逐級傳遞方法,迅速將警報傳達到中樞指揮機構。

    二、透過驛站,使用加急快遞的方法,也能迅速將情報傳送回指揮機構。據說在情況萬分火急的情況下,甚至可以釆用八百里加急,換馬不換人,晝夜兼程逐級傳遞的方法。

    三、遠距離通訊中,還有一種古老的飛鴿傳書的方法。這是在平時就訓練出一批軍用信鴿,到了情況緊急的時候,就利用信鴿所獨具的磁場導航特性,使其透過最便捷的空中傳遞方式,將情報或軍令傳回後方。

    四、在中近距離的軍令或情報傳遞,就需要用上斥候兵,也就是偵察通訊兵了。由這些經過特殊訓練計程車兵,騎乘快馬將情報或軍令傳遞出去。

    五、如果是近地傳遞軍令,那就不外乎是:白天用旗幟,夜晚用鑼鼓了。古代軍隊有各式各樣的旗幟,每種旗幟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含義,發揮著不同的效力。己方部隊很容易根據不同的旗幟,來辯識指揮官下達的命令!鑼鼓傳令也是事先制定出規則,不同的鑼鼓聲,分別代表著不同的指揮命令。己方部隊可以依據鑼鼓聲音發出的不同命令,來調整自己的軍事行動。使其或進或退皆有章法而不致產生混亂。

  • 8 # 冷兵器研究所

    在冷兵器時代,軍隊沒有電話電報網際網路,人員之間只能透過可見光、文字與聲波進行資訊交流。即古代的人力資訊體系主要是以原始的聲光系統為主的資訊體系。

    從戰役角度上講,其代表有驛馬傳信、飛鴿傳書、烽火通訊等。

    驛馬傳信即乘馬傳遞資訊,是早期有組織的傳遞資訊的一種方式。秦漢時期,中國形成了一套專門的驛馬傳信制度,首先對需要傳送的文書根據其自身的重要性、緊迫性進行等級劃分,然後安排相應的人力、物力負責文書傳遞工作。

    而且當時己經建立起了相當正規的登記制度。對於一項文書傳遞任務,都會記錄傳遞時間、相關責任人等。而後出現的隋唐盛世,由於國家的大力支援,驛傳制度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和完善。

    根據《大唐六典》中關於驛傳的相關記載,在唐朝最繁盛的時候,驛站總數達到1639個,驛傳體系內的從業人員達到了2萬人之多。驛傳制度也進一步的細化完善,例如,根據傳遞方式的不同,出現了路驛、水驛、水路兼併等。路驛相關配套設施有驛馬、驛驢等,水驛則配備有驛船。其中有些驛傳甚至明確了文書每天傳遞的行程,由此可見其制度之細。“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咸陽,暮及隴山頭”,唐代邊塞詩人岑參在其詩《初過隴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中曾這樣描寫驛傳。

    朝發咸陽,暮至隴山。據考證,兩地相距約400裡,足見當時驛騎速度之快。到了宋朝,更是出現了總管文書、信件傳遞的行政機構。並出現了類似於今天特快專遞的加急傳遞方式,稱為“急遞鋪”。其透過不斷的更換驛馬和驛吏的方式,從而日夜兼程,接力傳遞,真正的達到了所謂的“八百里加急”。

    南宋初期,抗金名將岳飛身在邊關,受奸臣構陷,宋高宗連下十二道金牌以招之。這一典故中的金牌就是透過急遞鋪進行傳送的。可以說,歷史上為解決資訊“運輸”問題都建立過龐大的驛站體系。驛站既為遠距離的人力和貨物運輸提供服務,也為資訊運輸,即通訊提供服務。

    中國歷史上曾有為運送緊急文書而沿驛站騎馬賓士的“通訊員”,驛站為“通訊員”提供馬匹服務,也因此有“馬歇人不歇”的說法。在這裡,通訊與運輸是統一的,而直到電報的出現“結束了這種同一性,並且使得符號能夠獨立於地理空間之外移動,而且遠快於運輸的速度”。

    飛鴿傳書,顧名思義,是一種以鴿子作為載體的資訊傳遞方式,通常是將信件系在鴿子的腳上。類似的記載最早源於《山海經》中西王母的青鳥。它們越過萬水千山,向人間傳遞吉祥幸福的聲音。據傳西王母曾透過青鳥向漢武帝劉徹傳信。此外,鴻雁傳書,這一成語也是根據民間傳說而來。可見,鳥兒是古代人們相互聯絡的一種方式。再後來,就演變成了飛鴿傳書。古代稱信鴿為“飛奴”。2500年以前,古人開始馴養信鴿。信鴿的使用也可以在一些歷史史料中找到明證,例如,西夏與北宋戰爭中的西夏軍隊,南宋初期大將曲端的軍隊,西漢時張騫、班超出使西域等。國外最早的見於文字記載的信鴿使用是公元前530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人們透過信鴿傳遞成績。

    烽火通訊即利用烽火將資訊傳送出去的一種方式。烽火是一種原始的利用光訊號的通訊方式,周朝時期就己應用於戰場。人們通常沿邊境線或邊關一國都一線建造烽火臺,在其中儲備柴草。每當敵軍進犯,進犯點附近的烽火臺率先點燃,臨近烽火臺發現後相繼點燃,以此傳遞戰事資訊,是決策者能快速決斷,出兵援助。

    西周時期,曾以“烽火”作為防禦敵兵入侵的聯絡訊號。《周禮》中曾有類似的記載:建造烽火臺連線各國邊疆至腹地的要道,連綿不斷。烽火臺上架桔棒,桔棒之上繫有柴草籠子。每當敵軍來犯,便接連點燃柴草報警。其中,“烽”表示夜間以火光預警,傳遞資訊給鄰臺;"燧”表示白天以煙示警。這種方式有時以“狼煙”見諸於記載,是因為為避免風的影響,古人以狼糞代替柴草產生濃煙,從而使煙減少彎曲,提高能見度,故有此稱。

    古代打仗除了這些戰役層面的驛傳、飛鴿傳書、烽火通訊外,在戰術層面還有鼓點、旗幟、狼煙、烽火、號角、驛站、反光的鏡子等方式,這些手段可以說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了。

  • 9 # 使用者4684103484

    古代軍隊打仗,兩軍對陣,多采用擊鼓進軍,鳴金收兵的訊號傳達指令。具體的事例有《左傳》曹劌論戰一節提到,齊魯長勺之戰,齊國軍隊“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魯軍沒有應戰,導致士氣低落,被魯軍以少勝多擊潰。

    除此之外,華人發現點燃的狼煙能夠傳遞訊號,在自然的空氣中具有穿透力,王維有詩說“大漠孤煙直”,大概就是這樣一種效果。狼煙遠距離能夠看見,當發生戰事時,各處狼煙四起,能夠把訊號傳到遠方報警。據說西周末年,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玩狼來了的故事,就是點燃烽火,召喚諸侯勤王。結果一而再,再而三,王室失去了公信力,當犬戎打來的時候,再也沒有了援助,西周就滅亡了。

    到後來,秦朝修馳道,馳道就是古代的高速公路,修馳道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打仗時,為應付戰爭反應的需要。旅途中又發展出了驛站,就像現在高速公路上的一個個服務區。一旦有戰事發生,皇帝釋出八百里加急的文書,由專使從皇宮出發,騎馬一路向戰事所在地進發,途中換馬不換人,馬由驛站提供,不容耽擱,限期到達,務必及時的把命令傳達到軍隊手中,誤期是要殺頭的。

    這些就是我已知的古代軍隊的通訊手段,這些之外,也有旗語可以交流,至於飛鴿傳書就不甚了了,不知道有沒有具體可操作性,能否準確傳達命令,就不太清楚。

    希望讀者一起交流,指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前後輪驅動汽車的優缺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