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闞金堂說育兒
-
2 # 隨便叫圓吧
素材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由物→感→思→文,四個部分所組成的。因此,有了素材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對素材和主題進行感知,確定自己的主題和立意;第三步是思考寫作的運思,是總分總還是總分?是敘述還是插敘?是抒情還是敘事?最後,確定了以上的,就可以下筆進行寫作了。
-
3 # 作文島
作文有了素材,就像做飯有了米糧一樣,可以做出香噴噴的米飯了。但是光有素材還不夠,還必須有相關的條件:一個新穎的文題+一個精彩的開頭+中間環節的具體敘述與描寫+照應開頭或文題的結尾。這樣寫出的文章才能形象生動,有血有肉,能夠引起讀者的興趣。
當然,文章開頭和結尾的方法也很多,中間重點部分的佈局謀篇能力也很重要,修辭方法的運用更是關鍵。這都需要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注意滲透講解,把功夫下在平時,把作文課上各個方面需要完成的事項在語文課文的講讀過程中分型別、分條塊地講述清楚,並在課後小練筆中加以訓練和鞏固。這樣,久而久之,學生的習作能力自然而然地在你有意無意的訓練中就提高了。一年如此,二年如此,整個小學階段都這樣做,我想,我們的學生定能在作文領域的萬山磅礴中觀賞到主峰,在知識汪洋中看到燈塔。
-
4 # 童裝搭配1
01
在沒有參加寫作班之前,我認為寫文章是需要靈感的,而靈感這東西跟流星一樣,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來,就算來了也是一閃而過,所以之前很少提筆寫作,靠文章賺稿費更覺得是天方夜譚。
有次在網上看到有人說自己一年能發表1400篇文章,我算了一下,平均一天近4篇,如果算上沒能發表的,就不止這個數了,並且全年無休。完全被驚掉下巴,這已經不能算正常人了吧,太牛了!
後來這個牛人成了我老師,她叫湯小小,我報了她的寫作班,到現在畢業也有好幾個月了,寫文章賺稿費這種以前不敢想的事也已實現,學費也掙回來了。
透過寫作給自己開了另一扇窗,給人生多了另一種可能,十分感謝這位老師。在這裡,我想分享一下這段時間透過寫作班學到的東西結合自己實踐總結出的方法,也許會給到大家一些啟示。
02
創作需要靈感,所謂靈感,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對同一主題不同的觀察角度。自媒體時代,寫作者已經失去紙媒時期的“特權”,從媒體決定讀者看什麼,變成讀者選擇從哪獲取自己想看的訊息。在這樣的現實面前,迎合大眾變得理所當然,作文章要有產品思維也成為行業共識。
文章從立意、構思、標題開始,都得考慮讀者是否喜歡,這決定了閱讀量和文章是否被錄用。針對同一個熱點,你能想到與別人不同的觀點,提供新奇的視角,就是靈感要乾的事,與別人太過雷同,那出來的文章也只能爛大街。
內容同質化嚴重一直是自媒體的通病,如何跳出這個“泥坑”呢?創新是一條出路,讀者對新觀點、對日常瑣事不同角度的見解永遠葆有新鮮感,因為好奇“原來還可以這樣!”,這是靈感要乾的事。
怎麼擁有這樣牛逼閃閃的能力呢?蒙被子裡想鐵定不行,我這裡提供三個方法:
1、看別人的觀點是什麼,再想想對立面,任何事都存在兩面甚至多面性。
2、一個事件所傳達出來的東西與讀者有什麼關係?人們更關心與自己有關的事情。
3、試著把格局擴大或縮小,不同的高度,眼界自然不一樣。
-
5 # 聖蓮學堂
很多人都在說,寫文章需要靈感,實際上在我們的生活中,最不缺的就是靈感,我這樣說,有很多人會覺得言過其實,因為他會覺得自己就沒有靈感,為什麼還說靈感從不缺乏?
我們在寫文章的時候,經常會因為沒有靈感而發愁,我們想要追求突然產生的靈感,我們覺得靈感是偶然獲得,既然是這樣的話,那有可能我們很久時間都不一定會產生好想法,那這時候該怎麼辦?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被動等待靈感的出現,這個成本是非常高,我們經常苦惱沒有靈感,就是因為我們始終在被動等待靈感的出現。
我們拿出任意一張照片,給從來沒有看過的人,第一次拿去請他看,他們都看相同的時間,然後同時取走他們手裡的照片,這時候向他們提問,你們看到照片上有一些什麼內容,為了預防互相影響,我們請他們分別把自己看的照片上的狀況寫出來,然後再做對比,這時候一定會發現一個特別的現象,因為同樣一張照片,每個人看到的內容好像都不一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這時候我們做一個統計,把看照片的這些人,他們看到的內容,所有的共同點全部統計,就是說相同的內容,都有多少人同時看到,把這個順序從多到少依次排序,這時候會出現一個非常詳細的資料對比,為什麼照片上的有些內容,有些人他卻沒有看到呢?這個結果說明一個什麼問題,看到照片內容最多的那個人,和看到照片上內容最少的那個人,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反差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觀察的能力不同,所以就導致了這個觀察結果。
我們在沒有靈感的時候,為什麼不嘗試著尋找靈感呢?既然靈感沒有主動找我們,那我們就去主動尋找靈感,剛開始的時候,靈感肯定是很不容易找到,在我們無法找到靈感的時候,我們就需要認真仔細的思考,靈感到底藏在什麼地方?只要我們堅持這條路繼續前行,時間長了以後就會發現,其實靈感一直都在,就像那些人在看照片的時候,有些內容他就是沒有看見,根本原因還在於自己的觀察能力,如果有了足夠程度的觀察能力,那就不怕沒有靈感,因為靈感實在太多了,嚴格意義上來說,靈感永遠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現在已經有了素材,剛才收到這麼長時間的靈感,其實靈感就是素材,靈感和素材是兩個名字,實際上他們是一個內容,只是兩者之間觀察的視角不同,所以我們會以為是兩個內容,事實上靈感和素材只是一個內容。
寫一篇文章,不管我們稱之為素材或靈感,只要我們找到了需要寫的內容,然後把想寫的內容,透過口語表達說出來,把這段話自己錄音,或者可以自己轉為文字,這樣仔細觀察,短短几分鐘的口語表達,可能字數篇幅就很大。如果我們經常練習口語表達,就是日常所說的口才能力,如果一直持之以恆沒有中斷,逐漸就能有相應進步,經過進步以後就會發現,自己在練習口才的同時,其實觀察能力也同樣在進步,觀察能力提升了,寫文章的時候就相對來說,也有相應的進步。一篇文章想要寫的好,必須日常生活中多練習寫,只有多練習寫文章,持續練習這個時間基礎累積到量變,達到足夠的量變,肯定能產生質變,這樣堅持寫的文章就會越來越好。
-
6 # 瘋狂AutoCAD
一、素材要貼近行文及思想,不可死搬硬套。
這裡舉個例子,拿歷史中比較著名的有關俄羅斯十二月黨人的素材來講,總的來說,十二月黨人進行的是一場為推翻沙俄製度的貴族革命鬥爭,我們只要認識到這和行為完全不同於後來的十月革命中的工人階級革命就可以了。但是有的學生則在作文中把這一素材運用到論證人民推動歷史發展的內容中。還有的同學在寫作時動不動就寫古人屈原李白蘇軾等一類的看法,正是因為這些素材往往不是同學們真正的情感體驗,只是靠死記硬背硬塞到文章中的。我們更應該多用現實生活的素材,這樣才能讓讀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二、要理性分析,理解其含義再運用。
一篇好的作文,最重要的就是素材的積累了,不只是書上的積極,生活上也有很多素材是可以積累的,而能夠在作文中以生活的素材化為自己獨特的見解,就是成功的關鍵。而有些素材含有很多表層意義與深層意義,如果自己沒有預先去理解,在使用時它的效果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三、一材可以多用。
一個好的素材其內涵是非常豐厚的,它所包含的不只是一個人和一件事,其中還可以讀到更多的情感,甚至歷史哲學等,所以素材不在多,而在精。
在寫作前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先參加別人是以怎樣的思路來寫的,這樣就很容易進入主題,但是要注意千萬不要被“牽著鼻子走”導致想不到別的寫作思路。希望以上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
7 # 桂林中公教育
關於作文,你是否會有這樣的感悟:不會寫,不知道該寫些什麼?有素材,不知道怎麼應用?大白話,沒有思想深度?針對以往大家備考中存在的問題與疑惑,中公教育專家整理了申論作文學以致用之三大連環技。
連環技一:積累是前提
申論作文的積累來源是多方面的,既可以來源於你看過的書、讀過的報、聽過的詩,也可以來源於你走過的路、看過的景、遇過的人。當然,也可以來源於漫漫求學路上你刷過的題,就真題中的名言、政策、熱點案例、優美語言、典故等等進行積累,如18年省考中關於農村垃圾分類、廁所革命的案例積累;17年“快是一種質量,慢是一種智慧”、“父母養育孩子,不正是在等待、守護一朵花的盛開麼?”的語言積累。
連環技二:整理是保障
有了素材的積累後,接下來的一項大工程就是整理。將你所積累的諸多素材,分門別類的進行整理,這樣在寫作文的時候就可以“快速檢索”,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整理過程中,大家可以按照五位一體的角度進行整理,如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同時,也可以按照不同專題進行整理,如城市建設領域、鄉村發展領域、人工智慧領域、環境保護領域等。分門別類的整理讓你在寫作時可以快速反應,讓你的寫作更加得心應手。
連環技三:嵌入是關鍵
整理完素材之後,接下來就是作文寫作的重點兼難點,也就是嵌入,即將你所積累的素材應用到文章寫作中。作文在寫作的時候到底該放在什麼位置呢?一般而言,對於名言類的積累可以放在開頭首句以先聲奪人、放在分論點後以過渡自然、放在結尾首句以讓人回味無窮;熱點案例的積累可以放在開頭以吸引關注、放在分論點論證以豐富充實、放在結尾以氣勢恢宏;優美語言的積累可以放在開頭、中間、結尾的任何地方,都可以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從而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
中公教育專家在此也提醒廣大考生,申論作文的寫作要想實現“學以致用”,積累是前提,整理是保障,嵌入是關鍵。唯有“三劍合璧”,方可“戰無不勝”,直指作文高分!
-
8 # 秀一老師
對於作文來說,素材是“肉”,結構是骨架。
現在有“肉”了,那麼根據題目選擇骨架就可以了。
根據我自創的“程五段”式作文。
一、寫人(以自我介紹為例)
1、開頭簡介
2、外形愛好性格簡介
3、主要性格+一件事
4、主要愛好+一件事
5、結尾
二、寫事(以跳蚤市場為例)
1、開頭:用舉辦跳蚤市場的意義引出題目
2、活動的起因,時間,地點
3、活動的經過
4、活動的結果
5、結尾:說一下有什麼收穫,明白了什麼道理。
-
9 # 師壇線上
1.迅速抓住題眼開篇點題。
2.把素材分解成幾個方面,確定重點,安排詳寫及略寫部分。
3.前後照應收尾。
-
10 # 育鄰人
誰寫作呢?
釋出的這個問題就是寫作
如果每天都發佈一個問題,10年之後就是社會學家了
回覆列表
,好文章應該是什麼樣的,靈感要怎麼挖掘?我有一句話常常唸叨,就是什麼事知道了就不神奇了。我們覺得不好做,做不到的事。很多都是在自己還不瞭解的時候。一單明白套路了,在去行動就沒那麼大阻礙了。
昨天說了如何讓你靈感不枯竭,每天寫出好文章?靈感篇 - 簡書靈感這個東西被抬高了,如果作家是靠靈感寫東西,那他最後肯定寫不長久。同樣日更也是一樣,指望每天有靈感寫東西。終有一天你什麼都寫不出來,靠什麼能持續的寫作呢?
這就是我說的不神奇理論:什麼事知道了就不神奇了。作者自創的(*^__^*) 嘻嘻說白了都有套路。好聽的講叫經驗,寫多了都能總結出來一些經驗。只是如果寫作大家講套路總感覺LOW了點,於是寫作課都說的比較高大上一些。所謂套路就是有一定的寫作規律,坐在電腦旁基本上就知道怎麼寫,寫什麼樣?
這裡套路的意思不是讓你去照搬別人的,怎麼開頭,怎麼結尾的照搬,這樣你還是寫不好。套路的意思是,透過學習別人的總結出屬於自己風格的套路。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學了寫作課,寫了又去學最後還是沒有寫出來。世面上有那麼多課,每個人都是根據自己風格理解來教給你的。到不一定是他錯了,只是不一定適合你。
套路可以學但不要照抄,學的目的是為了養成自己的套路。根據自己的定位風格,來組裝屬於你的套路。
方法是別人的,套路是自己的,今天我們說一些底層的一些套路。套路每個人都不一樣,我們說一些底層規律,希望可以幫你積累自己的套路。
前面一篇聊了怎麼找靈感,那找到靈感題材了,下面到了開始寫了,準備寫的時候腦子裡一堆東西就是變不成文章。你說難受不難受!這裡我們要明白寫作的一個過程,其實是把我們散碎的一些想法,組織關聯起來並且用線性的表達寫出來。
我們說兩種情況,一個是腦子裡有素材要怎麼寫?一個是腦子裡沒素材該怎麼寫?
腦袋裡面有想法了,但是要想把自己腦子裡的想法組織起來,需要一個主線來串聯。或者說你想表達的主題是什麼,然後把符合主題的素材寫出來,組成一篇文章。就像今天的文章,是我之前腦子裡一直有的一些想法。現在不只是分享給大家,同時也是對我自己的一個梳理,我想透過今天的分享我自己也會受益。是一個共同學習的過程。
腦袋裡面沒素材,沒有素材可以先想一個主題。今天你想寫什麼,根據你想寫的內容,去找素材可以是故事,可以是金句,也可以是你認為有價值的東西都可以做為素材。過幾天我準備寫一個去面試的一個文章,現在腦子裡只有一個標題其它什麼都還沒想好。但是我自己想表達的東西已經在腦子裡了,剩下的就是把自己過程、想法、總結寫下來就可以了。(可以劇透一點,就是去一個百萬大號的自媒體公司面試的機會,我靠的是一篇文章)
寫作真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一門技術,說技術是因為寫作可以通過後天學習的。
當你有了靈感,有了素材該怎麼開始呢?
寫作風格可以很個人化只要你的受眾能接受就可以,但是在我們剛開始,還不清楚自己定位和受眾的時候該怎麼開始?這裡可以借用第一個套路,如果你是新手可以想從這個方法開始練習。不一定讓你寫的多好,起碼讓你文章能完整一些。
這個方法其實是借用話劇的三幕式,一般電影話劇都是由開始-過程-結尾來表達一個故事。同樣我們寫作也是如此,如果能把開始過程結尾寫清楚。不敢說多好,起碼你文章肯定是邏輯統一,層次分明。很多人說文章邏輯不好,太碎片化可以嘗試用三幕式來練習寫作。
這些都是基本套路,知道了就不神奇了,寫作也沒有那麼神秘。只要你真實的表達自己就可以了。
三幕式適用的文章型別比較多,它是一個比較底層的一個套路。剩下的套路都是在這個基礎之上延伸出來的,開始學套路最後無招勝有招。開始可以聽用套路讓我們的初期的文章不那麼散,有章法先把自己想表達的東西表達好,再去考慮更好的寫作。很多時候寫不出來本質還是自己積累的素材和知識太少,導致想寫的時候肚子裡沒貨,這個時候要用一些技巧引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