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anfengz1

    通常可養殖家魚的池塘或將窪池、舊坑經適當改造,即可養殖烏魚成魚。池塘面積1畝左右,水深1-1.5米。池塘四周須用磚石、竹籬笆或聚乙烯網片等材料築成高50-60釐米的圍牆,以防烏魚跳起逃走。根據烏魚喜隱蔽、怕暴曬的習性,池內可種植些水草、水浮蓮、蓮藕之類的水生植物,種植面積為池水面的五分之一。這樣既為烏魚提供一個適宜的環境,又為鯽魚等產粘性卵的魚類造就了一個必要的繁殖條件,從而為烏魚增添了天然活餌料。池水pH值要求中性或微鹼性,透明度為50釐米左右。如水源充足,儘量採取微流水形式飼養,或採用勤注新水的方法,使水質保持清新。

    放養時間為5-6月。放養前,池塘用生石灰清塘,方法、用量與苗種培育池同。放養規格要整齊,須經過篩,按大小規格分塘飼養。放養量視放養規格,一般全長3釐米規格的魚種,每畝可放養1.5萬尾左右;全長5釐米魚種每畝放0.8萬尾;全長10釐米魚種每畝放0.5-0.6萬尾;全長15釐米規格,每畝放0.25-0.3萬尾為宜。若水質良好、飼料充足、飼養經驗豐富,可適當提高放養密度;反之,則應降低放養量。

    為防止在養殖過程中因個體差異而造成相互殘殺,可採取分級養殖的方法,一般大致可分為三級養殖。分級養殖的規格和密度參表7。

    烏魚分級單養的規格和密度

    級別飼養規格(克/尾)密度(尾/畝)

    10.25至1-1.59000

    21-1.5至504500

    350至4002200

    投餵的飼料要求適口、充足。動物性飼料主要不小魚、小蝦、昆蟲、蠅蛆、蚯蚓、青蛙、蝌蚪、蚊子幼蟲、切碎的魚肉或畜禽肉等,植物性飼料為餅粕、米糠、玉米粉、麥麩等。若鮮活飼料來源方便、價格低廉,則可採用投餵鮮活餌料的方法進行飼養。以投餵切碎的冰鮮魚塊為例,餌料係數約為6-7。如動物性餌料欠豐富,可採取用人工配合飼料來餵養。配合飼料主要可由魚粉、餅粕、米糠、玉米粉等原料配製而成。用顆粒飼料加工機加工成顆粒飼料,其粗蛋白量需40%以上。

    投餵飼料應做到定時、定量、定點。顆粒飼料可投放於飼料臺上,或放在竹籮內並將其吊入水中,供烏魚食用。飼養期間經常注入新水,使水體保持充足的溶氧、清新的水質。池塘的注水口設於離池堤30釐米以上為宜,以免池水加水時,引起烏魚跳躍逃跑。在期間,若發現烏魚個體間差異明顯,及時拉網過篩,將超長規格的個體移入他池,以免發生種內殘殺。

    烏魚的單養,往往因活餌料來源不暢、成本偏高等因素,普遍開展養殖受到限制。在中國臺灣,烏魚的人工餌料以80%剁碎的低質魚、20%鰻魚飼料等配製而成;在泰國,投餵用80%海雜魚、10%米糠和10%碎米,另加維生素,經攪拌均勻後,捍成團狀於餌料臺上。單養養殖,投入資金較多。為此,單養烏魚不僅要研製出廉價、適口的人工配合飼料,還可在苗種階段適時進行配合飼料的馴養。馴化方法可在投餵水蚤時同時適量投餵人工配合飼料,逐步增加配合飼料投餵比例,減少活餌料數量,最終全部改為投餵配合飼料。在馴養過程中不能中途混投小魚等活餌料,否則烏魚會專追小魚而棄食配合飼料,造成投餵的飼料未被食用而在池塘底部大量積累,使水質惡化,影響烏魚生長蕭山。

    由於烏魚的市場銷路好,因而近年來在廣東中山市、番禺市和浙江蕭山市、紹興縣、杭州郊區等地,烏魚單養較為普遍。在廣東一帶,畝單產可達500公斤以上,經濟效益為養殖四大家魚的數倍。浙江蕭山市南陽鎮左東村的陳氏兩兄弟,各開挖了面積為300平方米、深2米的池塘一,分別放4000與4600尾烏魚魚種,經18個月的飼養,每戶產成魚3500多公斤,產值達8萬餘元,獲淨利4萬餘元。 在養殖鰱、鱅、草、鯿、鯪、羅非魚等家魚的成魚塘混養一定數量的烏魚種,不但可充分利用養殖水體,還可借烏魚來清除塘內的野雜魚和其他水生生物,減少池塘中不必要的生物耗氧,從而達到充分挖掘池塘生產潛力、增加養殖品種、提高池塘單位面積產的目的。

    家魚成魚塘內搭養烏魚,要做到放養時間的差別:家魚放養時間要早,一般以1-3月為宜,烏魚則在5-6月放養。還要做到放養規格上的差別:家魚的放養規格要大,烏魚放養規格要小,最好相差一掊,即如烏魚放養規格為5-7釐米長,家魚則最好達15釐米以上。此外,烏魚的放養規格儘量做到整齊,放養的數量亦不宜過多,一般每畝混養4-5釐米的烏魚種30尾左右。若池塘內野雜魚、小蝦、水生昆蟲較為豐富,或在池內投放一些大規格的鯽魚、羅非魚,使其產卵繁殖後代,供烏魚食用,這樣,烏魚放養數量沿可適當提高。烏魚種放入後,一般不必再投餌。經5-6月飼養,個體一般 150-400克,個別可長至500-600克,每畝可獲烏魚9-18公斤。

    湖北省洪湖縣黃家口區永寧湖村漁場,在1000畝精養家魚塘內,7月份放養10釐米長的烏魚種3萬尾。到11月份乾塘時,平均每尾烏魚重達0.5公斤,總淨收烏魚1.5萬多公斤。

    廣東省高要縣在一隻面積為7.5畝的成魚塘內,放養家魚、羅非魚,混養烏魚。放養和起捕情況為:鱅、鯪、草、鰱、鯉按常規的放養模式放養,一般是鱅魚每畝75尾,規格1公斤6尾,一年放4次;鯪魚每畝75尾,規格16.6釐米,一年放4次;草魚每畝50尾,規格16.6-23.3釐米,一年放2次;鰱魚每畝1000尾,規格5-6.2釐米,一年放一次;鯉魚每畝50尾,規格7.2釐米,一年放一次。羅非魚4月上旬每畝放100-120尾越冬親魚或放1000尾6釐米左右的魚種。烏魚在5月中、下旬放養,規格為3.6-5.0釐米,每畝放100尾。至11月起捕乾塘,每畝產鱅、、草、鰱、鯉魚共為403.5公斤,羅非魚329公斤,烏魚18.6公斤,平均每畝總產達751.1公斤。收穫時烏魚每尾達0.2公斤,最大達0.6公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燉魚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