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封王照舊殺掉?
7
回覆列表
  • 1 # 刺蝟歷史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假如劉備統一天下稱帝,那關羽張飛等人肯定難逃一死!而且是死得風風光光、名正言順。

    東漢末年,黃巾猖獗,戰亂紛爭,天下英雄群起,為的就是能夠獨霸一方,甚至統一天下。在那個人人都有可能成為王侯的年代,其實最大的贏家就是幽州涿縣的劉備,劉備本來只是一個鄉下織蓆販履之輩,最後居然割據一方,與曹操、孫權平分天下,千古留名。

    為什麼劉備能有這樣的成就?這跟他的兩位結拜兄弟關羽、張飛分不開關係,從桃園結義,到名揚天下,三兄弟始終一條心,就連剛開始起事的傢伙,包括雙股劍、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都是人家三地張飛變賣家產換來的,更有多少次兩位兄弟救他於水火!

    那麼假設劉備最後統一天下了,這兩位跟隨著自己幾十年的兄弟會有怎麼樣的結局呢?俗話說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其實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們似乎可以看到關羽張飛的結局。

    自古以來,皇帝可以共患難,卻絕不能共享福,特別是之前和皇帝關係特別鐵的,哪些皇帝所倚重的,為打江山拋頭顱灑熱血的功臣們。

    這些功臣們,在皇帝危難之時,他們可以為皇帝力挽狂瀾,是皇帝的中流砥柱;但是在太平盛世就是皇帝最大的威脅,他們在群臣中一般充當的都是意見領袖的角色,一呼百應,所謂的功高蓋主就是這個意思。

    典型的例子就有劉備的老祖宗劉邦,殺韓信,誅樊噲等,都是血淋淋的教訓,別說兄弟了,樊噲還是劉邦的連襟呢!

    所以啊,劉備統一天下後,作為劉備的兄弟,關羽和張飛可能會被封王封候,但是隨著劉備當朝為王,漸漸被政治遊戲掌控時,關羽張飛的性命也就不長了,劉備肯定會找各種藉口殺掉他們,並且還會名正言順的殺掉,用仁義之名堵住天下悠悠眾口。

    本文作者青梅煮史

    喜歡歷史,熱衷碼字

    ——碼字不易,請多關注!

  • 2 # 靈魂的感觸

    現如今,貌似許多朋友都不接受劉備“仁德”的形象了,反而覺得劉備是“假仁假義”。好比劉備稱王后,對諸將進行封賞,卻唯獨不給關羽封侯;又如關羽敗走麥城時,劉備不聞不問,終致關羽慘死;再好比劉備借不救關羽之名而對十多年的義子劉封痛下殺手等等,貌似劉備真成了一個無情無義的小人,以致許多朋友猜測,若是劉備稱帝,肯定會屠戮功臣,話說真是如此嗎?我到不這麼認為!

    殺關羽張飛,無異於自取滅亡。劉備不是劉邦,關羽張飛也不是韓信,英布!若是劉備一統天下,關羽張飛自當是萬戶侯,而絕不會死於屠刀之下!

    劉備真英雄

    劉備能在漢末亂世中達成“三分天下有其一”,若是靠假仁假義,小肚雞腸,是絕對不可能有如此成就的。無論在小說中,還是歷史上,劉備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便是:“禮賢下士,寬以待人”,這便是劉備“仁德”之名的由來。如果說這一切是裝出來的,那我實在無法想象劉備“裝”的技術到底達到了何種境界!竟能騙過如此多的人:

    陳壽曾評價劉備:“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袁紹曾言:“劉玄德弘雅有信義。”;曹魏名臣劉曄有言:“劉備,人傑也,有度而遲。”;郭嘉有言:“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

    所以我不認為這種品性是裝出來的。下面我們來說說劉備為何在稱帝后唯獨不給關羽封侯,這是個事實,時馬超,張飛,黃忠,趙雲等皆被封侯,唯獨缺了關羽,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關羽早已是當年大漢天子親封的“漢壽亭侯”,還用得著劉備再封一侯爵嗎?豈不是貶低了關羽!話說劉備重視關羽嗎?從能將鎮守荊州這樣的如此重任交付給關羽,則足見劉備對關羽的信任與器重,有人說劉備稱帝后忘記關羽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細節,劉備先後冊封了馬超為驃騎將軍,張飛為車騎將軍,黃忠為後將軍,但唯獨位列三公之上,武將之首的大將軍一職空缺,這個職位留給誰的呢?除了關羽我想不到還有第二人,只不過劉備稱帝時關羽已戰死,因此大將軍一職在劉備期間一直無人擔任。

    再說關羽戰敗無人救援,當時劉備遠在西川,且剛好與曹操進行了一番大戰,拿下漢中,內部尚不穩定,且有好多事情需要處理,比如安定民心,休整軍隊等等,而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實在過於突然,且敗得也非常之迅速。連當時駐守在上庸的劉封孟達都來不及救援,何況遠在漢中的劉備呢。

    最後我們來看看劉備殺劉封,其實不救關羽並非劉封之死的關鍵原因,據《三國志》記載:

    “先主責封之侵陵達,又不救羽。”

    這裡我們得重點看看這個“侵陵達”,這是指當年劉封在上庸與孟達不和,以致逼反孟達投魏,最後導致了上庸失陷。這就大有問題了,當年劉封為何要欺凌孟達呢?無非想獨自掌控上庸,有擁兵自重之嫌,且作為劉備義子,如此公然欺凌功臣,逼得孟達降魏,可見劉封為人之跋扈,所以後來諸葛亮一言戳中了劉備的痛處,擔心劉備死後,無人能駕馭劉封,劉備才痛下殺手。這也是做了一個政治家該做的事情,其實無可厚非。相比曹操,劉備已經夠仁德了!

    關張忠心,毋庸置疑

    一個帝王如果真要殺臣子,必定是對其有所忌憚,當年劉邦殺韓信,英布便是如此。韓信何許人也?“兵仙”,非將才,乃帥才也!劉邦一半的天下都是韓信打下的,劉邦能不忌憚?且韓信擅自稱王,這也是導致其被殺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關羽張飛呢?將才也,且對劉備一直是忠心耿耿,關羽身處曹營尚思歸劉,這份忠義,古今罕有。這也是為什麼劉備放心將荊州託付給關羽的原因。像這樣兩個親如兄弟的將才,對自己的統治又不會造成威脅,劉備殺他們的理由何在?殺關羽,張飛豈不是自毀長城,毀了自己一世的仁德之名?

    往往大家喜歡拿劉邦來說事,為何不想想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呢?再退一步講,歷史上殺功臣的皇帝屈指可數,劉備會往這條路上走?

  • 3 # 珞珈山的貓

    不是每個人都是天選之子——漢光武帝劉秀

    首先劉備一統天下的難度十分巨大,甚至來說是不可能完成的。假設公元220年,關羽沒有敗走麥城大意失荊州,劉備也順利的攻下了漢中並且站住了腳跟。想要進一步推進戰果,其實難度依然很大。且不說孫權和曹操會不會聯合壓制這個西南地區的霸主皇叔劉備,劉備想要統一天下,恐怕也要用不下於五年到十年的時間。

    我們假設劉備用了兩年的時間就統一了天下。時間來到了公元222年。關羽自然沒有敗走麥城而活了下來。張飛也不會因為痛失二哥而脾氣暴躁,命喪宵小之手。劉備在統一了全國之後坐上了大漢王朝的皇帝之位!那麼跟隨自己打天下的功臣們會得到怎樣的賞賜和結局呢?

    封侯拜相,名垂青史!

    作為劉備中年時期結拜的兄弟,關羽和張飛自然會封侯拜相,明確的說二人一定會被封為異姓王。根據關羽的功績和平生主要的活動範圍,應該被封為荊王或者晉王。而根據張飛平生的主要活動範圍和功績來看,應該被封為燕王。都是實打實的王侯之名。地位尊貴!當然,這一年的關羽已經61歲,張飛也有了56歲。而他們的大哥漢昭烈帝劉備已經60歲。(是的,你們有看錯,身為大哥的劉備實際上比關羽還要小一歲)。現實中的劉備在公元223年便去世了,假設劉備由於當上了漢朝的皇帝而心情愉悅多活了兩年。那麼這兩年裡,即使其二弟關羽和三弟張飛不會去世或者有些居功自傲,犯點小錯誤。那麼劉備還是會善待兩位兄弟的。雖說很多人都覺得劉備一輩子都在學自己的先祖劉邦。自然也會在統一全國之後過河拆橋如殺韓信那般,除掉自己的兩位功高震主的兄弟。但是他來不及這麼做!所以實際上劉備不會這麼做,至少歷史不會給劉備足夠的時間,因為劉備從當上皇帝到他去世不會超過幾年的時間了。在這幾年裡,恐怕劉備還沉浸在手下兄弟關羽、張飛幫他奪得天下的喜悅之中,還對曾經的結拜兄弟有很強的仁慈之心和感激之情。一時還沒有動殺心恐怕就自己先行而去了。

    王侯之位恐難傳三世

    時間往後推了數年,劉備、關羽、張飛先後去世,天下交到了他們的後代手中,繼承皇帝大位的依然是大家熟知的後主劉禪。關羽的晉王之位傳到了長子關平手中。而張飛的燕王之位世襲到了張苞手中。然而天下無戰事,劉禪又是一個比較長壽的皇帝,在位時間長達半個世紀。這半個世紀裡,顯然會因為種種原因而廢了關平和張苞的王侯之位,這是符合歷史的客觀發展規律的。因此關羽、張飛的王侯之位恐怕傳三世,甚至有可能給子孫帶來殺身之禍。也未嘗不可!

  • 4 # 歷史三日談

    也就是在這桃園結義的劉備、關羽和張飛,仨人最長命的是劉備,活到了公元223年,關羽是死的最早的一個,公元219年被孫權部將活捉,隨後處死,戰死沙場對於一個從軍之人來說,可以說是莫大的榮耀,因此關羽死的並不憋屈。

    憋屈的是張飛,這個有勇無謀的人,老想著關羽死的冤死的慘,急著報仇,似乎一下子就可以把孫權活捉然後吃肉喝血了,關鍵是急不可耐的情況下心境也變差了不少,對手下張口就罵,抬手就打,甚至還有人被打死。

    劉備一看就勸他:“我的三弟,你為二哥報仇的急迫我們都知道,你這老打身邊的人,完犢子了還把他們留在身邊,那天你喝醉了,小心身邊人把你殺了?”

    張飛又不是被嚇大的,他要是害怕還不如接著賣肉呢,還能跟著劉備造反,依然我行我素,該打就打該罵就罵,張飛心裡急,酒喝的都比以前多以前頻繁了,公元221年,張飛讓部下置辦白衣白衫白旗白幡,他要給關羽報仇。

    限定三天時間,結果三天快到,東西還沒準備齊,手底下倆腦袋瓜靈活點的就想了,這個黑子醒來怕是要殺人了,一合計,先下手為強,直接用短刀戳進了張飛的心窩子,一代戰將就這樣窩窩囊囊憋憋屈屈就死翹翹了。

    不過倆人都死在了劉備前面,劉備真要是統一了天下,還得冒著不仁不義的威脅再把他們殺了,畢竟這倆貨動不動就跟劉備稱兄道弟,難不成天下還要分給他們點!

  • 5 # 無筆

    大家應該對小說《三國演義》都不陌生吧,當時的天下三足鼎立,分為曹魏、蜀漢和東吳三個政權。大多數的歷史學家都非常注重三國鼎立的形成與過程,而且對三國時期的人物各有不同的見解。那麼如果真的讓劉備統一了天下,那麼關羽、張飛的下場將會是如何的呢?

    在新三國演義的第二集,當響起“這一拜,春風得意遇知音,桃花也含笑映祭臺。這一拜,保國安邦志慷慨,建國立業展雄才 展雄才。這一拜,忠肝義膽,患難相隨誓不分開。”當時三人結義的場景是否還浮現在你的腦海。

    兄弟三人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位有志之士,為了一起幹一番大事業,三人意氣相投,言行相依,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在一個桃花絢爛的桃園裡,三人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難同當,有福同享,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以共同實現三人各自的人生理想。

    其實縱觀三國的曹魏、蜀漢和東吳三個政權。劉備的發跡比起其它兩位,自己實屬有點慘。有人曾經這樣調侃劉備“開局一雙鞋,裝備全靠借”。 雖然劉備當時自稱是皇族的後裔,但是當時的漢室已經十分的衰敗了,而且劉備自己與正統的漢室皇帝相比自己又是一個遠親,所以劉備只是空有個響亮好聽的名號,其實自己什麼實權也沒有。不要說有什麼兵馬了,自己都是靠賣草鞋為生的。

    然而劉備這麼悲催的開場,直到後來的風生水起,自然離不開這兩位兄弟的鼎力相助。那麼如果真的讓劉備統一天下,關羽、張飛的下場會如何呢?

    在歷史的長河中,帝王統一天下之後,跟隨自己主公打下天下的功臣,然而最後的結局都不怎麼好(當然除了能看清形式的張良)。帝王統一天下之後,為了維護自己的皇權與自己的地位,最後卻都一個個都殺掉了。比如韓信,漢室的江山可以說是韓信給打下來的,最後劉邦卻怕韓信位高權重對自己不利而暗使呂后殺害了韓信。

    然而在筆者看來,我覺得劉備應該不會殺掉關羽、張飛。因為劉備一直以人和拉攏人心,而且關羽、張飛跟隨劉備南征北戰,立下過汗馬功勞。當關羽被曹操所擒,但當關羽知道劉備身在何處之後,立即棄曹操而去,護送劉備妻兒回到了劉備的身邊。

    關羽一直以“忠義”著稱。劉備知道關羽對自己的忠心耿耿,所以斷然不會殺他。而張飛就更不用說了,張飛跟關羽一樣,跟隨劉備南征北戰。曾經 “一聲怒吼嚇退曹操十萬大軍”。不僅張飛是一個真性情、嫉惡如仇,而且張飛和劉備是老鄉。所以張飛對劉備也是絕無二心的。

    雖然筆者覺得劉備不會殺這倆位,但是筆者也覺得劉備也不會給二位封王。因為劉備拿下漢中之後,沒有交給他們倆中任何一位,而是交給了魏延。雖然劉備的害人之心沒有,但是防人之心還是有的。如果真的讓劉備統一天下,我想劉備應該會給關羽、張飛一個虛職吧。不會給他們實權的。

  • 6 # 冷月鉤沉

    文史頻道第125期同享太平

    筆者認為劉備如果一統天下,張飛和關羽會安享晚年。

    劉,關,張三兄弟的感情,從正史和演義上來說,都是親如手足的,在劉備創業初期,只有關羽和張飛兩個人跟隨他,在劉備顛沛流離的前半生,關羽和張飛兩個兄弟和他相依為命,劉備不可能忘記。

    按照題主的思路,劉備做了皇帝,統一了三國,中興了大漢天下。

    那麼,關羽和張飛都極有可能會成為了大漢的兩個異性王。

    因為在劉備前半生的為人處世上,經常以仁義而取信於人。

    包括諸葛亮,趙雲和魏延這些重要文臣武將,都是因為劉備仁義之名而始終追隨。

    作為劉備最早班底的關羽和張飛,是他取信於天下的兩個重要人物,假如劉備殺了這兩個人,將會讓天下人所不恥,更不要說坐穩皇帝的寶座了。

    筆者認為,關羽和張飛在劉備做了皇帝以後,也不會向其他功臣一樣,囂張跋扈,尾大不掉。

    因為在他們眼裡,自己的兄長劉備,就是自己最大的靠山,他們不需要再挑起無畏的事端,招來殺身之禍。

    他們很可能會像唐朝的秦叔寶和程咬金那樣,為了避嫌,逐漸淡出劉備的視野,做一個逍遙快活的局外人。

    再說,劉備得天下已經60有餘,作為老兄弟的關羽和張飛,還能活幾天也是未知數。

    再起殺戮,恐怕對劉備兄弟三人都百害無一利。

    為了營造和睦的氛圍,即使關羽和張飛胡鬧,劉備應該也會忍讓。

    —End—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視力4.9算近視嗎?左右都是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