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曉史才能明事

    在清朝雍正皇帝時候起就創立了秘密建儲制度,就是皇帝自己把自己決定的繼承人分別用漢語和滿文、蒙古文書寫在詔書上,一式兩份,皇帝自己保管一份,還有一份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後,這就叫傳位詔書,到老皇帝駕崩的時候,大臣們就拿著這兩份詔書比對,如果內容一致,便擁立新皇帝登基。

    偷換詔書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史料記載乾清宮有20多米高,正大光明匾額起碼也有7、8米,何況還是在大殿之上,隨時周圍都有太監,偷換談何容易,更何況老皇帝手裡還有一份,總不可能兩份都給你拿走吧!到時候如果兩份詔書不一致也照樣達不到目的,又何苦給自己招來這麼大的麻煩呢?並且詔書採用漢、滿、蒙等多種文字記載,修改要使得筆跡不變不讓人懷疑又是難如登天,這也就推翻了傳說雍正皇帝把康熙皇帝的傳位詔書原來是“傳位十四阿哥”改為“傳位於四阿哥”的說法了,因為他改的了漢文還能改的了滿文和蒙古文嗎?還能把兩份都改成這樣嗎?顯然這是不成立的。

  • 2 # 小球球的影院

    正大光明匾額,順治皇帝的治國宣言

    公元1644年,清軍入關,年輕的順治皇帝,成為了紫禁城新的主人。他把寢宮選在了乾清宮,後來,他在乾清宮正殿中央掛了一塊匾額 ,上書:正大光明。

    紫禁城是整個國家的中心,而乾清宮又是整個紫禁城後宮中規格最高的宮殿,關乎整個國家命運的決策,大多都是從這裡發出的。可以說,這是新王朝的治國宣言。

    但順治帝估計怎麼也想不到,他親手寫的這塊匾額,在日後的歲月中,逐漸演化出另一番味道。

    秘密建儲制度,雍正皇帝的獨特發明

    順治去世後,他的兒子康熙繼位,坐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下,執掌國家長達61年。康熙一生政績卓著,唯一的遺憾,就是在接班人的問題上,對太子立了又廢,廢了又立,眾多皇子為了爭奪帝位,明爭暗鬥,禍起蕭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九王奪嫡”。但在歷史的長河之中,皇位傳承本就夾雜著太多的血雨腥風,這不過是歷史的重演罷了。

    親身經歷過這場殘酷鬥爭考驗的雍正,也許有太多的感觸和無奈,所以他痛定思痛,建立了秘密建儲制度。

    這個制度的核心就是:不再公開議皇太子,而由皇帝將自己選定的人選,書寫兩份,一份隨身攜帶;一份密封入匣,高掛於正大光明匾額背後。等到皇帝龍馭賓天,取出密匣,和隨身攜帶的那份一起,兩份對照,擁立新君繼位。

    這是雍正創立軍機處後,在皇位繼承問題上的又一創舉。自此,正大光明匾額下,又上演跟多的故事。

    皇子們的表演,競爭的殘酷與人性的扭曲

    雍正,可能是清朝12位皇帝中,最具爭議的一個。有人說他:生性多疑、不擇手段、冷酷無情、擅用權術的暴君;也有人說他:勤政愛民、敢於革新、講求實際、承前啟後的明君。兩種極端的評價,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可見雍正極具矛盾性。

    而他發明的秘密建儲制度,更是這種矛盾的具體體現。在最公正的匾額背後,卻隱藏著一個最不能公開的秘密。

    在清朝歷史上,一共有四位皇帝,透過秘密建儲制度登上皇位。為了最後的皇位,皇子們不得不戴上面具,在自己的父親面前,在正大光明匾額面前,上演一場又一場虛偽、做作的表演,以此來博得那最後的勝利。

    而在日復一日的表演過後,他們的內心可能更加的惶恐和焦慮,甚至已經完全扭曲,弄不清楚到底誰才是自己,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至於問題中涉及到是否會被盜,我個人覺得完全不必擔心。

    皇宮守衛森嚴。乾清宮是身在後宮,日夜有人看守,一般人員非召不得入宮,能進入乾清宮的多是皇帝的親信重臣。而且正大光明匾在正殿最重要,距離地面很高,沒有輔助工具,一般人是無法夠不到匾額後面的密匣的。

    傳位詔書,除了正大光明匾額後面放置的一份外,還有一份是皇帝隨身攜帶。只有兩份內容一致,才能確保登基。就算能偷換匾額後面密匣中的那份,皇帝貼身攜帶的那份換不了,也是於事無補,更可能引火燒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滅蚊燈射出的有紫外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