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見yun卸甲

    英布出身於秦國,後來觸犯了大秦王法被帶到驪山做了囚徒,由於項羽的知遇之恩而跟在他的身邊,英布是項羽手下的大將,後來被立為九江王。由於英布對秦國的怨恨,所以下令埋了二十萬秦軍,殺死了義帝。但即便這樣,項羽和英布之間的關係仍舊十分要好。然而,在英布封為九江王后,他們之間的關係才有所改變。

    英布自封為九江王后就開始傭兵自重,不太會聽項羽的指揮了。項羽和齊王田榮作戰時,向英布徵兵,但英布卻避而不見,只派出了幾千的軍隊敷衍項羽。項羽這個人義氣雲天,哪怕兩次調動英布對抗敵軍的勢力都沒有什麼太大結果,卻依舊有愛才之心,並未起殺意,只是對他並沒有那麼信任了,有所反感而已。

    英布的立場也並沒有十分堅定,在不斷的搖擺,他一邊害怕自己的行為會惹怒項羽,但又不甘心。這時候,正好劉邦的使臣到來,對外宣稱英布已經歸附了漢王。項羽聽到之後,十分憤怒,英布見謠言已經傳開,不得已的進行反叛。後來,項羽和英布大戰一場,英布仗敗,逃往了漢國。可以說英布有反叛之心,但未真正的做出決定,是劉邦利用了一個小計策逼著英布做出了選擇。

  • 2 # 歷史名將錄

    說起九江王英布,他的一生可謂極度複雜。作為一名將領他無疑是成功的,可作為一名臣子,他則讓人憎恨。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本是項羽手下的大將,可後來叛楚歸漢甚至成了開國功臣。英布為什麼背叛項羽的原因,也讓人不理解。而且在歸順劉邦後,英布最後又謀反了一次......

    英布在投靠項羽期間,一直是最勇敢的將軍,打仗經常以少勝多,為楚軍贏得了廣泛的敬重與信服。因為這些原因,項羽入關後分封十八路諸侯,其中九江王英布是項羽賬下五大將中唯一的一位王爺,可見項羽對於英布的重視。

    但是在項羽立國之後,九江王英布對項羽的態度卻大變,項羽出兵攻擊齊國的田榮,向英布徵兵,只得到區區4000人,彭城遭遇劉邦圍困,英布也託病不救。但因為項羽很看中英布,所以不忍殺他。但最後項羽的忍讓換來的確實英布的叛變,那麼英布為什麼背叛項羽,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彭城之戰,劉邦慘敗。退到下邑,張良提出下邑之謀,要劉邦以王位為誘餌,調動韓信、彭越和英布的積極性,從戰略上包圍項羽,派隋何出使九江,遊說英布。從此英布便跟隨劉邦做事,一路幫助劉邦。歸順劉邦後,英布也是戰功赫赫,漢朝建立後被封淮南王,與韓信、彭越並稱漢初三大名將。後來項羽烏江自刎之時,在垓下圍攻項羽的漢軍之中,也有英布率領的部隊。讓人覺得可笑又可悲,項羽看重他,可他卻背叛項羽歸順劉邦,甚至成了逼死項羽的其中一員。作為臣子,英布實屬不忠不義之人。也難怪後來,英布會再度謀反。

    雖然說也有一大部分是劉邦的原因,但英布本身就存在問題。劉邦稱帝后,很多為他打天下的功臣最後都被他殺死了,漢十一年,呂后誅殺了淮陰侯,因此英布內心恐懼。這年夏天,漢王誅殺了梁王彭越,並把他剁成了肉醬,又把肉醬裝好分別賜給諸侯。送到淮南,英布正在打獵,看到肉醬感到特別害怕,暗中使人部署,集結軍隊,守候並偵察鄰郡的意外警急。

    後來英布懷疑自己的愛妾與賁赫有淫亂關係,最終殺死了賁赫的全家,然後所幸起兵造反。畢竟英布自己也有野心,想當皇帝所以不甘只為臣。而最終英布還是失敗了,死後也得到了應有的報應,這也不怪劉邦的狠毒。英布死後,劉邦將他肢解八塊,如今英布墓深藏在人來人往街巷之中,卻鮮為人知。沒有碑文、沒有標識、沒有任何印記。

  • 3 # 80後續

    歷史上評價英布,是一個兩面三刀的人,這樣的人忠心程度不夠,也就是說項羽能給他的劉邦也能給。 雖然這個評價很靠譜,但英布並沒有如此不堪,而面對項羽,英布早就不滿,才會被劉邦輕而易舉說動。 英布一開始是吳芮起義軍中的一員,之後他又潘服了項梁,後來又跟隨了宋義,宋義死了之後,他覺得無路可去,就跟隨了項羽,從這可以看得出他這個人的性格,只適合普通人的想法一樣,人往高處走罷了,而跟隨項羽之後,因為項羽想要稱王,當時的楚懷王對他有威脅,項羽就派英布去殺他,不盡如此,項羽對於擋他路的人,絲毫不手軟,面對項羽的陰晴不定,英布才在劉邦的策反之後選擇了背叛,這何嘗不是他的自保手段呢?

  • 4 # 芒果論史

    英布投靠劉邦其實是一件蠻容易理解的事情,可能大家一開始很容易把英布的角色代入到項羽手下這個分類中去,所以就會感覺項羽不曾虧待英布,而英布卻在背後捅刀子。

    但實際上,只要我們粗略瞭解一下英布的人生履歷,就會發現項羽並沒有給他什麼恩惠。

    英布的發家史

    英布這個人本身是一個好勇鬥狠的傢伙,年輕的時候犯了法,被處以黥刑,所以又改名字叫做黥布。被處刑之後,英布被派往驪山勞作,後來聽說陳勝吳廣發動了起義,英布攛掇了一批刑徒響應起義開始反秦。也就是說,英布並不是一開始就投靠項羽的,他其實是獨立拉起了一支隊伍,算得上是一支獨立的起義軍。後來項梁越做越大,英布就去投靠了項梁,這個時候楚國的權力格局也不是以項羽為中心,而是以項梁為中心。

    應該說楚國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是楚懷王熊心,而實際上的統治者是武信君項梁,英布和項羽都是名義上屬於熊心,但實際上屬於項梁的將軍,他們的等級其實是差不多的,不存在英布是項羽手下的說法。

    到後來項梁被殺,楚懷王熊心奪權,封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也就是說英布和項羽此時都歸宋義管轄,但項羽等級要高於英布。後來項羽強殺宋義,楚懷王被迫封項羽為上將軍,而英布也就自然歸屬項羽指揮。

    項羽和英布的從屬關係其實是楚懷王賦予的,至少名義上是這樣的。在英布的心目中,他和劉邦、呂臣、項羽一樣,都是楚懷王手下的將領,而不是項羽的將領,就好像曹參跟隨韓信作戰,但曹參是劉邦的將領而不是韓信的將領一個道理。

    後來項羽封英布為九江王,在大家的眼中是項羽對英布不薄的表現,但在英布的眼中,這是他應該得到的獎勵,畢竟他殺了那麼多的秦軍,立下了那麼多大功。他的心中沒有對項羽的認同感,當他背後捅項羽一刀子的時候也就心安理得。

    隨何強逼

    英布投靠劉邦可以說是被隨何逼出來的,隨何在歷史上是個小人物,但在促使英布投奔劉邦這件事上,他的表現可以被稱之為完美。

    到了九江王英布的地盤上,隨何為英布進行了一波客觀分析,這份分析既有天下大勢的角度,也談到了英布的個人利害關係。當時項羽和劉邦在滎陽對峙,楚軍無法繼續向前推進,漢軍也只能艱難抵抗,但是楚軍的補給線遠遠長於漢軍,這就導致項羽處於一個進退兩難的地步。

    再加上項羽擅自謀殺了楚義帝,丟掉了民心,整個楚國都在逐漸開始走下坡路,相比較之下,有蕭何的治理,關中一片勃勃生機,劉邦在前線艱難抵抗的背後帶來的是漢軍的喘息之機,楚漢之爭究竟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這是從天下大勢的角度進行分析,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再從英布的個人利害關係進行分析就可以發現,英布必須放棄項羽。

    當初齊國的田榮起兵對抗楚國,項羽下令讓英布帶兵來援,但前文已經講過了,項羽和英布的從屬關係是楚懷王給的,楚懷王都被項羽殺了,這份關係還能算數嗎?更何況九江王和西楚霸王在名義上是平等關係,根本沒有從屬關係,項羽的命令口氣自然讓英布不爽。

    於是他一番推脫,只象徵性的派了幾千人幫助項羽,英布的意思很簡單,我不想摻和這件事,派兵是給你面子,不把關係弄僵。可惜英布和項羽的思維是不在一個頻道上的,項羽心中一直認為英布是他的手下,手下不聽話就得打。所以說,如果楚軍贏了,英布必定會被項羽秋後算賬,而如果漢軍贏了,那英布肯定被一併處理掉了,隨何的意思很清楚了,反正跟著項羽一定沒好事兒。

    正當英布覺得有道理的時候,項羽的人來了,這些人是來催促英布發兵支援項羽的。隨何見此機會大喝一聲,九江王已經投漢了,怎麼還能接見楚軍使者呢?

    隨何這一手就讓英布不得不做出決定,要麼殺隨何,堅定的站在項羽身旁,要麼處死楚軍使者,果斷投靠劉邦。問題在於隨何剛剛和他講了跟項羽的壞處,可沒人和他講跟劉邦的壞處啊,這緊急關頭又必須要做決定,那就只能殺楚軍使者了。

    楚軍使者被處死,英布就算是被牢牢綁在了劉邦的賊船上了,再想投靠項羽也沒機會啦!

  • 5 # 刪繁就簡347

    項羽率領著全部人馬渡過黃河,跟英布協同作戰,徹底打敗了秦軍,迫使章邯等人投降。英布常常擔任軍隊的前鋒,忠實地執行項羽的各種命令,在反秦的戰爭中戰功卓越,英布指揮軍隊作戰多次以少勝多,因此在項羽分封時,英布封為九江王。

    英布回到自己的封國後,想起自己為執行項羽的命令,殺掉秦軍20萬戰俘及把義帝殺死這兩件事,心裡可能想,這回有自己的封國了,以後不能什麼命令都執行了,一定要經過思考,有選擇地執行。在漢二年,英布有兩次沒有執行項羽命令,一次是項王前往攻打齊國,向九江徵調軍隊,九江王託辭病重不能前往,只派將領帶著幾千人應徵;一次是漢王在彭城打敗楚軍,英布又託辭病重不能去輔佐楚國。項羽因此對英布有了疑心,有了怨恨。正如隨何所說,此時英布掛著歸向楚國的空名,卻想紮紮實實地依靠自己了。 恰在這種情形下,劉邦在第二年派來了隨何來遊說英布,讓英布發動軍隊,背叛楚國,在齊國把項王牽制幾個月,為劉邦奪取天下創造條件。

    隨何給英布擺清形勢發展後,接著說:“淮南的軍隊不能足夠用來滅亡楚國,只是大王出兵背叛楚國,項王一定會被牽制,只要牽制幾個月,漢王奪取天下就可以萬無一失了。大王歸附漢國,漢王一定會分割土地封賜大王,淮南必定為大王所有。”

    英布聽完隨何所說的,答應了歸附漢王劉邦,出兵攻打楚國。

  • 6 # 星火辰

    都說龍且是項羽手下第一名將,其實在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之前,英布才是項羽帳下戰功的第一人,說項羽沒有虧待英布,不如說英布為項羽立下的大功、本就當得起項羽對他九江王的冊封。

    一、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前,英布常常是項家軍的先鋒,所接的任務不但最為危險、而且意義重大,何況英布每每替項羽辦些千夫所指的惡事、難事

    英布在項羽叔父項梁手下時,諸將之中就屬他立功最多、最大,史書的說法是“常冠軍”,就是功冠諸軍的意思。等到項梁戰敗而死,英布在楚軍中的地位並不比項羽低多少,史載:楚懷王派上將宋義救趙(為秦將章邯所攻),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而英布等人為將軍。直到項羽殺了逗留不進的宋義,自己為楚軍統帥,這時候英布才算正式歸入項羽帳下。從此之後,項羽的霸王之路上,每每都是英布立下的巨大軍功。

    鉅鹿之戰,面對章邯強大的秦軍,項羽不敢直接渡河(應該是洹河),就派英布率領前鋒渡河,這實際相當於敢死隊,等英布渡河後屢屢戰勝,項羽這才大軍渡河,一舉擊敗秦軍,由此奠定其霸王之名。

    攻關中之戰,先入關的劉邦派人拒守函谷關不放項羽進去,是英布帶兵打破函谷關,讓項羽順利入關,由此才有鴻門宴和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的事兒。

    這兩件事兒,只是一個縮影而已,史載:楚軍功蓋天下,常由英布能以少勝眾也。英布為項羽立下的戰功,絕不止上面兩件,但上面兩件意義重大。第一件,讓項羽成就了滅秦的大功,奠定了巨大的名聲。第二件,讓天下諸侯都不得不承認項羽天下共主的地位。

    然後,英布還幫項羽辦了兩件千夫所指、臭名昭著的事兒,一是為項羽坑殺了二十萬秦軍降卒,二是為項羽追殺了楚懷王,這兩件事兒實際讓英布大擔汙名,但對項羽同樣意義重大。

    因此,倘若秦朝的三個降將都能被項羽封為三秦王,那麼英布的九江王之封不是更應該嗎?說項羽不曾虧待英布,不如說只是項羽對英布功勞的正常加封。

    二、英布為什麼要背叛項羽而投向劉邦?

    這無外乎是當時的形勢發展所決定的,說客隨何的三寸不爛之舌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1、英布本來就不是項羽的家將、舊將,他曾是江洋大盜,而且在投奔項梁(項羽叔父)前已經有一隻較有實力的隊伍。

    英布在投奔項梁前,他聚集人眾不比初起兵的劉邦少,論反秦的資格,義軍中的地位,英布尤且在當時的劉邦之上。不能認為英布投奔了項梁,就該是項羽想當然的部將,劉邦不也投奔過項梁,為何大家就從沒有把劉邦認為是項家軍呢?只是鉅鹿之戰前,項羽殺了楚軍主將宋義,英布這才被迫成為項羽的直接屬下,在此之前,他是很獨立的。由此,我們可以得出,英布對項羽的背叛,終究不是部將對主帥的背叛那麼簡單。因為,在一段時間內,英布在楚軍中的地位並不比項羽、劉邦更低。

    2、英布不但自身實力強大,而且有著自己強大的盟友。

    英布是番君吳芮(後來的長沙王)的女婿,因此,他不但有自己的勢力,還有一個諸侯王盟友。因此在淮河以南,英布至少自認為自己可以形成割據勢力。這一點,即便在漢朝建立後,英布也是認為可能的,因此他覺得自己可以反覆無常,是有強大勢力為支撐的。

    3、項羽與英布之間的關係,實際上更類似於互相利用的關係,談不上太多恩情

    倘若說項梁還對英布有點知遇之恩的話,項羽就談不上了,畢竟在項羽掌管楚國大軍之前,人家英布早就是一方大將了。項羽對英布的重視,不過是覺得他驍勇可用,因此屢屢把最為艱險的任務交給他。英布對項羽的感情,也無外乎是不得不為項羽效力而已,說他打贏鉅鹿首戰是為了項羽,還不如說他是為了自己的生存。

    4、項羽對英布的冊封並沒有超出他的資歷和功勞,談不上特別的加賞

    譬如說三秦王中的兩人,不過靠著對項家有些私恩就封王,那英布的九江王之封也實在是理所應當,因此,英布不可能對項羽特別感恩。

    5、英布封王后,一方面志得意滿,另一方面他有自己心中的小九九,自然就和項羽愈發疏遠

    史書上也說了,英布出於盜賊,因此當了九江王他還是比較滿足的,不願意在親冒矢石為項羽去衝鋒了。而另一方面,當時楚漢相爭,天下屬誰還很難說,英布自然要觀望之,打打小算盤。這樣,就造成了項羽的憤怒。

    6、項羽不識人心,他的憤怒更促成了英布的反叛

    當時的項羽恐怕會認為,英布就該對他感恩戴德。而當時的英布多半會認為,自己的一切都是他應得的。項羽給英布的一切,在他看來,已經非常豐厚的。正是他對人性、人心的錯誤判斷,造成了他對英布不親自出兵援助自己的事兒極為憤怒,由此把英布推向了劉邦陣線。

    7、英布的確認為自己做下了項羽絕不會原諒的事兒,不得不反

    一件是英布不遵項羽將令,稱病不親自帶兵幫項羽攻打齊王田榮,只派了四千軍去意思了一下。第二件更嚴重,那就是項羽的都城彭城一度被劉邦攻陷時,英布依舊按兵不動。或許在那個時候,英布是真認為項羽必敗了。他哪裡想得到,項羽突然回軍,居然以數萬人大敗劉邦五十六萬人之眾。

    8、劉邦說客隨何促使英布做出決定,投入漢軍

    這點無須多說,隨何的說辭的確擊中了英布的要害,但即便沒有隨何,英布即便不會降漢,恐怕也難以真心助楚。

    三、在英布背叛項羽的過程中,體現出劉邦、項羽對人心認識的不同

    在隨何當說客之前,是劉邦一眼看出了英布有背叛項羽的可能,而項羽還在那兒為英布的首鼠兩端而大發脾氣。項羽認為自己給英布是超出常人的恩典,但在劉邦看來,永遠是人心不足、趨利而動的本質。事實上,項羽並非像韓信所說,對功臣都吝嗇賞賜,但他賞了英布,卻不會讓英布感恩戴德,這才是他最大的問題。倘若項羽像賞英布一樣賞韓信,恐怕結局會有巨大差異。最大原因恐怕在於,英布本來就有大本錢,而韓信曾經一無所有。

  • 7 # 記錄怪咖

    老爹有話說:

    英布會背叛項羽投靠劉邦,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利益。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亂世之中,投靠實力更為強大的人,才是識時務者為俊傑。

    英布最開始投靠項羽的時候,也是出於這種考慮。當時的項家軍,是所有諸侯勢力中,實力最為強大的一支勢力。

    稍微懂點天下局勢的人,心裡都應該清楚,項家軍推翻秦朝,一統天下,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現在去投靠項羽他們,將來就可能封侯拜相,從此富貴。

    所以,英布最開始投靠項羽,就是因為跟著項羽,可以獲得最大的利益。

    後來背叛項羽,投靠劉邦,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利益的關係。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項羽對英布,產生怨恨。

    為什麼呢?

    田榮自立為齊王后,又借兵給陳餘,趕走常山王張耳,這樣一來齊地、趙地,都背叛了項羽。知道訊息後的項羽,立即調兵北上平叛。

    就想徵召英布帶兵,跟隨項羽前往北方平叛。結果英布故意稱病,沒有親自前去,而是讓一個將軍帶了幾千人,前去幫助項羽。

    由此,項羽對於英布,產生怨恨。

    所以,英布背叛項羽,投降劉邦,一個是出於利益的考量,一個是項羽對英布的怨恨。

  • 8 # 水一白聊歷史

    項羽倒是沒有虧待過英布,但是架不住讓英布嗅到危險的味道了。

    英布這一生,最敏感的也就是危險了,幾次重大的轉折都是因為嗅到了危險的味道。

    英布——項羽的好打手

    英布這個人經歷還是挺豐富的,早年有人給他算命,說他受了刑能稱王,以至於他因犯法被判黥刑還高興得到處跟人說,就算別人叫他黥布,他也挺高興地接受了。英布這個人生存能力強,好交往,就算是被弄到驪山給秦始皇修陵墓,他也能用這個機會跟一些罪犯頭子、英雄豪傑交往,到後來還帶著一批人直接去當盜賊去了。

    陳勝、吳廣起義正好給了他機會了,他直接就去找了番縣令吳芮,兩個人帶著人就起兵了,吳芮也成了最早一批反秦的秦朝官吏,他還把女兒嫁給了英布。後來,兩個人又去投奔了項梁,項梁死了,自然成了項羽的手下。應該說,他們還是頗得項羽器重的,後來項羽分封諸侯的時候,他們和臨江王共敖一起成為僅有的三個被項羽分封的楚將。吳芮為衡山王,英布為九江王。

    他們被封王以後,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追殺要去郴縣的義帝,而最後光榮地完成這個任務的便是九江王英布。

    英布的心思

    成為九江王以後的英布,勢力進一步壯大,但是他也開始有了審時度勢,伺機而動的想法。所以,項羽打齊國,跟他調兵,他只派了幾千人去,自己也沒跟著。後來彭城都被劉邦打下來了,他和吳芮、共敖竟無一例外地選擇了坐山觀虎鬥。看來,人一旦擁有了自己的土地就容易產生這種心理,後來的齊王韓信似乎也有這個心態。

    不過,英布此舉必然會大大刺激到項羽,項羽數次因為這個事兒派使者去訓他,還召他去見項羽,英布自然是不敢去的。恰在此時,接受張良“下邑之謀”教導的劉邦也認識到了英布的重要性,派隨何來遊說英布。道理也很簡單,項羽現在已經想動英布了,就算是楚贏了,英布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還不如去投奔漢呢,漢現在與楚對打,勝算也不小,只要贏了,劉邦封個淮南王也是很正常的。

    英布權衡利弊,最後決定投奔劉邦。

    不過,英布投奔劉邦第一步就挺悲催的,他率兵想去楚國佔點便宜,結果直接被項羽打敗,家底還給賠進去了。好在,後來又重新招兵,再有劉邦的扶持,才算是又站起來了,統一以後也順利地成為了淮南王。

    當然,後來當韓信和彭越身死以後,再一次感受嗅到危險的英布,也一樣背叛的劉邦,被劉邦打敗,落個身死的命運。

  • 9 # 小小小百科全書

    英布之所以背叛項羽,一方面是因為野心。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害怕被項羽給殺死!

    英布又叫做黥布。原因是因為英布在早年間曾犯法被捕,按律被判處黥刑。所以才被人稱為黥布。剛開始英布因為違法所以被髮配到驪山修繕皇陵。後來英布結識了一些江湖中人逃跑後,四處落草為寇幹一些無本的都買賣。自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後,秦朝各地響應爆發起義的人數不勝數。甚至秦朝的州縣官員也認為秦朝將亡,所以也跟著起義造反。當時的番縣令吳芮就是這麼一個人。英布得知後去投靠了吳芮,並且開始跟隨吳芮造反。之後英布在吳芮帳下屢立戰功。所以吳芮十分的欣賞英布,為了拉攏英布,吳芮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英布。英布至此也就死心塌地的跟著吳芮四處征戰,攻城掠地。

    後來在秦朝的強勢鎮壓之下,農民起義軍開始面臨重新洗牌。起義軍領袖陳勝和呂臣先後被秦軍擊敗。當時的英布一群人雖然勢力發展的不錯,但是也面臨著被消滅的威脅。當時項梁的起義軍在江東發展的相當不錯,而且在陳勝被消滅後,項梁已經有了取而代之的跡象。所以當時天下很多義軍都投奔了項梁。英布也帶著軍隊歸順了項梁。英布歸順項梁之後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每次評選功績,英布都位列第一。在項梁擁立熊心為楚懷王之後,英布被封為當陽君。其職位和項梁也相差無幾。

    項梁在定陶被章邯擊殺後,原本楚懷王熊心已經奪取了起義軍的領導權。結果後來項羽發動兵變除掉了熊心的大將宋義,再次掌握了起義軍領導大權。英布這才開始跟隨項羽。在跟隨項羽作戰後,英布已經是項羽最為倚重的大將,每戰必爭先也是英布的一概風格。項羽對於英布也是非常的欣賞。在擊敗秦朝後,項羽開始分封諸王。英布因功被封為九江王統管九江,廬江,今安等地。但英布對於項羽給自己的分封並不滿意。因為在英布看來自己的功勞遠不止於此。所以英布心中對於項羽十分的不滿。但英布的不滿也不敢有絲毫的表露。畢竟當時項羽的實力冠絕諸王。英布惹不起項羽。再加上後來項羽暗中命令英布除掉義帝楚懷王熊心。所以英布對於項羽的狠毒更加的敬畏。這就導致了英布再也不敢親近項羽。反而開始可以疏離項羽了。

    楚漢爭霸開始後英布就不願意摻合項羽的征戰當中,所以數次拒絕了項羽的徵調要求。項羽因此開始怨恨英布,而且數次派人去斥責英布。英布因此更加害怕項羽了。他深知項羽的狠毒,所以英布開始想方設法的保命。劉邦和項羽大戰開始後,劉邦深知自己不是項羽的對手。所以劉邦就開始積極的籠絡諸王聯合對付項羽。而英布這邊本來就對項羽有了警惕之心。再加上劉邦使者又是威逼又是利誘,結果立場不堅定的英布就徹底的站到了劉邦的一方。

    而英布這麼做也是有自己的小九九。一方面可以解決掉項羽這個極大的威脅。另一方面從利益角度來看顯然和劉邦這個弱者聯合可以獲利最大。本身英布對於九江王這個王位就不滿。所以自然從利益角度加上自身安全形度來看,英布也義不容辭的加入了劉邦陣營。果然在擊敗項羽後,劉邦大肆封賞了英布,英布的封地比之原來要大很多。但在劉邦開始剷除異姓王的時候,英布害怕被劉邦殺掉。所以率先造反,但不久後英布就被劉邦鎮壓並且斬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到中年為什麼常常感到不想與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