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叄嶽晨曦之書香緣

    個人認為它是一種藝術的“表現”與息息相關,是用來表達生活中某種娛樂過行為的特殊方式。關鍵自己在於“創新”與“探索”。

  • 2 # 文工美術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論國畫藝術的文化不是一兩句話能夠說清楚的,國畫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國粹藝術,它和西方藝術有著很大了區別但也有共性。最初,從黃帝時代的門神肖像畫開始,目的是為了驅散鬼怪,但繪畫的表現手法也是為了把人物畫像,這和西方繪畫有共同之處,剛開始都是為了把想要表現的人或者物或者風景畫出來,畫得越像越好,目的相同,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這門藝術發生了鉅變,國畫不再以畫得象與不象來衡量一幅畫的優劣,比如《韓熙載夜宴圖》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畫家顧閎中的繪畫作品,這幅鉅作表面上看是畫了官員韓熙載家設夜宴載歌行樂的場面。此畫繪寫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韓府夜宴過程,即琵琶演奏、觀舞、宴間休息、清吹、歡送賓客五段場景。可是實際上卻是暗示著韓熙載以失望定終身,而這種落寞心情,反過來又加強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再比如,畫中國畫的人都知道,喜畫牡丹怒畫竹,這句話也說明,國畫牡丹表現是一派欣欣向榮的美好景象,是富貴榮華的象徵,畫家只有在心情好的情況下才能畫出得意之作牡丹,這也符合畫家當時的心境。而國畫竹,表現的是剛正不阿,尤其在畫竹葉的時候,講究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特別在表現雨竹的時候,很容易把畫家鬱悶甚至憤怒的心境透過毛筆的筆尖表現得淋漓盡致!畫家這個時候早已經忘記了自己是在畫畫,而是在抒發自己的感情。所以說中國畫不僅僅是用於裝飾,更多的是表現畫家或者畫的主人對畫本身的理解和蘊含的內在意義。

  • 3 # 愛吃草莓的老仙女

    中國畫其實是很重形式的藝術,欣賞中國畫,除去他的文學性,更重要的是他的形式。文學性,大家都有,體現在內容和主題上,基本就那幾個,透過文學性你能區分出兩幅山水的好壞嗎?不能。別看很多畫提了詩,其實很多都是先畫再提。區分畫的好壞,題詩基本不納入討論。

    中國畫的欣賞,主要還是欣賞形式上的東西,一個重要的看點是構圖,還有一個就是筆墨。

    你比如同樣是歸隱林泉,飛瀑流泉怎麼放,亭臺怎麼放,林間小徑怎麼穿插,雲霧虛實關係如何營造,大有講究。這些構圖方面的問題,都是有定法的,一幅合格的山水,至少要做到懂套路,這些定式已經積累總結了上千年,形成了一套相當成熟的系統,自己琢磨可以,但一般不work,除非你形式上能自圓其說,也就是說,看起來舒服。

    那怎麼欣賞這個構圖呢,不好意思,只能靠審美經驗的積累。簡單的說,多看好東西培養品味。當然你也可以學院派一下,去背山水決之類的東西,那都是古人總結的構圖宜忌,一條條對下來倒也不是不行:

    村莊著數樹以成林,枝須抱體;山崖合一水而瀑瀉,泉不亂流。渡口只宜寂寂,人行須是疏疏。泛舟楫之橋樑,且宜高聳;著漁人之釣艇,低乃無妨。-王維《山水訣》

    但這就沒意思了不是麼,朋友我們是來欣賞藝術讓自己爽的,不是來考試背書整自己的哈。所以你先得多看好東西,把品味搞對,看到不好的了,你自然有感覺。看到好的了,那就會舒服,那就對了。

    構圖那是區分一般的和差的,構圖都搞不好,那基本就不用看下去了。但要區分好的和一般的,那就要看筆墨了。構圖至少還有規則可依,筆墨那就是玄學了。什麼筆墨算有品位,什麼筆墨品味差,誰也說不清。你只能照著古人的評級,訓練自己對筆墨的品味。所謂筆墨,就是乾溼濃淡焦的搭配,線條的質量和風格等等。

    比如你欣賞一個墨竹圖,就別在那想著作者表達了竹子般高潔的志趣之類的bullshit了,那不是重點!仔細看看竹葉那幾下功力如何,竹節線條有精神沒有,竹子的佈置是不是疏密得當等等。那你怎麼判斷呢?先把牛人的竹子好好看看呀!什麼文同啊,吳鎮啊之類的人,好好看看。

    比如看下面這幅當代藝術家畫的墨竹,誰畫的就不說了:

    是不是覺得還可以,不得不說這幅畫還是對得起他的價格的。但他肯定和名家的墨竹有區別,有他差的地方。如果只是看個舒服,起始無所謂了,如果想要分辨出這幅畫的好壞,那還是得看看神作,比如這幅吳鎮《墨竹譜》中的一張:

    又比如這幅吳鎮《野竹圖》:

    再看這幅倪瓚《竹枝圖》:

    然後來回對比下,應該就能看出來好壞了,畢竟是1000多塊錢(中國當代藝術家墨竹)和將近8000萬(吳鎮野竹圖)的區別……

    所以總之一句話,多看好東西,最好還要現場看。

    你看一幅山水好不好,要能回憶出類似主題的神品是哪一幅,這一主題的好東西大概是什麼樣的,這個底線得設立好。哪怕自己不記得,你得知道怎麼去網上查,現場對比也是可以的。能把畫的主題歸類,知道要找哪幅畫當樣板,基本就算入門了。至於雅俗好壞到底怎麼判斷,那就純憑你一張嘴咯。

    最後伯仟才藝想表達的是:中國畫,其實不太適合“普通人”欣賞,他文脈太深厚了,而且一直以來都是精英的藝術。所以齊白石非常偉大,他的筆墨,普通人也是能欣賞的。

    伯仟才藝是江蘇優漫卡通衛視攜手南京三錦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少兒才藝教育品牌,專注於2-12歲兒童表達力訓練的開發與成長。伯千才藝以“讓每一個兒童都能自信的表達”為品牌願景,透過培養孩子的外在形體禮儀、內在情感演繹以及口語表達的能力,達到“內外兼修”的學習目標。

    伯仟才藝依託先進的教學研發體系、專業的師資團隊、現代化的系統組織架構、卓越的管理運營模式,打造親子禮儀模特、故事戲劇教育、口才小主持人三大課程體系,致力於為更多的孩子提供優質的才藝教育服務,讓孩子擁有更多選擇的人生。

    親子禮儀模特:

    伯仟才藝親子禮儀模特區別於傳統模特走秀,透過形體禮儀教學改善孩子的外在形體,修正不良習慣,養成良好身姿,培養出眾氣質。同時注家庭教育的延伸,開設親子禮儀課堂,讓家長陪同孩子一起成長,打造親子禮儀規範。透過寓教於樂的教學模式和實踐展示平臺,使孩子得到更多的鍛鍊。

  • 4 # 手繪的油畫

    國畫中國畫,都是中華文化的一種存在形式,東方藝術的代表。古人云“畫以載道”“無德不成畫”“作畫先做人”。國畫的藝術文化,我覺得更多的是代表文化、修養和智慧。

    正是國畫藝術的奇特魅力,中國畫師法自然,法無定法,並非存在於技藝之中,師法自然,道法自然,形神兼備,但生於形,而不拘於形,以形寫神的精神性繪畫。使其國畫藝術的生命力在藝術長河中經久不衰。

    國畫藝術具有很強的想象力和表現力,能實現對於事物高度概括的作用,進行作品的意境化表達。進一步突破了紙上的平衡感,能夠更好去理解國畫藝術中的姿態和節奏。

    國畫有著自己的藝術文化的特點,不管是人物畫、山水畫還是花鳥魚蟲畫,都有自己韻之美。畫家寥寥幾筆的勾畫,花木、山水、人物都能體現美感,讓畫面更豐富。畫師在人和自然的基礎上,進行情感抒發,讓意境更好的表達,激發觀賞者更多的共鳴,給你留下無窮的想象的空間。以線條的疏密、繁簡、曲直、剛柔來體現華中豐富的韻律節奏,從而造成一種空靈的藝術效果。

  • 5 # 啟點傳播

    國畫也是情感的意境,表達的是作者的思想,而思想更是文化的源泉,是讓人能沉浸在思考之中而獲得感染和場景的昇華,從畫面中能看到作者的內心世界亦能給觀眾開啟豐富的思維空間;

    國畫還是無聲的語言,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的發展離不開交流和傳播,此時的無聲語言更是擺脫了限定和束縛,是一種默契的相視;

    國畫描繪的是自然和生活,是把真實新增進色彩後靜態化的心動,這種記錄形式的結果是不同的作者表現了不同的文化素養從而產生了五彩斑斕的特點,這也正是文化發展的需求。

    圖/姜彥

  • 6 # 集賢閣主人藝術人生

    r我是一位書法藝術踐行者。同時也十分喜愛國畫。幾十年的學習與實踐中,我認為書畫同源。

    在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國畫做為一種記載形式對民族文化傳承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如:敦煌壁畫,它就從多種角度介紹了中國佛文化與傳統文化交融的歷史史實。

    再如清明上河圖,它又是從各個視和故事反映了當時卞梁城繁榮的景。

    又如二十四孝圖,利用繪畫反映了我們民族孝文化的歷史延續。

    中國畫是由的表現形式一般是由大寫意,小寫意,工筆畫組成。中國畫完全是傳統文化來支撐。內容由詩,書,畫,印來構成。相互襯托,相互說明,達成共鳴。

    古時候中國沒有專門畫家,都是由文人士大夫來完成。而古時候的文人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寫會畫,懂陰陽明醫理。是完完全全的複合型人才。因此過去的科舉制度,往往讓文人浸洇一生。范進中舉就是很好例證。因此中國封建王朝但凡中舉者皆為大家。

    中國宋朝時期把國畫推上一個頂峰時期。宋徽宗重文輕武,號稱繪畫皇帝,著名的千里江山圖,清明上河圖都在一定高度上為後人留下了一筆財富。而且宋人特別注重寫實。

    國畫在藝術形式上不象西畫完完全全的寫實主義。國畫更注意的精神層面上的東西,它透過墨色處理,在是與非之間,美與醜之間,黑與白之間盡情表達作者情懷。因此,國畫往往是以詩寫畫,以畫寫詩。西畫講透視度和三維效應。而國畫更注重的虛實與筆墨,情懷與意境。

    中國畫與中國文化分不開,詩詞歌賦都是中國畫的題材,文韜武略都是中國畫展現。書與畫,詩與畫,印與畫三位一體相互補充,有機結合就是我中國畫的文化所在。

  • 7 # 楊毅水墨行

    我認為是責任,對自已的國畫創作不負責任,就缺少文化。用宣紙來作畫,養活個人及家庭生活,己經不是藝術愛好者。

    我從事國畫近三十年的純手工,尚未國畫入門,缺高校學位,高研班,入室弟子,包裝上網等大師文化。沒有加入協會,作品不入流,實力派,學院派都不是。但是,我會國畫肖像,給老百姓畫全身肖像,寫平生落款,一幅作品上千元,有實用價值。作品出手幾年後,自然成為世代收藏品,這是一個家庭被遺忘的文化,曾經繁衍了你。

    國畫人物,沒有文化就寫意,具備寫實需要文化,也許一輩子不夠時間畫出滿意的肖像,直白見功底,是畫家不願做的事。只有我這種工匠,生長山區而不願畫山水,天家安排我畫熟悉已故的人們過客,在愚昧的生活空間,筆下記憶一個個滄桑的形……!

  • 8 # 詩夜城主

    國畫歷史悠久,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文人士大夫對於精神世界越來越高的追求以及不同文化種類之間的相互碰撞,繪畫題材在前代原有基礎之上日益擴大,問題來了:作為藝術愛好者,你認為國畫藝術的文化是什麼?

    國畫藝術的文化

    開篇簡單提到,文人士大夫對於精神世界越來越高的追求以及不同文化種類之間的相互碰撞,繪畫題材日益擴大,這從中可以說明不論任何題材的繪畫的宗旨都在反映人的精神世界,而且繪畫藝術表達的文化不是單一的,畢竟繪畫藝術是要經歷一個成熟的過程,

    時間到了唐代,唐代是中國繪畫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尤其是人物畫,在唐代獲得了重大的發展;山水畫也是從唐代開始,便從人物故事的背景中逐漸獨立出來並趨向繁榮,宋代是山水畫發展的黃金時代,可以這麼認為,中國畫在宋代才真正成熟,才是完全以“大自然為師”,那些宗教、世俗氣息才淡化掉,

    說到這裡,我們就可以斷定,“筆墨”是國畫藝術的文化,不要誤認為,筆墨只是國畫藝術的創作工具,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國畫是以線條來塑造形象,而只有筆墨紙硯才能讓線條更具靈動性,且看大自然的山水萬物,就和墨一樣,可以五色,

    再者,國畫與書法出於同一源頭,所謂“書畫同源”,書法的文化是筆墨,自然而然,國畫的文化也是筆墨,當然了,國畫和書法的學習路徑並不完全一樣,國畫是一種再現藝術,需要寫生的藝術,而書法是不需要寫生的藝術;雖然國畫創作與人的精神境界有關,但它反映的不是複雜的“人文主義”精神文化,因為“筆墨”不像豐富的“色彩”可以表現豐富複雜的情感情緒,筆墨只能表現出大自然蘊含著的美的規律,這是很純粹的表現,是還原再現自然之美。

  • 9 # 西江藝苑

    中國畫是中華文化的一部份,根深源遠,博大精深。

    在宋代,中國畫出現很多造型非常準確的作品,那型別的國畫,透過豐富的細節表現。以形表意。如下圖:

    《清明上河圖》區域性,以豐富、細膩的形象表現都市的太平、繁華之意。

    後來文人畫的出現,是畫家以詩詞之意入畫,以簡潔、凝練的筆墨表達心胸之意,如下圖:

    綜上所述,中國畫無論何種形式,都以表意為目標,所以,

    中國畫藝術的文化就是表意!

    意到則惹人聯想,

    意到則引人共鳴!

  • 10 # 水墨黃河

    國畫的文化基礎是詩詞歌賦,是意境。所謂“詩書畫印”,沒有中國的傳統文化底蘊,國畫就沒有了靈魂。

    另一方面,古詩詞創設的情景本來就是具有詩情畫意的,本來就是很好的國畫題材。《楊柳岸曉風殘月》,《大江東去》,《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這些題材,這些詩詞中的意境,畫出畫來,美不勝收。

  • 11 # 正方形的棍子

    儒、道、釋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包括國畫在內的任何中華藝術的根基。

  • 12 # 廬靈文化

    國畫藝術的文化核心就是以文化為載體,筆墨為形式,形成一幅具有文化核心的影象,讓人乍看一般,再看有內涵,細看全是美的享受。

  • 13 # 陽河水1

    國畫與西畫不同之處是,西畫畫的是實景實物,而國畫畫的不僅僅是畫,更重要的是表現內心的意境,講究詩入畫,畫如詩。畫國畫需要懂國學,有很多的傳統文化修養,才能畫出國畫的內涵。一幅國畫畫的是山水花鳥,但表現的卻是作者的內心世界,文化底蘊。國畫是傳承中華文華的重要載體。

  • 14 # 影人十四影人

    心靈的靈魂。養生養性,美容長壽,注。心情開朗,沒有雜念,怎麼不叫人長壽哇?文人雅士,品茶論道,真送朋友,欣賞收藏。

    太美啦。就是要追求這種意境,在古箏的伴奏下,琴韻怎麼不敲動人的靈魂?

  • 15 # 悟一

    國畫包含的文化內涵很多,如留白,其實在欣賞國畫和外國畫作時,最大的區別就在於留白。像國畫中表達雲,往往不是畫一朵雲,而是把那地方空出來,而外國畫則是實實在在畫一朵雲。

    其實,這就是兩種文化的差異,華人講虛空、留白,自強不息中還帶有《易經》坤卦的陰柔、虛下不爭,國畫中的留白就是這一文化精神的最好表達。

    再如國畫往往是以遠景、大遠景偏多,筆觸也有許多細膩之處,但重點在於寫意。這和我們的思維方式密不可分。就像《易經》把萬事萬物用陰陽概括,我們往往是把事物不斷地抽象化、整體化、簡化,用概括性思維去看待事物。

  • 16 # 口述河南

    國畫一詞起源於漢代,漢朝人認為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稱為中國,將中國的繪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

    一、國畫是漢族的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寫意。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知。

    二、國畫,特別是其中的文人畫,在創作中強調書畫同源,注重畫家本人的人品及素養。在具體作品中講求詩、書、畫、印的有機結合,字畫中的詩詞,往往代表主人的心聲。一句好詩能表現作者的內涵和學養,一句好詩,亦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三、中國畫在觀察認識、形象塑造和表現手法上,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的哲學觀念和審美觀,在對客觀事物的觀察認識中,採取以大觀小、小中見大的方法,並在活動中去觀察和認識客觀事物,甚至可以直接參與到事物中去,而不是做局外觀,或侷限在某個固定點上。它滲透著人們的社會意識,從而使繪畫具有“千載寂寥,披圖可鑑”的認識作用。即使山水、花鳥等純自然的客觀物象,在觀察、認識和表現中,也自覺地與人的社會意識和審美情趣相聯絡,借景抒情,託物言志,體現了華人“天人合一”的觀念。

  • 17 # 葉隨873

    樂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古人雖善一家,乃知臨摹皆備,不然何有,法度淵源,豈似今之學者,作枯骨死灰相乎。知此即為畫中龍矣。丘壑自然之理,筆墨遇景逢緣。以意藏鋒轉折,收來解趣無還。詩曰:黃河落天走江海,萬里瀉入胸懷間。中有嶽靈踞宵漢,白雲滾滾迷松關。當門巨壑爭泉下,絕頂丹砂誰人者。我時住筆還自吾,猶勝飛空駕天馬。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得意而忘象,羚羊掛角,無跡可求,其間卷舒取捨,如太虛片雲,寒塘雁跡而已。正所謂:塵土飄搖香未散,岑上梅花開已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以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已,是最無知最可恥的人",對不對?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