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音

    開啟思維,拓開眼光,掌握時局,

    這個豬,放在飯店裡,是發揮到最大利益商業化的,最佳去處,

    如果是一大家子人,沒說的,怎麼做怎麼吃有理!

    想怎麼吃?想吃哪塊?大家綜合一下意見,

    基本上也就定調了,只需請一個好廚子完活了。接下來一大家子人坐下來就開開心心,歡聚一堂就開餐吃完事了。

    如果是人口少,莫不如把整豬送到飯店賣個好價錢。

    自己家人口少自己吃不了多少,去市場,想吃哪塊部位就買哪塊部位不就成了嗎?

    現在的人也不願吃肉了。

  • 2 # 老蛇正宗

    殺了一頭豬,你認為怎麼做才好吃?我認為豬的大部分應該拿到市場買掉。

    雖然在冬天可以醃製豬肉,醃製腸衣香腸,醃製豬火腿等醃肉製品,而且多數人也十分喜歡吃醃肉,醃肉香氣濃郁,用它配飯吃,別提有多香啦,用它包箬葉糯米粽子,好吃得不得了,但是醃豬肉時會用很多鹽,鹽會轉化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是致癌物,經常吃醃豬肉、醃菜容易致癌。

    另外,鹹醃豬肉中含高含量的膽固醇,膽固醇會聚集在膽汁中,形成膽結石,此外,醃肉脂肪不易被人體吸收,極易發胖,形成脂肪肝。

    如果殺了一頭豬,可以醃製10斤醃肉,風乾後存著,特想吃時切一點下飯,再曬制腸衣香腸10斤,翌年春夏慢慢地吃。

  • 3 # 知足常樂2020

    我是四川的,我們小時候家家戶戶都會養豬,年初開始養,養到臘月就殺了,那時候沒有冰箱,就只有用來燻臘肉,做臘腸。

  • 4 # 吳蝶奶奶

    要看多少人吃啊!南方還是北方?人多力量大,一餐就能解決的,那不是事。一般情況下,按部位分解開,存放在冰櫃慢慢享用。豬頭紅燒(揚州的紅燒豬頭放在一米直徑的大盤子裡,回味無窮)或醃製起來,豬蹄糖醋或燒黃豆,豬肺燒湯,豬腰子炒洋蔥或燒湯,豬心豬肝用鹽水煮熟做冷盤,豬大腸紅燒豆腐,蹄膀可以做成冰糖圓蹄,大骨頭留著燉湯,排骨紅燒、燉湯、糖醋都好吃,五花肉紅燒(乾菜、蘿蔔、茨菇、萵筍),肉餡可以做肉圓、餛飩、餃子、包子,肉皮做皮凍,搞點香腸,醃製鹹肉,送些給親朋好友……

  • 5 # 良人執戟2

    過年殺年豬,農村寂靜的山林突然爆發震耳欲聾的號叫,積雪壓彎了竹林梢,洗得白浄的肥豬掛在柚子樹杈上,於是當家的廚師開始考慮怎麼分割豬肉,才便於做殺豬席:

    1.鳳頭肉

    這個部位肉質細嫩、微帶脆、瘦中夾肥。適宜做丁、片、碎肉原料,用於炒、滑,或做連鍋湯吃等烹調方法的菜餚。

    2.裡脊肉

    肉質細嫩,適合炒、溜、軟炸。

    3.眉毛肉

    豬肩胛骨上一塊重約一斤的瘦肉,用途與裡脊肉同。

    4.夾心肉

    又名夾縫肉,前夾肉,色紅、筋多,肉質較老,適合切丁、片、剁碎肉、肉丸等,四川用來去皮後裝香腸。

    5.門板肉

    無皮坐臀肉,肥瘦相連,細嫩色白,用途同裡脊肉。

    6.秤砣肉

    又名鵝蛋肉、彈子肉,肉質細嫩、筋少、肌纖維短。適合切絲、丁、片,丸子,可以"炒、溜、爆"等烹調方法。7.蓋板肉

    連結秤砣肉的一塊瘦肉。用途性質同上(6)

    8.黃瓜條

    與蓋板肉緊相連結。其肉質性質同(6)。

    9.腰柳肉

    與秤砣肉連結的一條狀肉條,肉質細嫩,水份較重,明顯肌纖維。適合切丁、條、肉丸。也能做炒、炸、湯吃等烹調方法的菜餚。

    祥情見圖。

  • 6 # 鴻哥iouyh福小鋪

    豬的全身都是寶,幾乎沒一部分不能吃,除了該剔除的毛之外。

    豬血吧,加鹽凝固炒著吃,灌腸做豬血腸也行,蠻好吃的。

    豬肉的吃法更多了,煎炒滷燉煮兼製造幹臘鹽燻之類都行。

    內臟也不錯,切片切條都能做煮湯的料,甚至還能涮著吃。

    大塊的吃叫煮和滷,甚至燉也可以,切片、切條、切絲叫煎炒,剁碎的是做丸子和灌腸。

    至於皮嘛,營養很豐富,既可以拿來製作皮革,也能拿來當菜,膠原蛋白啊,美顏養膚啊!

    最愛豬頭肉,走滷烤風格,嚼勁是第一,軟骨咬著香,油滋滋的卻不油膩,撒點蔥花蘸醬配酒,足以大感人生快意。

  • 7 # 寧缺也不

    豬雜拿來煲粥。整豬可以做好吃的做法太多了。豬手可以白灼。可以燜。可以滷。花肉可以拿來做扣肉。豬頭可以滷。太多了

  • 8 # 自然風57778401306

    豬肉是高能量食物,一頭豬除掉豬毛、糞便、骨頭,哪地方都好吃。在北方的城裡人過年,只須買一個豬頭,4個豬蹄,煮熟製成燒烤豬頭肉,熬一盆肉凍吃出正月十五。在農村可講究了,殺一頭豬自家是吃不完的,給親戚朋友們都劈上份子。這表明現在人生活好了,要在過去,過年是要賣豬貼補家用的。農村裡人殺豬愛醃製臘肉,灌一些香腸,能斷斷續續吃一個春天。記得學校組織學生們去一個農場割麥子,農場殺了一頭豬款待學生,得著那大肥膘子肉吃的鬧肚子,算是過了把隱,這事終生難忘。

  • 9 # 弱水三千乄

    謝邀!如果是殺的過年豬,後腿可以用鹽醃起來燒冬瓜或者蘿蔔湯,五花肉可以用來裝香腸(麻辣的好吃,嘿嘿)勒條可以絞成肉糜加雞蛋清和生粉姜蔥攪拌均勻後把蛋黃淋在表面上蒸籠蒸熟後切成小方塊放冰箱,吃的時候拿出來用發芽黃豆燒湯。豬頭肉豬豬肚豬大腸可以滷菜,豬肝可以用鹽醃下塞入鹹蛋黃風乾。排骨可以裹上雞蛋生粉姜蔥黃酒用油炸好後或燒湯或蒸土豆。板油用小火加水熬豬油。其他的肉可以用大豆油炸好後切片用梅乾菜或雪菜墊底蒸著吃。四個豬蹄可以滷可以燉湯也可以用鹽風乾。好了,一頭豬被我處理完了,我只要豬心和豬肺,你給我卜?給我的話我會做涼拌麻辣豬心還有魚腥草燉豬肺湯,美味至極啊。嘿嘿

  • 10 # 穿插游擊隊

    當北方濃油重醬的四喜丸子、肥而不膩的酥肉扣碗、爽口熱和的酸菜白肉,南方香甜鬆軟的紅燒肉、入口即化的南乳豬蹄、乾爽油亮的臘肉臘腸都齊齊整整地走上了華人的餐桌時,春節便來了。中國老百姓家家戶戶的案板和鍋灶,早就熟悉了豬肉的陪伴。“年味”拓印在我們的味蕾中,自然而然地溢著豬肉的香氣,不可或缺。

    春節“大咖”:作為儀式的豬

    殺年豬作為春節必備的儀式,在大江南北皆有傳統。

    東北有首童謠:“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月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月就是年。”

    豬滿足了我們“過年有肉吃”這一樸素又美好的期待。與此相伴的便是“殺豬菜”,常在開年時節問世。它繼承了東北“亂燉”的精髓,幾乎可以容納豬的所有部位,口感馥郁、濃厚鮮香。

    一路向南,山清水秀的江浙地區也有殺年豬的習俗。莫干山下,湖州德清的人們每年都會架起大鍋,將剛宰殺好的土豬烹製成年豬飯,請村裡老少來赴宴。這時節,殺年豬、舞龍燈、打年糕,過去一年的收穫與對來年的渴盼都在土豬的香氣與青團的清糯中了。

    再向西越過重山,川渝地區不僅殺年豬,川渝人還會給豬唱歌。操著西南特有的音調,人們把對生活的熱情唱給承載著幸福年味的豬聽。開年的豬象徵著衣食富足,川渝人將肥瘦相間的豬肉做成可以長期儲存和食用的臘肉和臘腸,便把這份福氣留在了長長久久的春夏秋冬。

    由此直接北上,好食牛羊肉的西北人也殺年豬,可謂眾鮮同享。而在一眾人傑地靈的少數民族地區,殺年豬也承載著傳統又深厚的寓意。

    殺年豬,迎祥福,惟願來年團團圓圓、五穀豐登。

    豬肉如何佔據了華人的餐桌

    資料顯示,中國豬肉產量與消費量幾乎佔全世界的50%。

    那麼問題來了,廣袤的大自然中並非只有豬在奔跑,也有成群的牛羊、鮮活的魚蝦、振翅的飛禽,現在如此,幾千年前也同樣如此。為何最終是豬成為華人餐桌的主角呢?

    早在原始社會,豬就以圖騰的方式深埋在人們心中。由於當時的生產方式主要為狩獵,所以野獸既為人所愛、又為人所懼。古語有云:“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封豨”即為野豬。這一方面說明野豬有較強的攻擊性,另一方面也可看出人們對野豬威力既畏懼又崇拜的矛盾心態。

    所以,人們將野豬作為圖騰,希望強大的它可以辟邪鎮妖。古代長江流域的豕韋族便是以豬為圖騰的氏族。黃河、遼河流域傳說中的祝融集團也與豬圖騰崇拜有密切關係,乃至在內蒙古一帶,也有“豬首龍”的圖騰樣式。

    中原地區出土的文物中,玉琮上刻著“豕”紋,早期青銅器的饕餮紋也有著顯著的“豕”特徵。有學者認為,“饕餮”可能是被神化了的豬形象,《左傳·文公十八年》有載:“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謂之饕餮”,饕餮的貪吃特性似是與豬相符。

    商代豕形豬樽

    隨著人對自然認識的逐漸深入和生產力的不斷推進,人類社會主要的生產方式由狩獵向農耕過渡,與之相伴的是對家畜的蓄養,而人類最早馴養的家畜之一就是豬。既然變成了被馴化的家畜,豬在人們信仰崇拜裡的地位是不是就土崩瓦解了呢?

    非也。這也迎來了第二個問題:既然我們敬豬,為什麼還要吃掉它呢?

    由於豬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富足的物料,豬崇拜從早先“辟邪鎮妖”的內涵逐漸轉變成安居樂業和豐收的象徵,從以前浮在“雲端”的神獸圖騰變成了生活最基本的保障和期待。因此,這種豬崇拜更為深廣,有豬可食不僅意味著富足安康,還承載著豬崇拜根植於民間的深刻含義。所以,我們吃掉豬,就是敬豬、愛豬的表現。

    中國先民的養豬行為始於原始社會早期,在兩漢時期成為熱門。東漢流傳著這樣的民謠:“苑中三公,門下二卿,五門嚄嚄,但聞豬聲。”

    話雖如此,那時的豬肉卻不是餐桌主流。周朝時,豬和牛、羊並稱為“大牢”,只有國君、卿大夫可享;至春秋時期,仍有“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魚炙,庶人食菜”的等級之分。牛的地位較高,因為作為農耕的重要生產資料,不能說殺就殺;羊的地位次之,豬再次,但高於水產品。到了漢代,豬肉仍然是“人間能得幾回聞”的食物。

    後來,養豬技術持續發展,不斷突破,據唐代《朝野合載》記載:“洪州(今南昌)有人養豬易致富,因號豬為‘烏金’”,杜甫居川時也寫下了“家家養烏鬼”之句(川人將用來祭祀的豬稱作“烏鬼”),足見養豬業的興盛與普遍。但這會兒的肉食主流以羊肉為主。

    不過,歷史中總有一些“慧眼識珠”的能人,可以以一己之力撬動歷史的槓桿。在豬肉界,這個人就是“斜槓青年”蘇軾。

    從文人跨界到美食家,蘇軾不費吹灰之力。“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就是他跨界的產物。因被貶黃州,這個“樂天派”深入當地風土人情,買了富貴人不屑於吃的豬肉,精心烹製,其味香濃,“飽得自家君莫管”。

    這場美食和美食家的邂逅,讓豬肉有了“口碑效應”。“宋代第一美食博主”蘇軾的《豬肉頌》一出,大家都想試試這美味的事物,於是豬肉的“翻身仗”便由此開始了。

    明代時,因避皇帝“朱”姓名諱,朝廷禁止言“豬”。至明武宗朱厚照時,這位皇帝不僅姓朱,還屬豬,所以朝廷頒佈了《禁豬令》,禁止百姓養豬、殺豬。但明代的養豬業仍在發展,人們對豬肉的食用習慣也早就經由蘇軾的助推後一直傳承至今。徐光啟還在《農政全書·牧養》中記錄了養豬的科學方法。重點是,朱厚照自己也戒不掉美味的豬肉。

    沒過多久,禁令取消。由於豬擁有專屬聖旨,其知名度反而得到大幅提升。從御膳房到百姓的灶頭,豬肉包、豬灌腸、燒豬肉……均是普遍食用的美食,豬也逐漸成為了佔據餐桌的肉品。

    到了清代,豬肉“稱霸”餐桌。據說乾隆皇帝的一場御宴中,就有豬肉60餘斤,豬肘、豬肚、膳子、豬場等皆有,著名的太湖豬種群也出現於清代。

    袁枚所著《隨園食單》

    作為“斜槓青年”二號,清代文學家袁枚將豬肉的幾十種烹製方法詳細寫成文章,並稱豬肉為“廣大教主”。袁枚記錄的這些烹飪方法一定能夠做出極其美味的豬肉,畢竟他是可以把豆芽截斷,用特製的錐子將其鏤空,再把細如銀針的火腿絲嵌進去只為做一道菜的美食家。所以,豬肉能得到袁枚的認可,足見其地位之高。

    餐桌靈魂:豬的一萬種吃法

    重點來了,一頭豬,我們怎麼吃才能不浪費呢?

    豬的部位分佈圖

    首先,是豬頭。在傳統祭祀習俗中,豬頭往往作為祀品置於案上,而豬頭的吃法十分五花八門。知名下酒菜有豬耳、豬鼻、豬口條,可以吃鮮香爽辣的紅油版本,也可以吃清淡樸素的滷肉版本,舌尖的Q彈只有吃的人才能體會個中曼妙。豬臉肉就比較大眾了,可煎可炒可滷,各有滋味。

    吃貨的智慧可不會就此到頭,豬腦也可以試試。在川渝燒烤界,有兩個靈魂,一個是折耳根,一個是豬腦花。攤兒上的“大師傅”將腦花裝在一個個精緻的錫紙小碗裡,配以紅油、辣椒、豆瓣、蒜泥、花椒以及各種調味料。一小塊入口,綿軟中帶著細膩,油香中透著麻辣,完全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那種食材有這樣的口感。腦花還可以做腦花面,一樣創意值爆棚。

    從豬頭往後,就是連著身體的頸部了,而這個部位的不同區域,可謂判若雲泥。上部的肩頸肉肉質極佳、瘦肉較多,燒烤後尤其鮮美,也可做叉燒肉。這一部分的肉是豬全身最貴的肉,它早就引起了蘇軾的注意:“嘗項上之一臠,嚼霜前之兩螯。”

    而位於豬頸偏中下方的豬頸肉,就不是不好吃了,而是最好不吃。豬頸肉也叫“血脖”或“糟頭肉”,雖然肉質偏瘦,但是遍佈淋巴,可能積存較多病毒,食用後對人身體有害。

    再往後,就是軀幹部位,這裡到處都是常吃的肉,最著名的是五花肉,它位於豬的腹部,肥瘦相宜,兼具美觀和美味。從南到北,從古至今,沒有五花肉征服不了的味蕾。

    據說有一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作者張九齡在朝廷的開科考試中受到皇上賞識,被招為駙馬。大婚當天,張九齡意外得到家鄉水災中失聯父母的音訊,馬上派人將父母接到京城。這樣一來,雙喜臨門,張九齡便命廚子做一道應景的菜。廚子瞅著五花肉,靈機一動,將肉剁成泥,製成圓形,可寓意圓滿;而眼下張老爺算起來有四莊喜事,不妨就做四個肉圓子,好看又吉祥。

    四圓上桌後,廚子解釋道:“此菜一喜,老爺頭榜題名;二喜,成家完婚;三喜,做了乘龍快婿;四喜,闔家團圓!”張九齡聽了連連稱讚,並給這道菜起了一個更好聽的名字:四喜丸。誰不愛喜上加喜呢?四喜丸子就這樣成為了魯菜菜系中逢年過節與喜宴上的必備菜品。

    在南方,最著名的莫過於東坡肉,其來歷有很多種說法。一說是因為蘇軾碰巧搭救了一個孩子,他的父母為表感謝便邀請蘇軾到家中作客。夫婦買了塊五花肉回來,下廚前欲詢問蘇軾的口味,恰逢蘇軾在窗前吟詩“禾草珍珠透心香”,他們聽成了“和草整煮透心香”。雖然疑惑,他們還是用稻草扎著肉進行了烹煮,沒想到美味異常。

    還有一種說法是,蘇軾在杭州做太守期間,常外出公幹,有一回小年時才動身返杭。百姓們為別蘇軾,宰了幾頭肥豬相送,蘇軾甚為感動,就把這些肉分成方塊,烹製後分給了百姓們。為了紀念蘇軾,人們用稻草扎著肉塊在鍋中燜熟,名為“東坡草扎肉”。

    東坡草扎肉透著濃濃的肉香,滑嫩而醇厚。千年後,這道東坡肉走進了國宴。

    除了東坡肉,還有紅燒肉。早在公元5世紀,賈思勰就在《齊民要術》中記載了紅燒肉的做法:

    “四破,於大釜煮之。以杓接取浮脂,另著甕中;稍稍添水,數數接脂。脂盡,漉出,破為四方寸臠,易水更煮。下酒二升,以殺腥臊——青、白皆得。若無酒,以酢漿代之。添水接脂,一如上法。脂盡,無復腥氣,漉出,板切於銅鐺中缹之。一行肉,一行擘蔥、渾豉、白鹽、姜、椒。如是次第布訖,下水缹之,肉作琥珀色乃止。恣意飽食,亦不膩,乃勝燠肉。欲得著冬瓜、甘瓠者,於銅器中布肉時下之。其盆中脂,練白如珂雪,可以供餘用者焉。”

    如果說五花肉是豬肉中的主角,那麼紅燒肉就是五花肉中的國民美食。有上海濃油赤醬的紅燒肉,有湖南微辣香甜的毛氏紅燒肉,也有福建以紅糟調味上色的紅燒肉。其瘦肉酥韌,肥肉香軟,肉皮黏糯。每家都做紅燒肉,家家都有各自的味道。

    南方還有一種五花肉的吃法——粉蒸肉。很多地方都流傳著關於粉蒸肉的傳說,其功用皆為“消夏”。粉蒸肉的米香裹著肉香,在葷食之中圍繞著清爽,有入口即化之感。

    五花肉這麼受青睞,過年一定少不了它。可以說,沒有哪個地方在春節時不做上幾碗扣碗肉。鹹口的有安陽酥肉扣碗、貴州鹽菜肉,甜口的有梅州梅菜扣肉、常州糟扣肉。常州糟扣肉據說就是蘭州糟肉的前身。

    而四川則有著宛若孿生兄弟般的鹹甜扣碗肉,謂之“鹹燒白”與“甜燒白”。鹹燒白與常規的扣碗肉無太大不同,也是將五花肉切成薄片入鍋蒸,佐以特色宜賓芽菜。而甜燒白就很有創意了——超薄的肉片中間夾著豆沙,鋪在糯米上,入鍋蒸,入口毫無肉腥,只留下鬆軟香甜的豆沙在口中融化,隱隱透著肉汁的味道。

    五花肉是怎麼說也說不完的,只能先止步於此。除了五花肉,位於豬軀幹部位的還有裡脊和小排等,糖醋里脊、山西過油肉、糖醋小排、蓮藕排骨湯……它們也是一系列家常美味的主角。

    軀幹之後是臀部。這裡的肉可以分為臀尖肉、坐臀肉、彈子肉和豬尾巴。其中,臀尖肉可以代替裡脊,質量很好,基本上怎麼折騰都好吃;坐臀肉肉質偏老,但並非一無是處,它是回鍋肉的絕妙食材;彈子肉瘦且嫩,也被稱為元寶肉,同樣可以代替裡脊。

    說完上身,就到了腿部。和五花肉一樣,豬的四條腿也有千百種吃法。這裡,蘇軾又要出現了。

    豬腿主要部分為蹄髈,而其中的一道名菜就是東坡肘子。和東坡肉不同,東坡肘子源於四川,相傳由蘇軾的妻子王弗所創。有一天,王弗一如平日般在家裡燉肘子,同時做著別的家務活。可是一時忙碌間,王弗忘了肘子還在火上,她想起來時,揭開鍋卻發現肘子已經粘鍋了,透著焦黃色。這麼一大塊肉可不能白白浪費啊!於是,王弗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將各種配料加進鍋裡,再仔細烹煮,以蓋住肘子的焦味。可是煮著煮著,這股焦味竟然變得好聞起來,散發著別樣的香味。

    蘇軾吃後豎起大拇指。作為“美食博主”,蘇軾不僅自己連續幾次如法炮製,還把這道美味推廣給親朋好友,東坡肘子得以傳世,各地人的口味都能與它相適。

    豬蹄髈的另一種做法是醃製或熏製,其傑出的“課代表”就是金華火腿和宣威火腿。而腿部以下的豬腳也大放異彩,著名的年菜有“橫財就手”、南乳燜豬蹄等,蹄花湯也是南方人常喝的滋補食品。

    豬腿部不僅肉是佳餚,骨也是食物中的精華。正如我們記憶裡的大骨湯,常伴著兒時父母的話:“想長高個兒,就得喝骨頭湯啊!”

    中華飲食文化的精妙之處在於,對動物內臟的開發和食用,永遠和內臟本身的腥臭、骯髒不沾邊,妙手一揮,美味即來。

    比如豬內臟的各部,肥腸可以炒、滷、熘、炸,可以作為輔料與米粉合食,也可以和其他肉類一起交融,比如肥腸魚、肥腸雞、肥腸乾鍋等等。

    豬肝則可以滷作滷豬肝,原汁原味,口感雖幹卻軟;也可與豬腰爆炒,比如每家川菜館裡都有的“肝腰合炒”。

    不過,豬肝最鮮美的吃法還屬廣東的豬潤粥,“潤”意為有利有水。粥裡的豬肝毫無腥味,有嚼勁而爽口,伴著濃濃的米香,與米湯相浸潤,吃進嘴裡便是樸素又幸福的味道。

    豬血也可做成很多美食,比如東北的酸菜燉白肉血腸。五花肉、豬血和酸菜、粉絲燉在一起,不需要過多的佐料,清水和溫度便是最好的香味催化劑。酸菜的酸味很好地中和了油脂的膩和豬血的腥,在原汁原味中錦上添花。蘸著韭菜花、豆腐乳、芝麻醬等蘸料,快樂無窮,營養爆棚。

    “豬的全身都是寶”,豬皮也是十分好。北方家庭每到春節前,大抵會將從市場上買來或者之前凍在冰箱裡的豬皮放在案板上,切成絲兒,然後倒入開水中熬煮一段時間。豬皮在鍋裡“蹦迪”的這段時間,膠原蛋白和高溫的水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最後與水相融,只留下基本的條形形狀。這個混合液體冷卻後,逐漸凝結成分外Q彈的肉凍,每個細胞都散發著豬身上最精華的香味。

    這就是肉皮凍,最開始由滿族人發明。切成片,調以醋、蒜泥等調料,便是一道美妙又代表著年味的冷盤。而油炸豬皮,則是過年前媽媽特製的“小零食”,很奇怪的是它脆卻經常嚼不動,可我們還是會守在鍋邊,等著吃第一根剛出鍋的炸豬皮。豬皮在南方也很受歡迎,烤豬皮、涮豬皮,風格各異。

    至此,一頭豬算是“解”完了,可是浮於紙上的這些美食,只是冰山一角。和接下來的食物相比,其他所有以豬為原料的美食不過是過眼雲煙。因為這個食物,每個人都吃過,每個人都在家裡吃過,每個人都在家裡最美好的節日吃過,而且每個人都能在它的味道里,想起故鄉的山水和家裡的煙火。

    它就是餃子。

    餃子:年味深處的鄉愁

    張仲景創造餃子的故事已經人盡皆知了,直到今天,我們在冬至時節吃了餃子,還會習慣性地說一句“不凍耳朵”。臨海的人們喜以魚肉為餡,西北的人們好以羊肉為餡,可是全國通用的還是豬肉餡。

    在餃子的世界,豬肉就像一個不可或缺的“百搭單品”,可以和花花綠綠的蔬菜交織出千姿百態的味道。若要香,韭菜、芹菜和香菇的味道足以滿足不同口味人群的需求;若要口感,將整顆玉米粒或是荸薺碎塊置於餡中,層次感和爽脆感撲面而來;若要純粹,白菜和豬肉堪稱靈魂伴侶,基本上每一個華人都能迅速在口腔裡回味出它的味道;若要特色,酸菜就是東北餃子又特色、又常規的餡料。

    只要有皮,裡面的餡“愛咋咋地”都行,只要不出意外,應當都是好吃的。不過餃子帶來的樂趣,絕不止於餡料。吃餃子的一部分樂趣來源於看看自己包的餃子煮出來之後變成什麼樣,味道又如何。有時候過年包餃子,人們還會悄悄在某幾個“幸運餃子”裡放進花生米或是小硬幣,吃到的人便會收到來年“一切順利”的祝福。

    果然,和餃子有關的記憶,總和豬肉有關,也總和家有關。每一種美食記憶,都對映著我們過往生活中最美好的片段。

    參考文獻:[1] 寧濤.炎黃圖騰藝術一脈——豬文化[J].美術觀察,1997(02):52-54.[2] 孫洪昇.豬與中國歷史——讀《中國養豬史》有感[J].中國農史,2011,30(02):139-144.[3] 趙伯陶著.十二生肖面面觀[M].濟南:齊魯書社.2000.

    END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第一志願如果衝不上去第二個志願能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