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谷 蓮葉移舟水濺差差綠,倚檻風搖柄柄香。 多謝浣溪人不折,雨中留得蓋鴛鴦。 船在水中移動濺起水珠,被荷葉映成閃耀的綠色,倚靠著門檻,看著風搖動一株株荷花的柄,傳來陣陣香氣. 我要感謝當年在溪水中浣紗的女孩(西施)沒有將它攀折,以至留到現在,在雨中那一雙雙鴛鴦得以在下面棲息鄭谷的《蓮葉》,意境優美,句句如畫,全詩由舟行荷塘圖、風搖荷葉圖、荷塘浣紗圖、鴛鴦戲蓮圖組成,給人以不盡的美的享受。 鄭谷,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應進士試十六年,至光啟三年(公元八八七年)方才及第。授官京兆鄠縣尉,遷右拾遺、補闕。乾寧四年(公元八九七年)為都官郎中。這是他最後一任官職,詩家稱之為鄭都官。不久就告老歸隱而卒。估計他的文學、政治活動時期在唐懿宗成通至昭宗乾寧、光化年間,大約有三十年光景,他的第一詩集名《雲臺編》三卷。是隨從昭宗避難華州,住在雲臺道院時所編。歸隱之後,又編成《宜陽集》三卷。但現在他的詩集已統稱《雲臺編》。 鄭谷是晚唐一位重要詩人。在他的時代,是詩壇領袖。他和許棠、任濤、張【蟲賓】、李棲遠、張喬、喻坦之、周繇、溫憲、李昌符是同時人,當時合稱“芳林十哲”,後世稱“鹹通十哲”,與“大曆十才子”先後輝映。溫憲是溫庭筠的兒子。 鄭谷詩早年受知於李朋、馬戴、司空圖、薛能、李頻。作詩千餘首,《雲臺編》所收僅三百首。《唐才子傳》稱其詩“清婉明白,不俚而切”。這一評語,其實偏低了。“不俚”是作詩的起碼要求,“清婉明白”也止是初學作詩者的基本標準。一個著名詩人,必然已能超過這兩個標準。鄭谷詩致力於五、七言律詩,寫景敘情,善於貼切;屬對煉句,亦極工緻,但氣分風骨,終不及大曆諸家
鄭谷 蓮葉移舟水濺差差綠,倚檻風搖柄柄香。 多謝浣溪人不折,雨中留得蓋鴛鴦。 船在水中移動濺起水珠,被荷葉映成閃耀的綠色,倚靠著門檻,看著風搖動一株株荷花的柄,傳來陣陣香氣. 我要感謝當年在溪水中浣紗的女孩(西施)沒有將它攀折,以至留到現在,在雨中那一雙雙鴛鴦得以在下面棲息鄭谷的《蓮葉》,意境優美,句句如畫,全詩由舟行荷塘圖、風搖荷葉圖、荷塘浣紗圖、鴛鴦戲蓮圖組成,給人以不盡的美的享受。 鄭谷,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應進士試十六年,至光啟三年(公元八八七年)方才及第。授官京兆鄠縣尉,遷右拾遺、補闕。乾寧四年(公元八九七年)為都官郎中。這是他最後一任官職,詩家稱之為鄭都官。不久就告老歸隱而卒。估計他的文學、政治活動時期在唐懿宗成通至昭宗乾寧、光化年間,大約有三十年光景,他的第一詩集名《雲臺編》三卷。是隨從昭宗避難華州,住在雲臺道院時所編。歸隱之後,又編成《宜陽集》三卷。但現在他的詩集已統稱《雲臺編》。 鄭谷是晚唐一位重要詩人。在他的時代,是詩壇領袖。他和許棠、任濤、張【蟲賓】、李棲遠、張喬、喻坦之、周繇、溫憲、李昌符是同時人,當時合稱“芳林十哲”,後世稱“鹹通十哲”,與“大曆十才子”先後輝映。溫憲是溫庭筠的兒子。 鄭谷詩早年受知於李朋、馬戴、司空圖、薛能、李頻。作詩千餘首,《雲臺編》所收僅三百首。《唐才子傳》稱其詩“清婉明白,不俚而切”。這一評語,其實偏低了。“不俚”是作詩的起碼要求,“清婉明白”也止是初學作詩者的基本標準。一個著名詩人,必然已能超過這兩個標準。鄭谷詩致力於五、七言律詩,寫景敘情,善於貼切;屬對煉句,亦極工緻,但氣分風骨,終不及大曆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