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上砍柴哥
-
2 # 古梁鏞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在《三國演義》中,關於文臣武將的排名非常多,其中武將的排名大家都比較認可,但是文臣的排名則沒有統一的看法,畢竟“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在《三國演義》中,文臣我更看好荀彧,武將我更看好趙雲。
下面,小哥詳細談談對這兩人的看法。
文臣荀彧在《三國演義》眾多文臣中,荀彧的能力給人的感覺是並不突出,但是大家想一想,能被曹操譽為“吾之子房”的人,他的能力能差到那裡去?
荀彧被譽為曹操謀士團功勞第一人,那麼,他都為曹操做了那些決定性的大事呢?
保護曹操根基
曹操在職兗州牧期間,有一年他東征陶謙,但是在此期間,張邈、陳宮乘機在兗州反曹,暗中迎接呂布。兗州是曹操的根本所在,當時兗州很多附屬城郡歸附了呂布,但是荀彧看出來,這是呂布的計謀,他和程昱一起堅守甄城,擊敗了呂布多次攻擊,為曹操保住了一份基業,要不是有荀彧和程昱的堅守,曹操東征回來都沒有立腳之地了。
曹操集團發展方向指路明燈
縱觀曹操一生,在他做出的所有重大決定中,都有荀彧的身影,比如當年曹操和袁紹戰事陷入膠著狀態,後來曹操的糧草緊缺,而久攻袁紹不下,因此曹操也動了撤軍的念頭,但是荀彧及時制止了曹操的撤軍念頭,他分析了曹軍和袁紹軍當下的處境,認為在此決勝的關頭,堅決不能撤軍,曹操聽取了荀攸的建議,最終袁紹逼反許攸,曹軍偷襲了袁紹的糧草地基,曹操贏得了戰事的勝利。
還有一件決定曹操政治地位的大事件,就是迎漢獻帝劉協。但是這件事剛剛被提上曹軍軍事會議的時候,很多人是反對曹操迎取漢獻帝的,但是荀彧分析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思想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起正義之師”,最終曹操聽取了荀彧的建議,後來有很多人才慕名投奔曹操。
蜀漢丞相諸葛亮是一代名將,在諸葛亮的努力下,即便是經歷了夷陵之戰的慘敗,但是蜀漢政權不倒,諸葛亮事必躬親,雖然對蜀漢發展嘔心瀝血,但是諸葛亮去世後,蜀漢人才凋零。
荀彧同樣是曹操的第一謀臣,他不單單自己為曹操出謀劃策,同時他還舉薦其他的人才為曹操效力,比如郭嘉、荀攸等等,所以在國家人才儲備方面,荀彧做的要更好,畢竟三國爭霸,除了“天時”和“地利”,最重要的就是“人和”。
在曹操時代,曹操主外,荀彧主內,相互配合,曹操從來沒有因為缺糧而撤軍過,也沒有因為後院起火而失勢過,在曹操封賞眾功臣的時候,荀彧排第一,同時荀彧死後被追封為“太尉”,位列三公之一。
武將趙雲為什麼我要選擇趙雲呢?因為趙雲擁有以下幾點優秀品質。
第一:武藝高強。
三國是個亂世,活下去才是最為重要的,而趙雲作為保鏢而言,是完全有能力護衛一個人的安全的,優秀保鏢的作用有多大?看看典韋,如果沒有典韋,曹操早就喪命了。
第二:有謀略,識大體。
趙雲有謀略這件事,可以從他陪同劉備出使東吳這件事看的出來,劉備最後迴歸荊州的過程中,雖然有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但是趙雲的謀略和冷靜是其他人所不能比擬的,最終成功助力劉備逃出東吳控制。
第三點:赤膽忠心。
趙雲的赤膽忠心,可以從他“長坂坡七進七出”看的出來,在劉備的兩個結義兄弟中,張飛素來對劉備的家眷看的一般,遠遠沒有關羽對劉備的家眷那麼重視,但是趙雲雖然和劉備不是結拜兄弟,但是長坂坡七進七出救出劉備血脈,這份忠誠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後來東吳欺騙孫尚香,說孫尚香的母親病危,孫尚香聽完後亂了方寸,帶著劉禪和家眷丫鬟就走,但是趙雲可不樂意,因為孫尚香回東吳這件事,劉備不知情,因此他又孤單一人,登上孫尚香的大船,奪取阿斗,此刻的他心情比較焦躁,畢竟是在水上,後來幸虧到張飛的地盤,張飛率船接應,兩個人開開心心抱著阿斗回了荊州。
可以說,趙雲對劉備是非常忠心的,這是員工和老闆之間的那種信任和尊重。
所以說,如果只能選擇兩個人,那麼我會文選荀彧,武擇趙雲。
-
3 # 良人執戟2
長篇章回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的文臣是一一
陳宮他是巜三國演義》較早出場的人物,卻是過早落幕的未路英雄。
陳宮最早追隨曹操,當二人來到曹操父親結義的兄弟呂伯奢家中吃茶敘舊時,突聞莊後有磨刀聲,於是"聞聲是雨",拔刀殺死八人,路遇打酒割肉回莊的呂伯奢,復又返回追殺之。
曹操仰天長嘯:"寧教我負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負我"!
頗有正義感的陳宮,背後冷汗淋漓,於是看透了曹操的狠毒奸詐,冷酷無情,毅然棄之而去。巜三國演義》的這一章節,寫入京劇《捉放曹》,舞臺長演不衰。
當然,曹操的"徐州屠城"和殺在野名士邊讓的殘忍行為是陳宮投奔呂布的真實動機,徐州一役,呂布兵敗被殺。
陳宮面對曹操對自己命運主宰的沉呤不語,曉得自己只要稍微一矮身,曹操定會放過自己,我喜歡和敬佩陳宮殺身成仁的求死決心!
陳宮一個文官,雖死猶榮!關羽東漢未年,朝綱不舉,天下動亂,在亂世紛爭中,人們何去何從?難道亂世不講規矩?不說道德?
那麼,請問什麼是"天道"?什麼是行為標準?人們該何去何從?
巜三國演義》這部小說,高舉道德大旗,橫掃一切奸侫小人。小說的一條主線就是以劉關張桃園結義的始未,作了悲情蒼涼的描寫。
桃園結義大旗繡了一個"義"字,在這個宗旨下,關羽成為"道德、正義"的化身。武將我喜歡關羽三國之義,首先在於劉關張之義字當頭,"義"首先體現在對道,對德的堅守。也就是追隨"道德正義"才是真義。而對惡者的追隨則是助紂為虐!
關羽之義在於對劉備這個"仁義"化身的忠誠及對結義兄弟的忠誠,他忠的是仁義,這也是對道德的堅守!
關羽之義還體現在"知恩必報"、"言而有信"、"有始有終"、"玉雖碎不能改其白"、"死不屈節,視死如歸"。
即使陷入困境,走投無路,小說中"屯土山約三事",被曹操所圍作出的選擇,三事是"降漢不降曹",按照漢室皇叔俸祿養瞻、禮遇大哥的二位嫂嫂、"但知劉皇叔去向便當辭去"。
關羽的三約忠誠的是劉備、張飛和漢室,始終不變。否則為變節,縱有曹丞相對關羽的"上馬金,下馬銀",封侯拜將、美女相贈,但是,欲、權、錢、色無法惑亂關羽。
錢物被送到嫂嫂處封存,美女送給嫂嫂作隨身服侍。
一旦得到大哥訊息,在求辭曹操無果的情況下,乃"掛印封金"而去。
赤壁之戰中的曹操敗走華容道,關羽在立有生死狀的情況下,還是對曹的危難之恩於湧泉相報,放走曹操,他是報恩。
"梟雄曹操清楚仁、義內涵,所以在整部《三國演義》中,他敬佩的仁義之士是關羽,千年之後,與俺不謀而合! -
4 # 張恆250774658
我知道類似問題 答案多愛劍走偏鋒 一些人們固有印象中的東西 卻得不到大眾的承認 因為《演義》的略有誇張與改動 導致很多人 便矯枉過正地否定一些人物或歷史 這樣是不對的
如果說 縱觀全域性 三國時期誰的為人處世最好 那麼我想答案只有唯一的一個 季漢丞相 武鄉侯 諸葛孔明
-
5 # 該死的風
三國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文臣武將能高著不盡其數。要說最喜歡的我想先說武將,再說文臣。
武將:在思考一百遍我也沒有其他想法,我最為喜愛的是古之惡來。典韋其人有萬夫不當只用,論武功我想全勝時期的呂布也不一定可以與之一戰。論忠義無雙更是讓人感動,雖然沒有領軍之謀但對於武將也算得上三國首選。典韋沒沒出山之前是自己養老虎當寵物的,而出山後更是履歷戰功。曹操被打的向兔子一樣亂跳的次數實在不少,而在典韋活著保護他的時候確是一次也沒有的。
文臣:魯肅這個在三國中不算頂級謀士的東吳文臣,是我在三國中最為喜愛的一位。可以說三足鼎立中只有東吳是傳統軍閥,再亂世能打下一方天地難,而要想守住那就太難了。而魯子靜可以說是功不可,在曹操大軍南下連內事不決問張昭的張昭都選擇了投降,而這個時候魯肅站了出來。有人說那是諸葛的勸說,但為什麼不去勸說更有話語權的張昭或是別人?又為什麼一說魯肅就同意了?那是因為魯肅早就有這個想法,只是沒有能力勸說孫權。
三國多豪傑壯士,更是多奇人異事。太喜歡三國的故事了
-
6 # 那年奧格吼少俠
文臣我喜歡諸葛亮,足智多謀,舌戰群儒...... 武將喜歡趙雲,七進七出帶啊鬥出來還搶了曹操的寶劍
-
7 # 天香雲外飄
一,最喜歡的“文臣”是諸葛亮。然後,喜歡諸葛亮的理由主要是:
(1)出場驚豔:“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諸葛亮就是吟著這樣的一首詩而閃亮登場的。
(2)第一,諸葛亮跟隨劉備出山之後,就馬上與劉備制定隆中對,定天下三分了;第二,赤壁大戰,諸葛亮運籌帷幄聯合東吳抵抗曹操,為三足鼎立奠定了基礎;第三,諸葛亮輔佐劉備,進取西川建立了蜀國。
(3)三國中後期,諸葛亮擔任蜀漢政權的丞相。然後,諸葛亮六出祁山攻伐中原地區,諸葛亮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4)唐人有詩作詠贊諸葛亮,其一是《八陣圖》詩:“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其二是《蜀相》詩:“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二,最喜歡的武將是“陸抗”。然後,喜歡陸抗的理由主要是:
(1)陸抗是東吳四大督都之一陸遜的兒子。然後,陸抗出場的時間不長而且還很低調。但是,陸抗卻可以說在整個三國的後期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2)陸抗駐守在東吳的長江防線地區,只要有陸抗在,敵人就只能是望江(長江)而嘆而已了。然後,陸抗頗有戰國時期四大名將之一的李牧的遺風--即平時注重搞軍民聯歡善待士兵,打戰的時候一擊而成功。
(3)陸抗就是整個三國後期東吳的擎天一柱了。後來,陸抗去世之後,東吳很快就被西晉(280年建立)給滅亡了。
-
8 # 70後大叔講歷史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人才最多的就是魏國,單論謀士這一職業群體,曹操手下的智囊團,又是最強大的,曹操之所以可以統一北方,打敗許多勢力強大的諸侯,離不開自己智囊團的出謀劃策。曹操最著名的謀士是郭嘉和荀彧。而這兩人中,功勞最大的還是荀彧。小編也是對荀彧的才能推崇備至,自認為他應該為三國第一文臣。
荀彧在戰略方面為曹操制定了統一北方的目標和軍事路線,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獲其讚賞,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令諸侯”;戰術上,曾面對呂布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奇謀扼袁紹於官渡,險出宛、奇襲荊州等諸多良策;政治上,為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群、杜襲、戲志才、郭嘉等大才。荀彧在建計、密謀、匡弼、舉人等方面多有建樹,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
官至侍中,尚書令,封萬歲亭侯。因其任尚書令,居中持重達十數年,處理軍國事務,被人敬稱為“荀令君”。
可惜後因反對曹操稱魏公而為其所忌,調離中樞,在壽春憂鬱而亡(一說服毒自盡),年五十。獲諡敬侯,後追贈太尉。
最喜歡的武將當屬高順,呂布手下第一統兵大將,訓練出的陷陣營從無敵手,百戰百勝,可惜被呂布自毀長城,收其軍權,導致被俘遭到曹操斬殺。
呂布兵敗被俘後,張遼見大勢已去,率領部曲投降;陳宮慷慨就義,然死前不免掛念老母妻小;而真正灑脫的是高順,在曹操勸降時一言不發,從容就義。
無言中透出來的那種輕蔑,老子不屑與你說話的氣魄,忠義無雙!
-
9 # 老郝聊歷史陳宮有文人的氣節
在三國中陳宮是一個讓我非常動容的人物,他從出仕到被曹操殺死一共才7年,相比於三國裡面其他的謀士這真的是非常短的時間。曹操刺殺董卓失敗,落荒而逃,在陳宮的地盤被逮到了,陳宮沒有因為曹操人頭的賞金而把曹操押到董卓那裡,而是拋家舍業跟隨曹操,因為他覺得曹操是在做一件為民除害的事情,在這裡我們不難看出陳宮的大義凜然和報國心切,是一位君子。
發現曹操殺氣太重野心太大之後,陳宮又果然離開曹操。我想陳宮是肯定知道曹操這樣的性格是能成事的,跟隨他比離開他的好處要多得多,但是陳宮還是依然選擇離開曹操,因為他認為曹操跟他的本性是不同的。在這裡我們不難看出陳宮是一位非常有原則的人,這種原則是基於他內心的善。
呂布被曹操打敗後,曹操好心收留陳宮,之前的事情都可以既往不咎,但是陳宮不願意,他只願意自己赴死。這是一個不因外在利益和威脅而選擇背叛自己的人,生逢亂世,這樣的氣節怎能不讓人敬佩,文人的氣節在陳宮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張飛是一個單純的將軍說到張飛,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嗜酒如命和脾氣暴躁,動不動就要捅別人一百個透明窟窿。帶兵打戰從來都是自己衝在第一個,並且也不會想到退路,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幹就完事了。在現實裡這可能確實是很大的性格缺陷,搞不好自己都會因此喪命,但是在藝術表達上,這真的是一個單純可愛的人設,討人喜歡。
張飛同時也是一個愛恨分明的人,得知自己的二哥關羽投靠曹操之後,他拿著兵器就去砍關羽,敢作敢當,敢愛敢恨,令人歡喜!
回覆列表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歷史小說,反應了東漢末期錯綜複雜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其歷史人物豐富多樣,也各具特色。有許多人物值得我們喜愛:
1、武將方面,三國演義中有許多武藝高超的武將。如:呂布、關羽、張飛、劉備等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武將;
2、文臣方面,三國演義中文臣的智謀也是極具特色。如:諸葛亮、許攸、周瑜等,更有火燒赤壁、火燒新野、空城計等著名計謀;
3、三國演義中,俊男美女也較多,對這方面人物的喜愛也有不少人。如其中的:呂布、趙雲、貂蟬、夏侯輕衣等。
4、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的是諸葛亮,原因有:
(1)諸葛亮有較高的謀略和膽識,如草船借箭、空城計等,其這方面的才能都得充分的體現;
(2)同時蜀漢建立後其領導和治理才能也得到充分的體現。發展蜀錦、屯田,加快了屬地的開發;
(3)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值得敬佩。劉備死後諸葛亮輔佐年幼、弱智的阿斗,而沒有生出反叛之心,值得讚賞;
(4)文學素養較高,這方面的才能在《出師表》中得到了高度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