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西小夥的日常生活
-
2 # 山外山FJH
現在的春節和80、90年代相比,熱鬧的程度減少了不少,那時的人們無論男女老少,到了春節都是喜笑顏開,高興到了爆棚,穿新衣,吃大餐,走親戚,上街玩,好不快樂!現在沒有那樣的熱鬧場景,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原因一:現在的很多人都成了“低頭族”,玩手機佔據了第一位,朋友間的友情,親人間的親情隨著手機的參與變淡了。以前過年的時候,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吃著年夜飯,聊著家常,吃完飯大家幫忙一起收拾,然後男人們就會聚在一起打牌熱鬧熱鬧,女人們就會在一旁聊聊八卦或者出去逛街。現在手機普及了,很多人成了“低頭族”,哪怕是過年吃年夜飯都還在抱著手機玩。親朋好友聚在一起,聊天的時候變少了,親情也變淡了,因為大家都在忙著玩自己的手機。
原因二:價值觀的轉變,現在社會人們功利心重。現在過年已經不像以前親朋好友一起聚聚,加深聯絡和親情。現在人與人之間更現實了,利益關係也變多了。串串門、送送禮都變味了,都是有目的性的。趁著串門拜年的時候,尋找來年合作的機會,或者送禮是為了託親戚朋友幫忙辦事。現在過年串門聊天都不像以前那麼單純了。其中摻雜太多的利益因素,大家都各懷心思過年,有壓抑,高興不起來。
原因三:春節的特殊意義也在變化。現在的春節由於國家的富強,人們的物質條件好了,只要有錢天天都像過年。過去的時候物質匱乏,缺少食物,缺少新衣服,最關鍵的是缺錢。吃頓肉、買件新衣服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大家都盼著過年,因為過年的時候可以吃大餐,穿好看的新衣服。現在祖國強大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高了。大家錢包鼓了,頓頓吃肉都可以,有錢人半個月就能買一件新衣服。因此他們感覺過年和平時沒什麼不同,所以年味淡了。
原因四:外來思想和洋節日的新思潮衝擊。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快,加速了世界人們的交往,很多西方思想和節日進入的我們的國家,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反而更喜歡過西方的節日。比如說2.14情人節、12.25聖誕節,大家都把這些當作很特殊的節日來過,隆重程度一點也不輸春節。他們覺得春節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無非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吃吃飯,聊聊天,然後放個鞭炮玩耍而已。現在的春節在很多年輕人心中的地位下降了。
原因五:很多人把春節的傳統習俗都忘光了。過年不止是一家人吃飯、放鞭炮、看春晚而已。過年有很多傳統習俗。首先要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大年三十要守歲。過年還要貼春聯、貼年畫,放鞭炮,這樣才喜慶。另外還要串門挨家挨戶地拜年,不但可以加深感情,也有美好的寓意,期盼來年大吉大利發大財。現在的這些傳統習俗也有很多人快記不住了,年味很淡,熱鬧程度就大減。加上現在的人員流動性很大,四處分散,街道,鄉村就顯得不熱鬧了。
-
3 # 皖北石榴哥
一,80,90年代時物質條件有限,平時都捨不得買什麼東西,比如衣服,鞋子,糖果,只有等到過年的時候才會買,就拿我小時候來說,每到過年最盼望的兩件事就是買新衣服,還有玩鞭炮,穿上自己的新衣服拿上鞭炮挨家挨戶的玩,簡單而又快樂,童年就是這樣過去的。
第二,壓歲錢,壓歲錢也是沒到過年很盼望的一件事情,因為過年可以收到來自叔叔,阿姨,爺爺,奶奶等各方面的壓歲錢,這也算是一筆鉅款了,雖然最後大部分都得上交父母,但是留下來的也很滿足了,平時是很少有零花錢的,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零花錢口袋裡時常都有,是體會不到那種快樂的。
第三點,物質條件的差距,我認為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以前只有過年才能買新衣服,喝酒吃肉,對於現在來說哪已不是什麼奢侈的東西,每天大魚大肉早以習以為常了,苦盡甘來的年味早以不在了,最後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
4 # 正必壓邪
這個問題,這麼多人答非所問,題目是8o,9o年代,春節為什麼熱鬧,而現在熱鬧不起來,這個問題,主要是那時因為老的年俗還沒被淡掉,春節,買春聯,掛錢,鞭炮,辦置年的氣氛,己給人們帶來喜慶,家家都是平房,多年的老鄰居,見面互道喜慶,忙忙碌碌,也不覺累,大年當天,忙完十幾個菜,一家人坐在一起,邊吃,邊總結一年的收穫,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包餃子,邊看春節聯歡晚會,其樂無窮,那時的節目還比較接地氣,到點時整個城市鞭炮齊鳴,鄰里之間互相拜年,所以熱鬧,而現在,該禁的,禁了,平房拆了,住進樓房,連對門都互不來往,加之辛苦一年,己經精疲力竭,錢沒著存下,物價年年上漲,錢沒少花,卻沒看著多少東西,春晚辦的一年不如一年,上樓就不願下去,如何能熱鬧起來,現在過年,才是真正的守歲。
-
5 # 致遠5247861647164
8O,90年代的春節熱鬧,60,70年代的春節快樂這是時代的變化,不僅僅是物質,更是精神變化的。收入增大了物質生活從外表面是提高了點實際的吧還是壓力大啊,通貨膨脹物價不確定性,總是覺得錢不夠用的,思想負擔太重了,高額度住房費用,逐年上漲的醫療交費,和低端的收入來源難以調和的矛盾問題。有什麼心情呢?如何熱鬧呢?
-
6 # 蘇小柒
80、90年的春節和現在完全不同,這一點不僅體現在過年的熱鬧程度上,還和大家的習俗有所關係。在現在這個年代,大家害怕麻煩,或者厭煩了一些老一輩傳下來的習俗,因此很多習俗已經見不到了。雖然過程簡約了,但年味也沒有了。還記得那時候過的春節與現在的春節完全不一樣,辦的年貨十分簡單,一般一家人只要有20元可以過一個好年。現在就不一樣了,沒有個幾千塊錢這個年你根本過不了。除去辦年貨的錢不說,各種紅包就足夠我們頭疼,一個可能就要上千了。而且孩子收到紅包後,也沒有多開心,就像是平常一般。其實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就是“過年”這個節日在大家心中改變了,以前是一年的最大的事情,現在只是一個習俗,或者一個休息的節日。有的時候想想以前過年,真的很熱鬧,很有年味,真的盼望過年,現在卻冷冷清清。
-
7 # 財經你我他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比那個時候的高多了。可為什麼沒有以前那種幸福感?我個人認為是現在人接觸的事物多了,對於物質的追求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心理上無止境的慾望沒有達到,總是不滿足現狀,所以導致現在人幸福感下降。
-
8 # 忠811561
記得我小時候的年,大街小巷都是辦年貨的人,敲鑼打鼓,放鞭炮!而現在我的兒子不喜歡過年,他說,過年就是在家裡,除了吃飯,看電視,寫作業,就是去遊樂場玩!一點意思都沒有!光知道電視裡的煙花爆竹,沒見過真的!
我也很無語
-
9 # 憨豆途龍
不知道你是從什麼時候感覺沒年味的,作為88後的我也是感覺怎麼有意思的過年都是記憶中的小時候,新衣服、放炮、好吃的、也並不多的壓歲錢,到處去撿人家沒炸的鞭炮,把火藥收集到一起,呲!製造蘑菇雲。那時候過年總會有雪,冷的袖頭上都有保護膜,屋簷上的流利(本地方言水形成的冰柱)長的嚇人,野地裡去撒歡,白茫茫的加點綠,雪地拖人,累的抬不起腳,喊叫聲都覺得被什麼東西擋著了。現在呢,新衣服隨便買,好吃的隨時吃,一年不見可真是連個通話也沒有,現在是隨時隨地影片線上,你想啊,以前都說盼著過年、盼著過年,現在你是盼著放炮啊,還是盼著壓歲錢啊,哎,年還是那個年,年味就剩個鞭炮味,有些地方你還不一定聞的到,現在過年就是喝酒打牌七天免罵,大過年的你讓他喝\玩會咋了,精神文明建設跟不上啊!想找年味啊,新聞裡各地新春盛況裡,我大平原就喝酒,打牌!說呢你盼著過年啥呀?
-
10 # 唐史愛好者
1.飲食上:那時候過年能吃到平時吃不到的東西,因為平時物資匱乏,過年吃什麼都香啊,現在可能嗎,現在平時吃的都挺好,過年和平時幾乎沒什麼兩樣,大家都在想吃什麼好呢,東西都吃夠了,吃膩了。吃什麼都不香。
2.穿衣上:以前過年才能穿上新衣服啊,平時穿新衣服機會比較少,現在不一樣了,平時就穿的挺好,和過年幾乎沒什麼兩樣。
3.娛樂上:以前雖然沒有手機,但是看電視也很幸福,節目質量好,以前春晚都是走到觀眾中去,茶話會的形式,很親民。現在演員高高在上,差遠了,以前第二天大家都在討論春晚演的啥,現在認真看春晚的沒有幾個。以前大家聚在一起聊這一年發生了什麼事,很愉快,很熱鬧,現在都玩手機,各玩各的,交流的機會越來越少,年味也就淡了。
-
11 # 竹海聽濤560
八十年代過年,初一到初五街道上行人都少,小賣店基本都不開門,大家都在家過年。過了初五,才都出去拿著四盒禮去走親戚看朋友,初五縣政府組織各鄉鎮扭秧歌拜年。現在可是不同了,除夕夜,大街上全是年輕姑娘和小夥子在溜街,水果店,小賣店,鞭炮店,燒烤店等等,全都營業,根本就看不出過年的氣氛。半夜吃餃子就是一個過程,吃完餃子,開始睡覺,這個年就算過去了。再過幾天,回家探親過年的兒子,姑娘們都走了,又恢復了往日氣氛。我在這裡呼籲一下,政府能不能把年假多放幾天,讓過年回家的人們在家多呆幾天,多陪陪老人和孩子,不要讓年假都耽誤在回家的路上。
回覆列表
我想原因有一下幾點!
第一,80,90年代時物質條件有限,平時都捨不得買什麼東西,比如衣服,鞋子,糖果,只有等到過年的時候才會買,就拿我小時候來說,每到過年最盼望的兩件事就是買新衣服,還有玩鞭炮,穿上自己的新衣服拿上鞭炮挨家挨戶的玩,簡單而又快樂,童年就是這樣過去的。
第二,壓歲錢,壓歲錢也是沒到過年很盼望的一件事情,因為過年可以收到來自叔叔,阿姨,爺爺,奶奶等各方面的壓歲錢,這也算是一筆鉅款了,雖然最後大部分都得上交父母,但是留下來的也很滿足了,平時是很少有零花錢的,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零花錢口袋裡時常都有,是體會不到那種快樂的。
第三點,物質條件的差距,我認為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以前只有過年才能買新衣服,喝酒吃肉,對於現在來說哪已不是什麼奢侈的東西,每天大魚大肉早以習以為常了,苦盡甘來的年味早以不在了,最後致我們逝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