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寶藏娛樂
-
2 # 綜藝新幹線
熱播劇《小歡喜》裡面的父母輩演員除了黃磊海清外還有陶虹、沙溢、王硯輝、詠梅。都是老面孔加實力派。少年組的演員有,00後演員周奇飾演方一凡,是《聲入人心2 》裡的選手,徐靜蕾旗下藝人李庚希扮演喬英子,X玖少年團成員郭子凡扮演季楊楊,郭子凡以2017年全國專業第一成績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少年組演員顏值演技都有線上。這部劇一開始就以豆瓣8.0分的高分來襲,劇情接地氣貼近現實。自開播以來廣受好評,持續高分不只是運氣,更多的是精彩內容的呈現受到廣大觀眾的青睞。
-
3 # 茜茜眾娛
最近我在追電視劇《小歡喜》,我沒有孩子也不是家長,備戰高考也是我十幾年前的事兒了。所以,我沒有被角色代入和影響,我是以純觀眾的角度,覺得這部劇真的挺好看。
好看的因素有三:
一,是這部劇的演員陣容吸引了我,海清、黃磊、沙溢、小陶虹等實力派演員坐鎮,演技自然沒得說。劇中的學生代表方一凡、林磊兒、喬英子這幾位新生代演員,演技也相當線上、可圈可點。
二,是這部劇拿高考這個現象,引出了家長、孩子,教師乃至教育機構自身所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貼近生活,真實也接地氣,值得大家去認識並反思,有正面的引導和教育意義。
三,是劇中角色的人格魅力、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家長和老師的關係,都被刻畫的較為完美及理想化。劇中角色雖各有各的性格脾氣,但遇到問題大家都明事理,雙商也線上。現實生活中,像童文潔這樣強勢的女人,對老公一定不會像劇中這樣溫柔似水。像劇中這樣的家長、孩子、老師,在現實生活中也真的少之又少。我看到這份理想化,正是現實中大家做不到但又極其嚮往的美好。
說說我在這部劇裡看到的三個問題。
一、家長的控制。
以劇中的宋倩為例,完全不顧孩子的興趣喜好,一味地拿她認為最好的清華北大來鞭策來要求孩子。是該心疼單親媽媽照顧女兒的用心良苦,可清華北大是宋倩的期待,不是孩子的,拿來要求孩子,就是控制。
宋倩的女兒喬英子,對天文感興趣,也決心報考相關的大學和專業。因為不是宋倩期待的清華北大,貼心的喬英子基於愛基於不想傷害媽媽,向宋倩隱瞞了她的心意。喬英子對任何人都能自在地敞開心扉,唯獨對宋倩不能。當這一切在宋倩知曉後,母女倆都傷心痛苦到不行。
明明都是愛,為什麼卻愛的這樣痛苦壓抑,最後還成了傷害?
從宋倩身上我看到,父母都是這樣,他們認為這條路是好的,就會以此來要求孩子,全然不顧孩子喜不喜歡,想不想要。基於愛,這份自私、控制和霸道,父母看不到。
父母是否想過,你是栽過跟頭走過彎路,才能分辨出好壞對錯,這一切需要經歷和成長。可孩子還是孩子,他們沒有栽過跟頭走過彎路,沒有經歷和成長,讓他們如何分辨好壞對錯,又如何理解認同你們嘴裡說的好壞對錯。
說真的,我很可憐那些有父母陪在身邊卻被誇懂事的孩子。因為真正的懂事,是得去經歷過一些世事。有父母陪在身邊的孩子,哪裡可能會去經歷這些。所以被誇懂事,無非是孩子認同父母說的。說好聽了這叫認同,說白了,這叫服從。
在我爸眼裡,我至今都是個不懂事的孩子,因為我從不服從。打小,我爸就把我的人生給安排好了,幾歲去當兵,考軍校,盼著我能當上領導做他眼裡的人中龍鳳,再不濟和他一樣當個警察解決溫飽。這幾條路,都是我爸眼裡最好的,那些遙不可及的,是他寄託於我身上他的夢想和遺憾。
我還很小,我爸就總帶我交際應酬,他喜歡逢人就吹,憑我兒子這一表人才將來一定是個當大官的料,天大的官職我爸都敢說,我聽多了只覺得荒唐,只覺得旁人的應和是對我的嘲笑和諷刺。
我生來,我爸就對我抱有無比高的期待,有這份期待,註定了我要被他牢牢控制。上小學時,書本上的知識我都能學會,我覺得自己挺聰明也挺有自信。可我爸希望我能好上更好,能更上十層樓,就心急盼著我上初中後能名列前茅。於是他給我找了私教,我內心是抗拒的,我越表現出抗拒,我爸就越斥責我。加上輔導的多是課外知識,我學起來很吃力,所以小學還沒讀完,我就徹底厭學了。
這裡我想語重心長的說,穩穩當當的,什麼時候做什麼事,進步大不大先不說,最起碼不會落後出錯是真的。反之,心急了跑快了,起色大不大不一定,很容易用力過猛、適得其反是一定的。
從我被迫接受私教輔導後,我就越發感受到煎熬痛苦,當我的負面情緒找不到出口,我就會像火山爆發一樣和我爸進行對抗。我爸不懂得溝通,加上幹警察多年的職業病,和我說什麼都像是在下達命令,你必須怎樣,你就得怎樣。我很反感他的語氣和姿態,而他基於愛,認為這麼做是對的,完全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因此我們的對抗愈演愈烈,他越唸叨不要做的,我越要做。
他認為好的,我都不予理睬且嗤之以鼻,不爽了我還會逆著來。說真的,我沒有經歷過叛逆期,我自小感受到我爸的這份控制時,我就一直在叛逆,一直在和他對抗。雖然對抗帶來的是痛苦是傷害,可過程中,我找到也認定我喜歡和想做的事。如今,我也長成了一個敢於做自己,能為自己人生百分百負責的人。
我的親身經歷讓我很肯定的想說,控制真的一點效果都沒有,用力過猛一定會適得其反。像我,至今對時政都不感興趣,也不太關注。對政府官員和公務員,我心裡會有牴觸。我清楚,這是對抗給我造成的影響。
特別是在對抗中我感受到的那份痛苦,會讓我在憤怒的當下抱著去死的念頭。我不知道如何宣洩和消化掉這個情緒,我只能咬牙強忍著,久而久之它長在了我心裡。現在,我看到了心裡的這些東西,我可以面對可以接受,但我真的抹不去。
我決定不要孩子,我清楚,當我有了孩子,這些長在我心裡的東西,會讓我在潛移默化中把這份痛苦帶給我的孩子,我太清楚這份痛苦有多痛了,我不想更不忍這麼去做。
對抗的痛苦雖然長在了我心裡,但我不記恨我爸。我看到,他對我的控制是基於他對我的愛。我也看到,為人父母的責任,就只是養育孩子。我爸能把我養育成人,教我遵紀守法,他已經盡到了做父親的責任。我同樣清楚,當我做了父親,我也會基於愛去控制我的孩子,一定的
二、親子關係。
我看到這部劇裡演繹的親子關係,比較鼓吹親子以朋友的方式相處,以劇中方圓和方一凡這對父子為例,父子倆相處起來跟哥倆似的。我認為,父母和子女之間是不可能成為朋友的,鼓吹這種親子關係,根本就是在為難彼此。
做朋友,最基本的一點,就是信任。當你跌倒了,身為朋友的我,就算沒有能力扶你一把,但我相信你一定能站起來,信任就是一種力量。親子之間,這份信任是不存在的。為人父母的本能,就是我一定要保護好我的孩子,哪怕要豁出我的性命。
父母即便清楚,只有孩子跌倒了自己站起來才能成長這個道理,即便孩子請求父母相信他,給他這個成長的機會。但只要父母在身邊,子女想跌倒,就辦不到。
這就是為人父母的本能,本能就是保護子女,保護是出於擔心,會擔心自然就無法相信。缺少了最基礎的信任,讓父母如何同子女成為朋友?這種被鼓吹的親子關係,你努力去做,只會讓彼此相處起來更為難、更煎熬、更痛苦。畢竟父母就是父母,而子女就是子女。
我認為最好的親子關係,不是試圖改變彼此的身份,況且也根本改變不了。想建立最好的親子關係,需要家長在工作之餘用有限的時間多去陪伴孩子,給予孩子溫暖和愛。需要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別擺出一副自己無所不能的姿態。一定要多想想,自己何德何能。需要家長分得清,何為教育孩子,何為要求孩子。
很簡單,教你自己做的到的事,是教育。教你自己做不到的事,是要求。你家長都做不到,憑什麼去要求孩子?記住,教育的本質,是言傳身教這四個字。
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家庭情況,就是父母會在孩子面前,刻意裝出一副和諧的樣子,就算有情緒有脾氣,也強忍著不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這麼做在我看來,真的特愚蠢特可笑。首先,孩子不是傻子,他們看得出父母的喜怒哀樂,又何必要裝。其次,是個人他就有情緒和脾氣,好壞皆屬正常,為什麼父母在孩子面前就一定要呈現好的,而不能露出壞的。
當孩子眼裡看到的全是一派和諧全是好的,不論真假,久而久之,孩子會認為父母為他所做的一切,就是應該的,就是理所應當的。但凡父母哪裡做的不好,孩子只會埋怨怪罪,根本不懂得體諒和感恩父母。反之,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現出真實的情緒和脾氣,好也罷壞也罷,偶爾的爭吵也罷,這些都會讓孩子看到父母的辛苦和不易,會讓孩子更懂得心疼和感恩父母。
三、學習的意義。
像方一凡,很聰明的孩子,但就是不把心思放在學習上。父母也著急,認為高考決定著方一凡的未來,可是再著急父母也使不上勁兒。這裡我看到,海清把童文潔的心力交瘁演的真好。
像喬英子,論學習成績考清華北大沒問題,但她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有自己想考的專業和學校,可宋倩認為清華北大最好,清華北大才配得上自己女兒,赤裸裸的控制。這裡我看到,小陶虹把宋倩的執念與破碎演的真好。
其實這些為難家長和孩子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源於我們的教育制度。我們依然是為了考學而考學,為了考學而學習,大學也依舊是按照分數線來錄取。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我不清楚自己是否喜歡錄取我的學校和專業,只是因為恰巧分數夠得上我才做出了選擇。這樣做說真的,對學生對學校而言,都是不負責的。而這也正是現在越來越多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糊里糊塗學完了畢業了,卻依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該做什麼。
真的,我們的教育制度也該反思反思了,為了考而考,為了考而學,這樣的應試教育到底有多大意義?大學就這麼多,專業就這麼多,而考生有那麼多。如何能做到考生與專業真正地對口、匹配,而不再只是我分數恰巧夠了。
老師的教育、學校的教育,都應該是對孩子負責的,對孩子的當下和未來負責的。不要拿分數來區別對待孩子,要做到一視同仁。教書育人是老師的本分,不要只忙著教書而疏於育人。不然,就太對不起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句古話了。
老師和家長應該要一條心,要一同去了解孩子、培養孩子、溫暖孩子。不是一味的拿考學拿分數去要求去鞭策孩子,不要只盯著分數,要能及時發現孩子在學習當中遇到的困惑和難處,陪孩子一同去面對解決。在我看來,以人為本、學以致用的教育,才是真正有意義的。
-
4 # 小小芷菲
《小歡喜》現在豆瓣的評分8.3,不算低,還有上漲空間,有一半的人給了4星,咱也不知道那一星差在哪裡!
也許是《小歡喜》過於求全了,明明是反映教育問題的,但是她把職場、養老、房價等各種社會問題都一鍋燴了,雖然這些問題有關聯的地方,但是戲劇衝突就可能被弱化了,觀眾觀劇的時候,可能是這個問題還沒過癮,另一個問題就出現了!
我們由此對比前段時間的另一部劇《少年派》,《少年派》的題材跟《小歡喜》差不多,演員也不相伯仲,但是口碑就差了不少,原因就是《少年派》過於貪大求全,捨棄了對細節的塑造,比如學校生活,國內哪有全年都穿短裙校服的學校?
《小歡喜》顯然在細節把握上更成功,看起來更真實,當然為了喜劇衝突,倒黴事也都讓主角遇到了,失業、被騙、職場性騷擾、孩子不學習......
確實,海清和黃磊的演繹真是沒什麼瑕疵,觀眾也容易入戲,但是總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方圓該這麼淡定嗎?
以上可能就是《小歡喜》失分的地方,要說《小歡喜》為什麼評分這麼高,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全員演技再現。不談黃磊和海清,如沙溢、陶虹、王硯輝、詠梅這些單獨一人都可以撐起一部電視劇了,何況雲集在一部電視劇裡,真是賞心悅目!
第二、臺詞設計。黃磊親自擔任總編劇,每一段臺詞都經過數次推敲,用不同語調演繹過多次,雞湯生活化是全劇臺詞的一大亮點。
第三、真實再現。無論是對校園生活的描寫,還是對家庭成員的刻畫,《小歡喜》都是下了功夫的,觀眾的代入不知不覺產生,所以有時候觀眾不自覺的想,這種處理方法對不對呢?而隨著劇情發展,很多家長和孩子開始反思,透過對比,也能考慮對方的定位了,這就是劇目本身成功的地方。首先,引起共情,共鳴,然後各自領悟!所以,你會不吝打分!
-
5 # 房產經紀人小高
我感覺《小歡喜》是今年難得的好劇,剛剛看了第一集就徹底吸引了我,越看就覺得越真實好看。
選題是以高考為背景,更能引起許多高考學生的共鳴。《小歡喜》播出的時間恰好是2019年高考結束之後二個月的時間播出的,電視劇講述的就是孩子們的高考,而且這個時候許多孩子也知道了自己的高考分數,也想在回憶一下當初奮戰高三的場景以及生活,這也是這部電視劇倍受家人和學生喜歡的重大原因之一。
每年高考一直以來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大熱點,國民百姓普遍關注的話題,所以《小歡喜》在選材上面贏了。
電視劇貼近真實,讓家長和學生想到自己的家庭。電視劇反應了三個家庭,金牌教師宋倩很早就離婚獨自一個人帶著女兒喬英子,家庭團結和睦但兒子學習太渣的童文潔家庭,長年離開父親懷抱的季楊楊的家庭。
這三個家庭在現實生活中可能都存在過,可能很多家庭就像電視劇裡面的家庭一樣,首先第一種男女雙方離婚,女方帶著孩子獨自生活,一把屎一把尿的把自己的孩子拉扯大,一直以來對孩子的學習很嚴苛,可很少顧及到孩子真正的感受,其實宋倩對女兒英子總有一種無形的壓迫,而宋倩其實也有錯,她把自己婚姻的失敗強行加到孩子的學習成績上面,在這方面宋倩是自私的,不讓英子去報南京大學,而要把英子留在自己的身邊,其實不是英子離不開她,而是她離不開英子。
而在童文潔的家庭裡面,唯一最大的問題就是孩子方一凡學習太差了,方一凡的家庭和許多家庭差不多,孩子學習很亂,對學習沒有一點興趣,喜歡打籃球,吃雞,談戀愛,我感覺方一凡身上大概也我上高中的影子。
然後是季楊楊的家庭,季楊楊由於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因此特別逆反。
我們看到的不正是我們自己的家庭嗎?
電視劇在反思家庭教育關於家庭教育一直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而《小歡喜》確實是在反思家庭教育。
每個家庭似乎都有問題,對於喬英子的家庭來說,有一種愛叫做放手,你抓得越緊,孩子就離你越遠,因為就算是親人之間,也需要保持距離,畢竟距離產生美。
而對於方一凡的家庭來說,他需要的是成長和懂事,並不需要一味的追求分數,他該懂得自己去剋制自己的行為。
對於季楊楊來說,他該理解去父母,少一點叛逆。
這三個家庭,要你選擇的話,你最喜歡哪個家庭呢?說說你的看法?
-
6 # 歸雲影視
導演+演員陣容強大
《小歡喜》是汪俊自2016年《小別離》後,導演的又一部都市情感劇,《小別離》關注的是中考,《小歡喜》關注的是高考,屬於姊妹篇。這兩部劇中間汪俊還執導了我們熟悉的《如懿傳》。
所以,《小歡喜》的超高水準與導演的功力密切相關。
《小歡喜》除了延續《小別離》中方圓(黃磊飾)和董文潔(海清飾)的平常夫妻人設外,增加了宋倩(陶虹飾)和喬衛東(沙溢飾)的離婚夫妻人設,以及劉靜(詠梅飾)和季勝利(王硯輝飾)的革命夫妻人設。
其中詠梅柏林電影節的影后的身份,給這部戲增加了厚重感,當然還有陶虹的精彩表現,簡直就是宋倩附身,網友直呼演活了。
話題熱度持續引爆來看看這部劇涉及到的話題有哪些?
01高中生相關
高考、補習、學區房、早戀、性教育和抑鬱症(自殺);
02中年人相關
職場騷擾、失業、出軌、離婚、小三、二胎;
03老年人相關
傳銷陷阱
其中,方圓和兒子方一凡的對話扯下了中國產片“性教育”的遮羞布,這是目前國內影視劇中第一次正面出現關於青春期教育的普及,這是一次里程碑的創作。
另外宋倩和英子母女之間的愛恨糾葛,尤其是英子跳橋自殺,賺足了觀眾的眼淚,這部劇的啟示作用觸及了大部分父母的痛點,中國式父母應當重新審視一下親子關係。
暑期檔期教育題材影視劇持續升溫來看看今年暑假教育題材有關的影視劇:
6月9日湖南衛視《少年派》
7月18日鄧超《銀河補習班》
7月26日餃子《哪吒之魔童降世》
7月31日《小歡喜》
這四部劇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探討教育問題,其中《哪吒》目前以46億元的票房穩居影史排行榜第三。
總結:《小歡喜》“大圓滿”的結局符合中國觀眾的心理訴求,這部劇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成為暑期檔爆款,高收視率高評分,觀眾買賬就是最大贏家。
-
7 # 蓯新讀書
我是從頭追到尾,中間有笑有哭,有觸動也有成長。推薦一波~
我認為《小歡喜》評分高有很多原因,總結以下幾點吧:
1.取材好。高考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每當家裡有孩子要高考,那絕對是頭等大事,其他的事情都要往後放。
《小歡喜》取材於高考前,用三個不同家庭的孩子準備高考這一主題,生動描繪了高三的那段緊張時刻。當然,北京的孩子自主性更大一些。但看到晚上要自習、週末要上補習班,娛樂活動全全砍掉,這一點是相同的。所以每一個經歷過高考的家長和孩子都感同身受。
2.生活化裡的教育意義。這一點其實我覺得應該是對我來說最有意義的,不僅涉及到家庭、婚姻,還有職場,夢想與目標等等,充分展示了大智慧都來自生活。
比如宋倩(陶虹飾)對喬英子的過分看護,跟《原生家庭》這本書裡“操控型父母”有很多的相同點,當然結局是好的。
比如在劉靜生病後,季區長要退居二線、迴歸家庭,甚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香港旅行,圓當時結婚時的夢想。這一點,在家庭相處中,能有多少夫妻做到?
比如方一凡對著父母說“我不是一個壞孩子,我只是一個學習不好的孩子”,這句話又觸動了多少父母的心絃?
3.笑點足夠。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下班追劇,不就是圖一個輕鬆愉悅嗎?
沙溢在這部劇裡貢獻了太多的笑點。給孩子送禮物,因為沒有門禁卡,在門口張望,甚至想蹭門進入,被保安當作尾隨的可疑人員。出場就很搞笑~
還有磊兒喝醉那段,喊著“文潔,這都是小事,有哥在”,也是笑的不行。(文潔是方圓的媳婦,方一凡的媽媽,磊兒的小姨)
4.演員足夠優秀吧。好的作品少不了演員的演繹。
劇裡有黃磊、海清、沙溢、陶虹……小演員們也非常棒,完全沒有跳戲的感覺。
總之,取材於現實,給人帶來思考和歡樂,還能追星,當然是好劇啦!值得看一下~
-
8 # 五條蟲影視解說
故事情節貼近生活
《小歡喜》作為《小別離》的第二部,以高考為主題,全劇圍繞了一句話“考上還是考不上,小小歡喜最重要”,強調這種苦中作樂的生活態度。
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生活,《小歡喜》表現還是很貼近現實的:在學校,孩子們穿的校服都大一號,看上去鬆鬆垮垮,很像高中時候的我們,老師一遍遍強調高考的重要性,學霸們進考場前都要看上幾眼單詞;在家裡,有的家長甚至不惜放棄工作,開始了陪讀生活,甚至比考生還要焦慮。
這部劇綜合了直播(第一集開頭),p2p,中年失業,二胎的元素,不僅展現了孩子們面對高考的壓力,還有家長們人到中年的焦灼。
人物性格特點鮮明本劇的三組家庭,每對夫妻都有著獨一無二的性格特點,暴脾氣突然發作的童文潔(海清飾演),對孩子一個巴掌給一個甜棗的宋倩(陶虹飾演),還有溫柔而善解人意的劉靜(詠梅飾演);處事有點圓滑,但非常正直的方圓(黃磊飾演),幽默搞笑的喬衛東(沙溢飾演),還有有點官腔,但是沒有官架子的季勝利(王硯輝飾演)。
除了家長,還有幾個孩子,也是各有特色。臉皮厚但懂事的方一凡,表面內向,但內心狂野的林磊兒,成績出眾,但心思很重的喬英子(這裡不是貶義,是說英子內心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無奈),還有酷酷的但同樣懂事的季楊楊。
演員的塑造很到位這幾位可以說是老戲骨了,不管是在第一季搭檔中的黃磊和海清,具有搞笑畫風的沙溢,還是復出的陶虹,以及反派專業戶王硯輝,都是非常專業的演員,表演的一點也不含糊。
故事情節具有吸引力把金錢龜寄給老師當生日禮物;醉酒後發酒瘋的林磊兒;還有喬衛東與宋倩的復婚情節,以及被逼無奈的英子選擇跳河自殺等等,都是比較吸引人的劇情。
如果真的要說這部劇哪裡不好,我覺得唯一的缺點就是略微有點娛樂化,不過這部作品的風格偏喜劇,比較多的展現諸多笑料,也是可以被接受的。
-
9 # 大妞兒說電影
因為《小歡喜》是以三個不同家庭的孩子要參加高考前,家長的焦慮不安作為主線,由於家長和孩子對高考都很緊張,並將心中積攢多年的情緒突然爆發後的一系列故事。
這部劇熱播有兩點∶
第一點,劇裡所講述的情節和現實社會高度相似,經歷過的人會說,這部劇就是複製貼上了曾經的經歷;而正在經歷的家庭會說:這部劇演的就是我們家的事兒!
第二點,同時也是一部家庭情感劇,這部劇反應了不同家庭裡面發生的各種故事,並且也可以透過劇情,把家庭矛盾展現出來,這樣也有助於觀眾來審視自己的家庭關係,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
10 # 萌萌小笑笑
古裝劇被限後,大量的現實題材劇集佔領了電視劇市場。家庭劇、愛情劇和校園劇都各有看點。聚焦於高考的《小歡喜》經受住了大眾挑剔眼光的檢閱,成為了一部高評分的精品好劇。能讓大多數人每天搭上一兩個小時來追隨的劇,定有它的過人之處。貼近生活的真實感是《小歡喜》能夠取勝的不二法寶。
高考是個大多數家庭都要面對的現實問題,教育的全民討論熱度一直居高不下。孩子的感受是多數核心型家庭行動的第一標準,在“有兒萬事足”的短暫得子喜悅過去之後,教育問題成了中國家長要面對的一道必答難題。凡是涉及到教育的電視劇和電影話題度都不低。
高考是孩子一生中要面臨的第一次殘酷挑戰,雖說現在國家不斷擴招,可正如劇中所說,考個大學並不難,難的是考個好大學,上個好專業,拿個好文憑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洪流中尋得立足之地。“211,985”到底是少數,想要加入它們,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迷茫的家長們需要尋得面對高考的行動指南,而擔心自己前途的孩子們也想要提前感知一下高三的崢嶸歲月。
《小歡喜》正是抓住了這個契機,將高三一年幾個典型的中國式家庭將要臨的問題,以濃縮的方式展現在了熒屏之上。讓中年人找到自己教育孩子的不足,慨嘆中年危機的不易;讓少年人瞭解高考,提前做好相應的心理建設;也讓經歷了高考的青年人回想起自己的那段奮鬥歲月,激起平淡生活中的一絲鬥志。哪個年齡段的人都能看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當然會受到觀眾歡迎。
人設貼近生活,大膽直面現實問題,積極展示人物做法,沒有迴避以往的同類型電視劇中,家長們的職業往往不接地氣,動輒非富即貴,離普通百姓的人生很遠。孩子們也是又美又有才,人設過於完美。《小歡喜》改變了這一套路,把普通中產階級的生活搬上了熒屏。方圓也要和很多人一樣面臨職場人的中年危機,童文潔馳騁公司多年也沒有躲過下屬的冷箭和上司的潛規則。老季一家要直面病痛,喬衛東和宋倩撕扯半生,每一對中年夫妻身上都有現實問題被提及,即使是黑暗的一面也沒有美化的痕跡,看起來更加真實。
同時劇中的學生角色也比較接地氣。他們也要面臨高考帶來的各種問題,有的人成績不好需要另謀出路,有的人被家庭影響開始奮發向上,有的人不堪忍受強勢的控制,在理想和現實之間遊走不定。這種做法遠比單純的美化更能直擊人心。
演員演技紮實,播出檔期選擇良好,也成為了拿下高分的一大助力劇中的幾位家長都是演技出眾的實力派,黃磊和海清的搭檔在《小離別》中就圈住了很多粉絲。沙溢自帶喜感,人氣一直居高不下。很久沒有作品的陶虹也讓大家又領略了一次她不變的風采。還有幾位老師的扮演者都基本功紮實,沒有讓人齣戲的感覺。
同期一起播出的熱劇中沒有同題材作品來爭搶熱度,又恰逢暑假後半段,目標觀眾群把注意力又集中到了教育方向,《小歡喜》選對了播出檔期,想不火都難。
除了以上這幾個原因,觀眾對於演員的喜愛程度,以及前期不懈的宣傳,也推動了該劇的熱播。
-
11 # 女巫微笑
第一,演員演技比較好。
第二,內容比較真實貼切生活。但又不失幽默與風趣,悲傷與煩惱,真實與感動。
第三,它反映了三個家庭,不同的生活態度。引人深思。
-
12 # 最好的成長
因為比較真實,以學生生活來說,就是每天學校家裡兩點一線,無休無止的做卷子,考試,補課。並且小歡喜刻畫了幾種不同型別的家庭,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聽到裡面爸媽們說的話,彷彿又經歷了一遍高三,所以這部劇能引起人的共鳴。在劇中看到的事例,身邊好像都有過。而且這部劇帶給我們很多感動,很多正能量,所以能得到高分。
-
13 # Endrea涼夏沁
高也是有原因的,去直戳家庭的這種教育方式方法,你說這部劇高的所在原因,很多家長和孩子都要面臨高考的這種磨難,相當於家長來說其實也是一次非常非常大的“磨難”!
熬夜做卷子。成天抱著本書,書桌上的要成山的書,這就是高考。當然高考要經歷的遠不止這些,對於孩子的種種問題種種毛病,也都是有了一定的感觸。
相對於季楊楊這種家庭來說,父母不瞭解他的愛好,根本不去接觸他的生活,讓季楊楊覺得和他的父母格格不入……
-
14 # 初中陪讀日記
太真實,每個家庭都能從中看到自己家的影子。
看看電視劇,放鬆的同時可以借鑑一下,自己家的教育問題,會不會也犯同樣的錯,儘量避免。
-
15 # 不愛睡覺的青蛙
《小歡喜》目前我也在追,我還是很喜歡的,理由主要如下:(1)貼近生活,我們都是從高考過來的,現在有家庭有孩子,會有一些類似的場景,引起共鳴,(2)演員演技自然,而且很多的劇目都很好笑,看著很放鬆,(3)目前肥皂劇都很狗血,有很鮮明的對比。
-
16 # Cora楷媽
這部電視劇很接地氣,很真實!
老百姓的生活無非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有孩子教育!
三個家庭,三種教育,典型得中國式教育,方一凡媽媽打罵式的教育,英子媽媽單親媽媽控制型的愛,季楊楊父母對孩子小心翼翼的愛!都讓觀眾看到自己和身邊的人。
實力演員的真情表演,把我這個當媽的都看哭了。尤其是陶紅把一個女人的不易表演的淋漓盡致!演到觀眾的心坎裡去了!
實力演員的陣容,演出生活的真,讓觀眾去感悟不同的理!
回覆列表
一句話:過於真實。
都說高考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是改變命運的機會。
劇裡三個家庭、三個模式,是當代中國萬千家庭的縮影。高三不只是考生的,也是各位家長們的,十年磨一劍就為了最後的兩天,所有人都繃緊了弦,但這其中總會出現難以預料的變故,也為高三這一年劃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再好的劇本也需要演員來詮釋才可,這部劇中年演員和青年演員的演技都線上也是一個關鍵,演員的共情能力強,追劇的時候跟他們哭和笑彷彿自己也再經歷了一次高三,一部優秀的作品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