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沙麓書院
-
2 # 經濟大縱橫
在中國的教科書裡,夏朝作為中國的第一個朝代做了較為詳細的介紹。而在我們華人的歷史觀念裡,絕大多數人也都認為夏朝是存在的。不過這一點在國際上是有爭議的,很多國外的史學家都認為目前中國的歷史的起點,應該是商朝而不是夏朝。嚴格來說,夏朝的建立者應該是啟,禹的部落聯盟首領是各個聯盟推選出來,禹死後推選出來的首領是伯益,只不過啟的勢力已經建立起來,獲得了很多部落的支援,這才打敗了伯益成為首領,開啟了夏朝。夏朝存在與否,如果按照國際上的標準來說,截至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實錘的文物證明夏朝的存在。論證一個歷史事件的真實性,主要從兩個緯度去驗證,一個是文字記載,另外一個是文物。從目前來看,夏朝的歷史是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傳世文獻記載出現於西周,《逸周書·度邑》雲:“自雒汭延於伊汭,居易無固,其有夏之居。”《竹書紀年》與《史記·夏本紀》等歷史文獻亦比較詳細地記載了夏朝的紀年與世系,有如此詳細的記載,杜撰的可能性不大。再從文物來看,雖然發現了二里頭文化遺址,透過碳-14的再從文物來看,雖然發現了二里頭文化遺址,透過碳-14的檢測來看,是夏朝中晚期時期的遺址,雖然出土了大量的文物,也發現了很多宮殿的遺址,但是由於沒能出土像殷墟甲骨文那樣的文字,所以無法證明二里頭就是夏朝的遺存。此外,在商朝的甲骨文中,目前破譯的也沒有提到夏朝,所以目前也只能推測二里頭和夏朝是同時期,可能是夏朝時期的首都。根據史書記載,夏朝共傳14朝,17王,延續約471年,為商朝所滅,夏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擁有較高的歷史地位,現代華人常以華夏自稱,成為中國的代名詞,雖然能夠證明夏朝存在的文物還沒找到,但是記載夏朝的史書還是比較多,雖然都比較晚,但較為詳細的記載讓考古人的發掘有了方向。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所有的華人對此深信不疑。然而近現代的史學界一直質疑著夏朝並不存在。西方不承認夏朝,無非就是沒有發現夏朝文字,也沒有發現商朝對夏朝的記載。他們認為,目前發現的甲骨文,是用來算卦問天的,本身就不是記載歷史的。比如最近申遺成功的良渚文化遺址,就是經歷了80多年的考古,才逐漸發現了祭壇、水壩、王城等一系列的文物和遺址,從而有了較為全面的證據證實良渚文明的形態,得到了世界的認可,也從側面證明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真實性。與夏朝時期最接近的二里頭文化是1952年發現的,目前考古與夏朝時期最接近的二里頭文化是1952年發現的,目前考古發掘工作仍在進行,二里頭遺址已經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等文物,同時發現了大型都邑、區域性中心聚落及中、小型村落,這已經證明是一個國家的存在,至少也是部落聯盟式的國家,相信隨著考古發掘的臨近,會有更多有價值的文物出土。而發現的商朝甲骨文中大概有5000多個字,目前已經解讀的只有三分之一,也就是說還有大量的甲骨文沒有解讀出來,隨著甲骨文的解讀工作,相信也會有更多的新發現。針對外國學者懷疑夏朝是否存在這個問題,小編覺得,我們無需太多的爭辯,只要埋頭考古,隨著考古發掘以及更多的文物的出現,夏朝存在的證據就會越來愈多,最終也會實錘。
-
3 # 跪射俑
他們主要是指責我們沒有找到夏朝的文字實物,不像商朝有大量帶甲骨文的龜殼、牛肩胛骨出土,另外還指責我們在"二里頭遺址"測年方面存在學術成果造假。
世界各國的神話傳說、史詩和宗教故事中關於遠古洪水的記載十分普遍,比如《聖經》中有“諾亞方舟”、印第安傳說中有“雷鳥與食人鯨”……我們的版本,是華夏首次團結的故事。春秋時期的儒教經典《書經》中,透過大禹馴服“大洪水”的故事,歌頌了一把上古聖賢:禹的父親鯀受命治水後9年不成被處死,禹接過治水的重擔,並用疏浚的策略帶領華夏人民在隨後的13年中努力戰勝了“天災”,他本人也因此不世奇功被九州推為共主,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世襲制王朝“夏”。
多數人大概都會覺得,史書中三皇五帝之前那段的故事的確有點過於玄乎了。但既然孔聖人、司馬遷都把夏朝說得跟真的一樣,那夏朝八成是存在的吧?雖然眼下尚且缺點考古證據,反正遲早會挖出來的吧?
關於夏朝、大禹其人,還有那場大洪水是否真實存在,孔子之後的近兩千年裡華人曾經堅信不疑。但從上個世紀20年代起,相關爭議出現了。有學者認為,“三皇五帝”乃至夏朝不過是民間傳說歪打正著進了史書,或者儒教出於政治目的杜撰出來供庶民景仰的一段烏托邦故事罷了。雖然後來在河南偃師發掘出的早青銅器時代“二里頭文化”在時間與空間上與古籍中的夏朝有所重合,但確鑿無疑的證據始終沒有出現。
在今天發表於《科學》期刊的一篇報道中,南京師範大學的吳慶龍研究員帶領的一支國際科學團隊將為華夏曆史“口說無憑”的源頭帶來舉足輕重的事實依據。他們模擬重建了在青藏高原邊界發現的一處遠古滑坡壩遺址,並證明了因滑坡壩形成的堰塞湖崩潰時,瞬間傾瀉而出的洪水足以造成黃河下游的改道和綿延的洪災事件。巧合的是,這次潰堤與中原地帶大規模的文化轉型事件在時間上十分貼合,似乎與“大禹治水”的傳說故事不謀而合,為中華文明的起源提供了史籍、考古證據之外的,另一種形式的佐證。
位於青海省循化縣境內的積石峽,是黃河上游最重要的峽谷之一,全長約23公里、深度達1000米,地勢十分險峻。積石峽區域在古代曾發生過一次山體崩塌,滑落的土石攔住了黃河,形成了一處堰塞湖。根據現在殘存的壩體,作者計算出當時的滑坡壩縱深1.3公里、高於古黃河河道185~210米(深度堪比三峽)。
由於上游的特殊盆地地勢,這道滑坡壩可將黃河水攔住6~9個月,並形成蓄水12~17立方千米的巨型堰塞湖。在對殘壩上游的勘探過程中,地質學家發現了大範圍的、堆積厚度達30米的堰塞湖特質沉積物(DLS),證實了上游地帶曾經存在過如此規模的堰塞湖。
透過對滑坡崩積壩的模擬重建,科學家認為堰塞湖最終會沒過壩頂,並迅速形成潰壩洪水。他們在積石峽的下游找到了證據:以大量前寒武系綠片岩、紫褐色白堊系沉積岩的碎片為特徵的潰壩洪水沉積物(OFS),這些本屬於積石峽地區的岩石,被湍急的洪水帶到了遠至25公里外的官亭盆地,沉積在高於水面7~50米的河灘上。
據作者推測,潰壩將導致堰塞湖水位急劇下降110~135米,在24小時之內釋放出的洪水量高達11.3~16立方千米——他們甚至在積石峽口的洪水沉積物中發現了直徑2米的巨石。洪水過後上游的循化盆地最終會留下一個殘湖,在隨後的1000年內被新的沉積物填滿。隨後,他們對從潰堤上下游的沉積物中找到的炭化木樣本進行了碳14元素加速器質譜測定(AMS),證明了下游的潰堤沉積物與上游的堰塞湖沉積物年代十分相近,很可能就是同一場洪水造成。
喇家遺址被證實毀於一場地震。作者發現,喇家遺址的廢墟之上也有積石峽潰堤帶來的洪水沉積物,證明洪水曾經在地震之後淹沒此處。
更巧的是,他們發現在喇家遺址地震形成的黃土裂隙中,只存在典型的洪水沉積物,而沒有季節性雨水帶來的、更加細密的沉積物。這暗示著潰堤洪水是在地震發生之後的一年之內到來的(否則雨水先到);同時,這場地震既然發生在洪水前的一年之內,也很可能正是形成積石峽滑坡崩積壩的元兇。
喇家遺址的災難,卻給科學家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由於證明了地震與洪水在一年之內接連發生,他們透過給喇家遺址內崩塌房屋中的若干孩童遺骨進行碳14斷代檢測,非常精確地將洪水發生的時間視窗縮小到了公元前1922±28年。
這場洪水會給黃河下游地區帶來怎樣的災難,作者仍不能斷言。他們透過經驗公式,計算出潰壩造成的洪峰流速約是積石峽地區平均流量的500倍,達到約40萬立方米/秒。這種規模的洪水已經可以在地球全新世時期(公元前9700年至今)最大洪水的榜單上赫然有名了。經過與近代類似的潰堤洪水進行比較,作者認為積石峽洪水靠著它11~16立方千米的總量,可以輕易地橫掃下游2000公里,並突破途經的各種天然屏障,給中原地區的每一個原始文明帶去空前的災難。
公元前1922年的這場洪災,不僅在規模和影響範圍上達到了史書中描寫的“九州閼塞,四瀆壅閉”;同時也暗合了現存文字記錄都只說洪水、不提狂風暴雨的可疑現象。此前對洞穴沉積物的檢測表明,距今8000~500年前亞洲的夏季季風處於逐漸減弱的狀態;對黃河下游土地與湖泊的勘測也表明,該地區涼爽、乾燥的氣候正是始於公元前2000年。因此,如果史書中“大洪水”果真存在的話,單純的降雨也會力不從心。
此前的考古學研究證明,黃河下游曾在約公元前2000年發生過一次大規模的向北改道。作者認為,積石峽潰堤洪水很可能造成下游發生天然堤侵蝕、支流河口沉積等現象,導致下游黃河主幹道變得不穩定——於是在新的幹道形成之前,傳說中的“連年洪災”是可能的。這樣的天災將成為下游地區農耕文明一代人甚至幾代人難以磨滅的共同記憶,並在千家萬戶口口相傳十個世紀之後由後人書寫到正統信史中。
即便夏朝存在的確鑿證據雖然尚未現世,但關於它始於何年、沒於何月的討論早已熱鬧了很久。古籍記載的夏始於公元前2200年;上世紀末的“夏商周斷代工程”則透過星相學等巧妙手段,提出了夏朝“公元前2070-前1600年”的時間框架,但目前仍有爭議;而本研究證明的史前大洪水,則暗示著一種新的夏初時間點:公元前1900年左右。這比之前的兩種理論晚了2~3個世紀,卻與考古學記錄中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器時代早期的大規模轉型時間符合、與黃河中游夏文明範圍內的“二里頭文化”在時間上更加貼近。作者認為,這大概不是簡單的巧合。
所以,發現這樣一場史前洪水,究竟是讓夏朝的源頭露出了冰山一角、還是讓它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了?雖然地質學、考古學與歷史學的證據都非常巧合地暗示著同一件事,但是要證明二里頭文化確實是夏文明的代表、二里頭遺址確實是一座曾經輝煌的夏都,恐怕我們還是需要更加直接的考古證據。
不過,無論有沒有夏朝、有沒有夏禹,在這場毀滅性洪水的衝擊下,黃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卻都結結實實向前邁進了一步——我們應該欣喜,這並不是傳說。
-
4 # 深夜聊齋
夏朝是否存在?為什麼一些西方學者說夏朝不存在呢?
夏朝是中國第一個具有明確列王世系的歷史朝代,但在中國近代疑古風潮和西方史學的影響下,許多人開始質疑夏朝的存在,並列舉出了許多理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上世紀初的“疑古派”。
但是,幾千年來,古人從未質疑過夏朝的存在。他們認為關於夏朝的記載,也是信史。而在近年來的夏商周斷代工程中,也成功確定了夏朝的基本年代框架。
(夏桀)
那麼,夏朝為何會受到一些人的質疑,而對這些質疑,我們又該怎樣認識和對待呢?
一、夏朝被質疑的主要原因:夏朝之所以被一些人質疑,只要有這麼兩條主要原因:
1、夏朝沒有一手歷史資料
對於任何歷史記載來講,一般當時的人記敘當時的事,這樣留下來的史料,也就是一手歷史資料,最具有可信性和研究價值。但是,記載夏朝事蹟的《尚書》、《詩經》、《禮記》,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記載大禹治水的銘器(如青銅鼎等),也是西周時期才鑄造的,其時間距離夏朝相去甚遠。
而且,目前最系統的記述夏朝的史料,更是夏朝過去一千四五百年以後才出現的《史記·夏本紀》。
由於現存的史料與事發的時間相距太遠,因此,一些學者才把夏朝稱為是“傳疑時代” ,歷史學家顧頡剛(也是疑古派代表人物)更是直白的說“夏代史本來只是傳說的堆積”,對夏朝的存在給予了全盤否定。
(顧頡剛)
2、甲骨文中沒有“夏”字
甲骨文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早出現的文字,其起源於商朝,是距離夏朝最近的一個朝代。然而,幾十年來,考古學家至今尚未在一片甲骨上找到“夏”這個字。
如果能在甲骨文上發現關於夏朝的隻字片語,那就可以像證明商朝存在過一樣,證明夏朝的信史地位。可惜的是,這項工作至今沒有取得進展。
(甲骨文)
二、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些質疑?1、晚出史料對夏朝的記載,不應輕易全盤否定
雖然現有史料在時間上與夏朝相距太遠,屬於是晚出史料,但我們不能輕率的認為這些史料就是虛構的。比如,司馬遷在《史記·殷本紀》中關於殷商先王以及其列王世系的記載,距離商朝也已經過去了一千多年,但他的記述後來在甲骨文中得到了印證。
王國維就說:“古代傳說存於周秦之間者,非絕無根據也。”也就是說,在西周時期流傳下來的關於夏朝的傳說,雖然不是盡數可信(比如一些有神話色彩的事情),但其中也不乏有事實根據者。
(大禹)
2、儘管夏朝是否有文字無法確定,但歷史不一定非靠文字傳承和記錄
商朝的存在,之所以被認為是確鑿無誤的,是因為有甲骨文。但是,我們都知道,文字並非是歷史的唯一載體。在今天,還有音訊、影片可以記錄歷史。而在上古時期,除了文字,歷史還可以以“口口相傳”的方式被流傳下來。
司馬遷寫《史記》時,除了借鑑當時的各種歷史典籍以外,也是透過到各地探訪,吸收人們口耳相傳的傳說故事,才最終完成這片鴻篇鉅製的。
而且,晚出的文獻,較之古史相比,還更加豐富多彩,可供摘取、鑑別的空間更大。
雖然關於夏朝的歷史文獻比夏朝晚出了幾百年,但是,其中必然有真實性的成分,是人們以口耳相傳的形式保留下來的,不能全盤加以否定。
而且,僅僅以這些神話傳說聽起來“不科學”,就將其否定,也是不對的。傳說必有其真實成分和原型。在西方史中,同樣也存在這個問題,比如,關於“羅馬城”的建造——母狼的傳說,本身就有許多神話色彩,但為何沒有人質疑“羅馬城”的建造史呢?
(母狼的傳說)
3、雖然尚未發現夏朝有文字,但有跡象表明夏朝是有文字的
(1)文字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我們今天看到的商代甲骨文,已經是一種相當完備和成熟的文字了。甲骨文不是從天而降的,這表明,在它成熟以前,一定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產生、發展和演變過程。
因此,在先商時代,比殷商文明程度更要高的夏族,也應該有他們自己的文字。
(2)夏代遺址中的陶文,可能是一種文字。在現在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中出土的一些陶器上,有一些明顯具有文字特徵的符號。只是這些陶文,尚未連句成篇,未見其記事功能。
但是,有的陶文,已經被人們所破譯如“一”、“二”、“三”、“木”、“禾”、“井”等,在商代的甲骨文中,也有相同或者相似的文字相印證。所以,如果等到夏朝文字被完全整理和破譯以後,夏朝的歷史或許可以迎來新的篇章。
(陶文)
(3)在西方史上,同樣存在沒有被文字直接證明的歷史。那就是希薩利克古代要塞遺址的發現,這裡被德國考古學家施裡曼認為是歷史上的特洛伊城,其觀點也受到了西方史學界的廣泛認可。但是,在該考古遺址中,沒有任何文字證明這裡就是古代的特洛伊。
特洛伊戰爭發生在公元前1250年,它最早被記錄在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之中,而最先為其定年的是希臘人希羅多德所著的《歷史》,而這些都是在特洛伊戰爭發生後幾百年後才有的文獻。
史學家們證明特洛伊就是“特洛伊”,也是透過荷馬史詩、《歷史》這兩部歷史文獻。而且,荷馬史詩中也不乏各種神話傳說。
(特洛伊)
結語:夏朝之所以被質疑,最早源於“五四”以後出現的疑古派,其陣容強大、 名流薈萃(包括了胡適、顧頡剛、錢玄同等大家),他們論說雄辯,讓當時許多歷史學家都無法與之匹敵 。既然無法匹敵,他們的觀點也必然會對歷史學界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但客觀的說,疑古派之所以質疑夏朝歷史,除了受西方學者影響外,更有“反傳統”、“反封建”的意味。疑古,也是他們的工具。
回覆列表
在小的時候,我們都聽過“大禹治水”這則神話故事。在這則神話中,因為華夏遭到了嚴重的洪災,堯帝便任命鯀去治水,但是鯀只知道堵,不知道疏,導致治水失敗。
在鯀去世之後,鯀的兒子大禹從鯀的肚子腫爬出,後來便被舜帝委派了治水的任務,大禹吸取了父親的教訓,改“堵”為“疏”,帶人開鑿水道,將成災的水引流走。傳說,天上的神明“應龍”,還曾幫過大禹開鑿水道。而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也是在開鑿水道時發生的。
而在真實的歷史上,大禹治水的故事確實發生過。但真實故事裡,大禹並沒有從鯀的肚子裡爬出來,而天上也沒有神龍幫助大禹開鑿水道。根據考古學家的實地考察,可以證明大禹治水的起因,是當時的黃河氾濫成災。在現在的安徽省蚌埠(音同“蹦不”)市禹會村,還有當年大禹治水的一段遺址。
根據《史記·夏本紀》、《竹書紀年》等史料的記載,大禹建立了夏王朝,後來傳位於兒子“啟”,從此開啟了“家天下”王朝。但是——與神話和現實相應證的大禹治水不同,夏朝是否存在,一直是存在爭論的話題。從民國到新中國建國後,歷代歷史學家、考古學家,都對此展開過爭論。
夏朝不是被記錄在了史書上嗎?為什麼還有人認為,它不存在呢?原因很簡單。
民國時期,有一位大學者名叫王國維,讀者們應該都認識他,他的《人間詞話》,與其中的人生三境界可謂一絕。而針對於史學和考古之間的關係,王國維曾經發表過一個觀點,叫做“二重證據法”。
在“二重證據法”中,王國維認為,如果想要確認一段歷史的確切存在,光有史料記載是不夠的,還需要考古實證來做補充。只有史書記載與考古證據相互應證,這段歷史才能被確認真的存在過。
比如西漢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絲綢之路這段歷史,王國維先是從《史記》、《漢書》等史料上找到了相關記載,然後考查確定了西漢邊塞、關隘的遺址,以及出土的西漢相關竹簡、帛書,才最終確認了這段歷史的存在。這種嚴謹的治學方式廣受好評,一直到現在,歷史學家與考古學家們,還在沿用王國維先生的“二重證據法”。
而問題,就出在這裡。夏朝的存在只出現於後世的史料之中,而夏朝本身,卻至今沒有任何可以佐證它存在的文物出土。夏朝後面的商朝,是靠著出土的金文、甲骨文,以及各種文物,結合史料記載,才被證實確實存在。但夏朝卻沒有文字,或者說,一直到今天,考古學家還沒有發掘出夏朝的、上面有字的竹簡、帛書、青銅器等。
夏朝之前和之後的時代,都已經被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雙重確認存在了。希望在將來的某一天,考古學家能夠發掘出珍貴的文物,從而佐證夏朝的存在,補全這段“斷代”的歷史。
我們現在所說的夏朝只是存在於古文獻上的文字記載,主要見於《史記·夏世家》和《竹書紀年》,在《尚書》《孟子》《周禮》《左傳》《國語》等典籍中,也略有提及。
中華文明的主要起源地方
但是作為夏朝存在最有力的證據是發現有關於夏朝的文物及遺址。 因為目前的考古發現的甲骨文是產生於商朝中晚期的,也就是說,目前的所有關於夏朝的文字記載都是在夏朝滅亡之後幾百年才出現的。再加上古人偏信文字記載,以至於後世質疑夏朝是否是杜撰出來的並非空穴來風。
殷墟出土的歷史文物
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朝代是殷商王朝,但是卻是周朝人記載的,源於《春秋》《左傳》《國語》等史書。殷墟遺址的發現之前,大多數學者認為商朝只是一個傳說中的王朝。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化產物,幾乎完全印證了司馬遷《史記》中所記載的商王世系表,使得商朝的存在成為無可爭議的事實。
具有史學價值的殷商甲骨文
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發掘出來,以偃師二里頭遺址命名的“二里頭文化”(包括二里頭型別和東下馮型別)有力證明了在殷商之前已經形成了一個早期國家的古文化,二里頭文化具備了屬於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條件,但一直未能出土類似於殷墟甲骨卜辭的文字記載。不過這也是以後研究夏朝是否存在的探索方向。
二里頭遺址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
傳說中的夏朝
支援夏朝存在的2種觀點觀點1:河南二里頭文化遺址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重點區域,從年代和地理位置上和夏朝是吻合的。但可惜的是,一直沒能發現類似“甲骨文”的早期文字,以及確定屬於夏朝的文物。另外,二里頭遺址全期跨越千年,出土的文物似乎更像商朝早期的特徵。總之,目前對二里頭文化遺址歸屬夏朝的爭論很大,仍需更多的考古證據來支援。
河南二里頭文化遺址
觀點2:司馬遷《史記》中夏朝的帝王世系年表。國際上也曾經懷疑過商朝的存在,結果安陽殷墟發現了甲骨文,上面記載商朝帝王世系年表和《史記》吻合。很多人以此為理由,覺得夏朝的發現也將重複這一過程。
河南安陽殷墟的甲骨文
反對夏朝存在的3種觀點觀點1:甲骨文目前已破譯的文字中沒有記錄夏朝歷史,甚至沒有出現“夏”字。因為先秦中國只有2個季節“春”和“秋”,每個季節6個月,兩個季節交替就是1年,所以編年體史書通常叫《春秋》。
關羽夜讀春秋
觀點2:按照《史記》記載,商湯推翻夏桀建立了商朝。但甲骨文的記載中,商湯不是商朝的開國之君,只是類似於“康熙”一樣的中興之主,他前面還有數代先王。也沒有記載商湯滅夏的豐功偉績。
商湯畫像
觀點3:《史記·夏本紀》只記載商朝曾經臣服於大禹,並未記載商曾臣服於夏朝。另外,《史記》對夏朝的記載過於簡略,其中五分之四的篇幅都在說大禹,剩下五分之一隻說了夏朝3件大事:太康失國、少康中興和夏桀亡國。
司馬遷的史記
個人對於夏朝歷史的5個觀點第一、三皇五帝、堯、舜、禹和夏朝應該是存在的。因為相關傳說很豐富,民間傳說都是遠古歷史演變而來,是有一定根據的。
第二、夏朝並非像商朝一樣,是一個統一的強大王朝,而很可能是一個部落聯盟。夏朝和商朝也沒有繼承關係,早期夏、商、巴蜀等都是並立存在的強大部落聯盟,時間是重疊的。
華夏地區的部落聯盟
第三、就目前的考古發現,夏朝的文化發展水平不高於商朝。夏朝和商朝早期都有原始文字,因載體原因沒儲存下來,幾百年後的晚商時期才發展出了“甲骨文”。
第四、商朝自公元前24世紀(大禹時期)一直持續到公元前11世紀,共1千多年。公元前16世紀,商湯滅掉了夏和其它部落,建立了最早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