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名利不如閒86380201
-
2 # 勇戰王聊歷史
李衛是雍正府裡出來的奴才,對雍正那是一萬個忠心耿耿。而張廷玉,只是皇帝身邊的一個打工仔。李衛可以把雍正的事當成自己的家事,而張廷玉卻不能。所以,張廷玉和李衛對比,李衛和雍正關係走的最近!
我們來舉兩個個例子,看看李衛對雍正有多忠心。
第一件事,李衛“越權”查封恩科考場!恩科取士時,副主考李紱發現試題洩露。主考官張廷璐覺得此事不好查,不同意李紱終止考試的建議。李紱馬上去找老主子三爺幫忙,結果,三爺說自己無能為力。但是,三爺讓李紱找李衛,說李衛敢接這個案子。果然,李紱找到李衛後,李衛真就敢帶兵查封考場!
要知道,恩科取士可是大事,沒有聖旨就私自擾亂考場,可是死罪。而且,李衛當時官職是江蘇巡撫,也不是“學政”一類的官員,根本輪不上他管這件事。可是,李衛就是有這個膽子管了。他就看不慣下面人欺瞞雍正。
李衛懟主考官張廷璐的時候說:
“小爺我十一歲就跟著皇上,現任江蘇巡撫李衛!”雖然,張廷璐是張廷玉的親弟弟,本次恩科主考官,但是依然被懟的啞口無言。
第二件事,李衛進刑部大牢毆打曾靜!曾靜等人不僅在外面謠傳雍正奪位不正,是殺父繼位。而且,還到嶽鍾琪大營中游說岳鍾琪謀逆!不過,雍正雖然將他關進了大牢,卻下旨不讓任何人對曾靜用刑。雍正的意思是要用“仁義”解決這個問題。
可是,李衛知道曾靜這個人乾的事以後,氣壞了,擼起袖子就要到大牢裡揍曾靜。此時,張廷玉等大臣不同意李衛的做法,勸阻李衛不要去。可是,李衛沒聽他們的。李衛覺得,你們這些大臣都是“打工仔”,不把皇帝當“父母”。李衛就不行了,他這條狗命都是主子的,誰敢對他主子不敬,非拔了那些人的皮不可。
於是,李衛闖進大牢,將自己反鎖進去,對著曾靜就是一頓猛揍。李衛就是要給主子出氣!
而此時,刑部大牢裡面的官員卻是看樂子的心態,有說有笑。在這些官員心裡,就不恨曾靜這樣的人!而張廷玉考慮的多,怕李衛打曾靜影響不好,趕緊告訴了雍正。其實,張廷玉多慮了,有李衛這樣忠心護主的奴才,雍正那是美到心坎裡了!而其他人知道雍正有這樣護主的奴才,也會覺得雍正有魅力。同時,心存忠義的人,也會敬佩李衛敢為主子出頭!
也是因此,雍正來了以後,只是把李衛罰奉一年。要知道,巡撫一年俸祿才155兩銀子,跟本沒多少,不指望著俸祿活。巡撫的主要收入是“養廉銀”,江蘇巡撫一年能拿一萬三千兩"養廉銀"!而且,雍正根本不追究他抗旨(不準打曾靜的旨意)的事,之說李衛是“不顧官體”(不注意形象)!所以,雍正對李衛的處罰只是做做樣子!
而對於那些在現場看樂子的官員,卻處罰非常重,要革職!雍正說他們:
“身為刑部大臣,對這樣的無君無父之人,竟然沒有半分憤慨之心!居然圍觀取樂!”弘曆也罵這些官員:
大清國怎麼養了你們這批忘恩負義,麻木不仁的東西!俗話說得好,咱們養只狗還希望它在自己有事的時候,能替自己吼兩聲,替自己出出氣,更別說雍正培養一個奴才了。李衛這一頓揍,肯定讓雍正非常開心,沒白疼李衛這個奴才,沒白培養李衛這個奴才。
試問,張廷玉這個打工仔能這麼不計後果的忠心護主嗎?而且,弘時的事,真是雍正自己的家事。家事就要家裡人自己商量,不能外揚。而李衛,就是雍正“家裡的”。所以,雍正會找李衛商量此事。
-
3 # 雍親王府
儘管張廷玉是雍正的肱股之臣,但是就與雍正的親密關係而言,張廷玉遠不及李衛。
除了十三爺胤祥,李衛可以說是雍正在朝堂之上最為信任的人,沒有之一。
這還要從李衛的傳奇而又特殊經歷說起。李衛原本是揚州地面上的一個小叫花子,被前去江南籌款賑災的雍正救了下來,從此成為雍正潛邸的奴才。隨後,李衛在雍正和鄔思道的策劃下,跟隨年羹堯前往四川,監視年羹堯,也正是出於對李衛的信任以及對他能力的認可,才將如此重要的事務交給了他;李衛跟隨著年羹堯也是迅速成長,從縣令到糧道再到布政使,職務不斷提升。雍正登基之後,李衛先後擔任江蘇巡撫,直至做到了兩江總督,成為了權傾一時的封疆大吏。
李衛自己也是非常清楚,如果不是雍正,自己別說娶妻生子、位極人臣了,能不能活下來都不一定,雍正對於李衛不僅有著再造之恩、更是有著救命之德,所以從李衛跟隨著雍正的第一天起就全心忠於雍正。
張廷玉則與李衛的情況完全不同,他是康熙朝的遺臣,是康熙留給雍正的。
儘管張廷玉也忠於雍正,但是他更多的是忠於皇權,忠於儒家傳統思想,最後才是忠於雍正本人。
並且不同於李衛的是,即便是換了別的人做皇帝,張廷玉依然是盡心盡責。但是李衛和雍正都非常清楚的是,如果換了別人,李衛自然不會有今天這般的地位,所以,李衛對於雍正的忠誠是發自內心而又非常堅決的,雍正對於李衛的信任也是長期積累的。這些都不是張廷玉所能企及的。
張廷玉的回答或多或少,都會夾雜著“自私”的成分,只有李衛才是全心全意站在雍正的角度。張廷玉對於雍正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重臣,但是張廷玉歸根結底還是一名“職業經理人”,在說話辦事的時候,除了要盡忠盡責之外,也是要為自己的考慮的。
雍正對於弘曆的喜愛與器重已經表現在了方方面面,可以說,儘管雍正還沒有明確說明,但是弘曆已經成為雍正的繼位人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面對這樣的情況。可是即便如此,包括張廷玉在內所有朝臣必然因為這是雍正的“家事”,而更多的採取的是搪塞態度,因為誰清楚干涉帝王家事的後果,也更加擔心日後遭到的有可能懲罰,所以從張廷玉等人之處,雍正很難得到大臣們內心的答案,因而雍正也就不再去“為難”他們。
而李衛所考慮的角度則完完全全不同,他會站在雍正的角度,並不會在乎個人的得失,他所說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雍正考量,同時,這個時候也只有敢去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所以,雍正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會去詢問李衛。
其實雍正已經做出了最終的決定,找到李衛只不過讓自己稍微寬一寬心。此時雍正的內心必然是無比掙扎的。一方面,自己的兒子為了皇位兄弟鬩牆,已經到了自相殘殺的地位,另一方面,自己為了江山的穩固和朝政的穩定,必須做出犧牲一子的決定,說不難過、不糾結那必然是不可能的。
而雍正詢問李衛,既是在聽取自己最為信任的人的意見和建議,更是讓自己的心得到些許的寬慰。
而在詢問了李衛之後,雍正也最終將一切決定了下來,為了弘曆順利登基以及在這之後的朝政穩定,雍正忍痛除掉了弘時。
-
4 # 達摩說
要說這兩個人,都算是雍正的左膀右臂,股肱之臣,但二人與雍正的關係卻截然不同。
張廷玉是職業官僚,是臣,而雍正是皇帝,是君。說到底,兩人之間是僱傭關係,只討論國家政事。而弘時的事,是帝王的家事。對於帝王的家事,張廷玉是絕對不敢主動問的,雍正也不能把自己的家醜拿出來到處講。都是血濃於水的親兄弟,就這樣反目成仇,互相殺將起來,甚至要夥同胤禩篡位。這要是讓大臣們知道了,那些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美談佳話就徹底被人戳穿了,皇家的臉也就丟盡了。
但李衛不同,雖然李衛的官職和資歷比張廷玉稍低,但對雍正來說,李衛是奴,是家臣,就和一家人差不多,甚至比家人更親近。因為但凡皇室成員,親子關係往往很淡漠,反倒是身邊得力的家奴在伺候主子的過程中,與其朝夕相處,併產生了深厚的依賴情感。
所以,面對自己十分難以委決的家務事,雍正敢於,也願意對李衛這個“自家人”說起,徵求他的意見。
-
5 # 南雷霆峰
張廷玉文化高於李衛,雍正在處置弘時的時候,為什麼還要問李衛?
表面上看,張廷玉是康熙留給胤禛的輔政大臣,是大學士,而且也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老臣,對朝廷對皇帝忠心耿耿。“公忠勤勉,老成謀國”,是張廷玉一生最好的寫照。但是,張廷玉能在朝廷立足,就是他始終牢記是一個漢臣的本份,對於皇家的家務事,他從來不置喙一句話。
更何況,他的堂弟張廷璐的死,間接就是弘時導致的。科場舞弊,考題洩漏,就是三阿哥弘時的授意。事敗,弘時抽身事外。而且張廷璐問腰斬,雍正還要張廷玉觀刑,現在怎麼好意思問如何處置弘時?
而李衛不同,他是胤禛潛邸時的家奴,也是他真正的心腹大臣。無論是新政,還是家事,老四都可以問計於他李衛。
即使這樣,李衛也沒有直說怎麼樣處理弘時奪嫡之錯。
他只是轉移話題,說老八允禩處處與老四作對,康熙皇帝太仁慈了,把難題全留給了胤禛,殺不得,留不得。
李衛的用意,就是暗示也把弘時圈禁了,不要讓四阿哥弘曆繼位時,也難做人。
不過,誰也沒有想到,老四為了推行新政,為了未來的太子弘曆,竟然大義滅親,最終賜死了弘時。(《雍正王朝》和正史不同,正史弘時是失寵而病死的。)
回覆列表
在電視劇裡,廉親王逼宮以後,張廷玉就消失了。
為了渲染悲涼的氣氛,十三爺病故以後,張廷玉,馬齊都沒再出現,雍正遭遇朝臣集體冷暴力,一個說心裡話的人都沒有。
按說軍機處一共五個人,廉親王怡親王隆科多,一下去了三人,不可能不補充。張廷玉和馬齊年齡都很大了,估計也不容易支援了,很可能告老還鄉了,整班軍機大臣換了新的。
歷史上張廷玉是雍正提拔的,康熙時代還沒入軍機。可電視劇裡他的資格可就老多了,早就是軍機大臣了。他的年齡也比歷史上真實的年齡大得多,到雍正末年應該已經七老八十了。
關於弘時如何處置,劇中雍正就問了弘曆本人和李衛兩個人。為什麼問李衛?一個是信任李衛,另一個是他已經是孤家寡人,沒別人可問了。
他一問李衛,李衛立刻跪在地上,說:“什麼事奴才都能給皇上辦,可這事,奴才沒法說呀。”
連李衛都沒法說,可見雍正一個能交心的臣子也沒有了。當然李衛畢竟不同別人,最終還是冒死拐彎抹角進了殺弘時的建議。
等到雍正殺了弘時,真的是家破人亡了。皇后死了,秋月不但死了,還給留下一句“告訴鄔先生”,現在長子也死了,弘晝裝瘋賣傻離心離德,弘曆其實也和他不是一條心。他信任的手下,鄔先生走了,十三爺死了,張五哥也離開了。到最後他身邊竟然只剩下一個喬引娣!
問李衛,正是想表達雍正內心的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