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安讀歷史
-
2 # 白亦詩部落
一般情況下是選擇政治能力強,有一定威望的重臣擔當,忠誠只是其中的一個前提條件,而且,還要考慮相互制衡,免得大權獨攬,危及皇權。
趙雲只是一個擔負警備的護衛將領,根本不具備託孤大臣的資歷。
就是益州派代表的託孤大臣李嚴,也最終給諸葛亮拿下了,趙雲即使擔當託孤大臣也起不到什麼作用?除非諸葛亮自立,一切還是首輔大臣說了算!別忘了,諸葛亮還是劉禪的尚父,呵呵
-
3 # 杜杜幾
諸葛亮乃當朝丞相,這個問題其實沒什麼糾結的,從各個方面,地位,資歷,謀略……諸葛亮是唯一的,毋庸置疑的首要人選
-
4 # 反真
劉備為何不託孤給趙雲,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趙雲年齡問題史書皆沒有記載趙雲準確出生時間。我們從趙雲的經歷來推斷一下。蜀漢建興4年(227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國主帥夏侯懋派遣西涼大將韓德在鳳鳴山迎戰。趙雲僅僅兩陣,就將韓德父子五人全部擒殺,留下了詩句“憶昔常山趙子龍,年登七十建奇功”和鄧芝的賀詞“將軍壽已七旬,英雄如昨”。如此推斷,趙雲大概出生於公元157年,而劉備出生於公元161年,諸葛亮生於公元181年,所以趙雲比劉備大4歲,比諸葛亮大24歲。劉備公元221年去世,這時候趙雲已經64歲高齡了,而諸葛亮才40歲。在當時的情況下,託孤給趙雲這個高齡人不合適(雖然趙雲老當益壯)。
能力結構問題趙雲是常勝將軍。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尤其是長坂坡之戰,趙雲七進七出,救下了劉禪和甘夫人,更是坊間津津樂道。且趙雲並非有勇無謀之輩。“孫權襲荊州,先主大怒,欲討權。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先主不聽,遂東征,留雲督江州。先主失利於秭歸,雲進兵至永安,吳軍已退。”荊州之戰,趙雲對天下形勢分析也是相當透徹,劉備沒有采納荊州之戰失敗。但是,趙雲的謀略在諸葛亮面前還是稍遜一籌,且諸葛亮在後勤、管理方面更加出色,所以劉備沒有託孤給趙雲而是諸葛亮。
-
5 # 李沐茗
夷陵之戰大敗以後,劉備於白帝城一病不起,病危之時,召蜀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嚴託孤。此時,那些一直跟隨著劉備東奔西跑的將領基本上死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一個趙雲。那麼劉備為什麼沒有選擇趙雲成為託孤之臣呢?
劉備為什要選擇諸葛亮和李嚴作為託孤之臣?劉備一直以識人用人為長,他這麼做其實是很明智的選擇。劉備伐蜀之時,諸葛亮率荊州之兵支援劉備,進而拿下益州。諸葛亮代表的是荊州集團,而且當時蜀漢荊州集團的人還有很多,魏延,馬謖等。而李嚴,劉備入蜀前即是蜀中名將,在蜀中很有威望,他代表的益州集團。這兩個集團其實一直都在暗中互掐的,劉備心裡清楚的很,不能讓任何一家獨大,否則必會生亂。所以他在每個陣營各選了一個代表作為託孤大臣,以此來互相制衡。
趙雲,既不屬於荊州集團,又不屬於益州集團,他是劉備的嫡系,而且劉備深知趙雲的忠心。另外,趙雲此時的職位為中護軍,掌管禁軍(這裡也可以看出劉備對趙雲的信任),這意味著什麼,即使後面任何一家獨大,威脅到劉禪的江山,這時候趙雲的重要性就出來了,幫助劉禪剷除一切內在威脅。不管他諸葛亮還是李嚴想把劉禪取而代之,必須得過趙雲這一關。
那麼又有人要問了,既然趙雲這麼重要,那為什麼不一起託孤了,這樣趙雲豈不是更好行事?這就是劉備用人的高明之處,首先,對於趙雲這樣一個忠心耿耿的人來說,即使不用託孤,他也能明白或者行使自己的職責:決不允許有人威脅到劉氏的江山,劉備再託孤反而會顯得畫蛇添足。另外還可以把晉升趙雲的機會留給自己的兒子劉禪,這樣劉禪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拉攏到趙雲,這樣對劉禪來講,更是多了一層保障。果然,劉禪登基以後隨即遷為鎮東將軍,並封永昌亭侯。
另外假如劉備也把趙雲作為託孤大臣,會有什麼樣的後果。那麼趙雲作為兩方集團都不屬於的託孤大臣,勢必會遭到兩方的爭取,而趙雲本身又是一個剛正不阿之人,不會向任何一方妥協,那他很可能會陷於危險之地,說不定會被第一個幹掉。劉備不託孤於他,就是為了讓他低調的,安全的守護著他的江山。不得不說,劉備用人的手段真的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了。
-
6 # 9紫氣東來
應:大凡是評到蜀國的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等幾乎文是天下第一,武是天下無雙的感覺,趙雲在三國裡是挺受歡迎的將軍,武藝不錯且為人低調,不驕,豈不知趙雲在劉備手上就不被重用,關,張,馬,黃,趙,是三國志陳壽做傳的排位,地位在魏延之下,三國品到現在,易中天教授在中央臺視臺品三國做了祥細的解讀,而三國志寫得清請楚楚,劉備兵敗逃跑丟下家眷,確是趙雲所救(阿斗),哪來的什麼七趕七出,這種虛擬的話怎能當真,若是這樣,還需張飛斷橋拼命,打不就是了,沒這麼神,曹操大軍不是泥捏的,趙雲拼命救了後主這屬實,那為什麼劉備不託孤趙雲呢?理很簡單,趙雲不夠級別,也無此資格,看一下,諸葛亮,李嚴是什麼身份,劉備死後就是諸葛,李嚴掌政軍大權,歷代託的必須重臣,只就是不託孤與趙雲的原因。
-
7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趙雲在三國中是一個被嚴重低估的將領,但能否託孤更多是政治上的考量。
趙雲一生有膽有勇有謀,當陽長坂單騎救劉禪及甘夫人,連劉備都只管逃命顧不上妻兒,但趙雲敢救,而且劉備一句:子龍不棄我走也。更讓人覺得劉備對趙雲的完全信任。
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時,趙雲於漢水邊率數十騎突遇數千曹軍先鋒部隊,以數十騎兩入兩出曹軍包圍,並以空城計大敗曹軍於漢水邊,沒錯,空城計是趙雲發明的,這是史實,劉備評價趙雲:子龍渾身是膽。
趙雲不止有膽,而且有勇有謀,趙雲漢水之戰的勇猛如同張遼八百壯士破孫權十萬大軍一般,趙雲的勇並不是蠻鬥,而是使用了空城計,以疑兵之計擊敗曹軍。
劉備攻成都後,準備將士地財物分封諸將,趙雲進諫:勸劉備分給百姓,實行仁政,這是趙雲仁義。
劉備欲東征孫權,趙雲勸諫怒氣沖天的漢昭烈帝劉備:蜀漢的主要敵人是曹魏,不應該放棄曹魏徵孫權,這是趙雲剛直。
如此仁義、剛直、有勇有謀,且跟隨自已近三十年的趙雲,劉備為什麼不託孤呢?
託孤是政治行為,更多是從政治上的考量,劉備選了諸葛亮和李嚴。
諸葛亮是劉備去世後始終繞不過的第一託孤選,而託孤大臣絕對不能只有一人,以便於權力相互制衡,像曹丕託孤曹睿有四大臣:陳群、司馬懿、曹真、曹休,而漢武帝託孤時也是四大臣。
而劉備選了李嚴來制衡諸葛亮,一起輔佐劉禪,一是出於權利制衡,二是考慮派系制衡。李嚴是原劉璋手下,而且是從荊州過去的,對益州較為熟悉,有一定的政治勢力,且與諸葛亮分屬不同政治派別。
但趙雲不一樣,趙雲與諸葛亮關係過於密切,無法制衡諸葛亮,且趙雲從來沒有一定的政治勢力,一直在軍中任職,是純粹的武將。
還有個原因就是趙雲當時年紀也比較大了,趙雲在公元191年就出山征戰,到劉備公元223年去世,已經出山33年,當時可能年近60歲。而李嚴與諸葛亮年紀都要小於趙雲。
回覆列表
雖然三國演義和民間說書把趙雲捧得很高,但是在歷史上,趙雲的地位沒有那麼高。劉備手下的統軍大將首推關羽和張飛,魏延也很不錯,後期加入的馬超也都是獨擋一面的大將,能夠自己領兵出征。
而趙雲類似於一個警衛隊長,雖然武功高強,但是並無統帥一方大軍的能力,主要是在劉備身邊擔任劉備的安全方面的工作,說書上趙雲:最著名的也是趙子龍的七進七出救人的事蹟。
曹魏方面也有這樣一個人,就是許褚。許褚長期擔任曹操的警衛工作,武功不亞於趙雲,但是也從來不曾領軍出征。曹魏獨當一面的大將主要是主要是張遼、于禁、張郃等人。
再就是託孤大臣一般選擇那種名望很高,在朝堂有巨大影響力的人,趙雲的影響力就非常有限了。而且託孤大臣一般選擇能夠出將入相的人物,而且主要以文臣為主,蜀漢最終的託孤大臣是諸葛亮和李嚴,都屬於這類人。而且即使武將裡面要選出一個人來,也應該是魏延,而趙雲明顯就不合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