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書博物館
-
2 # 淡藍色榮譽02
關於方言的爭論我回答過很多次了,這兩天也從新換個角度思考這個問題,恰恰今天看到這個問題就來回答一下。
首先,沒有任何一種當代方言是古漢語,只能是現代方言。現代漢語和古漢語最大的區別源自民國時期的白話文運動。從古漢語的一字一義,變成現代漢語的一詞一義。比如,古漢語的妻子就是妻和子,而現代漢語的妻子就只是妻。
其次,全國絕大多數地區的方言之間是互通的。而六南方言和晉語這七大方言卻不互通。很多南方人認為六南方言更“存古”。但一個很基礎的問題,為什麼“存古”的六南方言之間不能互通呢?而恰恰除了六南方言和晉語,剩餘全國各省方言,被合稱為官話方言。官話方言之間扣除各地俚語,卻沒有交流障礙。【官話方言分為八大官話,冀魯官話、膠遼官話、中原官話、北京官話、東北官話、江淮官話、西南官話和蘭銀官話。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其中22個省的第一漢語方言屬於官話方言。分別是北京、天津、河北、黑龍江、遼寧、吉林、山東、陝西、河南、湖北、江蘇、安徽、甘肅、寧夏、青海、四川、重慶、雲南、貴州、臺灣以及新疆。而晉語主要在山西、內蒙中部(內蒙也有部分地區屬於北京官話)以及陝北。吳語主要在浙江和上海、贛語主要在江西、湘語主要在湖南、粵語主要在廣東、廣西和香港澳門,客家話主要在廣東、廣西,閩南話主要在福建、廣東、海南】
其三,衣冠南渡的被遷徙地區主要為官話。談方言變遷很多人都提到了衣冠南渡。但是南北朝時期東晉、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五個朝代的首都都在同一個城市——南京。再一個,北宋滅亡,宋王室南遷,遷都為杭州。而南京屬於江淮官話,杭州因為南宋150年曆史的影響,形成杭州城區大小的方言島,和周邊吳語區有較大區別,又被叫做江南官話。甚至抗戰期間國民政府首都重慶也在官話區(西南官話)。而六南方言區不存在正統王朝的首都。晉語區到是有幾個少民割據王朝建立過首都。比如,北魏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首都就在平城/山西大同(而北魏孝文帝遷都和全盤漢化最大的最大的阻力,就來自平城20萬不願意遷都的鮮卑人)。再比如,北宋是建立在五代十國之後的,十國中北漢為沙坨人政權,長期受遼國扶持,是宋朝最後消滅的一個割據政權。而北漢首都則在山西太原。
其四,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入聲的歷史卻不足1500年。很多人提到古漢語的時候,都會談入聲。但是,入聲是衣冠南渡二百多年之後南朝梁武帝時期的南京被發現的。所以,入聲是不是必然是中原的古漢語唯一標準,這無從判斷。更何況,夏商周春秋戰國兩漢三國兩晉再加上南朝宋和南朝齊,3500來年,能人輩出,英雄輩出,才子輩出,卻沒人發現一個入聲。梁武帝手低下的幾個歷史上沒有什麼名氣的小官卻發現了一個入聲。這是為什麼?只能說是衣冠南渡二百多年,入聲是吳語特點還是官話特點已經沒人分得清了,這才發現入聲。(ps,南京話屬於江淮官話,但江淮官話至今普遍存在入聲)
其五,不管是切韻還是中原音韻都只是工具書,從不代表古代有統一通用語。
《切韻》是隋朝山西人/鮮卑族(晉語區,晉語有入聲)陸法言編撰的。而切韻序中,陸法言提到以下幾點。1,各地方言都有別,南北方言大不同(和當前方言環境一致)。2,切韻主要受兩個南京籍人士影響,他倆提出的意見最多。(洪武正韻也提到了,切韻多吳音)。3,陸法言討論音韻有很多年,但編撰切韻之時,正是他被免官有空閒之後。所以,並不是隋朝的皇帝和政府命令陸法言寫切韻的。純粹是陸法言個人的興趣愛好。因此,切韻只是一本詩詞工具書而已。切韻的出現促進了五言律詩和七言絕句的大發展,以此唐詩輝煌千古,但切韻卻絕不是什麼通用語。甚至根本不代表當時任何一地方言,而是各地方言揉雜之後的工具書。
而《中原音韻》的作者周德清,雖然生在元朝,但其家庭上下多代都未仕官元朝。周德清本人只是一個曲作家。其創作中原音韻一書的目的也只能是興趣愛好,而並非來自元朝政府的任何指令。所以,中原音韻,也並不代表任何元朝推行的通用語。而只能是當時北京附近的方言。是不是揉雜多地,未知。(元曲也是和唐詩宋詞並列的文學藝術形式)。到是元朝時期推行過蒙語和蒙語為基礎的八思巴文。只不過,秦始皇可以書同文(口同語始於國語普通話),元朝的官方語言和文字卻有很大阻力。這就是因為漢字和漢語的存在。元朝滅亡之後,蒙古人都用回了之前的回鶻式蒙文,文字都無法推廣,蒙古語影響漢語,也就少數借詞而已。
其六,口同語始於國語/普通話。在沒有現代交通,沒有現代通訊,沒有現代教育,沒有現代媒體的古代,統一全國方言是不可能做到的。更何況從民國老國音和新國音(國語),到新中國普通話。國語普通話的歷史也近百年了,這尚且無法消滅各地方言。古代統一全國語言是無法做到的。各地俚語的不同,各地方言都有差異,就是因為語言的發展過程受地域因素的影響很大。很多詞彙都只流行於少數地區,以此形成俚語。很多口音的通行範圍往往也只能以省之內,也是地域的因素。
最後,扣題來說。粵語不僅僅不是古漢語。而且並不可能比官話存古。隨著經濟的發展,廣東多年來成為中國經濟第一省。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家鄉情節的膨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情節,誇誇自己的家鄉都是人之常情。你可以說粵語唱歌好聽,我還說我家鄉話可以把普通話不押韻的古詩都一律讀押韻和順口呢。但是,面對全國大面積二十多省方言的可以互通,要吹噓六南方言,需要面對一個極大的悖論。也就是吹噓一個,就要否定全國。粵語是古漢語?廣東是正宗漢人?然後全國都是胡語,全國都是胡人後代?可我可以從多角度論證,絕大多數當代漢族都是炎黃子孫,都是炎黃的直系後裔。比如,分子人類學。當代各省漢族的主體基因都是60%左右的O3,甚至各省O基因普遍在80到90%。漢族是一個很純粹血緣的民族。從O3開始算,5000年前是一家,從O開始算絕大多數漢人2萬年前是一家。世界各地如漢族這樣血統高純度的民族非常少,人口過億的民族有60%高純度血統的民族幾乎沒有。中國有史以來的民族大融合都是以漢族為大基礎融入少數少民的融合,甚至如蒙古族和滿族這樣的不僅僅不是他們改成漢族,而是漢族大面積給他們輸血。比如,滿族就有接近50%的O3,比如赤峰蒙古的O3也有接近50%,但各地蒙古族的O3從東向西卻是遞減的。充分說明是越接近傳統漢人地區的蒙古族受漢人輸血的比例越高。所以,在一個漢族幾千年來始終佔絕大多數人的國家,漢人的方言如何沒有在中原傳承?有,就是官話。官話方言通行22省,使用人口近10億,這才是華夏幾千年正確的發展軌跡。
而粵語呢?是和百越語融合的漢語方言而已。要不然怎麼不能互通的?中唐韓愈到嶺南的時候還寫文——“……皆鳥言夷面。言語不通,畫地為字”(只是書同文,口語差異太大)
PS,語言融合只存在於一種文字的基礎上。兩種文字為基礎的兩種口語只會產生藉詞影響,比如漢語中藉詞比例最大的為英語,不僅僅有各種音譯,還有直接英文字母。而中國西南和東北雖然存在很多少數民族,但當地少數民族卻有自己的文字,兩種語言只有藉詞影響,無法高度融合。這就像華人自中小學學習英語一樣,只是雙語環境,只是會兩種語言,而不會融合。但是,秦漢開始,統一嶺南之後,在百越原住民沒有自己文字的基礎上,各種百越口語和漢語融合,卻產生了多種不能互通的漢語方言。六南方言之間就是無法互通的,甚至少數方言內部也無法互通,比如閩南語。十里不同音,隔縣不互通。
-
3 # 夢話很幽默
可以算是!古代的交通落後,資訊傳播很慢,人口居住更為分散!自然會形成區域性方言!同樣一個東西可能說出來不一樣,但是寫出來就一樣了!這得益於漢字可以表意!所以說古代的眾多方言,究竟哪種是古代官方標準漢語!這不好說!
起碼可以肯定的是,古代延續下來的南方方言儲存得更好,沒有被破壞!不過某種南方方言在古代是不是古代漢語標準發音就不得而知了!
因為北方經常發生戰亂,異族入侵頻發!比如五胡亂華、西夏、金、遼等在北方建立政權!統治了漢人!自然會影響到語言!自然也會吸收異族的一些發音!
-
4 # 益風說
大殿之中,曹丕斜躺在龍椅上,冷眼橫掃殿下眾大臣。“不就做個皇帝嗎,要不要這麼裝X?”他弟弟曹植在殿下暗罵。
曹丕板著臉說:“你常說能七步成詩,就地表演一個吧,七步之內詩不成,就是欺君之罪,斬了你!”
曹植心中頓感淒涼,知道這是哥哥怕自己爭奪皇位,要逼死自己。於是憤然踱步,吟出一首: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粵語的“汁、泣、急”三個入聲促音,把曹植當時內心的悲愴表現得淋漓盡致。但用普通話讀這首詩,簡直就像在夢囈,聽上去索然無味。
入聲是古漢語的偉大發明。入聲發音短促、以爆破音結尾。粵語中的入聲,鏗鏘有力,節奏感很強。
古人總是用入聲來抒發自己的情懷,特別是在悲壯或激昂之時,比如岳飛的《滿江紅》,白居易的《長恨歌》。
粵語,也叫廣府話,俗稱白話,也是一般人眼中的廣東話。
粵語有九聲六調,帶有促音入聲,所以聽上去抑揚頓挫,很有張力。相比現在的國語,粵語的語調顯得多變而複雜。
但廣東人說起普通話來,還真是不敢恭維。
張家輝代言某廣告
其實,廣東話還包括另兩種語言:客家話和潮汕話。
客家話,也是聲調多變的一種語言。多數地區客家話是6個聲調,少數地區有5個或7個聲調。
客家人,幾乎遍佈全國各地,海外也有很多客家群體。客家人常說:“寧丟祖宗田,不丟祖宗言。”
美麗的客家妹子
客家話也是中國臺灣、蘇利南共和國的法定語言之一。所以客家話作為紐帶聯結了大陸各省,乃至全球各地的華人。
以廣東梅縣為代表的客家話,主要由贛南遷徙而來的古漢語為基礎,後期摻雜了一部分廣府話。在地域上,贛南語言和客家話最為接近。
客家話保留了疑母字。最明顯例子是“魚”字,無論普通話或粵語都丟失疑母[ŋ-]而讀(yu),但客家話仍然讀[ŋi]。
客家話的另一個特點是韻母中保留了大量的鼻音,比如“宜、人、牛、年、迎、眼”等字。
比如客家話稱田野的水溝為“圳”,改革開放前,深圳原住民基本上都是客家人。由於當時村裡有條深水溝,所以得名深圳。
深圳
潮汕話,也是以古漢語為基礎,帶有閩語性質,後期又被客家話所影響的一種語言。潮汕話和古漢語的共性之一,就是完全沒有唇齒音。唇齒音都用鼻音代替。
如唇齒音發音“發、煩、逢”,閩南和潮州人往往讀成“花、環、紅”。這就是春晚小品中“福州”和“湖州”不分的笑點來歷。
粵語,不僅語調多變,語言本身也經歷了年深日久的演變。
南越國時期,是粵語的雛形時期,唐宋是粵語成長穩固期,元以後粵語變化不大。所以粵語能對應一些唐詩宋詞的發音,但元朝以後的詩詞就完全不行了。
因此,粵語並不是粵吹所說的“正宗漢語”,也不是粵黑口中的“鳥語”。它既保留了中國古漢語的特點,也融合了古秦語、百越語言和苗瑤語系。
粵語是經過長期糅合演變,所形成的一種語言。
粵語在廣東三個地方,是奇葩一般的存在:
在惠州,粵語被強大的梅州、河源等客家人層層包圍。
惠城話,就像是客家話蹂躪了粵語,生出來的孽種,難懂的一批。類似的還有河源城區話、東莞城區話、博羅話、龍門話。整個東江流域,粵語都被客家話侵略得體無完膚。
這樣臨近廣西的肇慶就被大量少數民族語言持續影響著,所以導致肇慶周邊的粵語口音較重,顯得另類。
“五嶺通道”之一的南雄,後在唐朝丞相張九齡的開鑿下,成為重要的南北通道,南雄至今保留有中國古代官道唯一遺址“南粵雄關”。
唐宋時期的南遷漢人多從此處經過,所以南雄城區話雖有粵語的影子,但長期被中原官話沖刷後,變成了一個奇葩。
廣東方言:粵語、客家話、潮州話、肇慶話、南雄話、惠城話
點影片,感受方言魅力
-
5 # 內衣小助手
我的觀點是:粵語發源於古代中原雅言,具有完整的九聲六調,較完美地保留古漢語特徵,但不能把粵語跟古漢語等同
我們從粵語的形成來分析 粵語的形成大抵經歷了與通語分離—拉近—再分離的三個階段,可以用時間軸的方式來展現這一過程。
第一階段,是秦代開始南下嶺南的移民帶去的上古漢語。
第二階段,是梅嶺古道鑿通以後,唐朝後期開始的南下移民對粵語的衝擊。這一衝擊一直持續到南宋,並將粵語的上古層次幾乎覆蓋得一乾二淨,也奠定了現代粵語的雛形。
從移民路徑來看,現代粵語的直接祖語即應是中古江右地區的漢語方言。到宋代,粵語和通語的差距就不大了。
第三階段,是南宋以後,通語的影響減弱,粵語區經過內部整合與獨立演化,再次與通語拉開距離。這期間廣府粵語對四周有不斷的輻射輸出,尤其是廣西中西部沿江粵語區的產生。而粵語在侗臺底層和少數民族的影響下,又有了一些新的融合特徵。比如廣州粵語 i 介音的消失,西部的粵語子方言有邊擦音、內爆濁音等等,甚至源自明清廣府移民的邕潯片粵語也有這樣的變化。
由此可見,粵方言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複雜的歷史過程。研究粵方言的形成,必須同時注意嶺南土著文化和移民文化的雙重因素,正如袁家驊先生等著的《漢語方言概要》所說的,“造成粵方言特殊地位的原因,固然主要應該從漢民族入粵的複雜過程中去尋找。但是,我們還不能不注意另外一個對方言的形成有著重大影響的因素,那就是民族雜居而產生的語言相互影響
所以說,粵語發源於古代中原雅言,具有完整的九聲六調,較完美地保留古漢語特徵,但不能把粵語跟古漢語等同!
-
6 # 基因看歷史
眾所周知,廣東有三大民系,廣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並不是三個民族的意思,這三個民系都是漢族的分支,民系是以文化、語言等來劃分的。我們先從影響力最大的廣府民系說起,廣府小哥哥是怎麼來的呢?話說廣府小哥哥用的是粵語,粵語不僅是香港、澳門的官方語言,也是廣東的主流方言,另外廣西、海南、海外也有部分人在使用,所以粵語是中國最強盛的地方方言。
廣府的意思就是廣州府,主體地區是南海、番禺、順德等。廣府一詞形成於什麼時候呢?史料上沒有明確的答案,其實可根據廣州什麼時候脫離南海郡去分析,一查資料得出,大約是唐朝的時候。我們可以推測,在唐朝中後期,廣府、客家的文化風俗都在逐漸形成,他們在宋朝積累沉澱,到了明朝時候,終於產生出了廣府、客家二系的劃分。客家話見另一篇分析。廣府這個詞雖然形成得比較晚,但粵語的產生要更早一些。大約在秦末漢初,粵語的苗頭就已經出現。話說秦末天下大亂,趙佗在嶺南建立了一個南越王國,趙佗所帶去的秦音成為官話,但當地民眾還是操百越語。當漢武帝滅掉南越王國之後,他以廣信為嶺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大量中原人開始進入,粵語逐漸形成。粵語即秦漢音和當地百越語言結合而成,當時粵語的中心並不是在廣州,而是在兩廣交界的廣信,廣信就是現在的梧州。這個時候,粵語的百越成分比較強烈。
廣府人和粵語的前世今生:後來經過多次改朝換代,粵語的發音不斷髮生變化,百越的成分減少,華夏成分不斷增大。粵語的中心也轉移到了廣州府,形成了廣州府為代表的廣府民系。這個時候,粵語開始接近今天的樣子。近年來網上常有人說,粵語(廣府話)是正宗的古漢語。首先,小編也是一個母語是廣府話的人,但並不同於古漢語。還有就是,客家話和廣府話是非常近似的,他們之間有很多共同詞彙,都保留了古漢語的一些成分,但二者又都不完全等於古漢語——我們是從大量復原中古漢語的發音中得出的。中古漢語分為唐音、宋音,廣府話和客家話更接近唐音,尤其是中後期的唐音。接近宋音的是吳語杭州話,鄭張尚芳在《吳語中官話層次分析的方言史價值》說:“客家話宋代至明代從中原南下說不可信,因其主流層次跟宋代中原話南下形成的杭州話大異其趣。杭州話是融合宋代汴人南遷雅音形成的、有十大官音特點是特殊的吳語方言,……可作為宋代南遷官話的標本,在漢語方言史上尤其特殊的價值。”由於粵語有和秦漢之前嶺南土著的方言結合,所以粵語不能等於古漢語。這些嶺南土著是百越人,他們使用一支已經消亡了的古越語,今天的侗臺語族就是百越的後人。
總體來說,廣府俚僚成分較大,潮汕閩越成分較大,客家畲族成分較大。其實使用粵語的人群,並不單是狹義的廣府。廣西以梧州為代表的30多個縣市,海南以儋州的7個縣市,越南的山由人,海外的很多華人社群都是說粵語的。為了照顧其他粵語人群,廣府的定義不斷在延伸。其實很多廣府人並沒有廣府人的概念,一般覺得自己是廣東人,或者順德人之類的。廣府人的概念是用來區別於客家和潮汕的。
廣府人和粵語的前世今生網上會有一些人認為廣府人的血統很雜,經過復旦大學李輝的基因檢測,發現廣府人的Y染色體並不複雜,都是相對純正的漢人,即以O3型別為主,O3佔69%。在有些地方,O3比例和客家人持平。也就是說,廣府的大姓陳氏,何氏,許氏,梁氏等,他們大多從中原遷徙而來,而非當地原生土著。他們和客家潮汕的區別是,他們比較早就進入了廣東定居。雖然廣府人的父系比較純粹,但母系要複雜一些,mtDNA(母系祖先)包括B4a, B5a, M*, F1a, M7b1等型別,這個完全符合外地媳婦本地郎的說法,廣府男子都是正宗的漢人,媳婦則是來自五花八門的地方。廣府民系的特點:廣府內部對於本民系的心理認同感比較強烈,崇尚自由主義,善於經商,普遍為繁榮的嶺南和廣東文化感到自豪,所以廣府民系會有一定的排外心理,有些人會認為廣東省之外的人是外省人,廣東以北的地方都是北方,當然這只是極端例子,大部分廣府人還是友好和包容的。
三大民系各自形成了自己的個性,增加了廣東的多樣性。從美食上來看,三大民系的各自特色是——廣府:蝦餃,腸粉。廣府代表的順德菜客家:釀豆腐,梅菜扣肉。客家的東江菜潮汕:粉粿,粿條。潮人的潮汕菜(汕尾菜)從性格上說,廣府人特別是珠三角江河水系發達,屬於江河性格,介乎潮汕與客家之間沉穩中帶著激進;潮汕海洋性格更為濃厚,相對激進;客家是大山性格,相對沉穩。還有,廣府人注重生活品質,與世無爭;潮汕人抱團經商,不問政事;客家人讀書從軍從政
中國境內粵語使用地最多的地方是兩廣,但是兩廣被越南佔領不短的時間,今天的廣州是那時候越南的首都,那麼越南語對流傳到現在的粵語有影響麼?還是粵語取的越語的諧音?明宣宗放棄交址到滿清收復這段時間,別說1、2千年前的南越。
回覆列表
粵語真的是古漢語?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根據目前國內語言學專家的研究,福建、廣東、廣西人講的閩南語、粵語、客家話,只能說保留了很多古漢語的發音,但如果想借此說,粵語就是古漢語,這很明顯是很不合適的。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什麼是古漢語。
古漢語是中國古代中華民族使用的一種官方語言,這種語言從周代開始逐漸成型,然後隨著中國曆代版圖的擴大,開始向周圍地區進行傳播。而由於從周代開始,中原王朝的都城一直在洛陽附近(洛陽有十三朝古都的稱號),所以所謂的中國古漢語,基本上就是以洛陽話為基礎形成的一種國家官方語言,又叫“河洛之音”,這種語言形成之後,長期成為中國官方語言的發音標準,雖然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有所改變,但基本上都沒有太大的變化。
古漢語傳播情況由於其語言的邏輯周密,表達的含義豐富,在古代一直都是周邊國家爭相學習的語言,比如南韓和日本,都是以會講漢語為榮,將漢語言文字融入其國家的語言體系中,甚至其國家的歷史都是用漢字進行書寫,由此可見古漢語在當時亞洲的國際地位有多高。
等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司馬魏國開始衰落,以及中原地區“五胡亂華”,導致北方中國大量的漢人開始向南方遷徙,史稱“衣冠南渡”。此時的古漢語開始與南方的地方語言接觸融合,不斷形成各種帶有古漢語風格的地方方言。比如“遠山青山石徑斜”中“斜”,在客家話裡就讀“xia”。還有一個搞笑的例子就是“日本”這個詞,在中國古漢語裡讀“ni bu"owng”,和今天的日語裡日本發音“ni hon”是很接近的。
《漢語史稿》(中國研究漢語歷史發展的第一部專著,王力著。)中提到研究古漢語發音,首先要明白漢語語音發展的四個重要時期,即:
1、上古音時期:先秦兩漢的語音,以《詩經》音為代表
2、中古音時期:六朝到唐宋時期的語音,以《切韻》《廣韻》為代表
3、元明清時期的語音:以《中原音韻》為代表
4、現代音:“五四運動”以後的語音,以現在的北京音為代表,古人也有自己的注音方法。
其中記載了關於先秦到唐宋時期古漢語的發音準則,有:
1.譬況:即用描述性的語言來說明某字的發音狀態。《釋名·釋天》:“天,豫、司、兗、冀以舌腹言之。天,顯也,在上高顯也。清、徐以舌頭言之。”
2.讀若:即用一個發音相近的較常見的字來註明某字的讀音。《說文解字》:“璡,石之似玉者,從玉,進聲,讀若津。”“玽,石之次玉者,從玉,句聲,讀若苟。”
3.直音:用一個同音字來註明某字讀音,以“某字某”的形式表示。陸德明《經典釋文》:“阜,音婦” “薇,音微”
4.反切法:利用兩個漢字來拼注一個漢字讀音的注音方法。反切上字與被切字同聲母,反切下字與被切字同韻母同聲調。 這也是古代所用時間最久的注音方法。都:當孤切。 海:呼改切。 釅:魚欠切。 (都、海、釅為被切字;當、呼、魚為反切上字;孤、改、欠為反切下字。)反切法總結來說就是”去尾剪頭“。上字定聲,下字定韻,產生於東漢後期。用起來較為方便,但是反切的上下各字用得很不統一,同一個聲母可以用好多字表示,《廣韻》全書共用的反切上字有四百七十多個。也有方言和古今音的差異,有時也會不準確。
還有宋人三十六字母,是中古時期的字母系統,字母即聲母。可以藉此瞭解下當時的發音。
等等。
在我們現在的北方方言和普通話裡,已經基本沒有了入聲調,但是粵語和潮汕話、客家話、閩南語中卻保留著一部分上古、中古語音的入聲調,比如粵語的“三、十”的讀音。簡而言之也可以說是它們沒有像普通話一樣進化的這麼完全,簡化了好多發音,也給漢語研究留下了許多可參考的依據。
所以,既然是融合了當地發音,就談不上什麼是原汁原味的古漢語了。事實上,中國曆朝歷代的官話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一直在不斷的進行演變。因此在這裡追求什麼純粹的古漢語並沒有什麼積極的意義,這個問題可以作為史實問題進行研究,至於拿這個來證明誰才是中華文明的正統,就沒有什麼意思了。畢竟守舊就會落後,革新才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