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悠悠歲月的訴說

    秦國依然有最大的可能統一全國,但是還是有很小的不可控因素存在。

    首先,就秦國的發展歷程來說。“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當年賈誼在《過秦論》裡面就已經明確地指出過這點了,始皇帝並不是一個偶然的突然爆發而已。之前,六國西向爭相事秦就已經是好多好多年的既定事實了。

    依賈誼的說法,始皇帝的成功是在繼承發展六世基礎上做出的。其實也可以簡單地看看前面的幾個國君都做過什麼。這六任國君是:

    “孝公享國二十四年。葬弟圉。生惠文王。”

    “惠文王享國二十七年。葬公陵。生悼武王。”

    “悼武王享國四年。葬永陵。”

    “昭襄王享國五十六年。葬茝陽。生孝文王。”

    “孝文王享國一年。葬壽陵。生莊襄王。”

    “莊襄王享國三年。葬茝陽。生始皇帝。”

    (《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 嶽麓書社版)

    這前面的六個國君當中,除卻享國日短的武王、孝文王、莊襄王之外,主要在位的幾個國君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

    而這幾個國君,在我看來,其能力成就均不在始皇帝之下。

    秦孝公是秦作為一個諸侯國曆史上具有轉折點地位的人物。其價值大致類似秦穆公之於前期的秦國。

    孝公為國,其最大的功績我認為應當屬於重用商鞅。變法發生在這個時期內,秦開始建立起高效完整的法度和與軍功緊密連線的制度。有關這方面的敘述知乎上已經很多了,感覺自己也沒有什麼必要贅述了。李斯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諫逐客書》)誠不虛也。自秦孝公起,統一的基礎就已經被打下了。

    惠文王為國的二十七年,對於秦來說是補經濟的一個重要時期。惠文王立二年,秦地初行錢。同時利用張儀的詐騙和楚懷王這種豬隊友,秦將自己的勢力從關中向南方拓展,不僅在漢中、巴、蜀之地建立了後顧無虞的分基地,還把楚曾經一度有過的向西北方向拓展的勢力重新壓回了江漢流域。昭襄王為國的五十六年,則是秦並天下準備的最後一個階段。昭襄王時期秦國在三個方面獲得了進一步的提升空間,首先是在集權方面,在范雎的幫助下,昭襄王從王室勳貴手中收權,秦王在秦國的權力中樞當中開始建立起空前的單極地位;其次是在國內的經濟生產方面有了新的進展,昭襄王立四年,秦初開田野阡陌;最後,最重要的一點,秦併兼天下的國策在這一時期得到了最終確立,遠交近攻這一國策的制定大家都很熟悉了,不再贅述。而昭襄王五十一年這一年同時也是周赧王末年,周王室為天下共主的法統在這一年徹底斷絕。可以說正是從昭襄王時期開始,周失其鹿而秦逐之這一局面得以最終拉開大幕。

    總之,秦併兼天下這件事,嬴政在其中扮演的只是一個最終的終結者的角色。秦能夠擁有併兼天下的實力並非一時而致,嬴政一個人的死亡並沒有辦法改變秦獨步於天下的局面。因此這個問題題設當中把嬴政這一個個體的歷史作用拔到這樣的高度,我認為是不合理的。

    第二,就當時天下的形勢來看。

    荊軻刺秦的時間大抵是公元前227年,秦已並韓、趙,戰國時期六國最後一位名將李牧已死,魏只剩國都大梁及附近少部分城邑(公元前242年,秦拔魏二十城;前241年拔魏朝歌;前240年拔汲;前238年拔垣、蒲陽、衍),戰國時期與秦發生交兵最多的三晉基本上已經可以忽略不計了;東方的齊國正處於著名的不抵抗王齊王建的統治之下,昔日長平之戰時趙國國勢正盛,齊王建尚且沒有聽從周子的建議供給趙國軍糧,指望齊王建奮發圖強成為抗秦主力顯然是痴人說夢——而且這貨一直到前221年舉國降秦之後才被餓死,估計指望齊國發生政治更迭的的可能也很小;南方的楚國在多年和秦交兵不利的情況下政治中心已經不斷東移,都城已經遷到了壽春。事實上單純就實力來說我個人認為楚國仍然是一個大國,具有很強的實力,但是自懷王以來的屢戰屢敗的局面已經讓楚國失掉了爭雄天下的心氣——縱觀楚國在戰國最後幾十年的表現,就是在不斷地喪地、不斷地遷都,然後不斷地把一個又一個的新都城冠以他們曾經的都城“郢”的名字而已。同時春申君死後楚國國內的行刺傳統也在繼續發揮作用,前229年,楚幽王薨,其母弟猶繼位,是為哀王,兩個月即被其庶兄所刺,是為楚國最後一個王楚王負芻。內亂和多年來的積弱局面讓楚這個時候真的只是一個紙老虎的形象了——事實也證明如此,荊軻刺秦後的第二年,公元前226年,秦即伐楚,大破之,拔楚十餘城——而這一年也是楚國滅亡前的倒數第四年。

    也就是說,當時秦國不僅半有天下,而且其餘各國,要麼被滅,要麼親秦,要麼內亂積弱,就算秦給了這些國家一定的喘息時間,恐怕也不能改變秦強而山東弱的局面。而燕國,在戰國七雄當中一直都被認為是最弱的那個(參考甘羅故事),就算太子丹有心想要自己重組合縱,力挽狂瀾,恐怕也是第一民寡國弱力有不逮,第二在國際聲威上恐怕也很難成為縱約長,第三以齊王建的尿性多半還會幫秦在燕國後方倒戈一擊。所以就當時的天下形勢來看,山東也基本上沒有翻盤的可能。

    第三,秦國的內部。

    我之所以說有可能存在不可控因素,就是在這裡。秦王猝然而崩,秦國國內可能發生內亂,比如諸公子奪位,王室兇殺,將帥專權等等情況——而一旦內亂出現,那縱使你國力再強,恐怕也是不好說了。所謂不作死就不會死也。參考鄭莊公死後和齊桓公死後的情況(此二位還是在有準備的情況下死去的,秦王突然遇刺,情況就更不好說了)。但是說實話,我覺得可能性也很小。時秦國聲威最盛的將軍是王翦,而軍界當中又以王氏、蒙氏兩家並立。以王翦徵楚的時候要田要宅的謹小慎微和蒙氏在胡亥日後舉起屠刀時候的表現來看,指望這兩家有什麼兵變的舉動恐怕是意義不大的。同時,依秦兵制來看,平時兵權和將權是分立的,將領擁兵自重的情況恐怕也很難出現。而在朝中,扶蘇時年十三,胡亥更是還是個三歲小屁孩兒,在諸子主觀多嫡的情況上可能不需要太多考慮。而莊襄王的另外一個兒子,趙政的兄弟成嶠在荊軻刺秦的十二年前已經因為起兵反秦被殺,至少在離王權最近的這一批宗室成員當中不存在太多的奪嫡可能。而文官集團當中李斯這批人已經站穩了腳,以李斯後來在沙丘秦始皇崩時的表現來看,李斯這貨主觀上還是比較老實的一個人,只要李斯這幫人的立場堅定統一,那麼秦出現內亂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

    不過考慮到後來李斯的立場很容易就被趙高轉變掉,而扶蘇在坐擁長子優勢和蒙氏支援的情況下仍然被胡亥翻盤的這些情況,我還是得說,歷史真的都是由很多意外的小事構成的...任何小的變動都可能改變整個歷史的走勢。雖然可能很小,但荊軻刺秦之後導致秦內亂,然後天下局勢重新洗牌的可能也不是沒有...但是這些“如果”都不是我們今天所能推演得到的了。

  • 2 # 夢中窮人77019246

    荊軻刺秦的時候,秦國已經滅了六國中的四國,韓趙魏楚,剩下燕國和齊國,齊國在戰國後期保持中立,夢想著和秦國共享天下,做它的東帝夢,根本不打算和燕國聯合抗秦。

    看看戰國時代,論國力和資源,秦國最有實力的對手是楚國,論作戰的韌性,無疑是三晉,燕國無論哪一個方面都比不上他的隊友,無論秦國換了誰當王,都不會放過這個絕好的機會,誰都想享有一統天下第一威名。

    假如秦王嬴政被刺死了,在公元前222年,他的兩個兒子,扶蘇,約二十多三十歲,胡亥八歲,扶蘇無疑是第一繼承人,即使他再幼稚的人,殺父之仇是必報的,趙高此時還不過是圍著小屁孩胡亥轉的太監,李斯相當於準託孤重臣,即使有二心,也會等等看,勝利和名譽到手再說,燕國和齊國必亡,大勢不可逆。

    問題在於扶蘇成為秦始皇之後,畢竟扶蘇太年輕,行政經驗不足,權威不足,大權難免旁落,李斯極可能架空他,在外的秦軍將領擁兵自重,以清君側的名義殺掉李斯,然後要求討封,郡縣制無法實現,天下分封,秦國進入周朝的歷史迴圈。至於胡亥,恐怕在扶蘇稱帝之時就被殺了,歷史沒他的事。

  • 3 # 水觀音

    如果荊軻刺秦成功,那麼歷史有了多種方向發展的可能性。

    在設想之前,我們先要了解清楚兩個問題:1.荊軻為什麼要刺秦?2.秦國的威脅已經不是換一個國王就能解除問題的,那麼燕太子丹為何還要策劃刺秦?意義何在呢?

    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歷史。長話短說,據《史記》和《戰國策》記載,燕太子丹在秦國做人質的時候,秦王政對他並不友善,所以他找機會在公元前232年逃回了燕國。然而,他回國後一不聯合五國抗秦,也不訓練兵馬,只想著尋找刺客刺殺秦王。直到公元前230年秦國滅了南韓,公元前228年破了趙國(趙王遷投降,公子嘉逃到代國稱王),秦軍兵臨城下,燕太子丹這才手忙腳亂地找來了荊軻去刺秦。

    荊軻是衛華人,衛國被魏國所滅後流落於燕國街頭,他之所以答應刺秦,恐怕真正的原因還是被太子丹的誠心所感動。在那個時代,知遇之恩就可以和性命相比,比如春秋時代的豫讓受了智伯瑤的禮遇,所以可以豁出性命為智伯瑤報仇(“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的典故。)

    燕太子丹可是有口皆碑的人物,為何又會做出這樣看似旁門左道的決策呢?原因可能不僅僅是和秦王政有私仇這麼簡單,後人也只能推測。但他這麼做必定有他的道理,這可能與秦國內政有關,所以才有了“如果”的可能性。

    如果荊軻殺了秦王政,公子扶蘇看是最有可能登上王位的人,但實際上,秦始皇有很多子女,僅史學家推測就有33個,而胡亥是秦始皇第18子,所以,登上王位的人不一定是公子扶蘇。如果不是名望最高的扶蘇登上王位,那麼秦國必然內鬥,導致國力大減,然後無暇東顧,又有新的情況出現:

    一,被滅的韓、趙兩國趁此機會復國,天下會更亂;

    二,六國趁此機會聯手滅秦,新的格局出現;

    三,新的秦王出現,並且結束了內亂,乘機為父報仇,更快的滅了燕國;

    四、扶蘇還是搶到了王位,重用儒家思想,休養生息;

    五、登上王位的扶蘇像美國總統一樣,掌權後與掌權之前完全採取不同的政策,立馬集結兵馬,統一天下,然後秦國可能就不止二世三世,後來的歷史完全改寫,中國的發展歷程也不會像今天這樣;

    六、扶蘇可能在賢明一段時間之後,也成了唐玄宗一樣的人物,成迷於犬馬聲色,然後另一個陳勝吳廣還是起義了......

    ......

    如果荊軻刺秦成功,可能性太多了,我們無法想象後來的歷史究竟會怎麼改寫。但歷史就是歷史,容不下如果,偶爾想象一下就夠了。

  • 4 # 尋根拜祖

    有一句話叫:螳螂擋臂!荊軻就是一隻企圖阻止歷史前行車輪的螳螂,被碾碎也是必然。假如他行刺成功,頂多也是讓歷史的車輪震顫了一下,秦國兼併六國的步伐斷不會因此終止,歷史也不會因此面貌全非。

    我們看一下秦始皇統一全國的歷史程序

    公元前230年,滅韓;

    公元前229年,滅趙;

    公元前225年,滅魏;

    公元前222年,滅楚;

    公元前222年,滅燕;

    公元前221年,滅齊。

    這種速度,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摧枯拉朽!說明六國與秦國的差距太大,對秦國的入侵,只有束手就擒的份。

    荊軻刺秦發生在公元前227年。意圖很明顯,就是怕秦滅韓趙後,接著就滅燕。荊軻刺秦失敗後,秦王震怒,派王翦直接攻克了燕國首都薊城,燕王一路東逃到遼東。秦王派大將李信(李廣的爺爺)一路追擊,為了保命的燕王只好以“追魁禍首”太子丹的人頭求和,才得以苟延殘喘。

    假如在統一戰爭的過程中,秦王真的死在荊軻的利劍下,就能阻止秦國的統一步伐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首先,秦滅六國,不是因為秦始皇比六國的王強多少,而是秦國已經是六國仰視的巨人

    秦國的強盛絕不是秦始皇一人的功勞,而是“奮六世餘烈”,自秦孝公始,連續六代君主發憤圖強,才把一個西陲小國,慢慢打造成六國驚懼的龐然大物。

    與之相對的是六國不斷的沒落,間或出現一兩個明君聖主,也開展過變革圖強,但結果都是一代而亡,從來沒有像秦國那樣,建立一個長久的治國方略。

    統一六國,說到底是綜合國力的比拼,而不僅僅是一兩位國君之間比拼,這是無法左右的歷史大趨勢。

    其次,秦國滅亡後,會不會因王位更迭出現長期混亂、國力大耗,從而再也無暇顧及兼併六國?

    理論上講有這種可能性,但實際上是不可能。因為王位的爭奪造成國家大亂的情況,各個諸侯國幾乎都發生過,尤其是在春秋時期,但到了戰國時代,這種情況很少發生。原因在於各國君主經歷了太多的內部流血事件後,更加重視王位傳承的法律秩序的建立,流血衝突已經成了小機率事件。

    還有一點很重要,自商鞅變法後,贏秦世族老貴族的勢力大幅削弱,已經無法對王權形成威脅。在擁立新君的過程中,沒有外部勢力的左右,王位繼承走入“法制軌道”,這對君權交替過程中的穩定性幫助很大。

    因而,即便秦始皇意外被荊軻刺死,秦國也不會因此進入長期的混亂。

    因而,荊軻即便成功,秦國不存在被六國超越的必然性,也不存在內部出現混亂的偶然性,那麼死一個秦王就能阻止統一的步伐了嗎?顯然不可能!

  • 5 # 楊柳青青春之聲

    即使荊軻刺秦成功的話,秦國的威勢也不可阻擋,秦王贏政是積六世之餘烈,來完成他的統一大業,誠然秦王嬴政有超強的霸氣,千古一帝於時代的英豪,這一點不能不承認,但是,秦國的霸業他是一群政治精英在不斷的開拓發軔,從歷史上來說從他的發祥地西戎西垂,到鳳翔櫟陽,再到沃野八百里的秦川咸陽,他的開拓與視野始終沒有停歇。到了秦王嬴政他有了政治資本,經濟基礎,人才濟濟,客卿於朝,他的國家藍圖始終在國策上形成唯一,吞併天下,唯我獨尊,這是他的國策,也是秦王嬴政的必須,即使嬴政遇有不測,秦國的大業他還是往前行進。

    況且當時秦國已經吞併了楚韓趙魏四國,只剩下齊與燕,秦國尚有李斯為政,尉僚用軍,秦國的對手東方的齊國只是一味的自保,無謂的妄想,他的滅亡只是時間上的問題,偏僻而力小的燕國對於秦國根本行不成氣候,滅亡那是一定的,所以說即使秦王嬴政遇有不測,秦國統一的大業也是奮力前行,成為現實,歷史的時間節點就處在那個時候,水到渠成而又不可阻擋,這也許是歷史的必然罷了。

  • 6 # 綜藝線上

    背景:知道背景後,對當時的局勢就可以明確了。荊軻刺秦王發生在公元前227年,而在公元前230年南韓已經被秦國滅亡了,之後在公元前228年趙國也完了。看看這個地圖,趙國沒了,作為鄰近的唇亡齒寒的燕國也就不遠了。韓趙滅亡後,馬陵之戰還沒恢復元氣的魏國已是囊中之物。齊國和燕國打仗,差點被樂毅打得亡國,再加上秦國的遠交近攻政策,一直保持中立。燕國逼走樂毅,基本上就差不多了,也就是說齊,楚,魏,燕已是末日黃昏,無力迴天了。假設事件: 荊軻完成任務,完美的幹掉了秦王嬴政。

    公元前227年,秦王贏政於32歲遇刺身亡,而當時厲害的文武大臣正值壯年,如李斯當時57歲,正是人最牛的時候,再加上李信、王翦這些鬥戰勝佛,必然立十幾歲的復甦即位。這時秦國在軍事和經濟上並不會太大損失,秦國的強並不是只因為秦始皇,他只不過把秦朝的強大表現出來!而且秦始皇也不是一個軍事家,而是一個善於用人的帝王,他已經為滅掉六國挑好了人。所以,沒了秦始皇的大秦也不會有太大損失。那麼,六國又拿什麼來絕地反擊呢?如果說秦國發生內亂的話,沒準會對六國有一線生機,不對,還剩四國。但當時並沒有禍根啊,嬴政的媽媽,那個有名的趙姬在公元前228年就死了,內部不會有問題。可能有人想到了大太監趙高,當時趙高為“掌印太監”,權力很大,但我覺得他發動政變的可能性不大,原因:1.當時情況緊急,因為趙高來不及做這件事,因為他當時羽翼未豐;2.趙高後來政變的原因是怕復甦即位後大權旁落,可是現在的蒙氏還沒有掌權,對自己沒有任何影響。再說按照封建禮法,立長公子扶蘇也是理所應當。

    所以,嬴政被刺也改變不了秦國統一六國的歷史潮流。可能對後來秦朝覆滅的的速度有一定的影響,因為歷史上說扶蘇比較仁愛,應該不會有太過份的暴政,也不會太快的失去民心。

  • 7 # 文刀丹心

    歷史還是秦統一六國。

    1、為什麼還是秦統一六國?七國都有統一野心,都在進行改革,但是秦國改革最徹底,最觸及根本。商鞅變法主要內容可以歸結為:

    1、廢除井田制,承認土地私有,准許土地自由買賣。

    2、按軍功授爵,廢除奴隸主貴族世襲特權。

    3、建立縣制,實行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全國設三十一個縣,由國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強迫人民編成“伍”、“什”,由國家統一控制。

    4、獎勵耕織,生產多的可免徭役,鼓勵發展生產。

    這四條可以成為社會革命,其他國家的只能勉強成為改革變法。允許土地私有,改變生產關係,觸及根本,其他六國皆為觸及根本。這是戰爭之基礎,私有大大促進生產,夯實經濟基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處在鉅變的時代,有能力徹底改變的國家強,改變不徹底的國家亂,而拒絕改變的國家則繼續沒落,直到滅亡。鉅變的時代,有能力,有勇氣不斷改變,順應潮流的人會越開越強;心猿意馬,瞻前顧後的人會迷茫,困惑;而一成不變,墨守成規的人會被淘汰,甚至死的很慘。

    2、為什麼沒了秦始皇還能統一?秦統一六國非一時之功,而是奮六世之餘烈,秦始皇只是在適當時間,以勢大力沉之動作掃滅六國。秦國一直在為統一六國積勢,就像物理裡積累勢能一樣,積攢到一定程度。量變引起質變,統一六國只是一個釋放的過程。

    3、統一後會怎麼樣?

    如果秦始皇死,大機率是扶蘇繼位。扶蘇在政治觀點上與秦始皇有所不同,根據史料顯示,他不僅認為法家重要,而且認為儒家也可取。如果是他統一六國,也許能相容法家和儒家,為秦國冷冰冰的律法增加教化。法與德共治,秦國急促滅亡也許可以避免。但是,扶蘇很可能不會實行郡縣制,沒有強勢、捨我其誰的霸氣,車同軌、書同文就不會出現,中華民族大一統的向心力會大大削弱。歐洲碎片化會不會在中國上演呢?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有其必然性,總的來說,秦掃六合是必然的,秦始皇在不在影響的只是統一後的制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年大選,美國人民還會選特朗普當總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