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不叫s哥
-
2 # 陝西藝娃
這個問題問得好!首先,學習書法自己心裡得要有個標準,不能說別人都學什麼我也去學什麼,這叫盲從,是學習書法的大忌。學的人多不一定適合你,相反學的人少的也不一定不適合你。所以,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體會去選擇具體學什麼內容,這個方向一定要正確。否則就會走彎路甚至走錯路。當然,要想寫好書法,不僅需要毅力,選對方向,而且還需要把握方法,只有毅力沒有方法,事倍功半,只有方法沒有毅力,容易半途而廢。學書法,是一門需要長期堅持的藝術修煉。如果能堅持以下這10條原則,你的書法一定大有長進。
一、從最基本的筆畫開始練起,把基本功打牢,對書法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把書法作為一種愛好來培養自己的情操。書法是一門藝術,想要把書法練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你都做好準備了嗎?
二、學會欣賞書法,如果對書法最基本的審美觀都沒有,那根本沒有必要學書法。所以在學習書法當中,要善於去琢磨那些前人推薦的碑帖,在去偽存真的基礎上去辨別哪些書法才是真正的好作品。從而有選擇性的開始臨摹字帖,進入學習的基本環節。
三、要從字帖中悟出字型和章法的內涵,以及它們的共同特徵。每一個書法家的字型都有他自己的風格,正如人們常說的“字如其人”。選一種書體來有針對性的練習,集合自己的書寫習慣,發揮筆畫的想象力,寫出自己的風格,沒必要循規滔距。
四、結合自己的性格特徵去練習書法,創造出自己書法風格。書法是一門藝術,文藝界希望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書法也是如此,最好隸書、篆書、楷書、行書和草書都會寫,有一種書體能寫出高水平即可,做到一專多能。
五、學習書法要對中國古代文字的演變歷史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比如,篆書是從什麼書體演變而來,楷書由從哪些書體演變而成。這些都需要我們在學習當中去了解,只有瞭解了這些常識,臨摹的時候才能從它們的結構和筆畫中去把握正確的筆法和架構。
六、要正確認識碑帖字型與字帖字型的不同。碑帖是古代書法家拓印,經過雕刻師刻在石碑上的字型,一般難以把握當時書寫的力度和筆鋒執行情況,所以要善於從碑帖中找出字型的骨肉和靈魂。
七、要善於從書體的章法去體會整幅作品當時創作的意境。比如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創作的碑文。還有王羲之的《蘭亭序》當時創作的環境和背景是什麼。如果我們從這些經久流傳的碑帖裡去找出故事緣由,對我們欣賞和臨摹作品大有裨益。
八、要經常練習那些難寫的筆畫,熟練駕馭結構複雜的字型,寫出複合大眾審美觀的字型來,不要標新立異,本末倒置,那樣會誤入歧途,最後寫出來的字型脫離了書法的本源。
書法需要長期投入精力去練習才有成效
九、要練好書體的神韻,而不是一筆一畫都要如出一轍。只有形似就可以了,如果再能寫到形神兼備,那就是另一種境界了。
十、一定要重視章法,字寫得好而章法不講究,猶如散兵遊勇。章法是書法結體的最高表現形式,只有把所寫的字型放在一個相對完整的章法裡去比對,才看出書法的整體功力。
-
3 # 高山789789
龐中華書法不但俗氣,根本就不是書法,就連寫字都沒寫好字形扁平親板,呆頭呆|腦,筆法筆筆有病,通身病俗氣無生機活力,每一筆都帶一個拐把子彎,,老說說學生學了龐字課堂上不會寫字了,試想左拐右拐生寫好字嗎?龐字之病病在誤人字弟,請問有幾個學龐成功的,恐怕找不到,
-
4 # 儒風苑
龐中華的字不是書法!但是靜下心來練好它,是你人生必帶上的敲門磚,是你文化素養的展現,是讓人尊重你要素之一。
-
5 # 村婦學寫字
看了許多回答褒貶不一,他們說的都有一定道理。
我只是農村婦女,沒什麼文化,對書法的認知很少,但我卻喜歡寫字。在我看來,龐老師的字中規中矩,漂亮,得到了一代人的認可,使許多愛好寫字的人從中受益匪淺。為傳承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
有些個別人說龐中華的字人不但俗氣,還說什麼誤人子弟,真是胡說八道!如果每個華人都能寫一手像龐老師那樣的字就好了。你看看現在年青人的字簡直不忍直視,大學生寫的字還不如七八十年代小學生寫的字。
在這無紙化辦公的年代,幾乎不用寫字了。科學先進了,寫字卻退化了。不知是感到慶幸還是覺得悲哀!
做好華人,寫好中國字使每個華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
6 # 天天向上進步
龐中華抓住了上世紀末的時機,是成功者,對引領書法有貢獻,功勞大,人民大眾不需要成為書法家,字寫得好看些實用就行,
-
7 # 漢武風彩
龐中華的字,大氣磅礴,剛勁有力。何謂之俗,有人拿龐之毛筆說事,硬筆和毛筆雖有共通之處,但也分彼此,要不然何來軟硬之分。
-
8 # 中士956
學習書法是一個循序漸進,吸收眾人所長的長久過程,一枝獨放不是春 ,百花齊放才是春。人無完人,永無止境,如果舉辦一個不落款,不署名字的作品展,相信自有公正,好不好,不是自己吆喝的,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你就是一棵菜,不是人人都喜歡認同你。
-
9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名氣大不等於書寫技藝水平多麼高,相反,如果書法理念不正確,書寫技法是錯誤的,名氣越大影響力也越大,所傳播的歪理邪說對初學者的迷惑性和危害性也就越大……名家效應不是什麼好現象,很多人就是因為不明真相,被那些所謂的名家騙了,導致誤入岐途而且痴迷不悟,還為那個假名家叫好。很多龐粉們就屬於這種不可理喻的人。
事實上,認為龐中華硬筆字寫得好的人,絕大多數都是外行,根本不懂什麼叫書寫技法,也分不清楚什麼是寫字、什麼是書法!
據我瞭解,凡是大肆吹捧龐中華如何如何的那些人,基本上都是書法零基礎的,但凡懂一點書法基礎知識的肯定練習傳統古帖,絕不會去練龐中華的那種不倫不類的現代鋼筆字型。
從八十年代起至九十年代末,凡是練過龐中華鋼筆字帖的,絕大部分都是八零後、九零後,他們正是當年的中小學生族,也是龐中華鋼筆字帖大量湧進校園的時代,於是,在那些未成年人的心目中,龐中華是個大名星,能學他的字是一種無尚榮光、非常幸福的事情……殊不知,完全是一種盲目崇拜、迷信名人的虛榮心理在作怪,而且,當時那些積極主張推廣學習龐體字的權威人士、媒體人員,並不懂中小學生應該學什麼字型適合,在學校裡面,指導學生練習龐體字的老師,本身對書寫技法不精通,藝術審美標準低下……如此不好的氛圍正迎合了不懂書法又不知道怎麼練字的群體需求,故而使學龐體字之風成了很興盛的一股潮流,實際上是一場空前絕後的“霧霾”。由此導致練習龐體字的那些人,根本不知道那是誤入歧途的旁門左道。
轉眼之間,三十多年過去了。事實證明,滿腔熱情習練龐中華字帖的那些人並沒有收到理想的效果,比如,廣大中小學生和眾多崇拜者們,他們不但沒有真正的把字寫漂亮,就連錯誤的執筆姿勢都沒有矯正過來法,寫字醜陋的狀況和不良的書寫習慣依然如故……
由此可見,真正的贏家和受益者是龐中華,和為傳播龐氏書法理論思想奮力助推的出版社之類……試想,幸虧是字帖,不至於危及身心安全,如果是帶有毒素的食品或沒有療效的藥品,你還敢吃嗎?
在當今書法界和教育界,名家字帖與教材的副作用,一直未引起人們重視,這也給那些唯利是圖分子有了可乘之機……
我呼籲: 書法教育界應該提倡打假,不能讓那些見利忘義者肆意妄為坑害初學者。
△圖為龐中華的鋼筆字
實事求是的說,即使八十年代那會兒,比龐中華寫得好的人太多了。例如: 沈鴻根、王正良、房弘毅、盧中南、盧桐、任平、顧仲安……這些人才是真正的對發展硬筆書法事業有重大貢獻的奉獻者。有《中國綱筆書法》、《寫字》為證。可以網上搜一下以上幾位書家的簡介和作品,一看便知。
有比較才有鑑別。相比之下,龐中華根本不值得一提,有人說他是“硬筆書法第一人”、“為硬筆書法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等等,純粹是胡說八道捧臭腳。
凡是認為龐中華字型好,並且為他大肆吹虛的人,都是一些盲目崇拜分子,被歪理邪說洗腦了,根本不懂什麼叫書寫技法,不知好歹、頑固不化、不可理喻……請問那些痴迷不悟,苦練龐體字的那些人,你練成了嗎?恐怕連怎麼拿筆都不知道!
當年,比龐中華寫的好的人多如牛毛,只是你們這些龐粉們鬼迷心竅、孤陋寡聞、鼠目寸光,放著許多傳統經典的毛筆小楷字帖不學,不走書法正路,偏偏去練龐氏那種旁門左道。
可以說,幾十年來,龐中華一直走的是寫字之路,而且還不純正,他根本不是研究硬筆書法如何健康發展這條道上的人,他也沒有在如何發展寫字教育方面全身心的投入書寫技藝課題研究,他把主要精力都用在編寫字帖、傳播“三個一”上了。
龐中華之所以名利雙收,是憑運氣、靠炒作走紅的,打著弘揚傳統文化的幌子推銷自己的產品(賣字帖),並不是他的硬筆書法功夫多麼高深。
△圖為龐中華的鋼筆字
龐中華的鋼筆字,個性十分突出,書寫技法比較另類,現代習氣很重,傳統元素甚少。筆畫生硬,字形扁方,即沒有實用性,又沒有藝術性,而且副作用和後遺症特別明顯。尤其是小學生,一旦練了龐中華的硬筆字帖,練著費勁,寫著難受,不但會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而且容易把書寫手法習慣練壞了……誰不信,可以讓孩子試試。
書寫技法問題,最講求專業性,必須用事實說話。試問: 練過龐體字的那些人,你們學的怎麼樣?敢不敢把自己寫的硬筆字曬一下讓大家看看,以示證明。
△圖為本人寫的實用楷書字型樣稿
現在科技發達了,獲得資訊渠道非常多,傳遞迅速也特別快,只要是動動手指,即刻可以瀏覽到許多原來不知道的書法知識,傳統碑帖、字帖如山似海,各種各樣的書法講座、教材隨手可得,哪一個不比龐中華好?
△圖為本人的臨摹示範
真正想練一手漂亮字的,都選擇毛筆小楷字帖作範本。如圖:
△圖為趙孟頫毛筆小楷《太極圖說》
△圖為本人寫的毛筆小楷
實不相瞞,本人和龐中華、田英章等屬於同代人,從小學習毛筆書法,八十年代研究硬筆書法……學習書法幾十年,雖然功夫一般,但是,對於書寫技法還是懂的。
我奉勸那些龐粉們,覺醒吧,不要執迷不悟……
哪位朋友,如果想練一手漂亮、實用、快捷的硬筆字,可參考一下我的《潘氏分步摹臨法〉,這是三十多年前研究出來的,一直沒有公開。如圖:
以上是我的見解,純屬學術研討,旨在揭穿那些有名無實的偽大師面紗,扯掉他們的障眼法,還其真相,讓大家看清本質。
藉此機會,奉勸那些頑固不化的龐粉們,本身不懂什麼叫書寫技法,寫的又不咋地,老老實實的練點正經的字帖得了,給你指出一條明路不去走,告訴你好的練字招法又不虛心接受,還跟著瞎起鬨,純粹是不知好歹、幼稚可笑……我真的懶得理你!
密切關注書法與寫字教育發展動態,潛心專注書寫技藝方面的課題研究,努力推廣實用型硬筆書寫技法,做有良心的書法家 ——潘茂生•寄語 -
10 # 煮酒論騷客
寫字的意義,是為了讓別人清晰明瞭的瞭解寫字著的思想,精神,意圖。如果不能表現,這個字只能稱之為藝術,因為藝術表現的是殘缺的東西,比如女人真實的大白腿並不被男人喜歡,如果套上黑絲襪真實大白腿被黑絲掩蓋,只顯朦朧才會吸引人。大白天的風景人們見多了並不好奇,細雨濛濛,霧隱霧顯的風景才會吸引人。
回覆列表
你提到的這個問題本質上看是個雅俗共賞的問題,我們經常會碰到一些這樣的現象:我們普通老百姓看到一件作品,或者說所謂的藝術品,他們覺得非常好,但是如果你讓一個業內專業人士評價的話可能不是太高。所以你說到的這個人他很受大眾歡迎,但是有些更高水平的可能就瞧不上了,這種現象正常的。再舉個例子,我在美院讀書,今年本科畢業展上一個月有近10萬人來美術館看展,大家都說不錯,但是你知道我們老師的評價都是一般般類似於這種水平。。。
所以實際上越俗的東西越容易被接受,高雅的東西想要欣賞其實需要一些門檻或者是提前需要做些功課的。這是我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