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Zh上善若水W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個兒子,周武王之弟,因其封地在周(今陝西岐山北),故稱周公或者周公旦。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學先驅,被後代從政者當做楷模。

    周公也是被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最為尊崇的古代聖人之一,被尊為“元聖”。儒家將周公的風格人品當成至高無上的人格楷模,並認為周初實行的仁政就是他們夢寐以求的政治目標。而孔子畢生所極力提倡的,就是周禮。

    周公曾經兩次輔佐周武王向東伐商,後來成功滅商後,周公輔佐武王治理天下,武王僅僅執政兩年後就去世了,由於武王長子周成王年幼,周公又以攝政王的身份輔佐周成王治理周朝,為了更好地控制各個諸侯國,周公還制禮作樂,使周朝國內政治清明。後來紂王兒子武庚與管叔蔡叔聯合叛亂,周公又率軍東征,進而真正的實現了周朝天下大一統。

    周公主政期間,在招攬人才方面,也是被歷代從政者當成學習的榜樣。有一典故說周公“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後代的曹操在其代表作《短歌行》中有一句:“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就是生動的運用了這個典故。在中華歷史上,為了爭奪皇位,屢次上演子弒父、父殺子、兄弟相殘的血腥悲劇,而周公卻以他寬廣的胸襟,高深睿智的輔佐侄子周成王。周公主政七年後,周成王成年,所以周公將政權歸還給成王,自己則重回大臣的位置,恭順地謹守臣下的禮節。

    周公在成王面前,周公從不擺譜,也不以叔叔、功臣自居,而是和其它大臣一樣“北面就臣位,躬躬如畏然”,這便是老子所稱道的“聖人後其身而身先”。所以周公的賢德歷百世而不衰。周公在還政三年後,便在豐京頤養天年,過了一段時間,患了重病,他臨終時說:“我去世後,請將我葬於成周,向上天表白我不敢遠離成王的心跡。”這是周公臨終的遺願,他一生為周朝嘔心瀝血,鞠躬盡瘁,到臨終時,仍然心繫周朝。周公這樣赤膽忠心,畢生致力於周朝的建設,他臨終的遺願按說應該滿足吧,可是,周成王卻不同意按照周公的遺願去做。因為周成王深知周公勞苦功高,即是開國元勳,又是自己的叔叔,豈能讓周公給自己陪葬?

    因此,成王下令,將周公厚葬於畢,讓周公給周文王陪葬。由於周公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周成王將周公葬於文王墓側,也就是想說明,成王從未將周公看做是大臣。這算是君王對待丞相的至高禮節了。成王聽說周公要見自己最後一面以後,放下了所有事情,第一時間趕到了叔父的病榻前。看著病得脫了相的周公,成王不禁又是淚如雨下,除了握住叔父的手以外,什麼也說不出來。周公自知沒有時間了,用盡最後的氣力對成王說:“請君王在臣離世以後,一定要將臣葬在成周去,讓我以臣子的身份,能一直守護、輔佐的君王。”說完,周公便離開了人世,時間定格在了成王二十一年。

    周公離世,舉國哀悼,在眾位大臣向成王申請,要將周公安葬於成周,完成他的心願時,成王卻一概拒絕了。正當眾人不知天子是何意,一起趕到宮中詢問緣由時,成王說出了他的想法。只見天子仍然沉浸在悲痛之中,但卻無比堅定地告訴眾人,他要安葬周公於祖靈畢郢去,讓其陪伴在文王、武王身邊,因為自己實在是不敢把周公當成臣子來看待啊。

    眾人聽了成王的話語,無不為這份真摯的情誼所感動,紛紛表示贊同天子的決定。於是,周公他老人家最終還是被葬在了畢郢,以君王的身份享受著後世的奉祭。雖然,周公的最後心願沒有實現,但誰又能說成王的這項決定,不是對其一生功績的最好回饋呢?

    周公不但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而且還是中華文化傑出的代表人物。在中華的歷史長河中,周公的人品、睿智與涵養可謂是舉世無雙,曠古未有。我們可以說:周公的不朽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文化的精髓。

  • 2 # 大黃扯點歷史

    這個問題的答案,司馬遷在史記中已經給出了,原因很簡單,周公是成王的叔叔,而且功勞太大了,不能像臣子那樣安葬,於是將他安葬在周文王、周武王旁邊,以示對周公的尊敬。

    不敢臣周公周公在豐,病,將沒,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離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讓,葬周公於畢,從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史記·魯周公世家》

    周公臨死前,周成王已經完成了遷都工作,來到了成周居住。20世紀60年代,在陝西出土的“何尊銘文”,對成王遷宅洛邑有明確記載,其“遷宅於成周”、“宅茲中國,自之乂民”語,記載了成王遷宅於成周(洛邑)的歷史。而周公作為臣子典範,可謂是千古完人,再造社稷之功而謙退恪守臣節,即使死了也想陪在成王的左右,因此臨死前要求成王將他葬在成周,也就是後世的洛陽。

    當然了,周成王對於周公也很尊敬和愛戴,表示自己不敢把周公當成臣子來看待,於是將周公葬在了“畢”(即畢原,在今陝西咸陽、西安附近渭水南北岸,境域很廣)這個地方,和周文王、周武王葬在一起。周公作為一個臣子,和開國兩代君王葬在一處,這既是對周公的尊敬,也是對他功績的肯定,可以說周朝的基業就是文王、武王、周公父子三人所奠定的。因此,這三個人死後墓葬相鄰也很合理。

    周公的功績

    那麼繼續延展一下話題,來說說周公究竟有何功績,竟在死後可以和文王、武王葬在一處。

    周公攝政,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製作禮樂,七年致政成王。——《尚書·大傳》

    《尚書·大傳》對於周公的功績總結概括得很到位,以下我稍作說明:

    救亂、克殷、踐奄:這三件事可以算作一個功勞,即平滅管蔡之亂。周武王的三個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武王生前被安排在殷都附近建立邶、鄘、衛三國以監視殷商殘餘勢力,但武王去世後這三兄弟不滿周公攝政,於是勾結紂王之子盤庚發動叛亂,同時還得到了東方的一些小國如徐國、奄國、薄姑的支援。於是成王命周公親率大軍東征,“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才得以平叛。而此次叛亂的主角,武庚被殺,管叔自殺,蔡叔被俘,奄國被滅,並將其國君遷到蒲姑(山東青州附近)。

    建侯衛:這個指的就是實行分封制,分封天下的同姓、異姓諸侯。周公先後建置七十一個封國,把武王十五個兄弟和十六個功臣,以及黃帝、炎帝、夏、商的後人都封到封國去做諸侯,以作為捍衛王室的屏藩。雖然後世的諸侯多有不臣舉動,到了春秋時代周天子的威信一落千丈,但不可否認的是,周朝能延續八百年,分封制的功勞很大。

    營成周:這個指的就是營造成周,作為新都城。周公為了防止商民作亂,採取了分治的手段。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舉措就是興建成周,也叫雒邑,就是今天的洛陽。洛陽地處天下之中,土地寬平,千里沃野,是天然的糧倉。從地理上看,這裡挨著商朝後裔所在的衛國和宋國,一旦有事馬上就可以鎮壓。於是成周修建好後,周朝西邊以鎬京為中心,是周人發祥之地,稱為“宗周”;東邊以雒邑為中心,是周王朝統治東方的重心,稱為“成周”。駐在雒邑的成周八師,東可以控制東方各諸侯國家,西可以拱衛宗周,南可威服淮夷,北可扼幽燕。雒邑成為周王朝的東都,對鞏固周王朝的統治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製作禮樂:周公制定的禮樂,包羅永珍,涉及方方面面,規定了不同地位的人,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等等都有相應的差異與等級劃分。比如說周禮規定了貴族飲宴列鼎的數量,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又比如不同地位的人需要奏相應的樂器及曲目等等諸如此類。禮樂制的本質為了維護等級制度,使貴賤有差、尊卑有別、長幼有序,實行所謂"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禮樂制使得每個人各司其職,令低等級的人,無條件服從於高等級的人,在經過儒家思想的深化改良後,實在是維護統治的一件法寶,為後世的統治者所喜聞樂見。漢高祖劉邦在使用儒家禮儀約束群臣後就曾感嘆,我今天才體會到做皇帝的尊貴。

    致政成王:即還政於成王。這個說起來不太起眼,但最為關鍵,如果周公戀棧貪權,那麼後世對於他的評價,就會歸到王莽、曹操那堆裡了。正是因為周公恪守臣節,主動歸政成王,因此為後世的臣子立了一個好的榜樣。《尚書·召誥》、《尚書·洛誥》中周公和成王的對話,大概是在舉行周公退位、成王視事的儀式上,史官記下的。在國家危難的時候,不避艱辛挺身而出,擔當起王的重任;當國家轉危為安,走上順利發展的時候,毅然讓出了王位,這種無畏無私的精神,始終被後代稱頌。

  • 3 # 唐風宋月

    周公和成王的關係,我曾寫過一篇文章,登載在指文圖書出版的戰爭史系列第二十一期,這裡簡單說一下。

    武王伐紂成功沒幾年,就掛了,留下一個四分五裂的爛攤子,主少臣疑。文王有十三個兒子,武王是老二,周公是老四,老三是管叔鮮,老五是蔡叔度。老八是召公。武王讓這幾個弟弟一起輔佐成王。

    但是管叔和蔡叔的母親都是殷商家族的人,周公對他們並不信任,於是把他們都打發到封國,召公也去了封國,只有他沒去封國,而是就在京城輔佐成王,只派自己的兒子去了魯國。還把自己弄成攝政王,其實就是周王朝實際上的一把手。因為成王還是個吃奶的孩子,不能處理國事。

    這樣一來,謠言四起,管叔和蔡叔都說他要篡奪成王的王位,取而代之,並且聯合紂王的兒子武庚叛亂。周公趕緊給召公和姜子牙寫信,說明自己絕無二心,得到了二人的支援,平定了叛亂,殺了管叔,囚禁了蔡叔。

    成王二十歲親政之後,就跟周公的關係日趨緊張,此時有人給他進讒言,當年周公要取你代之,幸虧管叔和蔡叔拼了命維護了你的王位。成王於是抓了周公的下屬拷問,周公一看不妙,趕緊跑到了不服周的楚國,撿了一條命。

    成王鞏固了自己的地位,就殺了進讒言的人,給周公寫信,回來吧叔叔,我錯怪你了。周公磨磨蹭蹭,死在了路上。臨終留下遺言,要求葬在成王的身邊,也就是成周,以示自己是成王的臣子,忠心耿耿。

    成王表示不敢當,把他葬在了文王和武王的旁邊。以示周公是自己的叔叔,親手把自己養大,跟自己的父親是一個地位。

  • 4 # 咕嘟趣話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我覺得用這句詩詞來形容周公的一生最合適不過了。周公姬旦一生都在為周武王、周成王兩父子東奔西走,又或者說是為了西周的天下而奮鬥終身。

    我們很難說,他年輕時的奮鬥目標是什麼。但當一個人年紀大了的時候,很少人仍會以建功立業為己任,更多的人是為自己的後事做準備。

    比如說,周公的繼承者孔子,在其年紀大時曾說:“不能這樣子啊,不能這樣子啊!君子最擔憂的就是死後沒有留下好的名聲。我的思想主張在當世不能實行,我該用什麼來作貢獻,給社會留下好名聲呢?”後來孔子選擇了著書。

    周公也一樣,周公擔憂死後留下不好的名聲,因為他的人生中有一個汙點,因為這個汙點,周公才會要求死後葬在成周。

    一、周公了卻君王天下事周公,姬姓,名旦。因其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

    周公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個兒子,也是周武王姬發的親弟弟,曾經兩次輔佐哥哥周武王姬發東伐紂王,最終戰勝了殷商建立了周朝。

    後來,周武王分封天下時,把少昊故墟曲阜分給周公,建立了魯國。不過周公並沒有回到魯國做君主,而是一直留在周朝繼續輔佐周武王。

    周武王死後,由於周成王年幼,所以周公“代為執政”七年。

    周公代政的功績被《尚書·大傳》概括為:“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執政七年,其主要貢獻是解決了國家的內亂,制定了禮樂,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長子繼承法和井田制等周朝的法制,為後面的“成康之治”,為周朝八百年的統治奠定了基礎。甚至周公的很多思想,影響了後世幾千年之久。

    但誰又會想到,這樣一位聖賢之人,會差點被周成王殺害了。

    二、周公人生中的“汙點”

    據說,周武王姬發死前曾對周公姬旦說,“我死後,你就直接稱王吧,這事我說了算,也不用占卜什麼的了。”

    小夥伴們覺得周武王姬發是真的心甘情願將王位傳給周公嗎?我看未必,因為他很早就分封了周公姬旦,這其實就表明了當時姬發是不準備把王位傳給自己的弟弟的,奈何自己死得早,兒子周成王又年幼。

    但不管怎麼說,聽到武王這樣說,周公很受感動,表示不會要王位,會盡心盡力輔助周成王。

    然而周武王死後,周公就稱王了。

    事實上,這是一個很英明的舉動,為什麼孔子仕途不順,為什麼衛國很看重孔子,但孔子卻沒有在衛國做官。原因很簡單,名不正言不順,又或者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所以在國家初立、尚未穩固、內憂外患接踵而來之際,周公挺身而出,非但不是不義,反而是大義。但在別人看來,可不是這樣,特別是年紀不算太小的成王。

    《史記》記載,周公執政後不久,天降福瑞,唐叔得到二莖共生一穗的粟禾,獻給成王。成王卻命唐叔到東部周公軍隊駐地贈給周公,這其中不乏對周公執掌天下有所不滿。待東方安定後,周公又作詩贈給成王,詩名《鴟鴞》,內容寫的是一隻哺育幼鳥的母鳥,辛勤勞作養育孩子,但遭受惡鳥鴟鴞(貓頭鷹)的欺負。後來,成王就不敢責備周公了。

    到了周成王七年,成王在鎬京朝拜武王廟,後又步行至豐京朝拜文王廟,然後又定都洛邑,無不暗示周公該還政了。

    周成王執政後,很多人說周公有不臣之心,周公為了避禍,就逃到了楚地。此時的周公,內心是十分恐懼的,照此下去,很難想象後人會怎麼看待周公?史書又會怎麼書寫周公?

    三、周成王的小心思

    周成王真的以為周公是想謀權篡位嗎?肯定不是,歷史上周成王並不是昏君。

    他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向群臣、向百姓宣告這天下是成王我的。做完這件事後,周成王又隨便找了一個理由把周公召回來幫他治理天下了。

    為了自己身後的名聲,也為了天下,周公不得不回去。

    周公回去後,又寫了《多士》、《毋逸》勸戒成王。同時,更加的完善了周朝的禮樂制度,寫了《周官》和《立政》。

    周公臨死前,請求葬在成周,就是為了向周成王、向後世表明,自己是周成王的臣子,沒有任何想謀權篡位的想法。我估計成王表面答應了周公的請求。但在周公死後,成王就把周公葬到了畢邑周文王姬昌身邊。(不愧是叔侄,行事果真一模一樣)

    周成王為什麼要把周公葬在周文王姬昌身邊,很簡單,周公姬旦對周朝的貢獻很難再有人能超越,身為一個天子,貢獻卻沒有一個臣子大,有點說不過去。像周公這樣的臣子,周成王是要不起、受不起的。

    因此,最終周成王把周公姬旦葬在了畢邑,陪伴周文王姬昌。

  • 5 # 穿越再現彼岸

    大概很多人熟悉《周公解夢》的解夢理論,據傳說就是周公旦研究得出的這一理論。

    西周時期的君、臣、人民崇尚天人合一思想,處理一些大事的時候經常占卜,遇到日蝕、月食、地震、大風、雷電等特殊情況時都要占卜一下吉凶,然後按照佔卜的結果辦事情,並不像我們現在一樣已經掌握了相關的知識,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

    我們可以從史書瞭解到很多自然現象往往和君王、臣子、人民等聯絡起來的。譬如日蝕現象發生之時,往往代表著天子治理國家有虧損的方面,藉此警告君主要好好的治理國家。

    熒惑守心的天文現象,被稱作戰爭、死亡的代名詞,對君主和大臣都不利,往往採取一些措施躲避這些災禍。漢成帝時期,自然災害嚴重,出現了熒惑守心的天文現象,這說明治理天下的人出現了大的失誤,於是漢成帝就逼死了任職多年的丞相翟方進,以消除這些天災的威脅。(周公解夢形象圖)

    周公旦下葬這件事也和古代天然合一思想緊密相連。

    周公旦有何成就?為何要求埋葬在成周?

    周武王姬發將商朝滅亡之後的第二年就病死了,臨終之際武王姬發睡不著覺,擔心的事情非常多,他交代自己的四弟周公旦,要將國都遷移到伊水、洛水之間:

    自洛汭延於伊汭,居陽無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過於三塗,我北望過於有嶽,丕願瞻過於河,宛瞻於伊洛,無遠天室。《史記》

    這是武王姬發勘察過多次洛邑的地理位置,相當好,周朝應該建都於此。我們看一看周公旦是這麼做的吶?他請人占卜,建都此地有什麼問題:

    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史記.周本紀》)

    洛邑這個地方經過占卜得到這樣的資訊,洛邑在周朝居於國家的中央,四方諸侯朝貢的距離都是差不多的。這裡表明一個問題,利用洛邑作為都城,可以有效控制四方諸侯國。重點:周公旦是透過占卜定鼎洛邑的!(輔佐周成王的三位大臣,姜子牙是周成王的外祖父,周公旦是四叔、周召公也是叔叔,庶出)

    《尚書.大傳》記載總結了周公旦一生的功績如下:

    “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和召公共同輔佐未成年的周成王,周召公和周公旦立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塊界碑——“立柱為界”,以“陝”這個地方為界限,以西歸周召公管理,主要是農業發展,做好後勤和西部疆域的安全,現在“陝西省”得名就來自於此。以東歸周公旦管理,有兩大任務,營造洛邑新都,平定東部諸侯的叛亂。

    經過六年的治理、平叛、建設,周朝逐漸穩定,第七年就將攝政王的職責卸下,歸政周成王,成王已經到了從政的年齡了。

    周公旦在位期間功勞很大,重新塑造了周朝,為鼎盛奠定了基礎。但也有不和諧的聲音發出,稱周公旦有不臣之心,歸政之後自己跑到楚國避難。周成王辨析真假之後,召回了周公旦繼續輔政。

    周成王真正執政三年之後,周公旦病死了,臨終之時要求將自己埋葬在周成王的墓葬身邊。周成王已經遷都洛邑,稱成周,他的墓葬肯定在新都附近建造。而周文王、周武王父子仍舊埋在原來的首都豐鎬(陝西長安市區)附近。

    周公旦的想法有三:第一希望死後陪葬在周成王身邊繼續輔佐他,周成王也樂見其成;第二,新的都城洛邑是周公旦親自領導建設的,他也希望死後在新都附近安葬,畢竟是自己的功績;第三,周公旦是周成王的四叔,但首先是周成王的臣子,然後才是長輩,這樣的要求就是全君臣之道,至於親情要排在其後了,這是一種儒家治國的理念傳達。(古代人天人合一思想圖,將自然現象融合到處理國家大政上來,往往和占卜、天象、惡劣天氣聯合起來處理現實的問題)

    周成王為何把周公旦埋在周文王身邊?

    周公旦對周朝的貢獻很大,對周成王的幫助自然也不在話下,既然要求陪葬在周成王身邊,周成王也想有忠心的叔叔兼任大臣死後也能輔佐自己,護佑大周的天下,古代君主大都相信墓葬的風水學說的。

    周成王既然答應了四叔周公旦的要求,於是在自己的陵寢附近找尋墓地下葬。不巧的是老天爺又叒出來作怪了,根據《書經》的記載:

    周公死,成王欲葬之於成周,天乃雷雨以風,禾盡偃,大木斯拔,華人大恐。

    周成王準備安葬周公旦在洛邑(又稱成周)附近時,雷雨狂風大作,田地裡的秧苗全部被風颳倒了,貼在地面上,很多大樹被連根拔起,當時成周附近的老百姓都非常恐懼,都認為上天降下了什麼懲罰。(周成王和周召公形象,周召公輔佐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

    對於此等惡劣天氣和周公旦的下葬聯絡起來了,周成王以及大臣肯定進行占卜,迷信而又相信天命的周成王面對占卜的結果也是無可奈何。

    葬周公於畢,從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史記.魯周公世家第三》)

    《史記》的記載就有些牽強附會了,說周成王不敢讓周公旦稱臣,明顯的誤導後人了。把自然天氣現象應用到執政者處理國家大事上,也只有古人才這麼愚昧!

  • 6 # 小宋史趣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是對周公輔政最完美的詮釋。

    說起題幹,我們很有必要來回溯一下週公輔政的歷史佳話。 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周武王伐紂滅商建立周朝,然而在周朝建立三年後便去世。此時他的兒子,太子誦即位,是為周成王。周成王即位年僅十四歲,尚不能親政,於是由周公輔之代為攝政。雖然周公只攝政七年,但就是這短短的七年,奠定了周王朝統治數百年的根基,同時開創了周王朝以宗法制和分封制治國的國策。

    周成王剛即位之初,管叔、蔡叔就聯合商王紂之子武庚發動叛亂,周公親自率軍東征,經過近三年的平叛,叛亂被平定。周公趁勢向東拓展領土,使周王朝的管轄面積大為增加。

    針對王朝初定人心不穩,周公創立了分封制,分同室宗親為諸侯,由各諸侯代周來統治地方,大大加強了周朝對地方的統治。同時在分封制的基礎上實行宗法體系,在分封制度下嚴格遵循宗法體系,使得周王朝的天命統治深入人心。

    周公最為影響深遠的是他創造了周禮。他所實行的周禮涵蓋了國家社會的各個層面,形成了吉禮、嘉禮、賓禮、軍禮、凶禮五個體系。它上到國家統治階級下到平民都對其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做了詳細闡述,開創了中國以禮治國的先河。

    漢朝的《尚書大傳》中對周公輔政的七年做了詳細描述,稱其“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作樂”。可以說武王建周,而周公立周也!

    當國家形勢趨於平穩,周公攝政的第七年他還政於周平王。三年後,周公重病而亡,死前他留有遺囑:死後將他葬於成周,表示他始終是成王的大臣。

    這裡所說的成周,即為洛邑。自周王朝自從建立之初,武王便計劃在都城以東,更靠近中原的地方營建新都。周公攝政時期繼續武王時期的想法,在洛邑地區營建新都,是為成周,並於周成王五年營建完成。而當時的都城鎬京被稱為宗周。

    周公去世後,說要將他葬於新都城成周,意思是他忠於周成王,他是作為周成王的臣子而死。而周成王卻沒有依從周公的意思,沒有將他葬於成周,而是將其葬於宗周,將他與周文王、周武王葬在一起。

    周成王的意思很明瞭,宗周之地葬著周王朝的開國先祖,他們都是周王朝的開創者。而周公攝政七年,悉心輔佐,不僅力勉狂瀾挽周朝於水火,更為周朝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樣巨大的功勞,不啻文王武王之功。他周成王焉敢用臣子相稱。所以才有成王不從的說法。

    周公是周王朝國家制度的開創者和踐行者。他開創的周禮影響並貫穿了整個華夏文明,是中國禮樂思想的奠基者!

  • 7 # 古史微

    首先給出答案:周公要求死後葬在成周,成王將之葬於畢。後人認為成王沒有答應周公的請求,只是基於“洛邑成周說”的誤解。

    第一,周公要求葬於成周的文獻記錄

    要說明題主的問題,首先我們要掌握原始資料。關於周公要求葬於成周的記錄,大家最熟知的這一記錄出自《史記·魯周公世家》。該文說:

    周公在豐,病,將沒,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離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讓,葬周公於畢,從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周公死,成王欲葬之於成周,天乃雷、雨,以風,禾盡偃,大木斯拔。國大恐。王乃葬周公於畢,示不敢臣也。事見《尚書大傳》,而與古文《尚書》不同。

    《路史後紀》卷九下《高辛紀》也有引用這條材料:

    《伏》雲:周公致政封魯,老於周,心不敢遠成王,欲事文武之廟。公疾,曰:“吾死,必葬成周。”示天下臣於成王。及死,成王葬之畢而去,示天下不敢臣。故公封於魯,身未嘗居魯。而說者更以為成王以公有勳勞於天下,賜以天子禮樂,妄矣。

    下圖為明代摹宋本的路史:

    下為四庫備要本《路史》:

    下為清代皮錫瑞《尚書大傳》輯本:

    第二,對周公要求葬於成周的解釋

    從上引材料可以看出,後世學者對周公要求死後葬於成周的解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成王不敢臣周公。這種說法預設的前提是:成王時期的周代都城——成周與畢(周原)不在同一個地方。另一種說法是,周公希望死後與父親文王、兄長武王的陵寢相鄰,有歸根之意。這種說法不涉及成王的態度,但隱含的前提與前一種說法不同,是以畢所在的周原遺址為成周。從古代的文化心理來看,後一種說法比較可信。比如,在中國的一些少數民族中,至今仍保留著人死後,亡靈歸於祖源地的觀念,而岐山正是周人觀念中的興起之地。因此,如《史記》所說的成王不敢臣之的說法,顯然只是一種理解,本身不涉及事實。事實上,中國文化有“死者為大”的觀念,從這個角度說,周成王也不大可能有拒絕周公這個並不過分的遺願。

    第三,成周的問題

    當然,如前所說,以上兩種解釋之所以形成矛盾,根本原因是大家對成周地望的理解有差異。筆者曾在以前的文章談過自己的觀點:周原遺址更可能是先秦人觀念中的成周。這裡,我把這個觀點大致介紹一下:

    第一,以洛邑為西周的成周,這種說法始出《左傳》,是春秋戰國後的說法,不是西周人的說法。由於平王東遷以後,本身就稱洛邑為成周,因此,《左傳》的這種說法本身極有可能是一種以晚出稱呼進行追溯使用,並不能證明西周時期的成周也是洛邑。

    第二,西周金文中的周王經常活動的一個地方——蒡京不見於傳世文獻,這種情況表明自春秋以後的文獻對西周都邑的記錄已經出現缺失,因此,研究西周時期的成周問題,首先重要的是出土資料和考古資料。而從考古資料看,洛邑遺址以北窯遺址為代表,面積約六平方公里,雖然有鑄銅遺址、車馬坑等重要發現,但缺乏天子級別的宮廟、宗室建築群;而周原遺址面積達30多平方公里,發現了大量高等級墓葬和鳳雛、召陳等三大建築群。同時,周原出土了許多含”王在成周“銘文的青銅器,但洛邑出土的青銅器卻十分缺乏周王的活動紀錄。

    第三,《左傳》稱洛邑為西周時期的東都,並有定鼎之說,但”都“在古代文獻中也有諸侯采邑或指較大城邑的意思,如《左傳》中的“墮三都”、《戰國策》中的“將五都之兵”,這裡的“都”都不是王都的意思。因此,《左傳》稱洛邑為“東都”,意思可能只是東方都會的意思,未必涉及“王都”的定位。至於定鼎,古代文獻中的“定鼎’也未見有“定都”之意。

    第四,《左傳》稱周成王大會諸侯於岐陽(周原),而《逸周書》說成王大會四方諸侯於成周,這說明岐陽與成周應在同一個地方。

    第五,《詩經·民勞》稱西周王都為“中國”,《吉日》稱沮漆之水流經的周原為中原,同時,鳳雛遺址有“作天位”的卜甲出土,這與從寶雞出土的何尊把成周與“中國”相聯絡,正好吻合。

    因此,無論是從考古材料、金文材料還是傳世文獻來說,以周原遺址為成周均可以得到證據。而若以洛邑為西周時期之成周,則將出現如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宋江寧研究員所說的金文材料、傳世文獻和考古材料三者不重合甚至矛盾的現象。

  • 8 # 一抹雲28

    因為周公功勞太大,成王不敢臣周公。

    周公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離成王。”周公既卒,成王讓葬周公於畢,從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呂洞賓100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