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500693467372

    崔氏第二十六世孫崔海斌介紹 大屋基崔氏源流 “言不根經史,謂之夢浪,人不識本源,謂之浮生”。我崔氏之人從何而來,向何而去?應該是我們每一個崔氏子孫值得了解和思考的問題。下面,我就我們大屋基崔氏的源流及家風這兩個方面的問題給大家作個簡要的介紹,使大家有個初步的瞭解。 第一個方面:崔氏的源流。——也就是崔家是怎樣起源、怎樣流傳到現在的。 這個問題我們分三個部分來講: 第一部分:崔氏先祖 崔氏出自姜姓,即姜姓神農氏(炎帝)之後。 相傳,炎帝神農氏,名“石年”,(大約生於公元前3216年,農曆辛未年4月26日)為少典與任姒之子,因居於姜水(渨水支流)之濱而得姜姓。其裔孫為諸侯,號共工氏。共工之從(堂)孫伯夷,因輔佐大禹(共工和伯夷爺孫二人,從堯至禹)治水有功,賜氏曰“呂”,封為“呂侯”。經呂侯壤、呂侯發......衍、遠、我食、孫藏、伯陵到西周初年的呂尚——即姜尚,姜子牙。 姜子牙,殷王庚丁8年(己酉年8月初3,即公元前1211年農曆8月初3)出生於今山東省日照市莒縣一帶,因輔佐周武王滅商建周有功,受封於齊,立齊國(諸侯國),稱齊太公,卒於周康王6年(戊辰年,亦即公元前1072年),壽139歲。其陵冢位於今陝西省咸陽市周陵鄉,距文王陵1公里。妻:申姜。 齊太公姜子牙有嫡、庶子共13名:丁、任、年、奇、枋、紹、駱、銘、青、易、尚、其、佐。太公傳位於嫡長子姜伋(齊丁公)。 少典、神農(炎帝)、共工、伯夷、姜子牙、姜伋等均是崔氏的先祖。姜子牙是炎帝第54代孫。 第二部分:崔姓來源 齊太公姜子牙傳位於齊丁公姜伋,丁公嫡子(正妻之子)姜季子本應繼承齊國國君之位,但他卻讓位於丁公庶子(丁公之妾所生之子,季子之兄)叔乙。叔乙劃了一片叫“崔”的地方(後有“崔氏城”,即今山東章丘市黃河鄉土城村)給季子,作為其食採(採收食物)之地,後來季子就以崔地為姓,得姓後,所生之子穆伯即不再姓姜,而姓“崔”。 姜季子是我崔姓一世祖,崔穆伯是我崔姓第一人。 第三部分:崔氏世系 季子生穆伯,穆伯生沃,沃生野,野8世孫夭,夭生崔杼(齊國正卿)杼生明,明生良。良15世孫崔意如(秦大夫,封東萊侯)生(伯)崔業、(仲)崔牟。 崔 牟為漢汶陽侯,始居博陵(今河北涿縣安平),於博陵生融。融生石,石生崔廓(一作崔廣),字少通(商山四皓之皎皎者)。廓生寂,寂生欽,欽生朝,(漢侍御史),朝生舒(漢四郡太守)。舒生篆(郡文學),篆生毅,毅生駰,駰生寔(字子真,後漢尚書)。寔生皓,皓生質,質生贊,贊生洪,紅生廓,廓生遄,遄生懿,懿生琨,琨生經,經生辨,辨生崔楷(北魏殷州刺史)。後有崔元喡,唐中宗封為博陵王。至宋紹興時,崔世明遷粵省廣州,其子崔與之累官四川,安撫制置(四川安撫使),使後封南海郡公(廣東經略安撫使)。遂移子於江南,晚年又移子於閩省(福建)。與之玄孫崔唐臣(宋末隱士),其孫崔或為元世祖刑部尚書。至元順帝12年(公元1334),世宗公誕生,又經承祖、德義、旺元至成章公。明正統3年(1439),成章公父子四人移居廣東。 以福建世宗公為始祖,6世縉孫、7世富公、8世華忠、9世琳公、10世孟正、11世慶公、12世元舉、13世時信、14世盛公、15世斯顯、16世奕榮、17世子裕公(我大屋基崔氏入川始祖,1681年9月21日生於廣東龍川縣,1785年歿於四川威遠大屋基)於康熙戊戌年(1718)入川,創業資威,生成昆、成侖、成靈、成康四子。至今已290年,繁衍了13代後人(從世忠公算起為第28代)。 另外在此還需說明的一點是我7世祖富公娶了兩房妻室,大房揚氏生8氏時忠公、榮忠公、華忠公,二房廖氏生8氏信忠公。信忠公之後:9世珍公、10世孟舉、11世曰昆、12世元升、13世金公。 金公之子:14世奇相、奇卿、奇爵、奇輪、奇擇。 其中: 奇相之後,15世斯琳、16世奕泮入蜀後住(現青山村)高屋基; 奇爵之後,15世斯璣,攜16世奕廣、奕東、奕亮、奕勳、奕尤5子於雍正丁未(1727)年入蜀,後立祠堂於本村藍溝,現已繁衍到第27代。 此外,本村糯米長老屋基(崔慈方大房子)、資中城西周家碥和四眼橋、朱家壩崔氏,都是我華忠公之後裔。 也就是說,我們大屋基和糯米廠、周家碥、四眼橋、朱家壩以及藍溝、高屋基崔氏,都是一脈相承的一家人。 以上這是第一個方面。 第二個方面:崔氏家風——也就是我們崔氏家族為人處世的作風、風氣問題。 家風,乃一個家庭、家族之風氣。家風好壞,關乎一個家庭、家族之成敗興衰。大屋基崔氏家風嚴謹、純樸、進取、向上,影響和造就了十數代族人,並在本地形成了純樸、忠厚、斯文、善良的優秀民風,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本地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從民國二年(1913)重修之《大屋基崔氏族譜》和大屋基崔氏歷代族人處事風格中不難看出,崔氏家風大約有以下幾個特點: 1、團結互助。團結互助之精神,在《大屋基崔氏族譜》中體現突出。如《崔氏族約家規》第六條:“合族子弟,無職年少者,務期族董等暨總首,於春祭時斥令其父兄,使習士農工商,視其才職量人施行,如家貧年壯,能農能商無本者,該族董等協總首提議,籌給資本,方能各有職業,得謀衣食,使其族無遊人,自然一族富強”。第七條:“矜恤鰥寡孤獨,窮而無靠者,當春祭時族董等協總首,務集眾族提議,原量周恤,作一本萬殊親愛之意,免至呼號無處,貽笑他人”。第十四條又說:“愚朴子弟出外,勿論大小事件,有理被人欺壓者,向憑族董等,必要挺身出頭,或憑理,或興訟,務欺爭至極處,將理拿回,以免愚樸出外被人欺壓”。此等,無一不體現出該氏族團結互助之精神。 崔氏家譜、族譜,尋根問祖 2、勤奮節儉。《崔氏族約家規》第十二條規定:“族內倘有不肖子弟,好吃懶做,不顧父母之養者,被父兄來祠報告,該族董等,不得徇情,按照家規,滿杖八十,以戒下次。如果執拗不改,仍蹈前愆,著憑三族,送官首究,剔出萌芽,免生忤逆”。第五條:“用財本生人之常,但要處置合宜。當加厚於所親,雖千金不為妄;費浪用於無益,即一錢已屬浮奢。是以豐儉貴適其宜也”。第八條:“令習勤儉。勤能成事,儉可積錙。訓導子弟習勤習儉,則士可發貴,農工商賈皆能發富矣”。字裡行間,充分體現了族人勤奮節儉之家風。 3、斯文重才。重視文化、重視任才,在歷代崔氏族人中蔚然成風。且不說歷史上其出過多少文人雅士、達官顯貴和英雄豪傑,僅《崔氏族約家規》即可充分證明。如第三條:“培植人才。凡族中生有英俊聰明子弟,家極貧無力讀書者,該族董等協總首,籌給歷年膏火,或嘗會給款,或承首募化合族給出,以便家寒子弟造成人才,始可光前裕後一族生輝”。第四條:“鼓勵人才。凡族中子弟住高等小學堂,執畢業憑照,備辦三牲入祠祀祖者,無論貧富,賞花紅一堂,獎給錢八釧;住中學堂及初級師範學堂並陸軍小學堂,各執畢業憑照,備辦三牲入祠祀祖者,無論貧富,均賞花紅一堂,獎給錢十二釧;住高等學堂及法政學堂並通省中央師範學堂,各執畢業憑照,備辦三牲入祠祀祖者,無論貧富,均賞花紅一堂,獎給錢十六釧;住京師大學堂,執畢業憑照備辦三牲入祠祀祖者,無論貧富,賞花紅一堂,獎給錢二十釧。獎給雖微,以資鼓勵我族廣出人才之意耳”。由此,可見崔氏斯文重才之一斑。 4、禮孝守法。禮義孝道、遵章守法是崔氏家風中又一特點。《崔氏族約家規》第一條雲:“合族必要講求尊卑、上下秩序為宗旨。如有以下犯上、以卑慢尊、以強凌弱、以富欺貧等事,報告祠會,該族董等,問清實情,嚴執家法秉公處治,不得畏勢徇情,方服眾意,而息訟端”。此間含禮義;第二條規定:“孝順一則。父母養育,恩德深似海,大如天,殺身難報。為子者,必遵孝經所云:居則致其安,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能盡此五者,方報十萬一耳”。第十三條:“族內如出忤逆子弟,不畏王法,膽與父母鬥毆,或與胞伯叔鬥毆,有傷有證,一經報告,該族董等,憑集三族,立予杖斃,免出巨案,以正人倫,而敦風化”。此為倡孝道;第九條強調:“嚴禁嫖賭。嫖則損精耗神,夭壽之由來也。賭則貪耍,棄職傾破之由來也。不嫖不賭,即弱添壽,算貧足衣食”。第十條:“洋菸一則,朝廷之禁嚴矣,父母之戒密矣。吸之不甘不芳不暖不飽,且耗時費事,頹志傷軀。有癮者述宜戒淨,無癮者謹守莫嘗,免受朝廷法律,以貽父母歡心”。十一條:“如有子弟不遵庭訓,在外妄作非為,或竊或盜,事小者,該族董等嚴執家法,杖責四十,以戒下次。如犯事大者,自行捆送地方官處治...... ”此為守法紀。 如此這般,無不體現出崔氏遵章守紀之優良家風。希望我們崔氏門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能繼續保持和發揚崔家的優良傳統和風氣,為強國興家作出更大的貢獻! 前面說了我們崔氏族人“從何而來”,處世怎樣,下面想以本人2007年5月撰寫的一篇《大屋基崔氏祠堂賦》,表述一下我們該怎樣承前啟後,世世代代發展繁衍下去。 《賦》是這樣寫的: 威邑北隅,資南偏西,地靈人傑之鄉,山青水秀之地,崔氏宗祠大屋基氣勢恢宏,參天大樹古花蘭世人稱奇;田連阡陌,堪稱米糧之倉,土產萬物,實為生息寶地。自古出賢良,仁義滿鄉里。 回首悠悠歲月,追憶歷歷先驅:一七一八,我祖裕公入川來,創業資威,歷盡艱辛務農經商展宏圖;一八三0,先輩立祠大屋基,子孫昌盛,人財兩發強國興家留美名。 世事滄桑,秋去春來歷經二百九十載寒暑;斗轉星移,花謝花開香傳一十三四代後人。士農工商百業興,我崔氏生生不息,撐起華夏一片天地;文武才俊千般秀,吾族中賢能輩出,孕育國家無數棟樑。 國泰民安之世,民族騰飛之時。百舸爭流,崔氏子孫且發揚祖先優良傳統,為國為家作貢獻;千帆競渡,族內子弟須振奮我輩創業精神,為黨為民立功勞! 歷史滾滾向前,光陰漫漫無窮。任重道遠,人人自強不息奮發有為再接再厲創佳績;承前啟後,代代親善和睦攜手並肩同德同心成大業。 功赫赫,耀我崔氏門庭;名鼎鼎,報吾祖宗先烈! 謝謝大家! 不當之處,請各位宗親批評指正。 崔海斌: 二00八年二月十八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駱賓王在幾歲時寫出了《鵝》,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