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閒著犄角

    這個沒有具體數字,因為各地的規矩不同,比如廣東封紅包,裡面十幾塊、二十幾塊錢的都有,圖個吉利。東三省一般現在都是666塊、888塊。江浙滬更要多一些,但是不管給兒孫們多少壓歲錢,都是吉利喜慶的象徵。中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南北方差異,所以,給兒、孫晚輩之間的“壓歲錢”差異還是較大的!

    大致是孩子參加工作以後,老人基本就不給壓歲錢了,主要是給孩子或未成年的子女們的。壓歲錢也稱為“壓祟錢”,“壓歲錢”在民俗文化中寓意壓住“邪祟”、能保平安,所以起初也叫“壓祟錢”。

    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種叫“祟”的小妖,喜歡在除夕之夜出來危害孩童。父母們便在除夕之夜點燈不睡守護孩子,稱為“守祟”——這也是除夕夜“守歲”的來歷。因為諧音,後逐漸成為“壓歲錢”。

    我們小的時候,父母都會給我們幾塊錢壓歲,我們那也叫“壓腰錢”!後來我們結婚有孩子了,我父母又把這份感情轉給孫子們,從二百到一千。我們也就水漲船高,隨著父親的份額給晚輩們壓歲錢!

    現在父母都不在了,我們還是在年節的時候,給孩子發個紅包,圖個高興。其實孩子給我們的更多更多!我也期待著兒子能早點結婚,給孫子輩們發“壓歲錢”,看著孫兒們給我們磕頭拜年,那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啊!

  • 2 # 從零開始217828224

    我爸媽農民,60多了,我爸偶爾幫人家做點事180一天,除此就是我哥給生活費,我過節過生日塞點錢。我和我哥的娃都是第一年給1200說是月月紅,往後就是600塊。大人給120的紅包說也是月月紅。過年我也就給2千的紅包。說我媽我給點過節費全讓她給退回來了,她說現在他兩老還能動,生活還行,暫時就不用我貼了。您看自己的情況唄,有餘錢可以多給點,沒有就意思意思圖個好彩頭就行了。

  • 3 # 緣2020826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壓歲錢逐漸變得隨意起來,給孩子們的壓歲錢越來越大。

    但其實長輩們按照習俗心意到了是最重要的,所以在今年千萬別把壓歲成為一種負擔了。

    我家這裡的習俗是大年初一早上起來要給長輩磕頭,然後磕頭的時候給,所以一般都是孩子磕了頭,叫了爺爺奶奶,老兩口才笑嘻嘻的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紅包給孩子。‍‍

    我家孫子快三歲,好久沒見,這次見面,真的想不到,說起話來頭頭是道,還會背誦幾十首唐詩,還會畫畫、朗誦兒歌、做手工做的有模有樣。

    我每年春節都是在大年初一早上,兒子兒媳孫子拜完年,給孩子們發壓歲錢,每年都是二千元,一直沒變。

    今天是二十四掃房子,再過幾天就過年了,我們在給孩子孫子壓歲錢的時候,要儘自己所能,只要禮節和心意到了就可以。

  • 4 # 0老三兩0

    給子孫壓歲錢,是傳統民間約定,不是法定義務,全國各地因情況而異,沒有統一標準,給多給少,全看各自家庭條件,家庭條件好的就多給點,家庭條件孬的就少給點,量力而行、不打腫臉充胖子、不借題任性發揮就行。

    不受法律約束,並不意味著毫無規約共識可循,除去特困、特豪、特別情況外,過年給子孫壓歲錢要注意“三大差別”,既地區差別、城鄉差別、年齡差別。

    地區差別宏觀劃分,可分三大片塊:長江以南,黃河以南,黃河以北。

    城鄉差別可分城裡較好家庭,鄉下較好家庭,城裡一般家庭,鄉下一般家庭。

    年齡差別,子孫6歲之前一個檔,12歲之前一個檔,18歲之前一個檔。

    以城鄉一般條件為座標,列舉幾例,僅供參考。

    一,案例1,長江以南農村6歲以下兒童,牛年壓歲錢標準為600元,12歲以下少年為800元,18歲以下青少年為1000元。由於鼠年物價上漲過快,牛年的壓歲錢也要水漲船高。

    二,案例2,黃河以南6歲以下農村兒童500元,12多以下600元,18歲以下70O元。

    三,案例3,黃河以北6歲以下300元,12歲以下500元,18歲以下700元。

    四,案例4,長江以南6歲以下城市兒童,牛年壓歲錢為800元,12歲以下1000元,18歲以下1500元。

    五,案例5,黃河以南6歲以下為600元,12歲以下為800元,18歲以下為1000元。

    六,案例6,黃河以北城市6歲以下兒童500元,12歲以下600元,18歲以下為800元。

    注:這個標準,指向單一,若是多子孫家庭,當然要一事同人。但是,也要考慮時代發展變化,對壓歲錢擁有人的產權、使用權產生的變化,小孩不一定給到小孩手裡,大孩一定成了大孩的零花錢。過年給壓歲錢,應考慮大孩的期望值。

  • 5 # 不喜歡可以說不

    有錢多給,沒錢少給,反正也沒給別人,孫子孫女是爺爺奶奶的心頭肉,現在給了比將來錢在人不在繼承遺產強起碼兒媳婦能給你幾天好臉色看,如果等死後才把錢留給兒子媳婦,兒媳婦一樣不會記得你的好。

  • 6 # 小兵9402603276173

    應該給子孫壓歲錢。因為長輩與小輩之間有個記憶回憶,將來長輩愛小輩,小輩孝順長輩,這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所以適當給子孫壓歲錢是正常的。

  • 7 # 九天老嫗下凡塵

    再過七天就到新年了,我每年都是這樣給子孫發壓歲錢的:今年一月二十五日就可以開退養金,因為我上個月的生活費還沒有花完,一直拖延到昨天“小年”的時候,才把我們倆的退養金領出來,揀出了幾十張連號的新票子收藏起來。

    從今天開始,我就不能再宅在家裡,上下午都要去菜市場、超市去置辦年貨,因為從年卅到年初二和元宵節,都會有孩子們來用歺。年貨一定要準備得充足,因為平時雖然只有我們倆人吃飯,但是冰箱卻是三層雙開門,空間最大的。把從銀行取出來的舊幣花完之後,新幣也是要繼續再花的。花剩下來的那些新幣,我把它們平均分成若干份,裝進事光買好的"新年快樂”的紅包裡待發。按照我們這裡的習俗,年卅和年初一來討紅包的是“謫系”子孫(女),年初二來的是女兒、女婿和幾個男女“老外”。凡是大學畢業後參加工作的一律不再配發,其他的一視同仁,不分男女內外……每年給子孫多少壓歲錢並不是固定的,要根據養老金增長的幅度和物價上漲的百分率,以及參加工作人數的逐年增加的情況,臨時核定每人應平均發的數額。總而言之,要把置辦年貨剩下的錢全部分配得一乾二淨,因為到了元宵節前,年貨食品尚有剩餘的時候,就可以領取二月份的退養金了!

  • 8 # 蘭心惠靜1490407

    我準備給2000塊錢。今年是第一次給,等除夕那天轉賬給兒媳代收。以後只要我活著,就每年給2000吧,就一個孫子,多了還真有些給不起了。我身體也逐漸差了,偶爾要吃吃藥片,一年多說剩個兩萬塊錢左右。心有餘而力不足,就是做奶奶點心意吧!孩子們也不指望我的錢,他們有他們的生活來源。兒子每年還給我1000,我不要硬是給。想想也是兒子的一片心意,我就收下了。頭兩天就轉給我了,他們不啃老,對我也還有些愛心,我也心滿意足了。

  • 9 # 文一多

    這個要看經濟能力、要看你是吝嗇鬼還是大方人。

    我與弟弟每年都會提前給老爸老媽過年費(兩三千,三五千都有),她們雖然不缺錢,但是這是兒女的心意,是一種過年該有的孝心吧。她們過年給我們的孩子壓歲錢一般都是兩百塊錢一個小孩,我家兩個孩子,我弟家一個,還有妹妹家兩個,總共五個小孩,孫子外甥都一樣。

    老爸老媽除了給親孫子、外孫壓歲錢外,每年都還會給我堂哥弟家的孩子們壓歲錢。堂哥弟家的孩子喊我爸二爺爺,堂哥弟們每年大年初一早上會帶上他們的孩子來我家拜年,我爸媽就會給他們家小孩也發紅包。因為堂哥弟好幾個,他們家的孩子加起來總數超過十個,我爸媽就按每個小孩五十塊錢標準發紅包。在我們農村這已經是很不錯的了!很多家庭除了自家親孫子有紅包,其它的堂孫子啥的是沒有的。

    還有,早年我舅舅家的表弟們小的時候來我家拜年,我媽也會給每個表弟們發紅包。表弟們大了,結婚後我媽就給他們的孩子發紅包,每個小孩一百元,當然,我們家小孩去我舅舅家拜年,舅舅們也給紅包,也是每人一百元。

    說到發紅包,真得要看發紅包的人是不是大方人。我爸媽每年都給我大伯家的孫子們發紅包,而且每個小孩五十元,可是我的伯母就是一個吝嗇的人,她就捨不得給我們家小孩發,即使發也就是三十二十的隨便發點(她的理由是她們家條件沒有我們家好)。但是,她就是那樣的人,時間久了也就不計較了。

    我每年給弟弟家孩子及外甥每人200元紅包,弟弟妹妹也會給我家孩子每人200元紅包,有時我弟還會多給我們家孩子。過年,圖個熱鬧喜慶,都是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挺好!

    題主說給孫子發紅包,我認為你老兩口如果經濟條件不錯,那發紅包怎麼著也該是每個孩子一張“毛爺爺”吧!如果你經濟條件不是很好,酌情給個三十五十也就行了,紅包只是圖個吉利,不在乎錢多錢少。

  • 10 # 飛鷹作文

    別讓壓歲錢把心壓碎 給子孫多少紅包量力而行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給子孫壓歲錢的金額也開始膨脹起來。

    好像給少了,就是有點拿不出手一樣。

    其實,給子孫紅包還是量力而行最好。

    1、二百起步

    不管什麼經濟條件吧,現在給一百的真的有點拿不出手了。

    畢竟,以如今這物價,一百塊錢也就能夠買2斤1兩牛肉。二百塊錢也就是買個4斤2兩牛肉而已。

    所以,建議至少二百元起步吧!

    反正,飛鷹所在的小城鶴崗是這個價位。

    2、不要攀比

    條件好的老人當然可以多給子女壓歲錢,比如說,我知道一位擁有事業單位高階職稱的爺爺。過年了就給他孫子一萬元壓歲錢。

    只要老人自己願意,自己高興,自己能夠承受得了,這一點問題都沒有。

    因為這個爺爺一個月工資就8000多,完全有這個經濟能力。

    因為壓歲錢給多了,就會成為自己的一個巨大經濟負擔,完全沒有必要。

    3、五百挺好

    曾有這樣一句話,就是老人與子女要保持一碗水的距離。

    最好就是保持一個適度的距離。

    如果,覺得200元的壓歲錢有點顯少,有點不能夠體現親情的話,那麼給子孫五百元,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既表達了長輩的一番慈愛,又沒有太大的經濟壓力。

    如此,不是很好嗎?

    4、最忌不均

    如果晚輩多的話,那麼無論是一家給二百,還是一家給五百,一定要分配均衡。

    最忌諱的就是厚此薄彼,給這個多,給那個少,引來是非和不快,那就太違背春節快樂的初衷了。

    您說呢?

  • 11 # 悠悠芳草心

    記得小時候,大年三十晚上,父親會給我和弟弟每人一張嶄新的人民幣,五元錢。別看這五元錢,就把我和弟弟喜歡壞了。

    之所以喜歡極了是因為原因有二:一是錢是新的,拿在手裡特別漂亮,用手一捻嘎嘎響。另一個原因是我們發財了。

    物資匱乏的年代,這無疑是一筆小財。當年我們的零用錢不過是幾分錢。還不經常給。我記得清清楚楚,五分錢可以買三根冰棒。

    父親微笑著把錢遞給我,臉上寫滿了慈祥和寵愛,他說三十晚上衣兜裡不能空著,把錢掖進兜裡,這叫壓歲,我給你們的是壓歲錢。

    父親影響了我。後來我長大結婚了每到這個時候,也要給小輩們壓歲錢。最初給幾元錢,後來給二十,再後來給五十,再後來給一百……

    過年了,給子孫多少壓歲錢合適?我的答案是沒有具體數字。得看自己的經濟實力。

    比如我窮的時候,給幾元,富點的時候給一百,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

    本來嘛,壓歲錢就是圖吉利,祝福後代人健康快樂的茁壯成長,有這個祝福足夠了。

  • 12 # 感恩生命中的一切

    新年給子孫多少壓歲錢合適?我感覺最好不要摻雜別的。給個10塊20塊的都可以。不要把成人之間的人情來往算到這裡。壓歲錢給孩子,就是圖個開心。得壓歲錢的孩子開心,給的大人也開心。親戚之間給孩子這麼些壓歲錢,也不用特意去記。

    但是這一點很難做到。就拿我們來說吧。姑婆在過年前就給了我外孫子500元的紅包。三十兒這一天,我給他的外孫子,發了500元紅包。表妹遲遲不領,說是心意領了紅包就不要了。但我這個人不是佔別人便宜的人。一定要投桃報李。好說歹說,表妹把紅包接了。但沒過一個小時,她又給轉過來600,說是給我外孫子買玩具。本來我給她兒子紅包也是看在姑婆的面子上,是還姑婆的情。而表妹呢,她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又加了100,說是給我外孫子。你看這事兒弄的。我心裡就想,如果相互之間給小孩發個10塊20塊的紅包。也不用糾結了。我不給表妹的兒子發紅包兒,我心裡不舒服,而我給表妹的兒子發了紅包,表妹不表示一下她還不舒服。

    所以我希望我們發紅包,就是一份壓歲錢。少一點,圖個開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間流傳的詩歌,民歌,童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