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師教育
-
2 # Lihappy
不少孩子都有做作業不專心的情況,本來幾十分鐘就能完成的作業,有些孩子能拖拉二三個小時。
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做:
1.營造高效的寫作業環境。孩子學習的地方應該是安靜的 ,如果旁邊有電視聲,喧鬧聲,孩子的注意力自然會轉移,無法專心寫作業。孩子的書桌應該只有必要的學習用具,避免玩具等分心。
2.限時完成作業。對於孩子不專心拖拉的情況,家長可預估下作業時間,詢問孩子,比如家長預估需要四十分鐘,就可問:“四十分鐘能完成嗎?”孩子要求更多的時間也可延長。如果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完成了,就給孩子畫一個星,星星積累到一定數量,給予孩子一定的獎勵。
3.獎勵可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結合。待孩子的習慣基本養成後,可逐步減少物質獎勵,增加精神獎勵。過多的物質獎勵效果會越來越弱。恰到好處的誇獎鼓勵更重要。
4.孩子寫作業時家長不必陪伴。我發現,我陪著孩子寫作業時,孩子的速度非常慢,一會一問我,孩子自己寫的時候速度更快。等孩子寫完後,再講解檢查作業。
-
3 # 晨曦之光1987
大多數孩子都會出現做作業時不專心走神發呆的現象,這時,作為家長的我們就要引起注意了,不能讓這種現象繼續下去。要怎麼做才好呢?首先我們可以給孩子適當自由的空間。很多家長都喜歡坐在孩子的桌邊,目不轉睛地盯著孩子寫作業,這時就會給孩子形成一種壓力,這種壓力是無形的,有一些孩子很畏懼父母,父母坐在旁邊盯著他寫作業,孩子就會擔心害怕,害怕自己寫錯,父母會打罵他們,這時他們便會高度緊張,出錯的機率便會增大。其次我們要多鼓勵孩子,讓他們多思考,給他們足夠的自信和信心。對於那種有多個答案的習題,可以讓他們寫下自己心中的那個答案,不要的一味追求你所想的那個答案。最後,在給孩子自由空間的同時,也要給他們適當的約束。可以給孩子規定寫作業的時間,按照規定時間完成作業與否,給孩子適當的獎勵懲罰。只要做到這三點,相信你的孩子在寫作業方面會更認真專心一些!
-
4 # 猴子宅粑
一個孩子是否能專注專心的做某一件事情,往往跟其小時候的習慣有關係,孩子無法專心做作業千萬不要一味地指責,因為這個鍋真的不應該他一個人背。那怎麼養成孩子專心做作業的習慣呢?
首先,孩子專注是天生的,分心才是受影響的,所以我們家長要從小的時候培養起。一是不要輕易的打斷孩子。在孩子1歲左右,孩子就會按照自己獨立的想法去做事情,他可以玩一個玩具玩十幾分鍾甚至幾十分鐘,而我們有時候會覺得孩子玩的方式方法不對,看著他玩的時候會主動提出教他怎麼去玩,希望他來模仿我們,這個可以在他玩玩具之前做,一旦孩子已經開始玩這個玩具或者關注一個什麼事物時,那我們最好的做法就是在旁邊靜靜的陪著他,如果孩子需要他會向我們求助,但是當然專注認真的再玩的時候我們打斷他,其實就是打斷他專注的習慣,導致他專注的時間越來越短。二是不要同時給予孩子過多的玩具以免他分心。我們再孩子小的時候,要注意不要一下給小朋友好幾個玩具甚至一箱玩具讓他自己挑選著玩,其實這是不利於培養孩子專注力的,因為對孩子來說好幾個新鮮的玩具放在一起他會玩著這個玩具一會又想起另一個玩具,慢慢的就會分心,慢慢就會養成壞習慣。
其實,專心學習要循序漸進的培養。一是耐心跟孩子溝通讓他認可專心學習的重要性。每個孩子接受教育的方式不同,但無論是正式談還是帶著孩子看他認可的榜樣還是旁敲側擊,但必須讓孩子明白學習分心是非常不明智的,我們學習分心導致成績下降的同時也是在不斷佔用本該屬於我們自己的時間,而這個時間本來可以出去玩去旅遊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二是定好目標逐漸去督促。我們大概看一下,一個小學生專注時間正常來說是半小時到45分鐘,一箇中學生專注時間正常是半小時到1小時,我們根據孩子不同的情況去培養他。如果只是專注時間短但效率高的話,我們可以慢慢幫他延長時間,像孩子可以專注10分鐘,那我們就可以試著跟他說看做15分鐘的作業,然後休息一下,習慣後再試著座20分鐘,循序漸進。
再次,找出根本原因從根本上解決。如果孩子是完全無法專心,一分鐘的作業都做不下去,這其實是一個十分危險的訊號,要特別警惕。那可能是心理上對學習有牴觸情緒或者受到外界的影響心中有事。這個時候我們家長要尤其注意。如果是厭學情緒還可以慢慢培養,如果是因為父母關係、在學校被恐嚇欺負或者早戀之類的,那就要多觀察多溝通從根本上解決做作業不專注的問題。
最後,調整孩子專注學習的時候要更多注意教育方式,讓孩子信任我們家長而不是一味指責導致疏遠。我們應該讓孩子明白我們是對他好,愛護他的,而不是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甚至惡意對抗仇視,這樣的情緒下孩子及時學習成績提高那麼一下截也不會有太大意義,甚至對家長的不信任會影響他的學習乃至他做人做事的看法,更容易行差踏錯,悔不晚矣。
-
5 # 晴空月
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的:
一是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從一年級一開始的陪同、督促,到漸漸不用陪同,這個時間大概用了半年。到一年級下半學期孩子已經養成了專心做作業的習慣。現在上三年級,作業如果沒做完孩子肯定不出去玩。而且做作業的專心程度在不斷提高。
二是儘量為孩子創造安靜的環境。孩子寫作業時,我們儘量不只要噪音,電視啥的都關掉。而且我都是把孩子房間的門關上的,讓她有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
三是時刻糾正寫作業的小動作。以前孩子書桌旁放了一些玩偶,我發現她寫作業時喜歡寫一會就不自覺的看兩眼,有些分散注意力。我便和孩子一起把這些玩偶收起來了。再後來發現孩子喜歡頻繁的換筆,我便在她寫作業之前把多餘的筆收起來,只留一支。
四是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提高注意力的小遊戲。老師推薦了以色列麻將,我買回來週末一家三口一塊玩,孩子很喜歡,對提高注意力有一定幫助。
-
6 # 天邊有雨
第一,提供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孩子寫作業時家裡的電視、電腦等誘惑孩子的裝置處於不工作狀態。第二,家長陪坐在旁邊,孩子做作業,家長看書,給孩子樹立榜樣的同時,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態,家長絕對不要玩手機。第三,不要拿零食孩子吃,很多家長心態孩子,拿零食孩子吃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
7 # 夏天的小雨傘
首先讓孩子有一個好的心情,理解孩子知道孩子不是在搗亂,不是不懂事,他的不專心和磨蹭只是正常心理規律的結果,我自然不大生,心態也平合了
不催促孩子,讓孩子知道寫作業是自己的事情,有時孩子不愛寫作業,反而家長不必勸他,我會對女兒說“反正這是你自己的事情,不寫就不寫吧”孩子自然不想玩不成作業,因為那樣會被老師批評,讓孩子真正知道寫作業是他自己的事,所以不需要經常催促他,只需要稍微提醒一下就可以了。
按照孩子自己的節奏來寫作業,大人不去煩他,也減少他的煩躁,可以按照他人家的節奏來,心靜就平和了,因為我們有時會按照我們的節奏去要求孩子,但這不一定適合孩子,?孩子一時也做不到自然不舒服,而讓他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寫會更順暢。
-
8 # 嘻觀歷史
每個人做事情專注認真,都是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日之功能夠做到的。
讓孩子專心做作業也是一樣的道理。
首先、要給孩子養成一種認真對待事情的習慣,孩子每做一件事情都要要求專注、認真、有責任心。慢慢的就養成了專心注注的習慣。
其次、要讓孩子明白做事情三心二意的後果,如果對待事情三心二意就會使得每一件事情不能很好的、按時的完成。
總之,孩子就是一張白紙,至於在這張白紙上面最後的圖案是由父母的行為教育來確定的。
-
9 # 快樂的萌爸爸
我想問一下這位家長,如果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你在旁邊看電視,孩子會專心的學習嗎?
如果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你在他的書桌上放了很多他愛吃的食物,孩子會專心的學習嗎?
如果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樓外的汽車在不停地按著喇叭,孩子會專心的學習嗎?
綜上所問,我想表達的觀點就是,想要孩子專心的學習,必須有一個良好的環境。有了良好環境孩子才能安心的學習、有了良好的環境孩子才能專心的學習、有了良好的環境孩子才能更專注的學習。
-
10 # 末末地讀書
如果爸爸在玩手機,媽媽在看電腦,孩子怎麼能專心作業呢?
所以我說的第一點就是,言傳身教。孩子,最容易效仿的就是我們家長的各種行為。你大部分時間都在玩手機,那麼他也想看電視。肯定不想學習。其實你只需要拿一本書坐在那兒去讀,不管你讀什麼,只要你的認真影響到他。自然而然的就會,認認真真的寫作業了。
一般孩子不能專心作業都是拖延症的表現,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探究孩子為什麼會有這種拖延行為。有可能,現在才要做的作業,是他不擅長的,或者是曾經在課間被老師批評過了。他不自信,自己能做好,所以就會拖延。沒有就是不感興趣,不喜歡這門功課。
瞭解了孩子拖延症原因,我們再針對不同的原因,因勢利導,對症下藥。
回覆列表
孩子專心寫作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耐心去觀察、開導。
1.觀察
我們第一步應該觀察孩子是不是不想學習從而不想寫作業、還是外界的影響、還是作業太多、還是不想寫字等等情況去發現源頭,才能改變孩子的狀況。
2.改變
發現源頭我們就一個慢慢改變孩子的習慣,讓他養成一個好習慣。
一、和老師溝通並私下約好,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裡,只要一恆做作業有了點滴進步就應該及時表揚他,以此激勵他寫作業的積極性.
三、我每週打一張表格,表格上詳細記錄了每天寫作業的起止時間,及作業質量.如果一恆能連續五天在規定時間內做完作業,且作業質量較好,就可實現他一個願望,願望他說了算,他可以選擇買輛小汽車,去看場電影,玩他喜歡的遊戲,或去吃他愛吃的肯德基
讓孩子潛移默化養成專心做作業的習慣。學習再也不是問題。
希望小師的解答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