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宋東亞職業家長
-
2 # 純真的YZX
家庭教育的成敗關係孩子的成長。子女走出家門,有無教養都要看父母,如素質底劣,別人會罵你沒有家教。古也有“養不教,父之過。"之說。事實證明家教是教育主要環境。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身教勝於言教。在此分享一下自身的經歷。我出生在偏遠的鄉村,那時生活相對落後,村裡孩子都比較粗野。但我的家裡沒有沒任何粗野話語;沒有重男輕女現象。父母都是舊中國(在當地較富裕的)家庭中過來之人,很重視言傳身教。父親最喜好玩老牌(用紙做成,上面印有點數。是一種賭具。),但從不當著我們的面玩過。我也是成年後才知道他的這種喜好。當然按我們現在看不算賭,只能算娛樂。但父親都能在我們吃飯之前準時回家,也從不准我們玩老牌。
試想現在的父母大多一邊看著電視、玩著手機,而一邊大聲吼著孩子去做作業。這公平嗎?
還有的家庭,教育孩子不遵循其特點,急於求成。週末沒有任何休息時間,忙於不同的特長班或補習班,孩子苦不堪言。這樣的家庭教育也是要不得的。
家教一定要重身教,同時觀察孩子的特點,探索總結適合於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教育中不盲從,不效仿。
-
3 # 果果爹
所謂的針對性就是,家庭教育不同於學校教育,是對於具體個體的教育,所以是根據孩子個體情況有針對性的教育。教育的範圍很廣泛,包括行為、心理、知識、身體健康等各個方面的教育。作為父母需要關心孩子的各方面,不能只關注孩子的成績忽略了其他。無論哪方面教育有缺失都得不償失,尤其是心理健康更加重要。家長有可能在知識方面有缺失,但是一定要在行為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父母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讓孩子從小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才是最重要的。
而家庭教育的持續性主要表現在孩子的各個成長階段都需要父母的正確指導,孩子總會在父母身上找到自己的行為方式,所以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重點教會孩子處理問題的態度和方法。這樣既能讓孩子在生活上有所感悟,也可以讓孩子在學習上得到啟發。
每一個人成功都是有原因的,良好的家庭教育甚至比學校教育更加重要,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各個方面的,一定要重視起來。
-
4 # 心理諮詢師Mango
其實不管爸爸媽媽願不願意,是否做好了心理準備、知識儲備,從成為父母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在落地家庭教育了。你和孩子的每一刻毫不做作的互動,甚至是沒有互動的行為,對於孩子而言,都是來自父母的言傳身教。
經常會聽到陪娃寫作業,給娃報培訓班,似乎更多的時候,我們以為教育就是教知識。其實不然。知識的教育有學校、有這樣那樣的機構,資本市場下最不缺乏的就是將知識轉化為可買賣的產品。而唯有心靈的滋養,是需要父母以自己的人生信仰和性格特徵來影響孩子生命的一場教育。你選擇焦慮,孩子也會左突右撞、以追逐未知為生命信條;你選擇篤定,孩子也會堅持自我、獨立自己的人生。
沒有誰對誰錯。為人父母,你的人生信條貫穿於你的一言一行,自然也在傳承著。
所以,如何落地呢?那就是好好的,積極的過好自己的日子。
-
5 # 佛系老田覺醒記
模仿、創新、脫離。把理論落實到位不外乎這三步。
家庭教育有很多流派,要想在自己家踐行起來,那就要邊實踐邊動腦改進。
-
6 # 夏小憂
俗話說得好,一流的父母做榜樣,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三流的父母做保姆。想要讓家庭教育落到實處,父母一定要明白,嚴傳不如身教的道理,自己想要讓孩子養成哪些好習慣,光練嘴皮子功夫沒用,一定要自己先以身作則,充當起孩子的好榜樣。
電子產品氾濫的時代,很多父母自己手機不離身,得空就抱著手機狂看,矛盾的是,自己沉迷手機、不能自拔,卻希望孩子不要碰手機,專心學習、看書,要知道,孩子的自制能力遠遠不如大人,如果為人父母的都控制不了自己、受不了誘惑,又有什麼資格要求孩子?
不止一次聽身邊得朋友吐槽,說誰家的孩子多愛看書、多愛畫畫,唱歌多好,自己家孩子就只知道玩手機、看電視,但說這話的朋友自己呢,從來不學習,只會盯著手機螢幕傻笑,難怪孩子覺得手機好玩呢。
孩子就是父母的鏡子,一個孩子什麼樣,父母十有八九也是什麼樣,想要家庭教育落地,父母一定要擺正自己的姿態,父母有教育孩子的義務,但這並不等於,我們可以以最低標準要求自己,卻又以最高標準要求孩子。
想要孩子愛看書,自己就要先養成看書的好習慣;想要孩子愛畫畫,自己哪怕不會畫,起碼陪著孩子畫,鼓勵孩子畫得認真、有進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在教育孩子上依舊適用。
教育孩子,難,也不難。
難的是,我們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教育裡的每一步無不是在摸著石頭過河,這一路,註定沒有標準答案可供學習。
不難的是,其實孩子的世界很簡單,只要我們嚴格要求自己,同時真正走進他們、靠近他們,感染他們,他們就會依葫蘆畫瓢,模仿我們的一言一行。
-
7 # 斌哥的生活vlog
(一)父母應多采用正面教育
作為中國父母我們的父輩很多不懂得教育,在他們看來教育孩子就得不斷的說教,必要時還得下手打幾下,否則孩子不能成才。隨著西方教育理念的引進,我們才發現原來孩子的教育其實有很多講究,打罵不但不能讓孩子朝我們希望的方向發展,很多時候會適得其反。而透過正面管教的方式,不但可以化解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還能讓孩子的內心更加健康、更加Sunny。
因此,作為家長可以透過看圖畫、講故事、教兒歌等方法,讓孩子懂得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逐漸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讓孩子愉快地接受父母對其提出的期望和要求。培養教育孩子是每個父母應有的義務和職責,每個父母都應對自己的孩子負責。兒童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生理和心理的發展以及個性心理品質的形成與父母的言傳身教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
(二)父母應提高自身素質,以身作則
透過一個孩子的行為舉止,可以窺視出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效果。如果父母行為良好,那麼給孩子樹立的就是好的模仿形象。而父母的行為中如果有失當之處,孩子就很有可能學會。
正是基於這種動力,我這幾年不斷地改變我的一些不好習慣,比如:和父母的說話方式、遇到問題時的情緒控制、嚴格控制看手機時間等。
父母要自覺地提高各方面的修養,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又有陸世儀在《思辯錄》中說:教子須是一身率先。這些都指出了父母應為兒童做出正面的榜樣,並將言傳與身教相統一。然而在現代家庭中,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仍缺乏理性思考。有的父母隨便答應孩子的要求,而過後又不去兌現,以致於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會出現不遵守諾言,說謊的不良行為;或是特別憎恨不遵守諾言的人而產生偏激的想法和做法。所以做父母的應放好心態,擺正自己與孩子之間的關係,言行一致。
(三)統一教育步調
在大家庭的環境中,家庭成員應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統一步調。首先,家庭中主要成員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其他成員不要干擾其教育活動,應積極主動的去配合使其教育得更加完善和科學。。
尤其是和隔輩老人一起住的時候更應該注意這點,有時候父母要求很嚴格,而爺爺奶奶卻隨意寵愛自己的孫子孫女,這時候更容易養成一些不良習慣。
我的家庭就是這樣,所以我個人經常要和我的爸媽進行溝通,他們也是很能理解我說的,只不過行動起來就容易疏忽這一點。只要把孩子的教育制度掌握一致了,就能將孩子的好習慣培養起來。
當然,在父母對孩子教育行為過激時,家庭成員應及時出面調解。其次,家庭成員應該有明確統一的教育理念。只有教育理念相同,家庭成員才會積極配合;只有教育理念相同,教育才會進行的全面細緻;只有教育理念相同,教育才能進行的事半功倍
-
8 # 中公教師網
可能每位爸爸媽媽都學習過家庭教育的一些工具,方法,甚至思想。那麼為什麼孩子還是像之前並沒有變化嗎?
其實,作為爸爸媽媽要想真正的落地家庭教育必須要有三個力來保證,
第一個力是思想力,第二個力是覺察力,第三個力是地頭力,也是行動力。思想力,覺察力和行動力是遞進的。思想力是基礎,沒有思想力就不知道如何覺察和行動。只有思想,沒有覺察和行動,思想就沒有什麼實際意義,沒有覺察就沒有行動方向。所以,有覺有思想力,覺察力,和地頭力才會真正的做到知行合一,最後做到家庭教育的成功。
思想力就是我們學到的思想和方法,思想力會讓我們看得很遠,看懂很多事情。頭腦裡知道如何教育孩子。覺察力就是讓我們知道如何走進孩子的世界,如何學會站在孩子的立場看問題,與孩子同頻。這樣就很容易處好親子關係。地頭力是最後的關鍵,即便思想再高超,也知道如何做。但是就是最後沒有做到。這就好比“功虧一簣”一樣,是比較可惜的
那麼是什麼在阻礙行動力呢?阻礙一個人的行動力的因素很多,其中惰性和恐懼是主要因素。比如,小時候,在螢火蟲飛舞的夏夜裡,總會有大人故意講些恐怖的故事嚇唬我們。懵懵懂懂地聽過的那些故事,一直長留在孩子的大腦裡,直到長大成人,那些恐懼依然潛藏在孩子的心底,影響著孩子人格和人生的發展。孩子的心中一旦埋下一顆恐懼的種子,就會揹負一個無形的枷鎖束縛他的成長,對孩子未來的發展道路將是一個難以克服的障礙。
非獨立期的孩子,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上,都需要父母付出精力。尤其是精神人格的形成非常重要,非獨立期的孩子們需要父母花費更多的心力扶植其養成Sunny、正面的心態,只有擁有健康的思想,未來的人生才會走在更加順暢。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還必將遇到一個很大的敵人,那就是惰性。教育孩子的目標就是為了讓孩子一生幸福、成功和快樂,而惰性對於孩子的一生負面影響非常大,如果不能儘早有效地幫助孩子克服惰性,將對孩子以後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的障礙。幫助孩子克服惰性是教育孩子不可忽視的重點。惰性不是懶惰,懶惰指一個人不做任何事情,只想做寄生蟲,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惰性就像慣性,局勢人們保持原有的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惰性表現為不思進取,不求改變,習慣於墨守成規。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要清晰地知道,我們是在幫他克服惰性還是幫他克服懶惰。
我們常常見到的21天習慣養成就是幫助孩子克服惰性,改變習慣的最好方法。我們可以透過21天的時候幫助孩子形成很多好的習慣,各位爸爸媽媽不妨一試。
-
9 # 教育錦囊
在家庭生活中,怎樣落實家庭教育,對父母來說,是一種考驗。
下面,從一個高考學霸的家庭教育經歷,來看看父母如何在生活中,用身體力行,給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吧。
談及今年的高考,武亦姝這個名字,想必許多人並不陌生。
那個在第二屆《中國詩詞大會》中,獲得總冠軍的才女,以成績上的優勢,被清華大學直招,再次贏得大家的關注。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詩經·七月》曾經,在詩詞大會上,以“月”字吟詩的武亦姝,在今年的高考季中,考出了613分的好成績,要知道,自主命題的上海,高考總成績為660分,能夠得出這樣的分數,足可以引以為傲了。
最終,武亦姝成功贏得清華大學的青睞,以直招的身份,順利走進了新雅書院。
那麼,新雅書院為何青睞武亦姝,而這位詩詞才女,為何也會選擇新雅書院了呢?
書院以“古今貫通、中西融匯、文理滲透”為宗旨,以“欲求超勝,必先會通”為導向,培養志向遠大、文理兼修、能力突出、開拓創新的精英人才。
明白了這所學院的教育理念,就不足為怪了。
武亦姝選擇了清華大學的新雅書院,在大一的時候,並不用著急選擇專業,而是透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真正找到個人的興趣和特長,從而做出選擇,可以更好的挖掘個人的潛力,從而實現更好的發展。
對於大部分考生來說,都需要在高考之後,志願填報的環境,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專業;但是,卻侷限於對專業理解有限,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並不能找到真正適合個人的專業。
而當走進大學校園後,對專業有了進一步認識後,一些同學會意識到,自己選擇錯了;可是,又不得不以“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學業。
而武亦姝,選擇新雅書院,卻能很好地避開這樣的的尷尬;在這所學院裡,能發揮她的個人優勢,實現文理相長,全面發展。
武亦姝,以高考613分的成績,成為清華學姐,並且成為清華大學新雅書院中的一員,讓人不免感嘆,“優秀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
可是要知道,一個孩子的成功,除了依靠自身的努力之外,還離不開爹媽的“智慧”。而武亦姝的成長旅程中,恰恰離不開父母的教誨。
家有“才女”初長成在武亦姝尚小的時候,父母對家庭教育,並沒有深刻的認識。
如同許多愛動的孩子一樣,武亦姝在剛入小學的時候,也是老師眼中,淘氣的小姑娘。面對學習和家庭作業,她找不到樂趣,於是逐漸產生厭學的情緒。
孩子們性格和才能,歸根到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響。——宋慶齡一個孩子,對待學習的態度,與家庭生活中,父母的言行舉止不無關係。在此之前,武亦姝的父母,沒有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武亦姝沒有養成讀書的好習慣,甚至還出現厭學的情緒。
發現女兒,在學習上的小缺點之後,武亦姝的爸爸,陷入了沉思之中,從此之後,開始有意識去學習家庭教育,希望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作用。
與朋友的交流中,武爸發現,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氛圍的影響。如果,父母都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那麼孩子也會自動加入學習的行列,與爹媽一起讀書、學習,成績自然會好起來。
在朋友的啟發之下,武爸在家庭生活中,開始了對女兒的教育過程。
家有才女初長成,恰恰是父母的教誨,讓武亦姝逐漸改變厭學的情緒,也為其後來的成長,做出良好的鋪墊。
好習慣的養成,離不開父母的智慧若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離不開父母有意識的培養。
生活中,常常會有這樣的爹媽,他們一邊刷著手機、看著電視,一邊督促孩子做家庭作業;很顯然,這樣很難達到以身作則的效果,更難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
雖然說,手機對於大家來說,成為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物品;但是,為了女兒的成長,武亦姝的父母,主動選擇關機。
每天下班回家後,夫妻倆便主動收起手機,與女兒一起互動、一起讀書,一起培養閱讀的興趣。
可想而知,晚飯之後,一家人坐在一起,在溫暖的燈光中閱讀,對於一個成長中的孩子來說,是一件多麼舒心的事情。
武亦姝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父母智慧的結果,在其成功走進清華大學之後,也讓許多家長意識到,孩子的成功,其實更像是“拼”父母。
厚積薄發,篤定前行沒有豐厚的積累,想在全國的詩詞大會上奪冠,將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武亦姝,就用自己的才華,展示出了個人的文化底蘊,並且成功奪冠。不得不說,早些年的讀書生涯,讓她迎來厚積薄發的機會,最終在人生道路上篤定前行,迎來讚譽和掌聲。
閱讀,是一種快樂;享受詩詞大會比賽的過程,武亦姝在輕鬆之間,就贏得冠軍。
學習,是一種修行;在直面高考的過程中,武亦姝考出613分的好成績,成功走進清華大學的新雅書院。
有人推測說,武亦姝能在詩詞大會中,成為一名璀璨的“明星”,她的詩詞儲備,最少要達到兩千首。
對於一個學生來說,一邊是忙碌的課業,一邊還要背誦詩詞,如果沒有享受其中,很難去積累這麼多的知識。
而武亦姝,學習興趣的培養,又離不開爸媽的有意培養。透過家庭教育,讓她涉獵廣泛,尤其在詩詞方面,更是情有獨鍾,最終讓武亦姝在篤定中,迎來大家的讚譽。
從武亦姝成長的經歷中,我們能夠感受到,其父母的用心與智慧;同時,對家庭教育也會產生新的認識。
如果說,校園教育決定了一個人,能否掌握必備的文化知識,那麼在家庭教育中,在父母的引導下,則會讓一個孩子,學會如何做人,怎樣培養興趣。
所以,對於每一位家長來說,除了期待孩子成功成才之外,還應該站在家庭教育的立場上,反思自身的言行舉止,是否給孩子足夠的激勵和引導。要知道,一個人將來能走多遠,離不開家庭教育的作用。
-
10 # 小鴨嘎教育
小時候,爸爸就喜歡帶著我一起看書,從童話故事到成語故事、從好詞好句到作文範本、從《演講與口才》到《讀者》......甚至還有醫藥類、管理類、設計類的書籍。每當我看不懂的時候,就會去問爸爸,爸爸也十分耐心地給我解答。
我現在還記得,當時特別喜歡問問題,因為他鼓勵我多思多問,正是爸爸的鼓勵和互動讓我熱衷思考、敢於發文。
爸爸並不是直接告訴我答案,而是引導我自己去尋找答案,他會給我解釋是什麼,但他更鼓勵我去探尋為什麼?怎麼樣?於是,小小的我,擁有了大大的好奇心,對知識充滿了興趣。
我始終覺得,孩子的語言能力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影響。我的爸爸是個“話癆”,不過是個博學的、有文化的“話癆”,他講起話來抑揚頓挫,道理深入淺出,我聽著十分受用。我常常感慨,和爸爸交流,“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於是,我不斷模仿爸爸說話的方式、邏輯,我也成了一個小“話癆”。大人常常誇我口才好,但他們不知道,我爸爸從我小學起就給我每年訂《演講與口才》。這本書好啊!裡面不僅有為人處事的方法,還有說話技巧,各種例子,生動活潑。爸爸就以這本雜誌為教材,教導我“說話的藝術”。
現在長大了,口才依舊是我生活學習中一項重要的技能。
以身作則但教育往往沒有“引導”那麼簡單。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教孩子這樣,他非要反著來。
那家長要注意了,也許是自身沒有做好。你想啊,一個言行不一的家長又怎麼能教出一個誠實聽話的孩子呢?
教育就像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只有家長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能夠散發出拿著那個引人向上的磁場。我聽過不少孩子抱怨道:“大人都是騙人的,自己做不到的事情還要求我做。”
那麼,這個時候家長怎麼辦呢?我的建議就是“耕種”。孩子缺什麼,你大人先做好了,你要讓自己有父母的樣子——信服力、可靠感。家長都
是孩子學習模仿的榜樣,要想把家庭教育落實好,父母做好正面榜樣必不可少。
我記得很清楚的一件事情是,我小時候總和哥哥吵架,因為誰家務做多做少的事情。媽媽教導我:“大家都是一家人,誰做多做少又有什麼重要的呢?阿妹你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像媽媽一樣,好嗎?”
從那以後,我就很認真地觀察媽媽,我發現媽媽沒有騙我。家族之間妯娌偶有摩擦,媽媽都是主動退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那一個。但並沒有人覺得她好欺負而變本加厲,反而對媽媽以禮相待。有一次,小姑和爸爸吵架,媽媽主動跟小姑說自家沒做好。沒想到,小姑來找媽媽了,說是她沒有做好姐姐的樣子,不該咄咄逼人。聲淚俱下,還給媽媽道歉了。
於是,我懂得了,有時候柔軟和退步,是比強硬逼人更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手段。從此,我對哥哥越來越好,站在他的角度去想問題,告訴他,妹妹愛他。慢慢地,哥哥對我也越來越好了,越來越像
個大哥哥一樣保護我。
親子互動不管是什麼樣的情況,爸爸媽媽要落地家庭教育,一定少不了父母和孩子的互動。
這個互動,可以是一家人一起做飯,感受家的溫馨。可別小瞧這個不起眼的舉動,教育往往是“春風細雨,潤物無聲”。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對孩子來說,是安全感、幸福感,任何一個身心健康、活潑開朗的孩子都需要‘家的味道’。
小時候,爸爸媽媽鼓勵我做飯,我們輪流當主廚和打下手的夥計。儘管總會有一些小意外發生,鹽放少啦!煤氣不夠了!菜沒煮熟! 但奇妙的是,這些糟糕的事情總是讓我們哈哈大笑,互相調侃著對方的錯誤,又一起彌補錯誤的感覺真是好極了!
說到這裡,我都好想念媽媽煮的菜了。
總之,親子互動是多種多樣的,不僅可以一起下廚,還可以一家人去騎行、去爬山、去逛街。作為一個即將長大的小孩子,我真心地覺得,做什麼並不是那麼的重要,重要的是和誰一起做。
我回憶起以前爸爸媽媽在工廠打工的時候,日子過得很清貧。有一次,一個叔叔生日,我們一起去唱K,可是唱完就沒錢回家啦。於是,大半夜的爸爸媽媽牽著我的手,沿著公路走。走著走著我好累呀,爸爸就把我背起來了。我還記得那晚,媽媽和爸爸肩並肩地說著話,我在爸爸背上數星星,月色真是美極了。
總結看完我上面的回答,你會發現,教育裡面沒有什麼高大上的理論,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舉動。那些讓一個孩子銘記於心,當作珍寶般的回憶,都是一件件細碎而又平凡極了的事情。
但這就是教育啊,教育的本質是春風,是細雨,是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於無聲處聽驚雷,於無聲處憾波瀾。
春風是愛,細雨也是愛。而耐心,在愛裡邊。
如果你要當爸爸媽媽了,那還請你多多包容,那個第一次當孩子的天使。這個天使可能很不懂事,會調皮,會搗蛋,甚至會讓你失望。也有可能,這個天使,最後成為了一個平庸的凡人。你能接受這樣的一個孩子嗎?你做好了哪怕付出也不被回報、教育也未必成才的準備了嗎?
也許這個準備,比某種教育方法還重要。
以上,一個未成年的小屁孩的淺薄之言。
-
11 # wuyun芸朵
什麼樣的家庭就會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可憐家庭教育是多麼的重要。
1,父母對孩子進行言傳身教,你是什麼樣,你的孩子身上一定有你的影子。
2.耐心。教育一個孩子,所需要的心血是難以估量的。請一直保持你對孩子的信心,保持你對教育他的積極性。一年級,你覺得孩子是天才,希望初高中你還保持對自己孩子依舊是天才的堅定的認知,不要改變。
3.確定好自己的角色什麼,你是引導者,陪伴著,而不是包辦的代勞著。
-
12 # 華兒街STEAM
孩子的成長除了學習知識,能力和品格的培養也是十分重要的。本人認為學校和家庭在孩子成長教育中的側重點應該是有所不同的。學校教育以教授知識為主,同時透過規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和是非觀。但家庭教育才是真正培養孩子能力和品格的地方。孩子是三觀是否正,品格是否優秀,取決於家庭文化和家長的教育和培養。父母的言傳身教,科學引導,更能教會孩子課堂上學習不到的內容,對孩子的一生更加重要和關鍵。
-
13 # 飛瀑嘯歌
學生就應該德智體全面發展。品德教育必須排在首位。因為一個人再有能力,品質不好,也是枉然!到了社會上他也不可能成為一個對國家對人民有所貢獻的人。甚至違法犯罪!
-
14 # 敏爾學
孩子在社會上或者在學校的一舉一動都能明顯折射出父母的家庭教育。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該如何落地家庭教育呢?
1、多明確言傳身教的重要性,對孩子以人格影響人格,以身示範、以身示教。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在自然意境中發生的,父母的認知態度,行為方式和價值觀等對孩子有“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因此,家長不能只將目光鎖定在孩子身上,還要學會反求諸己,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在生活中做到以身作則。如家長可以透過嚴格履行承諾教孩子學會誠信,在公眾場合自覺遵守規範紀律培養孩子的公共道德,以自己的閱讀學習激發子女的求知熱情。可以說,父母良好的舉止行為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2、家長必須樹立平等的家庭教育觀念,實現親子共同成長。受傳統文化,社會觀念的影響,不少家長習慣於以知識權威,道德權威的角色出現在家庭教育中,只注重自身對子女的教育,卻忽視了從子女身上習得新知識和新觀念。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應該以平等,開放的心態以孩子互動。家庭教育的受益者絕非只是子女,家長也能在家庭教育中得到成長,最終實現親子共同成長!
-
15 # 大型貓科類
言傳身教。
好的父母要做好的榜樣,
你做好的事,說好的話,這些都是會影響到孩子的,
不僅僅要做好知識的教導,還要做好品德的教導。你的行為問不文明,說的話禮不禮貌,這些都要注意。
-
16 # 家庭教育指導胡老師
孩子的家庭教育是由先天的基因遺傳和後天的生活環境共同決定的,所以,為了給孩子一個好的家庭教育,家長們請在遺傳基因和孩子的生活環境兩方面下功夫。既然已經做了爸爸媽媽,遺傳基因已經確定,那麼只需要做好以下四點即可:
一、夫妻和諧恩愛,為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營造安全的家庭環境;
和諧恩愛的夫妻關係對家庭教育起著核心作用;父親母親的恩愛會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的成長小環境,孩子在這個小環境裡會有一種安全感,由此衍生出自信心和對生活的熱愛。溫馨家庭環境成長起來的孩子會很樂觀、豁達、積極向上,走入人生的良性迴圈。相反,父母不和諧的夫妻關係會給孩子不安全感,由此衍生出自卑心和對生活的恐懼。不和諧家庭環境成長起來的小孩會很悲觀、對人苛刻、不敢上進或不願上進,走入人生的惡性迴圈。有孩子的夫妻,不要吵架打架、更不要離婚,那是對孩子身心的摧殘。二、創造出中等規模的物質基礎,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必備的物質條件;中等規模的物質基礎是指周圍人都有的物質基礎。物質基礎不可缺乏到不能為孩子健康成長提供必備的物質條件,那會讓孩子很自卑、卑微;物質基礎也不可富足到給孩子奢侈的物質條件,那會讓孩子很自負、傲慢;物質上夠用就好。很多家長一生拼命為孩子攢錢,企圖給孩子超越必須的物質條件甚至奢侈的生活,讓孩子過上他們眼中的“幸福生活”。這樣的家長是在害孩子、是在毀孩子,因為這是在把孩子往廢物的方向培養。三、父母做好榜樣作用,給孩子的健康成長一個良好的身教;孩子的基因來自父母。孩子最喜歡模仿父母,父母也最能影響孩子。好榜樣的父母,不用教,孩子會自然向好;壞榜樣的父母,不用教,孩子會自然學壞。一萬句言傳不如一個良好的身教。與其費心費力教育孩子,不如盡心盡力做好自己。很多父母自己不學好,卻要求孩子學好,這是不可能的;好榜樣的父母是勤勞正直、善良儉樸的;好榜樣的父母是富有愛心與同情心的,愛國、愛社會、愛家庭、愛生活,平等待人。四、陪伴孩子成長、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對他是新鮮的,所以他很好奇;這個世界對他又是未知的,所以他很害怕。孩子對世界的無知使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與害怕情緒,只有父母的陪伴才能滿足孩子對世界的好奇心與抑制對世界的害怕情緒。當孩子好奇心起時,當孩子害怕情緒出現時,孩子第一時間會求助父母。如果父母在身邊,孩子的好奇心會增加,害怕情緒會被抑制;如果父母不在身邊,孩子的害怕情緒會增加,好奇心會受到抑制。很多父母們忙於工作,忙於事業,忙於為孩子攢下千萬家產;而孩子內心深處最渴望得到滿足的需求是父母的陪伴。與其給孩子金錢,不如給孩子時間。父母給不了孩子整個世界,健康成長的孩子自會創造出屬於他的天地。而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他的世界很孤獨很無助。家長們做好了這四點加上良好的基因遺傳,就是做好了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必將培養出出類拔萃的孩子。舉個例項:2019年高考成績出爐,某省有個孩子以全省第三的成績考入清華;記者去採訪孩子父親,孩子父親在菜場賣玉米。他承包了20畝地種玉米,天天在菜場賣自家種的玉米。記者問他平時管孩子學習嗎?他說從來沒管過;孩子也從來不需要管,也沒上過任何課外輔導班。
就這麼一大字不識一籮筐的樸實農民,培養出了一個考入清華的兒子。為什麼呢?夫妻感情好,老兩口都勤勞善良,家裡基本開支沒問題。
懂了嗎?家庭教育其實很簡單,只是大多數人迷失了自己而已。
回覆列表
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基礎,對孩子性格形成起主導作用,因此家長需對家庭教育高度重視並積極應對。
一是正確認識家庭教育,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基本理念,這看似是廢話,也是極其簡單的道理,正常的家長都明白,但看看自家孩子現在的狀態就知道你是否真的做到;
二是家長要具備家庭教育必備基本素養;
三是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依據孩子身體和心理發展的規律有針對性的引導教育,而不是按照家長的心情和喜好憑感覺和社會共識去教育孩子;
四是平等和尊重是做好家庭教育的基本態度,孩子是獨立的生命個體,不是家長的私有財產和私人寵物,只有在平等和尊重的前提下才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
五是終身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孩子的成長始終受到家長的影響,因此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才能給孩子提供更大的成長空間;
六是以身作則,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