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野狐習禪

    題主好,“詩無達詁”一語出自董仲舒《春秋繁露》“達詁”的意思是確切的訓詁或解釋,這是針對《詩經》來說的。

    《詩經》從一誕生其註解就眾說紛紜,在春秋時,諸侯之間外事活動頻繁,又喜歡在外交場合斷章取義的引用《詩經》句子,有時甚至是郢書燕說的引用,純粹是借《詩經》之話,言自己之情,所以董仲舒就有了“詩無達詁”的說法。

    詩歌是文學最高的藝術形式,它常常是含蓄的、多層次、多維度的,不同的人對同一首詩也會有著不同的理解,就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對同一首詩理解體會也會不同。“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用之詩歌欣賞也是恰當。

    正是這種客觀的原因,“詩無達詁”也就成為了後世詩歌鑑賞中一個大家普遍認同的觀點。王夫之在他的詩話中說:“作者用一致之思,讀者各以其情而自得。……人情之遊也無涯,而各以其情遇,斯所貴於有詩”;譚獻《復堂詞話》:“所謂作者未必然,讀者何必不然。”……藝術的審美存在很大的個人差異,就像西方文藝理論所說的:“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拉特。”甚至,即使詩人沒有這個意思,但詩歌本身能給讀者一個這樣的思想和情感,這也是大家所認同的,詩,一旦產生它就有了一定的獨立性,就像孩子,他是父母的,他也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

    “詩無達詁”的例子舉不勝舉,杜牧的《山行》中“白雲生處有人家”一句還有一個版本是“白雲深處有人家”,顯然,兩個不同的字是兩個不同的理解的結果。

    孟浩然的《春曉》最後一句“花落知多少”,有人按陳述語氣理解,有人按疑問語氣理解,還有人按感嘆語氣理解,誰的有道理,怕都有道理吧。

    李商隱的《錦瑟》一詩的主題,有很多種說法,最有代表性的有:懷人說,詠瑟說,悼亡說,自傷身世說,詩集序說。

    不用多舉例,古典詩詞中這種差異性的理解非常多,具有個性化理解的就更多了,鑑賞審美有共性,更有個性,重要的是要有理有據,能服人才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領導喝酒,一般怎麼敬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