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鑽地毛蟲

    普通人其實面對貨幣超發和通脹的時候,大多數是很無力的,有兩個思路吧:1、儘量降低自己的損失,方法是把銀行存款變成銀行理財,一般情況下銀行的理財產品風險性比較小,當然收益率也不會太高,單肯定比存款的利率高;2、保護資產不貶值,可能的話還可以獲得一點收益。方法是可以學點理財知識,搞點基金定投,比如一些指數基金。這個比銀行理財利率高一些,基本上跑贏通脹並不難。但是,基金的風險要比銀行理財高,如果什麼都不懂,瞎買是可能虧欠的。

    至於再高一些的收益就不適合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了,像股票這些就別碰了,自從A股開市一來,所有的A股賬戶,90以上都是虧欠的。不要看到有人在股票賺錢了就衝動

  • 2 # 嘉華漆業

    年復一年,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世界格局變化萬千,日新月異。由於新冠病毒肆無忌憚暴發,威脅各國經濟命脈,迫使金融大水漫灌,貨幣超發,無止境地稀釋百姓錢袋,搶割韭菜。物價是年年漲,而不是微漲,是急速膨脹。老百姓的資產保值,無捷徑可走。物價指數不斷走高,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其負擔一年比一年重。房價,教育,醫療,這三座大山更使百姓增加負擔。防病毒,防物價瘋漲是百姓當務之重。

    新的一年貨幣超發是鐵板釘釘的事,勢必使物價成一匹脫韁Mustang,貨幣貶值物價膨脹不可避免。

    百姓的資產縮水是大勢所趨,國際金融惡化,美元加大放水,收割世界各國"韭菜"。理財?黃金,股票,基金?等等,增值與否難預料,投資經商,養殖,辦企業其破產風險與曰俱增。唯有房產及其土地出讓,才能使資金蓄水池沉澱,不斷吸納,未來高不可攀的房價不過是富人博弈的遊戲規則

    罷。窮人只能千方百計捂緊錢袋,節衣少食聽天由命吧。

  • 3 # 貝恆

    全球放水,貨幣超發 ,是穩經濟,保經濟。至於老百姓現金肯定是縮水的,資產是漲的,價格是漲的,價值縮水了,沒有老百姓資產縮水?怎能恢復促進經濟發展?

  • 4 # 鬼影問道化真身

    全球放水,貨幣超發,我等草民資產保值的最好辦法,就是持有人民幣。具體理由是:

    1,中國產業體系健全且龐大,有能力確保人民幣幣值的穩定。

    2,中國不會讓人民幣貶值,不會讓中國產品、資產相對於美元變得便宜。中國不會讓美國將超發的美元,引向中國。中國不允許美國在中國大薅羊毛!人民幣對美元,肯定會升一點值。

    3,有鑑於全球貨幣超發,全球經濟不景氣,因此中國的證券市場會被很多人看好。然而,人多的地方,一般沒錢。所以中國股市也風險不小,目前不適合我等草民投資。

    4,由於大家都知道黃金丶白銀丶債券適合保值。因此,全球貨幣超發之初,金丶銀、債券就已經大漲。現在再殺進去,恐怕凶多吉少。

    綜上可知,當下咱小老百姓資產保值的最好辦法,就是持有人民幣。等到美國局勢穩定,美國暫停放水,美國經濟開始企穩回升時,咱再投資中國股市,主要購買一些銀行股、物流股。理由是:

    1,美國停止放水後,世界各國也會停止放水,人民幣上漲的空間就會被壓縮。

    2,中國經濟增長加速,再加上美國經濟企穩回升,全球經濟就會復甦。中國外貿額將上升,物流運輸行業的營收也會上升。上市大銀行丶上市大型物流公司的業績,得到改善後,必然會在股價上有所體現!

  • 5 # 高經旦旦7

    當下,疫情的擴散速度已經超過了人們的想象,各國的經濟都受到了極大地衝擊。而美國昨日又新增2W多確診,總的確診的人數已經達到了16W+,令人瞠目結舌。

    上週末,美國率先啟動2萬億美元的撒幣計劃。這個撒錢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為了穩住股市和經濟,美聯儲也是豁出去了。

    而我們的央行昨天也開展了500億的逆回購操作,操作期限為7天期,中標利率2.20%,此前為2.4%,相比下降了20個基點。虎哥預測下個月我們十有八九也要降息了。

    毫無疑問,全球都要大放水了。這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提前做好預案和準備,總是沒有錯的。那麼在不斷印鈔的大背景下,該如何配置我們的資產呢?

    不斷地印鈔,不斷地產生貨幣,這麼多貨幣,只有兩處可去:一是消費品,二是投資品。

    消費品,就是肉蛋奶、服飾包包之類。消費品與我們老百姓直接息息相關,價格不能漲到天上去。如果不想讓消費品價格飛漲,就必須用各種投資品把超發貨幣給吸收掉。這叫貨幣蓄水池

    能吸納海量貨幣的,只有四個市場——股票、債券、大宗商品、房地產。

    過去十年房價為什麼能漲這麼多?因為當年的4萬億計劃很大一部分都跑到房地產去了。當下,房住不炒已經成為了國家意志,房價再想像之前那樣漲已經不太現實了,否則長遠來看對於經濟的傷害更大。因此,我認為最大的股票市場,肯定會吸收相當大一部分貨幣。

    當下我們的大A股屬於歷史低位,從長遠來看,是當下值得投資的標的。

    全球債券市場的規模比股票市場更大,理論上貨幣承載力更大,但債券畢竟是固定收益證券,波動性整體上遠不如股票,即潛在賺錢效應不如股票,是否能像股票那樣吸引到海量超發貨幣,不確定性相對更大。但超級寬鬆的貨幣環境,同樣利好債券。

    至於大宗商品,貨幣因素之外,受到其他很多因素影響,適當配置一點即可。

    房地產多說一句,中國老百姓的財富大多集中在樓市,對中國ZF來說,樓市就是社會穩定的核心基石,房價徹底崩了,社會就亂了,但如果房價繼續飛漲,早晚經濟也得崩,中國社會和經濟完全無力承受這等打擊。所以,房價要平穩,讓時間去化解泡沫。

    如果你有這麼一筆錢,至少3、5年,最好10年以上長期不用,想應對全球貨幣大放水,我的投資建議是:

    股票(指數基金為主)>債券(債基)>一線房產>大宗商品>現金(高流動性的貨幣類資產,比如餘額寶)

    2020年代,中國最大的財富機會不在樓市,而在股市。這句話看起來簡單,卻價值連城。

  • 6 # 90遊戲聯盟

    通貨膨脹的背景下,老百姓辛辛苦苦一輩子努力的財富,卻被印鈔機無情的稀釋了。很多人問去買黃金,黃金能夠達到資產保值嗎?黃金的用途是很少的,其價值是建立在共同的信仰之上,如果這種信仰崩塌了,黃金也就一文不值了。買房也是為數不多的,老百姓認為穩妥的資產保值手段,但隨著人口生育率的降低,房價未來的走勢難以預計,但不管怎麼樣,總是有房子可以住的。買股票,買期貨,買古董進行資產保值,更需要專業知識,老百姓似乎也不太懂。德國的智慧投顧錦萌,透過智慧系統判斷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為客戶挑選量身定製的資產配置方式,實現全球分散化多元化投資,有效降低風險,最終實現資產保值增值。

    抗通脹的資產有很多,比如黃金、原油、有色股、煤炭股、必需消費品股票(豬肉股、白酒股)、農業生產資料股(比如化肥股)、建材股、航運股、生活資料股(燃氣股、商業零售股)。。。非常多。但由於通脹也有不同的型別(引起通脹的原因很多),所以每個型別的通脹,都是不同原因引發的,因此不好說通脹來了就買什麼資產或者股票。而是應該針對當前通脹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做詳盡分析,然後才可以去投資相關資產。比如上面說的原油,在繁榮型通脹環境下,就是很好的抵禦通脹的工具,但如果遇到了衰退型通脹,其實是看跌的。但相反,黃金有可能是在衰退和蕭條中的保值利器。所以無法用單一的答案來回答一個籠統的問題。

    房地產最保值;其次是黃金。說明:房地產保值原因: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國家的政策把全國老百姓都推向商品房,因此需求遠遠大於供應,這是個結構因素。另外舉個例子,民國的時候,2兩黃金可以在北京買個四合院,兒如今2兩黃金大概30多萬左右,在北京、上海差不多隻能買一個廁所。這就能說明房產的保值面多高了。黃金:地殼中黃金逐年開採,也是需求大於供給。而且價格由市場奠定,不可能會便宜得離譜,所以也是保值,只不過不如房產。凡是需求大於供給的東西都能保值。當然前提是這個供需關係是延續的。如果你資金比較少的話就去買國債,就是說借錢給國家,國家以高利率還給你。謝謝!

    一:存銀行這個是傳統的做法,也是一個人不進行理財的做法;大家都知道,一般情況下利息一定趕不上物價上漲的,有人作過對比;按照每年物價的上漲5%而言,30年之後實際購買價值就會縮水50%+;點評:不建議非常不建議,不過錢很少的話,放銀行有個好處就是取拿方便;二、買房子其實從房奴的痛苦我們就可以看到,在中國,大部分人買房子是為了自己居住,不是投資手段,而一部分所謂投資的,卻又是在投機,整個中國市場的物價上漲,不得不說不拜這些人所賜;因此,且不說有多少人具有足夠的錢來投資房產,甚至連專業的炒房者也要理性入手。近幾年來,樓價上漲的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了樓盤正常的價值增長速度,甚至到了比較危險的程度。點評:不過有錢的話建議可以買房子,短期內中國的房子還是蠻升值的;三、買黃金黃金可以抵禦通脹的衝擊,但未必一定能使投資者資產增值。如今,國際金價處於高位振盪的格局,如果此時以較高價格購入黃金,未來美元持續走強、金價受到打壓,不一定能做到資產保值。點評:前一段時間看金融訪談,倒是看到很多專業人士推薦白銀,但是個人也是建議作為長期持有理財產品;四:債券債券投資,其風險比股票小、信譽高、收益穩定。有一些基本金融常識的人都知道,在通縮背景下,國債收益率顯著為正,可有效抵禦通貨緊縮。相反,在通脹週期下,股票收益率作為整體顯著為正,並大大超過通貨膨脹率,更可有效抵禦通脹。也就是目前通脹買債券是錯誤的選擇;難以有效的抵禦通貨膨脹。點評:不建議購買債券;五:股票在說債券的時候說到,在通脹的經濟週期下,股票的收益是放大的,那麼對於普通投資人是不是就可以買股票了?但是大家看到的都是別人賺錢的時候得風光,普通投資人缺乏專業的技術和經驗,也欠缺靈通的訊息渠道,對大勢難以做出正確的判斷,較難在股市中取得穩定收益。如果無法準確的把握買進和賣出的時機,最後哭得就是自己了;此外,炒股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一般人白領有點難度;點評:總而言之,專業人士以及資深投資人可以建議買股票;六、基金基金其實上就是基金公司把普通人的錢收集過來,找專業的人來買股票或者其他理財產品,最終獲取收益;因為主要是由專業人士把控,可以精心選擇投資品種,隨時調整投資組合,獲得更佳的投資回報,因此基金對資訊的收集、加工和分析能力,非個人投資者能及。基金相比普通個人投資者的資金規模,基金產品的資金總額非常龐大,可以進行分散投資,透過投資組合達到風險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通脹預期下:理財莫太貪 賺點錢就跑   若宏觀經濟進入高增長,高通脹也可能隨之而來。高通脹一旦形成,市民應怎樣投資理財呢?昨日,市內銀行、期貨、證券界理財專家認為,時下投資理財不宜太貪,只要賺了點錢就應趕快跑路。  炒股不要太貪婪   通脹預期形成以後,對股市有一定的利好。 方正證券人士稱,通脹預期可以帶來股市火爆,比如有色金屬、房地產、銀行等版塊,都可能因通脹預期增強而走牛。 在較強的通脹預期下炒股,重在踏準行業板塊和選對個股。   現在炒股也不能只看通脹預期,該人士稱,雖然通脹預期可以帶火股市,但支撐股市走牛的最終還得靠實體經濟。市民在炒股時不僅要看通脹形勢,更要分析宏觀經濟走勢。   在通脹預期下炒股,不宜作長線投資。 該人士稱,時下市民炒股最好以短期利潤為主,即只要賺了一點兒錢,就應該果斷地撤退。  還有炒股專家認為,通脹預期形成以後,管理層的思路可能會轉向 防通脹 ,此時股民應重點關注政策訊號,尤其要看央行的舉動。若出現類似查銀行借貸資金入市或者有收縮銀根的訊號,股民應果斷離場。  基金宜買資源型  中行財富管理顧問廖亮稱,從近期公佈的多項經濟指標來看,宏觀經濟有了復甦訊號,可能帶來資源類商品的價格上漲,所以市民在通脹預期下買基金,不妨關注一下與資源掛鉤的基金,比如掛鉤貴金屬的股票型基金等。  也有理財專家稱,在經濟從復甦到繁榮的發展階段,總是伴隨著通貨膨脹的預期。在這個過程中,石油、煤炭、有色等資源類大宗商品的價格總是上漲最為迅速的。  在長期通脹預期下,以資源類個股作為重點投資物件的基金,可能也會受益。  從目前情況看,資源價格在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下,現在國際國內資源價格水平僅相當於2005年初的水平。而從中長期來看,資源行業的增長潛力相對確定,而目前的資源股價格較低,處於相對價值窪地,正是投資佈局未來的良好時機。  

  • 7 # 三胖財經

    窮人持幣貶值,富人買資產增值。

    以2020年為例,全球放水後,大宗商品及權益類產品大漲,富人不僅有更多的渠道進行投資,還能從放水中以更低的成本拿到更多的錢進行再投資。

    股市

    2020年,股市整體走強,深證全年大漲38%,創業板更是大漲近65%。2020年公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同比增長34.7%,突破20萬億大關,盈利更是逼近2萬億元,都重新整理了歷史記錄。

    在A股中,漲的最好的就是基本面向好的核心資產。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是實實在在的,導致經濟基本面整體比較脆弱,但市場上的錢不減反增,出於防禦性的投資策略,最好的辦法就是將錢投資於核心資產,從而出現了“基金抱團”的現象,這其實是用腳投票的必然結果,而不是機構不講武德。

    2020年,貴州茅臺(600519)全年漲幅71.36%;比亞迪(002594)全年漲幅308.1%,寧德時代(300750)全年漲幅230.7%;海天味業(603288)全年漲幅126.1%,金龍魚(300999)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漲了121.2%;邁瑞醫療(300760)全年漲幅136.1%等等。可以看到,各行業的龍頭在資金的推動下,2020年都大漲收尾。

    不止A股,港、美股也是一樣的邏輯。騰訊、美團、農夫山泉,亞馬遜、蘋果、特斯拉等,漲幅也都在50%以上。

    樓市

    2020年初,很多人以為房價受疫情影響會下跌。從結果看,部分城市房價確實開始下跌,部分地區甚至跌幅在30%以上。但是,四大一線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統計局資料顯示,和2019年12月相比,2020年12月一線城市二手住宅價格上漲8.6%,漲幅比二線和三線城市分別高出6.4和7.2個百分點。

    2020年,四個一線城市中,除深圳房價上漲14.1%外,廣州上漲7.5%,北京和上海漲幅均為6.3%。

    一線城市房價一騎絕塵,也是大量資金出於購買優質資產的考慮。深圳房價暴漲,甚至出現了眾籌買房、萬人炒新等事件,引得央媒痛批。

    大宗商品

    除了股市與樓市外,黃金等大宗商品的價格也有不同幅度的上漲。2020年,黃金價格上漲了25.15%,甚至突破了2000美元/盎司,最高達到2072美元/盎司。玉米、大豆、鐵礦石等,也都在暴漲。

    綜上,在全球放水的時候,購買核心資產才是保值增值的最好方式。經濟危機時的現金為王,也是為了在適當的時候,以更低的價格入手核心資產。只是單純的持有現金,只會在貶值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 8 # 財經大表姐

    想讓自己手上的錢不貶值,只能去買能保值的核心資產。

    對中國的老百姓來說,現在比較能抗通脹的資產,無非還是房產、股票和指數基金,債券和理財隨著利率下行,收益越來越低,追求一些穩定的收益沒問題,但長期來看也不一定能跑贏通脹了。

    目前最穩定的好資產,仍然是一二線核心城市,尤其是其中核心地段的房產,因為經濟發達地區好的地理位置永遠是稀缺資源,賣一塊少一塊,加上人口還能持續流入,抗通脹實力強勁。

    但請注意,以後不會是什麼地方的房子都保值,比如人口流出的城市、地理位置偏僻沒人的地方等,房子沒人要就是沒需求,就很容易跌價,這樣反而有虧錢的風險。

    長期持有好公司的股票,收益甚至能大過房產增值的收益,但這個難度會很高,畢竟這需要一定的投資能力,比如能選到優秀的好公司、價格合適的時候買入、長期持有,能做到這些的人,非常非常少。

    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其實類似股票,選擇好的基金投資也是能抗通脹的,只不過現在基金數量有大幾千個,做選擇的難度也並不小了,但選擇對了風險相對股票會更小,收益可能還更大。

    對大部分人來說,可能買指數基金(ETF)更簡單,要理解這一點就需要明白,指數代表著指數內股票的平均收益,只要國家經濟能持續健康發展,那企業的收益也能持續增長,這樣企業的平均收益也就能持續增長。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如果你對國家的經濟發展有信心,或者對某一個行業的發展很有信心,你就可以買相應的指數,這樣即便是完全不會炒股,也能賺取這些公司利潤增長的平均收益,當然想得到這個收益必須長期持有指數基金,為了分散風險可以做定投,但短線炒作是沒用的。

    其他的一些投資標的,比如黃金等,波動太大,長期來看也沒多大增長,並不適合完全不懂投資的人來投資。

    簡而言之,在全球放水、貨幣超發的大環境下,持有現金顯然是最不明智的,一定要持有資產,只有核心的好的資產,才能夠抵抗通脹,防止自己手上的錢變得不值錢。

    最最保守的,也應該買點債券或穩健的理財產品,一定要想辦法用風險可控的方式,去讓手裡的錢增值。

    但千萬要記住,切勿貪圖高利息的誘惑,為了多一點點利息,反而被人騙了本金。

  • 9 # 睿思天下

    全球放水,貨幣超發。這樣的情況下,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比較好的投資方法,仍然是要考慮房產和股市,這兩個如果正確投資,可能會更加的靠譜一些。

    1、房產

    房產是能夠較好保值增值的資產,能夠比較好的抵禦通貨膨脹的影響。從現在來說,如果家裡沒有房產,或者是隻有一套房產的,如果手裡錢多,也可以考慮再買一兩套房產來進行保值增值。

    現在中國很多大城市的房產,隨著大城市的經濟發展,隨著人口的增多,那麼未來可能還有上漲的空間,還是能夠保值增值的。

    因此,現在如果錢多,可以考慮再買一兩套房產保值增值。

    2、股市

    投資股市是能夠保值增值的。現在如果想投資股市保值增值,那麼可以考慮長期投資一些高分紅績優股,這些股票具有長期投資的價值,風險比較低。

    現在股市中有很多股票業績相當好,而且每年分紅率在5%左右,甚至有些績優股股價低於淨資產很多,如果長期持有這些高分紅績優股票10年以上,那麼算上每年的分紅5%,再算上每年淨資產增長帶動的股價上漲,那麼可能平均每年收益率也能夠達到10%左右,這樣就能夠跑贏通貨膨脹了。

    因此,投資股市高分紅績優股也是能夠保值增值的。

    3、結論

    綜上所述,全球放水,貨幣超發,這樣可能買房或者投資股市都能夠起到比較好的保值增值的效果。

  • 10 # 鞅論財經

    中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無論是救經濟、救行業、救金融,甚至是如今疫情的量化寬鬆政策,最終的儲水池一定是房地產,房地產就是中國居民和企業投資的最佳場所,起到的就是一種儲水池的作用。

    中國居民總財富約佔GDP的4~5倍,GDP如今是101.6萬億,居民淨財富大約在450萬億,而其中約350萬投資在房地產市場。人均房地產淨財富達到了25萬,一個四口之家擁有一套淨資產100萬的財富就可以跑贏全國的平均水平。

    如今每年大約新增居住面積15億平方米,產生的房產財富總值達15萬億~20萬億,幾乎可以說是佔到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0%~40%(含融資貸款),這就是居民投資的最佳場所。而且,也不僅僅是我們的情況,在西方發達國家房產財富也是至少佔到了50%以上,美國甚至也想透過房地產固化來實現經濟增長,日本同樣也是如此。只是並沒有這麼幸運,最終都是以擠破泡沫而告終。

    我們從2003年以來,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上漲,居民投資房地產成為了唯一可以出現保持增長和跑贏通貨膨脹的投資。這也是由於中國的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帶來的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同步增長。且中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貨幣的區域流動性來決定,加上中國的經濟、金融和股票市場不太容易形成買空機制,這樣促使了房地產出持續上漲,讓居民把大部分的財富投入其中,以便等到下一波的房地產大漲來臨。這就是中國經濟發展中的最大儲水池。而且,每次去挽救其他的產業和經濟,最終也都是流到了房地產市場裡。

  • 11 # 春江微評

    全球疫情暴發延續的當下,受疫情影響而關閉停業的企業相關費用支出繼續不停,絕大多數企業長期只出不進自然無力乏力恢復運營;部份老百姓也因失業無收入,尤其是西方倡導並流行的預支透支超前消費,使本已一身債務的底層人群因疫情突然收入停滯,生存條件更加惡劣。在此狀態下,不撤錢不放水其後果己不是簡單的經濟問題,而是上升到了社會危機的問題。因此,為挽救和恢復正常的社會穩定和經濟運營,放水印鈔是必然的事情。

    而我們老百姓傳統的量入為出存錢過日子的習慣,不至於象西方人無錢度日;且在快速止疫和恢復正常經濟運營後,企業受傷不重,產業經濟也在快速恢復中,也無需象西方一樣大額印鈔放水。

    至於說它人印鈔對我們的影響確實有,但印鈔不完全等於優勢,印鈔即意味著印鈔國貨幣貶值的客觀和預期,但居於紙幣的客觀存在條件,市場之手對物價也需量力而升,印鈔不完全等於市場通貨膨脹,不等於完全的物價的瘋漲。當物價增速超過老百姓收入和購買力増速的時候,市場之手會叫停漲價的現象。

    至於何處尋找下一個價值蓄水池的問題,也就是價值凹地的尋找問題,由於前期我們高速發展經濟必然形成的價值泡沫,導致各種資源價格虛高泡沫豐富,且一旦泡沫破裂固定資產和資源價格要承受資源和貨幣可能的雙重壓力,在目前的情況下,現金為王是必然。

    至於如何實現資產保值的問題,當下的路徑也只有優質企業的股權投資和投資具科技發展優勢的實體企業。而房產等固定資產的投資可能面臨價格崩塌的巨坑。

  • 12 # 投資人狐狸叢

    富人通脹,窮人通縮,這個概念已經不是第一次被媒體注意到,但是沒有一次人們對貨幣超發產生通脹的預期這麼恐慌,歸根到底就是現在市場上已經沒有了合適的資產可以保值增值!那麼未來我們的資產要如何保值增值呢?我們可以參考美國的美林證券提出的美林時鐘模型去進行投資,對自己的資產進行合理規劃。

    資產投資的模式有哪些

    美林時鐘

    上圖就是標準的美林時鐘模型,它揭示了經濟在波動式發展和螺旋式上升時,我們應該操作哪些資產。經濟的發展是沿著“衰退—復甦—過熱—滯脹”的模式前進的,週期性的波動會直接影響我們的投資。

    回顧歷史我們能夠看到,2018年至2019年期間,投資市場中股市並不是主流,主流的債券,大家去回顧債券的漲幅就能看到,所以說投資債券的機會已經過去了。

    2021年我們所處的階段就是在復甦期之內,所以我們能看到,大家都在積極地買入股票,基金等資產進行投資,我們不能控制和影響經濟的變化,只能跟隨市場的變化進行投資的調整。所以現階段的蓄水池就是股市,沒有其他。

    我們需要怎麼做

    很多人都喜歡別人給出一個確定性的答案,但是我要告訴大家,提高自己的認知才是能夠持續穩定獲利的前提,如果自己的認知沒有提高,僅僅是透過別人告訴自己的內容進行操作,那麼這種透過幸運獲得的錢,最終還會透過實力虧回去!

    因此,我建議大家可以透過日常的碎片化時間,提高自己的認知和操作能力,然後在市場中檢驗自己獲得的內容,這樣一開始大家可能會比較難,但是最終你的能力會提高,逐漸的形成自己的投資交易模式,這才是我們投資的根本目的。

    養成好的投資和理財習慣

    我有一些朋友就會經常跟我說,我就這麼點小錢,你就告訴我應該買什麼,不應該買什麼就可以了,還讓我看書,我實在是沒有時間。我都會告訴他,無論你的資金量的大小,你都要正視自己的錢,而不是因為錢少就忽略甚至輕視他們。交易中養成良好的習慣,沒有良好的習慣,給你再多的錢你也留不住。

  • 13 # 肖爸教情商

    全球放水,貨幣超發,通貨膨脹來了你該怎麼辦才能讓你辛辛苦苦掙來的錢避免縮水?作為一個普通人,該怎樣才能保護好自己的財富?

    首先你要搞清楚,貨幣為什麼貶值啊?因為可以超發呀!資產為什麼升職啊?因為不能超發!所以重點是什麼?你要找到一個不可以超發的優質資產,這樣的話通脹越多你的財富才越多。那這個資產是什麼呢?核心地帶的優質房產!大米不夠,你可以從其他城市運過來,牛肉不夠,你也可以從其他城市運過來,但是核心地帶的房子不夠,你沒有辦法從其他城市運過來啊!因為地就那麼一點兒,越是不可以超發的東西才會越值錢!所以你一定要投一二線城市核心地帶的房產,那些是稀缺資源,不僅可以保值,而且會逐漸的升值。注意不要買公寓,而是要買住宅。

  • 14 # 鄒狂鬼

    老百姓務必要曉得當前的經濟大環境是什麼樣子的,尤其是那些手頭上有資金需要理財的,不僅要關注微觀層面上哪一隻股票基金的年化收益如何,而且還得關注整個經濟基本面的情況,因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如果整個經濟形勢在下行的話,那麼無論你買哪隻基金都會賠錢,就是如此簡單的道理。所以,對於經濟形勢的關注,實則是在關注你自己的財產安全,並且這樣的形勢必定會作用在每一個人的身上。

    投資者的嗅覺最為敏銳,只因資本逐利的天性迫使他們長期在資本市場上追漲殺跌,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些常人無法擁有的習性,而且他們透過諸如迭代認知、人脈資源等無形資產以獲取市場交易的第一手資訊。

    這世上絕大多數的獲利機會,其等底層邏輯只有一個,那就是利用自然或人為的資訊格差,在合適的時機精準行動,以此確保資本增長的延續性,故而,關於市場交易的有用資訊和情報顯得極為重要。

    一般的老百姓肯定是沒有如專業投資者這般級別的資訊獲取能力的,然而這足以說明普通老百姓不適合或不能夠利用資訊格差的方式以獲利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

    當今是資訊智慧化時代,常人獲取資訊的能力對比過去二、三十年前的已然翻了好幾十甚至好幾百倍,所以,有關“資訊量”這塊基本上是不會短缺的,問題在於這些資訊是否乃第一手,且是否具有實用價值。

    要知道的是,現在的人一個月下來透過資訊網際網路所獲取的資訊就相當於中世紀的圖書館裡所有的書籍加起來的總和,所面臨的問題早已不是資訊匱乏與否,而是資訊太多了,尤其是無用且冗雜的資訊,充斥在網際網路的海洋裡頭,都氾濫成災了。

    於是,如何從一堆資訊裡頭甄別出對自己有價值的資訊也就顯得至關重要,甚至不亞於成為一項專業技能,在如今資訊大爆炸的時代,獲取資訊已不再是門檻,而是最基本的底線,真正難的是鑑別並提取極具價值的資訊和情報。

    另外,造成普通人與投資者在資訊上產生格差感的顯然不再是資訊匱乏所構築的數字鴻溝,而是如何利用有效資訊的能力,此即是當下網際網路馬太效應的本質。

    大夥兒都知道現在的全球經濟大環境因為疫情爆發而陷入持續下行的局面,但是由於投資者和普通人對其理解的不同,投資者往往能一眼看中有價值的資訊並且竭盡全力去分析它,而普通人要麼被另外一些無價值的資訊轉移了注意力,要麼即使從一堆如同雜亂無章的絨線裡頭選中了金絲一般的有用資訊,也不具備解析它的能力。這就導致投資者往往能從中分析出另外的線索,譬如說經濟危機到來了,普通人只能看到“危”的一面,而投資者卻能透過“危”看到“機”的另一面。

    以上所說的,就是基於對資訊的甄別和分析,從而形成了不同人以參差的認知。在這裡,筆者不再過度討論這種認知的參差具體表現在哪兒,而是想對當下整體的經濟形勢進行分析,透過輸出具有價值的資訊增量以期填補普通人對當前經濟形勢所缺乏的認知譜系。

    其實,這道問題多少能夠反映導致如今經濟形勢持續下行的一些因素,以及普通老百姓最想要了解的“面對如今這般的大環境,我們該如何應對”的實質性問題,那麼,筆者在此欲做出詳盡的分析。

    1、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各國央行實行量化寬鬆政策所釋放出來的貨幣流動性堪稱史詩級的大放水,光是去年一整年發行的M2即貨幣供應量就相當於人類過往歷史發行貨幣量的總和。

    很顯然,貨幣超發得太多了。而基於貨幣超發才會出現的通脹甚至是滯脹現象,將在未來的經濟週期內發生。

    2、過去二十年,中國用以儲存貨幣流動性及其存量的市場一直是房地產,以國有土地為信用本位的地方財政,由此開發出數量級超大的商品住房市場。

    然而經過了二十年的高速發展,對於房地產市場以固定資產投資為主的投資回報率愈發呈邊際遞減的趨勢,國家經濟增長放緩,土地財政模式儼然推高了社會各主體的債務,以房地產市場為經濟增長引擎的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尤其是在接下來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國外經貿環境持續惡化的大背景下,產業升級等戰略的推進已刻不容緩。

    3、下一個蓄水池的“池水”必然是由如今的房地產市場這個蓄水池引過去的,那麼下一個蓄水池到底是哪個市場呢?

    想要成為下一個儲存貨幣流動性的蓄水池,必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一、現在的體量就足以容納部分的貨幣流動性;

    二、將來市場增長潛力巨大的;

    三、根據此前房地產市場的固定資產不易使貨幣進行充分流動而只充當儲存功能的教訓,此市場之於貨幣流動性務必具有充分的條件。

    目前看來,以股票市場為主的證券交易市場充當下一個貨幣的蓄水池,那是再好不過的了。現在國家決策層面也在對與股市相關的各種制度和執行機制進行調整和改善,旨在於股市能夠充分發揮出針對社會資源進行有效配置的積極作用。

    蓄水池的騰挪和轉移,對於整個國家及其民眾的影響是很大的,此舉不僅需要改變貨幣的傳導機制這麼簡單,而且還得需要社會各主體對於貨幣和財富的認知思維進行顛覆式改變才行。

    4、居民部門的財富在過去是以儲蓄的方式增值的,但是在未來,隨著存款浮動利率的持續走低推高了社會的債務規模,儲蓄的利息亦隨之下降,甚至有可能趨於零,財富增值的效果必定大打折扣,加上內迴圈戰略必須依靠居民部門的大量消費方才得以實施,在預估政策的影響下,即使自然利率要低於實際利率,國家決策層面從戰略考量,也不會調低存款浮動利率,故而,沿用過去的認知思維去理財甚至保值肯定是行不通的,必須得轉變思維才行。

    在未來,若想要讓資產保值或持續增值,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投身到資本市場去逐利。只因過去按勞分配的方式必將發生根本性改變,往後資源分配的底層邏輯是按資分配的。

    普通老百姓最好現在就事先了解有關資本市場運作的所有底層邏輯,正所謂“未雨綢繆”,現在已經有一部分年輕人開始學著利用資本市場運作的邏輯去理財了,當然,資本市場作為社會資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交易風險的存在也是具有合理性的,故而,普通老百姓務必要謹慎且認真地對待理財這回事兒,從邏輯出發,儘早形成屬於自己的一套有關投資理財的觀念。

    結束語: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各國央行實行貨幣寬鬆的政策,釋放了大量的流動性,超發了海量的主權信用貨幣,國內以房地產市場為主的蓄水池在拉動經濟增長和儲存貨幣流動性這兩個方面均難以為繼,故而必須得將資金轉移到下一個蓄水池。

    目前看來,下一個資金蓄水池毋庸置疑就是以股票市場為主的證券交易市場,且往後的投資理財觀念發生了變化,老百姓的資產若想保值,就不能再沿用過去的那套按勞分配的認知思維,而是得按照順應按資分配的大趨勢的理財方式進行資產保值和增值。

  • 15 # 天下錢糧

    全球放水,貨幣超發,下一個蓄水池是黃金和A股,百姓資產要保值 只能往這兩個方向去。但是房產不算是很好的資產保值工具,為什麼呢?請看下面的詳細解讀。

    在全球一體化的時代,各個國家的經濟都有著極強關聯性的。

    在新冠疫情連續兩年的衝擊下,除中國之外的所有國家,經濟都在負增長,比如英國的GDP就下跌了9,9%;只有中國實現了正增長,而且2021年還有望實現8%的增長。

    在這個大環境下,各個國家為了刺激經濟增長都出臺了大放水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從資料看,去年,也就是2020年,全球各國總共印刷了26萬億美元的貨幣。

    進入2021年以來國內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生活用品、農產品都出現了小幅上漲。我去菜市場買菜,青菜都有50%的漲幅。去超市裡買個小零食也比之前漲了不少。

    很明顯,當前的世界已經處於物價上漲的趨勢之中,匯率崩盤會在今年成為常見的現象。

    比如巴西已經宣佈破產,土耳其的貨幣里拉正在快速地貶值。

    雖然中國的經濟還處於上漲中,但是遊資需要尋找避險地和避險產品,發達國家也想將自己國內的通貨膨脹轉移出去,所以中國有可能出現資本流入、資產泡沫導致的輸入性通貨膨脹,老百姓要提前做好準備應對。

    應對選擇有兩項

    1. 黃金

    黃金作為最牛貴金屬是歷次金融危機中的最佳避險品種,經濟環境好,黃金漲;經濟環境不好,黃金也漲。所以,沒有什麼好說的。

    2. A股

    中國的A股已經不再是獨立於世界金融市場之外了。在經濟發展一枝獨秀的情況下,A股絕對是最吸引境外遊資的投資地。所以國外那些想要保值增值的資金一定會想方設法地投入到A股市場,“幫助”我們衝擊5000點。如果你不會選股票,那麼省事的辦法就是購買股票基金。

    道理就這麼簡單,因為A股的上漲需要靠資金推動,而境外的遊資就是推手。

    最後再來說,為什麼不建議買房子來保值。

    國內政策對房價的控制是越來越嚴格,而且已經出現城市分化現象,基本上4個一線城市房價穩中有升,重點省會城市能保值增值,但是其他城市房價下跌的風險極高,原因只有一個——人口。

    房地產市場不再是全國普漲,進入到“一城一策”“千房千面”的時代。投資房產要謹慎,還要具體樓盤具體對待。只有人口流入正增長,經濟正增長的城市才值得考慮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 16 # V奇蹟成長

    未來中國的蓄水池一定要往股市轉移,房地產作為蓄水池已經被填滿了,國家一直在管控房地產,各地政府的房住不炒政策愈發嚴格。

    錢去不了房地產了,那去哪呢?

    很明顯,只有股市,所以我說未來十年是A股的黃金十年,把握住!

  • 17 # 財經裡的那些事

    當前全球央行絕大多數都開啟了量化寬鬆政策,目的就是為了抗擊疫情帶來的負面經濟影響,儘快的恢復到之前的經濟上行狀態中。但是在這個量化寬鬆政策中,會有超發的貨幣經過社會交換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通貨膨脹率,所以這個大方向我們判斷基本是正確的,但是個人覺得最好的方式,尤其是在國內進行,相對於投資跑贏通貨膨脹率或者抗擊通貨膨脹率的話,買房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從2018年開始,國內的房價就進入了一個相對的下行狀態,這並不是說空口無憑的事情,我們如果調出2018年10月份過後全國近百城市的房價走勢圖就能夠發現,包括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的部分二手房在內都出現了高達10%以上的下跌。很多城市的房價最高點都定格在了2018年上半年。

    房價的趨勢已經進入了一個相對的橫盤或者是勻速下跌狀態中,這對於全國很多線的城市房價而言,基本上都是符合現狀的。但是對於一部分超一線城市而言,部分割槽域依舊處於一個上行狀態,因為它的購買力是由全球構成的,換句話說北上廣深這些超一線城市的部分割槽域未來的房價還會有一定的上漲是由它的地域性和它的城市地位決定的。

    除了這些全球知名度特別高的城市之外,對於絕大部分的城市和一二線城市而言,如果無法在短期內吸引大量的人口和人才的話,2020年中國本身就迎來了自己的人口劉易斯拐點,進入了一個相對的老齡化社會,誰能夠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入住,誰才能夠保住本地的房價,在短期內儘可能的抗跌。

    所以在買房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對於人口的吸引力,尤其是年輕人的吸引力,並且要選擇在周邊公共資源豐富的地區去買房或者投資房產。除此之外我們可以投資不錯的年金和壽險,但是千萬要明白產品再買不要被忽悠,也可以投資當前的A股以及基金市場,也可以包括當前的穩健投資市場,當前的A股在美股的帶動下,本身就處在一個相對的歷史地區定位,後續的三年之內A股市場也一定會迎來自己的一波超級牛市,同理也可以定投基金,這都是非常不錯,承接房地產抽離資金的蓄水池,切記!一切投資都要注意控制比例不要把某單項投資佔比過高!!!

  • 18 # 模界流浪

    小市民觀點。

    1,全球放水,貨幣超發,下一個蓄水池是我們大中華。理由如下。

    1.1,中國是現在世界上經濟體的發動機。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給了一針強心劑。為世界經濟的復甦。提供強大的動力。

    1.2透過這次疫情,大家更清晰的認識了中華民族的制度的優點。以及我們是世界上最好的子民,提供了很好的勞動力。

    1.3我們國家是一個行業分類最全的一個國家。除了個別高階的。其它都能找到。

    1.4除上面說的外我們也是一個消費大國。有很大的消費

    所以總結一下。我們有世界上最好的勞動力。環境,以及制度。下一個蓄水池會在我們中國。

    2,對於百姓資產如何保值。結合第一點,我的觀點是買實物資產。和賭國運。

    2.1買實物資產。民生除外(基本物資國家有保障,不會大起大落)

    2.2貸款買各種資產。總金額是固定的。拿未來的錢買現在的物品。

    2.3堵國運。指數基金定投。這個點是結合1的出的結論。

    2.4,說的有點扎心。底層的老百姓,可能還為了自己下一頓飯奔波勞碌。吃不飽,睡不好。根本沒多餘的資產。所以改幹嘛幹嘛。me too

  • 19 # 百度流淌

    中國資產中,具備保值增值的資產:

    1.中國核心的一二線城市的房產

    2.優質核心的股票和債權

    3.具有良好創新與創業能力的實體

    房產解決生活問題,沉澱財富,而股權與債權具備良好的流動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出現undefined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