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斷鷹攀崖

    沒有

    因為三顧茅廬發生在東漢建安十二年(207年),而不是三國(公元220年12月11日曹丕篡漢—280年5月1日西晉滅吳)。

    另外,三顧茅廬發生在南郡襄陽,而非“南陽”!!

  • 2 # DARKNESSKNIGHT

    躬耕隴畝

    諸葛亮於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琊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琊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在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諸葛亮3歲時母親章氏病逝,諸葛亮8歲時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今江西南昌)赴任,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荊州劉表。

    建安二年(197年),諸葛玄去世,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平日喜歡吟誦《梁甫吟》,又常以管仲、樂毅自比,時人對他都是不屑一顧,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他的才幹。

    隆中對策

    建安六年(201年),劉備為曹操所敗,投奔荊州劉表同時,積極聯絡當地的豪傑。當時,劉備依附於劉表,屯兵於新野(位於今河南南陽)。後來司馬徽與劉備會面時,表示:“那些儒生都是見識淺陋的人,豈會了解當世的事務局勢?能瞭解當世的事務局勢才是俊傑。此時只有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又受徐庶推薦,劉備希望徐庶引亮來見,但徐庶卻建議:“這人可以去見,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將軍宜屈尊以相訪。”劉備便親自前往拜訪,去了三次才見到諸葛亮。與諸葛亮相見後,劉備便叫其他人避開,對他提問:““現今漢室衰敗,奸臣假借皇命做事,皇上失去大權。我沒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與能力,想以大義重振天下,但自己的智慧謀略不夠,所以時常失敗,直至今日。不過我志向仍未平抑,先生有沒有計謀可以幫助我?”

    諸葛亮遂向他陳說了三分天下之計。諸葛亮分析道:“自董卓擅政以來,各地豪傑並起,佔據州、郡的數不勝數。曹操與袁紹相比,聲望少之又少,然而曹操最終之所以能打敗袁紹,以弱勝強的原因,不僅依靠的是天時,而且也是人的謀劃得當。現在曹操已擁有百萬大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確實不能與他爭強。孫權佔據江東,已經歷三世,地勢險要,民眾歸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只可以把他作為外援,但是不可謀取他。荊州北靠漢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資都能得到,東面和吳郡、會稽郡相連,西邊和巴郡、蜀郡相通,這是大家都要爭奪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卻沒有能力守住它。益州地勢險要,有廣闊肥沃的土地,自然條件優越,高祖憑藉它建立了帝業。劉璋昏庸懦弱,張魯在北面佔據漢中,人民殷實富裕,物產豐富,劉璋卻不知道愛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賢明的君主。將軍是漢室宗親,而且聲望很高,聞名天下,廣泛地羅致英雄,思慕賢才,如飢似渴,如果能佔據荊、益兩州,守住險要的地方,和西邊的各個民族和好,又安撫南邊的少數民族,對外聯合孫權,對內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勢發生了變化,就派一員上將率領荊州的軍隊直指中原一帶,將軍您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從秦川出擊,老百姓誰敢不用竹籃盛著飯食,用壺裝著酒來歡迎將軍您呢?如果真能這樣做,那麼稱霸的事業就可以成功,漢室天下就可以復興了。”

    這篇論說後世稱之為《隆中對》。劉備聽後大讚,力邀諸葛亮相助,於是諸葛亮便出山入幕。劉備常常和他議論,關係也日漸親密。關羽、張飛等大感不悅,劉備向他們解釋道:“我有了孔明,就像魚得到水般,希望諸位不要再說了。”關羽、張飛等便不再抱怨。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對》是此後數十年劉備和蜀漢的基本國策,諸葛亮時年27歲。

    初出茅廬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表的長子劉琦十分器重諸葛亮。劉表之妻、劉琦後母蔡氏屢進讒言,劉表寵愛少子劉琮,對劉琦漸漸不悅。劉琦數次向諸葛亮請教自安之術,但諸葛亮每每推辭,不為之謀劃。劉琦便在一次飲宴時用上屋抽梯之計令諸葛亮說出解決辦法。劉琦對諸葛亮說:“如今我們兩個向上到不了天,向下接不到地,就我們兩個人,話出自你口,進入我的耳朵,無他人知曉,現在可以說了嗎?”諸葛亮無奈之下對劉琦說:“你難道看不見歷史上申生在國內導致禍患,重耳逃亡在外而獲得生存嗎?”劉琦意識到諸葛亮讓他外出以自保。當時黃祖被東吳殺害,劉琦便上薦為江夏太守外求自保。

    建安十三年(208年)八月,劉表病逝,其二子劉琮繼。當時託名為漢相的曹操統一北方後,率20萬大軍南下荊楚,聽到曹操南下的訊息,遣使投降。諸葛亮勸說劉備,及時攻打劉琮,可趁機佔領荊州,劉備不忍。劉備在樊城知道曹操大軍南下後,率軍隊和百姓南逃,曹軍在當陽長坂追上並大破劉軍。

    同年,劉備敗走夏口,而孫權之前又派魯肅到來觀察情況,並向劉備建議向孫權求救,諸葛亮便自薦到柴桑作說客,與魯肅結為朋友。

    赤壁鬥智

    劉備率軍到了夏口(今湖北漢口)之後,諸葛亮說:“如今態勢緊急,我請求親赴江東求救於孫權。”當時孫權率領軍隊駐紮在柴桑(今江西九江),觀望事態的發展。到達柴桑後,諸葛亮面見孫權。諸葛亮為孫權分析局勢:“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據有江東,劉豫州也把部眾聚集在漢水之南,打算與曹操爭奪天下。如今曹操平定其他勢力,基本上佔據了北方,如今南下攻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所用武,所以劉豫州逃到了這裡。

    接著,諸葛亮先用二分法給孫權兩個選擇,“如果能以吳、越的軍力與中原之國抗衡,不如早和曹操斷交”;另一個選擇則是激將法,“如果認為不能抵擋,為何不停止軍事行動,向北方稱臣呢!”孫權卻反問諸葛亮,劉備又為何不投降。諸葛亮便提高劉備身價,說劉備有氣節,絕不投降,以向孫權顯示劉備的決心。孫權大怒,誓言不會向曹操投降,但卻有所擔心,劉備還有多少兵力戰鬥。諸葛亮最後才分析兩軍的情況,先說出自軍散兵歸還和關羽水軍有萬人,加上劉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萬人,再說出曹軍遠來疲弊,追劉備時,又用輕騎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而且北方人不習水戰,荊州百姓又是被逼服從曹操,不是心服;最後肯定地說曹操必定可打敗。孫權十分高興,後又受到魯肅、周瑜的遊說,決定聯劉抗曹,派周瑜、程普、魯肅等率三萬水軍,與曹操開戰。

    諸葛亮隨軍回到劉備處;十一月,曹操大軍在赤壁遭遇孫劉聯軍火攻,曹操軍遭受了非常大的損失,而此時曹操軍中又爆發瘟疫,曹操不得已引軍北還。

    定鼎荊益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劉備趁曹操北歸之機,聽從諸葛亮之計,平定荊南四郡,任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督令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負責調整賦稅,充實軍資。建安十五年(210年),劉備以龐統為耒陽令,龐統因沒有政績而被罷官。諸葛亮向劉備進言,龐統有大才,不可小用。於是劉備任命龐統為治中,與諸葛亮一樣被器重,與諸葛亮並列為軍師中郎將。

    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牧劉璋在張松的慫恿下,派法正到荊州請劉備率兵入,保護益州安全。諸葛亮認為機不可失,勸說劉備應允。諸葛亮便與關羽、張飛、趙雲等鎮守荊州,劉備親自率軍在謀士龐統的陪同下進入了益州。至次年十二月,劉璋發覺張松私通劉備,將張松處死,下令守關諸將不準劉備兵馬透過。劉備與劉璋決裂,還攻成都。劉備棋先一著,佔領涪城(今四川綿陽)向成都挺進。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十月,曹操在平定關中諸軍閥後南侵漢中。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與曹操在漢中對峙不下,劉備派人到成都讓諸葛亮調兵來支援,楊洪以漢中是益州咽喉,家門之禍、存亡之機,勸諫諸葛亮在這種時候應該“男子當戰,女子當運”。漢中之戰以劉備的勝利告終。七月,劉備自稱漢中王。至此,完全實現了諸葛亮在“隆中對策”中制定的“跨有荊、益”的戰略目標。

    然而,東吳的呂蒙極力主張“取羽,全據長江”。最終,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季,呂蒙率領東吳軍隊,白衣渡江、斬殺關羽、奪取荊州。“隆中對策”因此而遭受了重大的挫折。

    先主託孤

    漢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篡漢自立,傳言稱漢獻帝劉協為曹丕所害,於是群臣勸已成為漢中王的劉備登基為帝,劉備開始不答應,諸葛亮就用耿純遊說劉秀登基的故事勸劉備,劉備同意後,於221年稱帝,國號為“漢”,任諸葛亮為丞相、錄尚書事,假節。同年張飛被害,諸葛亮領司隸校尉一職。

    白帝城蜀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劉備為奪回荊州,親率大軍伐吳。章武二年(222年)劉備兵敗夷陵(今湖北宜昌);八月,劉備撤退至永安。諸葛亮大嘆:“可惜法正故去,否則必能阻止陛下東征之舉。”至章武三年(223年)二月,劉備病重,召諸葛亮到永安,與李嚴一起託付後事,劉備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夠安頓國家,終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劉禪)可以輔助,便輔助他;如果他沒有才幹,你可以自行取度。”諸葛亮涕泣地說:“臣必定竭盡股肱的力量,報效忠貞的節氣,直到死為止!”劉備又要劉禪視諸葛亮為父。延至四月,劉備逝世,劉禪繼位,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開設官府辦公。不久,再領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務,劉禪都依賴於諸葛亮,由諸葛亮決定。本來南中地區因劉備逝世而乘機叛亂,諸葛亮因國家剛逝去君主,先不發兵,而派鄧芝及陳震赴東吳修好。

    蜀建興三年(225年)春天,諸葛亮率軍南征,臨行前劉禪賜諸葛亮金鈇鉞一具,曲蓋一個,前後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賁六十人。後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討伐雍闓、孟獲,諸葛亮採取參軍馬謖的建議,以攻心為主,先打敗雍闓軍,再七擒七縱孟獲,至秋天平定所有亂事,十二月班師成都。蜀漢在南中安定並獲得大量的資源,並且組建了無當飛軍這支勁旅。經過長期積累,有了北伐的基礎。

    北伐中原

    蜀建興四年(226年),魏文帝曹丕死,其子曹叡繼位,缺乏統治經驗。諸葛亮抓住有利時機,決定出師北伐。次年三月,率軍進駐漢中,頓兵沔陽(今陝西勉縣)。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事先揚聲走斜谷道取郿,讓趙雲、鄧芝設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軍攻祁山。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關中震響。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郃率領步騎五萬人前往,大破馬謖於街亭。而同時趙雲寡不敵眾,失利於箕谷。諸葛亮乃拔西縣千餘家返回漢中。第一次北伐失敗。上疏請求自貶三等,蜀後主以諸葛亮為右將軍,行丞相事,所總統如前。同年冬,諸葛亮趁魏兵東下,關中虛弱,趁機北伐,出兵散關(今陝西省寶雞市西南)圍陳倉(今陝西省寶雞市東),為魏將郝昭所拒,諸葛亮勸降不成,而又糧草不繼,不得已退還漢中。魏將王雙來追,被斬。

    建興七年(229年)春,諸葛亮遣陳式攻武都(今甘肅省成縣周邊)、陰平(今甘肅省文縣周邊)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至建威(今甘肅省西和縣西),郭淮退,遂得二郡。

    建興八年(230年)秋,魏軍三路進攻漢中,司馬懿走西城(今陝西省安康市西北),張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諸葛亮駐軍於城固(今陝西省城固縣東)、赤坂(今陝西省洋縣東二十里)。時大雨三十餘天,魏軍撤退。同年,諸葛亮使魏延、吳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後將軍費曜(瑤)、雍州刺史郭淮於陽溪(南安郡內,當在今甘肅省武山西南一帶)。

    建興九年(231年)二月,諸葛亮率大軍攻祁山,始以木牛運。時曹真病重,司馬懿都督關中諸將出拒。諸葛亮割麥於上邽(今甘肅省天水縣)。司馬懿追亮至滷城(今甘肅省天水市與甘谷之間),掘營自守,有“畏蜀如畏虎”之譏。

    同年五月,諸葛亮使魏延、高翔、吳班赴拒,大破司馬懿,漢軍獲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於是司馬懿退還保營。《晉書》則記魏軍卸甲輕裝,日夜兼程,在漢陽與諸葛亮相遇,司馬懿派將軍牛金率輕騎做餌,諸葛亮退兵至祁山,屯兵滷城,據南北二山,堵水築圍牆。魏軍攻破,大破蜀軍,俘獲斬首數萬。而陳壽所著《三國志》裡,兩種說法均無記載。六月,李嚴因運糧不濟呼諸葛亮還師。張郃追亮退兵至木門,中箭身亡——此為二出祁山。

    建興十年(232年),諸葛亮在黃沙休兵勸農,製作木牛流馬等,並且練兵講武,準備再次北伐。建興十一年(233年)冬,諸葛亮派遣諸軍運米,集結大軍於斜谷口,治斜谷邸閣。

    建興十二年(234年)二月,諸葛亮經過三年勸農講武的準備,率大軍出斜谷道,據武功五丈原(今陝西省岐山南),屯田於渭濱,同時派使臣到東吳,希望孫權能同時攻魏。四月,蜀軍到達郿縣,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下紮營寨。司馬懿則率領魏軍背水築營,想再次以持久戰消耗蜀軍糧食,令蜀軍自行撤退。

    諸葛亮魏將郭淮認為蜀軍必會爭奪北原,司馬懿認同,便派郭淮先前往防備。果然,蜀軍到來,但被郭淮擊退。諸葛亮考慮到前幾次北伐都因為運糧不繼,導致功敗垂成,於是開始在渭、濱的居民之間屯田生產糧食,百姓亦相安無事,一切如常。而孫權也響應蜀漢,親率十萬大軍北上攻魏,但被魏明帝曹叡親自率軍打敗。

    諸葛亮派虎步監孟琰駐武功水北,適逢水漲,阻斷了諸葛亮和孟琰的聯絡。司馬懿趁機出兵進攻孟琰。結果諸葛亮一方面派工兵架橋,一方面派弩兵向司馬懿的部隊射箭。司馬懿看到橋快架好,只好撤退了。魏、蜀兩軍相峙了百多日,其間諸葛亮多次派人挑戰,司馬懿軍始終堅守不出。其後諸葛亮故意讓人帶一套女人的衣服、頭巾送給司馬懿,表示司馬懿就像女人一樣。魏軍將領見此情形都火冒三丈,紛紛要求出戰,為了搪塞將領們的要求,司馬懿假意上表給魏明帝請戰。曹睿便派衛尉辛毗為軍師,到前線節制司馬懿。

    司馬懿曾向蜀漢使者詢問諸葛亮的睡眠、飲食和辦事多少,不打聽軍事情況,使者答道:“諸葛公早起晚睡,凡是二十杖以 上的責罰,都親自披閱;所吃的飯食不到幾升。”司馬懿告訴人說:“諸葛孔明進食少而事務煩,他還能活多久呢!”

    諸葛亮乃分兵屯田,在魏國境內與魏國百姓共同種糧自給自足,打算長期駐紮下去,但諸葛亮卻因過於操勞而病重。

    病重而逝

    八月,諸葛亮病情日益惡化。司馬懿趁諸葛亮病重不能統軍,於是親自率軍襲擊蜀軍後方,斬五百餘人,獲牲口千餘頭,降者六百餘人。諸葛亮病重之際,蜀主劉禪派遣尚書僕射李福前來軍前問候,同時詢問國家大事。李福與諸葛亮談話完畢,辭別而去,幾天之後又回來。諸葛亮說:“我知道您回來的意圖,近來你雖然整天與我交談,但有些事還沒有對你交待,所以你又回來聽取。你所要問的事蔣琬最適合。”李福連忙道歉說:“日前確實不曾詢問,等到您百年之後,誰可以擔負國家重任,所以就又返回。再請問蔣琬之後,誰又可承擔重任?”諸葛亮說:“費禕可以繼任。“李福又問費禕之後誰可接任?諸葛亮沒有回答。同時,諸葛亮也對各將領交代後事,要楊儀和費禕統領各軍撤退。由魏延、姜維負責斷後。不久,諸葛亮在軍營中去世。而楊儀、姜維按照諸葛亮臨終的部署,秘不發喪,整頓軍馬從容撤退。

    司馬懿認為諸葛亮已死,率軍追擊,姜維推出雕刻成諸葛亮模樣的木雕並率領大軍回返,司馬懿看到諸葛亮(木雕),認為諸葛亮裝死引誘魏軍出擊,趕緊飛馬撤退,奔行數里,司馬懿數次問左右將領:“吾頭尚在否”?眾將俱回:“尚在”。司馬懿不敢再追趕。於是蜀軍從容退去,進入斜谷後,才訃告發喪,而此事後來也被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 司馬懿聽聞蜀軍在斜谷發喪後自嘲道:“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其後,司馬懿視察蜀軍遺留的營寨,感嘆說:“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

    身後之事

    蜀軍返回成都後,劉禪追諡諸葛亮為忠武侯。諸葛亮遺言命令部下將自己葬在漢中定軍山,依山勢修建墳墓,墓穴僅能容納下棺材。諸葛亮曾經上表指出自己沒有多餘財產,只有800株桑樹和15頃土地,而自己穿的都是朝廷賜封,就算兒子都是自給自足,自己沒有一點多餘的財產。果然,諸葛亮直至死時也是如此,甚至在臨死前,也吩咐了他下葬時只需要挖洞一個,棺木能夠放進去便足夠,自己則穿著平常的服裝即可,不須要其他配葬物。武侯墓在定軍山勉縣。

    蜀漢各地多上書請立諸葛亮廟,蜀漢朝堂以此違背禮制不納,於是百姓在四時的節日於道路上私祭諸葛亮。直至景耀六年(263年),在習隆、向充的建議下,劉禪在沔陽為諸葛亮立廟。

    諸葛亮死後30年,司馬昭派遣鄧艾、鍾會伐蜀。他的長子諸葛瞻和長孫諸葛尚一起在綿竹之戰中戰死沙場。

  • 3 # 中行偃1

    在回覆這類問題的時候,始終強調一件事,諸葛亮自度孫權一定會很好的待他,但是,不可能對他言聽計從!這是他不效力孫權的最根本的原因,換句話說就是諸葛亮無法駕馭孫權。憑諸葛亮的智慧不會不知道孫權他駕馭不了,曹操還用問嗎!因此,劉備就是他唯一的選擇。也就是說他要達到管仲、樂毅的歷史定位,只有在劉備身上才能實現,從當時的環境來看,他選擇劉備無疑是最正確✅得。

    這就意味著諸葛亮更需要劉備!對劉備而言諸葛亮當然重要,但絕不至於沒他不可。這個觀點可以從劉備後來的龐統、法正等謀士們身上得以體現(入川之戰選擇龐統、漢中之戰選擇法正)。反之,如果沒有劉備,諸葛亮根本沒有施展他管仲、樂毅般的才智的空間,沒有劉備諸葛亮也許就是司馬徽(水鏡先生)的終身朋友了。

    可是,這些問題在劉備那裡卻是一無所知,劉備就像不知道孔融也知道世間有一個叫做劉備的人一樣,根本就不知道還有個叫諸葛亮的人這麼需要他。所以,他應該在劉備最需要的時候出現!而不是在劉備長了滿身贅肉的時候才出現。諸葛亮對劉備的考察估計是始於公元202年的博望坡之戰,劉備在此戰的勝利奠定了諸葛亮對他的信心。縱觀荊州各方面力量只有劉備能夠抵抗曹操!諸葛亮的身世是有這個判斷條件的,他是劉表的外甥女婿。

    來了!劉備最需要諸葛亮的時機說來就來了。公元207年,曹操大軍迅速南下直撲荊州,當時駐紮在新野的劉備一籌莫展,他沒有力量抵擋曹操,劉表又半死不活的,根本顧不上危機:

    “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諸葛亮見劉備時講的大道理這裡不提了)此段記載見於《九州春秋》和《魏略》也是史書。

    “臣本布衣?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這一段是什麼意思!目的非常明顯,是要告訴劉禪,他生身爸爸是怎麼對待現在的這位“相父”的,同時也要讓劉禪知道,他爸爸與“相父”是患難之交,明告訴劉禪:相父是在你爹最困難的時候幫助他轉危為安滴!因此你爹委相父以重任,對相父言聽計從,已經二十一了!輪到你了,你應該何去何從?繼承你爸爸遺志,繼續對相父言聽計從。你敢還有別的選擇嗎!

    作為三國時期最傑出的政治家,諸葛亮這麼做一點都不過分,因為他看到劉禪不是劉備那塊料。因此就不要過於糾結其中的不實之辭!!!誰說諸葛亮是布衣?劉備入川之前之後哪裡有用諸葛亮打仗了?軍事行動都不用你,委你什麼重任?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允許設定長史、司馬、從事中郎,擁有開府辟召掾屬的權力,禮儀如同三公的劉表的外甥女婿,地位卑鄙嗎!現在先把全詩看完: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可見,杜甫和許多人一樣都是透過《出師表》才瞭解到諸葛亮的情懷。倘若杜甫看過《九州春秋》和《魏略》也許他的《蜀相》就是另一番滋味了。

  • 4 # 楚雲鵬0623

    謝邀,既然《三國志》和《資治通鑑》等正史都沒有看,就沒有必要提這樣的正史研討問題。正史上其實只是沒有像《三國演義》一樣將劉備招納諸葛亮的細節說出來,這很符合中國古代的官方史書的寫作風格。至於《出師表》中諸葛亮自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三顧可以是實說,劉備三次到諸葛亮家請教天下事,也可以是虛說意為“多次”,至於“草廬”可以和“陋室”等一樣看做是“謙稱”。這也是唐詩中“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三顧”的出處,同時也更證明了此處的“三”正是虛指,是“多”的意思,否則如果只有“三次”又怎能說是“頻繁”?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三顧茅廬”一節中將“三”由虛轉實,並不能說是造假,只能說是演義,是小說家言。畢竟《三國演義》也不是羅貫中完全憑空創作的,它來自於民間的評話故事,而小說和評話的主要受眾是中下層的百姓而不是史學家,他們更關注情節的生動而不是歷史的嚴謹。正像小說中的《康熙大帝》也不是歷史上的康熙皇帝,他源於歷史而高於歷史。《三國演義》不是史書,為了突出主角人物,細節之處張冠李戴、移花接木比比皆是,已經不必再詳說,例如為突出劉備的仁義和張飛的直爽暴躁,將劉備“鞭撻督郵”放在張飛身上,為突出諸葛亮的機智多謀,將孫權無心之舉的“草船借箭”寫成諸葛亮與周瑜比智的有意為之等等。

    所以問題的核心是劉備是否真的禮賢下士,多次與諸葛亮商討天下政治大計並請求他出山輔助?這個應該有。但是劉備是否真的如《三國演義》中所描寫的三次頂風冒雪到諸葛亮家求教,這個可能真沒有。

  • 5 # 五金員工陳可為

    三國時期,劉備曾經三顧茅廬,請諸葛亮當軍師,名副其實,才華出眾,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經天緯地之才。

  • 6 # 六六談古今

    劉備在荊州劉表處的時候,手下武將有關羽、張飛等人。文臣裡缺少一個能運籌帷幄的智者。在這個時候有人給劉備推薦了諸葛亮。《三國志》 對這件事情的描述是:

    當時劉備在新野,徐庶見到了劉備對他說:“諸葛孔明那樣的人,就像一條臥著的龍。主公願意見到他嗎?”

    劉備說:“君與俱來”【你把他帶過來吧】

    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這是一處佐證。

    《出師表》裡還有一句:臣本布衣,躬耕於隴畝,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遂許先帝以驅馳。

    結合陳壽的《三國志》和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劉備是有去三顧茅廬親自請諸葛亮出山的。

  • 7 # 荊山線上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群雄逐鹿,天下紛攘。

    劉備在各方軍事勢立的角逐之中,兵微將寡,力不從心,先敗於呂布,後敗於曹軍,遂一路逃竄,投靠荊州牧劉表。然劉表計聽屬下“備有異志”之讒言,尚也未敢輕信劉備,便許以荒野小地“新野”,使其暫駐軍馬,方得以苟延殘喘。

    此時的劉皇叔,北沒有曹操兵精將廣,南不如孫權聲勢浩大,武將不過數人,人馬不過幾千,兵微將寡、士氣低落,僅有的謀士徐庶還被曹操設計挖走。

    劉備處在這種政治、軍事的低谷之中,自然求賢若渴,希望透過遍訪民間隱士以求得到高人賢士的扶佐,從而實現自己成就霸業“匡扶漢室”的宏圖偉業。

    所以,身處逆勢之中的劉備自然想到與徐庶分手時徐庶舉薦的諸葛亮。據陳壽的《三國志》記載:“時先生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日:‘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顧,乃見。”

    諸葛亮即有凌雲之志,又具有曠世奇材,“自比管仲、樂毅”。正如襄陽名士司馬徽曾對劉備所言:“臥龍風雛得一人可安天下”。因此,劉備“三顧茅廬”請孔明下山扶佐自己可謂如飢似渴,當在情理之中了。

    另有諸葛亮親作《出師表》也可佐證劉備“三顧茅廬”的確實存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由此可以看出,陳壽的《三國志》中有關劉備“三顧茅廬”的記載;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一書中,亦對“三顧茅廬”有著具體的描述;更有諸葛亮本人親著的傳世之作《出師表》也著重提及劉備當年“三顧臣於草廬之中”。這些都足以說明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扶佐自己確有其事,是不爭的事實。

    劉備攜關羽、張飛頂風冒雪、鞍馬勞頓,兩次前往隆中臥龍崗登門拜訪,皆因諸葛亮仙遊在外而未曾相見。隨後又第三次登門拜訪,恰逢孔明晨睡正鼾未曾驚擾,就一直耐心地等待孔明大夢初醒方才上前答話。

    諸葛亮被劉備禮賢下士的精神所感動,深知劉備乃仁義之君,兩情相悅,遂促膝長談天下局勢。

    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三分勢態,指出北方曹操佔據天時,東南孫權隔江而治佔據地利,劉備舉“匡扶漢室”大旗,興仁義之師當佔有人和。

    與是劉備大喜,遂拜孔明為軍師,即邀出山扶佐自己共圖霸業,以此實現自己的政治報負。

    此後,諸葛亮隨劉備南北征戰,出謀劃策,採取南聯孫權,北拒曹操,佔荊州,取四川。終於幫助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實現了東漢末年三分天下、三國鼎立的歷史局面。

    劉備死後,諸葛亮秉承先主遣志,治國安民,且為“匡扶漢室”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最後因操勞成疾,在五丈原病死軍中,畢生踐行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報“知遇之恩”的行為準則。

    這正是:

    三顧茅廬傳佳話,君臣團結美名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做藕夾好吃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