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中茅店
-
2 # 路遙lgy
謝謝邀請!在皇帝裡面,萬曆皇帝的確是個奇葩另類!但是這並不影響他的統治和皇權!在萬曆皇帝不上朝的原因,據說是關於立太子的事情與群臣意見不一,所以乾脆不上朝了!大臣們不知道太子是誰,也就不知道還輔佐那個,大臣們的一些觀點也就不用爭論了,只能一心一意的聽皇帝的!這樣使得皇權更穩定了!再有萬曆在朝裡極有威望,登基時就重用張居正,勵精圖治發展經濟,與其上邊相比的確是賢明的皇帝!他懂得制衡權利,把那些與自己政見不一的早早趕出重要位置!自己牢牢掌握兵權,任何人不能僭越!他還實行內閣制,把政事交給幾個人,幾個人只聽他自己的!使得內閣權利不集中,所有的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控範圍之內!萬曆皇帝儘管多年不上朝,正是他的賢明使得他在三次出兵打仗都能取得勝利! 萬曆期間三次大的戰役,一是寧夏之戰。二是,抗日援朝的戰爭!打敗日本豐臣秀吉!三是播州之戰!
-
3 # 策馬請長纓
萬曆初期,因為皇帝年幼,不能親自處理政務,大權歸內閣及首輔張居正,張居正時期的內閣首輔成為整個明代權力最大的內閣首輔,這當然得有當時的權宦,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的支援。張居正是一個頗有理想和抱負的政治改革家,大明朝在他的輔佐下,國富民強,出現了“萬曆中興”的局面。
但張居正病逝後,其獨斷專行的作風,被言官彈劾,萬曆皇帝親政後也對張居正的擅權感到不滿,於是下令抄了張居正的家。
此後的內閣地位驟然下降,首輔權力也大為縮小,後來的首輔因為有前車之鑑,遇事也大都不敢擅自做主。此時,萬曆皇帝雖然不上朝,但不代表他不理朝政,不代表他不關心天下大事,他依然牢牢掌握著大權。
萬曆時期的三大徵,是指萬曆時期(1573年-1620年),在西北、西南及北韓地區,朝廷採取的系列軍事行動。即寧夏之役、北韓之役、播州之役。
明朝廷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才勉強取得了勝利,也耗費了張居正多年來的改革成果。
-
4 # 日常刷下線
萬曆開創了皇權和官員的雙軌制治理方法,由於張居正不成功的改革使種地農民數量銳減,國家依靠土地稅支援的國庫入不敷出。經過科舉考試上來的官員又對國家治理沒有任何建樹。萬曆發現農業人口減少但是城市人口卻激增由於出口業的發達。國家實際的財政已經向工業附加值更高的工商業轉變。他大膽啟用工商稅,礦稅,關稅,同時運用的現代國家財政體系。但是由於國家財政在守舊的理學教徒們的眼中必須是收農業稅,其他稅收都是離經叛道。萬曆開始應用內帑來規避這些守舊派的威脅!這也導致了國家大事無論是戰爭,還是救災都要透過萬曆的內帑。外朝守舊派最後來看無法控制皇帝成為他們的傀儡。最後來看無疑萬曆是成功了,擺脫了被加害的命運還有效的治理了國家。而上朝比較多的皇帝不是成為外朝文官的傀儡,就是在他不聽話的時候加以殺害!
-
5 # SeaArm
神宗在軍事上任用幹練將校,先後發兵平定了播州(遵義)楊應龍之亂的播州之役、平寧夏哱拜之亂的寧夏之役、抵抗日本豐臣秀吉發兵侵略北韓以及奴兒干都司的北韓之役,維護了明朝的內部統一及宗主國的權威。此三場戰爭合稱萬曆三大徵。後世有說明軍雖均獲勝,但軍費消耗甚鉅,如僅北韓一役消耗國庫便高達銀八百八十三萬五千兩,米數十萬斛,對晚明的財政造成重大負擔。但實際上明代晚期僅對後金的戰事,耗費就高達六千萬兩之巨,遠超三大徵,且三大徵都是不得不打之戰,如北韓一國勢拱神京,地牽關海,薊、遼之外藩,東江之咽噎,一或失守,重險撤焉,如若不打甚至打敗了,明朝都有亡國之危。而三大徵實際軍費則由內帑和太倉庫銀足額撥發,三大徵結束後,內帑和太倉庫仍有存銀,而面對薩爾滸之戰的大敗,朱翊鈞用熊廷弼守遼東,屯兵築城,才稍稍將東北局勢扭轉。
萬曆皇帝指揮的萬曆北韓之役使北韓保全了國家,避免了亡國的巨大危險,儘管北韓人對萬曆皇帝有著深厚的感情,但是在北韓使臣的記錄中,更多的還是對萬曆帝消極怠政、貪婪奢侈等惡劣行徑的批評。而北韓使臣塑造的萬曆皇帝形象,也反映出明中葉之後北韓對中國社會集體想像的轉變,大明國的形像已經由北韓前期塑造的天朝上國,逐步褪去了耀目的光環,而走向了沒落。但在明清鼎革後,北韓對明朝的推崇思念又走向一個新的巔峰,北韓君王設大報壇,萬東廟祭祀明太祖,明神宗和明思宗。北韓孝宗甚至一度打算北伐清廷,北韓士子儒生暗中使用崇禎年號幾近三百年,鄙視清朝,並以宋時烈等為首推崇“尊周思明”“春秋大義”,稱自己是“皇明遺民”,那怕隱居山中,一生不出仕為大明守節者也大有人在,甚至到近代北韓高宗稱帝時,大明滅亡已超過二百餘年,其即位時諸臣勸進仍是“神宗皇帝再造土宇, 則義雖君臣, 恩實父子...嗚乎! 天命靡常, 皇社既屋, 帝統墜地, 獨大報一罈, 乃皇春一胍之所寄...陛下聖德大業,宜承大明之統緒”,一切禮節皆取自《大明會典》。
-
6 # 竹林音韻
《明史》載:“寧夏用兵,費帑金二百餘萬。其冬,北韓用兵,首尾八年,費帑金七百餘萬。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費帑金二三百萬。三大徵踵接,國用大匱” 。又卷百二十三《王德完傳》:“近歲寧夏用兵,費百八十餘萬;北韓之役,七百八十餘萬;播州之役,二百餘萬”。據此可以粗略統計出這八年間國家的軍事開支高達一千一百六十餘萬兩白銀。
萬曆十四年(1586年)九月,萬曆帝因病連日免朝,給內閣的解釋是“頭暈眼黑,力乏不興”,服藥之後依然“身體虛弱,頭暈未止”,不但無法上朝,祭祀太廟也無法親自前往。 萬曆十四年後,萬曆帝就開始連續不上朝。萬曆皇帝從此開始了他與朝臣之間長達數十年的抗爭。但是,萬曆很明白朝廷需要什麼,自己需要什麼,因此,萬曆帝派出礦監和稅監搜刮民間財產。萬曆給自己攢下了幾千萬兩銀子的皇銀內帑,並且透過控制財政的手段來控制朝政。
同樣,萬曆皇帝透過對財政的控制,先後取得了援助北韓王朝抵抗日本侵略的壬辰倭亂、平定寧夏拜之亂、平定貴州楊應龍之亂的“萬曆三大徵”的勝利。也因此,萬曆皇帝認為自己是繼太祖成祖之後,有著赫赫武功的皇帝,並且認為自己的這套消極辦法也能行之有效。
-
7 # 沒用的貓
先說說,萬曆三大徵的時間線:寧夏之役自1592年(萬曆二十年)二月十八日延至九月十八日。北韓之役第一回衝突自1592延至1593年(萬曆二十至二十一年);第二回衝突自1597延至1598年(萬曆二十五至二十六年)。播州之役自1599延至1600年(萬曆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
再說說,萬曆三大徵的經濟線:清朝官方的《明史》載:“寧夏用兵,費帑金二百餘萬。其冬,北韓用兵,首尾八年,費帑金七百餘萬。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費帑金二三百萬。三大徵踵接,國用大匱”[3]。又卷百二十三《王德完傳》:“近歲寧夏用兵,費百八十餘萬;北韓之役,七百八十餘萬;播州之役,二百餘萬”。據此可以粗略統計出這八年間國家的軍事開支高達一千一百六十餘萬兩白銀。
好了現在開始進入正題了:說說三大徵成功的原因。
第一,打仗得出師有名。三大徵中,寧夏和播州兩戰是因為政權被威脅,這必須要打;而北韓戰爭涉及到邦國關係,今天不替北韓出面,那麼剩下的那些小藩國還有誰會踏踏實實的依附大明?所以也必須打。
第二,打仗必須得有錢。再出師有名的戰爭也要有兵有糧有餉有槍才行,而這一切滿朝文武是不會出錢的,只能從國庫中拿。而國庫中的錢呢?只能再把大牛人張居正從墳裡請出來,沒這位大牛人的改革,哪來的銀子打仗。看看上面的資料就能明白,這三大徵的花費可是不菲,所以萬曆此時應該懷念和感謝他這位老師了。
第三,打仗必須得上下一心。上下一心嗎?當然不一條心。這就要回到三大徵的時間線:三大徵的總時間段是在萬曆二十年至萬曆二十八年之間。這個時間段是什麼,正好處於國本之爭的第一階段(個人喜歡以萬曆二十九年朱常洛封為太子進行時間分割。),爭個朝堂以是否長子繼承分成了兩派。朝堂局勢進入了政治角力階段。這就給了萬曆在其中取利的縫隙,或者說此時的政治角力給了萬曆一個說話做主的機會。這時又得把一位大神請出來感謝一番,有請嘉靖帝。沒有嘉靖帝對內閣成員間遊戲規則的制定和把控,內閣成員間是打不起來的,也就無法形成縫隙被皇帝利用,萬曆必須要給他爺爺燒股香了!
第四,打仗必須得有決心。這個決心來源於誰?就是萬曆。萬曆有決心打,除了以上分析的三條原因外,還有一條原因更為重要,就是他有自己的想法。張居正死後,被萬曆抄家,本就是萬曆想在文官集團中樹立威信的手法,但卻沒有成功,國本之爭就是一個重要體現。那麼萬曆真的是氣餒了嗎?當然不會,否則就不會有一個一直綿延到萬曆四十二年梃擊案後才真正定論的長達28年的抗爭。萬曆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與文官集團角力。除了所謂的“怠政”之外,另外一種方式就是勤政。可一般的事,文官集團是不會讓萬曆插手的。但戰爭可不一樣,萬曆有了一個充足的身份理由:老子是皇帝,大明朝是老朱家的,這事我必須說了算!而文官集團呢?經歷了土木堡之後,北京保衛戰之後,早就對戰爭存下了心理陰影。因為如果打不贏,朝廷輸了事小,他們的個人利益必然受到牽連,這才是大事。這樣皇帝想打仗,又不花自己的錢,有國庫撐著,何樂不為呢?這樣萬曆就找到了一個作為明君的機會。機會難得必須做好,才能重振朝綱!萬曆有決心打下每一場硬仗。
-
8 # 火器工坊
因為萬曆朝的前20年,大明朝還有豐厚的家底。藉著六年的隆慶新政和萬曆前十年張居正的改革,大明從軍事到國庫都有了中興的局面。
軍事方面,薊州、遼東、宣府等地的明朝駐軍經過戚繼光的改革,實力大大得到了提高。車營的大規模運用已經新式火炮的運用,使得明邊軍在對付蒙古女真時可以表現的從容不迫。另一方面在李成梁、戚繼光、李如松、麻貴、秦良玉等兩代優秀指揮下,明軍可以最大程度的發揮著自己的戰鬥力。而三大爭期間,雖然明朝在政治方面已經開始走了下坡路,但是軍事方面的餘溫仍在,而三大爭的物件,孛拜和楊應龍屬於內亂,日本人雖然軍隊龐大,但是起綜合實力不論是單兵素質還是武器裝備甚至指揮官都不及明軍方面。不過也是這近十年的大規模會戰,耗盡了明軍的大部精銳,之後腐敗的軍政使得明軍素質開始下滑,最後在後金崛起時竟表現的毫無招架之力。
經濟方面,隆慶朝和萬曆前十年張居正在體制下的最大程度改革,給萬曆帶來了一個即為豐厚的國庫,這就為後來的軍事行動提供了後勤保障。不過也是這幾年的消耗,加上萬歷奢靡的生活作風,加速了大明王朝的破產。在1596年,大明國庫便幾近空虛,為了增加收入,萬曆皇帝甚至拿出了徵收礦稅這種慘無人道的手段,來填補空缺。如果說這三大徵再推後十年,那恐怕萬曆皇帝就難以招架了。
-
9 # 沒那麼浪漫
在解決這個問題前我們首先需要明白一個東西!就算為什麼皇帝要上朝!其實皇帝真正處理政事,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御書房內!朝堂就那麼點時間,國家又這麼大!哪裡處理的完!
所以朝堂上處理政事,本來就算讓官員在那裡耍耍嘴皮子,事後還是以遞上來的奏摺為判斷標準!所以處理政事和討論要務,實際上在私下裡都能解決!既然如此,上朝的意義何在呢?只是一種儀式而已!而且,明朝萬曆那時候,各種體系都已經差不多了,即使沒有皇帝,也會照常運作。透過解放後對萬曆陵墓的考古發掘,我們才發現,萬曆並不是故意不上朝,而是他身體有疾病,行動不便。即使他那麼多年沒有上朝,但是他仍然對朝政把握得牢牢的。
-
10 # 我真的有個洗臉盆啦
1.首先,不上朝不等於一點都不理朝政。明神宗雖然萬曆十年後沉迷選妃聲色犬馬,但是他10歲登基,有嚴厲的李太后,據說文化修養挺高的宦臣馮保,名臣張居正一直為他保駕護航和嚴厲教育和訓練,神宗肚子裡有學到東西的。
2.明朝實行的是內閣制度和有一個張居正,為前期經濟打基礎。這個內閣制度跟君主立憲制的內閣還是有區別的,學生時代一直理解為,明朝的內閣就是皇帝的智囊團,因為最高決策者還是皇帝。智囊團有一批猛人會如虎添翼。張居正在神宗親政10年左右實行一系列經濟政治等改革措施,取得一個“萬曆中興”不錯的效果,而且明朝是資本主義發展時期。很大程度上,前十年的發展也是為後期萬曆三大戰役打下一定的經濟基礎。順帶一提的是,著名將領戚繼光,沿海鎮壓倭寇的民族英雄,也是張居正輔政時期任用的賢臣之一。
3.神宗也不是草包,用人的眼光很毒。萬曆三大戰役主要是《北韓之戰》,《寧夏之戰》和《播州之戰》,使用李如松,麻貴李化龍等很能打的人才(有興趣瞭解一下三大戰的統兵和將領,差不多通通都是猛人)。
北韓之戰是對抗當時的倭寇日本,當時這場戰爭中日本也有個統一日本的猛人豐臣秀吉,戰役難度應該挺大的。
還有神宗後期用傑出將領熊廷弼鎮守邊疆,抗女真族,不受到領土侵犯(女真大概是現在東北地區一帶)。
先知先覺看歷史,他在用兵決策上面大部分都是使用傑出善戰正直的將領。後知後覺看歷史,可以看到他在軍事的決策上面是很很正確的。
4.明神宗在位時,內部的政治尚算穩定,可以專心對外。當時沒有類似嚴嵩,魏忠賢這樣的奸臣,沒有後期明朝明顯的黨派之爭。
不過題外話是,張居正萬曆十年左右去世,去世之後神宗不是很多年就抄了張居正的家,馮保後來的下場似乎也不是很好。皇帝由10歲到20多歲的成長,相信壓力很大,後期20多歲不上朝,也許是因為長大了,也沒有人管他了,遲來的反抗期。有史書表示明朝後期的一些黨羽之爭,很大程度是明神宗在位期埋下的,但是有幾個人能準確預知到未來?所以沒有辦法用一言概括他的功與過。
回覆列表
謝邀!先說一點,指揮打贏三大徵的不是萬曆皇帝,萬曆他老人家還是該幹嘛幹嘛! 再說一下三大徵是哪三大徵,一徵是平定蒙古人哱拜叛變的寧夏之役;二徵是抗擊日本豐臣秀吉政權入侵的北韓之役;三徵是平定苗疆土司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這三大徵鞏固了明朝疆域的安全,維護明朝大國的形象。
先說寧夏之役,是鎮壓哱拜叛亂的戰爭。哱拜是蒙古人,他父兄因為得罪蒙古貴族遭到殺戮逃到明朝,投降明軍後來因為屢立戰功得到提升,最後當到副總兵的職位(相當於現在大軍區副司令)。退休後由他的兒子哱承恩繼承爵位。
萬曆十九年有火赤部落來進犯明朝邊境,哱拜親自率領部下三千人迎擊火赤部,火赤部落知道哱拜能打就遠避之。因此有了驕縱之心,覺得自己很厲害了。當時的巡撫黨馨知道他有點不服管束,所以想辦法制裁他,剛好有冒領軍餉的時期發生,這事要是真的是要殺頭的。所以哱拜沒辦法在萬曆二十年二月十八日,糾合其子承恩、義子哱雲及土文秀等,唆使軍鋒劉東暘叛亂,殺了巡撫黨馨及副使石繼芳,燒了辦公場所,收了軍隊符印,發帑釋囚。脅迫總兵官張惟忠以黨馨"扣餉激變"奏報,並索取敕印,惟忠自縊死。叛亂這就開始了,劉東暘自稱總兵,以哱拜為謀主,以承恩、許朝為左右副總兵,土文秀、哱云為左右參將,佔據寧夏鎮,刑牲而盟。出兵連下中衛、廣武、玉泉營、靈州(今寧夏靈武)等城,惟平虜堅守不下。叛軍又以許花馬池一帶聽其住牧為誘餌,得套部蒙古首領著力兔等相助,勢力越加強大,全陝震動。
三月,副總兵李昫奉總督魏學曾檄,暫代總兵職權前去剿滅叛軍,由於當時叛軍外有蒙古部落支援,內又接連攻下多個城池士氣正盛,李昫並沒有取得什麼進展。後來又派麻貴馳援。
四月,朝廷又調李如松為寧夏總兵,浙江道御史梅國楨為監軍,統領遼東、宣、大、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進行圍剿。
七月,麻貴等搗毀套部大營,追奔至賀蘭山,將其盡逐出塞。各路援軍將寧夏城團團包圍,並決水灌城。叛軍失去外援,城內彈盡糧絕,同時內部發生火併。
九月十六日劉東暘殺土文秀,承恩殺許朝,後周國柱又殺劉東暘。軍心渙散。李如松攻破大城後又圍哱拜家,哱拜闔門自盡,哱承恩等被擒,至此,哱拜之亂全部平息。
寧夏之役統帥是李如松,先鋒是麻貴。
再說北韓平倭之戰。
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日本的豐臣秀吉命令加藤清正,小西行長率軍從對馬攻佔北韓釜山,進逼王京(今首爾)。北韓軍隊望風而潰,屢戰屢敗。日軍很快就進佔王京,後又攻入開城、平壤。北韓大部分地區都已經淪陷,北韓八道僅僅還剩一道。在這種形勢下,明朝應北韓的一再請求出兵援朝。但起先明朝援軍因兵少力弱,地理不熟,遊擊史儒戰死,副總兵祖承訓僅以身免。後來又派宋應昌為兵部侍郎經略北韓、薊遼事物,李如松為總兵率軍四萬支援北韓。
萬曆二十一年正月進攻平壤,擊敗小西行長部,取得平壤大捷,此後又復開城,扭轉戰局。三月,又派陳璘等率軍抵朝。明軍切斷日軍糧道,日軍退縮到釜山一帶並開始和明軍談判。
萬曆二十五年日軍再次發動進攻,明朝以邢階為薊遼總督,麻貴為備倭大將軍,調薊遼、宣府、大同、山西、陝西兵及福建、吳淞水兵援朝,又募川,漢兵等往援。
萬曆二十六年二月,明軍兵分四路,分道向釜山挺進,陳璘與北韓水軍將領李舜臣緊密配合,在海上追擊敵人最精銳的小西行長所部。
八月,豐臣秀吉死,日軍撤兵,明朝聯軍乘勢進擊,日軍戰敗。十一月,戰爭基本結束。主要戰役有碧蹄館戰役,南平血戰,釜山攻防戰,露梁海戰等等。
北韓之役統帥:李如松(前期後戰死)麻貴(後期)。經略:宋應昌,邢玠(薊遼總督)。
將軍:麻貴、劉綎、陳璘、:鄧子龍。
再說播州之役
播州位於四川、貴州、湖北之間,山川險要,廣袤千里。自唐楊端之後,楊氏世代統治此地,接受中央皇朝任命。明初,楊鏗嚮明廷稱臣,明任命其為播州宣慰司使。
萬曆初年,楊應龍為播州宣慰司使,驕橫跋扈,作惡多端,並於萬曆十七年公開作亂。當時朝廷對楊應龍的作亂沒有采取強硬措施導致楊應龍變本加厲派苗兵攻入四川、貴州、湖廣的數十個屯堡與城鎮,搜戮居民,姦淫擄掠。
萬曆二十七年,貴州巡撫江東之命令都司楊國柱率軍三千進剿楊應龍,失利,楊國柱被殺。朝廷用郭子章取代江東之。又起用前都御史李化龍兼兵部侍郎,節制川、湖、貴三省兵事,並調劉綎及麻貴、陳璘、董一元等南征楊應龍。
萬曆二十八年,在總督李化龍指揮下,明軍分兵八路進發,每路約三萬人。劉綎進兵綦江,連破楠木山、羊簡臺、三峒天險。又敗應龍之子朝棟所統苗軍。巾幗英雄秦良玉與其丈夫馬千乘率兵攻下金築等七寨,並偕同酉陽等土司軍一起攻下桑木關為南川路戰功第一。其他幾路明軍也取得勝利。三月底,劉綎攻佔婁山關,四月,楊應龍率諸苗決死戰,又敗。劉綎進佔楊應龍所依天險之地龍爪、海雲,至海龍囤(今遵義西北),與諸路軍合圍之。六月,劉綎又破大城。楊應龍知大勢已去,與二妾自縊,明軍入城,播州平。後分其地為遵義、平越二府,分屬四川、貴州。
播州之役統帥李化龍,將軍劉綎、麻貴、陳璘、董一元。
萬曆皇帝雖然三十年不上朝,但明朝政府機構依舊能夠保持正常的執行下去,一是由於明朝又內閣制,遇有大事由內閣大學士們討論商議一個處理方案,然後由內閣首輔擬稿遞摺子到司禮監,司禮監會上皇帝上報,再由司禮監批紅給內閣處理意見,內閣去執行。二是萬曆皇帝不上朝並不代表不理朝政,遇到有大事情還會處理的。比如北韓之役的時候,當時兵部尚書石星主張同意日本的和談,宋應昌主張和日軍打不要給日軍時間。僵持了幾年後日本果然再次發起戰爭,當時萬曆就大怒把石星下獄問罪。不過明朝經歷了這三大徵基本耗費了明朝國庫,影響明朝國力,導致了以後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