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皮家的小鍋米線

    在大部分人接觸的三國中,是以演義為大眾版本。而在大部分人中,讀原著的肯定少之又少。基本上,看電視劇的大概得佔多數。

    而在這些大眾接受的大眾版本里,劉備被描述為有情有義,曹操被描述為奸詐狡猾,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小時候,我們看電視往往會問大人一個問題:這裡面誰是好人誰是壞人。按照劉備和曹操的既定刻畫,小孩子當然會更喜歡劉備,因為劉備看上去是好人。

    隨著年齡和知識的增長,估計大夥也就開始認識到,劉備的所謂有情有義,無非是那劉關張。在戰爭世界,在政治之中,在那時代背景之下,一樣的勃勃雄心,誰又能說自己是比其他兩位更好的鳥?

    既然沒有更好的鳥,既然大家都是一樣的鳥,所有被後世塗抹上去的情義,所謂的好,似乎都顯得有些“偽”。在剝去這些皮以後,三人在成年人眼裡迴歸到同一起跑線。

    在波詭雲譎的戰爭之中,大家就要去評判欣賞個人才智。在這種戰爭之中,心狠手辣會變成是做事幹脆麻利,鬼頭鬼腦會變成是足智多謀,無情無義那就是幹大事的人。這也是人成年以後的標準置換。之後,曹操和劉備優劣立見。再之後,就發現開始喜歡曹操了。

    當然,這事沒有一個統計,究竟是不是大多數人成年後喜好就變了,還不好說,但有這麼一個大概的印象,理由也可以充分的。

  • 2 # 家電衛浴維修游擊隊

    小時侯看《三國演義》的電視劇,總覺得曹操是壞的,劉備是個大好人。見到曹操打了敗戰就高興,見了劉備打了敗戰就會難過。

    為什麼小時候不喜歡曹操呢?

    1.因為曹操動不動就殺人,殺無辜的呂伯奢一家,殺神醫華佗,殺伺候自己的下人。

    2.曹操愛玩詭計,心眼多,而且挾天子令諸侯,是不忠的形象。

    3.曹操好色。曹操每到一處,聽說有美女,就強行霸佔,不足正人君子!

    為什麼小時侯喜歡劉備呢?

    1.劉備弱小,作為觀眾,都同情弱者。劉備一直處於東奔西走的狀態,胸懷大志卻沒有地盤,與我們貧苦大眾境遇差不多,容易產生共鳴,而劉備得江山也比其它人困難,所以觀眾都希望劉備能贏。

    2.劉備不像曹操那樣詭計多端,而一直是以忠厚老實的形像示人,小時候閱歷淺,容易被劉備外表所矇蔽,所以喜歡劉備。

    3.劉備忠於漢室,又重情重義,而且還是皇叔,曹操是漢賊,所以理所當然喜歡劉備。

    為什麼長大後又喜歡曹操了呢?

    1.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看問題的立場也更加全面。曹操雖然玩弄詭計,但身在爾虞我詐的亂世之中,不玩弄詭計權謀才是不合理的,這是生存之道,所以站在曹操立場上未必是錯的,更何況曹操的詭計是其智慧的象徵,很多人必定還羨慕曹操的頭腦,慢慢的就喜歡曹操了。反而劉備的智謀不及曹操太多了。

    2.長大後看問題更客觀了。俗話說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曹操憑藉自己的本事,在亂世之中翻雲覆雨,成就一方霸業,是順勢而為,而不是什麼漢賊。漢朝的江山不也是靠陰謀詭計奪來的麼?曹操憑本事吃飯,也沒什麼不可。反觀劉備則虛偽的多,一真打著興復漢室的旗號,自己稱帝。

    3.曹操真性情,劉備則比較虛偽。曹操好色,試想,但凡男人,有誰不好色?而曹操從不藏著掖著,喜歡就去做。曹操愛才,從不吝嗇賞賜,所以手下人個個賣命。而劉備則像個聖人,太假,曹操的性格更貼近我們的生活。

    其實長大了,曹操和劉兩人都有我們值得借鑑的地方。劉備百折不撓戶屢敗屢戰的品質也值得我們學習,所以說長大的不喜歡劉備也夠客觀,兩人都是英雄,一時人傑。

  • 3 # 陰謀歷史

    小時候喜歡劉備,長大後喜歡曹操,這是成長規律所決定的,是成長的必然產物。喜歡劉備,主要只未成年時期,原因有兩個:

    第一、仁義美德,童真無邪

    小孩對於劉備的認知,主要是從電視劇、動漫等傳媒作品當中進行的。這種媒介,尤其是為小孩量身定做的媒介作品當中,劉備的仁義賢德被刻畫的入木三分,有過之而五不及。小孩天真無邪,都喜歡為人正真、富有同情心且負責任的人,相比於曹操的奸詐,小孩更加傾向於劉備。

    第二:人格魅力

    劉備本身也是富有魅力的存在,一方面斯文無比,閒的君子淡如水,這是小孩的嚮往之狀態。另一方面,劉備身邊聚集了關張二將,三人義膽忠肝情義無價,小孩都喜歡這種。況且劉備最終成為皇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種露臉的狀態小孩更加神往。

    喜歡曹操的,主要是成年之後,有一定社會閱歷和價值追求的人。喜歡曹操,主要原因也有兩個:

    第一、白手起家,功冠天下

    白手起家,從一無所有到家財萬貫是成年人的追求。但是由於其畢生難以企及,所以人們更加崇拜古代的白手起家者,嫉妒身邊的白手起家者。

    曹操祖上無光,自己又被陳宮所捨棄,一人之力逐漸開創曹魏大業,這是現代成年人嚮往的人生狀態。此外,曹操不僅僅是白手起家,而且功高震主挾天子而令諸侯,權傾朝野的他能不被現代想功成名就的人所崇拜嗎?有錢有勢,人多向往之。

    第二、文武雙全

    曹操不僅僅是物質方面的集大成者,在精神層面上,曹操同樣有著極高成就。一首《觀滄海》大氣磅礴,一首《龜雖壽》意義非凡。更有書法造詣,聲樂造詣,美學造詣等,匯聚在曹操身上,的確是人中蛟龍,誰人不崇拜。

    結語:

  • 4 # 陳之煜

    小時候單純,劉備小說形象仁義寬厚,就是一個正派,而且經常被曹操欺負,所以認為正義必然是劉備,再加上小說的一種塑造讓曹操成了大奸大惡並且十分笨的一個人,怎麼看都是反派。但是等到長大,漸漸明白更多的道理,而且不看小說看真正的三國志,就會發現曹操的形象其實沒有可惡,反而有點可愛,他懂兵法會寫詩歌,在用人識人上不拘一格,反而劉備漸漸地感覺此人的仁義其實只是一種掩飾手段,知道打督郵的不是張飛而是劉備,知道劉備並沒有那麼懦弱,但是相較而言,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說法也不對,要是令諸侯真有效這曹操幹嘛還轉戰南北,當初春秋齊桓公作為第一霸主那是真的以令諸侯,曹操這邊根本不是那樣,朝廷上反對曹操其實那些人只是覺得權力都在曹操一人之手,他們眼紅曹操手中的權力。

    說劉備忠心,這點上恐怕也不是那麼準備,劉備養子劉封,兒子劉禪,名字合起來封禪封禪,這是有稱帝之心,而且漢獻帝沒死,劉備就稱帝,這是什麼居心呀!如果說曹操是虎那麼劉備也不是一隻忠心的犬,很有可能是裝犬的野狼。

  • 5 # 葉飄刀

    小時候,家長老師都教育,要做一個聽話的好孩子。

    長大了才知道,屬於自己的從來只能靠自己來爭取。

  • 6 # 鄧海春

    常言道:“時勢造英雄”,在東漢末年這樣混亂的年代,總有一群群才華橫溢、英勇無畏的英雄不斷地湧現出來。歷史又總是週而復始的執行,譬如人類社會一直處於“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迴圈狀態。長期混戰的漢末最終形成三大陣營,他們分別是以曹操為首的曹魏政權與以劉備為首的蜀漢政權以及以孫權為首的東吳政權,史稱“三國”。這段歷史是後世所津津樂道的,尤其是這一階段的英雄們。然而其中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一些人在小時候喜歡劉備,但長大後卻更欣賞曹操,這是為何呢?

    一、《三國演義》“捧劉貶曹”

    想必一般人初次接觸三國曆史是透過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或根據該著作改編的同名電視劇。而這些作品似乎有意捧高劉備、貶低曹操。小說中劉備是個寬仁愛民、敬賢愛士的漢室子嗣,所以他的稱帝是為世人所肯定的。然而曹操於小說裡的形象則是醜陋不堪、奸詐陰險的謀權篡位者。下面筆者將《三國演義》中對兩者開場描寫放在一處比較一番。

    劉備:“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

    曹操:“忽見一彪軍馬,盡打紅旗,當頭來到, 截住去路。為首閃出一將,身長七尺,細眼長髯,官拜騎都尉,沛國譙郡人也,姓曹名操字 孟德。操父曹崇,本姓夏侯氏,因為中常侍曹騰之養子,故冒姓曹。曹崇生操,小字阿滿, 一名吉利。操幼時,好遊獵,喜歌舞,有權謀,多機變。”

    從這兩段文字中可看出劉備不論是從相貌、體態,還是胸襟、性情,亦或是出生、愛好,均比曹操更甚一籌。更何況小說中他倆一正一邪,但凡一個心思單純、涉世未深的孩子都會喜歡劉備,而厭惡曹操。另外拋開《三國演義》的刻意為之,正史上的劉備確實是個極具仁義道德的英雄。所以一般而言,家長或老師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有所偏向性地讓孩子們喜歡劉備。

    二、正史瞭解、現實看待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的閱歷不斷豐富,不僅逐漸瞭解到真正歷史上的劉備與曹操,還學會了用現實的眼光看待問題。正史中的劉備並沒有小說裡那麼完美,他的仁義也有虛假的一面,這使不少人心中有所落差,就好似一張潔白通透的臉上長了一顆黑碩的痣,越看越噁心。相反正史中的曹操非但沒有那麼不堪,還頗有英雄氣概。

    另外由於現今社會的殘忍現實,人們步入社會後總是帶著一張虛假的面孔,而曹操雖心狠手辣,但他卻敢作敢當,是一個不拘小節、放蕩不羈的真性情之人。除此劉備擁有一個堪稱完美的團隊——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威震華夏的五虎上將以及人心所向的正統地位,可最終也沒能奪得天下,相比而言曹操靠自己從宦官養孫成為北方一霸簡直是世人的楷模!

    總而言之,一個人的喜好會根據其成長經歷與對事物的瞭解有所改變,實際上筆者認為劉備和曹操均是一代梟雄,均值得世人敬佩。

  • 7 # 歷史淘沙

    不談長篇大論了,就說說自己的感性想法。

    小時候喜歡劉備,得益於後世藝人、小說家們貶曹揚劉的做法。據史料記載,在南宋的時候聽藝人說書的孩童聽到劉備在長坂坡戰敗,就會低頭嘆氣,傷心的表情掛在臉上。聽到火燒赤壁曹操大敗,他們就會高興的手舞足蹈。所以很多人小時候都會喜歡劉備,就是覺得劉備是個品質高尚的人,是個好人,自己長大後也要成為這樣的一個人。

    這種想法為什的長大後就沒有了,反而覺得曹操才是值得肯定的人,甚至有人開始鄙視劉備的做法。有這種想法的人,都是經歷了生活的洗禮,開始理性看待社會,以前那種理想的看法逐漸消失。看問題,解決問題都從實際出發,而曹操的做事風格最適合現在的社會,我們每個人做事的也風Grand SantaFe來越想曹操。

    劉備的做事風格就像小時候的我們,所以我們小時候喜歡劉備。長大後我們每個人越來越曹操化,與其說我們喜歡曹操,不如說長大後的我們就是曹操。

  • 8 # 老陳通史
    壯時成熟,明真偽辨善惡

    長大了知道從更多的渠道瞭解資訊,知道了從不同角度去看問題;心智逐漸成熟,知道了劉備看似光明正大,其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偽君子;先是編造一個漢室後裔的身份,之後又誆騙了張飛關羽二人,此二人之死有一大部分都是因為劉備;劉備說不要徐州最後做了徐州牧,說不要荊州最後成了荊州之主;背信棄義強佔川蜀,此等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偽君子真小人,所以長大了會討厭劉備

    每個人,心中都曾有曹操的一面

    我們每個人都像是曹操一樣,為了完成自己的抱負和想法,被人不理解被人誤解,但是我們依然為了自己的目標拼緊最後一次機會,而我們更多的人,都想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曹操雖然梟雄,但是他從不遮遮掩掩;老陳認為曹操才是一位真性情的漢子,所以我們都會喜歡他!

  • 9 # 木子

    小的時候見識什麼的都比較少,會認為劉備比較善良。而且有很多人都是被三國演義誤導了。就像不少人覺得周瑜是個心胸狹窄的人。長得後見得多了,就會覺得劉備很偽善,曹操很真實,而且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可以看看曹操的歷史評價都是非常高的。

    陳壽《三國志》:“漢末,天下大亂,雄豪並起,而袁紹虎視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王沈《魏書》:“太祖御軍三十餘年,手不捨書。書則講武策,夜則思經傳。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絃,皆成樂章。”

    李瓚:“時將亂矣,天下英雄無過曹操。”

    鮑信:“夫略不世出,能總英雄以撥亂反正者,君也。”

    涼茂:“曹公憂國家之危敗,愍百姓之苦毒,率義兵為天下誅殘賊,功高而德廣,可謂無二矣。”

    孫權:“其惟殺伐小為過差,離間人骨肉以為酷耳,御將自古少有。”

    孫楚:“太祖承運,神武應期,征討暴亂,克寧區夏;協建靈符,天命既集,遂廓弘基,奄有魏域。”

    陸機:“接皇漢之末緒,值王途之多違,佇重淵以育鱗,撫慶雲而遐飛。運神道以載德,乘靈風而扇威。摧群雄而電擊,舉勍敵其如遺。指八極以遠略,必翦焉而後綏。釐三才之缺典,啟天地之禁闈。舉修網之絕紀,紐大音之解徽。掃雲物以貞觀,要萬途而來歸。丕大德以宏覆,援日月而齊輝。濟元功於九有,固舉世之所推。”

    潘安:“魏武赫以霆震,奉義辭以伐叛,彼雖眾其焉用,故制勝於廟算。”

    劉淵:“大丈夫當為漢高、魏武,呼韓邪何足效哉!”

    王導:“昔魏武,達政之主也;荀文若,功臣之最也。”

    裴松之:“魏太祖機變無方,略不世出。”

    垣榮祖:“昔曹操、曹丕上馬橫槊,下馬談論,此於天下可不負飲矣!”

    鍾嶸:“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

    李世民:“帝以雄武之姿,常艱難之運。棟樑之任,同乎曩時;匡正之功,異乎往代。”

    王勃:“魏武用兵,彷彿孫吳。臨敵制奇,鮮有喪敗,故能東禽狡布,北走強袁,破黃巾於壽張,斬眭固於射犬。援戈北指,蹋頓懸顱;擁旆南臨,劉琮束手。振威烈而清中夏,挾天子以令諸侯,信超然之雄傑矣。”

    魏元忠:“魏武之綱神冠絕,猶依法孫、吳,假有項籍之氣,袁紹之基,而皆泯智任情,終以破滅,何況復出其下哉!”

    朱敬則:“觀曹公Octavia權略,神變不窮,兵折而意不衰,在危而聽不惑,臨事決機,舉無遺悔,近古以來,未之有也。” “昔魏太祖兵鋒無敵,神機獨行,大戰五十六,九州靜七八,百姓與能,天下慕德,猶且翼戴弱主,尊獎漢室。”

    趙蕤:“運籌演謀,鞭撻宇內,北破袁紹,南虜劉琮,東舉公孫康,西夷張魯,九州百郡,十並其八,志績未究,中世而殞。”

    張說:“君不見魏武草創爭天祿,群雄睚眥相馳逐。晝攜壯士破堅陣,夜接詞人賦華屋。都邑繚繞西山陽,桑榆汗漫漳河曲。城郭為墟人代改,但有西園明月在。鄴傍高冢多貴臣,娥眉曼睩共灰塵。試上銅臺歌舞處,唯有秋風愁殺人。”

    張鼎:“君不見漢家失統三靈變,魏武爭雄六龍戰。蕩海吞江制中國,迴天運鬥應南面。隱隱都城紫陌開,迢迢分野黃星見。流年不駐漳河水,明月俄終鄴國宴。文章猶入管絃新,帷座空銷狐兔塵。可惜望陵歌舞處,松風四面暮愁人。”

    穆修:“惟帝之雄,使天濟其勇尚延數年之位,豈強吳、庸蜀之不平!”

    司馬光:“王知人善察,難眩以偽。識拔奇才,不拘微賤,隨能任使,皆獲其用。與敵對陳,意思安閒,如不欲戰然;及至決機乘勝,氣勢盈溢。勳勞宜賞,不吝千金;無功望施,分豪不與。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對之流涕,然終無所赦。雅性節儉,不好華麗。故能芟刈群雄,幾平海內。”

    何去非:“曹公逡巡獨以其智起而應之,奮盈萬之旅,北摧袁紹而定燕、冀;合三縣之眾,東擒呂布而收濟袞;蹙袁術於淮左,彷徨無歸,遂以奔死。而曹公智畫之出,常若有餘,而不少困。彼之所謂勢與勇者,一旦潰敗,皆不勝支。然後天下始服曹公之為無敵,而以袁、呂為不足恃也。至於彼之任勢與力,及夫各挾智勇之不全者,亦皆知曹公之獨以智強而未易敵也,故常內憚而共蹙之。” “言兵無若孫武,用兵無若韓信、曹公。”

    蘇洵:“項籍有取天下之才,而無取天下之慮;曹操有取天下之慮,而無取天下之量;玄德有取天下之量,而無取天下之才。”

    王安石:“青山如浪入漳州,銅雀臺西八九丘。螻蟻往還空壟畝,騏驎埋沒幾春秋。功名蓋世知誰是,氣力迴天到此休。何必地中餘故物,魏公諸子分衣裘。”

    洪皓:“長笑袁本初,妄意清君側。垂頭返官渡,奇禍憐幕客。曹公走熙尚,氣欲陵韓白。欺取計已成,軍容漫輝赫。跨漳築大城,勞民屈群策,北雖破烏丸,南亦困赤壁。八荒思併吞,二國盡勍敵。四陵寄遺恨,講武存陳跡。雉堞逐塵飛,濁流深莫測。回首銅雀臺,鼓吹喧黽蟈。”

    鍾惺:“鄴則鄴城水漳水,定有異人從此起。雄謀韻事與文心,君臣兄弟而父子。英雄未有俗胸中,出沒豈隨人眼底?功首罪魁非兩人,遺臭流芳本一身。文章有神霸有氣,豈能苟爾化為群?橫流築臺距太行,氣與理勢相低昂。安有斯人不作逆,小不為霸大不王?霸王降作兒女鳴,無可奈何中不平。向帳明知非有益,分香未可謂無情。嗚呼!古人作事無鉅細,寂寞豪華皆有意。書生輕議冢中人,冢中笑爾書生氣!”

    張溥:“孟德御軍三十餘年,手不捨書,兼草書亞崔張,音樂比桓蔡,圍棋埒王郭,復好養性,解方藥,周公所謂多材多藝,孟德誠有之。”“漢末名人,文有孔融,武有呂布,孟德實兼其長。”

    《三國志通俗演義》:”雄哉魏太祖,天下掃狼煙。動靜皆存智,高低善用賢。長驅百萬眾,親注《十三篇》。豪傑同時起,誰人敢贈鞭?“

    陳祚明:“孟德天分甚高,因緣所至,成此功業。”

    黃摩西:“魏武雄才大略,草創英雄中,亦當占上座;雖好用權謀,然從古英雄,豈有全不用權謀而成事者?”

    魯迅:“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無論如何,總是非常佩服他。”

    毛澤東:“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創立魏國。他改革了東漢的許多惡政,抑制豪強,發展生產,實行屯田制,還督促開荒,推行法治,提倡節儉,使遭受大破壞的社會開始穩定、恢復、發展。” 後又在詞作《浪淘沙·北戴河》稱及曹操:”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范文瀾:“他是撥亂世的英雄,所以表現在文學上,悲涼慷慨,氣魄雄豪。”

    《劍橋中國秦漢史》:“給予漢王朝的致命一擊卻留給了中國歷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的曹操。曹操出身微賤,是大詩人、大戰略家,也是現實主義的政治思想家;他反對儒家的禮儀和道德束縛。”

  • 10 # 萬惡之源105142421

    因為《三國演義》的影響 會使得人在未接觸正史情況下 變得一邊化 。

    演義是本小說,其貶曹擁護劉備的用意很明顯。在演義裡的劉備正統而正義 其為人也被刻畫的相當完美,而其創業階段的各種經歷幾乎都被羅貫中寫的很理所應該 就連奪益州都被寫的順應天意 理所應該。

    而曹操 基本就被刻畫成一個奸賊 :挾天子而另諸侯, 寧可我負天下人而休叫天下人負我等等。幾乎定義了曹操反派。

    長大後 理解更深 除了三國志的理解外,自我理解更深。演義裡的曹操雖奸,但是擁護漢帝貢獻是很大的 不是羅貫中加兩句壞話就能改變性質的 而且曹操才是牛人 自我創業 用人之準 貢獻之大。反觀劉備其人設很棒但其被刻畫的更像個憨憨全靠他人 ,跟曹操一對比 詩不會寫 仗不會打 兒子沒本事 自己沒判斷力沒自主能力 。所以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滅蒼蠅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