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鄧眼看世界

    朱仝在梁山好漢中屬於武藝高強並且情商很高的人物,從“當官”與為人處事等方面他與魯智深武松不在一個檔次,如果你是他們三個人的領導,你要從他們三個人中提撥一個副手,你也會提撥朱仝的。因為魯智深與武松單打獨鬥還行,領導人方面還是不行的!

    朱仝,山東濟州鄆城縣人,富戶出身,原為鄆城縣巡捕馬兵都頭。身長八尺四五,有一部虎鬚髯,長一尺五寸,面如重棗,目若朗星,長得像關雲長,人稱“美髯公”。因他仗義疏財,結識江湖好漢,學得一身好武藝。

    朱仝為人性情溫和,晁蓋等人劫了生辰綱後被緝捕,朱仝智穩雷橫,悄悄放走了晁蓋等人。宋江殺了姘頭閻婆惜後,朱仝又義釋宋江。

    宋江犯事後,朱仝做了鄆城縣的當牢節級。雷橫因打死知縣的姘頭白秀英而被捕入獄,在押送濟州的途中朱仝將其放走,因此被刺配滄州牢城。

    在滄州,朱仝深得滄州知府四歲的小衙內喜愛,常帶小衙內外出玩耍。七月十五盂蘭盆大齋日之夜,李逵趁機殺了小衙內,斷了朱仝的歸路,被迫上了梁山。

    朱仝在梁山英雄中位列第十二名,山寨馬軍驃騎兼先鋒使第六名,把守山前南路第三關。受招安後,隨宋江、盧俊義南征北戰有功,授武節將軍,保定府都統制。後在保定府管軍有功,又隨劉光世破了大金,做了太平軍節度使!

  • 2 # 張鼎印

    說實在話,我不看好梁山一百單八將,裡面沒幾個正大光明的好漢,打悶棍套白狼偷雞摸狗開黑店小肚雞腸,就宋江來說純屬漢奸料。

  • 3 # 脂肪故事

    朱仝排名比武松和魯智深高,沒有什麼奇怪的

    如果單純以武藝論,朱仝是不如武松和魯智深的。然而梁山的排名高低,武藝只是其中的一項參考標準!朱仝除了武藝不弱之外,他的情商更是高得可怕!

    一、朱仝對兩代梁山一把手都有救命之恩

    朱仝是鄆城縣的兵馬都頭,負責緝捕盜賊、維護治安,手中的權力相當大。晁蓋、吳用等人劫取生辰綱,這件事的影響非常大,鄆城知縣的壓力非常大。

    最終,劫生辰綱的事情還是走漏了風聲,知縣命令朱仝帶兵捉拿晁蓋一干人等。來到晁家莊後,朱仝把雷橫支使到前門,自己去後門埋伏。

    晁蓋果然從後門逃跑,朱仝將他放走,然後指點他去梁山泊落草,私自放走了晁蓋。劫生辰綱這麼大的案子,朱仝此番舉動,是擔著相當大的風險的。

    此後,宋江與梁山的書信落到閻婆惜手裡,她以此要挾宋江,宋江一怒之下殺了閻婆惜,閻婆告到縣裡。朱仝又奉命去捉拿宋江。

    結果朱仝又讓雷橫等守門,自己單槍匹馬闖進莊裡,找到宋江之後勸他趕緊閃人,私自放了宋江。隨後又拿錢打點,把宋江的案子壓了下去。

    也就是說,朱仝曾經救過晁蓋和宋江!排名高一點很正常!

    二、朱仝的情商非常高

    朱仝最大的特點就是情商高。雷橫打死了白秀英之後,他私自放走了雷橫,自己去投案,結果被髮配滄州。

    發配外地是相當嚴重的懲罰,朱仝由一個基層公務員變成了有案底的配軍,按道理來講根本沒有鹹魚翻身的可能。

    可朱仝在如此不利的環境之下,居然奇蹟般地逆襲了!無論是滄州知府,還是全府上下,包括知府的小公子,都非常喜歡朱仝。

    他由一個刺配的囚犯,居然變成了知府眼前的紅上,不僅能夠自由出入宅院,更讓小公子每天都離不開他。

    在宋朝能夠當上知府的,哪個不是眼光毒辣、手腕老練的厲害人物;能在知府府上當差,哪個不是聰明剔透、見多識廣的!朱仝情商之高可見一斑。

    出手大方、說話得體、辦事穩妥、 心思細膩,朱仝這樣的人,無論在哪裡都能夠混得風生水起。

    三、愧疚心理

    首先,晁蓋和宋江都欠著朱仝一份情!朱仝為了兄弟義氣,自己承擔了極大的風險放走了二人,他們無論如何都要把朱仝安排得妥妥貼貼。

    梁山好漢向來看重義氣,朱仝的所作所為,無論是誰都會豎起大拇指誇一聲“英雄”!朱仝排名就算高一點,大家都心服口服!

    更重要的是,朱仝上梁山,並非窮途末路、心甘情願,而是被宋江設計著逼上梁山的。他派李逵下山找朱仝入夥,朱仝不願意,李逵一斧子把知府的小公子劈死!手段極其殘忍。這樣一來,朱仝就無法繼續在滄州呆下去了!只能上了梁山!

    以朱仝的為人處世,在滄州呆上一段時間,一定會有更好的前程,李逵這一斧子,斷送了朱仝所有的未來!宋江心裡有愧啊!

    結語:朱仝排名比較高,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是鄆城派!是宋江的核心圈的一員。

    武松和宋江雖是結拜兄弟,最終卻漸行漸遠,在招安的問題上存在重大分歧。武松和魯智深,加上楊志、史進、林沖、施恩、張青、孫二孃……二龍山集團的勢力是不是太強悍了!

    重用朱仝,既是朱仝自身足夠出色,也是為了權力制衡,無論是誰當一把手都會這麼做!所以朱仝位置比武松和魯智深高很正常。

  • 4 # 鄭非夢妙文

    美髯公朱仝的武功、知名度、貢獻遠遠不及魯智深和武松,但這又能怎麼樣?他的排名依然排在魯智深和武松兩位英雄豪傑前面高居第十二位,魯智深和武松才分別排名第十三、十四位。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那是因為梁山一百單八將座次排名是大有講究和玄機的,並不是誰武功高誰就能排到前面去,沒這麼簡單。裡邊牽扯到諸多派系問題、人情問題、關係問題。這個排名是宋江精心安排,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大搞平衡戰術呈現出來的結果,展示了宋江極深的心機和城府。透過這個排名也說明了梁山寨主不是誰想當就能當得了的,沒有點子智慧是根本坐不住的。

    如果看看美髯公朱仝的簡歷就會發現他跟宋江的關係可不一般,朱仝是山東鄆城縣人,這下就明白了,宋江也是鄆城縣人,倆人這不是老鄉嗎?朱仝是鄆城縣衙門巡捕馬兵都頭,宋江是鄆城縣衙門押司,倆人還是同事。宋江家佛堂裡有一個秘密地道,朱仝到宋江家輕車熟路跑到佛堂就把地道打開了,這說明倆人平時交情莫逆,經常走動,是無話不說的知己好朋友。

    老鄉、同事、朋友,朱仝和宋江的這三層關係奠定了朱仝在宋江心裡的重要地位,宋江自然而然會把朱仝劃分到自己人、心腹嫡系這個類別中來,是值得信賴的圈內人。相比較而言,魯智深、武松雖然跟自己也是稱兄道弟,武松甚至跟宋江還是磕頭的把兄弟,但在宋江心裡他們依然是外人,是圈外人。

    在關鍵時刻,當宋江提出招安一事時,武松第一個站出來反對,魯智深堅定的站在武松一邊,說明了宋江的眼光是很準的,沒把這倆人當作自己人是宋江早就看出魯智深跟武松跟自己不是一條心。

    朱仝除了跟宋江是老鄉、同事、朋友關係之外,他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他還是宋江的救命恩人。話說宋江在殺死閻婆惜之後,被鄆城縣衙捉拿,奉命捉拿他的就是朱仝還有個雷橫。

    朱仝率人來到宋江家,他怕雷橫誤事於是讓雷橫守在門口,他自己獨自一人進入宋江家中徑直來到佛堂。朱仝太瞭解宋江了,他早就預料到宋江肯定躲在佛堂下面的地道內,他開啟地道口讓宋江上來。果不其然宋江戰戰兢兢從裡邊爬了上來。

    朱仝對宋江真心不錯,他非但沒有抓捕宋江,還勸宋江遠行避難。返回縣衙後,朱仝又上下打點,終於使得宋江的案子被壓下。從工作角度看朱仝不稱職,徇私枉法能是稱職的公職人員嗎?但是從私人感情來說他又非常仗義,冒著風險釋放宋江就證實了這一點。

    這個朱仝不但私自釋放過宋江而且早有前科,他還曾私放過晁蓋。晁蓋等七星聚義劫持楊志押運的生辰綱事洩,朱仝作為都頭又和雷橫來抓晁蓋。朱仝故意安排雷橫去打前門他自己則守在後門,果然晁蓋從後門撤離。朱仝不但放走了晁蓋,還給他指點了一條生路那就是上梁山,然後朱仝又假作失足摔傷腿,以此撇清自己,真是個演技高超的好演員。

    結語:朱仝是宋江的好友、同事、老鄉、救命恩人,同時還是晁蓋的救命恩人,這些身份集於一身。在梁山英雄排座次的時候宋江充分考慮到了這些情況,因此朱仝的排名非常高,排到了第十二名。魯智深武松本事再大終究是外人緊隨其後也就不足為怪了!

  • 5 # 河北成伯

    美髯公朱仝排名高主要原因是人家對宋江晁蓋沒用都有救命之恩,原著中怎麼寫的發生過什麼事我就不在這多敘述了。

    還有就是人家上梁山可是宋江一夥把人家坑上梁山的,帶著二百五的李逵,殺了小衙內,要不朱仝和李逵有仇了。你說這麼大的人情不排名高點也說不過去啊。

    還有一個朱仝被稱為美髯公,美髯公是誰?古時被成為美髯公的只有關二爺。你看水滸傳中和關二爺有關的哪個不是天罡星⭐?

    再說了美髯公朱仝武功雖然不太好,但是也不太弱,起碼比李逵還是綽綽有餘的。

    自被逼上梁山,朱仝和宋江、沒用的關係也很冷了,宋江心理很明白,要不宋江死的時候他知道朱仝不會給他報仇,他帶著朱仝一起死人家也不幹。

    最後朱仝做了官宋江成了仙(死)

  • 6 # 古德里安586

    整個梁山 朱仝是人品最好 最仗義的都一個 魯大師的仁義有點裝 有點欺軟怕硬 見人下菜碟 可朱仝的人品簡直是槓槓的 感恩 仗義

  • 7 # 春風渡雨

    朱仝的排名為什麼比魯智深和武松要高?其實就書中設定來說,道理很簡單,因為朱仝對應“天滿星”。而“天滿星”在三十六天罡中位列十二,排在魯智深的“天孤星”和武松的“天傷星”的前面。

    所以,這個問題不如直接問朱仝為什麼在水滸傳中會對應“天滿星”?

    梁山泊一百單八將的前身,在小說開篇就說清楚了。“洪太尉誤走妖魔”,龍虎山伏魔殿被張天師鎮壓的三十六員天罡星、七十二員地煞星被誤放了出來,這一百零八個星君逃出轉世,就是梁山上的一百單八將。

    而朱仝就是“天滿星”轉世,“天滿星”這三字按字面意思來看,和“完美、圓滿”肯定是能掛上勾的。所以朱仝最後全身而退,可以封妻廕子,拜將封侯,確實圓滿之極。就書中描述來看,朱仝對應天滿星還是非常合適的,最主要的原因由下面幾個方面。

    一、良好的出身配以極好的為人處世,比“及時雨”更像“及時雨”,義氣滿滿。

    朱仝是富戶出身,只因他仗義疏財,結識江湖上好漢,學得一身好武藝,出場就是鄆城縣巡捕馬兵都頭,和宋江、雷橫都是同事關係。對於江湖朋友,朱仝可以說是義氣為先,晁蓋等人劫了生辰綱後被緝捕,朱仝毫不猶豫就悄悄放走了晁蓋等人。同事宋江殺了閻婆惜後,朱仝也是毫不猶豫就放了他。

    對於晁蓋和宋江,朱仝體現出了他講義氣的一面,那麼他放走雷橫後並主動投案的舉動,則體現出其光明磊落的性格。朱仝被刺配充軍至滄州後,因其光明磊落、講義氣的性格,就連知府對他也是極為欣賞,將他留在府衙任用。而且知府四歲的兒子小衙內非常喜歡朱仝,所以知府也讓朱仝照料自己的兒子,足見對朱仝的信任。

    為了讓朱仝上梁山,吳用使出毒計,宋江預設,李逵對小孩子下手,弄死了小衙內,斷了朱仝的退路。朱仝當時要和李逵拼命,待聽說弄死小衙內就是宋江等人的意思時,朱仝儘管心有不甘,但只得上了梁山。上了山的朱仝,有一次,也要與李逵火併,卻被眾人勸阻,根子還是在小衙內之死上。

    其實縱觀水滸,貫穿整個故事的,其中有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梁山好漢們的江湖情義,也就是義氣。而美髯公朱仝可以說是整個梁山上最講義氣的人,他可以為了義氣寧願坐牢,把自己弄得水深火熱都不在乎。不過最後他也是為義氣所累,被人逼上梁山。

    二、朱仝的身上沒有什麼缺點,“人設”滿滿,在梁山上可以算是真正的“好漢”。

    對於朱仝,書中讚辭提到:“義膽忠肝豪傑,胸中武藝精通。超群出眾果英雄。彎弓能射虎,提劍可誅龍。一表堂堂神鬼怕,形容凜凜威風。面如重棗色通紅。雲長重出世,人號美髯公。”

    朱仝與大刀關勝相比,他除了不姓“關”,比關勝更象極了關公。“雲長重出世,人號美髯公”,關勝像關羽,在於血緣,在於外表,朱仝像關羽,而在於內。外表只是相貌、坐騎、兵器這些,而內在就是關羽的“忠、義、仁、勇”。水滸中關勝只是形似關羽,而朱仝才真正具備關羽的品質,宋江將梁山“聚義廳”改為“忠義堂”,那麼梁山和宋江就必然需要朱仝。關勝是梁山對外忠義的象徵,因為他是關羽的後人,而朱仝的忠義就是梁山對內的標杆。

    朱仝義釋晁蓋,義釋宋江,義釋雷橫,就是為了義氣,別無所求,但求心安。

    雷橫婉拒宋江的相邀時,只是說:“老母年高,不能相從。待小弟送母終年之後,卻來相投”,他不願上山並不是別的原因,盡孝為重當是真心。李逵也是孝子,上山後先記掛的是老孃,決定“我要去取他來這裡,快樂幾時也好”。李逵認為讓自己老孃和自己一樣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快活無比就是孝道。而雷橫的孝道是,認為老母年高,不應讓老母為自己擔驚受怕,應服侍跟前,老母終年之後在來相投。很直接的比較,那我們又該選擇怎樣的孝道?

    因為“孝”,雷橫殺人,因為知道“孝”,朱仝放了雷橫,在“義”的同時,這就是“仁”。

    原文:1、少間,他娘來牢裡送飯,哭著哀告朱仝道:老身年紀六旬之上,眼睜睜地只看著這個孩兒!望煩節級哥哥看日常間弟兄面上,可憐見我這個孩兒,看覷,看覷!朱仝道:老孃自請放心歸去。今後飯食,不必來送,小人自管待他。倘有方便處,可以救之。雷橫娘道:哥哥救得孩兒,是重生父母!若孩兒有些好歹,老身性命也便休了!朱仝道:小人專記在心。老孃不必掛念。那婆婆拜謝去了。朱仝尋思了一日,沒做道理救他處;又自央人去知縣處打關節,上下替他使用人情。

    2、朱仝放了雷橫,分付道:賢弟自回,快去取了老母,星夜去別處逃難。這裡我自替你吃官司。雷橫道:小弟走了自不妨,必須要連累了哥哥。朱仝道:兄弟,你不知;知縣怪你打死了他婊子,把這文案都做死了,解到州里,必是要你償命。我放了你,我須不該死罪。況兼我又無父母掛念,傢俬儘可賠償。你顧前程萬里,快去………

    3、知府道:雷橫如何打死了那娼妓?朱仝把雷橫上項的事情細說了一遍。知府道:你敢見孝道,為義氣上放了他?朱仝道:小人怎敢欺公罔上。

    為救雷橫,朱仝淪為配軍,就如他自己所說:“我放了你,我須不該死罪。況兼我又無父母掛念,傢俬儘可賠償”。寧可破家也要救人,在成全自己的“義”的同時,體現的卻是朱仝的“仁”和“善”。

    原文:正問之間,只見屏風背後轉出一個小衙內來,年方四歲,生得端嚴美貌,乃是知府親子,知府愛惜,如金似玉。那小衙內見了朱仝,逕走過來便要他抱。朱仝只得抱起小衙內在懷裡。那小衙內雙手扯住朱仝長髯,說道:我只要這鬍子抱!知府道:孩兒快放了手,休要羅叱!小衙內又道:我只要這鬍子抱!和我去要!朱仝稟道:小人抱衙內去府前閒走,要一回了來。知府道:孩兒既是要你抱,你和他去耍一回了來……

    四歲孩童,又能知道什麼,而天然的親切感讓他初次見面就喜歡朱仝,書中雖未明言,但透過幼童的選擇,體現出來的依然是朱仝的“仁”和“善”。

    原文:吳用邀請朱仝上山,舌燦如花,朱仝道:先生差矣。這話休題,恐被外人聽了不好。雷橫兄弟,他自犯了該死的罪,我因義氣放了他,他出頭不得,上山入夥。我自為他配在這裡,天可憐見,一年半載,掙扎還鄉,復為良民,我如何肯做這等的事?你二位便可請回,休在此間惹口面不好。雷橫道:哥哥在此,無非只是在人之下伏侍他人,非大丈夫男子漢的勾當。不是小弟糾合上山,端的晁、宋二公仰望哥哥久矣,休得遲延有誤。朱仝道:兄弟,你是甚麼言語!你不想,我為你母老家寒上放了你去,今日你到來陷為不義!吳學究道:既然都頭不肯去時,我們自告退,相辭了去休。

    “復為良民,陷為不義”,這是朱仝“忠”的體現,“先生差矣,這話休題”,態度極為果決。朱仝被梁山好漢設計陷害後,“誤失小衙內”,他數次找李逵拼命。而對應於扈三娘和秦明全家人被梁山害死後的反應,朱仝的行為舉止也更加符合常理。相對於旁人對至親的態度,小衙內對朱仝來說只是一個外人,但就是因為非親非故,朱仝“仁厚”的一面也反映的淋漓盡致。而朱仝事後的態度在反映了他“仁”和“義”的同時,其“勇”的一面也躍然紙上。

    在梁山好漢中,能同時做到“忠、義、仁、勇”的人少之又少,朱仝算是鳳毛麟角的一位。梁山上面的那一百多人裡面,絕大多數都是一些嗜殺成性,缺點多多,而朱仝卻和那些人有著本質的不同。朱仝沒幹過什麼壞事,他最大的缺點就是太過“仁厚”,被“義氣”所累,相比於其他好漢來說,他應該是非常完美的一個人。

    三、朱仝的“武勇”,盡情發揮下,武力值滿滿。

    朱仝是馬上將領,他雖然沒有位列五虎將之一,但卻是八驃騎第二,僅次於花榮。朱仝的武功,相較於花榮其實也並不弱。在梁山受招安前,朱仝的表現並不出色,也許小衙內的死他始終耿耿於懷,僅僅在攻打曾頭市時陣斬了曾密,在童貫征討梁山時與御前飛龍大將酆美有過一次平分秋色的單挑。而這兩位的武功,也並不值得稱道。

    不過,等到了梁山受招安後,朱仝就如換了一個人似的。梁山受詔安是因為“忠”,而朱仝的前後判若兩人,也未嘗不是“忠”的體現。在梁山以朝廷身份對外征戰期間,朱仝的武藝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他斬殺苟正、譚高及活捉曲利出清、徐方的戰績含金量極高。而且在征討方臘之戰中能夠全身而退,後來又與名將劉光世一起擊敗金軍,這些,都是需要靠高強的武功做支撐的。

    曲利出清是能夠陣斬王文斌的,用書中的話來說,王文斌“文武雙全,滿朝欽敬”,而且和林沖一樣,都做過八十萬禁軍教頭。從這一點看,王文斌是就算武功比林沖差,又能相差多少。然而,朱仝能夠活捉陣斬王文斌的曲利出清,其武藝之強就可見一斑。

    最後徵方臘過程中,朱仝更是盡情發揮,先是陣斬飛雲大將軍苟正,接著生擒飛熊大將軍徐方,隨後睦州槍挑元帥譚高。這些戰績,都足以說明朱仝武藝之強,他至少也是具備五虎將實力的。

    四、對應於“天滿星”,朱仝的結局非常的完美,整個人生算是非常圓滿的了。

    相比於那些戰死、病死或者被陷害致死的好漢,朱仝是少有的能被朝廷相信還委以重任的好漢。平南歸來後,朱仝被封為保定府都統制,上任後管軍有方,後來,隨同名將劉光世出戰金兵,屢破強敵,因戰功升任到太平軍節度使。朱仝的結局可謂完滿,應了他“天滿星”的命數。所以,就朱仝的為人處世、個人性格、一生的所作所為以及最後的結局來看,朱仝對應於三十六天罡之十二“天滿星”,也是實至名歸。

    明朝李卓吾在點評水滸時,曾給朱仝高度評價:“朱仝真孝子,真聖人,真菩薩,真佛,道學先生那堪作僕”。魯智深對應“天孤星”,武松對應“天傷星”,就書中人物設定來看,並無不妥之處。道教認為,北斗叢星中有 36 顆天罡星,每顆天罡星各有一個神人,合稱“三十六天罡”。天上一星對應一人,都是正神,而梁山之上,三十六天罡都是正將,又何必計較於誰先誰後!

  • 8 # 把盞常聊

    “國法不外乎人情”這句經典名言,在美髯公朱仝身上,可以說是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站在梁山泊某些人的角度,朱仝是一個為朋友兩肋插刀的仗義者,可要是站在大宋朝國家的層面上看呢?他無疑又是一個拿著國法當人情的知法犯法、違法亂紀的人了!

    那麼,他算是一個真正的仗義者嗎?我說不全算!為什麼?請看:抓晁蓋時他有意放走了晁蓋不說,還要追著告訴晁蓋,是我放你走的,你要知我的情。同時,還要把搭檔雷橫給賣嘍,說怕他死心眼兒、不會做人情。並且還要晁蓋別亂投奔,就去梁山泊。

    放走宋江時,他又是故技重演,先讓雷橫進去搜一下,後又以不放心為由,讓雷橫守住門不要動,他自己進去再仔細看看。結果打開了地窨子,給宋江送了個整人情!

    如果說他救宋江是同行之間的交情和吏吏相護的話,那麼他放晁蓋就很難說不是給自己留後手了。為什麼要留後手呢?按照書中的說法,就是“且說宋江他是個莊農之家,如何有這地窨子?原來故宋時為官容易,做史最難。為甚的為官容易?皆因只是那時朝廷奸臣當道,讒佞專權,非親不用,非財不取。為甚做吏最難?那時做押司的,但犯罪責,輕則刺配遠惡軍州,重則抄扎家產,結果了殘生性命。”

    可要我說,當時的朝廷奸臣當道不假,可做吏的就不貪腐成性了嗎?宋江在鄆城縣是個富裕戶不說,他朱仝不過是個都頭,竟也頗有家資。哪兒來的?還不都是徇私枉法弄來的。同樣是貪腐,但官和吏是有著巨大的區別。官,像梁中書、江州知府、青州知府、高廉這些個人,哪個沒有根基?十萬貫珍珠寶貝,都敢明目張膽的送給老丈人做生日禮物,有人會過問嗎?而吏則不同了,他們的根基不過是在任官員。若官員犯了事拿他們充當替罪羊不說,如果換了上司呢?一朝天子一朝臣倒也罷了,萬一要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為了給自己樹威,拿下幾個看不順眼的吏員,豈不是就要倒大黴了!

    所以我說,朱仝救晁蓋、宋江,除了吏吏相護,另一個關鍵原因就是給自己留一條後路。要麼,他怎麼勸晁蓋上梁山泊而沒勸宋江去投奔梁山泊呢?因為,他不知宋江給晁蓋報了信,所以梁山那條路他還給自己留著呢!

    儘管朱仝善為人、會辦事,事事都有為自己打算的目的。但是從他捨己救雷橫一事上看,倒也算是一個講義氣、敢擔當的人。

    聊到這裡,朱仝的為人以及他和宋江、晁蓋的關係您也就有了個大致的瞭解了。那麼,他在梁山的座次排在了第12位,排在了魯智深、武松的前面也就不足為奇了吧!一是宋江的故交,二是宋江的救命恩人,這第三個便是宋江在梁山泊保留的一個鐵桿兒。從這一點您就可以看出,梁山泊最後所排的座次,看似簡單,其實裡面充滿了智慧、心機和瞻前顧後的盤算呢……

    故而,在宋江眼裡,魯智深和武松遠遠都不如朱仝是自己最體己的人。所以,這樣的安排也就順理成章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江南可採蓮”為何取代《詠鵝》成為一年級學習的第一首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