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鬼影問道化真身
-
2 # 德全不畏
題主何出此言,究竟是誰養活誰?李世民家族是靠剝削百姓為生的。愛新覺羅家族更狠,整個旗人階層都是百姓養活的。
至於兩個朝代百姓人口的數字不同這一點 ,也不能說明愛新覺羅家族比李世民的家族優秀。愛新覺羅家族統治的清朝,之所以人口比唐朝多。是因為從唐朝到清朝這一時期,糧食產量提高了,能養活更多的人口。
勞動人民在勞作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改進技術。生產工具改進了,耕作和種植的技術也更先進。
比如,有些土地由一年一收,改為一年兩收。糧食產量自然就上去了,人口隨之增加。明朝時,人口就近2億了。到明末,紅薯、土豆、玉米等高產耐貧瘠的農作物傳入中國,並於清朝逐漸傳播開來,糧食產量進一步提高。它們的出現,使產量成倍的增加。在糧食產量提高的基礎上,人口增加是很自然的事,這其中沒有統治者的什麼功勞。反而是清朝統治階級腐敗無能,剝削無度,又閉關鎖國,壓制人們的思想進步。加重了百姓的負擔,阻礙了經濟的發展,使百姓生活過的困苦不堪。完全可以說,如果沒有清朝的統治,經濟會發展的很好,人口會更多。
-
3 # 歷史小說員
我們經常聽到“江山社稷”一詞。什麼是社稷?在古代,當一個王朝建立時,首先必須建立一個社交圈和一個祭壇,統稱為社稷。新王朝成立,舊王朝的社稷即將被毀滅。一個王朝的社稷被摧毀了,這個王朝就結束了。 谷是國家的寶藏,中國的歷史是農耕文明,糧食是國家的基礎。如果糧食歉收,這個國家就有一個大問題。 隨著世界人口的增加,土地上生產的糧食不足以養活這麼多人,農民起義就會爆發。悲劇發生後,世界人口減少,新王朝誕生,進入下一個王朝。 . 李世民在當朝時,他剛剛經歷了隋朝末年的戰爭。貞觀時期的人口只有200萬左右。唐代人口由家庭統計。超過兩百萬戶,幾乎人口超過一千萬。李世民的養活一千萬人,當然沒問題。 在開元時期,李世民家族的高峰期,大唐人口達到900萬戶,人口超過5000萬。這時,大唐社會面臨很大的壓力。每個人都說,唐朝的衰落始於安祿山的叛亂。事實上,在安祿山起兵之前,唐朝面臨著巨大的糧食壓力。 在安史之亂後,唐朝盛世逐漸衰落。唐朝的人數最多也就5000萬人。在明朝以前的王朝,一旦華人口達到5000萬左右,社群就陷入了動盪的臨界點。原因很簡單。當人口達到這個規模時,糧食供應將難以保證。 如果是豐收之年還好,如果遇到災難年將會很麻煩。古代農民起義有一個共同特點,糧食顆粒無收,百姓就一起逃亡。開始乞討,百姓乞討不到,他們就會掠奪。搶劫後,政府必須被迫施壓。當政府被壓制時,百姓只能造反。 玉米原產於美洲,在哥倫布發現新世界後,玉米被引入歐洲。在哥倫布發現新世界大約40年後,玉米被引入明朝。玉米的到來使許多旱地變成了高產區,使明朝的糧食產量增加了一倍,明朝可以養活2億人。 那時,有一位名叫陳振龍的福建華僑在東南亞呂宋島發現了一個非常高產的紅薯,並想把紅薯帶回中國種植。由於呂宋政府的封鎖,陳振龍和他的兒子冒著生命危險,偷偷帶回一些紅薯回中國。陳振龍回到中國後,雖然大力推廣甘薯種植,但當時的大明王朝已經難以迴歸。 甘薯的大規模推廣和種植是清代的事情。甘薯種植,對水的依賴性不高,可以透過雨水收穫。雖然大米的味道比紅薯好,但對水的依賴性太高。紅薯是乾燥的植物,可以在沒有水的情況下種植。 甘薯的到來,使得南方地區增加了許多可耕地,讓中國的糧食產量再次出現爆發式增長。清朝的人口,巔峰期達到了4億左右,就是由於玉米和紅薯大規模推廣種植,讓老百姓可以填飽肚子,才出現了人口爆發式增長。 玉米和番薯兩種作物,肯定沒和稻米好吃,是卻讓愛新覺羅家族的社稷,養活了4億人口。中華民族能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原產於美洲的這兩種旱作植物,真的是立了大功啊!
-
4 # 饞嘴肥貓鏟史官
只要實話實說,就肯定會捱罵。大過年的,也會被罵。
一般情況下,即使腦袋瓜子不很夠用,只要具備最基本的邏輯,完全能明白實際情況是怎麼回事。
但是仍然不敢說實話,無非就是不想捱罵罷了。
所以,只好讓肥貓來替你們挨這頓罵。
人口要想增長,必須要有兩個條件:
1.適合人口繁衍的時間
通俗的說,就是和平穩定的時間。
2.人口繁衍所需要的物質
簡單點講,就是足夠養活後代的糧食。
以上兩條很好理解,和平穩定了,你就可以生孩子。如果社會動亂,一天到晚打仗,你整天拖家帶口四處奔波,躲避戰亂,讓你生孩子,你也不敢。讓老婆挺著個大肚子跟著你翻山越嶺?還是冒著槍林彈雨,踩著炸點衝到河邊去洗尿布?
現代社會也一樣,工作不穩定,東奔西跑,要了孩子也是個大麻煩。
生孩子還需要物質基礎做保障。吃了上頓沒下頓,工地上辛苦了一整年,到了算工錢時候,黑心老闆跑路了,你會和老婆樂不可支地生個孩子?
奶粉錢怎麼辦?紙尿布買得起不?幼兒園的學費誰給你掏?
唐朝和清朝相比,兩個朝代的疆域面積很接近,比較起來也有道理。
在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個資訊,拿各個朝代耕地畝產量進行對比,漢族人當皇帝的朝代畝產量很高,達到約七百斤。明朝有三百多斤,輪到清朝時候,二百多斤的樣子。以此得出一個結論:漢族皇朝幹得好,愛新覺羅家就很扯淡。
那麼,我們分析,隨著時代的發展,從唐朝到清朝,老百姓人均擁有的耕地是逐漸增加了還是減少了?
很明白,人均耕地面積肯定是減少了。要是增加了,就有鬼了。
但清朝時期,人口繁衍數量卻比以前任何一個朝代都要多,這確實是事實。
挺奇怪的。以前各朝的老百姓人均耕地多,畝產糧食也多,那人均擁有的糧食數量也肯定遠遠超過清朝,那人口繁衍速度卻不如清朝,這是咋回事呢?
關鍵就是這個“人均”。
比如說,你和馬雲、王建林、潘石屹,劉強東五個人的人均資產達到了上千億,為啥只有你不捨得給你老婆買個鑽戒、買個跑車呢?我們能質疑你的人品嗎?
那你肯定會覺得很冤枉。因為那四位都是大闊佬,而你只是個平頭老百姓,所謂的“人均”是個虛數,真正落在你名下的資產少得可憐。
這就對嘍。要想買鑽戒,買跑車,必須要把這個“人均”真正落實到你頭上才行。有錢誰不會花啊!
說到這裡,那就要揭開第一塊遮羞布:
咱們漢族人當皇帝的時候,“人均”數字不錯,但是落在咱們普通老百姓頭上的沒有幾個。所以,人家李家、趙家、朱家的皇族子弟敢生孩子,想生幾個就生幾個。而你,不敢,太窮。
到了清朝時候,“人均”雖然不怎麼樣,但落在你頭上的比較多,所以,你就敢生孩子了。
你說,從社會財富的分配規則的角度上分析,清朝這些達子皇帝是不是比你們吹捧的那些漢族皇帝更有人性呢?
再說說這個和平穩定。
剛才講到,想生孩子,還要有個比較長的安全穩定的環境,亂世中,人口的繁衍肯定下降。
這很好理解。烽煙四起,戰亂不息,當你正在伏在老婆身上揮汗如雨,努力播種的時候,突然敵人踹開了房門,非要與你大戰三百回合,你還能安心搞生產?
所以,就揭開了另一塊遮羞布:
咱們漢族皇帝當政時期,維護社會穩定的能力確實遠不如人家愛新覺羅。
在漢族皇朝,你扛槍上戰場的時間比較多,晚上你通常是在巡邏。到了清朝,你扛鋤下地的時間比較多,晚上你通常是在做愛做的事情。
順便說說這個“蕃薯盛世”,這是一些民族蛋白質給“康乾盛世”的貶稱。意思是康雍乾時代的老百姓過的並不好,居然還要吃烤白薯和玉米窩頭。
我的天哪,這就讓人難以理解了。誰特麼不想吃龍蝦鮑魚啊?可你不姓李、不姓趙、也不姓朱啊!你想和人家坐到一個桌上,人家不肯啊。你就這條件。
你窮啊,當三歲的孩子因飢餓而哭鬧的時候,你是給他一隻沒出息的清朝烤紅薯,還是往他嘴裡填一把充滿民族氣節的明朝觀音土?
天大地大,肚皮最大。吃了清朝的烤紅薯,明天他就不是你兒子了?
吃了明朝的觀音土,明天他可真有可能就不是你兒子了,而成了荒坡草灘上那隻野狗嘴裡的肉。
事實就是這麼個事實,願不願意承認罷了。嘴犟也沒用,自家的肚皮比啥都清楚。
管仲說的好: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實而知禮節。
現在能吹什麼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主要就是因為現在的政策好,吃的飽。放到當年,餓上幾天,早就一個個地跟著李自成去推翻那個牛皮王朝了。
蕃薯,在明朝就已經傳入,但始終推廣不開,主要是因為明朝的土地和稅賦的制度問題。
明朝的藩王、勳貴和士紳佔據著國家最肥沃和相當大數量的田地,而他們是不需要繳納賦稅的。
比起米、粟、谷等傳統作物,蕃薯有個弱點:不耐儲存。即使晾成薯幹,也不如粟谷的儲存期長。所以,蕃薯解決的是幾個月之內的飢飽問題,你不及時吃掉,就腐壞了。而粟穀米是可以儲存到糧食緊缺的時候拿出來賣高價的。
蕃薯豐收了,皇族子孫們一下又吃不完,分給老百姓吃肯定捨不得,又儲存不住,從經濟角度上講,不如粟谷獲利大。所以,寧可讓老百姓餓著,也不要蕃薯,而是種粟谷。蕃薯就推廣不開。
為啥李自成能幹翻明朝,從本質上講,是明朝朱家子孫們的自私幹掉了自己。老百姓要能吃上蕃薯,誰也不會跟著李自成去造反。
比起洪秀全來,李自成那起義的規模連渣都算不上。
從這一點上講,清朝統治的水平還是相當令人佩服的。
-
5 # 萬里長空夜未央
老實說感覺這個問題有點怪怪的。
首先同意其他朋友的回答,不是李世民、愛新覺羅家族養活百姓,而是百姓養活統治階級;封建時代的統治者家族及其階層存在的重要目的,是保護國家安全,給予有利百姓休養生息的條件,讓統治得以持續下去(多說一句:中國百姓淳樸善良,有一口飯吃,能夠養活家人就很滿足;只有到了那種四海荒蕪,民不聊生,只能吃樹皮、吃草根、吃土甚至人相食的地步,才會忍無可忍,揭杆造反)。
圖一:千里沃野、秋糧滿倉,是5,000年農民的辛勞養活了華人。
其次,時間跨度達到幾個世紀的兩個朝代(唐是618年-907年,清是1616年(按努爾哈赤建後金汗國起算)-1912年),生產力水平差異非常明顯,即使對農業、工業等成果進行量化後再作比較,個人認為意義也不大。
接下來羅列一下唐朝與清朝的人口、農業情況。
唐朝人口與農業人口:
根據《舊唐書》記載,唐武德元年(618年)有180萬戶;唐武德七年(624年)有219萬戶,唐貞觀十三年(639年)304萬戶,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年)360萬戶,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有380萬戶,據《通典》卷七《食貨》載,到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全國有9,069,154戶,52,880,488人。但是唐朝自武德初至天寶末,戶口統計不嚴,時常有隱漏不報,所以史書記載為虛數,有學者認為唐朝的人口峰值約為8,000萬(可詳見范文瀾先生的《中國通史》)。
圖二:隋至唐各年代人口數量
安史之亂時,社會生產遭受毀壞,安史之亂結束後根據史載的戶口數只是安史之亂前的三分之一,此後的唐朝戶口一蹶不振,估計唐朝中期的戶口在400至500萬戶之間。全華人口分佈格局因此發生重大變化。五代十國時期,南方9國中除了吳和吳越兩國統治者是南方本地人,南漢是早期移民後裔外,其他6國統治者都是唐末北方移民。
農業:
唐代農業生產工具比前代有所進步,開元年間發明曲轅犁,還出現新的灌溉工具水車和筒車。
圖三:唐代的曲轅犁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統一全國,在之後的130年之中,存於記載的重要水利工程計有160多項。其中著名的有:玉梁渠、絳巖湖、安徽鏡湖、山東竇公渠、山西文水、河北三河、四川彭山、湖南武陵等。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總耕地面積達到14,003,862頃。農業工具的進步以及水利工程的發展促使糧食產量逐年提高。
天寶八載(749年),官倉存糧達9,600萬石。
唐朝中期之後,由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在安史之亂期間遭受破壞,所以淮河以南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就在之後的發展之中超越黃河中下游地區,唐朝中期淮河以南的土地大量開墾及大修水利,插秧移植水稻,使江淮的糧產量大幅增加,成為全國重要的糧食產區。
經濟作物方面:
白糖的製造始於唐貞觀二十一年(647年),自宋以後長江以南各省開始種植甘蔗。
此外,茶葉的種植與販運不斷髮展,形成南方經濟的一大收入。南方的茶葉,透過大運河和陸路大批運往北方各地,至吐蕃渤海,甚至遠及波斯大食。然因賦稅不足,國用匱乏,貞元九年(793年)正月,鹽鐵使張滂奏請在主要產茶州郡及交通要塞,委派鹽鐵度支巡院設定茶場,由主管官吏分3等定價,每十稅一,在唐朝中期以後成為國家的重要收入,成為歷史上稅茶之始。
清朝人口與農業人口:
明末清初,因為流寇擾亂、清兵入關、三藩之亂等戰亂不斷,加上饑荒與瘟疫影響,造成華人口急速下降(史學家葛劍雄認為,明清之際人口跌幅可達40%)。
康熙二十年(1681年)後,清廷平定三藩之亂並佔領檯灣,經過康雍乾盛世獲得長期的休養生息,人口得以迅速增加。清初人口數量未明確,史學家姜濤估算康熙十九年(1680年)前後,人口增長到1億;趙文林推估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超過1億。到乾隆時期,全華人口正式突破2億,到鴉片戰爭前夕的道光十三年(1833年)又猛增到4億。
清朝人口的增長一反華人口過去的波浪式增長型態,呈現斜線上升。
19世紀時,清朝因為太平天國的起事、捻亂與回亂等戰亂損失不少人口;光緒年間又發生不少天災,光緒三年山西、陝西發生旱災,因饑荒與暴亂而死的人達一千萬以上。
至清朝滅亡時,華人口維持在4億3千萬多,與道光年間的人口數差不多。
農業:
清朝入關後,1644年順治帝頒佈圈地令,有主與無主地被滿人圈佔,統稱“官莊”。大量農民或棄家逃亡,或淪為奴僕。圈地主要執行三次,以北京附近的順天、保定、永平、河間四府最為突出,直到1685年康熙帝宣佈廢止而終。
全國其他原明朝皇室或地主的土地,清廷稱其為“更名田”,分配給無地農民使用,或是被新地主佔據。據統計,這種土地的總數不低於20萬頃。
清代的屯田多在新疆等邊疆地帶。清帝推行令民墾荒的政策。使得華北、華中地區先後著令準墾,一些邊疆如新疆、青海、海南、臺灣等省於清朝中葉先後實行開墾政策,而東北地區直到清朝後期才准許大量漢人前往開墾。
清代農業是中國歷史畝產量最高的時期,秦漢時中國的畝產量為264市斤/市畝,唐代是334市斤/市畝,明代為346市斤/市畝,清代畝產量達到了374市斤/市畝,分別比漢代增加了41.6%,比唐代增代11.9%,比明的畝產量高了8%。
明末清初,黃河、淮河下游堵塞,京杭大運河也受影響。康熙帝時大力修治黃河,任靳輔為河道總督,採用疏導和築堤的辦法將黃、淮故道逐漸修復,使這一帶的農業生產在較長的時間裡減少了水患的威脅;雍正時期曾修築江浙海塘,以保護農田。1713年康熙帝修浚了位於北京的永定河,使舊河兩岸的“斥鹵”(無法耕種的鹽鹼地)變為良田。一系列水利工程的實施,使得清朝的耕地面積於康熙時期開始逐漸提升。
經濟作物方面:
清代,棉花的種植已遍及全國,其中江蘇、浙江、河北、河南、湖北、山東等地都是著名的產棉區,連農業發展較晚的奉天,也成了外輸地區之一。
蠶桑業以江蘇、浙江的蘇州、湖州、嘉興、杭州和廣東的廣州最為發達,已成為當地農民的重要生產活動。
甘蔗產地則以華中、華南為主,江南、四川與臺灣等地的製糖業非常發達。
此外,在清代的農書中,蠶桑類的農書共計155部,而清以前所編寫的蠶桑書僅有4部,反映了清代蠶桑生產和蠶桑技術發展的程度。
真的要比的話,唐朝物價低唐朝,長安洛陽米價最低的時期是在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每鬥為13文(一說僅10文),青州、齊州每鬥僅5文。
清朝,乾隆年間,糧價約15文錢/升(一斗就是150文)。
相比之下唐朝勝出很多(單價低)。
順便再看一下房價。
根據歷史記錄,康熙五十七年(1718),北京大興縣北城日南坊的一所樓房出售,該房臨街,下面兩間開店,上面兩間住人,樓後加蓋廂房一間,合計5間房,賣了210兩。
反觀唐玄宗時期,朝廷拍賣國有房產的碑文拓片:一座擁有房屋39間、佔地2.9畝的大別墅,拍賣成交價138貫。地點東都洛陽。
唐朝又勝。
但這又能說明什麼呢?
也許用來說明,我不贊同這個題目中“抑唐”的味道吧。
-
6 # 薩沙
什麼叫做皇帝養活老百姓,沒有老百姓種地,皇帝只能吃土。
清代的人口暴增,主要得益於洋人傳來的糧食作物。
洋鬼子的紅薯、土豆、玉米等高產農作物從明末開始傳入中國,逐步在全國推廣。到了清朝中期這些農作物的種植已經很普遍。
這些高產作物,完全改變了中國幾年前的糧食結構,導致人口暴增。
中國古代,北方只能種植小麥和小米。但小米產量很低,小麥一年只有一季,收穫量有限。
南方種植稻米,產量相對較高,尤其後期出現了兩季稻,使得南方糧食產量大大超過北方,由此中國的經濟中心開始難移。
但新一代作物引進以後,即便是北方也可以大量種植,糧食產量倍增。
也不多說,僅僅舉紅薯的例子。
我老爸說,幾十年前在農村的時候,一年時間很多時候都在吃紅薯。所謂一年紅薯半年糧,沒有紅薯這玩意恐怕很多農民都得餓死。
紅薯在明代末期傳入中國,一說是華僑或者西班牙洋鬼子從菲律賓帶回來的。
到了乾隆時期之前,紅薯早已普遍種植在廣東、福建兩省。
沿海的浙江、江蘇甚至上海,都有大量種植。
甚至臺灣省也普遍種植紅薯。
相比水稻和小麥,紅薯對於土壤、雨水、肥料都沒什麼要求,而且產量很高。
但開始種植紅薯以後,福建人發現紅薯真的是什麼土地都能種植,人人都驚呆了。
臺灣民間的俗語是:“蕃薯不怕落土爛,只求枝葉代代傳”。意思生命力很強,根深蒂固,只要你種下它,它就可以生生不息,就像臺灣人的吃苦耐勞精神。
而且,紅薯產量驚人,“一畝數十石,勝種穀二十倍”。
據乾隆十三年江西大庚知縣餘光璧說:“每畝可收三四千斤”。山東省布政使陸耀在乾隆五十年之前所著的《甘薯錄》中說,種植紅薯“畝可得數千斤, 勝種五穀幾倍”。
因此,每天食用紅薯,花費不過一二文,非常經濟。
從乾隆開始,滿清政府開始官方推廣紅薯。
於是,紅薯迅速在內陸的江西、安徽、湖北等地大面積種植。
但是,因紅薯不耐低溫,所以在華北種植有一定難度。要使北方地區也像南方那樣種植紅薯,必須解決薯種收藏問題,即能度過嚴寒的冬天,到來年有新苗可傳。山東、河北等地農民花費較多的時間,才掌握了種植紅薯的技術。
1733年,紅薯傳到四川,1735年傳至雲南,1752年傳至貴州。此後,番薯蹤跡遍佈西南。
紅薯成為中國僅次於稻米、麥子和玉米的第四大糧食作物。
紅薯尚且如此,玉米就更厲害了。
其中玉米是最誇張。西方研究者認為:1776-1910 年期間華人口增長的 18%應該歸功於玉米。
直至1957年,玉米和薯類的種植面積幾乎達到全國糧食種植面積的20%。
誠然,玉米、紅薯、土豆當然不可能取代小麥和稻米的地位,但作為糧食的補充,對於人口的增加也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
資料寫道:兩種農作物傳播的結果,使得中國廣大的山地、丘陵和沙地得到了開發利用,耕地面積大大增加。如康熙二十四年至嘉慶十七年,雲南耕地面積從64, 818頃增至93,151頃,貴州則從9,597頃增至27,660頃。
回覆列表
世界上的統治階層都依靠剝削壓迫勞動人民來過活,從來沒有統治階層會去養活勞動人民,統治階層也不可能去養活勞動人民,他們沒那個本事!
至於說清朝人口為什麼會比唐朝多,主要原因有:
1,清朝雖然版圖不如唐朝大,但是清朝的朝廷直轄面積比唐朝大,也就是說唐朝藩王丶土司所轄之地比清朝的藩王丶土司所轄之地的面積大,而藩王丶土司所轄之民,很多並沒有計算在唐朝戶籍人口之內。
2,清朝時期京杭運河的運力開發,以及明朝留下的幾百年的建設成果,使得清朝在基礎設施方面優於唐朝,從而更利於南北物流商貿,使得全國物產豐富,而且供應相對均衡,這樣就能養活更多的人口。
反觀唐朝,自東漢末到唐初,華夏分裂,征戰不休,動亂長達幾百年之久,國內基礎設施破壞嚴重。雖然隋煬帝也開鑿了運河,但規模與運載能力無法與京杭運河相比。因此唐朝物產量不如清朝,而且在南北物流商貿和保障國內供應均衡方面也不如清朝。因此能養活的人口也要少於清朝。
3,自東漢末到唐初,天下紛亂幾百年。據有關歷史資料顯示,唐初戶籍人口僅四百萬左右。而清朝順治初年,清朝戶籍人口有三千萬出頭。(各大學的史學研究機構都能查到相關資料)
由此可見清初的人口基數要遠大於唐初,因此清朝人口多於唐朝,緣於一開始就底子要好得多。
4,自從明末,開始引進土豆、玉米丶南瓜、辣椒、西紅柿……以來,使得中國食品供應量大幅增加。清朝統治者又十分重視農業,使得有價值的外來農作物在全國快速推廣普及,至使清朝的食品供應量遠多於唐朝,這也為清朝人口爆漲創造了條件。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對於國家和人民來說,最重要的無非是三個因素,即充足的糧食供應、優良的基礎設施丶和平安寧的國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