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你看我有多少心裡話
-
2 # 手機使用者77048334613
心理上的安全感可以分為兩種:
第一種,它是一種關乎於我們對物理環境的反應存在的安全感,即生存的安全感。比方說,我是不是擔心我會受到物理傷害啊,我會遭遇什麼不測啊等等。這種安全感的缺失一般會在嚴重的Ⅰ型創傷,也就是重大的災難中發生。
第二種,關係中的安全感,是指當我們在跟人互動時,我們是不是相信會被人接納、喜歡、愛,別人不會離開、拋棄我們。是一種基於人與人之間關係相處質量和相處安全性的一種反應。
而它又可以分為兩種:
❶ 外在的安全:即安全感的外在表現,非常容易被觀察到,比方說一個妹子,她每天都琢磨著:哎呀,我的男朋友是不是要跟我分手啊?是不是別人不喜歡我啊?是不是會離開我啊?
❷ 內在安全感:這種安全感是更加複雜的,內部並不僅僅是男朋友離開他的問題,而是更多關於她是否相信自己:真的能夠獲得一個穩定的人際關係、親密關係。就像下面這張圖:
外在安全感就那隻小鳥,看上去是一個小鳥落在水面上的問題,但實際上在水下,鯨魚已經要窒息了,窒息的鯨魚就像是內在安全感。也就是我們大家日常所說的:哎呀,我在親密關係當中缺乏的那種安全感。
它是一種很細膩的內在需求,源自於我們最早、和我們父母一起相處的時候,發展起來的。
“人永遠無法相信自己沒有體驗過的東西。”
所以,安全感的形成源自於:你最早的內在安全需要是如何被滿足的。這個滿足形式會影響到你心裡所形成的、關於內在安全感的印象、概念、框架,也會影響到往後你在親密關係中能否體驗到安全感。
好多人說:哎呀,我不知道該怎麼體驗到安全感,我木有安全感。但如果把早期的安全感作為一種需要的話,它是可以被分為三方面的需要:
一、安全的堡壘。指爸爸媽媽或你的照料者給予你關注。讓你感覺到:恩,我在這個堡壘裡面,我是被大家所重視的、被喜歡的、我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是可以掌控關係的。
這種需求如果沒被滿足,掌控感就會出現一些問題,你可能覺得:我必須得做點什麼才是重要的,或者我的重要是有條件的,或者我做什麼都是不重要、不好的。
二、無憂天堂。它指關注的是你的情緒和陪伴。這種安全需要體現在,爸爸媽媽會不會真的很留意你的各種需求,比如餓了呀,尿床了,不舒服了等等。爸爸媽媽需要理解你的情緒,和你待在一起,讓你能感覺到:恩,他們不會離開,他們一直會陪著你,而且幫助你去承擔那些對你來講太多的情緒,直到你不再需要為止。
因為一個人,尤其是孩子,很難獨自承擔太大的情緒,舉個簡單的例子。
一個2歲的孩子有一次,不小心拿了別的孩子的玩具,但對他來說,並沒有要搶別人東西的概念,他不知道那個東西是屬於別人的,就是覺得玩具好所以就拿。但是呢,對面那個孩子就很生氣,於是兩人就打起來了,然後他就被欺負了一頓,哇哇大哭。這個事,對正常的成年人來講,應該是有足夠的能力去承擔沮喪也好,挫敗也好,畢竟你被打了一頓嘛,挺委屈的事兒的。
但是你可以想象,對於一個2歲的孩子,這是一個類似於天塌下來的事情,如果家長這個時候不給予足夠的關心的話,憑孩子自己是不能夠有足夠的力量去承擔這個感受的,比如爸爸會對他說:是不是打疼了呀?哪疼了呀?是不是覺得挺委屈啊?沒事沒事,他也不是有意的,他就是……沒事,咱們不傷心,昂~來,擦擦眼淚。
就是站在孩子的情緒上,去安撫他,去幫助他理解,對方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自己會感覺到這些情緒,幫孩子承擔,替孩子命名,替孩子去表述去理解。
家長幫助孩子去理解,這點就很像比昂的理論,α和β客體,家長要做那個β客體,要去幫助孩子把他承受不了的感受拿到自己這兒來,用自己的理解分析完再返還給孩子去,這樣就能幫助孩子去滿足內在無憂天堂的需要。
如果這個需求被滿足不好的話,那這個人在親密關係中就經常會體驗到:
是不是我稍微做不好一點,所有人都會離開我啊?
所有人隨時隨地都會離開我,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會離開我。
反正離開對我來講是早晚的事,我乾脆離開他們好了。
三、溫暖的港灣。就是指能得到溫暖的、穩定的、可以預測的迴應。比如當你覺得不開心告訴了爸爸媽媽,他們不會晾著你,會及時的、積極的迴應你,而且這個迴應是可以預測的。
什麼是可以預測的迴應?比如他們不會今天告訴你,你吃飯的時候不能喝飲料,喝飲料就要捱打。然後明天又說,哎,吃飯的時候,噎著了,喝杯飲料送一下吧。這樣非常不可預期的迴應會讓孩子覺得:我做錯的到底是什麼?
而另外一種錯誤的迴應方式就是侵入、控制:你必須要聽我的,你看你這個事就是不對,你應該這樣這樣做……或者有的家長根本就不迴應。這樣會讓孩子在親密關係中,特別不相信對方能給他積極的迴應:
我的感受我說了真的有用嗎?我有必要跟你們分享這些嗎?我有必要展現真實的我嗎?
這種內在安全需要,直指的是存在的關係。滿足的好的話,會讓你真實感覺到存在在關係裡。如果滿足不好,就好像雖然我跟大家都在一起,但我總感覺會格格不入。大家真的對我感興趣嗎?我是不是就是一個邊緣人?
關於理想化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三點都實現不太現實吧……大家都是成年人,都體會的到,哪有人時時刻刻關注你啊,體會你啊,這是個太理想化的狀態~
華人也許特別擅長,在面對理想化的人時告訴他:哎呀,你現實點就得了,你現實點,不要想那麼多。但這樣說是不對的。
因為理想化是每個人都需要擁有的的,是一個人在滿足內在需求的最早期,非常重要的一個過程。
因為理想化一定是自我的、唯一的:就是我的,就是我的,從自己出發,不考慮別人的一種自我滿足的需求方式。內在安全感也是這樣,在孩子成長的早期,一定特別渴望自己理想化的內在安全感的被滿足。透過理想化的狀態,來激發孩子安全感的發展,以及內部對愛的能力。即時我們長大成人,也是這樣:有理想才會有幹勁。
但是這種理想化並不是永遠持久的,所以不用擔心。如果你有孩子,你就讓Ta可勁兒理想化,一般孩子在5、6歲左右就會逐漸意識到:哎喲,其實我這種理想化的東西是不存在的,我要不了星星和月亮啊!這時會感到沮喪和失落,這個時候需要家長做2件事情,一個叫沒有敵意的堅持,一個叫沒有誘惑的深情。
什麼意思呢?就是傳達給孩子:恩,這個確實是你理想化的,咱們要不了星星、月亮、冥王星,你說的對,但是,爸爸媽媽還是愛你的。為什麼是沒有敵意呢?因為很多家長在這個時候容易特別沒有耐心去攻擊孩子:哎呀,你怎麼這麼不像話!你怎麼這麼費勁兒!醬紫會挫敗孩子剛剛發展起來的安全感的力量,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為什麼又叫沒有誘惑的深情呢?因為很多家長在這時也容易採取這樣的策略:寶貝,你想要這個東西嗎?你想要這個東西,你考好了,爸爸媽媽就給你,你怎麼怎麼樣爸爸媽媽就給你……這是一種誘惑性的,傾向性做法,容易把孩子的安全需要和某些規則條件綁架起來。
總的來說,孩子這種內在安全感得到理想化的滿足後,他的內在安全感力量會得到發展,而後,家長透過進一步的發展,進一步的澄清,去理想化,孩子變能夠形成一個內在的,穩定的,健全的安全感。這樣Ta即使在後來的關係中,遇到挫敗時,Ta也會相信關係是可以安全的,而不是體會到巨大的不安全感。
上面,我們瞭解了安全感是如何形成的,可是,我們該如何找回自己的安全感呢?別急,因為要想滿足、加強我們的內在安全感的第一步,需要我們明白:你的內在安全感在發展的時候,卡在了什麼地方。
被卡一般來講有兩種不同的形式:
❶ 對別人有過多的安全責任期待。
即在親密關係裡,會特別多的把安全感的部分放在別人身上,而忽略了自己的力量。比如有的人會說:我男票/女票太花了,Ta隨時會走啊,我對Ta這麼好了,可還是會這樣。他們在關係中會特別渴望別人給自己安全感。
❷ 禁止自己的安全渴望。
內心深處認為自己是不重要的。比如有的人跟別人相處的時候,總是替別人考慮,特別忽視自己,即使對別人生氣了也不會說出來。總覺得:恩,這個事情是我做的不對啊,我需要做的更好,對方就會滿意/喜歡我了。主動的把自己放在一個邊緣的位置,付出很多,而不認為自己應該去索取什麼。
如果有這兩種表現形式的話,你就要警惕:是不是我的內在安全感在發展上的時候被卡在了什麼地方,再結合上一篇的安全感發展過程,找到自己卡的那個位置,然後呢,我們有三個理念、兩個方法:
三個核心理念
❶ 重新讓自己體驗/哀悼沒有被滿足的理想化的安全需要。即找到理想化需求的載體,而不被拒絕。找到其中沒有被滿足的點,重新找一個方式,找一個重要他人,重新體驗一下。
比如可以告訴男票/女票:哎呀,我就是在這兒沒滿足,所以,需要你要在這兒特別的照顧我下,我們重新的去體驗一下,哀悼一下。哀悼是跟很多東西說再見,是放下的一個重要的過程,當我們真正放下的時候,才能繼續的前進。
❷ 重新讓自己體驗/哀悼沒有被包容的理想化的安全需要。即你的理想化需求,即使不能被滿足,但也不會被攻擊。這個部分就特別像是重新做個孩子,因為孩子即使給別人添了麻煩,從某種意義上也是可以被包容的。
你需要去衡量一下,自己的安全需要,曾經被理想化的百分百包容過嗎?比方說你想做什麼都可以。如果沒有過的話,你需要去重新嘗試給自己創造一個這個環境,環境不用很大,也許就是你和你自己在一起,也許是你和你的親密好友在一起,重新體驗、感受、學習這個過程。
❸ 重新讓自己學習:我該為我的安全感做些什麼。
把放在別人身上的一些安全責任拿回到自己身邊來,比方說:我們能不能嘗試做更好的自己啊,自己去確認一下啊,多跟別人溝通想法啊,去嘗試想想辦法,如果你真的願意去為自己做點什麼的話。
兩種具體方法
❶ 自我嘗試
融入到 “關係” 中去。尋求多樣化的支援,多交一些朋友,加入一些愛好、社交團體,雖然裡面的夥伴不是你生活中實際的朋友,但是互動過程中,你能體驗到被人信任、被人積極迴應的一種安全感需要。
我記得我有一個來訪者,Ta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方式:去參加廚藝俱樂部,其實我挺替Ta高興的,因為在俱樂部裡,Ta重新體驗了很多的安全需要,也許聽上去有點荒誕,但是對Ta來說很有用,而且還交到一些很好的朋友。
還有,當我們都過了孩子那個階段時,滿足那種理想化的安全感是相對困難的,所以其實最理想化的滿足照料者,就是自己:我自己能不能縱容我自己一下。比如,你願不願意做廁所歌神?不高興的時候,就在廁所使勁的唱,反正也沒人聽得見。你允不允許自己這樣做?能不能夠給自己創造這樣的安全環境?照顧自己的內在安全需要非常重要!
之前說了:人永遠無法相信自己沒有體驗過的事情,所以自我嘗試這一塊,核心就是讓我自己能夠重新體驗、重新構建內在安全感的狀態。
❷ 專業求助
那在心理諮詢中,安全感修復怎麼做到的呢?
➀ 關係。前面說了你自己透過自己跟人交往,那是你自己讓自己重新找到這個體驗,而在諮詢過程當中呢,是透過諮詢師和你的關係幫助你重新去體驗。我有個來訪者在走的時候,對我說: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你跟我說的話,而是無論我在你這兒說什麼,我都特別堅信一點,你一定不會批判我,你會包容我,幫我找哪裡做的好。這點,讓我特別的有信心,特別的能找到這種安全感。
➁ 就是諮詢師會透過專業知識,幫你理解和分析:到底你的內在安全感狀態是什麼,你卡在哪兒,你的那些情結為什麼會形成現在的樣子,到底你需要重新體驗的那部分是什麼,你這種可能缺失的部分會對你的生活到底有什麼影響。
透過這種瞭解,就能夠將潛意識的行為放到意識層面,擴大意識話,我們就可以規避那些我們自我傷害的行為,比方說,我們就可以理解:哦,其實我可以不用這種把我自己放在這種自我隔離也好,或者是遠離他人也好的這個方式,來回避我對別人能否滿足我內在安全需要的焦慮和擔心。
➂ 支援和改變。諮詢師會陪著你一起去改變,因為很多時候,一個人去改變其實特別難。但當有個你信任的人跟你一起去嘗試,會相對容易。
“我站在你的身後,跟你一點一點去探索,然後我們明白原因,明白結果,當我們嘗試新的方式的時候,不用擔心,不用害怕,我跟你一起,咱們兩個人一起,也許我也不知道,但是我陪著你,有什麼問題,我跟你一起去面對。”
這個本身其實就是我們前面說的那種,安全天堂啊,無憂空間啊,這種內在安全需要的理想化的滿足狀態。
前面羅裡吧嗦的說了這麼多,該怎麼改變內在安全感,其實由於時間限制,不能特別展開跟大家說,但是我想提醒重要的一點:內在安全感的形成是一個很早年的問題,所以它在改善的時候,真的需要很長的時間,它不是神奇的一兩天的事情。
你看,說著都這麼麻煩,一套一套的,做起來其實真的是需要很多時間。
一般來講,可能根據人不同,但是可能都得要一年半左右的時間,有的人會長一點,有的人會短一點,這個方差值還是比較大的。
-
3 # 健玲駕馭體重學堂
如同,男友沒有立即回信息,就會剛開始心煩氣躁,就會想他是否真愛我呢?他移情別戀了沒有?
一個人真實喜歡你的二種心態1)跟說話用到“你”字開始
他顧予低聲細語,和他聊天會給你體會極其柔和。即使你得話有多無趣,他都能靜靜地地聽你講完,並且看在你的情緒也填滿了溺寵。
反過來,男友的表面上給你體會到他對你不經意,但一直聊天說得最多的是他最愛的話題。
假如將你的委屈告知了他,他僅僅會敷衍塞責,或是還將會表達就是你的錯。
跟你聊天時,他將會會詢問你“我今日如何?”而並不是“你今日如何?”。
因而走到他的主題風格,他就會主要表現得極其未滿,隨後找一些有的沒的和你爭吵。
那樣的男友顯著不是真的喜歡你,他愛的僅僅自己。一個真實喜歡你的人,時刻都是在乎你的體會。
2)維持和你交換想法
假如兩人都對相互不經意,一定會多聊幾回天,才可以加重對相互的掌握。
一段情感可否長期,彼此之間的溝通交流是重要。
眾所周知,就算兩人愛得奮不顧身,但最後都是返回平凡的生活中,那麼溝通交流就變成維持兩人情感的關鍵方式。
怎能瞭解對方心裡的想法呢?只能相互間持續保持交換想法,2個優秀人才能對相互有充足的掌握,碰到困難才可以一起應對,相互之間幫扶。
大部分的男友全是沉默寡言的,他們非常少將自己的情意用語言表達能力出去,但他們會掌握關於你的事兒,儘可能和你多溝通交流。
你可以瞭解,只能他心疼你,才會積極向你低下頭。
在交往的過程中,假如一個男人和你聊天時,主要表現得極其心煩,那麼就表明他早已沒有之前那麼喜歡你了,他的這類行為顯得是對你的生疏。
一個真實喜歡你的男人,會把他全部的溫柔都呈現在你眼前,對你極其溺寵。
有時他還會突然冒出在你眼前,讓你一個意外驚喜,當你倆說話時,他會很用心地聽你說,而並不是敷衍塞責。
換做就是你,如果你應對他的階段,假如都是一樣的體會,表明你也很喜愛他。
但假如他和你聊天時,不耐煩,一直避開你的微笑,有時或是拿忙做託詞,那麼你還要搞好充分準備了,這一男人很將會早已愛上一個人了,大家中間的情感已不無堅不摧了。
NLP愛的法則感受和價值精準定位,清楚了自己的價值,自己的要求,自己的必要性!
每個人必須先掌握自己,先學好愛自己,才可以有工作能力去愛他人,愛自己並不是自私自利,這是生命法則!
根據察覺自身之前的不悔改,瞭解到有的個人行為表層看上去是大公無私、自我犧牲。
想要了解自己個人行為的身後有承擔、有希望,這類承擔、希望藏於在潛意識中方面,在個人行為言行舉止上面有一定的反映,實際上這是針對別人的一種隱型操縱。
因此愛他人以前先愛你自身,讓愛的根源富裕豐碩起來,只能根源絕不匱乏,重才會當然流動性起來!
生命的實質是源遠流長的流動性,自己覺察到一些約束性信心,在慢慢變化中…… 最先變化的是:愛自己並不是自私自利,這是生命法則!生命這般,愛這般!
-
4 # 使用者4507829221327
你好,其實沒安全感是自己心理的感受。這時候應該自己適當調節一下,第一先要自己安靜,把思維沉靜下來,降低對事物的慾望。第二儘可能地去關愛和幫助他人,適當給自己減壓。第三遇到心情煩躁時喝一杯白水,聽聽音樂。第四不要嫉妒別人,也不要羨慕別人。要正確對待自己,有自信,相信自己能做成事情。第五珍惜身邊的人,多交朋友。第六遇事學會調整心態,多往好處著想。最後說一句,調整好心態,相信自己,熱愛生活。心態好了,安全感要就消失了。
-
5 # 每日一份小閱讀
謝邀,對於這個問題我說說自己的看法。任何人都會有沒有安全感的時候,這很正常。如果你是經常沒有安全感你不妨先從自身找找問題,找一下自己擔心著什麼,又為什麼擔心,然後從這方面入手改變自己。或者找一個可以依靠的人,比如家人朋友或者愛人。當然,我不怎麼推薦這一點,畢竟有時候要是沒人在身邊,你只能靠自己,還是自己強大起來更好。
-
6 # 使用者2851981906995
第一:學會讓自己安靜,把思維沉浸下來,慢慢降低對事物的慾望。把自我經常歸零,每天都是新的起點,沒有年齡的限制,只要你對事物的慾望適當的降低,會贏得更多的求勝機會。(所謂退一步自然寬.)
第二:學會關愛自己,只有多關愛自己,才能有更多的能量去關愛他人,如果你有足夠的能力,就要儘量幫助你能幫助的人,那樣你得到的就是幾份快樂,多幫助他人,善待自己,也是一種減壓的方式。
第三:遇到心情煩躁的情況的時候,你喝一杯白水,放一曲舒緩的輕音樂,閉眼,回味身邊的人與事,對新的未來可以慢慢的輸理,即是一種休息,也是一種冷靜的前進思考。
第四:多和自己競爭,沒有必要嫉妒別人,也沒必要羨慕別人。很多人都是由於羨慕別人,而始終把自己當成旁觀者,越是這樣,越是會把自己掉進一個深淵。你要相信,只要你去做,你也可以的。為自己的每一次進步而開心(事是不分大與小的,複雜的事情簡單做,簡單的事情認真做,認真的事情反覆做,爭取做到最好)
第五:廣泛閱讀,閱讀實際就是一個吸收養料的過程,現代人面臨激烈的競爭,複雜的人際關係,為了讓自己不至於在某些場合尷尬,可以進行廣泛的閱讀,讓自己的頭腦充實也是一種減壓的方式,人有時候是這樣的,肚子裡空空的時候會自然的焦急,這就對了,正是你的求知慾在呼喊你,要活著就需要這樣的養分。
第六:不論在任何條件下,自己不能看不起自己,哪怕全世界都不相信你,看不起你,你一定要相信你自己,因為我相信一句話,如果你喜歡上了你自己,那麼就會有更多的人喜歡你,如果你想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只要你想,努力去實現,就會的!(很多人為什麼沒實現,就是沒毅力)
第七:學會調整情緒,儘量往好處想,很多人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就急的象熱鍋上的螞蟻,本來可以很好解決的問題,正是因為情緒的把握不好,讓簡單的事情複雜化,讓複雜的事情更難.其實只要把握好事情的關鍵,把每個細節處理的得貼就會遊刃有餘.遇到棘手的事情,冷靜點,然後想如何才能把它做好,你越往好處想,心就越開,越往壞處想,心就越窄!
第八:珍惜身邊的人,用語方面儘量不傷害,哪怕遇到你不喜歡的人,你儘量迂迴,找理由離開也不要肆意傷害,這樣不僅讓自己心情太壞,也讓場面更尷尬.珍惜現在身邊的一切。
第九:熱愛生命,每天吸收新的養料,每天要有不同的思維.多學會換位思考,儘量找新的事物滿足對世界的新奇感,神秘感。
第十:只有用真心,用愛,用人格去面對你的生活,你的人生才會更精彩 !
-
7 # 姚三無
在我看來,人和動物一樣,有很多可靠的本能,比如察覺危險的本能,這時你會緊張焦慮等等。而產生對彼此的不信任的本能,這時你會缺乏安全感等等。
所以,如果事因為缺乏瞭解而產生的缺乏安全感,那麼你就試著去了解彼此,消除這種情緒。
如果說是特別瞭解的人,或者相處時間久了的人,依然讓你產生這種沒有安全感的感覺,那麼,請儘量遠離!
缺乏安全感,就是你的本能在提醒你,有危險即將來臨!
-
8 # 賣房子的閆瑞瑞
沒有安全感,是你不夠優秀,對生活和某人有依賴性,那需要改變的人就是自己了,平時需要多關心和愛身邊的人,你給予的越多,成就感就越強,當你發現身邊的人,都那麼需要你的時候,自然就有安全感了!不信你試試
-
9 # 文明漢森
在我小的時候,家裡父母都要去上班工作,家裡又沒有爺爺奶奶幫忙帶孩子,過去大多數家庭的孩子小的時候都是自己玩或和鄰居家的孩子們玩耍。有的許多次是我在睡覺的時候,父母就鎖上門去忙工作去了,當我一個人睡醒了,又看不到人,被鎖在屋子裡,是極度恐懼的,自己摸到門前扒著門縫大聲哭喊,我當時應該也就三歲。這種可能是怕被拋棄的心理。現在的孩子是不可能出現的情況,也不會讓孩子單獨待在家裡的,家裡幾個人圍著轉。
長大一些的時候,記得一直到上中學前,晚上做夢都還經常自己迷迷糊糊地坐起來哭,到被拍醒為止。
現在我也不願意自己待在家中,這也許就是小時候被鎖房子裡留下的心理陰影。我真不喜歡孤孤單單的一個人,出差的時候住酒店,我會把所有的燈都開著睡覺。半夜三更孤單一個人又睡不著覺的時候,又實在沒有辦法馬上入睡的時候,我就起來上網找人玩,直到玩累了,倒頭就睡。我體會過沒有網路的日子,那真是一種殘酷的折磨,徹夜無眠。(部分圖片取自網上截圖,謝謝閱讀)
回覆列表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升自己的安全感:
1.和自己所愛的人在一起。比如說父母,朋友。跟他們在一起,不用偽裝自己,可以將最真實的那一面展現出來,跟他們分享自己的快樂,難過,悲傷,憂愁。即使沒有在他們身邊,每天的一個影片電話,都可以很好的將自己一天的疲憊傾洩乾淨。跟他們在一起,可以獲得極大的安全感。
2.努力掙錢。只有自己有能力,可以養活自己更或者補貼家用,給我們帶的來的安全感才是極大的。我們可以不用擔心生病,可以吃自己想吃的,買自己想穿的。這些物質上的安全感是隻有努力掙錢才可以給自己的。
3.住的地方。當我們工作一天,回到家,可以舒服的躺在床上,不去想工作上的瑣事。可以做一頓好吃的飯來犒勞自己,也可以看一部好看的電影來放鬆自己。一個溫暖的家,也可以帶給我們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