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興海亭

    不簡單歸結為“親劉派”,而是“保皇派”。透過《三國演義》崇揚劉皇叔從保漢獻帝到自立為帝,一心光復漢室,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關張義薄雲天,宣揚了忠君思想,把曹操作為漢賊鞭撻,說明一切推翻正統的都為萬世唾罵。

  • 2 # 每天十點一本書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生長在社會動盪的元末明初,天下大亂,到最後也幾乎是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三足鼎立,類似於曹蜀吳三國。

    當時明末年年打仗,給百姓帶來嚴重的災難,作者希望一個人結束戰爭,又親民。

    三國時正統是劉姓,劉備親民又有抱負順達天意,這時肯定得有一個壞人,才能把劉備展示出來。

    劉備有抱負又是劉姓,還親民,肯定人人都喜歡,也更好推廣。

  • 3 # 中行偃1

    答:《尚書》有云:撫我則後,虐我則仇。意思就是:體恤我的人就感戴他,虐待我的人就仇恨他。

    實際上在羅貫中創作《三國演義》之前,無論是宋代透過藝人的表演說唱,還是金元時代雜劇中的許多三國故事劇,都形象地衍繹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義、禮、智、信、勇等中國傳統文化價值體系中的核心因素。所有的作品自始至終貫穿著“擁劉反曹”的思想傾向,體現了人民群眾擁護明君、嚮往和平和憎惡暴君、反對動亂的願望。

    羅貫中也擺脫不了社會的責任!小說一直把蜀漢作為中心來描寫,尤其是透過劉備這位仁君的形象和諸葛亮這位賢相的形象,突出了作品“擁劉反曹”的主題,表達了人民群眾的願望。

    小說中的曹操既是奸雄的典型,也是暴君的象徵,作品正是透過對這一人物的針砭,體現了人民群眾憎惡暴君的願望。但是,作品中曹操是一位“奸雄”,而不是奸臣。所以,他雖然時常被對手稱為“漢賊”,卻仍然是文有謀臣,武有勇將,仍然有不少人死心塌地地捍衛他。與吳、蜀相比,曹魏反而有著不可思議的優勢。正因為如此,小說最後,被人們擁護的明君劉備卻命喪白帝城,而被人們視為“漢賊”的曹操卻差一點統一了全國。這是三國的悲劇,也是歷史的必然。這也體現了作品與作者思想上的矛盾性。

    正是基於以上的原因,我不認為羅貫中就是一個親劉派!至少曹操在他的筆下更生動、更鮮明、更具魅力!更有人味兒!

  • 4 # 郵箱裡的貓

    羅貫中寫《三國演義》確實比較偏愛劉備,看全書尊劉抑曹還是感覺比較明顯的,這種思想傾向是怎麼形成的呢?

    1.羅貫中生於元末明初,當時時局動盪,很多漢人迫切希望有一個漢人正統明君重新統治中原,而劉備是最接近於正統的人物;

    再就是羅貫中本人也希望輔佐一個仁德兼備、禮賢下士的明君拯救漢人的天下,而他自己於張士誠麾下做幕僚卻無法發揮自己的能力,所以也是將自己的一部分願望投影於書中;

    2.再就是民間尊劉抑曹的影響,在元代以前尊劉抑曹就已經成為主流,《東坡志林》記載:“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顰蹙眉;聞曹操敗,則喜唱快”。

    既有羅貫中自身感情傾向的投入,也有環境影響。

  • 5 # 東壩夜雨

    劉備是當時的皇族後裔,而中國文人大多推崇正統,褒劉貶曹的基調也就體現在三國演義這部小說裡了。一部三國演義把身為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和詩人的曹操成功的塑造成亂世奸雄,以至於後來的古代72個軍事家裡連他的部將張遼都在其中了卻沒有他,就是因為他的名聲太差。後來的白臉奸臣、當代曹阿瞞都是以曹操為藍本的。

  • 6 # 先啟歷史

    從《三國演義》的人物篇幅來看,劉備的篇幅只佔小部分

    把《三國演義》翻來看看嘛。按照篇幅來看,曹操佔了四十餘章,劉備佔了三十章,孫權劉備共同三十章,諸葛亮佔了三十章,司馬氏佔了十章,呂布馬騰袁紹孫堅孫策加起來佔了二十章。

    從故事線索來看,諸葛亮的篇幅比例較大

    第1章《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只有有半篇介紹劉關張桃園結義;

    第2章《張翼德怒鞭督郵何國舅謀誅宦豎》,劉關張也只佔半篇。

    第3章到16章,介紹東漢朝廷內鬥,董卓進京,漢天子被劫持,呂布貂蟬董卓三角戀愛,十八路諸侯曹操起兵,呂布誅殺董卓,李郭造反,曹操挾天子令諸侯等等。中間“三讓徐州“與劉備有關。隨後由以曹操袁紹之爭為主線,誅滅呂布,殺皇后平政變,這段演義,劉備就是打打醬油,跑跑龍套。

    第36章到50章是曹袁官渡大戰。這是演義前半段的精彩之處,我看羅貫中對曹操的描寫,雖多有貶義,但敘述具體史實時,仍不惜筆墨將曹操敘述為雄才大略之主。

    第50章到60章,諸葛亮出山,男主角上場,羅貫中自然精彩紛呈地予以渲染。

    從第60章到70章就是赤壁大戰,基本是周瑜諸葛亮的故事,歷史上周瑜本為主、諸葛亮為輔,但在演義中,羅貫中對諸葛亮的描寫“智而近妖“在此處登峰造極。

    赤壁以後,曹操表現平平,羅貫中對曹操的敘述減少。

    隨後劉備入川佔了約20個章回。

    荊州之爭、夷陵之戰到白帝城劉備逝世佔了約20個章節。這個算孫權劉備平分秋色,諸葛亮雖無亮點,但羅貫中賦予其指點江山、冥冥註定的特異功能。

    諸葛亮南征北伐約30個章回,這是羅貫中再次將諸葛亮推上前臺的階段,暢快淋漓地表現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是整部演義最後的高光時刻。

    最後10個章回是曹魏內亂、司馬氏篡權和三國歸晉。

    從篇幅可以看得出,三國演義的前半部分,赤壁之戰前曹操是主角,中間部分劉備孫權是兩主角,最後諸葛亮為領銜主演。可以說各領風騷幾十回。

    羅老先生“唯精彩是舉”,他選中了諸葛亮,所以《三國演義》對諸葛亮的偏愛是顯而易見的,是因為羅貫中給他賦予了“智慧““忠誠“的道德色彩,愛屋及烏,必然涉及到諸葛亮所服務的劉備政治集團。

    其實,羅貫中對劉備態度倒是很一般,甚至還有些戲謔的味道,對劉備的蜀漢集團也沒有過多吹噓。因此與其說羅貫中是“親劉派”,還不如說他是“親諸葛派”。

    《三國演義》不是史書,它的政治傾向無需過度解讀,數百年來,它給我們留下的精彩故事,讓我們的民族對英雄的崇敬、對智慧的頌揚、對忠誠的讚許,遠遠比去考究他到底是不是親劉派更重要得多。

  • 7 #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都不要搶,我會回答這個問題

    不光題主這樣覺得,我也是這樣覺得的。羅貫中先生根據正史、野史、民間傳說、戲曲創作了這一部大型的歷史章回小說《三國演義》,這部小說是中國古代歷史的四大名著之一,文學地位至今無人能撼動。那麼羅貫中為“尊劉貶曹”呢?很簡單,羅貫中不是史官,他是個寫小說的,他在寫這部小說時有明顯的個人情感原因在裡面。如果大家想要了解真實的歷史,建議大家去看陳壽的《三國志》,陳壽先生編撰的基本符合歷史事實,就事論事,是史學界比較認可的,可信度是非常高的。正統問題一直是爭論不休

    到了元末明初,得益於朱元璋驅逐暴元,漢人重新恢復了往日的地位和自信,不再被少數民族所壓迫,漢人的正統地位越來越受到正視。但三國歸晉後,史書裡記載的是曹丕代漢自立,司馬炎代魏自立為晉,曹魏是正統,可是在當時大漢還是很有民心的,人心思漢,恢復漢室,振興漢室,是那個時候讀書人的目標。

    也在三國時期,出了劉備這樣的漢室後裔,劉備一直是以“振興漢室”為己任,相對於曹魏的篡權,劉備的合法地位和正統地位更容易讓人接受,畢竟在中原大地延續了四百年的江山是姓劉的,而不是姓曹的。所以羅貫中“尊劉貶曹”的觀點,也是基於正統問題提出的,這樣也就不難理解羅貫中“親劉派”的想法了。

    不管誰是正統,愛民如子,能讓老百姓安居樂業,沒有戰亂,天下太平,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的,就是好的。

    看《三國演義》中關於劉備一方的篇幅多於曹魏和東吳

    劉備一方的人物描寫,羅貫中先生用了大量的篇幅,比如寫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斬顏良誅文丑、赤壁之戰華容道義釋曹操,水淹七軍等,還有描述諸葛亮神機妙算,很多的歷史事件與諸葛亮無關的都被羅貫中安排在了諸葛亮的身上,比如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借東風、空城計等等。

    透過描述蜀漢這一方面的歷史人物,神話了這些人物來打壓和抹黑了其餘兩方的人物,可見羅貫中是真的很喜歡劉備和劉備方的人物,親劉貶曹抑吳再明顯不過了。

  • 8 # 喜歡茶的女孩

    “羅貫中是親劉派”,這只是社會大眾想看的,作者願意寫的,也是中華傳統皇權的正統化的延續(真實性待考證)。

    三國魏蜀吳,沒有誰是正義不正義的,但是小說中要有正反派,於是,蜀國為正派,曹魏就是反派了。

    正派都是從小弱小,受欺負,沒有勢力,有缺點,來自社會底層,經過一番磨難,苦心經營,籠絡人心,習得技能,謀的良將,逐漸封王稱霸,成就一番偉業。這是多麼好的素材,博眼球,有亮點又有尿點。這是其一。

    其二,自古以來,皇權的確立必須要來的正統與嫡系。"孫權小兒不提;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那只有劉皇叔和東漢沾點邊”。這就是為什麼要親劉派。古代權利的繼承,是傳給嫡長子,其餘兒子要分封出去,嫡長子再傳嫡長子,如此延續。

    中國歷史是有來有往的,有開始,有過程,有記錄。自夏商周,秦漢,隋唐宋,一直到作者所在的明朝,都是一脈相連的。

    這樣看,只有劉姓在東漢末年和皇權有聯絡,於是,就打出這面旗子,號召民眾,封王稱霸。

  • 9 # 曹宗國

    說羅貫中是親劉派,主要是《三國演義》在思想上是維護劉漢正統的,宣揚所謂漢賊不兩立的觀念,困此把劉備當作維護劉漢正統的人物加以美化,而把曹操當作篡漢的奸賊加以醜化,造成了親劉的印象。巜三國演義》這樣的描寫,也不完全是羅貫中的主觀意圖,而是早就存在於坊間話本中,羅的編撰是基於這些話本的。

  • 10 # 一休光明藏

    當然,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以《三國演義》文字為證。但我個人不太完全相信他的觀點——對正義與邪惡的分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實中是尊嚴重要還是生存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