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放棄的回憶

    這是第二個問題,接著第一個問題繼續回答。

    除了明朝之外,民國也並沒有佔領漠北,導致漠北被俄化,使得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收回來。原因是一樣的。

    在沒有鐵路將燕薊地區與江南地區的北京南京兩大文明中心連線起來,縮短距離,使兩大文明中心變成長安洛陽那樣相互支援的文明中心之前,牽制與對抗成為了元明清三朝以及民國的歷史主題。

    明朝是在南京建國的,後來都城遷往北京。民國同樣是在南京建國的,後來遷往北京,成為了北洋政府。因為近代有外來文明勢力的干預,民國可能與歷史上中國的朝代產生不同之處,但是共同點還是很多的。民國的地位就很類似於秦朝、隋朝、元朝這三個朝代。

    而不同的點在於近代中華文明從大陸擴張時代海外擴張階段向海洋貿易時代商品輸出階段的邁進不是透過自身的發展實現的,而是西歐文明的入侵與傳播。所以,民國也有元明清三朝之後改朝換代的意味。

    秦漢隋唐元明,如果不是中華文明被兩大文明中心牽制了力量無法對外擴張,導致文明覆蓋的地理環境不如西歐文明廣闊,文明發展速度減緩。那麼明朝應該是一個像漢唐一樣瘋狂對外擴張的輝煌朝代,明朝覆滅後,清朝也不會出現,而是陷入一定時期的大分裂,直到海洋貿易時代商品輸出階段穩定下來,才會再次形成大一統。漢唐覆滅後,三國兩晉南北朝以及五代十國遼宋夏金,這兩段長期的分裂割據時間都不會短。

    正因為中華文明不是透過自身的發展邁入海洋貿易時代商品輸出階段的,所以民國的版圖並沒有擴大,反而萎縮,首都仍然在北京與南京之間移動,沒有穩定下來。改朝換代的味道是很重的。

    以北京作為唯一都城的政權元清政權,他們崛起於東北或者草原,而李自成倒是崛起於中原,但是中原的力量被南京這個這個文明中心收走了,造成李自成無法與滿清抗衡,最後導致滿清入主中原。

    近代日本走的就是滿清的這條道路,然而時代畢竟不一樣了。因為清朝末年以及民國時期鐵路的建設,兩大文明中心已經在鐵路的作用下縮短了距離,成為了像長安洛陽一般相互支援的文明中心。文明內部沒有了牽制與對抗,有的只有相互支援,這就決定了日本必敗無疑。

    要不是西部地區的鐵路沒有建,日本的敗亡還會更快,因為源源不斷的力量從全國各地匯聚而來。只有還有力量輸送而來,北京與南京就不會真正地淪陷,反抗就會一直持續下去。

    元朝與清朝的首都定在了燕薊地區的北京,而在統一全國,攻佔南方之前,政權內部並不會受到江南地區南京的牽制。在沒有南京牽制的情況下,北京這個文明中心要加強力量,必須要掃平東北、草原、中原三個地區,讓這三個地區的力量向燕薊地區的北京文明中心匯聚。然後再借助這個文明中心的力量,掃平南方、河西走廊、西域、青藏高原,統一全國。

    而明朝以及民國的首都定在了江南地區的南京,因為北京文明中心能夠匯聚三個地區的力量,而這三個地區都是一馬平川,具有相同的地形,與南方的水網密佈完全不同。中原與草原、東北的聯絡要比中原與南方的聯絡更為緊密。所以,後來都城也就遷往了北京。

    遷往北京的過程也是內部的政治鬥爭,明朝是朱棣以北京為根據地發動了靖難之役,奪取了政權,最後才遷都北京的。民國是北洋政府以軍事實力壓倒了國民政府後,孫中山放棄了使用武力後,政府才遷到北京的。

    這意味著明朝以及民國在定都北京後,也受到了南京這個文明中心的牽制。在南京這個文明中心衰弱的時候,明朝以及民國還能持續壓制草原,並將草原收入版圖。例如,北洋政府將領徐樹錚就以武力收復了外蒙古。明朝朱棣也五次進兵草原,收復了自唐末開始就失去,元朝也沒有收復的安南。然而,在內部的牽制下,當北京力量不足之時,首先要放棄的就是這些不重要的地區。

    草原地區的生產生活方式與中原地區完全不同,對北京而言能夠輸入的力量很少,遠不如東北能夠輸入的力量。在力量不足,無力統御的情況下,明朝放棄了草原的直接管理,而是納入了朝貢體系,封藩國自治。對於明朝而言,內蒙以及遼河平原地區,這才是力量的主要來源,明朝根本不可能放棄,因為放棄了,也就意味著北京文明中心無力統御全國。這也是崇禎皇帝與滿清死磕的根本原因。

    同樣的,李自成染指了中原,崇禎皇帝也自然要與李自成死磕。李自成要成功,就必須避免死磕的困境。

    明朝對比漢唐,之所以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根本原因也就在這裡。漢唐之時,匈奴與突厥並不影響漢唐藉助長安洛陽的力量統御全國,所以還能妥協。但是明朝不可能,妥協就意味著失去了內蒙,失去了東北,那麼明朝再也無力統御全國,也意味著放棄了明朝大一統的統治,意味著明朝崩潰與覆滅。

    清朝也是如此,定都北京後,在沒有南京這個文明中心的牽制下,要想統御全國,就必須拿下內蒙。

    然而,拿下內蒙後,還面臨蒙古勢力的隨時都會可能奪走的威脅。蒙古草原以及西域地區、青藏高原這三大地區,明朝雖然並沒有建立直接的統治,但是依然保持了宗主權,這三大地區並沒有發動大規模的叛亂。

    而清朝時期,這三大地區有了統一併反叛的危機。一旦東進,奪取了內蒙或者河西走廊,特別是隸屬於蒙古草原的內蒙,一旦失去,意味著清朝要回老家了。所以清朝用了七十年的時間和蒙古的三大叛亂勢力死磕,直到奪取了外蒙以及西域。清朝更是吸取明朝的教訓,加強了對這三大的地區的直接管理,特別是外蒙的管理。

    在死磕的情況下,南京文明中心就反撲了,南方的稅收逐漸收不上去。雍正帝掌權後,為此破天荒地殺掉了吞噬國庫財富的親兄弟。康熙乾隆多次下江南,就是要清理南京的反動勢力。明朝東林黨的教訓,清朝可是看得很清楚的。

    清朝之所以能多次對明朝給予打擊,與明朝在後期失去了對內蒙的掌控是有很大關係的。明朝失敗的一切錯誤,清朝都看得很清楚。所以清朝一直控制著內蒙,特別是在中後期,更是將內蒙拆分成為幾塊併入其它省份,如熱河就是這樣的一個特殊的省份。民國即便放棄了外蒙,內蒙也一直握在手裡,與清朝多次分割草原,進行強有力的管理是分不開的。

    為此,明朝不能佔領漠北,原因就是兩點,一是漠北不重要,實力不足的情況下放棄並不影響什麼,重要的是內蒙;二是明朝第一個都城是南京,要奪取草原以及東北,北京是必經之路,不可避免地要陷入兩大文明中心牽制與對抗的困境。

    清朝能佔領漠北,原因也是兩點,一是不保住漠北,漠南也有可能不保,要保住漠南,就必須死磕蒙古;二是清朝的都城是北京,要奪取草原,不需要經過南京。沒有內部的牽制,奪取草原能夠加強北京文明中心的力量。

  • 2 # Devil181172614

    仔細思考這個問題,我感覺應該從幾個方面考慮問題!明前期,首先軍事上,朱元璋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朱棣數次親征蒙古,北元滅亡!蒙古在當時已經不再構成國家威脅,佔領漠北勞民傷財!其次經濟上我漢人以農耕為主,漠北苦寒之地,無用之地!再次漠北此時可以說已經臣服,所以不必佔領!至於中後期,大明已經是日落西山,無能為力!清朝歷經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四朝才真正佔領漠北地區!而且是在康熙打敗準格爾之後完成的!前期只是聯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影《和你在一起》的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