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鹽坪冰舞
-
2 # 歷史的星辰大海
這話說的不對。
筆者認為劉邦才是真英雄,項羽只是一個莽夫。
劉邦為什麼能擊敗項羽,項羽為什麼敗給了劉邦,就是因為劉邦做到了知行合一。
下面舉個栗子。
劉邦攻下了咸陽,滅了秦朝,項羽急了,一天攻下函谷關,來咸陽興師問罪。
劉邦很是惶恐,他知道項羽這樣就是為了殺他,於是連夜找到了張良,並且買通了項伯。
見了項羽的面,劉邦知道跑不掉,便各種求饒、服軟,項羽難道不知道劉邦對他的威脅嗎?他知道,但是他太好面子了,覺得殺了劉邦體現不出他“西楚霸王”的威名,尤其是在宴會過程中擊殺劉邦,更是讓人感覺不齒。
於是,他選擇了放過劉邦。
劉邦知道項羽只是暫時放過了他,說不定等他清醒過來還要殺自己呢,於是撒丫子跑了,把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張良留下斷後。
果然,項羽後悔了,問道:“沛公安在?”
良曰:“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
你想殺我,抱歉,我跑了!劉邦跑得絲毫沒有尊嚴,甚至把良臣張良留在了那裡。
在司馬遷《鴻門宴》的最後,寫過這樣一句話: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劉邦消滅了不安定因子,非常乾脆利落。
我認為,把知行合一運用到極致的,非劉邦莫屬。
他的成功完全是靠著自己的奮鬥,很有實力。
-
3 # 神龍之子孫
誰敢說劉邦不是英雄。
漢高祖劉邦,起兵7年成就帝業,開漢400年之基業,他一生打了40多場勝仗,敗仗也就5-6場,拿破崙的勝率也不過如此。楚漢時期,也就項羽能擊敗劉邦,韓信能鄙視劉邦,冒頓能困擾劉邦。
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1個有史料記載,進行長距離閃電戰的軍事家
劉邦1個多月裡,率領5萬多人,強行軍1200多公里,橫斷中原,閃擊彭城
前205年3月-4月,劉邦率領“步卒五萬人、騎五千”,約5萬多人,號稱56萬大軍,從陝西古臨晉出發,在1個多月時間裡,強行軍1200多公里,閃擊攻佔江蘇彭城。
3月,劉邦從陝西古臨晉出發,到洛陽為義帝發喪3日,發檄文,讓蕭何動員關中壯丁。
4月,劉邦沿途掃蕩數十萬平方公里,佔領江蘇彭城,但不久被項羽擊敗,撤往虞地。
5月,劉邦移屯滎陽,而先前蕭何在3月動員的關中老弱,行軍1000裡,也終於抵達滎陽。
劉邦雖在彭城,很快被項羽擊敗,但先前劉邦1個多月強行軍1200公里,橫斷中原,掃蕩諸國,無疑是中國軍事史上的奇蹟。
(注)漢書英布傳:項籍死,上置酒對眾折隨何曰:“腐儒......隨何跪曰:“夫陛下引兵攻彭城,楚王未去齊也,陛下發步卒五萬人、騎五千,能以取淮南乎?”曰:“不能。”
(注)漢書高帝紀:三月,漢王自臨晉渡河。魏王豹降,將兵從。下河內,虜殷王卬,置河內郡。至脩武,陳平亡楚來降......南渡平陰津,至洛陽......於是漢王為義帝發喪,袒而大哭,哀臨三日。發使告諸侯曰......夏四月......到外黃......漢王遂入彭城,收羽美人貨賂,置酒高會......過沛,使人求室家,室家亦已亡......稍收士卒,軍碭。漢王西過樑地,至虞......五月,漢王屯滎陽,蕭何發關中老弱未傅者悉詣軍。
劉邦1個多月,強行軍3000裡的行程:臨晉(左馮翊)→懷縣(河內)→修武(河內)→平陰(河南)→雒陽(河南)→外黃(陳留)→彭城(彭城)→沛縣(沛國)→碭縣(梁國)→虞縣
劉邦也是發動戰略級別的鉗形攻勢,進行滅國的軍事家
在劉邦之前的戰國末年,前229年,秦始皇派王翦和楊端和,發動鉗形攻勢,2路夾擊滅趙。
而前205年-204年,劉邦滅趙,也是兵分2路,進行南北夾擊趙國:
劉邦率領靳歙等人從滎陽出發,北上進攻趙國;
另派張耳、韓信、陳豨等一起北上進攻代國;
劉邦等人一路掃蕩河內、朝歌、安陽、鄴、邯鄲,而韓信等人在鄔東擊敗代國國相夏說後,劉邦讓陳豨繼續平定代地,而以張耳、韓信往東進攻井陘,對陳餘統帥的趙軍進行牽制。
最終劉邦一路掃蕩,而韓信擊破陳餘,雙方南北2路會師於襄國,以擒獲趙王。漢滅代國和趙國過程,可以說是既高明又實用,以鉗形攻勢進行夾擊的迂迴滅國戰略。
(注)史記曹相國世家:因從韓信擊趙相國夏說軍於鄔東,大破之,斬夏說。
(注)史記高祖功臣表:(陽夏侯陳豨)以遊擊將軍別定代。
(注)史記靳歙列傳:(靳歙)別之河內,擊趙將賁郝軍朝歌,破之,所將卒得騎將二人,車馬二百五十匹。從(漢王)攻安陽以東,至棘蒲,下七縣。別攻破趙軍,得其將司馬二人,候四人,降吏卒二千四百人。從(漢王)攻下邯鄲。別下平陽,身斬守相,所將卒斬兵守、郡守各一人,降鄴。從(漢王)攻朝歌、邯鄲,及別擊破趙軍,降邯鄲郡六縣。
(注)史記張耳列傳:漢三年,韓信已定魏地,遣張耳與韓信擊破趙井陘,斬陳餘泜水上,追殺趙王歇襄國。
這樣一個比拿破崙牛的人物,竟然敢說其不是英雄。可笑。
-
4 # 濟世論事
感謝邀請。劉邦之所以會得天下固然有歷史的偶然因素,但與此同時也有自我的自身因素,劉邦有識人之明,也因為如此使得他能夠知人善任,不拘一格的用人使得各種各類的人才都願意匯聚到他的身邊為他竭盡所能拼盡全力。而這恰恰是當時甚至當下許多人所不具備的。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
5 # 盪漾的可樂
帝王一定要是英雄嗎?換句話說企業領導一定要有做事的才能嗎?不是你問問馬雲他會寫程式碼嗎?問問馬化騰他懂軟體嗎?問問王健林他懂銷售嗎?問問許家印他懂蓋房子嗎?不好意思這些他們都不懂。。他們有的只是懂得利用人才。懂得企業的管理而已。畢竟像秦王政那樣本身才能優秀又懂得管理人才的人華夏5000年曆史中又有幾人呢。
-
6 # 大美自然
謝謝邀請!劉邦是歷史上政治家,戰略家和指揮家,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劍取下天下,建立了大漢基業,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皇帝,對漢族發展和中國統一做出了巨大貢獻。劉邦生性豪爽,喜結交朋友,所以他老爹經常罵他,不務正業,混子。劉邦戰勝項羽反敗取勝,在與項羽爭天下時,以知人善用,虛心納諫,禮賢下士,寬容團結,發揮每個人的長處,為自己的目的而效力。在建立國家以仁而愛人,以民眾長治久安上考慮問題和處理事情,廣開言路,集思廣益,擇善而從,使各個決策減少失誤。在用人方面安排適宜崗位,充分發揮其才幹,發揮最大力量。劉邦敢當敢為,從三個吾就顯出了他的自知之明。不過劉邦缺少項羽的英雄氣慨,無賴式的出爾反爾,小人作風,這也是他人格的缺陷,雖勝項羽了,但沒給後人留下好印象,既然贏了天下也輸了人格。
-
7 # 一個人的歷史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說:“在當時的年代,如果劉邦還不能稱之為英雄的話,那就沒有人配英雄二字”。我說這句話,可能很多人並不贊同。很多人印象中,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真正的英雄是項羽。就算不是項羽,也是“漢初三傑”中的韓信、蕭何、張良之輩。
吾本布衣,藏智於內大家之所以有這種印象,無非有以下幾個原因。項羽出身楚國名將之後,有雄厚的根基,是貴族出身。而劉邦卻是一個市井之人,並沒有什麼雄厚的根基和背景,也不揚名於外,但是劉邦藏智於內。人們記住了“漢初三傑”的能力,但卻忽視了培養漢初三傑,給他們平臺和信任的劉邦。
初心篤定,不為浮塵劉邦曾到過咸陽,當看到始皇帝車駕時,發出了:“大丈夫應當如此!”的豪言,這為他樹立了目標和奮鬥的方向。而項羽同樣在咸陽看到始皇帝車駕時,他的反應是:“我可取而代之?”項羽只羨慕始皇帝的威嚴,但並不考慮這種威嚴背後的東西,只是認為憑藉自己的武力便能獲得這樣的尊重和地位,這絕不是一個能成為帝王或者真正英雄的人所應有的想法。
隱忍求生,互利求全隱忍是成為英雄的一個根本能力,所謂收放有度,重要的不是放而是收。如果在烏江的是劉邦,他不會選擇自行自刎,而會渡江而去,謀求東山再起。他不會放棄任何求生機會,除非別人奪走他的生命。因此在丁公把寶劍架在劉邦脖子上的時候,劉邦會說:“英雄何必為難英雄!”既抬高了丁公又保全了自己。很多人說劉邦濫殺功臣,但是事實卻是所有跟隨劉邦並且忠心耿耿的功臣都封王拜相、位極人臣,得到了他們所想要的一切。反觀項羽身邊的能臣勇將,既得不到項羽的認可,也得不到自己所要的東西。韓信、陳平便是從項羽帳下轉投劉邦的。
漢隨秦制,休養生息作為從社會底層一步步走上君王之路的劉邦,他深知百姓疾苦。知道秦末亂世民生凋敝,天下百姓最渴望的就是天下太平。因此對外採取了和親政策,避免和匈奴發生大規模戰爭,對內實行黃老之術,讓百姓休養生息。都說秦法殘酷,但劉邦並沒有完全推翻秦法,漢律的很多內容便來自秦法,只是沒有秦法的嚴苛。在批判地繼承這方面,劉邦也讓很多人望塵莫及。
劉盈為帝,呂后主政很多人說劉邦也喜歡戚夫人,所以想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帝。呂后是用了手腕,才讓自己的兒子劉盈保住了太子的地位得以繼位。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劉邦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十分謹慎。他知道如果選擇劉如意,那就意味著漢室衰微、天下大亂,劉如意年齡幼小,無法控制百官、震懾諸侯。而戚夫人除了能歌善舞,沒有任何政治鬥爭的經驗,這樣的組合想維持大漢江山是不太可能的。反觀呂后和劉盈,劉盈儘管看似懦弱,但其實有仁者之心。呂后則剛強不屈、行為果敢,輔助劉邦誅殺異姓王居功至偉。這樣的組合不僅能控制百官,也能威懾諸侯,可保天下安寧。因此劉邦才將天下交到了自己的兒子劉盈手中,或者說交給了自己最信任的妻子呂雉。
試問:“這樣的劉邦如果不是英雄,誰還配稱英雄二字?”
回覆列表
不錯劉邦就是一賤人,可人家賤得有水平,賤得審時度勢,賤出新高度!你道人人都做的了麼?
幾千年來廟堂坐穩的有幾個不是賤人?什麼“英雄”“豎子"的不知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