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木説歷史
-
2 # 素顏歷史
作為戰略家的諸葛亮不會不知道,北伐絕無成功的可能,但還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為什麼?難道僅僅是為了報答劉備的三顧之恩,一個政治家不會這麼感性的。其實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給出了正面回答:“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如果不北伐,只能坐以待斃,反而加速蜀漢政權的滅亡。這一認識基於以下實際的考慮。
隆中對
第一,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是蜀漢集團的核心價值觀。諸葛亮在《隆中對》中說的很清楚,北伐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佔據荊州益州,二是曹魏內幕發生動亂(待天下有變)。27歲是心高氣傲的年齡,都有如此清晰認識,更何況是20年戎馬生涯後的諸葛亮呢。魏國沒有什麼衰落的跡象,反倒是蜀漢因為劉備夷陵之敗而元氣大傷。國運懸於一線(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必須找到一種凝聚力量的信仰,諸葛亮選擇了“北伐”。劉備有正統自居的政治優勢,匡扶漢室也是士子階層的政治理想。
第二,“北伐”可以起到威懾作用。其實蜀漢內部並不像諸葛亮所說的那樣“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四川自古就有排外的傳統,再加上外來戶的劉備集團又分為荊州派、東州派、益州派三股力量,之間相互抵制。劉備託孤李嚴(原著民的代表),也是出於穩定的考慮。諸葛亮借“北伐”將軍政大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也表明了強大的戰鬥力,使三股勢力皆不敢輕舉妄動。
北伐路線圖
第三,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荊州失掉以後,諸葛亮被迫放棄兩面夾擊洛陽的佈局。改為佔據西北,居高臨下,蠶食曹魏。後來,隋唐的關隴貴族,依靠地勢,進取中原,證明這一戰略是正確的。但對當時只有益州的蜀漢來說,要實現這一戰略構想,還需要一個前提。就是他們擁有無數的直升飛機,可以把四川盆地的糧草,穿越漫漫蜀道運於前線。或許諸葛亮的目的並不是滅掉曹魏,而是以攻代守,將其勢力扼守在秦嶺以外。如果是這樣,那北伐就是成功的。至少在丞相有生之年,國力強盛的曹魏卻從未對弱小的蜀漢構成任何軍事威脅。
三顧茅廬
最後,不得不說是男人“士為知己者死”的情節。幾千年來,中國的讀書人不管抱著何種政治理念,他最在乎的都是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人。諸葛亮出山時,水鏡先生曾感嘆:“孔明遇其主不遇其時”。為了一個根本無法實現的理想,用盡了一世的光陰。或許這個世界真有那麼一個人,一句話就可以讓我們執念一生,哪怕那僅是一句謊言。
-
3 # 枸杞緣淵
謝邀。看過三國演義 的朋友肯定看過這麼一段:劉禪問諸葛亮“曹魏沒有攻伐我們,而我們為什麼要天天攻伐曹魏?”諸葛亮的回答是:“凡偏居一隅者,都不能持久,要麼進去要麼滅亡。臣之所以執意北伐,只想在有生之年,攻去中原,謀定天下。只有到了那個時候陛下才能安享天下。”透過諸葛亮亮的回答,我們不難看出,諸葛亮執意攻伐曹魏的幾個原因。
一、凡偏居一隅者都不能持久。
1.諸葛亮推行的是政治思想在當時受到士族不滿,存在嚴重的內部矛盾,如果不進行北伐,轉移內部矛盾,必將導致內部矛盾激化,從而消耗蜀國的國力。
2.蜀國這邊人才逐漸凋零,後繼無人。而曹魏那邊卻是土地廣袤,人才濟濟,雖然現在蜀國還能支撐幾年,但是等到朝中現在的這班人員亡故,就沒有和曹魏一戰之力。對於這點,我們可以看看臺灣,解放初期,臺灣在美華人的幫助下,經濟、軍事科技都是略勝於大陸的,但是現在呢,早被大陸甩開一大截了。由此可見人才是多麼重要。所以說蜀國託不起,現在來看諸葛亮確實很有遠見。
二、攻去中原,謀定天下。
1.說明中原地區是軍要地,丟了荊州以後蜀國就失去了最大的一道屏障。東有孫權,北有曹魏,如果沒有軍事要地,蜀國也是坐不穩的,在政治上非常被動,所以諸葛亮也不得不繼續實行聯孫抗曹,以圖進取。
2.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諸葛亮要繼承先帝的遺志,北伐中原,一統天下。
-
4 # 唯戀無名
首先:魏蜀吳三國的地理環境綜合國力,總所周知,三國國力魏國最強大,蜀國吳國國力孱弱,三國鼎立局面遲早會被打破,蜀吳如果無法有效的合力串聯遲早會被魏國打敗。另外,地理位置來看,蜀國國土最小,而且大多是山區,人口資源稀少,兵員補給,糧食後勤供應都是問題。魏國,地處富饒之地,糧食供給豐富,國土資源巨大,兵員補給源源不斷。吳國,雖處江南富饒之地,無奈綜合實力孱弱,只能依靠長江天險可暫保無憂, 根據史料的總結歸納:蜀,吳,魏的人口分別約為:94萬,52萬,443萬,蜀、吳、魏的軍隊分別約為:8萬,20萬,50萬。綜上所述,只要魏國願意,吞併吳蜀分分秒秒。
其次,在這種強弱分明的情況下,諸葛亮不得不強行出兵,想佔據更多的地方,獲得更多的資源補給。最重要的是,不斷騷擾魏國,搶奪魏華人口土地,同時也可以遲滯魏國的發展,只要堅持連吳抗魏的方針,北伐遲早會勝利,沒想到的是,不但北伐沒取得應有的效果,反而因為連年用兵,導致兵員,資源損失巨大,反而拖累了本國發展。 再有,隨著時間的推移,魏蜀吳的實力國力對比,蜀國遲早被滅,諸葛亮那個急啊,加上年齡上的劣勢,諸葛亮一心想完成劉備臨終託付,完成偉業,無奈之下,只能連年強行用兵,反而加速了蜀國的滅亡。
-
5 # 阿慶還是阿慶
諸葛亮為什麼北伐?其實從一些歷史的蛛絲馬跡中可以清楚的分析出來。
報答先主劉備的知遇之恩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有著這樣的描述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wén)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bēi)鄙(bǐ),猥(wěi)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yòu)一年矣!諸葛亮本身屬於孔雀型,這種人的最大缺點是缺乏目標性。而劉備的三顧茅廬,用天下大事來諮詢諸葛亮,讓諸葛亮產生了知遇之恩。從此諸葛亮為了報答劉備,以劉備的興復漢室為目標。
放劉備去世後,更是委以身後事,使得諸葛亮更覺得身上擔子沉重,時時刻刻不敢放鬆。而北伐作為最終統一全國的核心目標,更是在他的周密計劃之中。
蜀漢集團內部矛盾的存在,需要藉助向外的發洩轉移矛盾劉備雖然帶領荊州集團統一併建立了蜀漢政權。但是還沒有等到他正兒八經的穩定住自己的地盤,就因為征討吳國而染病去世了。
給諸葛亮留下的,是一個“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的蜀國。蜀國內部存在著劉備從荊州帶來的包括諸葛亮在內的荊州氏族集團,還有益州本土所有的益州氏族集團,還有剛剛佔據的漢中氏族集團,還有雖然納入統治,但是還沒有臣服的孟獲部落集團。
前三個集團的氏族各自有著各自的首領,都希望在新興的蜀國內部分一杯政治之羹。而孟獲更是不服蜀漢的統治,一而再再而三的發動反抗。諸葛亮在完成對孟獲的平定後,便緊鑼密鼓的安排北伐,也是讓日益疲弊的蜀漢內部能夠建立統一的利益目標,讓這個國家機器更有效的執行起來,之後能更好的平衡利益,選賢任能。
透過向外的擴張,不只是從諸葛亮才開始的。秦始皇先後派遣五十萬大軍進軍南越,派遣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並且移民邊疆,屯邊務農,也不失為一種向外發洩內部矛盾的方法。可惜秦始皇時期律法苛刻最終逼得陳勝吳廣揭竿而起。
魏國日益強盛,而蜀和吳實力變弱劉備入成都,攻漢中,關羽更是帥軍北伐,一時之間新興的蜀國成為最強盛的一方,於是被魏國和吳國聯手攻擊,最終以關羽兵敗身死結束。
而劉備以報仇為名,想要重新奪取荊襄為目的的攻吳之戰也最終損兵折將,以劉備病逝未結束。一時之間,本來興盛的蜀國一下子變成了最為衰弱的國家。而期間魏國不斷髮展,變成最強大的國家,並且不斷攻打沒有支援的吳國,消耗吳國元氣。
當此之時,吳國承擔壓力最大,而如果蜀國繼續下去,很可能吳國成為第一個被吞併的國家。所以為了抑制魏國的強盛之勢態,蜀國必須拋卻前嫌,繼續走聯吳抗魏的路線,並付諸實際行動。
而北伐,絕對是最有效的方式了。當時魏國大軍以及主力戰將都集中在吳國北部,對於與蜀國接壤的地區相對而言防守薄弱。
綜上所述,北伐勢在必行,而北伐方略也嚴格按照諸葛亮的思路,步步為營,逐漸吞食。可惜諸葛武侯長期拼身體,最終染病去世。 -
6 # 涵涵天宇
我認為諸葛亮執意北伐的原因主要有三個:首先是強調蜀漢的正統性,完成復興漢室的戰略目標。其次是益州疲弊,需要獲得更多的地盤和人口恢復國力。最後是抑制國內的派系鬥爭,諸葛亮需要集中權力將主要力量集中於北伐,避免徒增國力虛耗。
一、強調蜀漢的正統性,完成復興漢室的戰略目標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就寫過要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還說過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劉備也是從一開始就以漢室正統自居,以復興漢室為自己的終身目標,視曹魏為篡漢逆賊並討伐之。可偏偏自稱為漢室正統的蜀漢卻只能龜縮在偏遠貧瘠的益州一地,曹魏卻佔據了天下九州之地,就連孫吳也擁有富庶繁榮的江東三州。這讓蜀漢的正統性受到了質疑:無法進取天下只能偏安一隅,這也能叫漢朝嗎?所以為了維護蜀漢政權的合法性和正統性,同時也為了完成復興漢室,還於舊都的戰略目標,諸葛亮就必須進行北伐。
二、益州疲弊,需要獲得更多的地盤和人口恢復國力因為劉備的戰略失誤,錯誤的發動了夷陵之戰,最後戰敗導致蜀漢在赤壁之戰和益州之戰後積累的優勢蕩然無存,只剩益州一地。雖然蜀地憑藉山川峻嶺之險易守難攻,並且蜀地內部沃野千里,可它終究還只是一州之地,資源和人口怎麼可能比得過富有九州的曹魏呢。只要魏帝曹叡有滅蜀之意,蜀漢就很難逃過被滅亡的命運,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
雖然當時曹叡採納了孫資的諫言實行了據守要塞,恢復國力的政策。即不主動出擊蜀漢,只慢慢恢復國力,等到國力強大之後,蜀漢就再也沒有機會打敗魏國了。但諸葛亮當然明白蜀漢也能夠趁這段時間慢慢修生養息,可是相比於地盤龐大、人口眾多的魏國來說,蜀漢恢復國力的速度是遠遠慢於魏國的,這樣下去兩國的國力差距會越來越大,蜀漢就再沒有機會戰勝魏國了。所以諸葛亮不能給魏國足夠的時間恢復國力,相反還要發動北伐去搶奪魏國的地盤、資源和人口來增強蜀漢的實力,加快蜀漢恢復國力的速度,以圖慢慢侵吞魏國的地盤,獲得統一天下之機。
三、抑制國內的派系鬥爭,避免國力徒增虛耗蜀漢在夷陵之戰失敗之後,實力大減,不僅失去了荊州,還失去了黃忠、張飛、關羽、馬良、糜竺等諸多元老大將,而劉備自己也在戰後不久就病逝了。最早追隨劉備的荊州集團一系根基大損,再也不具備獨自抗衡和壓制蜀地本土的集團的實力,只能聯合之前從劉璋那裡投降過來的東州集團勢力。而李嚴就是東州集團勢力中的代表,所以劉備在託孤的時候任命李嚴為託孤大臣之一,一方面是為了趁機來拉攏東州集團,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和諸葛亮相互監督。
在劉備駕崩之後,荊州集團、東州集團和蜀地集團三方的矛盾日益加劇,各方都在爭權奪利,政治鬥爭形勢非常嚴峻。而蜀國的國力本就虛弱,根本支撐不起國家內部的鬥爭虛耗,所以諸葛亮只能集中權力和力量進行北伐,將國家內部的政治鬥爭矛盾轉移到對曹魏的外部戰爭之中。否則蜀漢將只能在三方的派系鬥爭中慢慢虛耗國力,最終不戰而亡。
總而言之,諸葛亮執意北伐的原因就是維護蜀漢的正統性、奪取曹魏的地盤和人口以恢復國力、阻止國內政治集團因派系鬥爭而虛耗國力。
-
7 # 史無止境
北伐中原,復興漢室,是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來的。劉備死後,諸葛亮是以“北定中原,攘除奸兇,復興漢室,還於舊都”作為他報答劉備、忠於劉禪的“職分”。長久以來,人們一直認為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先主的重託,明知不可為而為,是他為國為民的忠心表現。
至於諸葛亮北伐的動機,很多人更侷限於“漢賊不兩立”的思路,事實難道真是如此嗎?在《隆中對》中,諸葛亮曾經這樣說:“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將軍若跨有荊、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誠如是,則霸業可成矣。”從諸葛亮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在一開始的戰略中是非常謹慎的,即北伐要具備兩路夾攻的條件和牢固的吳蜀聯盟。但夷陵之戰後,蜀吳關係受到嚴重破壞,雖經修補,卻已難達到戰前水平。劉備、關羽等人先後亡故,荊州已為孫權所有。北伐的各項條件已經全部喪失,諸葛亮卻義無反顧地一再北伐,其原因何在呢?其實,這在後《出師表》中已經說得十分清楚只不過一直為人所忽略罷了。“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蜜叟、青羌、散騎、武騎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諸葛亮已經認識到了四川地險而民怯,如果不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擴大疆域,拖到第二代、第三代的話,不要說進取中原,就連守住四川都成問題,所以他才改變了原先的戰略,變得異常積極主動,希望先佔領關中,然後,再打下甘、涼二州,補充當地驍勇善戰的兵員,從而改變被動的局面。如果有可能,還望在將來統一天下。
據《三國志·蜀書·後主傳》及《諸葛亮傳記載,歷史上諸葛亮共與魏國進行了六次戰爭。這六次戰爭及其行軍路線大體如下:一、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用兵分兩路、聲東擊西的戰術正式北伐。由趙雲、鄧艾為疑軍,進駐箕谷,揚言要從斜谷攻打城;諸葛亮率領主力,向西北的祁山方向進攻。曹魏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很快歸附蜀軍,天水將領姜維也向諸葛亮投降。諸葛亮的進攻,使魏國朝野震動。魏明帝曹叡親自坐鎮長安,一面派大將軍曹真馳援酈縣,防禦趙雲;一面派名將張郃領兵五萬西拒諸葛亮。諸葛亮得知張郃率大軍西來,立即派馬謖扼守咽喉要地街亭。但馬謖到街亭後,自恃兵法稔熟,既不遵守諸葛亮的部署,又不聽取副將王平的勸阻,棄城不守,舍水上山。張郃見勢,切斷水源進行圍攻。蜀軍因為缺水,飢渴難熬,不攻自亂,張郃乘機帶兵出擊,結果蜀軍大敗馬謖狼狽逃出。街亭失守,蜀軍丟掉了進攻的據點和有利形勢。與此同時,趙雲、鄧艾也出師不利。諸葛亮見整個戰略部署被打亂,不宜再戰,只好放棄到手的隴西三郡,退回漢中。第一次出兵祁山,就這樣失敗了。
二、建興六年(228年)冬,曹被孫吳大將陸遜打敗,魏軍主力東下增援,諸葛亮乘機再次北伐。蜀軍出散關,包圍陳倉。陳倉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曹魏守將郝昭率領一千多名守軍拼死拒守,蜀軍在二十多天裡多次進攻,也沒攻下。眼看魏軍援兵來臨,自身糧食告罄,諸葛亮只好再次無功而還。
三、建興七年(229年)春,諸葛亮第三次北伐。蜀軍攻取武都、陰平二郡,諸葛亮留下將兵據守,自己回到漢中。
四、建興八年(230年)秋,魏國派大將司馬懿由西城,張郃由子午谷,曹真由斜谷三路進攻漢中,諸葛亮嚴陣以待,但由於連降三十多日大雨,道路斷絕,魏軍無法與蜀兵交戰,只得退去。
五、建興九年(231年)春,諸葛亮經過兩年準備,包圍了祁山。這一次,諸葛亮為解決糧食運輸問題,使用了叫做“木牛”的獨輪小車,準備與魏軍進行長期作戰。魏明帝將足智多謀的司馬懿從荊州調來,迎擊蜀軍。司馬懿瞭解蜀軍遠道而來,糧食有限,於是有意避開蜀軍力,憑險堅守。諸葛亮急於決戰,百般刺激司馬懿主力出動,司馬懿始終拒不出戰。雙方相持一個多月,蜀軍雖然取得了一些區域性戰鬥的勝利,卻一直未能與魏軍主力決戰。這時,蜀軍的糧食運輸又出了問題。諸葛亮不得不再次退兵。
六、建興十二年(234年)春,諸葛亮率領十萬大軍,出斜谷口,開始了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北伐。這次北伐,諸葛亮準備了三年時間。他不僅設計了稱為“流馬”的運輸工具,而且與孫權約定了同時舉兵伐魏。諸葛亮這次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安營紮寨,再次與司馬懿率領的魏軍對峙。為解決糧食問題,進行長期作戰,諸葛亮一到渭水前線,就分兵屯田。司馬懿仍然採取堅壁拒守的對策,不與蜀軍交戰。兩軍在五丈原相持了一百多天,諸葛亮想盡辦法挑動司馬懿出戰,司馬懿始終不為所動。一次,諸葛亮讓人送給司馬懿一套女人的衣服,想用羞辱的辦法激怒他出戰,也沒有奏效。這時,出兵與諸葛亮呼應的孫權出師不利,退回江南。諸葛亮不由得憂慮起來,擔心曹魏援軍到來。到這年八月,諸葛亮積勞成疾,一病不起。諸葛亮自覺不妙,密奏後主說:我如有不幸,後事可託付蔣琬。劉禪立即派李福探望病情,並詢問了多軍國大事。幾天後,李福去而又返,諸葛亮病情已經惡化。諸葛亮對李福說:我知道你返回的意思,我之後蔣琬可接替我。李福又問蔣琬之後誰可接替,諸葛亮說費禕可替。李福再問後面的接替者,諸葛亮就不再回答了。李福走後,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軍中,終年五十四歲。諸葛亮死後,軍中大將姜維和楊儀依諸葛亮生前部署,秘不發喪,整軍從容撤退。司馬懿聞訊來追,楊儀作出反擊態勢,司馬懿怕中諸葛亮計,不敢再追。蜀軍從容進入斜谷後,才下令發喪。諸葛亮北伐曹魏的戰爭,就這樣結束。
由此可見,諸葛亮六次對曹魏的戰爭中,五次主動出擊,一次被動防禦。諸葛亮的五次北伐中,直接出祁山兩次,間接出祁山二次,還有一次未經祁山。諸葛亮五次北伐,均無功而返,不僅沒得到曹魏半點土地,還因窮兵黷武,空耗國力。拿最順利的第一次北伐為例,當時“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皆叛魏應亮,關中響震”,勢如破竹,而後兵敗街亭,漢軍只得退回蜀中。孫吳大臣張儼在其《默記》中說:“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國,其戰士人民,蓋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貢贄大吳,抗對北敵,至使耕戰有伍,刑法整齊,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慨然有飲馬河、洛之志。…諸葛丞相誠有匡佐之才,然處孤絕之地,戰士不滿五萬,自可閉關守險,君臣無事。”這說明,經濟、軍事等綜合國力的不濟,是諸葛亮北伐失敗的根本原因。
應該說,諸葛亮為蜀國的建立出謀劃策,貢獻很大。劉備死後,劉禪即位,諸葛亮受命於內憂外患的危難之際,丞相武鄉侯,兼任益州牧。由於劉禪庸碌無為,不諳政事,蜀國政事無論大小,全由諸葛亮決斷定奪。正如劉禪所說:“政由葛氏,祭則寡人。”諸葛亮一人撐起了蜀漢的政局,他殫精竭慮,夙興夜寐,為蜀漢政權的發展耗盡心血。他在劉備死後派使者出使孫,苦心恢復蜀漢與吳國的政治聯盟;他出兵南中,七擒孟獲,以極大的耐心安撫夷越,穩定蜀漢統治的後方;他努力平衡益州大族和劉備舊臣之間的政治權力,以嚴恪法令把蜀國治理得井井有條;更為感人的是,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五伐中原,為了自己對劉備的政治承諾和蜀國的根本利益而竭盡心力,最後為國捐軀,命喪五丈原,贏得了時人的高度讚賞。
回覆列表
題主說“明知道不可能成功”這個前提我不是很贊同,雖然蜀漢與曹魏在國力、人口、經濟等方面處於劣勢但這並不表示北伐的結果註定失敗,在三國曆史上以弱勝強的例子比比皆是,官渡之戰中的曹操與袁紹,赤壁之戰中的曹魏與孫權等等,因此題主說“明知道不可能成功”這個前提個人不贊同,只能說成功的機率要小但絕非完全不可能。
另外,諸葛亮的北伐也有自己的不得已的地方:
第一,蜀漢確實孱弱,執行以攻代守是蜀漢對外防禦的基本策略。這個策略分為兩個方面,首先,諸葛亮希望透過不斷的北伐獲取更多的地盤、人口,諸葛亮的計劃是先控制隴右再攻取長安,透過不斷的蠶食魏國地盤的戰略增強國力達到可以與曹魏匹敵的能力最後統一全國,(在諸葛亮的五次北伐中確實獲得了兩郡的地盤);其次,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不斷的襲擾曹魏,使得曹魏不能有效的集結力量進攻蜀漢達到自保的目的抑制曹魏的進一步擴張,諸葛亮每一次北伐曹魏都集中數倍的兵力防禦讓地方軍隊疲於奔命消耗更多的資源用於防禦作戰而減少進攻的機會;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第三,蜀漢內部矛盾激烈需要透過對外戰爭轉移矛盾,荊州丟失之後蜀漢政權只剩下益州一地,在這裡有劉備帶來的荊州勢力,劉璋留下來的外來勢力還有益州的本土勢力,三股勢力的矛盾相對激烈,諸葛亮透過北伐將內部矛盾轉移為外部矛盾保持蜀漢政治的統一性。
第四,在諸葛亮北伐前這段時間內,曹魏政權領導人更替,曹操死後曹丕繼位,公元226年曹丕病死曹睿繼位,政治確實出現了不穩的跡象,公元227諸葛亮決定乘此機會開始北伐。
第五,諸葛亮具備一定的軍事謀略,在諸次北伐中屢有建樹,雖然曹魏的整體實力遠強於蜀漢但是在諸葛亮北伐的多次戰役中諸葛亮未嘗大敗還有所斬獲(奪魏國兩郡,入西羌以及第四次北伐大破司馬懿),這也是諸葛亮戰略的有序推進。
第六,蜀漢與孫吳再次聯盟以及對南蠻的征伐(七擒孟獲情節),蜀漢緩解了來自於東南孫吳與西南蠻族的軍事壓力可以集中力量參與北伐。
個人覺得諸葛亮北伐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軍事策略,在蜀漢政權當時的情況下北伐策略符合蜀漢政權的生存、發展的需要。至於諸葛亮的軍事能力以及戰略選擇的對錯問題,如有機會在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