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安定藥的吧

    詩人林徽因說過:“真正的淡定,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此言頗有禪意,深得我心,不由得也想多說幾句,湊湊熱鬧,續個狗尾。

    在心中修籬種菊,乃隱士之風。“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是道家哲學思想。意即閒逸瀟灑的生活不一定非要到林泉野徑去才能體會得到,更高層次隱逸生活其實是在都市繁華之中,在心靈淨土修籬種菊,獨善其身,找到一份寧靜與淡定。

    修籬種菊,源於陶淵明的名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是個真正的精神上的隱者,可也並不執意非住在深山老林去茹毛飲血不可。棄官不做後,他就直接歸隱田園,每日裡耕讀,飲酒,寫詩,自得其樂,甘之若飴,成了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開創了田園詩一派,被後世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可見,真隱者在哪裡都能隱得住,隱得長久,因為他們都善於在心中修籬種菊;而那些假隱者即便住進終南山的洞子裡,也日日惦記著朝堂魏闕,盼望著像盧藏用那樣走通終南捷徑,升官發財,做"隨駕隱士"。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如果有菊在東籬下可採,有南山悠然可見,固然是得天獨厚,浪漫瀟灑,令人嚮往;若沒有這個條件,身處鬧市,蝸居斗室,甚至關在不見天日的大牢裡,同樣也可以在心裡修籬種菊,悠然南山,獲得心靈的寧靜和淡定。曼德拉在南非監獄關了二十七年,始終心態不變,神清氣朗,每日看書寫作,磨礪心志,終於撥雲見日,走出牢籠,大顯身手,叱吒風雲,書寫了人生的輝煌。這也就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的道理。

    菊愛秋風喜Sunny,在心中修籬種菊,就要心存Sunny明媚,胸懷清風明月。大儒王陽明,一生光明磊落,追求良知,立德立功立言,從Sunny少年做到Sunny青年、Sunny中年,直到臨死仍是“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這個偉男子也是愛花之人,他的名言“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500多年了,還沒有幾人參透此言。

    菊性恬淡,太肥的水土難以生養;菊傲秋霜,不喜生在熱鬧之地。因而,談泊名利之人,看輕身外之物,視金錢如糞土,富貴於我如浮雲,才能在心中修籬種菊,蓄蕾開花。倘若心中滿是金錢物慾,被名韁利鎖捆得死死的,每個細胞都浸透了肥油,每條血管都佈滿汙垢,心房那丁點地方擠得滿滿當當,哪還有地方去修籬種菊?“人為物累,心為形役”,是生活的最大悲劇,稀裡糊塗就交待了一輩子。

    “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菊是有性格的花,孤傲清高,不落流俗,霜越大越要怒放,即便最後僵死枝頭,也絕不萎謝於地,是故躋身梅、蘭、菊、竹四君子行列。菊喜平和,最忌戾氣,只有放下仇恨,才能在心中修籬種菊。那些天天生活在仇恨中的人,處心積慮地算計他人,睚眥必較地報復他人,時時備受煎熬,度日如年,只會在心中播種蒺藜和毒刺,扎痛別人也扎痛自己。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東晉以降,“東籬”便成了菊花的別稱,誠如林妹妹所言“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欲在心裡修籬種菊,需要有仁義的土壤,愛的氣候,善的營養,美的薰陶,還要精細地呵護,心中之菊方可茁壯成長,花開盛豔。看一個人,若是慈眉善目,滿面春風,笑顏如花,臉上帶著從心底升起的歡喜,甭問,他一定悄悄地在心裡修籬種菊,花開燦爛,從心裡綻放到臉上。

    誇一個人“人淡如菊,心素如簡”,即是誇其疏野淡泊、獨標傲世,誇其清奇脫俗,心地澄明,在我看來是殊為難得的褒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朋友的媽媽不是親媽,我們結婚了讓她幫忙帶孩子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