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嶽西小毛哥

    司馬懿號稱 “冢虎” ,字面意思就是墳墓邊上的老虎,形容這個人很厲害 、“聞之生畏”的感覺

    個人感覺 : 司馬懿屬於那種很低調、不圖虛名 、只追求實際效果的人 。

    而且出手特陰險,比如 : 建議曹丕五路大軍滅蜀國、裝病騙曹爽然後發動政變 等等。。。

    人們大多喜歡把司馬懿和諸葛亮對比,確實 司馬懿有很多比諸葛亮強的地方。當然 軍事才能除外

    第一 ,司馬懿比諸葛亮會教育子女 ,你看他兩個兒子 : 一個比一個厲害 ,後期司馬昭更是青出於藍。。 從小就帶在身邊歷練的結果(這一點老版三國演的特好) 司馬昭從一個說話輕浮的小孩變成一代梟雄

    相反諸葛亮呢? 呃 這也捨不得不讓他幹、那也捨不得、什麼事都自己一手管著。。。我要是劉禪,我也是個昏君呀 ,你什麼都不讓我幹, 我除了鬥蛐蛐 、跟美女廝混、 還能幹嘛 ? 從小被養成 : 有什麼事問相父去, 最後權利什麼全在諸葛亮一人挑著, 諸葛一死 蜀國完蛋

    第二 司馬懿比諸葛會用人 ,只要你有才能 ,我就用 。相反諸葛亮 : 魏延明明是將才 ,他不用 ,偏偏喜歡楊儀 馬謖這幫人。 感覺諸葛亮就喜歡用聽話做事穩不貪功的人 ,王平就是典型的例子

    第三 心態 ,諸葛急於求成,司馬懿就是抓住諸葛這個弱點打敗他的 ,你想想 六出祁山, 每次你人馬只有十幾萬 ,而我這邊有三四十萬 ,首先你實力就輸了 。然後 關鍵我還是防守一方 一般都是人數多的一方進攻(是對方三倍兵力才可攻城) 這到好,防守一方人數是你三倍 ,然後糧草還比你多的多 ,關鍵司馬懿還不出戰 。。。

    你怎麼贏 ?你天天想著怎麼引司馬懿出來, 用盡一切手段, 甚至下三濫(送女人衣服 、拿金盔挑釁) 光引出來還不行 ,你還得設個完美的圈套, 畢竟司馬懿兵多 。然後你還得關心糧草問題、還得防著後方宦官或小人讒言 、還得關心後方等等一切 、萬一哪天糧道讓人切斷 ,那完啦 。。。

    還得防著哪天司馬懿心血來潮突然傾巢而出和你決戰(畢竟人家兵多將勇)整天活在算計中活活把自己拖死。。。

    其實司馬懿一開始是想當個忠臣的,這點新三國演的真不咋滴 ,天天板著個臉隨時要造反的樣子。。我是曹操或曹丕還能讓你活到最後?

  • 2 # 收納小白

    《三國演義》是以蜀漢為正統,所以不可能把司馬懿寫的光輝正義,而是把司馬懿塑造成一個的奸詐梟雄的形象。

    司馬懿是一個低調的謀士。前期幾乎沒有司馬懿的戲份,曹操深知司馬懿不簡單,所以只是讓他在身邊參謀,不給實權。司馬懿也知道不可在曹操身邊玩心機,只在曹操手下韜光養晦。司馬懿通曉軍事,很具有戰略眼光。曹操平漢中時建議順勢滅蜀,劉備稱王后建議聯吳抗蜀,都顯示出他不俗的見識。千里奔襲孟達,幾次抵擋蜀軍北伐,戰場上戰績也是不錯的。他是個老到的野心家。司馬懿鷹視狼顧,曹操的子孫可謂不長記性,把曹操的話當了耳旁風。最後誅殺曹爽,架空魏帝,曹操的伎倆倒是學了不少。三國演義中也不乏黑司馬懿的情節,和諸葛亮鬥智總是敗多勝少,被空城計嚇退,被曹真羞辱,上方谷逃生,可見羅貫中真是不太喜歡司馬懿。當然他的行事也確實陰險狡詐,和諸葛亮比起來,在那個時代忠奸也是一看便知。
  • 3 # 風雨奕生局

    看完《三國演義》,特別是《新三國》之後,真真切切的覺得司馬懿乃三國第一牛人,應該說他把三國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等全都給比下去了。我認為司馬懿乃三國第一政治家。下面我說說自己的觀點:

    封建時期的傑出政治家我認為應該具備一下特點:有謀略、有手段、有軍事才能,關鍵時候能狠下心。這些司馬懿通通具備,而是更是有過之無不及。我們可以和同一時期的牛人一一做對比就可以看出司馬懿為什麼厲害了。

    曹操,三國時期牛人,曹魏政權基本都是他打出來的,有謀略,有智慧,但是曹操有個不好的缺點,那就是多疑,有時候太多疑了也容易壞事。你比如說,因為多疑殺死了蔡瑁、張允,導致水師沒有人訓練從而中了連環計,致使八十三萬軍士覆滅,一統天下變成了一個夢。

    周瑜,牛人一個,很年輕的時候變當了東吳大都督,領導孫劉聯軍赤壁大勝。而且周瑜還懂音樂,可是說是文武雙全。但是我們這個大都督有點小心眼,嫉妒諸葛亮的才能,最後竟被氣死,發出了那句千年不甘的話“既生瑜,何生亮”。

    諸葛亮,不是多說,牛人一個。“未出茅廬而天下三分”,多麼的有智慧。可是諸葛亮有一個特點就是太謹慎了,當初北伐魏延提出了那麼好的謀略,諸葛亮覺得太冒險不敢用,導致諸葛亮北伐多次無果,還消耗蜀漢大量的有生兵力。

    還有劉備、龐統等人。劉備自不用說,但是有時候就是太過仁義,取荊州廢了那麼多道道,到最後還算是借的東吳,給他們留下了口實,導致後面關羽被偷襲;取益州也是說師出無名,最後龐統死於落鳳坡。龐統當然也是牛人一個,那句話“得臥龍,鳳雛一人便可安天下”證明龐統也是牛人,但是龐統太過露才,以至於還沒有怎麼發揮便死去了。

    我們這時候再反過來看司馬懿,他當真乃一個厲害的政治家。在剛開始效力曹魏的時候,因為受到曹操和曹丕的猜忌,司馬懿裝的比孫子還孫子,致使曹操和曹丕都沒有理由殺他,軍事聯盟中曹操不是有這麼一句“你很聰明,聰明的讓我沒有理由殺你”。當然司馬懿的軍事謀略也是沒的說,諸葛亮伐魏期間最怕的就是司馬懿,他說司馬懿乃當世第一善守大將,而且司馬懿關鍵時候還殺死降將孟達,可見司馬懿軍事也很厲害。最關鍵的是司馬懿在關鍵的時候可以狠的下心,高平陵政變,一下夷滅曹爽三族,一舉奪得曹魏軍政大權。

    所以我認為司馬懿乃三國時期第一政治家。

  • 4 # 娛樂壹百

    《三國演義》是以蜀漢劉備為第一視角寫的,所以可以這樣說,在《三國演義》這本小說中,男一號是劉備,反男一號是曹操和孫權,諸葛亮、關張等人算是準男一號。

    至於司馬懿......

    在小說中,司馬懿只能算是一個配角,因此作者著墨不多。

    既然作者是以蜀漢為正統來寫的,其餘兩家都可以理解為反面角色,曹家竊取大漢江山自立魏國,後來魏國又被司馬氏篡權,站在正統這一面來看,沒一個好東西。

    但是司馬懿有一點比曹操好,就是在原著中,作者呈現出的司馬懿至少是一個腹有良謀,又有野心,卻懂得韜光養晦的人,不像曹操那樣鋒芒畢露、霸氣外露。

    《三國演義》,第160回,魏主曹睿臨終前將曹芳託付給司馬懿,本來就是指望司馬懿效仿孔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原話說得十分感人“昔劉玄德在白帝城病危,以幼子劉禪託孤於諸葛孔明,孔明因此竭盡忠誠,至死方休:偏邦尚然如此,何況大國乎?朕幼子曹芳,年才八歲,不堪掌理社稷。幸太尉及宗兄元勳舊臣,竭力相輔,無負朕心!”

    此後,司馬懿與同為託孤重臣的大將軍曹爽內鬥,曹爽智計不如司馬懿,在權利鬥爭中落敗,司馬懿掌握魏國朝政,曹爽封其為丞相。

    於是和曹操類似的事情發生了。

    嘉平三年秋,司馬懿病逝。

    司馬懿死之前也沒有篡奪魏國皇位,但是精明如他,絕對不可能不知道他兒子們的想法,於是司馬懿病逝之前,將兒子們叫到床前,囑咐道:“吾事魏歷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極矣;人皆疑吾有異志,吾嘗懷恐懼。吾死之後,汝二人善理國政。慎之!慎之!”

    意思就是做最後的提醒,至於兒子們聽不聽,這就管不著啦......

  • 5 # 一個貝殼兒

    開始看三國時,覺得諸葛亮很厲害,後來佩服曹操,現在覺得司馬懿最能隱忍。縮頭的不一定是烏龜,毒蛇在攻擊獵物之前,也會縮脖子。司馬懿打敗了諸葛亮有什麼好?司馬懿不僅僅是為了戰勝諸葛亮,養寇自重也是一種生存策略。有諸葛亮在,司馬懿就可以長期攬權且不斷升遷。

    長期對峙的時間,也有助於司馬懿培植私人勢力,這是當時官僚階層的普遍做法,主要是為後人鋪路。如果曹?一直活著,司馬氏也始終是個忠臣,不至於鋌而走險。但是在曹氏精英逐漸凋零,只剩曹芳,曹爽這些平庸之輩時,司馬氏就如同打了雞血一般,野心膨脹,在合適的時機一擊而勝!

    上兵伐謀,隱忍也是一種謀略,我打不過你,還耗不死你啊!而這其實是基於魏蜀兩國的實力和司馬諸葛兩人的身體狀況對比而做出的最智慧的選擇!真是諸葛一身唯謹慎,司馬聰明也冠軍啊!諸葛亮的失敗,在於凡事都親歷親為,操勞過度,而手下得不到鍛鍊的機會,導致人才越用越少,例如有"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一說。司馬懿是歷史上韜光養晦的傑出人物,辱重負重幾十年,待各路豪傑拼得你死我活之後,才突然一擊躍出江湖,利用計謀完成了"統一大業",當然也歸功於培養了能力非凡的兒子們,司馬懿是典型的"後來鰵"。

    一方面,司馬懿這麼幹,確實有地利因素的考慮,另一方面,政治上的養寇自重也是重要考量。如果野戰決勝,可以說司馬懿無戰勝諸葛亮的絕對把握,同樣諸葛亮也一樣無戰勝司馬懿的絕對把握,尤其是雙方在相對平坦的關中平野上,蜀漢能否剛得住魏軍鐵騎,是相當難以預計的。但很肯定的一點,無論勝敗,司馬氏的末日就不遠了,失去利用的價值,我不信曹叡這樣的權謀高手不會背後給司馬懿一刀!所以對於司馬氏而言,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去了個諸葛亮,又來了個姜維,天助也!

    蜀國諸葛亮大權在握,走的是軍國主義,將國內的荊襄集團與益州本地集團的矛盾轉移到對曹魏的國際矛盾上去,打出"漢賊不立,王業不安"的旗幟,反觀司馬懿,大勝則是兔死狗烹,大敗則是身死家破,唯有養寇自重。軍事上仲達勝孔明,政治上兩人不分伯仲,一個是流芳百世鞠躬精粹的丞相,一個是西晉的締造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bv線是什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