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名字很難起24
-
2 # 雲在青天辮兒在這兒
社會毒打使人進步。
專場表現變好有兩個因素,本人遭受社會毒打,開始自立標準、迴歸傳統、瘋狂控場。
這個很明顯,他天津復出場還一個活一個鐘頭的演,但被毒打之後,謹慎很多,詞對的好儘量減少現掛,以防臨時的現掛容易出問題。
(我真的覺得相聲現場非官方影片大規模流出很傷害,所有電視節目電影綜藝都有層層把關和審查,不好的一剪梅,到相聲這裡,現場臨時的多,卻沒審查,一句話說不好就上綱上線,其實人家嘴比腦子快,一沒把嚴,就說了什麼撤回都不好撤回)
還有個就是粉絲遭受社會毒打之後,變乖變聽話了,不敢喊叫不喊搭茬不敢刨活,那幾次老傳言有人來現場審查,粉絲怕辮兒哥被自己害了啊,一句話不敢說,也讓他們有正常的環境好好說。
總之,這是好事,他在沒出事之前的採訪就說了,今年要拋棄不上品的包袱,哪怕不可樂也不能說了,哎,可惜啊,終究是晚了。不過,這一頓毒打也是快速促進進步吧,總會越來越好。
-
3 # 姜太公摸魚
說實話,我對張雲雷的瞭解不多,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俊俏小生的模樣,聲音清脆嘹亮,唱功深厚,底子俠士,在德雲社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存在,當時就在想,他如果去唱戲,也一定是一個絕美的花旦。果不其然,張雲雷迅速走紅,無數人喜歡他的唱,他的顏,當然,伴隨而來的還有無數的謾罵之聲。覺得他不過是小白臉一個。相信,伴隨著突然的爆紅,張雲雷應該也是抱著欣喜而忐忑的態度,他承擔了遠超他這個年齡的壓力,他要為他無數個粉絲負責人,同時,他也會為無數人黑他而頭疼。張雲雷的相聲底子和唱功不容置疑,但是年輕人的心境的調整卻需要一個過渡。第一次爬上黃山,會吃驚他的美,也會驚恐他的高。當他習慣之後,那剩下的就只是美了。張雲雷習慣了他處的高度,再無忐忑,粉絲們和同門師兄弟的鼓勵和支援,他變得無所畏懼,他能夠很從容的面對這一切,他越來越好的展示自己學到的一切,並且在一次次表演中成長。這就是我們看到的他的進步!專業的回答,其他作者已經寫的很完備了,無可挑剔,我換一個角度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也歡迎大家來吐槽。
-
4 # 岑詮
在挑刺放大鏡的倒逼下自我修正和調適的過程和顯效,張雲雷這是奔著“高雅藝術家”方向去的啊。此高雅非體制內之“高雅”——賣不出票而不得不裝的“清高儒雅”。
《探清水河》去掉了“四更”依舊被指責為“窯調”,聽相聲帶熒光棒被說成“想當偶像明星不如索性轉行”,學唱幾段京劇被說成是在“唱歪國粹”,粉絲自發“跟張雲雷學曲藝”、也被嘲笑成“自娛自樂的吹捧”。
“專家”永遠比觀眾多、“三觀殘缺”的噴子遍地都是。既然堵不住悠悠之口,也就只好在貼近觀眾和“純潔藝術”之間尋找最佳結合點。當然,反過來看,這也不是什麼壞事,畢竟只有品質高、觀眾喜歡的藝術、方能源深流長。
只是在急躁的社會和快速消費的娛樂文化氛圍裡,又有幾個藝人能做到心無旁騖地靜心鑽研藝術——尤其是傳統曲藝。速成是不可能的了,剩下就拼日積月累的底蘊了。
為什麼許多相聲藝人在靠一兩段作品走紅之後,很快就呈現出了“江郎才盡”的窘境呢?說到底就是凡才淺識、腹中無物,他們也想寫出膾炙人口的好作品,可惜下筆無神吶。
“娃娃腿”出身的張雲雷則具備這份底子,雖不及師父郭德綱之才學造詣,但“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從小就跟隨郭德綱學藝,不單嫻熟太平歌詞,其它曲藝如評劇、梆子、蓮花落、京韻大鼓等都信手沾來。不是我捧,相聲界年輕演員中,應該沒幾個能有這份功力了吧。
這也就為什麼在“5.12砸掛事件”之後,張雲雷能在復出專場演出上迅速調整作品段位,去掉那些所謂“三俗”的包袱,讓粉絲耳目一新、驚喜之中又為其小心翼翼而頓生憐憫。
就像蓋房子,地基捶打紮實了,上面要蓋什麼風格的建築,無非就是個人喜好問題而已。沒有根基、恐怕只能蓋海市蜃樓了吧。百年捶打煉手藝,方寸之間見匠心。
-
5 # 亦然303
張雲雷這十幾年舞臺表演,可謂是收放自如,只是文化欠缺些,加上還年輕,沒有經過風浪,這次的風波讓他爆紅後清醒了,有師傅在,有喜歡他的姑娘、阿姨不離不棄的支援。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樣張雲雷越來越好!喜歡你眼裡的星星,愛你加油!
-
6 # 璿Sir
張雲雷17,18年的相聲有個特別大的問題,就是愛說連續劇,很多梗都是隻有老粉才知道。第一次聽他相聲的人就一頭霧水,聽不懂。並且太過寵粉,相聲表演過程中,和粉絲互動過多,控場能力不足。粉絲大多是從不聽相聲的新型觀眾,不懂相聲規矩,刨活很嚴重。這些導致張雲雷楊九郎的相聲節奏拖沓,內容稀碎。有時捧哏的活全被刨了,導致全部都是現掛,很影響他們的演出。
19年,張雲雷楊九郎認識到自己相聲裡的問題,已經做出了調整。讓想送禮物的粉絲把禮物放到了體育場內特定的位置,減少了演出中大上貨的過程,提高了大家的觀看體驗。並且他希望粉絲們透過他的相聲瞭解到傳統的曲藝,每次專場演出都有戲曲類的相聲。
19年初,張雲雷做手術取出了腿上40多塊鋼板。511天津專場才開箱,演出前張雲雷發燒,起了一身蕁麻疹,臉上塗了二斤粉遮蓋疹子,手和耳朵通紅一片。我起過蕁麻疹,又燒又痛又癢,只有冰敷能讓我舒服點,真的超級難受。他仍舊堅持演出,並且能看到他們的控場能力增強了,也減少了和觀眾的互動,節目的完整度比之前進步很大。開車的內容減少了,但一直很逗,九郎在《八大吉祥》裡模仿小辮兒,小辮兒的小跑,後面模仿關曉彤的“你叉叉”,都很好笑。《哭四出》表演時特別的賣力氣。最後的《歪唱太平歌詞》還帶領觀眾大合唱了京劇《鎖麟囊》大團圓一折,這才是今生難預料選段,幾千人的京劇合唱特別的震撼,小姐姐們唱的太好聽了。我最初知道張雲雷,就是看到他的觀眾合唱評劇《乾坤帶》北京小曲《探清水河》。真的很震撼。在這之前,我都不敢相信還有這麼多人會喜歡傳統曲藝。現在我自己也因為他們愛上了傳統曲藝。
512當天晚上8點多,營銷號爆料張雲雷楊九郎18年青島表演的相聲《大上壽》裡逗哏說捧哏的三個姐姐嫁到外地(那三個地名我不敢提),遇到地震,然後倖存,買車票買禮物回老家給母親拜壽。這段內容涉及到了調侃地震。晚上10多,官媒開始陸續點名批評。513凌晨一點多,張雲雷發微博道歉。此後被暫停工作。北京西城區有關部門也要求暫停北展616的演出,要進行調查與考核。直到6月1號石家莊專場,張雲雷楊九郎才出來工作,在北京西城區有關部門的檢驗下,進行演出。整場演出特別成功。最突出的是張雲雷的粉絲的進步,大家經歷了512都成長了,更加的成熟,謹言慎行,沒有瞎搭茬,沒有刨活,歪唱太平歌詞時也比之前規矩多了。張雲雷的控場能力更強了。這場張雲雷還蹦了一下,向一直關心他身體恢復狀況的人報平安。
張雲雷楊九郎能夠有這樣明顯的進步,並不是一時的權宜之計,而是發自內心的想提高自己作品的層次,真正的為觀眾奉獻更高質量的相聲。這些都離不開師父郭德綱先生對他們的教誨。
之後的大船專場和北展專場,無論是控場,還是直接入活,時間節奏的把控,一直在進步,演出內容也更直工直令了,但仍然笑果十足。觀眾也不刨活,瞎搭茬。北展返場演奏京韻大鼓《百山圖》也是讓人眼前一亮。讓我想起了小時候聽京東大鼓《送女兒上大學》,二十幾年沒看到大鼓演出了。
706的濟南專場,更是驚豔到了我。每場活的時間都控制在半小時左右,節奏更好了。張雲雷楊九郎的進步太大了。粉絲們的進步也特別的大,最後返場合唱京劇《鎖麟囊》春秋亭一折,聽薛良選段,這段的難度比之前所有合唱過的京評梆曲難度都大!粉絲們居然能大合唱了,太令人震驚了。並且唱的很好聽!看出來粉絲們也是真的都愛上了傳統曲藝,私下裡自己去聽戲,去學戲。張雲雷的粉絲愛大合唱京評梆曲,在我看來有點像民國時的票友,票友們最大的愛好就是和自己的角兒一起合唱戲曲。張雲雷對京評梆曲的推廣真的是做出了傑出的傳播貢獻!這場張雲雷還表演了倒立,嚇到了不少粉絲。無論抬桌子,搬凳子,都開始親力親為。還扭秧歌,下跪。透過這些向關心他的人展示他身體的恢復狀況良好。我看到了他的堅持與堅強。
才二十多歲,卻讓我覺得他活成了傳奇,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我看好他的未來。
-
7 # 潘龍江悔恨寫紅塵情歌
如果郭德綱像華為一樣,把德雲社的股份分給張雲雷,有錢大家賺,這樣張雲雷可以永遠留在德雲社。郭德綱敢嗎?第一,張雲雷的大紅是用生命換來的。他的強項是演唱,而且熒光棒經常被政府媒體和政府的人指責,離開德雲社,對德雲社亦有好處。張雲雷和郭德綱又是親戚關係,不同於曹雲金,為了張雲雷更好的發展,我想郭德綱作為長輩不應該自私。第三,青春不常在。第四,好兒女志在四方。第五,大樹底下不長草。
-
8 # 沐沐ing
張雲雷楊九郎的整體風格改變,是從留住觀眾賴以生存到宣傳推廣曲藝做出的整體調整。和他的粉絲群體,傳播力度改變有很大關係。
張雲雷的基礎本不弱,從小學藝,2年學習曲藝,就可在倒數第二的位置表演,足以見得他的曲藝天賦。雖中間有倒倉不得已離開德雲社,迴歸後重新學習並且鞏固之前的學習內容,尋找到楊九郎作為搭檔,樹立舞臺風格,積累觀眾,從隊員到隊長,再到商演後續可能還會承接不同角承擔起公眾人物宣傳的職責。在什麼時候拿出什麼活,就是他選擇呈現的方式。
原來的粉絲群體不大,大多數是經常看他們演出的觀眾,那麼現掛和現場的互動就很重要,因為段子就這麼多,但是需要給每一次來的觀眾都帶來新鮮感,這樣老觀眾才會願意來。
雖有觀眾批評他,說的相聲是連續劇,但不得否認的是他的方式對觀眾的粘性,也是這一部分具有粘性的觀眾,讓他走上更大的舞臺。
後續在2018年12月份的天津場和跨年場,以及2019年的生日場就能看出,張雲雷風格的悄然轉變,5月11日的復出場,新老觀眾,都可觀看,5月12日事件催化了張雲雷表演形式的改變,從此也可以看到一個張雲雷和楊九郎宣傳曲藝的行動力。
-
9 # 閒白社
張雲雷最近幾個相聲專場的表現確實進步特別明顯。
但我覺得這更多的是張雲雷的身體,在這一段時間恢復的狀態改善的特別明顯。
每一個專場身體都有一個大的恢復,能做的動作幅度越來越大,這是粉絲樂意看到的。
張雲雷確實進步很大。
這一段時間也是風波不斷。
甚至有人笑稱,張雲雷的每次演出都是復出專場。
他的每次“復出”都在調整自己,他的改變是有目共睹的。
一些不合適的包袱,現在儘量都去掉不說了。而且節目的節奏現在來看,比過去緊湊了。
更重要的是,經歷了這麼多,他的粉絲也跟著再改變。
過去張雲雷的演出,節奏拖沓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照顧粉絲情緒。在不該停的地方經常會有笑場或者跟粉絲互動的小零碎。
這個小零碎是多餘的,從一段相聲的表演完整性上來說,這種互動是出了人物的。
有時候覺得張雲雷的粉絲笑點很獨特。他們總是在張雲雷一舉手一投足間,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就笑的前仰後合起來。
有時候到了包袱點反而沒有粉絲自己找的那個點來的可樂。
現在這些都在改善,
應該說,張雲雷的進步,是粉絲和張雲雷共同努力的結果。
-
10 # 小仙童的成長日記
凡事都沒有一蹴而就,在小辮兒的成長軌跡上,有著幾個十分明顯的時間節點。
不看過往,我們就無法談論現在。
藝術啟蒙
在小辮兒只有4歲的時候,就跟著自己的表姐王惠穿走於天津各大麴壇。王惠當時已經是曲壇的名角,憑著京韻大鼓,在曲壇有著自己的一席地位。王惠在臺上演出,小辮兒在臺下坐著,就這麼在傳統曲藝文化中薰陶了好多年。
年少成名
後來王惠嫁給了郭德綱,到了北京,9歲的小辮也就跟著姐姐到了北京,正式開始學習曲藝。10歲開始登臺演出,11歲正式拜郭德綱為師,唱太平歌詞,排倒二的位置,給郭德綱壓場子。 後來鶴字科、九字科的師弟們,太平歌詞都是跟著他的錄音學的。老郭戲稱他為:全國碩果僅存的太平歌詞老藝術家。
社會打磨
2005年,小辮兒倒倉,不想被師兄弟笑話,就離開德雲社,獨自出去闖蕩,做過各種各樣的底層工作,吃盡了苦頭。
重返舞臺
2011年德雲社二師兄回來了,大家心裡高興,各個師叔老前輩輪著給他捧,唱《大西廂》,《五龍捧聖》,老郭走哪都帶著他,放了六年的基本功,撿起來也不是一件容易事,他也和要強,刻苦程度也就可想而知。
南京車站墜樓
2016年,小辮兒在南京車展墜樓,涅槃重生,使得他變的更沉穩了。所有人都說,涅槃重生後的張雲雷彷彿變了一個人。從他去年的一些訪談對話裡,可以知道他對師傅的依賴。跟郭老師同吃同住,。這兩年的時間,郭老師一直與張雲雷一直處於1對1 教學狀態。
《探清水河》
2018年一首《探清水河》被粉絲傳到抖音上,瞬間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粉絲暴漲10多倍,用一夜成名可能也不算太誇張。這一年小辮兒和他粉絲們的表現,在相聲圈是史無前例的,放在娛樂圈也是現象級的。但是由於一些客觀原因,粉絲的進步速度並沒有追上他的腳步。後面出的事有一些原因也是被cp粉反噬。
現在的小辮兒
512事件,這個事情就不再複述了,也不管它是有預謀還是偶然事件,一個從紅透半邊天的演員,突然被央視點名,面臨被封殺的危機,內心的折磨我們無法想象,也會讓他更加清醒。化繭成蝶,小辮兒透過這次經歷又完成了一次華麗的蛻變。將自己的重心放在之前飽受批評的相聲本門功課上,返璞歸真。這也是我們這些粉絲希望看到的。 相信張雲雷一定會越來越好!
回覆列表
張雲雷本身相聲實力不弱,只是他唱的太好,使得大家忽略了他的說,再加上他寵粉,所以有時候就感覺他的相聲不好聽,最近應該是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不再聽底下粉絲的過多要求,回到了自己的路子上,就感覺節奏跟上來了,這確實是進步,希望他以後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