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

    找點佛學、道學方面的書,配合水滸讀,也許能讀出點味道。單純看熱鬧,或看講故事技巧,或研究宋明民俗官制,無法讀精讀透。

  • 2 # 大雅視界

    精讀《水滸傳》前首先要粗略的瀏覽幾遍,大概瞭解一下各好漢被逼上梁山的梗概以及每人的性格特徵。

    因為《水滸傳》是英雄群像式小說,將各個英雄看成一個個點,而各英雄之間也都有這樣那樣的聯絡,由此以點成線,由線成面,就串成了整個的水滸故事。

    也只有對每個好漢都如數家珍,才能更清晰更深刻的瞭解水滸故事深層次的意義。

    雖然人數眾多,但一百單八將也有詳略之分,主次之別。有的人物光彩照人,有的人物一筆概過。

    同樣是魯莽,李逵是粗魯莽撞,而魯智深則粗中有細。

    描寫武力,林沖是馬上無敵,而武松是陸上罕有其匹。

    談及兵器,則有蛇矛、偃月刀、狼牙棒、鋼鞭、雙槍、鉤鐮槍、石子、禪杖和戒刀。

    所以說,精讀水滸首先要熟記人物,只有人物立住了,水滸框架才能穩固。

  • 3 # 大錘的石頭

    首先需要對水滸感興趣,達到把電視劇翻爛的地步,再買幾本關於水滸講評的書籍,不過好像關於水滸的不多,人們更對三國感興趣【也可能我個人偏愛三國所以這麼覺得】剩下的就是日積月累關於水滸的小故事。

  • 4 # 鯤鵬塗筆

    怎樣讀《水滸傳》,筆者認為要先理解《水滸傳》的大概思想和特色之處,就像吃飯一樣,先認識菜的精華之所在,再品嚐 。

    小說寫的是江湖草莽的故事,但對封建社會執行的哲學思辨有著獨到的見解。當李逵在最後時質問宋江,為什對宋王朝一再忍讓,而不能反抗到底,宋江一語道路破天機,“因為大宋的氣數未盡啊!”作者施耐奄借用宋江的一句話,表明了封建高壓統治下,一群梁山好漢雖進行可歌可泣的鬥爭起義,但還不能動搖大宋的江山。但作者是仍要歌頌反壓迫的精神,悲天憫人的情懷顯露得淋漓盡致。壓迫與反壓迫自始至終貫穿舉例如下:

    1,由於林沖對封建統治抱著一種軟弱且依附的性格,以至落得個妻子被別人霸佔的下場。無不表明作者對林沖持批評的態度。

    2,作者為什麼對武松讚譽有加,因為武松身上最有反抗精神。武松大戰飛雲浦,醉打蔣門神,險勝方臘,隱退二龍山而善終。可以說終全編,武松這人物最具反抗,而作者把武松的個人命運設計得如此高光,正是寄託作者的肯定。武松一開始也對宋江抱有幻想,但看穿宋江妥協的本質後,反對,絕決,卻落個好下場。

    3,晁蓋為什麼不想立宋江為接班者,他大約也看清了宋江的面目。

    4,李逵是宋江的跟屁蟲,以至落得像宋江的最後的被賜毒藥而死的下場。

    對北宋社會風貌成功描寫也是《水滸傳》登上顛峰的因素之一。官場制度,荒野客站,村寨習俗,等都給我們展現了精采的諸多呼之欲出的影像。閱讀時要細細玩味。

  • 5 # Kan電影了

    如果讀《水滸傳》原著的話,還是會有點生澀難懂的,我不建議開始就抱著原著來讀。

    首先可以先看影視劇,老一版的電視《水滸傳》拍得還是挺好的,將人物樹立得都很豐滿。在看電視劇的過程中,你肯定會找到興趣點,還會幫你理清人物脈絡,這樣有助於你對整本書大體框架的掌握。

    看完電視劇之後,先下載一個思維導圖的軟體,根據你看的電視劇,做出大概的思維導圖,比如人物關係之類的,這樣你會對整本書的人物走向更清晰。

    其次,還可以藉助一些聽書的APP來理解發散你的思維,大多數聽書APP裡的內容都是透過一些大V整理分析出來的,你肯定會找到很多閃光的點。

    經過這些步驟,《水滸傳》這本書不說理解透了,也肯定知道了講什麼。你再自己慢慢的通讀,加入自己的見解,我相信你會收穫很多的。

  • 6 # 酒氣茶香

    一部水滸傳可一分為三,前是英雄人物列傳,如開場史進,繼而智深,又引出林教頭,又再引出楊志,再又出劉唐及晁蓋吳用及阮氏白勝等人,間述宋江。由宋江引一干人物出場,猶以武都頭為勝景。至聚義廳止為一段。

    中為曾頭市起經忠義廳至108將齊,其間陰謀詭計,慘無人道之事層出無窮,以濫殺無辜為能事,以踐踏人性稱多智,真無用也!猶以為逼朱仝上山而使李逵斧劈一個幼童更讓人震驚。宋江以人心肝下酒之事比之猶為不及。

    後半招安就無所可看了,只記得智深坐化,行者隱居。

    一部水滸傳,看似為英雄作傳,實則為作者意淫。且不說108將中真有用有幾人?更不說其中代表底層的有幾人?不是公務員就是土豪還有帝二代。他們的收入靠打劫,打劫的物件除晁蓋一夥打劫的生辰綱是貪官資產外,其餘打劫的都是平民百姓。從思想上來看,水滸傳擺脫不了傳統的忠君思想,反奸臣不反皇帝是宋江的重要處事原則,也是作者的觀點。

    108人中,各有不同背景,有不同的心態。被逼主動上梁山的好像只有林沖,其他除了吳用使計外都是為了各自不同的目的聚集在一起。

    但從文學方面來講,水滸傳的文學價值不可估量,從寫人述事描景等都勘稱一絕。特別是前半部的描寫可以說無多用一字亦無少寫一字,用現在的口語說就是完美了。

    仁者智者。對水滸來說,從幼時就開始接觸了,對其中人物大半爛熟於胸,但真要讀懂,可以說還差得遠。以上一家之言,不足為道,望方家見諒。

  • 7 # 風從東方來163590821

    我們首先要明確讀一部小說的目的。目的是透過書中所述的人物及故事情節,透析書中的智慧,人物發展,事件發展的軌跡,因果主線,性格走向,人性格物演變,等等以益自我,以警自我,以示自我,從而達到知識和智慧的昇華。取其為我借鑑,為我所用之精華,以其糟粕為我所警惕。

    這就是如何精讀一部人物事件小說的要義。做到這些,就是精讀。

    譬如透過透析宋江這個仗義疏財的“及時雨”的疏財舉動,我們知道了疏財能夠結交到很多危難之時可以挺力相幫的朋友,知道了“財散人聚”的道理。當我們看到宋江為了不汙祖廟而力主招安,我們又能透析出宋江這個人,甚至人性是經不起更大的私利私益慾望而放棄所謂的”義氣”的。但當我們看到了宋江接受招安之後而被逼死,我們又可以從中透析出一個人若不深悟時代背景而做出與時代背景所不相融合的事,就算願望再好,都是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

    這就是人物,事件,原因,結果的發展軌跡給讀者所益,所警,所示。昇華了讀者對事物的透析認知,這樣才是精讀《水滸傳》這部書。否則,哪怕你每天很認真專注地只讀一頁,做下無數的讀書筆記,熟記人物綽號姓名事件等等,如果不知書中蘊意,不諳透析,不得要領,縱屬枉然。都不是精讀。

    讀書之法,萬法歸一也。

  • 8 # 天外看春秋106

    精讀是在泛讀的基礎上,細看原文反覆琢磨,多提疑問上下理順,用心分析獨到評價,由表入裡的讀懂看透。

    那麼,對於《水滸傳》應該怎樣精讀?本人認為要在以下幾個方面用心。

    一、關注重點人物

    《水滸傳》人物眾多,挨個兒關注也就談不上精讀。所以,我們要在泛讀的基礎上,找出關鍵人物加以重點關注,仔細揣摩他們的性格特徵、思維方式、言行舉止以及他們的最終結局,加深對人物的認識。個人認為,如下幾位必須給予重點關注:1.宋江,梁山好漢的核心人物。2.高俅,官民矛盾的製造者。3.吳用,宋江意圖的執行人。4.林沖,逼上梁山的代表。5.魯智深,義薄雲天的好漢。6.武松,桀驁不馴的江湖俠客。7.李逵,天真叛逆的魯莽人。8.晁蓋,胸無大志的山大王。9.柴進,處事圓滑的老好人。10.潘金蓮,封建社會的犧牲品。

    二、分析重點事件

    《水滸傳》有許多耐人尋味、值得研究的事件,我們要透過對這些事件的深入探討,把自己置身於事件當中,讓自己進人物內心世界,準確的分析事件的原因,仔細的推敲事件的過程,客觀的評價事件的結果,這是精讀的關鍵。那麼,《水滸傳》中有哪些重要事件哪,本人提幾個代表性的:魯智深拳打鎮關西。吳用智取生辰綱。林沖火併王倫。宋江怒殺閻婆惜。武松景陽岡打虎。梁山好漢劫法場救宋江。宋江攻打曾頭市。李逵坐堂壽張縣。梁山泊受招安。宋江毒死李逵。

    三、多看專家點評

    專家、學者經過多年深入研究,自然比我們更有獨到的見解,這對我們精讀《水滸傳》會有極大的幫助。比如金聖嘆的點評《水滸》,鮑鵬山的新說《水滸》。

    本文圖片來自百度圖片

  • 9 # 日記哥愛讀書

    大家好,我是解悶日記,我來回答。

    作為一個資深喜愛《水滸傳》者,施耐庵的粉絲,我覺得要精讀《水滸傳》則是件非常耗費心血力氣的事情,讀書要講究一個循序漸進的方式,做筆記與寫讀後感是一方面。但是《水滸傳》就是半白話文半古語,要精讀它,並非是件簡單的事情。

    一部《水滸傳》有90多萬字,我讀的是2001年江蘇古藉出版社的版本。其他幾個版本也有,但沒讀。我只讀這一個版本的。這已經足夠我忙活一陣子了。讀這種版本的作品必須能產生自己的思想,會提問,有想法,並且對書中的東西瞭如指掌才可以算作精讀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隨時做好圈點批註才是種恰當而牢靠的讀書方法。只讀不想又不記,久了,必然會忘得一乾二淨了。在古往今來的閱讀巨匠中,文豪中,這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讀與記。那麼,對於《水滸傳》這樣的作品,更是這樣,有時還會碰到生僻字,從而查閱字典,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 10 # 文化一家人

    怎麼精讀《水滸傳》?

    回答這個問題,涉及的是怎樣讀一本經典著作的範疇。由於各人的讀書偏好不同,讀書方法不同,肯定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下面僅就本人在這方面的認識,談幾點粗淺認知。

    一、首先當然要通讀全書

    談到怎麼樣精讀,當然首先要通讀一遍全書,不然就談不到精讀。

    通讀的過程,就是把全書的概貌稔熟與心。開頭結尾,起承轉合,整部書要講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其中有哪些重點情節,重點人物,他們的命運如何,最後的結局如何。這些都要先弄清楚,並在腦海裡形成初步印象。

    說到具體要求,起碼要對水泊梁山的形成起因弄清楚,先是以王倫為首,宋萬,杜遷、朱貴等人佔山為王,後來加入被奸臣迫害逼上梁山的林沖。晁蓋吳用阮氏兄弟等人智取生辰綱,被官軍追捕逃上梁山,王倫不容留他們,導致林沖火拼王倫,推舉晁蓋為梁山之主。

    這是一個重要轉折。

    之後晁蓋陣亡,宋江接替山寨之主,開始謀求招安,幾經周折,終於成功被朝庭招安。至此水泊梁山已不復存在。

    這是又一個重要轉折。

    招安成功,被朝庭利用,攻打南方農民起義軍方臘,一百單八將損傷大半,回到京城,已是日落西山。招安的主導者宋江被毒死,軍師吳用在宋江墳前自縊身亡。梁山好漢們的英雄一世,全面結束。

    這是通讀全書要得到的最基本收穫。只要能複述出上述情節,說明對《水滸傳》有了初步瞭解。

    二、重讀全書,對人物形象加深認識

    第二次通讀全書,最低標準是要對全書的主要人物在心裡刻下烙印。因為是人物撐起全書的骨架,沒有人物形象,再好的作品也只能是個空架子。

    本人以為,在民間耳熟能詳的人物主要有宋江,吳用,晁蓋,林沖,武松,魯智深,李逵,楊志,戴宗,柴進等。他們都屬於一線人物,他們每一個人的身後,都要跟著一個甚至幾個精彩紛呈的故事。比如武松打虎,武松鬥殺西門慶,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林沖雪夜上梁山,智取生辰綱,宋江怒殺閻婆惜,楊志賣刀,李逵殺四虎、三打祝家莊等等。是這些故事支起了《水滸傳》的骨架。

    在瞭解人物的過程中,沒必要對梁山英雄排座次過份糾纏。像盧俊義,公孫勝等人雖然座次靠前,但他們的戲份過少,在全書中只是陪襯。還有呼延灼,徐寧,關勝,花榮,秦明,孫立,孫新,劉唐,阮氏兄弟,王英,扈三娘,解珍,解寶,楊雄,石秀,李俊,張順等等都是二號人物。對二號人物的瞭解不用像一線人物那樣透徹,只要稍微知道就可以了。

    對人物有了深刻印象,就已經接近精讀《水滸傳》的邊緣了。

    三、全面理解全書的精髓所在

    第三遍通讀全書,就不能僅停留在看熱鬧,看故事的層次了。而是要透過細節,來觀察分析這些人物,這些故事要說明什麼,要表達什麼。再精彩的故事,也是為主題服務的。塑造人物的豐滿,更是為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服務的。我們讀一本書的目的,不單純是要解決精神上的愉悅和放鬆,不單純是隻為了看熱鬧。有意識也好,無意識也罷,只要讀到全書的第三遍,勢必要對書中描寫的過程,產生自己的觀點和認識。這才涉及到經典作品的主題思想和精華所在。

    我們說古代經典文學作品,之所以稱為經典,能夠流傳下來,總歸會有他的經典之處。相信每一位讀者在讀到深處時,都會自然而然地有了自己的認識,這才是讀書的益處,是經典帶給後人不可磨滅的功勞。

    前面說了,關於《水滸傳》的主題,它要說明什麼,每一位讀者都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可能有分岐和爭論。這在某程度上是好事,也恰恰說明了經典作品的價值所在。

    本人以為,《水滸傳》的主題和立意,是透過描寫古代農民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鬥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四、解決疑惑上的紛爭,很有必要

    千百年來,有相當一部分讀者對宋江一意孤行地接受朝庭招安,最後導致梁山起義全面失敗耿耿於懷,也十分不理解作者為什麼要把它處理成一場人間悲劇。

    本人認為,這也正是施耐庵老先生的高明之處。

    首先,梁山好漢嘯聚山林,就是為了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稱分金銀,過快活日子是他們的唯一政治目的。其實這都談不上政治目的,只是過一天是一天而已。他們所謂的替天行道殺富濟貧,口號雖然響亮,卻看不到群眾的響應,只不過是自唱自演而已。這種與統治階級完全對立的觀點,又怎麼可能長盛不衰呢?

    其次,宋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便總想給弟兄們找一條後路,也是為了給他本人找一條後路。這條後路,除了接受朝庭招安,別無它法。在歷史的侷限下,不能說宋江這種觀點沒有一點道理。

    最後,宋江這種樸素的一廂情願,當然不能被腐敗無能奸臣當道的朝庭所認可,更何況他們已經犯下了對當局來說不可饒恕的罪行。只能用假意招安而以毒攻毒的方式,讓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去攻打同樣是農民起義軍的方臘。朝庭等於是一箭雙鵰,把兩支農民起義軍都消滅乾淨。

    所以說,施耐庵老先生這樣處理全書的結尾,從歷史上看,是符合邏輯的,也是無可挑剔的。

    本人以為,只有這樣,才應該算是精讀了《水滸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的世界怎麼捕捉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