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閉家鎖的紅楓
-
2 # 火狐大哥666
如果說清朝200年華人口增加了40倍達4億,那就是說明末清初華人口只有1千萬而已。這可能嗎。
雖然說明末清初的亂世,中原遭此大難,先有氣候異常鬧糧荒,再有農民起義鬧兵災,後有滿清入侵民族遭難,華人口劇降是必然。但再降也不至於只剩一千萬。
但近200年的和平年代,人口恢復也是必然。同時,清朝可以說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到極致,農耕技術得到較大發展,所以人口有大量增加也是必然。
-
3 # 鶴雲3
咸豐年間達到4億人口是沒錯!可是不是四十倍!最多八倍!清朝建國時候人口至少五六千萬,之所以增長那麼多,無非是無戰亂、引進了玉米紅薯等高產作物………,清朝總體財政收入並不高年入最高沒超過過一億兩白銀,而相對於繼承的明朝政治制度造成經濟並無建樹!依然是閉關鎖骨、愚民安民的政策,同樣的不重視科技商業,一樣的封建自大!
而明朝才最多八千萬兩,清朝只是略有發展,不足為傲!相對於宋朝4億兩白銀,這兩個王朝都是在退步,宋朝商業發達,經濟活躍。
扯遠了,回到主題,總之一句話,清朝人口的增長無非是“吃得飽不打仗”其他沒什麼好稱讚的,政府的功勞還沒有玉米紅薯大!
200年間增加40倍是不可能的,這是由於清朝早期人口統計的不準確造成的。
1651年清朝第一次人口統計,得到結果"人丁為1063萬",這個“人丁”指的是16-60歲的男性,主要是納稅者,所以估計總人口約3000萬。但這個數字是不可能的,因為現代人口史學家認為1644年明末有人口1.52億。從1.5億變為3000萬,只能解釋是明代戶口統計到清朝時出現了大混亂。資料失實。
在1722年康熙時做過一次統計,結果發現“人丁“為2532萬。預計總人口為8000萬左右。
但清朝自己也知道,在這種舊統計方法下,根本得不到真實資料,
於是在1740年清朝做了次全國性的人口普查,採用新方法,不光統計納稅成年男性,連女性和小孩子也加入了,最後得出來的結果為1.4341億人口。
僅僅不到20年間,只是採用了新統計方法,人口數量就增加了近80%,說明過去的資料完全不靠譜。
從清朝中期開始,人口統計慢慢變的清晰起來,我們估計,從1651年到1851(咸豐元年),清朝人口增長為了近4倍,從一億多增長到4.32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