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坤少夢在燃燒

    小時候看的方面不廣,長大後看的更深了。

    劉備,曹操,相比之下,

    曹操多智多謀,但猜忌;劉備禮賢下士,但謙卑。

    小時候不懂太多,長大了,根據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感覺曹操影響力遠勝於劉備吧,從小對曹操的評價在思想上不斷更新,慢慢從亂世之奸臣上升到一個治世之能臣的形象。

  • 2 # 新疆巴朗仔

    提起曹操,腦海中想到的第一印象似乎更多的是「奸雄」,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這番形容下,好像也就符合了大多數人的第一既視感觀了。

    曹操這個人物在歷史中的形象不是太好,但不得不承認,這真是一個厲害的人物,在三國戰亂時期,能迅速崛起,稱霸一方,差點統一三國,要是沒有兩把刷子,那會兒的戰亂背景下,別提來個三進三出,一進估計就一個亂刀亂箭躺下當肥料了。

    嗯,那麼,說說曹操的性格。

    怎麼說呢,官渡之戰那會兒,陳琳是袁紹手下,為袁紹起草檄文的時候,把曹操一頓破口大罵,罵得是個狗血淋頭。後來袁紹敗,陳琳被俘,曹操也只是說了一句:罵人罵我不就行了,怎麼罵我祖宗三代呢?陳琳遂謝罪。曹操也沒真個為難,還給他個差事。

    甚至對於背叛了自己的朋友,也依然念及當年的情誼。陳宮和曹操有過一段幹事業的交情,當時曹操出任兗(yǎn)州牧,這裡面基本就是陳宮的功勞。

    而後呢,陳宮幫呂布打曹操,陳宮隕,曹操念及之前的情誼,贍養了他的老母親,還幫著把他女兒嫁了,對他們家比當初是朋友還好。

    這樣看來,曹操是寬宏大量的一個人物。

    但是這個寬宏大量的人物卻又心胸狹隘,斤斤計較,而且為達目的不折手段,沒有他不敢殺的人,也沒有他殺不了的人。可以說是記仇得可怕。

    據《三國志.武帝紀》裴松注引《曹滿傳》裡所記,當年在兗州時,邊讓罵過曹操,結果是最後曹操將邊讓給滅掉了。

    袁忠還在沛(pèi)國當沛相那會兒,曾經想法辦了曹操,沛國的桓邵(huán shào)也和曹操有過節,得知邊讓被曹操給幹掉後,直接嚇得逃到了嶺南,逃得了嗎?

    古至今,既然想吃人,不成,自當有被反吃的覺悟罷了。

    那麼,嗯,這一頓飯曹操是要管飽的,自是一頓追殺,桓邵最後自首見到了曹操,下跪求饒,曹操只一句:「下跪就能免死嗎?」——打不過了就求饒嗎?土雞瓦狗爾,不值一提,殺!

    以及,曹操說:「寧我負人,毋(wú)人負我」,這句話在當時看來,似乎更像是就事論事,是非如何,各評不一,但也可見,曹操生性多疑。

    嗯~,用“複雜”二字來描述曹操,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

    他聰明無比,又愚不可及,奸詐狡猾,又坦率真誠,又似乎寬宏大度,而又心胸狹窄,疑神疑鬼,如此多面的臉,全都聚集在了曹操身上,感覺很矛盾,卻又合理。

    這算不算是一個奇蹟?

    實際上,曹操是真實的,也是本色的,包括他的奸詐、狡猾、殘忍、暴虐、真誠、坦率、大度、多疑等等,都表現的從容反而越來越喜歡曹操這個人物了?

    諸葛昊一

    關注

    讚賞支援

    我為何長大後反而越來越喜歡曹操這個人物了?

    諸葛昊一

    關注

    0.08

    2019.10.17 07:17:52

    字數 1,874

    閱讀 26

    提起曹操,腦海中想到的第一印象似乎更多的是「奸雄」,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這番形容下,好像也就符合了大多數人的第一既視感觀了。

    曹操這個人物在歷史中的形象不是太好,但不得不承認,這真是一個厲害的人物,在三國戰亂時期,能迅速崛起,稱霸一方,差點統一三國,要是沒有兩把刷子,那會兒的戰亂背景下,別提來個三進三出,一進估計就一個亂刀亂箭躺下當肥料了。

    嗯,那麼,說說曹操的性格。

    怎麼說呢,官渡之戰那會兒,陳琳是袁紹手下,為袁紹起草檄文的時候,把曹操一頓破口大罵,罵得是個狗血淋頭。後來袁紹敗,陳琳被俘,曹操也只是說了一句:罵人罵我不就行了,怎麼罵我祖宗三代呢?陳琳遂謝罪。曹操也沒真個為難,還給他個差事。

    甚至對於背叛了自己的朋友,也依然念及當年的情誼。陳宮和曹操有過一段幹事業的交情,當時曹操出任兗(yǎn)州牧,這裡面基本就是陳宮的功勞。

    而後呢,陳宮幫呂布打曹操,陳宮隕,曹操念及之前的情誼,贍養了他的老母親,還幫著把他女兒嫁了,對他們家比當初是朋友還好。

    這樣看來,曹操是寬宏大量的一個人物。

    但是這個寬宏大量的人物卻又心胸狹隘,斤斤計較,而且為達目的不折手段,沒有他不敢殺的人,也沒有他殺不了的人。可以說是記仇得可怕。

    據《三國志.武帝紀》裴松注引《曹滿傳》裡所記,當年在兗州時,邊讓罵過曹操,結果是最後曹操將邊讓給滅掉了。

    袁忠還在沛(pèi)國當沛相那會兒,曾經想法辦了曹操,沛國的桓邵(huán shào)也和曹操有過節,得知邊讓被曹操給幹掉後,直接嚇得逃到了嶺南,逃得了嗎?

    古至今,既然想吃人,不成,自當有被反吃的覺悟罷了。

    那麼,嗯,這一頓飯曹操是要管飽的,自是一頓追殺,桓邵最後自首見到了曹操,下跪求饒,曹操只一句:「下跪就能免死嗎?」——打不過了就求饒嗎?土雞瓦狗爾,不值一提,殺!

    以及,曹操說:「寧我負人,毋(wú)人負我」,這句話在當時看來,似乎更像是就事論事,是非如何,各評不一,但也可見,曹操生性多疑。

    嗯~,用“複雜”二字來描述曹操,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

    他聰明無比,又愚不可及,奸詐狡猾,又坦率真誠,又似乎寬宏大度,而又心胸狹窄,疑神疑鬼,如此多面的臉,全都聚集在了曹操身上,感覺很矛盾,卻又合理。

    這算不算是一個奇蹟?

    實際上,曹操是真實的,也是本色的,包括他的奸詐、狡猾、殘忍、暴虐、真誠、坦率、大度、多疑等等,都表現的從容不迫,落落大方,這更貼切為一個有血有肉,有喜怒哀樂的人,更真實,更形象的社會人。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曹操是英雄,一個完美的融入了當時社會的英雄,奸詐的英雄。

    魯迅先生說《三國演義》的一個疏忽是:欲寫劉備之長厚近偽,嗯~,明明是想把劉備寫得特別寬厚,但卻把他寫得很虛偽。

    所以你看,除了三英戰呂布那會兒表現出過一點硬氣和戰力外,沒事就裝孫子、哭鼻子、以及還扔自己的孩子阿斗,打仗全靠兄弟。

    細思極恐,披著外衣的寬厚。似乎是不自覺的就想起了某某上級領導,渾身一哆嗦,趕緊的給自己加了一件衣服保暖。

    小些時候第一次看《三國演義》,是更喜歡劉備這個人物的,但年紀漸長,大學那會再《三國演義》,開始覺得,劉備看起來怪怪的,明明書裡面寫的是那麼正面的形象,但怎麼就覺得有點假呢?這個時候或許是看得更深了些罷,開始欣賞曹操了,後來步入社會,得空閒時再看三國,原來我最欣賞的是曹操。

    世人盡嘲曹操“奸雄”名,我自賞曹操此名真。

    在那個年代,曹操是一個混得很成功的社會人。所以,我欣賞他。

    後來,沙場百戰,一路殺敵,位極人臣,掌管無邊權利。

    在《讓縣自明本志令》裡曹操除了說自己的年少理想之外,還有這麼一段,他說:想讓我交出兵權?沒門。

    因為他知道對於他這個位置的人來說,自己一旦交出兵權,就會被人坑害。無權在手,有死無生。曹操大概也發現了,他處在一個人吃人的年代,手握無上權利才能保全自己。

    然後,我們回看一些諸侯的結局:

    張角,因作亂領了盒飯

    董卓,因內亂領了盒飯

    呂布,勇冠三國,最後被擒殺,領盒飯

    張揚,倒在了自己人手裡,領盒飯

    公孫瓚,被攻破城池,領盒飯

    孫堅,亂箭之下,領盒飯

    數不勝數,有一個好下場麼?最後都領了盒飯。

    那個風起雲湧、群雄並起的三國大時代,那是一個丟掉權利,就只能任人宰割難以活下去的年代。

    擁有了權利,便只能往前了,絕無退路可言,唯有手握比別人更大的權利 絕無退路可言,唯有手握比別人更大的權利,踩在別人的頭上,才能有選擇的機會,才能保全自己更好的活下去。

    同樣

    由學校步入社會後,生活中,成年人的世界裡,很多時候,又哪來的退路呢?

  • 3 # 使用者快樂的小蜜蜂

    這怎麼說呢,諸葛亮是正面人物,又很聰明當然大家都喜歡他,對主子還那麼忠誠。反正是我不喜歡曹操可能他是反面人物吧,一直都不喜歡。

  • 4 # 使用者1047690044810

    東漢末年,英雄輩出,曹操和諸葛亮都是一代傳奇人物。曹操,字孟德,名阿瞞,魏國的奠基人。挾天子以令諸侯,官渡之戰,使他逐鹿中原,一統北方,是勢力最強的首領。諸葛亮,作為劉備帳下的軍師,未出山已名滿天下,更是幫助劉備從無到有,佔據荊州、巴蜀之地,建立了蜀國。曹操,在《三國演義》中的一直是奸臣賊子的形象,奸詐陰險的小人,挾持天子而密謀篡奪大漢的梟雄。諸葛亮,足智多謀,鞠躬盡瘁,一直都是智慧和忠義的化身,被後人敬仰和愛戴。為什麼我們長大後,反而越來越喜歡曹操呢?

    缺乏認知,對歷史人物認識有偏差。小的時候,我們總是被灌輸曹操是壞人,諸葛亮是好人。對於一個人的認知有限,我們只知道影視劇中的人物,這個人是好人就喜歡,不好的壞人就討厭,僅僅以此作為內心的一杆秤去衡量。現在想來,對於一個人的評價過於的偏激,不夠全面,缺乏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因此,我們忽略了很多方面,導致對曹操的印象僅僅停留在陰險狡詐,而諸葛亮是大忠誠,智慧的化身。

    心智成熟,對喜愛的事物更加理性。越長大,就會發現曹操除了陰險狡詐,還有卓越的軍事才能,高明的政治手段,寬宏大量,求賢若渴,是一位傑出的詩人。這樣一個難得的全能型人才,是不會讓人不佩服,不喜歡的。即使他有些美中不足,但是人無完人。縱觀歷史,誰又能做到十全十美呢?諸葛亮,完美的使者,沒有缺點,忠勇和智慧的化身。在人們心中無可挑剔。但是,現實社會中,幾乎是沒有這樣的人存在的,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些缺點,這才更像是一個被社會磨練中造就的人物。所以,曹操更接近現實,而諸葛亮是神話,我們更喜歡接近現實的人或事。

    一個人的認知和喜好,會隨著年齡和社會閱歷的增長而改變,變得更加理性和成熟。就像在紅樓夢中,我們更看好賈寶玉和林妹妹,但回到現實更喜歡薛寶釵一樣,曹操和諸葛亮就是這樣的。

  • 5 # 我就看一會兒

    談談我的看法吧。

    我小時候和大多數人一樣特別喜歡三國演義,電視劇看過,關於三國的電影也看過,中小學生讀物《三國演義》也看過,長大後又看了一遍原著。裡面的人物最喜歡的就是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和一身是膽的趙子龍了。

    電視劇《軍師聯盟》諸葛亮劇照

    電視劇《三國》趙子龍劇照

    那時候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簡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更甚者拿個蒲扇自以為是諸葛亮。那時對諸葛亮的佩服是從借東風開始,到揮師北伐、七擒孟獲,將他看成神一樣。直到五丈原點七星燈續命被魏延打破,才知道這個神一樣的男人終究只是個凡人。但還是對諸葛亮佩服之至。

    上了高中,知識慢慢的積累之後我就開始看原著,但是再讀的時候心態發生了改變,從小時候的崇拜到慢慢質疑。質疑他為何讓自己那麼勞累,是要報劉備知遇之恩還是要大權在握?為何要多次揮師北伐,耗盡蜀國國力民力?最後才明白諸葛亮太過自信了,自信可以一手治理蜀國,自信可以一舉恢復漢室,可惜啊!一代英才遭天妒,最終逝於五丈原。

    與諸葛亮不同,喜歡曹操的人就很少可以說沒有,梟雄、奸臣、漢賊都是罵曹操的,為何?因為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名為漢相實為漢賊,而且還生性多疑殺掉了一代名醫華佗,在戲劇裡也是個大白臉,實打實的奸臣。可事實真的如此嗎?當時最著名的人物鑑賞家和評論家許邵給曹操的一句評語“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意思是說治理天下,就是能臣;擾亂天下,就是奸雄。可惜他生在漢末,生在即將到來的亂世。我相信曹操一開始就打算匡扶漢室,可是天不由己,命運總愛捉弄人。最終成了人人得而誅之的漢賊。但是,這並不能阻止人喜歡這個人,因為他有大志向,並且努力過。

    曹操有句話“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句話沒錯,想當初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如果沒有曹操,這十八路諸侯不知要攪鬧天下多少年、不知造成多少人家生靈塗炭。這是曹操的對這個天下最大的貢獻。

    電視劇《三國》曹操劇照

  • 6 # 歷史不退貨

    諸葛亮是小時候的理想,曹操是成年人的嚮往!

    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好像天下沒有什麼事情能夠難道他,而小時候的我們什麼都不懂,處在獲取知識的關鍵時刻,對於“學霸”諸葛亮自然有無限的敬佩。另外,由於受到《三國演義》擁劉反曹的思想,對於劉備陣營的諸葛亮有著天生的好感。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他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尚品格。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不再喜歡諸葛亮,因為了解的越多,越發知道諸葛亮只是《三國演義》神話的人物,真實的諸葛亮並非那麼全能,比如諸葛亮一生的痛就是未能興劉安漢!隨著對事物的認知,我們更加喜歡曹操,曹操更像一個凡人,比如他喜歡俏寡婦!

    曹操和諸葛亮都做過丞相,感覺曹操過得很瀟灑,諸葛亮卻給人一種很累且悲壯的感覺。事實上,我們雖然沒有做到諸葛亮位極人臣,卻像諸葛亮那樣事必躬親,要考慮事業、父母、家庭,我們像諸葛亮一樣很累,相反活得很輕鬆的曹操成了我們渴望而很難及其的追求。

    再有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尚品質,對於現代社會真的很難。我們也想對一家企業忠心耿耿,只不過遇到的老闆不是劉備,而是扶不起的阿斗,待遇薪資跟不上,每天累得想罵娘,真的很想像曹操那樣來個“挾天子以令諸侯”,可惜沒那個本事。

    總之,我們為什麼長大更加喜歡曹操,正是因為諸葛亮是遙不可及的夢,而曹操是成年人嚮往的灑脫!

  • 7 # 未名1999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的出場多一些,但是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中曹操都是一樣存在的梟雄,識人,用人,招撫,曹操才是真正的王者。因為只看過演義的人才會覺得喜歡諸葛先生,歷史可以隱瞞很久很久,但是永遠不會改變

  • 8 # 北國南方iq

    小的時候我們都一味的追求絕對的智慧與正義,而諸葛亮恰恰是這兩種品格的化身,而曹操也是奸詐,邪惡的化身。長大後,我們會慢慢的成熟,發現曹操的性格更適合這個社會,也更像我們自己

  • 9 # 苗木達人001

    亂世奸雄曹阿瞞,是歷史上一個可以說是承上啟下,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現在的人來看他,有褒有貶,很難客觀,其實我們只需要分析兩點:

    1、大家所瞭解的曹操,我敢說絕大部分是來自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可問題是這畢竟是一本小說,裡面的記載除了重要歷史事件他不敢胡編,其他的就很難保證有多少水分了,而且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清楚,羅貫中把劉備一派在他的小說中塑造成了正義的化身,覺得他招兵買馬一會打曹操,一會打孫權就都是對的,甚至給人們的感覺就是曹操赤壁之戰失敗就是應該的,如果正看歷史的話,你會發現這是多麼荒唐的邏輯,曹操在當時的北方也就是河北一帶屯田養民,而且還減免稅賦,孫策孫權兩兄弟把江東治理的井井有條,能在當時的亂世之中,做到這樣,難道他們不是正義的化身?有人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實當時的漢朝真的可以說是走到頭兒了,曹操不挾天子,董卓什麼亂七八糟的人也會去幹的,所以漢獻帝註定是政治的犧牲品,沒有辦法,那是他的前幾任積累下來的惡果,正好要輪到他來吃,三國演義作為小說那肯定是最好的,是國學,但小說畢竟是小說,他要迎合看客,必須塑造劉備是正義,但是我們不能否定曹操就是邪惡的,單從他治理的北方情況,還有他一邊跟劉備孫權打,一邊抗擊邊境的匈奴,我們就必須得從正式出發,辯證客觀的瞭解曹操。

    2、大家也能看出現在的人的心態隨著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也開始浮躁起來了,以前小,我們看到劉備就是正義的化身,我們都想當劉備,可現在年齡大了,見得多了,回過頭來看三國演義才發現,曹操是多麼的牛逼,不管從為人,處事,擺正心態方面,他絕對是地表最強,可以看到,曹操身邊雖沒有關羽張飛那樣的蓋世猛將,但是他身邊能人卻從來不缺,張郃張遼夏侯兄弟都死心塌地的跟他,可以說是自帶大哥範兒,我們現在的人誰不願意被人圍著自己走自己劃的道兒呢?曹操處事的聰明程度那也沒的說,他一輩子沒稱帝,他不像二百五袁術一樣,當了幾天皇帝,丟了命還遺臭萬年,即使他能力再大, 他的審時度勢夠我們普通人鑽研幾輩子了。最重要的一點曹操能夠把心態擺的正正的,想想當時他赤壁大敗,小說說他損失八十萬左右人馬,但他跑回來夠,沒有一蹶不振,就連他的鐵磁兒許褚哭的一塌糊塗,曹操還笑著給他的兄弟,他的兵講故事,重新拾起將士們的信心,這一點確實劉備得好好學學!

    縱觀所有,為什麼現在喜歡曹操,豈不是一目瞭然,他身上的優點過了一千多年都沒褪色,仍然值得學習,這就是我為啥喜歡曹操的原因

  • 10 # 口水雜談

    小時候看三國演義劉備身上有著仁義和禮賢下士,這兩個最吸引孩子的特性。但是長大之後成年了。才會發現,曹操作為一代梟雄在政治和經濟上的作為。摻雜利益的考慮之後,成年人當然更喜歡曹操。

    劉皇叔,以仁義著稱,在亂世之中,又和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憑藉著這個仁義和理性下士,又招攬了趙雲和諸葛亮。擁有著當時堪稱最豪華的團隊。

    我們喜歡劉皇叔,不僅是因為他身上有著仁義的影子,有著亂世之中正統的呼聲,更是因為他是,從一介草根布衣發家的,身上有很多我們的影子,很多我們喜歡的特性,所以一開始很多小孩子是很喜歡他的。

    但是長大之後,作為一個成年人,劉備的猶豫不決和,愚昧的思想,給劉備的稱霸之路帶來了很大的阻礙,而曹操作為一代梟雄,敢做敢當,敢愛敢恨,雖然奸詐無比,但是又聰慧過人,在經濟和政治上的作為更是給魏國帶來了很大的發展空間與進步,這樣一位敢作敢為的英雄,更容易被成年人所喜愛。

    成年人面對生活中的各類磨難,比起劉備的仁義,曹操的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更容易,在當今這個生活節奏快壓力與機會並存的社會生存下去,所以現在的成年人更喜歡曹操,不僅僅是因為曹操的狡詐,更是因為曹操的個人能力。

    所以,兩相對比之下,曹操才是更受成年人喜歡的那一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晚上睡覺時講夢話是什麼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