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水魔鏡779
-
2 # 掌中峽谷
霍金走了,一代偉人終是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但是他對科學的貢獻是非常有意義的,讓我們記住這一位偉人。但願走向極樂的路上,你能擁抱最好的祝福。
-
3 # 初戀時吻痕
他的靈魂離開了這個肉體 回到了宇宙深處 在星雲與銀河交織的地方繼續探尋著世界盡頭的秘密 ——致21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霍金
-
4 # D6451388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1]獲得CH(英國榮譽勳爵)、CBE(大英帝國司令勳章)、FRS(英國皇家學會會員)、FRSA(英國皇家藝術協會會員)等榮譽。
2012年4月6日播出的熱播美劇《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21集中,史蒂芬·霍金本色出演參與了客串。2017年為英國BBC錄製紀錄片《探索新地球》。[2] 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11月6日表示,技術有望逆轉工業化對地球造成的一些危害,有助於消除疾病和貧困,但人工智慧需要加以控制。[3]2017年11月,霍金預言2600年能源消耗增加,地球或將變成“火球”。
2018年3月14日,霍金去世,享年76歲。[4]
中文名
斯蒂芬·威廉·霍金
外文名
Stephen William Hawking
別名
史蒂芬·威廉·霍金
國籍
英國
出生地
英國牛津
出生日期
1942年1月8日
逝世日期
2018年3月14日
-
5 # 冷眸4679
76歲的霍金離世,他給人類留下了五大預言。
一:人類可能在2600年滅絕。
二:平行宇宙一定會出現。
三:未來200——500年人類必須在太空尋找新的家園。
四:人工智慧將全面取代人類。
五:人類千萬不要主動和聯絡外星人。
人類透過研究也預測了可能摧毀地球的三種原因。
1.超級火山爆發。
2.生化危機。
3.來自太空的災難。
可是霍金給我們留下的終歸是預言,人類將何去何從,這就要靠我們自己去控制去改變了。
-
6 # 小貓咪5086
史蒂夫霍金,不單單是一個名字,一個符號,他已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深深的足跡,正如有的人死了,他卻還活著。消亡的只是他的軀體,他的精神與一直以來孜孜不倦研究的太空理論,永遠活著,不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淹沒在歷史長河中。
一直以來,人們提到史蒂芬霍金這個名字,瞬間浮現在腦海裡的是堅韌頑強,自強不息的精神。1963年,21歲的他不幸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即運動神經細胞病。當時,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症的他只能活兩年,可他身殘志堅,與命運抗爭,不向命運屈服,依然堅持自己的科研與寫作,這種永不放棄的精神堪稱偉大,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激勵著我們面對困難困難,挫折勇往直前。值得一提的是,他於1942年1月8日出生在英國牛津,出生當天正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
作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他用超人的思維揭示了一個又一個宇宙的奧秘,對宇宙科學大膽的預測與探索,7也為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做出了許多重大推進,留下許多重要的理論遺產。
他著名得黑洞理論來自於他的科普著作《時間簡史》,深奧難測得黑洞,霍金透過自己的理解與證明,讓我們更好的理解宇宙的奧秘。該書一經發表,至今已經超過千萬冊,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在多個國家暢銷。這本書要告訴我們宇宙起源於哪裡?他用已經超越人類的大腦,和超前的意識,在講我們無法理解的宇宙奧秘,雖然經常被質疑,但也許未來有一天,他的科學理論會成為科學研究的方向,他所說的話,或許也會被證實,他走了,只是離開地球,前往浩瀚的宇宙去親自探索了。
-
7 # 西北廟中人
霍金的去世,留給人類最大的財富或許不是他的科學研究理論,因為理論研究即使沒有霍金,也有後來的人來做,我說這話的意思不是不尊重霍金的科學研究,事實上他的研究是很重要的。我講的意思,是霍金對於普羅大眾來講,他留給我們最大的財富是精神方面的。眾所周知,霍金先生患有嚴重的肌肉萎縮症,他的大半生都是在輪椅上度過的。當初查出這個疾病時,醫生斷言他是活不久的。但是霍金就是個醫學奇蹟,他不僅活下來了,而且還活得很精彩。他身體雖然被禁錮在了輪椅上,但他的思想卻遨遊在自由的太空。他熱愛生活,並沒有自己的殘疾而抱怨老天不公。他幽默風趣,在電視劇中親自上陣,為觀眾送上笑聲。他四處旅遊,並沒有因為自己行動的不便,而放棄詩和遠方。他來到中國,登長城,遊西湖,完全就是一個健康人的行為,或者說,他做的比我們大多數人都做的好。在面對人生挫折和打擊時,不放棄自己的夢想,樂觀積極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並努力地創造價值,這才是霍金留給我們的最大財富。
-
8 # 能量平衡德行天下
留下了對於命運的不屈服,對於人類極限生命狀態的探索,對於科學的另一種探討。也留下了一個病人的妄想狀態。一句話,霍金先生是個值得正常人尊重和學習的榜樣人物。頑強的意志力支撐著他面對不公的待遇時保持一個正確的人生態度。如果人人都有霍金先生的生存和對科學的探討精神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更加美好。
-
9 # 小小米生活日記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被譽為“宇宙之王”.對生命的不屈,對科學的執著,雖然有些妄想,但是他那種對生命不科學的熱愛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
10 # 不忘初心de老葉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至2018年3月14日),男,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1963年,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
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獲得CH(英國榮譽勳爵)、CBE(大英帝國司令勳章)、FRS(英國皇家學會會員)、FRSA(英國皇家藝術協會會員)等榮譽。
2012年4月6日播出的熱播美劇《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21集中,史蒂芬·霍金本色出演參與了客串。2017年為英國BBC錄製紀錄片《探索新地球》。[1] 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11月6日表示,技術有望逆轉工業化對地球造成的一些危害,有助於消除疾病和貧困,但人工智慧需要加以控制。
2017年11月,霍金預言2600年能源消耗增加,地球或將變成“火球”。 2018年3月14日,霍金逝世,享年76歲。霍金逝世後,引發全球各界悼念。[3][4] 中文名 斯蒂芬·威廉·霍金 外文名 Stephen William Hawking 別名 史蒂芬·威廉·霍金 國籍 英國 出生地 英國牛津 人物生平 童年經歷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出生當天正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父親法蘭克是畢業於牛津大學的熱帶病專家,母親伊莎貝爾1930年畢業於牛津研究哲學、政治和經濟。
霍金 1942年1月,納粹德軍幾乎夜夜不停地轟炸英國倫敦。這迫使霍金一家搬離海格特的家園遷到牛津避難。他們在霍金誕生後又回到了倫敦。童年時的霍金學業成績並不突出,但喜歡設計極為複雜的玩具。據說他曾用一些廢棄用品做出一臺簡單的電腦。 成年經歷 霍金畢業於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和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並獲劍橋大學博士學位。 共2張 畢業的霍金 1959年17歲的霍金入讀牛津大學的大學學院攻讀自然科學,用了很少時間而得到一等榮譽學位,隨後轉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
1963年,21歲的他不幸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即運動神經細胞病。當時,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症的他只能活兩年,可他一直堅強地活了下來。
1965年,23歲時他取得了博士學位留在劍橋大學進行研究工作。
1973年,他考察黑洞附近的量子效應,發現黑洞會像天體一樣發出輻射,其輻射的溫度和黑洞質量成反比,這樣黑洞就會因為輻射而慢慢變小,而溫度卻越變越高,最後以爆炸而告終。黑洞輻射或霍金輻射(包括de Sitter空間中的霍金輻射)的發現具有極其基本的意義,它將廣義相對論、量子場論和熱力學統一在一起,其為彎曲時空中的量子場論。
1973年以後,他的研究轉向了量子引力論。雖然人們還沒有得到一個成功的理論,但是它的一些特徵已被發現。例如,空間-時間在普朗克尺度下不是平坦的,而是處於一種粉末的狀態。在量子引力中不存在純態,因果性受到破壞,因此使不可知性從經典統計物理學、量子統計物理提高到了量子引力的第三個層次。
1980年以後,霍金的興趣轉向了量子宇宙論,提出了能解決宇宙第一推動問題的無邊界條件。
2004年7月,他承認了自己原來的“黑洞悖論”觀點是錯誤的。《時間簡史》的副題是從大爆炸到黑洞。史蒂芬·威廉·霍金認為他一生的貢獻是在經典物理的框架裡,證明了黑洞和大爆炸奇點的不可避免性,黑洞越變越大,但在量子物理的框架裡,他指出,黑洞因輻射而越變越小,大爆炸的奇點不斷被量子效應所抹平,而且整個宇宙空間正是起始於此。理論物理學的細節在未來的20年中還會有變化,但就觀念而言,已經相當完備了。
1985年,他因患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被徹底剝奪了說話的能力,演講和問答只能透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
1985年,第一次來到中國,到中國科技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訪問[6]。在科大水上講演廳做天體物理的學術報告。
1988年,霍金的科普著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發行,從研究黑洞出發,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歸宿,該書被譯成40餘種文字,出版逾1000餘萬冊,但因書中內容極其艱深,在西方被戲稱為“讀不來的暢銷書”(Unread Bestseller),有學者曾指這種書之所以仍可以如此暢銷,是因為書本嘗試解答過去只有神學才能觸及的題材:時間有沒有開端,空間有沒有邊界。
2001年10月,又一部作品《果殼中的宇宙》 (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出版發行。該書是《時間簡史》的姐妹篇,以相對簡化的手法及大量圖解,訴說宇宙起源。
2002年,第二次來中國,在北京、杭州作主題為《膜的新奇世界》(Brane New World)科普報告,向公眾闡釋他的關於天體演化的“M理論”。 霍金亦試圖透過通俗演講,將自己的思想與整個世界交流,除了常在英國及美國發表演說,他90年代曾兩次到訪日本。 霍金曾指,大眾會好奇一位殘障人士,為何會想到這麼多宇宙論,令他成了大眾媒體的寵兒。事實上,他在《星際迷航(Star Trek)》中的電視系列劇《星際迷航:下一代》中飾演過自己,與愛因斯坦及牛頓一起打橋牌;他亦曾在美國卡通片《辛普森一家》中“演出”,拯救劇中的女孩。其形象也在卡通片《飛出個未來》中的一集裡出現。卡通片《居家男人》中則有與其類似的角色(Steve)對其進行了滑稽的模仿。
2006年,他在香港透露正與女兒合撰寫一套類似於《哈利波特》、但主題是理論物理學而非魔法的小說。
2006年6月,第三次來中國,他帶來的仍然是自己關於宇宙學最新的研究,在香港科技大學體育館主持一個題為"宇宙的起源"的演講時,轟動一時,被戲稱為受到“搖滾巨星”級的接待。
2006年6月19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向北京的公眾講述《宇宙的起源》。
[6] 2009年4月6日,霍金因病取消外訪,同月20日因病送院治理,情況欠佳。
2012年1月傳出因臉部肌肉惡性萎縮,已嚴重影響其表達能力,並有可能使他無法發出獨特的“電腦聲”。 2012年4月6日,他在熱播美劇《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21集中,以斯蒂芬·霍金教授的身份本色出演,在劇中與主角謝爾頓同框的畫面被無數粉絲奉為經典。
[4] 2012年,霍金在趙曉凱收藏北京奧運火炬上蓋上了兩枚金色指紋,並題詞:“為了人類長期生存,為了世界和平,我們需要銷燬所有核武器”(to ensure the long term survival of the human race we need to disarm all nuclear warheads and promote world peace!)[7]。
2017年為英國BBC錄製紀錄片《探索新地球》。[1]
回覆列表
時間簡史,空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