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科學探秘頻道

    讀博士是一個需要慎重再慎重的決定,俗話說的好,“賭博(諧音讀博)毀一生”,就是調侃各類博士生。

    在別人眼中,覺得博士生是高階知識分子,是從事高科技研究人員。其實呢,在多數博士生自己眼中,自己就是一個科研民工,廉價勞動力而已,忙忙碌碌只是求個畢業能發幾片好文章,奔個好前程。當然,不排除一些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特別優秀的博士,最終讀完博士逆襲成為人生贏家!如果你能駕馭如下三點,建議你讀博士來改變人生:

    1.讀博士需要勇氣,意志力要極其堅強

    絕大多數情況下,博士生都需要自己想課題,自己制訂研究計劃。導師只是從宏觀層面給予你一些指導而已,因為你讀到了博士,你所做的可能非常專業,就連你導師可能都不慎瞭解。所以,很多問題需要你自己去解決,有可能你做了幾個月甚至一年的實驗,都是失敗的,而這個時候導師卻幫不上忙。所以你會彷徨、無助。但是,這個時候你需要你有從頭再來的勇氣,有“實驗虐你千百遍,你待實驗如初戀”的態度。

    所以,讀博之前,首先就是要有一個克服困難和麵對失敗的勇氣!

    2.導師的選擇也十分重要

    在業內,導師也有“好”與“壞”之分。跟對人,會讓你少走很多彎路!依然記得之前博士生自殺事件,就是沒有處理好自己和導師的關係。其實,在讀博士生退學的事件,也是婁見不鮮。主要原因就是和導師磨合的不好。

    有的導師比較人性化,對學生要求比較寬鬆。只要你踏踏實實在做實驗,一般不會在額外給你什麼負擔,甚至還會在你找工作的時候,給你助力一把。

    有的導師對學生比較嚴苛,例如要求學生早上8點按時到校,晚上10或11點之前不能離開實驗室,一週休息一天或半天,節假日看心情放。面對這樣的導師,你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只要你運氣不是很差,一般會有較好的文章發出來。一般剛回國的青年千人,都屬於這型別導師,幹勁十足,想法也多,可以給你實驗上詳細的指導。

    當然,也不排除一些不太好的導師,這類導師有很強的個人喜好,喜歡一個學生時,怎麼看你都順眼,可以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把所有好處都給你站。但不喜歡一些人時,你就得小心了,你要有十足的勇氣去面對他,因為你很可能不會按時畢業。

    3.專業選擇

    專業也很重要,十分重要。讀博士說白了就是未來畢業後期望能找份好工作,那好工作其實是和好文章掛鉤的。沒有文章,既畢不了業,也找不到好工作。看看現在各種高校的人才引進待遇,幾十萬的安家費。但是細看卻是要求繁多,按照文章給你分個三六九等,對應的安家費也不一樣。

    而發文章和專業方向關係十分密切,有的專業好發文章,影響因子好很高。有的不僅不好發,實驗週期還長,比如做水稻基因研究的,最多一年三熟,也就夠你做個三次實驗。所以,一個好的專業選擇,對你之後的發展影響非常大!當然,這樣說雖然有點功力,違背科學研究的情懷,但確實是現狀,生活不易,都是為了有口飯吃。

    總之,讀博士真的是需要智慧、勇氣、毅力、興趣缺一不可。如果你缺少任何一個環節,很可能你讀不下來。

  • 2 # 這個人很懶85

    博士跟碩士就業待遇的差別,超過人與牲口的區別。

    讀博肯定是沒錯的,但關鍵是要選對導師,按時畢業

  • 3 # 感動中國正能量

    中科大失蹤博士劉春楊找到了,然而這樣的訊息不如無,畢竟失蹤還是有點希望的,現在他的家人只有無盡的痛苦。

    因為接觸過較多的博士,所以,對於要不要讀博,有一個忠告,那就是慎重。

    七八年前,招聘過一箇中科院的博士,面試時我問他薪水要求,他戰戰兢兢地試探著說:“3500?”,顯然做好了被砍價的準備,我主動給他按4000錄了。

    能讀到中科院的物理博士想來一定是有些專業能力的,然而,也許是壓力太大,他的實驗總也不出成果,且人有點木納,估計和導師的關係不是那麼融洽,所以我在招他的時候準確地說他屬於博士肄業。

    他很窮,我如果不錄他,可能他吃飯都成問題,穿的衣服居然是破了好多洞的T恤,為了不傷他的自尊,我偷偷拿錢給與他關係交好的男同事,讓幫忙給他買件T恤,別告訴是我買的。

    這個博士人挺善良,有點木納,工作能力普通。慢慢地,我想他被退學是可以理解的,不是勤奮就一定可以衝擊高學歷,不是善良就會被所有人溫柔以待。幸虧他及早退學了,否則最後的論文階段可能會壓垮他。

    老公的同學,延遲了七八年才通過了論文,延遲兩三年畢業的比比皆是。萬幸的是,他自己如期畢業,而寫論文的那個過程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包括家人的煎熬。老公常常說他有兩個導師,另一個說的就是本人。作為本科生的我,硬是將老公的論文讀個通透。

    所以,如果沒有強大的心理和身體基礎,沒有那麼一點點聰明才智,沒有同甘共苦的家人(哈哈,自誇呢),或者不能耐得住寂寞,那讀博的事最好放放,或者如老公的若干同學一樣,在功成名就後再讀,一是心理期許不那麼急迫,二是經濟基礎寬裕,心理自然健康許多。

  • 4 # 帥小西De

    只為一個翟就否定整個博士群體,真的好嗎?

    小西今天晚上剛看到青塔推送的文章,春節前一個叫馬超的39歲的高位截癱博士在哈爾濱答辯會議室,讓所有人看到奇蹟。18年4月,他在機場接人時發生意外,10多小時手術才搶救回來(後期多次昏迷、多次進入ICU、多次溶栓手術...),原定於4月的博士答辯不得不推遲,可9月時他依然堅持重啟博士答辯,完成學業。

    難道這樣一個用生命在堅持的博士,就不是博士了嗎?

    博士,原本就不是義務教育,而是自己選擇的一個學習渠道,是否讀博真的不建議你參考別人的人生或故事。這就和有人問"高考真的有必要嗎?"一樣,只有你自己選擇、經歷、成功之後,才能體會其中的酸甜苦辣。

    不少時候,我們批評博士的時候,不是因為他們什麼都沒有做,而是沒有做到心裡預期的好。之前,一個二本學院的輔導員離職來這邊讀博,而且是成家有了2個孩子,選擇讀博的原因就是覺得做輔導員一輩子不甘心,他想做點事。離職的壓力很大,我早上7.15到辦公室的時候,經常已看到他在實驗室做實驗,晚上還經常住在實驗室(博士學習室空間大,可以放摺疊床),真的很不容易。

    我也聊過一個讀博期間非常不滿導師的女博士,覺得壓著她做實驗、發文章,讓她延期半年畢業,可最後她的成果反而是同批博士中優秀的,導師在她答辯前夕邀請了幾個其他高校的圈內大牛來聽的答辯,並認真給她做推薦,希望團隊缺人的答辯專家引進她。我之前也曾說過,不否定有一些師德不佳的導師,但總歸有很多導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你一個人的時候也許在罵你不努力,在其他老師面前也許就在表揚你。

    我見過年臘月二十八還挺著大肚子在寫文章的女博士生,博士期間懷孕生孩子的女博士值得我們尊敬,她們背後的付出和艱辛無法想象。

    這個社會你想得到,就得有付出,如翟就是輕易的活動而沒有足夠的付出才有今天的遭遇。很多人會問,博士出來收入真的高嗎?

    不見得,有畢業年限幾十萬的高水平人才引進的博士,或者作為特殊人才引進到企業的博士,之前浙江某企業甚至開出年薪500萬全球招聘高層次博士。當然,博士招不到合適工作的也不少。但是,起碼讀博給了不少人選擇的機會。

    如果你有心做科研工作者,想在某個感興趣的領域做你的研究,期待自己有一天站在世界學術大會的舞臺介紹你的成果,那麼讀博和期間的收穫將是科研人生最堅實的基礎。

    是不是要讀博士,你自己決定,一旦決定要讀,就儘量做到最好,不留遺憾,加油!

  • 5 # 京都老客41118

    如果一個研究生馬上要畢業了,還在為是否讀博士而糾結,說明這個碩士讀的真冤!建議不讀也罷!免得浪費學校資源、浪費你的寶貴時光!即便就是談個戀愛結婚,也能產出個娃來有個結果!如果你有體會,你應該明白你的碩士學位比你的學士學位困難多了!同樣,博士學位再加一倍!如果你對你的學術不感興趣,何必給自己過不去呢?

  • 6 # 96896876

    不要讀了,讀博士是降低生活質量, 給家庭增加生活壓力,畢業風險大自己壓力大,換來不對等的收穫,人生熬不起,時間很寶貴,

  • 7 # 牽牛花牽牛郎

    要讀博士,博士前途很好。我就後悔沒有讀博士!

    隨著高校的擴招,很多人擔心學歷貶值,害怕讀了博士找不到好工作。

    而真實情況,中國博士生數量確實很多,但主要集中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而在省會城市或者二三線城市,博士生數量仍然非常少,就業機會非常多,並且薪酬很高,年薪能達20萬。

    一、博士逐年擴招,但比例仍然很小。

    目前中國博士生數目大約在80萬人左右,中國從1978年開始招收博士生,當年只招收了18人。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博士生招生數量逐年增加。

    到90年代,隨著高等教育的擴招,博士生數量增加更為明顯。從1994年到2004年的10年間,招生數量每年增長20%,到2019年,博士生招生數量達120萬人。

    社會上一直在傳“中國是產博士大國”,博士數量已經居世界第一位,這確實是事實。

    但是,大家忽略了一個情況,就是華人口社會基數大,博士生數量在全華人口中佔的比例僅為3%~4%,數量非常少。

    省會及二線城市的大學,招聘教師的時候,都要求博士學歷。博士不需要考試,直接面試合格就可以了被錄取。很多學校招不到博士,就先招碩士,然後鼓勵碩士在職讀博。

    二、博士在讀期間有補貼,就業待遇高。

    博士生在讀期間享受國家補貼,我在讀研究生的時候,我們學校的博士,每月享受國家補貼1300元/月,一年大概能拿到15,000元。

    除此之外,博士生還跟導師做專案,這個收入是非常高的。很多博士生導師做大量的橫向課題縱向課題收入很高,會將部分收入分給博士生。我的導師每年有60萬的科研經費,這些科研專案大部分都是博士生帶著碩士來完成的,導師每月給博士生補貼1700元,而我們碩士生每月僅有600元補貼。

    所以,我們學校的博士生每月能有3000元的補貼收入,再加上做教授的助教工作,每月還有幾百元補貼,生活還是很滋潤的。

    並且博士生,基本都是免學費和住宿費的,住宿都是兩人間或者是單間。

    博士生畢業之前,就會有很多高校、企業來學校進行人才引進。我們當地的地級市大學,招聘的博士的時候,大部分都給50萬左右的安家費,和30萬的科研經費。招進大學之後就按中級職稱發工資,大約每月7000元左右。還是屬於高收入群體的。

    三、後悔沒有讀博士,否則能進重點大學。

    由於,我讀研的高校是北京的一所重點大學,學校碩士生和博士生的數量已經超過了本科生。

    我在讀研究生的時候,就感覺學校博士數量太多了,並且我再讀博士的話,還得要四年之後才能畢業,於是就擔心那時候學歷貶值,找不到工作。

    但是,當我畢業去地方工作的時候才發現,省市的博士生數量還是非常少的,很多大學都在大量的招聘博士生,並且門檻很低,待遇很高。

    我真是後悔沒有讀博士,否則完全可以去高一級的大學任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定要有錢才能去旅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