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吳振偉美麗生活
-
2 # 鳳凰王兮
我認為有意義,而且可以說是人生的更高境界。人生在世,一般人認為只是追求物質,追求名利,獲得成就感就是幸福。但這種理解是片面的。
我想用馮友蘭的人生四境界來回答這個問題。
現代著名哲學家馮友蘭把人生分為四個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第一,自然境界是人一生下來不需要接受什麼教育就具備的境界,是人和動物共有的境界,比如吃喝選好的,天生就首先考慮自己的需要等。第二,功利境界就是追求功名利祿的境界。我們大多數人屬於這種境界,古語說;“天下熙熙,莫為利來;天下攘攘,莫為利往。”每一個人每天東奔西走,忙忙碌碌,工作也好,做生意也好,大都是為了賺錢,為了提拔,為了妻兒老小一家幸福,為了衣錦還鄉名滿鄉里。功利境界的人會面臨三種困境:一是求而不得之苦,正如“窈窕淑女”求而不得的“輾轉反側”之苦;二是物質追求達到之後,無所事事之苦,一些明星為什麼吸毒嫖娼出軌,就是太無聊;三是強求之後帶來的一良後果之苦,就像《紅樓夢》裡搶奪英蓮打死馮淵之後,面臨的官司之苦。
第三,道德境界的人把善作為人生的旨趣,不需要道德輿論的約束,而是自覺地把善作為心靈愉悅和人生幸福的基本條件。他們不會損人利己,而是利己利人,甚至甘心讓出自己的某些利益給別人。新時代的雷鋒郭明義無私捐款、義務做好事,不計名利,把善字大寫到普通的生活中;時代楷模張富清戰爭年代九死一生,和平年代自力更生,不顯擺不炫耀不吃老本——這樣的人就是道德境界。
第四,天地境界則由道德境界發展而至。處於這個階段的人把自己的起心動念與眾生和世界聯絡起來,對世界有了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這就不僅越過了怨天尤人和憤世嫉俗,超越了個人名利的追求和個人的心理滿足,而且越過了同情和憐憫個別人,以拯救眾生和世界為己任。正如佛教所說的遠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聖人境界,就是天地境界。地藏菩薩以眾生都不入地獄為誓言,所謂“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就是天地境界。這是我們一般人無法做到的,特別是現在這個物質時代。
提問所說的“懂得放下,不強求”的人生,應該是上面所說的介於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之間的狀態吧。
追求的過程可能是痛苦的,也可能是幸福的,當追求有了回報之後,回味這一切可能也是一種幸福,也可能由此體味到人生的真諦:愛過了,恨過了,走過了,飛過了,一切都經歷過了,才更能看得遠,看得透,也看得淡。
經歷過愛的追求和痛苦,懂得放下的可貴,放下是釋放自我,也是解放別人;經歷過官場的爾虞我詐,懂得捨棄的可貴,捨棄身外空名,換來平安踏實,換來睡到自然醒,換來兒孫滿堂熙熙而樂。
懂得放下和捨棄是一種淡然,是一種追求之後的釋然。由此也可以懂得向別人奉獻,既然放下和不強求,也就不會去為個人利益損害集體和別人利益,更不會去挖空心思坑害別人;既然懂得放下和不強求,也就可以儘量去幫助有困難的人,可以奉獻一點錢財做點公益事業,並以此為樂。
這樣的人生已經超越了個人的錢財利益,向公益和大眾的幸福邁進了一步,所以人生的意義和境界恰恰是上升了一個臺階!
回覆列表
人生懂得放下、不強求、不執著,人生就會有更廣闊的天地,更多的選擇,更多的機會,更多的道路,生命的體驗就更真實,更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