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羅玏

    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留守兒童,留守兒童普遍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所以留守兒童的教育非常重要。對留守兒童來說一定要做到教育到位,這樣才會使得留守兒童不至於因為留守而出現問題。

    一、留守兒童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

    1、學習成績較差,作業不認真完成,無心向學。

    2、性格內向、孤僻、膽小怕事,遇到問題不敢向老師或親屬反映,長期積壓在內心深處,心理壓力很大,容易造成心理障礙。

    3、不關心班集體,經常違反紀律且屢教不改,對待他人冷漠,我行我素。 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教育好這些學生,為他們創造良好教育和健康成長的環境。

    二、如何做好“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

    1、從心理著手,矯正他們扭曲的心理。 “留守兒童”的根本問題就是心理問題,這得從心理入手。

    (1)、教師要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要對本班的“留守兒童”有充分的瞭解,知道他們的家庭背景、人際關係、性格特徵、行為習慣、道德品質、學習動機和態度。留意每個學生的心理變化,對他們不正常的行為表現及時干預,正確引導,並進行有關心理輔導,給他們更多的心靈關懷。

    (2)、留守兒童因父母的遠離,使得他們普遍缺少了和父母的溝通,缺少父母的賞識,缺少了來自父母的壓力,自律能力相對較差,內心孤獨。對於留守兒童和父母之間的這種情感空白,教師應更多地從情感入手加以彌補。這就需要我們深入到學生當中去,到學生的家庭裡中去,經常和這些學生進行情感和語言上的交流,以填補他們缺少父母呵護的空白。同時,經常開展形式多樣的集體活動,每一同學都來關心、關懷他們,消除他們的孤獨感和自悲感,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3)、愛是教育的基石。教師要經常利用休息的時間去家訪,瞭解、關心他們的生活,對生活困難的學生要及時給予幫助。同時和他們的監護人互相溝通,使其積極配合學校共同教育:每天要督促孩子完成學習任務,要經常和孩子進行情感、語言上的交流,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建立學習目標,激發學習動機。

    (4)、教師和監護人是代替不了父母的,我們要讓孩子感到父母無時不在自己的身邊,滿足他們安全感。因此,教師要教會學生經常以書信、電話的方式來加強同父母的情感交流,指導他們學會把生活和學習中的苦樂告訴父母,使情感得以抒發。 此外,教師還要多與學生家長電話溝通,在思想上去掉他們那種“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情”不正確的思想,重視子女的教育,平時要多對孩子進行“電話教育”。我相信有了父母給予精神上的鼓勵和行為上的約束,有了學校的溫暖關懷和幫助,孩子一定會對學習和生活樹起信心。

    2、透過召開家長會反饋交流留守孩子的學習情況和操行情況,對留守孩子的監護人進行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培訓,增強其育人能力,最大限度的降低隔代教育產生的負面影響。

    3、實施“師生結對幫扶”和“生生結對幫扶”工程。針對個別經濟困難、學習困難的“留守學生”,為每位學生指派責任老師、責任同學,負責引導他們互相交流、共同進步。 總之,學校、家庭以及社會有義務、有責任擔負起留守兒童教育的重任。留守兒童教育得到了解決。

  • 2 # user3569563953979

    留守兒童是一個值得同情可憐,又必須引起特別重視的一個特殊群體。我們的教育部門和政府以及社會都應高度關注,有條件的地方應由專人負責,落實到個人。如一位老師負責二三人,或其他部門的人,專門負責他們,從教育,學習生活各方面關心照顧他們,使這些人得到更好的教育和關注。

  • 3 # STEAM教育案例

    留守兒童,很多是由於家庭財力有限,許多農村父母別無選擇,只能把孩子留在家裡;或者是由於父母異地工作,無法照顧孩子,由家裡的老人照顧。有些孩子可能很少能見到他們的父母,他們的父母可能幾年才會回一次家,基本上,父母只能在每年春節的那幾天才可以見到。他們的眼睛裡充滿了對父母的渴望,而他們的父母也是非常無助的,他們也想和他們的孩子在一起。可是,生活是不允許他們這樣做的。

    留守兒童心靈深處渴望父愛、母愛和一個溫暖的家,“鳥有巢,人有家”這句諺語是為每個人說的,家是感受親情的港灣,留守兒童卻沒有和同齡孩子一樣的愛和溫暖。

    怎樣才能做好留守兒童的教育?

    首先,政府和社會各方應該為留守兒童的父母提供一個平臺和保障條件,並創造更多的團聚機會。加強家庭監護的主要責任,這樣才能真正加強家庭責任。

    其次,學校教育要給予留守兒童很多的關懷,讓孩子們將學校當成第二個溫暖的港灣,有些孩子哭的時候有老師、同伴陪著他們,當他們受到委屈的時候,他們可以和他們說話。

    還有,父母抽空多陪伴,隨著通訊技術的發現,通訊手段的增強,父母多利用空餘時間陪陪孩子聊聊,建立父愛、母愛等情感交流的渠道。感情是聊出來的,不聊久而久之就淡了,感情越聊越香,越聊越純!

    只要孩子心靈有了歸宿,有了安全感,大多數教育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 4 # 教育瞭望

    留守兒童群體整體而言是屬於弱勢群體家庭的孩子,父母因為生活的外出打拼不在身邊,一般都是文化水平也不高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幫帶,而且父母自身管理家庭及教育孩子的能力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確實需要社會給與切實的關注。

    1.從父母著手(必要的,適當培訓指導),儘管孩子不在身邊,但未必不能實施家庭教育。現在通訊方便(QQ免費電話等),完全可以做到每天的跟進及每週的總結,以及加強與老師間的緊密聯絡,同時注意防患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的溺愛導致的壞習慣等

    2.從學校入手,對這樣的孩子要給予特別的關注,這可能需要多消耗一些社會資源,所以應該有社群或政府介入才可能持續化

    3.從孩子成長髮展的角度,讓學校及家庭(包括父母)還有孩子一起,建立這樣一個共識,即把這個狀況當作一次培養孩子自我管理及自立自強自律能力的契機,從而激發孩子的內在成就感價值感,從而變被動為主動。

    結合1,2,3,並努力發揮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監督提醒機制,相信會有效果。

  • 5 # 牧雲慕育

    留守兒童的教育一直備受關注卻有讓人感到無奈,一般我們說的留守兒童都是指農村留守兒童。

    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為人們創造了眾多的就業機會,農村大量勞動力為了能有個好一點的收入而紛紛進城務工,讓老人在家照顧孩子。雖然國家也在向農村教育傾斜。但是城鄉教育的差距本來就是客觀存在的,很多好一點的教育資源都集中在城鎮,農村教育在師資、教學設施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

    農村的學校很多都是小規模學校。這個規模有多小呢?記得2016年參加的一次調查,到安徽省淮南市一個縣下面的一個村子裡去調查,一所小學坐落在村子裡邊,學校有三間教室,據學校旁邊的一位老人說,這個學校現在加上老師一共只有五個人,三個學生,兩個老師,三個學生中,有一個是一年級,一個是三年級,一個是四年級。當時我們聽了很震驚,雖然事先已經做好了準備,但是當近距離地接觸到這樣的學校是,心裡還是很不是滋味。

    當時調查的這個村子也是屬於留守兒童大村,年輕的父母普遍外出務工,村子裡很少看見年輕人,所見之處幾乎都是爺爺奶奶輩的,這些留守兒童最開心的是每年暑假,因為這個時候他們可以去父母工作的地方和爸爸媽媽在一起了。

    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農村教育本來就是教育的一塊短板,大量留守兒童的出現更是使得農村教育的發展舉步維艱。留守兒童怎樣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呢?很困難,需要師資,需要家校合作。

  • 6 # 使用者9930561811633

    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國家,政府應加大力度。在學校,教師的配置上做實事,讓億萬在外打工的兄弟姐妹們放心的為國家多做貢獻。

  • 7 # 使用者215144288758940

    因為社會的發展和生產力的轉移,導致很多人外出務工賺錢,但是由於工作的原因,比如收入不高,不能夠拖家帶口,那麼家裡有小孩的因工作原因無法帶在身邊照顧,所以在新的社會結構中帶出了留守兒童的問題。由於父母不在身邊,鞭長莫及,都是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帶,老人家出於對小孩的疼愛,也由於年齡大了管教無力,所以留守兒童在學習上會由於這方面不是很好,同時和父母親的親情淡薄,教育上面有很大的缺陷!

    那要想做好留守兒童的教育,首先第一要多關愛關心孩子,因為有的父母在外忙於工作或者其它原因,這方面做得不夠,應該多瞭解孩子的情況,做好的鼓勵和引導,瞭解孩子的想法,幫他去解決一些問題。這樣既可以和孩子走近關係,又能正確引導。這個是做好留守兒童最重要的一步。

    然後爺爺奶奶對小孩子的情況也要及時和父母溝通,這樣也可以幫助父母瞭解孩子的情況,家長裡應外合做好配合。如果有其它親人住在一起,都可以做這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幫忙對孩子的學習進行輔導。

    同時家長也要和老師主動溝通,不要不聞不問,和老師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這樣才會知道他在校的情況,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幫助孩子分析解決學習上的問題!

    在有就是留守兒童在家安全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很多小孩在家偷偷去游泳結果出事,還有就是打架等等,這些方面的監管一定要到位!

    還要教育孩子和同學之間的相處之道,好好學習,和同學互相幫助,培養孩子的情商,這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

  • 8 # 課代表洪同學

    我就是留守兒童,我有個哥哥和一個姐姐都是,他們比我還更早留守。

    對於留守兒童,最好的教育組合:

    1. 陪伴:父母多影片,爺爺奶奶多用心

    2.學習:充分利用雙師課堂解決師資不均衡

    3.閱讀:村裡聯合企業或公益組織建圖書館或圖書角,父母也多挑一些適齡經典書籍給孩子

    4.其他:有很多公益組織在做很棒的事情,比如一公斤盒子、一千零一夜等

    六歲的時候我就從在東北闖蕩的父母身邊被遣送回福建老家的農村。從一年級開始留守,各種不適應,加上我這人性格偏內向,幾乎沒有朋友,很難受。但是相比我的姐姐來說,可能由算幸運的,她四個月大就被奶奶坐幾天的長途硬座抱回老家了。

    我覺得留守兒童的教育同樣是要分階段來看,年紀還小的時候跟父母或主要照料人建立起足夠的依戀是很有必要的,能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這時候家人是最好的老師,誰也替代不了。家人給予孩子充分的陪伴和愛是最好的教育。

    再大一點,因為農村師資的不均衡問題,良好的教育可以藉助雙師課堂,現在已經有不少嘗試。也就是用全國最好的老師直播或錄播課共享,農村老師做助教。

    家長方面可以做的,我覺得如果有條件可以讓孩子有約束地使用電腦,但如果老人家不懂或者無法控制就不要了,容易失控沉迷。無法用電腦的話,可以給孩子多買些好書,閱讀可以讓孩子發現更遼闊的世界。

    我小時候學校很少開放圖書館,村裡也沒有圖書館,只有一個新華書店,但是書店的人不讓沒買書的孩子在那一直看,所以我當時最渴望的是能有個圖書館。所以,村裡可以聯合企業或者一些公益組織來建設圖書館或圖書角,讓孩子們有更多的閱讀機會。

    綜上,我覺得最好的教育,就是最大化利用有限的師資和網際網路技術、公益力量來解決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

  • 9 # 女兒派

    想必大家都前段時間都看到這張圖片。岳雲鵬輔導女兒作業崩潰。這不是個例,存在於大多數的普通家庭。現在的孩子在學校裡面所接受到的知識,跟我們那時候比起來可難多了。

    當父母在家裡,孩子遇到問題還可以向自己的爸爸媽媽求救,而留守兒童呢?難道要讓他們去問爺爺奶奶嗎?這裡並不是說老一輩的知識水平低。而是現在這個社會對於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前的知識水平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在的學習了。

    當留守兒童遇到難題自己解決不了身邊又沒有可以諮詢的人,成績肯定會直線下滑。再加上沒有爸爸媽媽的約束與管教。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與刻苦的能力。久而久之,他們變回自己放棄自己,每天在學校裡混日子。

    下面是一位當過留守兒童老師的自述:

    山區裡的孩子雖然過著清貧的生活,但是他們的活潑、樂觀還是感染了我。我很欣慰,這也是使我繼續下去的動力。但是,問題的關鍵是學習啊!這裡的孩子父母都在外地,家裡老人也管不了。孩子只分為學習與不學習兩種。基本上兩年下來,只剩下不學習這一種了。學校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學生安全上面。比如打群架,集體不來上課。然而農村教育的現狀就是學習成績的重要性遠不及學生安全的重要性。但是一個學校,教不出成績來,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可以看得出,這位老師內心既欣慰,又悲傷。所謂言傳身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一切都是從模仿父母開始。有父母陪伴在孩子身邊,孩子內心會充滿安全感,而且自己也會便的自信起來。但如果父母長期不在孩子身邊,失去了管教的孩子就像瘋長的樹枝四處伸展,老人們又起不到很好的約束作用。那麼孩子就會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甚至走上犯罪。這樣還談何教育?

    在加上現在農村教育的衰退導致留守兒童的學習成長空間變得更小。很多父母為了孩子吃好的穿好的外出打工,就為了子女上學,考個大學出人頭地,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從小缺乏父母的關愛,孩子已經厭倦了學習。

    所以,我認為只有父母在身邊的孩子,才可以談得上受教育。以至於良好的教育,那就要看父母怎樣去培養了。他們需要的不是每個月你們給家裡寄了多少錢,更多需要的是來自於家庭的愛。不要讓我們的孩子成為沒人管、沒人問的野孩子。既然生了他們,請對他們負責。

  • 10 # 閒看庭前話

    “留守兒童”一個詞包含了許多無奈,我們身邊有不少的這樣的孩子。父母為了生計外出打工,孩子跟著祖輩一起生活,這種情況在中小城市更多。

    怎樣才能讓這些留守兒童得到良好的教育呢?

    1、加強學校和家庭合作共同教育孩子

    2、關愛、鼓勵每一位孩子

    有些留守兒童父母不在身邊,覺得不受重視,形成自卑、膽小的性格。同自己的爺爺奶奶有代溝,不願意與別人交流。這種情況,孩子的父母要經常同他們溝通,視屏聊天,讓他們知道自己出來打工的辛苦和為什麼要出來,要堅強的面對一切,知道父母是永遠愛他們的,在為全家的幸福生活努力打拼。

    3、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留守兒童的爺爺奶奶們因為孩子父母不在身邊,對他們會有一些愧疚。在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上要求不高,只要他們吃飽穿暖就行,漸漸的會管不住他們,極易養成紀律性、自理能力、學習習慣差的缺點。學校要及時同家長溝通,提出改進缺點方法,同孩子交流為什麼自己會成為留守兒童,為了以後的生活自己應該怎麼做,用身邊先進事例激勵他們進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腎病?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得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