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Jean-S

    文言不是日常用語啊,平時就是說白話,日常用語的習慣會隨著時間改變,為了不使後世子孫無法瞭解以前的事,所以古人用文言去記載和書寫,直到民國才廢止,普通老百姓並不會的,老百姓讀書就是學文言,古人的日常說話和現在差不了太多,就是發音和一些外來語方面差異較大,著名的平民皇帝朱元璋就是沒文化的典型,他寫聖旨都是用白話,古代的白話就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裡面那種,“今日天色已晚,可否借宿一宿?”“某將馬步軍三百人同往,可保主公無事”這樣的就是白話了,《史記》《論語》裡面“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人不知而不慍 不亦君子乎?”這種的就是文言了。

  • 2 # 無跡

    我認為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因為古代沒有錄音筆,沒有影音儲存裝置,所以,對今人而言是不可能親耳聽到古人是如何說話的了。

    但這並不妨礙今人對古人說話的認知。

    從問題中,大致可以確認題主所認知的文言文,十有八九就是含有“之乎者也”的那些字句文章,在這裡首先需要稍微強調下文言與文言文的含義。

    所謂文言,著名語言文學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漢語》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後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

    所謂文言文,即以文言寫成的文章。

    明白了文言文的基本含義後,就會明白,對古人而言,文言文的第一意義就在於寫文章之用。

    至於古人是不是也用“文言文”的形式來說話,今天是沒有人能斷言的。

    透過考究現存古史典籍以及合理推測,我猜測,關於古人說話應是這樣的:

    1)古人會用“文言文”的形式說話,但場合極少,因為會有頗多的限制條件,包括,說話雙方都受過文言教育,存在階級關係,說話場合極為正式,說話時有“紙檔”文件參照,比如,大臣向帝王上奏章時。

    2)古人不會用“文言文”的形式說話,而是採用“大白話”的形式說話,可以認為和“普通話”是一樣的,只是需要忽略“口音”、“方言”之類的附帶影響,這幾乎適合所有場合,即便第一點中的情況,也必然會穿插一些“大白話”以便進行必要的補充及說明。

    至於,為什麼是大白話,而不是其他白話文之類的,很難講清楚,我想以下面兩個例子,來簡單意思下,看看題主能否認同:

    一些保留完整的,古代皇帝給臣下的奏章回復,內容中有“知道了”

    一些保留完整的,古代文人之間的書信往來,內容中有“呵呵”

  • 3 # 衣賜履讀通鑑

    古人說話,一定不是文言文。我個人感覺,之所以會出現文言文,一個方面是文化人顯得比老百姓有身份,另一個方面是文言文比較簡潔,過去在竹子上刻字很麻煩,儘可能少刻字,所以文言文生命力很強。

    我舉個例子來說明,為什麼古代人說話不是文言文。

    漢成帝劉驁四十多歲了,還沒兒子,當時與他血緣關係最近的只有兩個,一個是弟弟中山王(首府盧奴,河北省定州市)劉興,另一個是侄子定陶王(首府定陶,山東省定陶縣)劉欣,他打算從兩人中選一個繼承帝位。

    前9年,劉興和劉欣到長安朝見。劉興只帶了親王師傅,而劉欣則把親王師傅、封國宰相和中尉(宰相主行政,中尉主軍政)都帶來了。成帝劉驁就問劉欣,帶這麼多高官過來幹嘛。劉欣從容回答,大漢法令規定,諸侯王朝見天子,可以由封國中官秩在二千石的官員陪同,而師傅、國相和中尉都是二千石的官員,因此帶來。劉驁覺得劉欣回答很得體,就有心再考一考他,讓他背誦《詩經》,結果,劉欣不但噹噹噹背得很熟,而且解釋得也頭頭是道。劉驁心下甚喜。

    可見,漢代人如果沒有人解釋,連《詩經》都看不懂,實際上,《詩經》在文言文裡還是相對簡單的。這個小故事可以反映出,古代人的口語和文字是不一樣的。

  • 4 # 陶短房

    文言文的原意不是“古代的語言文字”,而是“正規和書面場合使用的語言文字”。

    正因為如此,自先秦至當代,適合“文言”使用的範疇,如法律和政府行政命令、比較雅馴的書函和學術著作,實際上使用的還是“文言文”,只是減少了“之乎者也”的使用(但也比白話文用得多得多,比如“之”這個字在白話和口語中幾乎已經不用了,而上述使用場合即便當代文字也不難看到這個字),今天我們常見的各種文書,其實仍然普遍使用淺近一點的文言文來書寫,有些特別講究的文字,如前些日子媒體刊登的、關於處理某違紀官員的“全不落實、處處違反”,和諸如“時時銘記、事事堅持、處處上心”等指示檔案,所使用的其實就是“文言”,只是儘量減少了文言虛詞的使用,這個是和五四後的潮流一脈相承的。當前中國中小學教育加大文言比例,做法雖然可以商榷,但其初衷並非“恢復死的語言”,而是增加人們對這種“活的、但適用範圍侷限於正規和書面場合的語言”之掌握、瞭解和應用能力。

    和文言文相對的則是白話文,而不是“現代文”,白話文歷朝歷代變化很大,地域差別也大,而不像文言文變化相對不大。《史記.陳涉世家》中陳涉同伴所說“夥頤,涉之為王也沉沉哉”,到了南北朝時不加註釋就看不懂了,且這種楚地土白在當時的關中人聽來也宛如外語,而項羽那句文言化的“彼可取而代之”即便不加任何註釋,今天的華人也一看就懂。距今兩千多年的文言語錄《論語》並不難懂,但距今不過百年的吳語白話小說《海上花列傳》你們試試讀一下看?

    五四的白話文運動,其目的主要是杜絕文言文在不適合的白話場合濫用,以及推動文言文表達更大眾化,當然,在特定的時代有矯枉過正之嫌,文言文在其特定的、適合的範圍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強大生命力。

    正因為文言文是“文言”,因此即便古人說話(白話)也不是這樣,而是用“古代的白話文”,期間的區別麼,不妨去看看小說吧——同樣是清代前期小說,《閱微草堂筆記》用了標準文言,《聊齋志異》用了通俗文言,《兒女英雄傳》用了白話,三者的區別一目瞭然。

  • 5 # 阿楚故事

    新年好!古人說話是用文言文,但也不是之乎者也的亂用,自然是有其他的表達方式。而且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表達詞語,和當代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網路詞差不多。

    比如一個人很壞,很卑鄙。在唐朝叫做有辱斯文,在宋朝叫醃za潑才,到了明清便叫做忘八蛋。(出自紅樓夢)

    古人說話也是言簡意賅的,不會整天是也非也,你乎我乎的說話,不好聽也沒文化。在古時候聽一個人說話,便知道他有沒有讀過書。

    古代是很重視制度和等級的。同等級的人之間自由一套交流方法。例如官場和讀書人,又或是農民,商人之間自成一派,互不打擾的。換句話說,你沒讀過書,沒做官是沒有資格之乎者也的。

    舉個例子,一個買菜的和當官的說話,需要自稱小人,而讀書人跟當官的說話,自稱是學生。一些富商或是有些地位的閒散人員則自稱在下。涇渭分明,半點也錯不得。

    我們看到了文字作品很多都是文言文,是文人讀書人所寫,自然是之乎者也比較多,現實當中百姓說乎,卻並非如此。

    都是有一句說一句,只是對器物的叫法,或是形容和當代不一致,其餘的生活化的語言都差不多。殺雞就叫殺雞,不會說是殺雞也的。

  • 6 # 歷史其實很可笑

    這想法可真夠奇葩!文言文只是書面語言。就和現在一樣,你見過那個人說話和書本上一樣?如果真有這樣的人,那這個人八成是有病!

  • 7 # 645文心雕龍645

    現在之乎者也那些可以稱之為書面語言。平時說話的叫口語。口語和書面語從戰國就分開了。越到後面分歧越大。你看清朝的散文,或者《清史稿》,難度很大,需要翻譯。但是你看四大名著,只需要少量註解,根本不用翻譯就能讀懂。這說明明清時代的口語與現代的口語差別不大。我們再往前看,看一些口語寫的小說,像唐代的傳奇,宋朝的話本,都與那個時代的散文不一樣。

  • 8 # 霍小姐的八卦爐

    其實,天天“之乎者也”的多為類似孔乙己般的酸秀才,真正的古代語言聽起來也是不乏“妙趣橫生,簡潔凝練”的。

    由於年代久遠,唐宋時古人說什麼話,持何種腔調,早已是無法再現,我們不妨從被專家學者譽為“古代漢語活標本”的潮州話來領略一下別具魅力的古人語言風采。

    據研究考證,潮州話又稱潮汕話,是國內最古老的官方語言之一。因為潮州話儲存了許多古漢語的成分,能流傳千年至今,堪稱彌足珍貴,頗具學術價值。

    霍小姐在潮汕地區生活過,對潮州話的興趣來自當地一個老姿娘(老婆婆)教育她上小學的孫子,這位目不識丁的老婆婆居然用秦漢時的古語“翹楚”形容小孩“有出息”、抑或是“才華出眾”,問她誰教的,她說一輩輩的先人都是這樣言傳身教的。

    原來,潮汕地區先民的主體,大部分是在西晉“八王之亂”,以及唐末動盪、“宋室南遷”時期,為逃避戰亂而陸續南遷的古中原人和莆田人。加之古代交通不發達,潮州北方是層巒疊嶂、曾令潮州刺史韓愈“哀嘆踟躇”的嶺南大山,東南是汪洋大海。地理環境相對閉塞,造成當地語言極少與外部交流、融匯、改變,也無意間完整保留了千年以前古代語言的鮮明、生動之特點。

    潮州話裡管吃飯叫“駕崩”(音譯)。為此還流傳一個笑話,說的是一太監(潮州人)某天輪到他在御膳房值日當差,喊皇帝吃飯,然後就被拖出去殺頭了……

    呵呵,你想啊,“皇上~~駕崩了”!能不死嗎?據說為此皇宮裡的太監再沒有潮州人。

    古漢語活標本的潮州話裡,不乏幽默淺顯的成分在。尤其是凝練概括、通俗易懂,藝術反映現實生活的俚語、歇後語,在交際語言中的廣泛應用,讓吃瓜群眾一掃對古代語言“之乎者也”繁文縟節的陳舊印象。

    1.青夜學手電——各人各人善(各有所好)

    2.六月大菜——假有心(虛情假意)

    3.刀截蕹菜——二頭空(兩頭都落空)

    4.秀才讀弦詩——淥淥淖(境況糟透了)

    5.鴨仔跳東司——趕夥(喻盲目跟別人做)

    6.竹葉包沙母——假壯(粽)(指天很冷還不穿冬服,硬充身體健壯)

    7.老媽宮粽球——食定正知(指食物要親自嘗學,才知道滋味如何)

    8.東司頭老石部——愈老愈臭(愈老愈壞)

    9.興衰飯——散撈(碰碰運氣)

  • 9 # 師範小王子

    古代文言文就如今天的書面語言,與口語相去不遠。只是當時創出的漢字數量有限,記錄語言要求更簡潔省減,文言文中有很多通假字就是證明。如果當時與口語相差巨大,就象一門外語,就失去了溝通的意義。口語發音演進速度比較快,標準化上沒有書面語那麼講究,輔助成分增多,所以文言文與口語日漸拉大距離。即使今天的白話文與口語也略有差別。再加上古代事物離現在漸遠,在當時很普通的現在理解起來就變得很困難,就連漢代大註疏家鄭玄都說註疏古文離開資料寸步難行。本來自然界一種很平常的物體,由於古今名稱不一樣,至使今人讀來也深奧難解。《論語》一書,是孔子弟子記錄孔子與學生交談的話,恐怕都是口語化。而今人讀起來就感覺有點深奧了。又有誰不把他視作文言文呢?

  • 10 # 永恆之勅

    打油詩怎麼來的?

    白居易怎麼樣啊?

    李白的詩白不白?

    什麼叫土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問下大家我買了電梯房14層樓好嗎?